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以古詩詞為主題辦手抄報圖片大全
中國古詩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做古詩手抄報讓你更了解古代詩歌。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以古詩詞為主題辦手抄報圖片,希望大家喜歡。
以古詩詞為主題辦手抄報的圖片欣賞以古詩詞為主題辦手抄報圖一
以古詩詞為主題辦手抄報圖二
以古詩詞為主題辦手抄報圖三
以古詩詞為主題辦手抄報圖四
以古詩詞為主題辦手抄報圖五
以古詩詞為主題辦手抄報圖六 以古詩詞為主題辦手抄報資料1:諧音古詩欣賞
1、《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囑,卻話巴山夜雨時。
2、《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囑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以古詩詞為主題辦手抄報資料2:贊美梅花的古詩1、《梅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2、《臨江仙》
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
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
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以古詩詞為主題辦手抄報資料3:古詩名句1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____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
2 泰山不要欺毫末,顏子無心羨老彭。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3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____孟浩然《宿建德江》
4 湘江兩岸花木深,美人不見愁人心。____盧仝《有所思》
5 風雨替花愁。風雨罷,花也應休。____趙秉文《青杏兒·風雨替花愁》
6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____杜甫《孤雁 / 後飛雁》
7 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虹霓。____黃庭堅《水調歌頭·游覽》
8 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____蔡確《夏日登車蓋亭》
9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____王建《短歌行》
10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____虞世南《蟬》
『貳』 古詩詞毛筆書法作品欣賞
毛筆,是古代漢族與西方民族用羽毛書寫風采迥異的獨具特色的書寫、繪畫工具。當今世界上雖然流行鉛筆、圓珠筆、鋼筆等,但毛筆卻是替代不了的。毛筆書法作品中,有一種不可替代的美麗。毛筆下的古詩詞,會是怎樣的一副書法作品?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古詩詞毛筆書法作品,希望對你有用!
古詩詞毛筆書法作品欣賞
古詩詞毛筆書法作品圖片4
毛筆書法入門
毛筆書法入門,是以基本筆畫「右側點」為筆法之基,依照筆畫進階順序:點→橫→豎→撇→捺→勾→挑→折,循序漸進,詳實分析用筆、行筆、力道、勁道及用墨等心法。讓初學者能充分了解到毛筆特質,靈活駕馭毛筆,在短時間內熟識永字八法的基本運筆方法,再配合十種基本字體結構的分析,了解字型組合間架要領,觸類旁通,逐漸契入書學的無窮妙境。
文房四寶學習書法的基本工具有:筆、墨、紙、硯。就是我們通常稱的文房四寶。
毛筆分類
按筆頭原料可分為:胎毛筆、狼毛筆(狼毫,即黃鼠狼毛)、兔肩紫毫筆(紫毫)、鹿毛筆、雞毛筆、鴨毛筆、羊毛筆、豬毛筆(豬鬃筆)、鼠毛筆(鼠須筆)、虎毛筆、黃牛耳毫筆、石獾毫等,以兔毫、羊毫、狼毫為佳。
依常用尺寸可以簡單的把毛筆分為:小楷,中楷,大楷。更大的有屏筆、聯筆、斗筆、植筆等。
依筆毛彈性強弱可分為:軟毫,硬毫,兼毫等。
按用途可分為寫字毛筆、書畫毛筆兩類。
依形狀可分為:圓毫,尖毫等。
依筆鋒的長短可分為:長鋒,中鋒,短鋒。
一般來說,羊毫的柔,彈力一般,使用起來難;狼毫的健,彈力強,好用一些;柔健兩種不同的獸毛合制的筆,叫兼毫,更好使用一些。寫不同的書體也最好有選擇的用,需要自己慢慢摸索經驗。
執筆方法
毛筆執筆法,其實無定法,但要“指實掌虛”,就是指尖用力控制筆管,掌心空虛,靈活運動筆有長短鋒,由個人的習慣選用。
歷來比較普遍運用的是“五字執筆法”。五字執筆法是用擫、押、鉤、格、抵五字來概括說明五個手指的作用,它強調五指各司其職,又通力配合,執筆穩健,使筆能上下左右靈活運動。
五指執筆法要領:指實、掌虛、掌豎、腕平、管直。
指實,就是手指執筆要有力量,要實實在在地執住筆管,外側四指相互靠攏,骨節向外,密實而不鬆散。內側拇指中部骨節尤其要注意使之向外凸起,使虎口圓如馬鐙形,這樣五指一齊用力,執筆既堅實有力,又有助於運筆。執筆要松緊適度。太緊,運轉不靈;太松,使不上勁。指實,才能做到“毫無虛發,墨無旁溢,力聚管心,執筆 穩定。”
掌虛,就是執筆時掌心要虛空,不能曲指塞掌,無名指和小指都不要貼到掌心,好像手心裡握著一個雞蛋。大拇指和食指間的虎口要張開大些。這樣,運筆就能穩實而靈活。掌虛的目的是使手掌的筋骨肌肉放鬆,否則手指和腕部就會僵直、緊張,不利於運筆。
掌豎,就是執筆時手掌要盡量豎起來。掌豎才能筆直,筆直才能鋒正,鋒正則四面勢全,運轉自如;否則,就會導致筆管歪斜,筆鋒不正,筆畫易成偏鋒病筆。
腕平,是 指手腕與桌面要平行。康有為說:“欲用一身之力,必平其腕,豎其鋒”。因為寫字時是通過腕部將力量傳送到筆鋒,為了便於運腕,所以要腕平。腕平和掌豎二者是互相關聯的。管直則鋒正,這與運腕、掌豎有密切關系,掌豎、腕平、管直、鋒正,加之懸肘用筆,既靈活又有力。因為運筆的關鍵在於腕力。
管直,執筆寫字時要盡量保持筆管紙面垂直,使筆畫容易保持中鋒。但在具體的運筆過程中,筆管有時要有俯仰傾斜的情況,重要的是斜而能正,重心平穩。
需要說明的是;教材上執筆方法的圖,筆管略微傾斜。因為在用毛筆寫字的時候,筆管不是始終保持正直的,要隨著起筆、行筆、收筆的過程不斷變換方向。
臨摹方法
(一)碑帖的選擇:碑帖的選擇是練好書法的關鍵,挑選一本自己比較喜愛的、點畫比較工整的、結體比較勻稱的字帖來臨摹。“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有一個好的師傅,加上自己的勤學苦練,才可以逐步練好書法,成為書法大師。
(二)臨、摹結合:在習字時,要先摹後臨、臨摹結合。所謂摹,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較透明的習字紙下,用鋼筆照著字帖上的字一點一畫地“描紅”。要求鋼筆的筆跡不要越出毛筆字外,都寫在字帖上字的點畫中間。這樣,久而久之,就容易學到字帖上字的結構。所謂臨,就是把字帖放在習字紙旁;照著帖上的字依樣畫葫蘆。要求點畫寫得象,這樣,久而久之,就容易學到字帖上字的筆意。臨和摹是兩種相輔相成的學字手段,要臨摹結合,循序漸進。
(三)仔細讀貼:臨摹前要仔細讀帖,對帖上的字,其點畫怎樣書寫,結構怎樣安排,章法怎樣布置,都要仔細琢磨並從中找出規律,這樣就容易寫得有興趣,也容易寫得象,寫得好。臨摹時,不能貪多貪快,每天堅持一、二小時,反復地臨摹幾個字,這樣才會有真正的收獲。對難寫的字,更要知難而上,多臨摹,多比較。
(四)背、核、用:除了臨摹外,還要會背、核、用。背,就是不看帖,背著帖寫,做到不看帖也能把帖上的字寫出來,力求形神畢肖;核,就是將背寫的字與帖上的字進行核對。看有否差錯,要善於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改正缺點;用,就是實踐,把學了的東西,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在實踐中來鞏固和提高所學的東西。
(五)博採眾家之長在已臨摹好了一種字帖後,還應博採眾長地再臨一些其它字帖。也可不斷修正背臨書寫習慣和書寫風格,重新選擇書寫內容,書寫出來的新作品。
筆法技巧
提按
筆按下去寫,筆劃就粗,提起來就細。就像人走路的兩只腳,一隻落下,一隻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樣,筆在寫字的過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惟其如此,才能產生出粗細絕不相同的線條來。
每寫一個筆畫,都有入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入筆有“露鋒”法,順筆而入,使筆畫開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鋒法”,逆鋒入筆,橫畫欲右先左,豎畫欲下先上,使筆鋒藏在筆畫中,筆畫開端基本呈圓形。行筆要學會“中鋒用筆”,使鋒尖常在點劃中間運行。為使筆畫有力度,還要學會澀勢用筆,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華。收筆有“露鋒”(把筆逐漸提出紙面,畫呈尖形,如懸針豎、撇、捺、鉤),有“藏鋒”(將筆尖收回畫中,如垂露豎,筆畫尾端呈圓形)。
結字
又叫結體或間架結構。啟功先生曾指出,寫毛筆字一要把握間架結構,二要練好筆畫特點。間架結構比點畫特點重要。間架好的字,筆畫特點不突出,也還順眼;反過來就不行了。因此,認真研究並把握好字的結體規律十分重要。所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
學寫字應先從楷書或隸書入手。掌握各種筆法後再學其它書體就有了基礎。臨帖是練好字的必需手段。不臨帖,全憑自己想法隨意寫,是上不了路子的。學寫毛筆字一定要有恆心與毅力,要持之以恆,戒驕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說:“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只要按學習規律堅持臨池不輟,必然學有所成。
注意事項
書法是一門藝術,要練好書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 樹立正確的學書思想:“字無百日功”,書法的練習需要的是刻苦勤練的精神,要臨池准備,持之以恆。不可中途懈怠。
(二)選擇適用的書寫工具:“文房四寶”是練習書法應准備好的工具。要選擇恰當的使用,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選擇不合適,將影響練習的效率和進程。初學著可以先選用狼毫或兼毫筆。用後一定要洗凈,把筆毛抹乾抹直抹尖,保持筆毛不亂,以延長毛筆的使用壽命!
(三)從大楷起步,逐步進筆:練習書法,應選擇合適的方法,應從簡單的大楷練起,一般寫十公分見方的字為益,不益寫太小的字。逐步進筆,不可好高騖遠,欲速則不達。要打好書法練習的基礎。
『叄』 形容夏天陽光燦爛的古詩詞 【收藏】
形容夏天陽光燦爛的古詩詞(篇一)
1.節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兒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2.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3.黃梅時節槐大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4.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李白《折荷有贈》
5.蘭舟斜纜垂揚下,只宜輔枕簟向涼亭披襟散發。——白樸《得勝樂·夏》
6.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王令《暑旱苦熱》
7.長養薰風拂曉吹,漸開荷芰落薔薇。
8.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____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9.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0.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筍根稚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七》
11.乳燕雛鶯弄語,對高柳鳴蟬相和。——元好問《驟雨打新荷》
12.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13.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 李白《子夜吳歌·夏歌》
14.竹搖清影罩幽窗,兩睜譽兩時禽噪夕陽。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朱淑真《初夏》
15.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16.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17.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李白《折荷有贈》
18.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陳文述《夏日雜詩》
19.共粉淚,兩簌簌。——蘇軾《賀新郎·夏景》悉明段
20.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初夏即事》
形容夏天陽光燦爛的古詩詞(篇二)
22.陰陰夏木囀黃鸝。 —— 賀鑄《南歌子·疏雨池塘見》
23.湖間舊時飲者,今與誰俱?山山映帶,似攜來、畫卷重舒。——趙汝《漢宮春·著破荷衣》
24.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一段秋光淡。 —— 張養浩《水仙子·詠江南》
25.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初夏午睡起》
26.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
27.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28.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夏日雜詩》
29.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____高駢《山亭夏日》
30.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蘇軾《賀新郎·夏景》
31.幽賞未雲遍,煙光奈夕何。——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32.俏冤家,在天涯,偏那裡綠楊堪系馬。——關漢卿《大德歌·夏》
33.岩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34.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杜甫《端午日賜衣》
35.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唐·韓愈《送劉師服》
36.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37.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____杜甫《為農》
38.勿言草卉賤,幸宅天池中。——沈約《詠新荷應詔》
39.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40.情隨湘水遠,夢繞吳峰翠。——謝逸《千秋歲·詠夏景》
形容六月夏天的古詩詞
形容六月夏天的古詩詞【篇一】
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2.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開遍透簾明。——蘇舜欽《夏意》
3.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
4.夏潭蔭修竹,高岸坐長楓。
5.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____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6.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雲樹晚蒼蒼。——戴叔倫《題稚川山秀》
7.長夏村墟風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 張耒《夏日三首·其一》
8.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暑旱苦熱》
9.乳燕雛鶯弄語,對高柳鳴蟬相和。——元好問《驟雨打新荷》
10.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1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
12.四顧山光接水光, 憑欄十里芰荷香。 —— 黃庭堅《鄂州南樓書事》
13.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____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14.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5.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游赤石進帆海》
形容六月夏天的古詩詞【篇二】
16.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____司馬光《客中初夏》
17.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18.盤心清露如鉛水,又一夜、西風吹折。——張炎《疏影·詠荷葉》
19.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20.翠葆參差竹徑成。新荷跳雨淚珠傾。——周邦彥《浣沙溪·翠葆參差竹徑成》
21.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____蘇軾《菩薩蠻·迴文夏閨怨》
22.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
2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
24.嬌痴不怕人猜。——朱淑真《清平樂·夏日游湖》
25.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 —— 歐陽修《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
26.六月荷花香滿湖,紅衣綠扇映清波。木蘭舟上如花女,採得蓮房愛子多。——陳璨《麴院風荷》
27.沈李浮瓜冰雪涼。——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28.睡起莞然成獨笑,數聲漁笛在滄浪。——蔡確《夏日登車蓋亭》
29.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____黃庭堅《鄂州南樓書事》
30.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蘇軾《賀新郎·夏景》
那些驚艷唯美的夏天古詩詞 【收藏】
那些驚艷唯美的夏天古詩詞(篇一)
1.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 李白《采蓮曲》
2.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3.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萍花汀草。——李清照《怨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
4.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西江月》
5.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____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6.菱葉縈波荷s風,荷花深處小船通。——白居易《采蓮曲》
7.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一段秋光淡。 —— 張養浩《水仙子·詠江南》
8.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9.霧柳暗時雲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張元干《浣溪沙·山繞平湖波撼城》
10.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蘇軾《菩薩蠻·迴文夏閨怨》
11.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宋·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12.荷花芳草垂楊渡。——劉將孫《踏莎行·閑游》
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
14.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15.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那些驚艷唯美的夏天古詩詞(篇二)
16.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17.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18.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幽居初夏》
19.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0.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21.石樑茅屋有彎碕,流水濺濺度西陂。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王安石《初夏即事》
22.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李世民《度秋》
23.描寫夏天的古詩句大全
24.映湖光,逞新妝。——薛昂夫《西湖雜詠·夏》
25.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秦觀《納涼》
26.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27.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8.綠蔭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三衢道中》
2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凈慈寺》
30.幽賞未雲遍,煙光奈夕何。——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描寫夏天樹木翠綠的古詩詞
描寫夏天樹木翠綠的古詩詞【篇一】
1.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2.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____司馬光《客中初夏》
3.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白居易《采蓮曲》
4.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夏意》
5.牆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 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6.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王令《暑旱苦熱》
7.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8.溪漲清風拂面,月落繁星滿天。數只船橫浦口,一聲笛起山前。
9.自去自來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江村》
10.登樓逃盛夏,萬象正埃塵。對面雷嗔樹,當街雨趁人。檐疏蛛網重,地濕燕泥新。吟罷清風起,荷香滿四鄰。
11.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 —— 歐陽修《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
12.節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兒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13.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 —— 歐陽修《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14.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 李白《子夜吳歌·夏歌》
15.梅子流酸濺齒牙句子,芭蕉分綠上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16.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____曾幾《三衢道中》
17.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 ——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18.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19.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睡起莞然成獨笑,數聲漁笛在滄浪。——蔡確的《夏日登車蓋亭》
20.游女帶花偎伴笑,爭窈窕,競折團荷遮晚照。——李珣《南鄉子·乘彩舫》
描寫夏天樹木翠綠的古詩詞【篇二】
21.擁紅妝,翻翠蓋,花影暗南浦。——高觀國《祝英台近·荷花》
22.翠葆參差竹徑成。新荷跳雨淚珠傾。——周邦彥《浣沙溪·翠葆參差竹徑成》
23.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客中初夏》
24.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25.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26.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夏日登車》
27.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唐·韓愈《送劉師服》
28.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日午獨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柳宗元《夏晝偶作》
29.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 李商隱《贈荷花》
30.俏冤家,在天涯,偏那裡綠楊堪系馬。——關漢卿《大德歌·夏》
31.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____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32.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 —— 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33.澗影見松竹,潭香聞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浮舟過滕逸人別業》
34.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35.乳燕雛鶯弄語,對高柳鳴蟬相和。——元好問《驟雨打新荷》
36.四顧山光接水光, 憑欄十里芰荷香。 —— 黃庭堅《鄂州南樓書事》
37.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初夏即事》
38.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 李白《采蓮曲》
39.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40.澗影見松竹,潭香聞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肆』 古詩詞行書書法作品欣賞
行書書寫應輕松、活潑、迅捷,掌握好疾與遲、動與靜的結合。墨色安排上應首字為濃,末字為枯。線條長細短粗,輕重適宜,濃淡相間。和草書差不多,但沒那麼草。因此行書也是許多書法家都喜歡的書法字體,那麼這一書法字體與我們的古詩詞的融合,會創作出什麼驚人的作品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古詩詞行書書法作品,希望對你有用!
古詩詞行書書法作品欣賞
古詩詞行書書法作品圖片4
行書的五大流派
1、二王行書的概念。書法史上的二王,指的是東晉時期的王羲之(307-365)和王獻之(344-386)父子二人。晉代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其中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是晉代最傑出的代表。尤其是他們開創的行書流派,是中國歷朝歷代的行書源頭。王羲之行書偏於行楷,王獻之行書偏於行草。王羲之行書用筆內擪,以骨力洞達勝出。王獻之行書用筆外拓,以筋力中圓勝出。王羲之行書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為尺牘書法,如《王羲之傳本墨跡》等,這是王羲之行書作品中數量最多的一類。
學寫行書,使轉之法是一個重要的用筆方法。不會使轉,就無法表達筆筆“分得清、脫得開、合得攏、粘得住”的行書所特有的藝術效果。分得清講的是筆筆交代清楚;粘得住講的是筆筆氣脈貫通。好的使轉之筆,轉折時須暗過而不露痕跡,其關聯處如銀絲盤曲。再次,要注意他的鋒的運用。鋒在何處?鋒在筆尖的端處。筆鋒要堅持做到時時銳利而勿使折損,筆身要堅持做到常常直立而勿使屈曲,筆毫要堅持做到時時齊整而勿使扭曲,筆尖要堅持做到常常集聚而勿使鬆散。又次,臨帖的早期階段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要重在“似”上下功夫。但是,臨帖的後期階段則最忌做字帖的奴隸。有的人老是拘泥於碑帖的外形,只知道依樣畫葫蘆,搞復印式的臨摹,那是徒勞的。一定要“遺貌取神”,要著重在得其筆意上下功夫。
2、顏真卿行書《祭侄稿》的意義。顏真卿(709-785)是中國書學史上,繼“二王”以後的又一座藝術豐碑。《祭侄稿》是顏真卿悼念亡侄季明的祭文草稿。作品的文字是在追悼安史之亂中犧牲的兄長顏杲卿和侄子顏季明的,尤其是顏季明正當英年,顏真卿懷著對骨肉親人的沉痛悲悼有感而發,一瀉千里、不拘成法,終成千古絕唱。顏真卿書法大膽吸收了篆書線條的特性,在二王行書的基礎上,創立了新派。他一變古法,字成一格,對後世影響極大。王羲之書法纖瘦妍媚,顏真卿書法肥腴雄強。王羲之用的是指力,顏真卿用的是腕力。王羲之墨色溫潤,顏真卿墨色蒼澀。王羲之用筆精到細膩,顏真卿用筆信手拈來。王羲之章法完美極致,顏真卿章法震撼強烈。顏真卿的書法擅長於以情感主宰筆墨,他情感激越,神韻高遠,筆力厚重,氣勢磅礴,雄奇飛動,遒麗天成。《祭侄稿》全篇結構寬博平正,開合聚散灑脫不羈,雍容大度狂而不野。通覽全篇,無論是用筆、結體和章法,都極盡變化而自然和諧、渾然一體。
3、宋人尚意書法的意義。縱觀中國書法史,大體可以分為兩個階段,而劃分這兩個階段的界限則是在唐代。人們通常以為,唐代以前是書法的探索階段,唐代以後是書法發展的成熟階段。而使書法藝術能得以達到更加貼近人性化的意義,則是在宋人尚意書法出現以後。而宋人尚意書法所以能得以出現的先驅者,則是五代書家楊凝式。楊凝式(873-954)傳世作品並不多,《韭花帖》、《盧鴻草堂十志圖跋》是其行楷書的代表作。《韭花帖》體態整潔秀雅,二王書風畢現,魏晉風神十足。其善移點畫,大膽布白,似斜反正,行氣寬松,疏斂淡遠,肆意灑脫的經典書風,給後人以極大的啟發。《盧鴻草堂十志圖跋》則一反《韭花帖》內斂神韻而景象極為茂盛。此外,《夏熱帖》、《神仙起居帖》筆勢縱肆,清逸飛動,風格各異,審美跨度之大,令人贊嘆不已。楊凝式是唐宋間的過度書家,更是承唐啟宋,為後人打開尚意書風奠定了基礎。
在宋代,還有一個被稱之為“中國書法宿影的”大師級人物,他的名字叫米芾(1051-1107)。在歷代眾多的書家中,米芾的行書對後代影響最大。關於米芾的學書道路,他有一段自述:“入學之理,在先寫壁,作書必懸手,鋒抵壁久之,必自得趣也。余初學顏,見柳而慕緊結,乃學柳《金剛經》。久之,知出於歐,乃學歐。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學最久。又慕段季轉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覺段全繹展《蘭亭》,遂並看法帖,入晉魏平淡棄鍾而師師宜官《劉寬碑》是也。篆便愛《詛楚》、《石鼓文》。又悟竹簡以竹聿行漆而鼎銘妙古老焉。其書壁以沈傳師為主。”從這段自述來看,他走的是一條由淺入深、博採眾長、擇善而從、食古能化、融會貫通、自成一家的道路。蘇軾稱贊他的行書是:“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當與鍾、王並行。”范成大稱贊他的行書是:“······用大令筆意,稍跌宕遂自成一落千丈家。”米芾二王功夫精深,尤得力於小王,後人稱他的“天真超越於王獻之。”傳為王獻之《中秋帖》,有人疑為是米芾的臨本。米芾的書法,用筆常常成竹在胸而沉著飛動,下筆凝重而隨意痛快,筆墨淋漓而神采飛揚。米芾自稱:“善書者只有一筆,我獨有四面”,後人即稱他為“八面出鋒”。他落筆重而中間稍輕,在轉折處常常提筆側鋒直轉而下。在鉤筆的使用上,比別人多了一個蓄勢頓挫的動作。米字的結體常常又是隨意賦形、欹正相濟、多姿多彩。在章法上,字群的排列常常又是十分的強烈,大凡大小、粗細、方圓、開合、疏密、虛實、欹正、長短等,都有出奇不意的表現。虛鋒入字,以勢取勝;勁健嫵媚,貫氣流暢;把筆輕靈,使鋒飄逸;八面出鋒,妙用虛筆等技巧,都是有志於學米書者們值得注意的事情。其行書的代表作有《蜀素帖》、《苕溪帖》等。
4、古意平淡的趙孟頫與董其昌。學習行書,“二王”無疑是正脈,偏離這個主線,憑小聰明走捷徑的,大都易犯輕浮急噪、淺薄無知的毛病。趙孟頫與董其昌,是“二王”正脈系統中的傑出代表,是歷史上少有的全能書家,應該對他們引起足夠的重視。趙孟頫(1254-1322)的意義在於自宋以後,書法界普遍存在著“重意輕法”的問題的時候,趙孟頫向人們提出了反思,他提議要復興魏晉古法,大膽地打出了“貴有古意”的復古旗號。於是,在中國書法的發展史上,又發生了第三次大的變革,為大開元明書法新風氣,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一生沉溺於古法之中,深入“二王”而不為所囿。正如宋濂所說:“今人臨‘二王’書,不過隨人作計,如賣花擔上看桃李耳。若趙公乃枝頭葉底見其活精神者,此未易俗子道也。”唐人學“二王”得其形而失其韻,宋人學“二王”則得其韻而失其形,惟有趙公學“二王”能形神俱得,連董其昌、傅山到晚年時都對他贊嘆不已。
正由於董其昌的出現,他為明末形成的書法流派,起到了開宗立派的先導作用。董其昌精於用筆,並有獨特的見解。他說:“作書須提得筆起。何為起,何為結,不可信筆,後代人皆信筆耳。發筆處便要提得筆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傳語。蓋用筆之難,難在遒勁,而遒勁非是努筆木強之謂,乃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輒能起董其昌的墨法也非常講究,濃淡枯濕,曲盡其妙。學書之人若能於墨法一道有所用心,便是高人一頭的表現。董其昌善用淡墨,常常以虛和取韻,志在追求明凈爽潔、清潤閑逸的風格。他的書法作品,疏朗暢達,高古典雅,看似形散而神不散,字里行間氣脈貫通,絕不流露出一丁點的浮躁之氣,是書壇當之無愧的一代大家。其代表作有《赤壁賦》、《月賦》、《解學龍告身》等。
5、明清時期的行書名家。明清時期的書法,也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其中較為著名的書家有黃道周、王鐸、祝允明、文徵明、王寵、張瑞圖、倪元璐、何紹基、楊守敬、傅山、趙之謙等。在明代書法家中,黃道周(1585-1646)的行草書對當今書壇的影響很大。當今書壇巨匠潘天壽、來楚生、沙孟海,都對黃道周風格有過深入的研究。黃道周是一位博學多才的人,他與王鐸、倪元璐被譽為“三狂人”。黃道周除了行草書很突出以外,他的小楷也是令人拍案叫絕的。在他的書作中,有“間出己意”的創造精神,更有濃烈的傳統功力。他的小楷取法鍾繇,一變鍾繇嚴整規正之風,而突現隨意不羈的風格。在他的其他書作中也不難看出,除了有鍾繇、王羲之意韻外,還有許多圓潤的隸意。許多人以為寫字要秀,要挺拔。孰不知,太秀了易犯纖弱的毛病,太挺拔了易犯板滯的毛病。
在結體上,他又努力打破端正和勻稱的常格,以偏代正。時而左右錯落,時而避讓穿插,時而舒朗而寬綽,時而緊斂而結密。在章法上,他的字距特密,行距特疏。特疏的行距,正好為字勢左右參差、錯落、寬綽、結密服務留有餘地,從而使自己的章法呈現出“縱向緊密、橫向舒朗”的對比性,產生了強烈的律動和反差。倪元璐的行書也頗具特色,用筆爽快,揮運之中加以明顯的澀筆,用墨之中濃淡枯濕自然相生。在字形結構上,常常把字的右上角部位微微聳起,把字的左下角部位微微伸長,字勢奇宕險絕,節奏感十分強烈。至於清代書法,就帖學而言,由於官閣體的盛行,書法藝術可以說是走上了窮途末路。然而,清代書法的發展也有一個很好的契機,那就是有大量古代碑版出土,使得不少有識之士終於猛醒,在他們的大聲疾呼和倡導下,清代書法則走上了一條大興碑學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