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風箏長什麼樣
風箏的模樣很多很多有蝴蝶、小鳥、大雁、蜈蚣、蝙蝠、孔雀、喜鵲、仙鶴、鳳凰、飛虎,金魚等各種各樣的風箏。
2. 風箏畫法
放風箏是一項很有趣的活動,風箏有著長長的線飄在空中,人們在下面拿著線拉著風箏,風箏像小鳥一樣。風箏的樣式也有很多。小朋友們,你們在公園放過風箏嗎?下面我們就來畫一個漂亮的風箏的簡筆畫吧。1 步驟一:用四邊形畫出風箏的形狀,中間畫出十字的裝飾,把風箏分成4份。彩色風箏簡筆畫圖片大全 簡單又漂亮風箏簡筆畫怎麼畫2 步驟猜襪基二:在風箏的後面畫出長長的飄帶,穗謹用波浪線畫出飄帶飄動的形態。彩色風箏簡筆畫圖片大全 簡單又漂亮風箏簡筆畫怎麼畫3 步驟三:風箏下面用彎曲的線畫出風箏的線。彩色風箏簡筆畫圖片大全 簡單又漂亮風箏簡筆畫怎麼畫4 步驟四:下面給畫好的風好談箏塗上好看的顏色,把下面的飄帶塗成藍色,黃色和紅色。好看的風箏簡筆畫就畫好了。彩色風箏簡筆畫圖片大全 簡單又漂亮風箏簡筆畫怎麼畫上面就是漂亮的風箏簡筆畫的繪畫教學了,我們在對風箏進行繪畫時中點畫出風箏的形狀,難點是對風箏顏色選擇搭配,這樣畫出來的風箏簡筆畫既生動又簡單。
3. 風箏的圖案
平步青雲
圖案:風箏高入雲端。
解題:青雲,指高空,司馬相如《子虛賦》:「交錯糾紛,上干青雲。」也比喻高官顯位。《史記·范睢蔡澤列傳》:「須賈頓首言死罪,曰:『賈不意君能自致於青雲之上』」
「青雲得路」亦叫「直上青雲」比喻仕途得意,步步高升。
春風得意
圖案:牧童放風箏。
解題:唐,孟郊《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年青時不願為官,只愛寫詩。四十歲後應試,連續兩次未取,第三次才考中進士。一時興奮,乃作此《登科後》詩。後來人們用「春風得意」稱進士及第,也泛指功成利就,躊躇滿志。
和合二聖
圖案:和合神即萬回。《太平廣記》言萬回僅一人。「和」、「合」為二神,始於清雍正十一年(公元一七三三年)、封天台山寒山大士為「和聖」、拾得大士的「合聖」。
解題: 民間年畫常繪二聖,一持荷花,一捧圓盒,盒內盛滿珠寶,並飛出一串蝙蝠,寓意財富無窮盡。荷、盒與「和合」同音,多比喻夫妻和諧,魚水相得。「和合二聖」,寓意夫妻和睦、則福祿無窮,所謂「家和萬事興」者也。
三星高照
圖案:壽星老人、鹿、蝙蝠、蟠桃。
解題:三星,即指福、祿、壽三星。
鹿,偶蹄類鹿科哺乳動物,種類很多,在吉祥圖案中多指梅花鹿。「鹿」與「祿」同音。祿,古代稱官吏的薪給為俸祿,寓財富。蟠桃,泛指西王母所居處之仙桃。《山海經》載:「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漢武帝內傳》略雲:「七月七日,西王母降,以仙桃四顆與帝。」相傳西王母壽辰常舉行蟠桃盛會,各方神仙群往祝壽。所以蟠桃又稱壽桃。「三星高照」寓意幸福、富裕、長壽。
翹盼福音
圖案:童子仰望飛來的蝙蝠。
解題:翹盼,急切盼望。「翹盼福音」又叫「福從天降」。表示盼望獲得好消息。
納福迎祥
圖案:童子抓蝙蝠。
解題:納,收入、接受、容受之意。納福、享福、受福。是舊時見面或通信常用的問好語。《紅樓夢》第六回:「劉老老只得蹭上來問『太爺們納福』」。「納福迎祥」,吉利詞,寓洪福吉祥相繼而來。
竹報平安
圖案:爆竹或竹、鵪鶉。
解題:爆竹,據南北朝梁宗檁《荊楚歲時記》載,古時在節日或喜慶日,用火燒竹,爆裂發聲,稱為「爆竹」,以為能驅除山鬼。後人用多層紙密裹火葯,接以葯線,點燃即爆。唐時稱「爆竹」。「爆竹」多指新年到來,「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象更新。」「竹報平安」寓意驅除邪惡,祈禱安康。
吉祥如意
圖案:童子手持如意騎象上。
解題:象,見「萬象更新」題解,騎象與「吉祥」諧音。
「吉祥如意」,喜慶吉利之詞。如同古時人們互道「萬福」一樣,互致「吉祥如意」,祈禱合家安康,福祿長久。「吉祥」、「萬象」、「吉慶」、「如意」等詞為中國古代具有代表性的祝頌之詞
二獅滾綉球
圖案:獅子、綉球。
解題:獅,哺乳綱貓科動物。雄獅壯碩雄健,頸有鬣。我國古代工藝中的獅紋樣,是歷代民間藝人加工,提煉並加以圖案化的結果,較真獅英武而活潑。綉球是用絲織品仿綉球花製作的圓球。古代視綉球的為吉祥喜慶之品。據《漢書·禮樂志》,漢代民間流行「獅舞」,兩人合扮一獅,一人持綵球逗之,上下翻騰跳躍,活潑有趣。「獅子滾綉球」圖案,來源於此。舞獅子為民俗喜慶活動,且寓意祛災祈福。由綉球組成的圖案又叫「綉球錦」、「綉球紋」等。
一品清廉
圖案:荷花
解題:一品,古代最高官階名稱。《國語·周語》:「外官不過九品」。皇帝以下文武百官共分九級,是為九品;一品指最高一級。蓮,荷花也。《爾雅·釋草》:「荷,芙渠……其實蓮。」蓮與荷常混用。古來贊美荷花之詩文甚多。宋周敦頤《愛蓮說》之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至今膾炙人口。「蓮」與「廉」同音,「一品清廉」寓意居高位而不貪,公正廉潔,這是舊時老百姓對清官的贊頌之詞。
參考資料:http://www.chnmuseum.com/index03.html
下面這個你自己看吧。http://cul.sohu.com/20050207/n224128732.shtml
4. 濰坊風箏的介紹加圖片的
風箏,古名「紙鳶」,又名「鷂子」,是普及於山東各地的一種玩具,尤以濰坊為盛,
濰坊風箏的源頭可以追溯到魯國大思想像墨翟製作第一隻「木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真正開始興盛,走向民間卻是在明代。到清朝中葉,濰坊開始出現專門從事風箏製作的民間藝人。相傳有位姓陳的啞巴藝人扎得風箏新穎好看,放得又高又穩,遠近聞名。這時,清明節前後競放風箏也成了當地的踏春風俗。據《濰縣志稿》載:「本邑每逢寒食,東門外,沙灘上……板橋橫亘,河水初泮,桃李葩吐,楊柳煙含,凌空紙鳶,高入雲端。」「清明,小兒女作紙鳶、鞦韆之戲,紙鳶其制不一,於鶴、燕、蝶、蟬各類外,兼作種種人物,無不維妙維肖,奇巧百出,」曾做過七年濰縣縣令的大詩人兼書畫家鄭板橋曾寫過這樣的詩來懷念濰縣:「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鞦韆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斗春歸」,把濰縣的風箏特點和放風箏的風俗描寫的淋漓盡致。「一百四日小寒食,冶遊步上白浪河,紙鳶兒子鞦韆女,亂草新來春燕多」,這是濰縣詩人郭麟對他家鄉清明寒食放風箏的真實描寫。到近代,濰縣成了國內外聞名的風箏產地和市場,有首《竹枝詞》是這樣描寫當時風箏市場的盛況的:「風箏市在東城牆,購選遊人來去忙,花樣翻新招主顧,雙雙蝴蝶鳶成行。」風箏飄洋過海,被帶到美國、日本當作藝術珍品館藏起來。新中國建立後,濰坊風箏作為濰坊市的象徵,更加受到當地人民的珍愛和重視。從1984年起,濰坊市連續成功地舉辦了國際風箏節;1988年,濰坊市被國內外風箏界選為「世界風箏都」。濰坊風箏走向了世界,真正達到了它的鼎盛期。
個性是藝術成功的標志。濰坊風箏的獨特個性是通過「扎、繪、糊、放」的四藝來具體表現的。
扎 濰坊風箏的骨架一般用竹材紮成,扎骨架的工序有:選竹材、破竹材、削竹條(有「抽削」、「推削」諸法)、修竹條、彎竹條、扎結竹條等。風箏架子多種多樣,扎法各有千秋,一般說掌握了硬翅風箏、軟翅風箏和拍子風箏架子的基本扎法後,就可以自由變化,扎制各種風箏了。前輩藝人們在扎風箏中總結了奉富的經驗,有的還編成了歌訣。例如扎硬翅胖沙燕的口訣是:胖燕四四法最新,一頭一腹一尾根。—亡條平直須堅硬,下條扁軟勢隨形。七段等分論條架,兩膀對扎半圓形,中腹應按雙分計,尾竹上端中線尋。下端長短如何定,橫設架子首尾千.托紙中間方四塊,兩膀各四必相亭。頭部迎風腹為主L冕竹要軟好瀉風。襠肥紙闊單面軟,迎風不會左右慨。
糊 糊風箏用紙,用礬絹,用薄綢等,可依風箏形式確定。倒如,糊蜻蜒風箏用絹,因為絹比紙的透明度好,更象活蜻蜒的翅膀,糊龍青魚尾部用綢,放飛時迎風抖動肖似魚尾,糊鷹不能用絹,因為絹受風後抖動就不象在空中打旋的鷹了,必定要用皮紙或托裱了的防風紙。糊風箏時,先比著架子剪紙,紙比架子大些,邊緣部分剪開一些口子,在邊緣塗漿糊後,依次把剪開的邊緣糊在紙條上。糊法有兩種;一是把紙包貼在竹條的四個面上,此法叫「包邊兒」,二是把紙包貼在竹條的兩個面上,待漿糊幹了之後,用刀把多餘的紙裁下來,這種方法叫「裁邊兒」。這種方法是要露出一部分削修加工的竹條,以顯示藝人的製作技巧。風箏可以先糊後繪,也可以先繪後糊。因為風箏的彩繪圖案多是對稱的,為了使圖案對稱一致,藝人們一般是先繪後糊。先把各部分的紙剪好,彩繪、陰干,熨乎,再糊到架子上。彩繪時,各部分銜接處圖案不畫金,留出一些空白,糊好後再把銜接處的圖案補畫整齊。各種風箏的具體糊法也各有不同,倒如:沙燕風箏先糊兩膀,再糊兩腿。最後糊頭、腹,米字風箏也是先糊兩膀,拍子風箏用平貼法糊紙等等。
繪 風箏的繪畫構圖與設色最能體現地方特色。濰坊的風箏吸取了濰縣木版年畫的技法,又博採京津畫風箏之長,線條粗獷,色彩以紅、黃、蘭三顏色為基礎色,重筆濃抹,色調明快,渾朴,在對稱中達到強烈的美的視角效果。如濰坊的龍頭蜈蚣風箏,胡敬珠派造型以群青色為主,便以濃艷著色,直觀效果對比強烈;康萬香派則以普蘭為主,代表海水,同時以紅或桔紅的暖色,使整個畫面形象鮮明,風箏騰空之後,與蔚蘭的天空產生和諧又鮮明的視角效果。西方藝術大師說過:「要懂得用最少的顏色,如果該用七個顏色,你卻用二個表現時,那你的本事就更大了。」濰坊的風箏藝人對風箏的構圖和彩繪,正是這樣做的。他們盡量少用色,以塊色為主,非常鮮明地突出了民間藝術色彩單純而濃郁的特點。
放 放風箏的工具有線、繞線工具和供游戲用的各種附加物。放風箏的線有「縫衣線」(適合放小風箏)、「小線」(三股棉線,民間最常用的風箏線)、「衣線」(真絲線,細的叫「絲線」,粗的叫「絲繩」)、「麻線」(從前民間用此線放大風箏)等等,繞線工具最普遍的是「線桄子」,這是一種穿在軸柄上的六角線線軸,可以自由地旋轉著放線。收線時,一手拉線,一手打輪,十分方便,樣子也玲瓏可愛,本身就是一件惹人喜愛的玩具;還有一種「簡易桄子」,軸柄上穿著一種扁框,用起來也很方便。如果放大風箏,則要用「線拐子」;放更大的要用「絞車」。風箏的附加物,是放風箏時作游戲用的,種類很多,主要有:「風琴」、「鑼鼓」、「送飯兒的」等。
風箏的種類很多,按形象分有鳥形風箏(如鷹、燕、仙鶴)、蟲形風箏(如蜻蜒、知了、蝴蝶)、水族風箏(如金魚、蛙、蟹)、人物風箏(如孫悟空、胖娃娃、老壽星)、字形風箏(如「雙喜」、「福」字、「壽」字風箏)、器物風箏(如扇子、鍾、宮燈)、變形和幾何圖形風箏(如瓦片、八卦、五星),按風箏的構造分有硬翅風箏、軟翅風箏、拍子風箏、平桃風箏、軟風箏、桶形風箏等;按風箏的功能分有玩具風箏、觀賞風箏、特技風箏等等。按大小又可分為巨型風箏與微型風箏。如濰坊藝人扎的「鯉魚跳龍門」風箏,兩層樓高,面積為174平方米,扎風箏的藝人是站在樓上紮成的。巨型立體蜈蚣風箏,龍頭狀的頭和數十節的身,共100多米長。發放時,必須先將尾部和身部逐漸放起,再靠身部幾十節圓方形風箏將沉重的龍頭提升到空中。小型的蜈蚣風箏一樣首尾齊全,卻小到可以整個藏在火柴盒中。
濰坊風箏同中國許多民間藝術形式一樣,產生於人們的娛樂活動,是寄託著人們的理想和願望,與人們的生活有密節聯系的娛樂品。風箏的造型模仿的自然事物、社會生活以及神話傳說中的形象,都寄託著「吉祥」和「吉慶」,興趣和理想。那絢麗多彩的顏色,與其說是所模仿事物的標志,毋寧說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放風箏,則是易做、經濟、老少咸宜的娛樂,健身活動。在陽光明媚的春天,人們手牽引線,或在春山,或在平原,或在白沙無際的海灘前後奔跑,臂、腿肌肉得到了鍛煉,眼睛得到調整,氣血為之暢達,這對人的生命是多麼有益啊。伴隨著風箏的興盛,濰坊風箏又成為人們經濟生活中的家庭成員,以商品的形式進入流通,糊制風箏成為一種職業,是一種重要生計。據史料記載,早在清代,濰縣城裡的風箏作坊和店鋪就有30餘家,清明時節在集市上攤的有數十戶,外地客商在這里絡繹不絕,生意十分興隆。現在的濰坊風箏,由於當地政府的重視和人民的鍾愛,伴隨著國際濰坊風箏節的連續舉辦,已成為當代濰坊人的文化象徵物,它越洋過海。聯結起了與世界人民的友誼,也成為濰坊市經濟騰飛的巨大杠桿。濰坊風箏的製作,也走上了傳統技法與現代新科技相結合的道路,進入了嶄新的發展時期。
5. 風箏有什麼圖案
在傳統的中國風箏中,隨處可見這種吉祥寓意之處:「福壽雙全」、「龍鳳呈祥」、「百蝶鬧春」、「鯉魚跳龍門」、「麻姑獻壽」、「百鳥朝鳳」、「連年有魚」、「四季平安」等這些風箏無一不表現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吉祥圖案運用人物、走獸、花鳥、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間諺語、吉語及神話故事為題材,通過借喻、比擬、雙關、象徵及諧音等表現手法,構成「一句吉語一圖案」的美術形式,賦予求吉呈祥、消災免難之意,寄託人們對幸福、長壽、喜慶等願望。它因物喻義、物吉圖案,將情景物融為一體,因而主題鮮明突出,構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獨特的格調和濃烈的民族色彩。
例如一對鳳鳥迎著太陽比翼飛翔的圖案,稱為「雙鳳朝陽」,它以豐富的寓意、變化多姿的圖案,體現了人們健康向上的進取精神和對美好幸福的追求。中國吉祥圖案內容豐富,大體有「求福」、「長壽」、「喜慶」、「吉祥」等類型,其中以求福類圖案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