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攝影中如何表現出長城的雄偉感
長城由於其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緊密結合,使得眾多攝影愛好者不辭辛勞來拍攝長城。長城在不同角度、不同時間都變化萬千,照片都比較富有氣勢。但是因為拍攝的人比較多,要想拍攝好還是需要下一番工夫。
利用天氣來烘托畫面氣氛
其實,拍攝長城並不是在於長城本身,而是通過它所在的環境來烘托出長城的各種氣勢。很多關於長城的分光大片,都是用自然之美來烘托的。
日出日落本就非常壯觀,和長城搭配起來,會把雙方的美襯托到極致、而那或昏美、或幽藍的影調會讓照片表現出更加特別的氣氛。雲霧繚繞的雲海、烏雲壓頂的暴風雨前夕、閃電星跡、銀裝素裹的雪景,都會讓長城的攝影作品更加出眾。
要想拍出不一樣的長城還得影友們會趕時間,一幅好的作品都是經過數次踩點、野外露營、不畏艱險才得來的。有時候還要有那麼一點小運氣,碰上了好的天氣,一幅好的作品就誕生了。
(初秋藍天白雲的時候擺設長城,畫面更加通透,色彩更加豐富,遠景、近景的縱深感得到加強。)
㈡ 長城是什麼樣子的
長城是用青磚砌成的牆和城樓。
長城簡介:
長城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也是與埃及金字塔齊名的建築,還是人類的奇跡。在遙遠的兩千多年前,是勞動人民以血肉之軀修築了萬里長城。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諸侯為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台,並用城牆連接起來,形成最早的長城。以後歷代君王幾乎都加固增修長城。它因長達幾萬里,故又稱作「萬里長城」。
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總佔全國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十分艱難。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甘肅嘉峪關,東至鴨綠江。
從東向西行經10個省區市。長城的總長度為88518000米,其中人工牆體長度為6254239.662米,塹壕和天然形成長度為25942342.265米。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歷史達2000多年,總長度達532萬米以上我們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西起中國西部甘肅省的嘉峪關,東到中國東北遼寧省的鴨綠江邊,長635萬米。
它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越群山,經絕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嶺之巔,黃河彼岸和渤海之濱。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和艱巨工程。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跡,它象徵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偉大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人類的驕傲。
長城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