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七佛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七佛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3-08-30 11:21:34

A. 佛教的上古七佛叫什麼

上古七佛就是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俱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

關於七佛的記載:

其七佛出世教化之相,出於《長阿含》之大本經及《增一阿含》四十四之十不善品。其他有《七佛父母姓字經》,《七佛經》之別譯,七佛名號少異,同一梵語之轉訛也。

《長阿含·大本經》曰:「過去九十一劫時,時世有佛名毗婆屍如銀空雀來。復次,過去三十虧備一劫有佛名屍棄如來。復次,即彼三十一劫中有佛名毗舍婆如來。復次,此賢劫中有佛名拘樓孫,又名拘那含,又名迦葉,我亦今於賢劫中成最正覺。」

《增一阿含》十不善品曰:『毗婆屍如來、式詰如來、毗舍羅婆如來、拘那含牟尼如來、迦葉如來。及我也。』

《葯王經》曰:『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

《七佛八菩薩神咒經》一曰:『維衛佛、式佛、隨棄佛、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

《大悲經》三曰:『阿難!我滅度後此賢劫中當有九百九十六佛出興於世,拘留孫如來為首,我為第四,次後彌勒當補我處,乃至最後盧遮如來,如是次第汝應當知。』

《四分律比丘戒本》曰:『毗婆屍如來,屍棄如來,毗葉羅如來,拘樓孫如來,拘那含牟尼如來,迦葉如來,釋迦牟尼如來。』

《智度論》九曰:『賢劫之前九十一劫,初有佛名鞞婆屍(秦言種種見)。第三十一劫,中有二佛,一名屍棄(秦言火),二名鞞恕婆附(秦言一切勝)。是賢劫中有四佛,一名迦羅鳩飧陀,二名迦那伽牟尼(秦言金仙人也),三名迦葉,四名釋迦牟尼。』此中前三佛為過去庄嚴劫之最後三佛,次四佛為賢劫之出世者。

(1)七佛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七佛的簡介:

1、毗婆屍佛

毗婆屍佛,巴利語 Vipassi, 梵語 Vipaśyin,漢語音譯毗婆屍,意譯為觀,以其如月圓智滿,則雲遍見。魄盡惑亡,則雲凈觀。既圓且凈,則雲勝觀、勝見,是為七佛之首也。

據說其出世時間,距今有九十一劫,(佛教的說法,一劫為13.4億年)舉行過三次說法集會,第一次有十六萬弟子參加,第二次十萬,第三次八萬。

又見《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中稱佛名號品第九:...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毗婆屍。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永不墮惡道,常生人天,受勝妙樂。

2、屍棄佛

巴利語 Sikhī,梵語 Shikhin,漢語音譯屍棄,意譯為火,又雲持髻。謂無分別智最為尊上,處於心頂也。過毗婆屍佛三十劫後,而成正覺。(無分別智者,即根本智,謂為眾智之本也。)

過去七佛之第二佛。又作式、式詰、式棄,或式棄那;譯作頂髻、持髻、有髻,或火、火首、勝、大及最上。

3、毗舍浮佛

毗舍浮佛,巴利語 Vessabhū,梵語 Viśvabhū,漢語音譯毗舍浮,意譯遍一切自在。謂煩惱斷盡,於一切處無不自在,而為庄嚴劫中千佛之鋒早最後一佛也。(煩惱者,無明也。)

毗舍浮佛又譯作毗濕婆部、毗濕波浮、毗舍婆、毗怒沙符、毗鎖婆浮、毗舍羅婆、鞞恕婆附、毗攝浮、毗攝羅、毗舍符、毗舍毗、毗舍婆、必沙部、毗葉羅、毗葉婆、比葉婆、毗鎖浮、隨葉、鞞舍、毗舍等,意譯為遍一切自在、一切勝、一切生、能變現、遍現、廣生、勝尊。

依據巴利文《大史》所記載,毗舍浮佛是以燃燈佛為首的二十四佛中的第二十一佛。

4、拘留孫佛

拘留孫佛,巴利語 Kakusandho,梵語 Krakucchanda,漢語音譯拘留孫,意譯所應斷。謂斷一切煩惱,永盡無余。於賢劫中第九減劫,人壽減至六萬歲時,出世成佛,為千佛首。

據《長阿含經》卷一記載,在賢劫中人壽四萬歲時,拘留孫佛出現於世,為婆羅門種姓,姓為迦葉。父名為記得,母名為善枝,子名為上勝。時國王名為安和,王城名為安生城。

他在屍利沙樹下成道,曾有一會說法,度化弟子四萬。上首弟子有薩尼、毗樓等,執事弟子名為善覺。

在《觀佛三昧海經》卷十《念七佛品》中說:「拘留孫佛亦放光明住行者前,其佛身長二十五由旬,圓光三十二旬,通身光五十旬,相好具足如紫金山。見此佛者,常生凈國,不處胞胎,臨命終時,諸佛世尊必來迎接。」

5、拘那含牟尼佛

巴利語 Konāgamano,梵語 Kanakamuni,漢語音譯俱那含牟尼,意譯金色仙、金儒、金寂,謂金則明現,寂則無礙也。《大智度論》雲,又名迦那迦牟尼,華言金仙人。謂身金色故也。人壽減至四萬歲時,於閻浮提出世成佛。(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

據《長阿含經》卷一《大本經》記載,拘那含牟尼佛於人壽三萬歲時出生於清凈城,為婆羅門種姓,姓為迦葉,其父名為大德,母為善勝,佛陀於烏暫婆羅樹下成道,曾有一會的說法,度化弟子三萬人。

上首弟子有舒般那多、郁多羅等。其執事弟子名為安和。《觀佛三昧海經》卷十《念七佛品》中說:「拘那含牟尼佛放大光明住行者前,其佛身長二十由旬,圓光三十由旬,奉身光長四十由旬,光相具足。見此佛者,即得百億諸三昧門無數陀羅尼。」

因為拘那含佛、拘留孫佛、迦葉佛等,都是於現在劫出世,所以印度有諸佛遺跡的佛說。據《高僧法顯傳》記載,舍衛城東南十二由旬的那毗伽邑,為拘留孫佛的出生處,由此向北減一由旬,即拘那含佛的出生處。

6、迦葉佛

迦葉佛,巴利語 Kassapo,梵語 Kāśyapa,漢語音譯迦葉波,簡稱迦葉,意譯飲光。謂身光顯赫,能飲蔽一切光明故也。人壽減至二萬歲時,出世成佛。

迦葉佛名於現世界人壽,二萬隨行時,出世而成正覺,釋迦佛以前之佛也。過去七佛之一。見法苑珠林八,佛祖統紀三十。又菩薩名。涅槃經三曰:「爾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本是多羅聚落人也,姓大迦葉,婆羅門種。

年在幼稚,以佛神力,即從座起。偏袒右肩,繞百千匝,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於今者,欲少咨問。

7、釋迦牟尼佛

巴利語 Sakyamuni,梵語 Shākyamuni,漢語音譯釋迦牟尼,意譯能仁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字。以寂默故,不住生死。以能仁故,不住涅盤。悲智雙運,利物無窮,故立此號也。人壽減至一百歲時,出世,為賢劫中第四佛。

釋迦牟尼佛,原名喬達摩·悉達多(巴利文:Gotama Siddhattha;梵文: (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釋迦族人(生於今尼泊爾南部),佛教創始人。

成佛後的釋迦牟尼,被尊稱為佛陀,意思是大徹大悟的人;民間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稱呼佛祖、如來佛祖、我佛如來。在佛教中記載著農歷的四月初八是佛教鼻祖釋迦牟尼佛誕辰日。(漢語讀音釋迦牟尼shì jiā móu ní,牟為多音字,在這里讀móu。)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七佛

B. 怎麼樣區分阿彌陀佛、葯師佛、釋迦牟尼佛圖片

一、身旁脅侍不同:

1、阿彌陀佛旁邊觀音、勢至菩薩;

西方阿彌陀佛,主管西方極樂世界,他有兩位脅侍,大勇大勢至菩薩和大悲觀世音菩薩,號稱西方三聖。一般祈禱阿彌陀佛,主要是祈求死後的解脫。漢傳佛教認為,阿彌陀佛主要是以其願力,引渡眾生到極樂世界,脫離苦難的輪回,故亦號接引佛,也因為此佛有無量壽命與光明,亦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

2、葯師佛旁邊日光、月光菩薩;葯師佛的左脅侍。與右脅侍月光菩薩在東方凈琉璃國土中,並為葯師佛的兩大輔佐,也是該佛國中無量菩薩眾的上首菩薩。

日光菩薩的名號,是取自「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的意思。此一菩薩持其慈悲本願,普施三昧,以照法界俗塵,摧破生死之暗冥,猶如日光之遍照世間,故取此名。

3、釋迦牟尼佛旁邊文殊、普賢菩薩。

中央釋迦牟尼佛,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他有兩位脅侍,大智文殊菩薩和大行普賢菩薩,號稱華嚴三聖。他是這個世界的教化者,是佛教教主。

二、佛身不同:

1、釋迦牟尼佛是此娑婆世界現在佛;

2、葯師佛是東方凈琉璃世界現在佛;

3、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現在佛。

三、所持法器與手印不同:

1、阿彌陀佛持蓮華,表示蓮台九品,接引眾生。

C. 西晉畫家衛協簡介,有畫作《毛詩北風圖》

人物履歷

衛協,西晉畫家,生卒不詳。師法三國吳曹弗興,擅繪神仙、佛像及人物故事畫,冠絕當時。他對六朝重氣韻畫風的形成最具影響。和曹弗興比較,衛協人物畫法有顯著提高。曹弗興的畫和漢壁畫接近,線條粗擴,氣魄雄健,注意人物的大體動態,不重視細部描寫,而衛協改變了這種風格,比較精工細密。正如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所指出的:古代的人物畫都較簡略,「至協始精。六法之中,迨為兼善。雖不該備形妙,頗得壯氣」。衛協的人物畫正體現了由民間的豪邁風格向士大夫畫家的精思巧密風格的過渡。

衛協坦讓啟的人物白描法細如蛛絲,饒有筆力,與張墨並稱「畫聖」。據說畫人物不敢點晴,擔心變成活人。東晉顧愷之深受其影響,曾稱贊其「巧密情思,世所並貴」,其《七佛》及《夏殷大列女》,皆得衛協手傳而有情勢。

野史逸聞

《名畫記·衛協》

晉衛協。《抱朴子》雲:「衛協、張墨、並為畫聖。孫鴻之《上林苑圖》,協蹤最妙。又《七佛圖》,人不敢點眼睛。」愷之論畫雲:「《七佛》與《烈女》,皆協之跡,壯而有情勢。《毛詩·北風圖》亦協手,巧密於情思。」此畫短卷,長裝八分。張彥遠題雲:「元和,宗人惟素將來,余大父答以名馬精絹二百匹,惟素後卻又將貨與韓愈。韓之子昶借與相國段文昌,卻以模本歸於昶。會昌元年見段家本。後於襄州從事見韓家本。」謝赫雲:「古畫皆略,至此始精。六法頗為兼善,雖不備該形似而有氣韻,陵跨群雄。曠代絕筆。在第一品曹不興下,張墨、荀勖上。」

【譯文】

晉人衛協。《抱撲子》說:「衛協、張墨、並列為畫聖。孫鴻收藏的《上林苑圖》,是衛協畫作中最好的一幅。還有《七佛圖》,畫上的人物都不敢給他們畫上眼睛。恐怕點上後,人物活了以後從畫上走下來。」顧愷之評論畫說:「《七佛圖》與《烈女圖》都是衛協的真跡,人物壯美而情趣盎滑沒然。《毛詩北風圖》也出自衛協之手,構思的奇巧在於表現人物的情態上。」這是一幅短卷,長裝八分。張顏遠題字:「唐憲宗元和年間,同族人惟素要將這幅畫賣給我家,我的祖父答應用名馬,精絹二百匹買這讓如幅畫。後來,惟素又將這幅畫賣給了韓愈。韓愈的兒子韓昶,借給了相國段文昌。段文昌留下了真跡,卻將摹本還給了韓昶。會昌元年,見到了段文昌家中收藏的真本,後來又在襄州從事那裡見到了韓家摹本。」謝赫說:「古人的畫都很粗糙,到了衛協才開始精美起來。作畫的六種技法比較全面地運用了,而且日漸精熟。衛協的畫雖然還沒有達到形神兼備的程度,卻已經超越了以前的諸位畫師,是世間從來未有過的繪畫精品。他的作品在畫壇第一名家曹不興之下,在張墨、荀勖之上。」

作品

衛協作品今均不存。畫跡有《上林苑圖》、《七佛圖》,著錄於孫暢之《述畫記》;隋朝官本《毛詩北風圖》、《毛詩·黍離圖》、《吳王舟師圖》、《列女圖》等五卷,著錄於《貞觀公私畫史》;《小烈女圖》、《楞嚴七佛圖》,著錄於《歷代名畫記》。張彥遠會昌元年(841年)曾見《毛詩·北風圖》,為鄒平段家本,後又見韓昶家模本。「《北風詩圖》,巧密於情思,世所並貴」(《歷代名畫記》)。另見於《歷代名畫記》、《古畫品》、《續畫品錄》、《述畫記》、《圖畫見聞志》、《宣和畫譜》、《抱朴子》,有《七佛圖》、《穆天子宴瑤池圖》、大小《列女圖》、《高士圖》、《伍子胥圖》、《醉客圖》、《張儀象鹿圖》、《詩黍稷圖》、《白畫卞莊子刺虎圖》、《吳王周師圖》並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