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宮頸糜爛的症狀及圖片
一、白帶增多:白帶增多為宮頸糜爛的主要症狀,有時甚至是惟一症狀。由於病原體的不同,以及糜爛的范圍及程度的差異,白帶的性狀也有所不同。如炎症感染不明顯,白帶則主要為透明黏液;若宮頸糜爛伴有明顯的炎症感染,白帶則呈黃色膿性、黏稠狀。糜爛面積較小或病變累及較淺,白帶量可能較少;如果是病變累及較深、面積較大的重度糜爛,則白帶量較多,偶爾也可能帶少量血絲或血液,個別患者有時也可能主訴有接觸性出血。
二、疼痛:宮頸糜爛出現疼痛症狀者並不多見,當病原體累及范圍較深時,可引起慢性宮旁結締組織炎,出現腰骶部疼痛、盆腔下墜痛及痛經。若炎症波及到主韌帶,可出現性生活痛,影響性生活。
三、膀胱症狀:宮頸的炎症可播散或直接蔓延至膀胱三角區,從而刺激膀胱出現尿頻、尿痛症狀,有時也可繼發尿路感染。
患上宮頸糜爛的女性可配合專〈利婦炎`葯丸〉調理。
治療期間應增強患者的自信心,增加營養,注意勞逸結合
Ⅱ 宮頸糜爛症狀圖片是什麼樣的
上面的圖就是宮頸糜爛圖片,糜爛程度不一樣分型不一樣,你想在濟寧治療,有的朋友在麗@@人,不知道你知道嗎,那裡治好的,沒復發過。
Ⅲ 重度宮頸糜爛的圖片
您好,我上傳了三張 重度宮頸糜爛的圖片,從一度到三度都在裡面,僅供參考,請您仔細看一下,
Ⅳ 宮頸糜爛到了何種程度
在很多人看來,若「糜爛」一詞和身體某一器官搭上關系,十有八九是「重症」——宮頸糜爛就是如此。但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學會常委、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廖秦平教授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國外醫學界早已廢除了「宮頸糜爛」這一診斷,「很多時候宮頸糜爛不是大事,沒有症狀就不需要治療。」 記者走訪了北京幾家醫院的婦科,發現因宮頸糜爛求醫的女性非常多。來自天津的沈小姐告訴記者,2008年她在一家女子醫院接受孕前體檢時,被告知「宮頸中度糜爛」。「大夫說,宮頸糜爛若不早治,可能會誘發癌變,所以我特別擔心。後來做了一年多的微波、冷凍,前後共花了1萬多元,效果一直不理想。這次來北京,就是希望能把這病去根的。」還有一位錢女士說:「一開始,我沒把宮頸糜爛當大事,但醫生用陰道鏡一照,我看到了一大片鮮紅的糜爛面,上面還有一粒粒突起,帶著血絲。嚇死我了。」 廖秦平指出,這兩位讀者的經歷充分代表了當前對「宮頸糜爛」過度診療的現狀。「很多醫院就是通過誇大宮頸糜爛的危險性,並用陰道鏡『放大』糜爛面的透視圖,還將它和宮頸癌混作一談,引起女性的恐慌。」 其實,「宮頸糜爛」不能按字面去理解,因為它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糜爛。廖秦平介紹說,女性性成熟後,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宮頸管內的柱狀上皮向外生長,會取代原來鱗狀上皮覆蓋的部分。由於柱狀上皮薄,毛細血管豐富,顏色發紅,宮頸糜爛也就因此得名。廖秦平說:「如今醫學界已經有了共識,認為宮頸糜爛應該稱為『宮頸柱狀上皮細胞外移』,或『宮頸糜爛樣改變』。這是一種生理表現,不是疾病。」 據介紹,導致宮頸糜爛樣改變的原因,常與年齡、內分泌有關。生育年齡時,性激素水平變化,會出現常見的「假性糜爛」。在青春期、妊娠期或使用口服避孕葯等情況下,雌激素水平變化,也會使宮頸管柱狀上皮增生。此外,分娩、流產、產褥期感染或性生活、手術操作損傷子宮頸,病原體侵入引起感染,也會導致宮頸糜爛樣改變。一般來說,生理情況下的輕度糜爛不會出現白帶增多等現象,感染後的中、重度糜爛可有白帶增多、性狀改變,有時還會出現白帶有血絲,少數人性生活後會出血。 廖秦平強調,「宮頸糜爛」和宮頸癌沒有直接聯系。現代醫學已經證明,宮頸癌的發生及其癌前病變,幾乎都與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有關。「單純的宮頸糜爛不是病,只有合並感染、出現症狀時,才需要治療。」廖秦平說,宮頸糜爛樣改變的女性若發現白帶明顯異常,且伴有腰疼等症狀,應該去醫院診治。 就診時,醫生會先做宮頸細胞學塗片,除外宮頸癌;其次,還應明確病原體,如沙眼衣原體、奈氏淋球菌、葡萄球菌、鏈球菌、厭氧菌、大腸桿菌等,這些病原微生物均可造成宮頸的炎症,治療就是消滅這些源頭。 治療糜爛樣改變的手段包括葯物治療和物理治療,醫生會針對不同情況進行選擇。廖秦平指出,如果沒有明確的感染指征,靜脈點滴抗生素毫無意義;在診斷不清的情況下進行微波、冷凍治療,也不妥。「患者出現症狀,應該去正規醫院就診,除外宮頸病變,找到病原體,不要迷信『短期治癒』等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