⑴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借鶯燕表示早春美景的詩句是什麼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借鶯燕表示早春美景的詩句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⑵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中的爭,啄字好在哪裡
「啄」表現鶯燕新來的動態,准確而生動地把詩人邊行邊賞的早春氣象透露出來,給人以清新之感。
出自唐代詩人白孫謹居易《錢塘湖春行》
原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早凱態。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行至孤山寺北,賈公亭西,暫且歇腳,舉目遠眺,水面平漲,白雲低垂,秀色無邊。
幾只黃鶯,爭先飛往向陽樹木,誰家燕子,為築新巢銜來春泥?
鮮花繽紛,幾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剛剛遮沒馬蹄。
湖東景色,令人流連忘返,最為可愛的,還是那綠楊掩映的白沙堤。
(2)樹遮鶯燕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為杭州的刺史,唐敬宗寶歷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蘇州刺史,所以這首《錢塘湖春行》寫於長慶三、四年(823、824年)間的春天。
這首詩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記,從孤山、賈亭開始,到湖東、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綠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詩人飽覽了鶯歌燕舞,陶醉在鳥語花香,最後,才意猶未盡地沿著白沙堤,在楊柳的綠陰底下,一步三回頭,戀戀不舍地離去了。耳畔還回響著由世陸源間萬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贊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瀉出一首飽含著自然融合之趣的優美詩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