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針灸推拿圖片高清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針灸推拿圖片高清

發布時間: 2023-05-29 04:09:49

❶ 艾灸的好,你體驗過嗎到底能給人類帶來什麼

作為中醫針灸推拿醫生,經常用艾灸,自己有了小毛病,也常常艾灸解決。

7年前,剛開始工作做推拿的時候,手法不規范,用力不恰當,一天做10多個病人下來,就會手指疼,手腕疼什麼的,我的推拿老師就會教我把三根艾條綁在一起,點燃倒立在桌上,然後疼的地方在上面艾灸,每次都是不用半小時,疼的地方有了黃色的油狀的一層東西,就不疼了。所以,從那時開始,我一直覺得艾灸就要盡量在下面做,不僅有溫熱效應,還有艾灸煙的葯力作用。

去年冬天,我根據這種思路,自己製作了一張艾灸床。人可以躺在上面,把艾條在床下面點燃,放在艾灸部位下。做成了之後,伏圓隱我想自己感腔喚受一下。我躺在床上,下面沿著督脈做艾灸,然後又在腹部放了艾灸盒。哈哈有點像雙面電餅鐺。做了沒幾分鍾,我就覺得整個軀體里都是熱的,而且沿著雙腿慢慢向下,一直走到了雙腳。5點半下班,我騎著電動車接孩子。當時氣溫零下十度,我一路上腳都是熱的。其實我平時是有點偏陽虛體質的,容易腳涼,那次卻一直是熱的。

還有一次,落枕,不想針灸了,就去試了下艾灸。一次艾灸好了百分之七十。

艾灸能給人類帶來什麼?

一個療法,沒有多大的責任。只要能治療一個病,就有存在的意義。更何況,不論是調理體質,還是治療疾病,艾灸能解決的問題都很多。

黃帝內經說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臨床上很多疾病,艾灸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最近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期間,江夏方艙醫院用了無煙艾灸,也起到了一定的療效。

回頭補我做艾灸的圖片。

艾灸,可以通筋活絡,對北方的風寒,南方的傷濕都可以有良好的效果。也是中醫的一種傳統療法。但艾灸還是講究一定的穴位,並不是所有的症狀都適合艾灸,所以需要遵醫囑或者查詢後使用。相比西葯來說無副作用,鎮痛安神祛濕。

艾灸已經有幾千年的 歷史 了,古人說天上的太陽地上的艾草。艾草是世間純陽之物,熏艾可以通經絡、補陽氣、祛濕除寒。

艾灸的穿透力也缺廳很強,中醫講葯之不及比針之,針之不及必灸之。就是說有些經絡深處的一些病灶通過針也不一定能達到,而艾灸這可以把深層的問題挖出來。

同時有經驗的專業醫生會針對身體不同的症狀可以搭配不同穴位來艾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自己最大的體驗就是,我的頸椎一直不舒服,有富貴包,經常手麻,後來就是通過艾灸灸好的。還有一次我媽腳扭傷了,我也在家給她艾灸,灸完後她就能走路了,真的很神奇。

在家我們也可以經常熏艾,可以灸一些保健穴位,正如古人說的家有三年艾郎中不上門。艾灸是老祖宗劉給我們的瑰寶,要好好珍惜。

我體驗過,自己給自己灸過,在配合穴位,世上本無病,只是瘀和堵,痛則不通,通者不痛,用了效果非常不錯,家裡常備,自己學點中醫,一點小病自己解決,醫院

❷ 足少陰腎經三穴

《千金翼方》曰:「凡諸孔穴,名不徒設,皆有深意」,表明腧穴的命名都有一定的意義。

足少陰腎經是 十二經脈 之一,共27穴,左右合54穴,起於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出於 然谷 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腘內廉, 上股內後廉, 貫脊屬腎,絡膀胱。 一些腧穴隱喻功用而命名,如湧泉,水泉,照海。

1、湧泉

位置: 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最早出現在《內經•靈樞》:「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為井木。」張隱菴註:「地下之水泉,天一之所生也,故少陰所出,名曰湧泉。」按少陰居人身六經之最里,本穴又為全身孔穴最下,承至陰之靜,由陽經至於陰經,而作湧泉之動。少陰根於湧泉,即猶天一之水由地下湧出。

腎經井。井,地部孔隙也。本穴氣血運行是體內經水由地部孔隙外出體表,故為腎經井穴。

湧泉穴在臨床應用方面在於,一:滋陰降火、引火歸元二:調和陰陽、開竅醒神三:溫陽補氣。

一:滋陰降火、引火歸元

《景岳全書•火論》中記載到「虛火致病源有二,蓋一曰陰虛能發熱,此以真陰虧損,水不能制火也,二曰陽虛者亦能發熱,此元陽敗竭,火不歸元也,此病熱之二也。」明•周慎齋的《慎齋遺書》:「龍火宜從其性以熱導之」,即所謂「導龍入海,引火歸元。」即應用溫熱葯物治療假熱證候的一種方法,即 熱因熱用 ,《瘍醫大全》:「蓋湧泉雖是水穴,水中實有火氣存焉。」簡而言之就是腎陰被腎陽氣化後津液上升的開關。

二:溫陽補氣

《針灸甲乙經》:「足厥喘逆,足下清至膝,湧泉主之。」「小便不利,湧泉主之。」此病機在於腎氣不足,不能溫煦下焦,故「足下清至膝」。同時腎司二便,腎臟氣化無權,膀胱收縮無力,故小便難。湧泉穴可激發肢老腎氣,運用在婦科治療腎氣不足的不孕症和難產,《備急千金要方》:「女子無子,咳而短氣,刺湧泉,入三分,灸三壯,在足心陷者中。」張潤民等運用針刺湧泉起到激活腎氣通精的作用,治療不射精症有效率達到83.3%。韓明等針刺湧泉配合三陰交、關元等穴治療不孕症,效果明顯。

三:調和陰陽、開竅醒神

《針灸聚英》:「頂心頭痛眼不開,湧泉下針定安泰。」此病機為上實下虛,陰陽之氣上下不協調,故頭頂痛伴隨眼不開。還有腎經與心經雹飢做為同名經,《普濟方·針灸》:「穴湧泉治卒心痛。」心脈瘀阻則卒心痛作,故湧泉穴還有開竅醒神的作用。

2、水泉

位置: 內踝後下方,當太溪直下1寸,跟骨結節內側凹陷處;

首見《針灸甲乙經》:「水泉,足少陰,去太溪下一寸,在足內踝下,刺入四分,灸五壯。」「水」,水液也。「泉」,水潭也。亦有水之初動的含義,前邊加一水字,猶水源出於地下也,與湧泉相比缺少了動的態勢,而強調了深藏的含義,名意指腎經水液在此聚集形成水潭,所以本穴為足少陰之郄。《針灸穴名解》雲:「穴名之關於火者,用以治火,其關於水者,用以治水。」故名為水泉。

腎經郄。郄,孔隙也。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經水因本穴所處位置低下而聚集之狀,只有極少的滿溢之水外傳照海穴的高位,經水的運行如從孔隙中輸出一般,故為腎經郄穴。

現代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等。

3、照海

位置: 人體的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

首見於《針灸甲乙經》:「照海,陰蹺脈所生,在足內踝下一寸,刺入四分,留六呼,灸三壯」

照海。照,照射也。海,大水也。該穴名意指 腎經 經水在此大量蒸發。本穴物質為 水泉穴 傳來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後比水形成為一個較大水域,水域平靜如鏡,較多地接收受天部照射的熱能而大量蒸發水液,故名。

古人想突出腎經經氣由此氣化程度加大,蒸騰的腎水可以滋潤身體上部,所以醫家根據「列缺腎經行肺系,陰蹺照海膈喉嚨」,用照海與列缺相配治療咽喉疾病。

照海有功效為滋補腎陰作用。在目赤腫痛,視物昏花,咽喉腫痛,咽干喉痹等方面療效確切。 現代常用於治療 尿道炎 、腎炎、 神經衰弱 、癲癇、月經不調源衡、功能性子宮出血等。配 列缺 主治 咽喉腫痛 ;配中極、三陰交主治癃閉;配腎俞、 關元 、三陰交主治月經不調。

醫學科普,僅供參考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文章僅代表現階段的研究認知水平 ,現代醫學不斷進步,醫療知識不斷更新!

感謝閱讀,歡迎交流,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收藏、轉發。

每周更新內容主要為成人針灸推拿及兒童推拿為主!感謝您的關注!

❸ 針灸圖的穴位有什麼聯系

這是推拿部位與六點陣圖,不是年灸圖,偏差很大。
針灸圖六位比較精準,有好幾種,肌肉分布血管神經走向,經絡分布與神經骨骼全圖,經絡與穴點陣圖,經絡,支絡別絡六點陣圖,推拿拍打經六針灸圖等棚畢等,用途各有不同,精準度亦不同。
看來你是字推拿的,就是針灸大成最後保嬰神術的擴充術。
推拿以部位與經絡別絡為主結合某些大穴特定穴穴位,通過推拿八法,葯油,葯液,葯膏等的運用治療某些疾病的方法。
推拿時,通過不周經絡,不同手法,不周部位,與穴位的鏈桐芹作用來達到治療效果。某些穴位是治療某些疾病的要穴,通過點,壓,按,摩等對疾病的康復能起輪滾到很好的作用,收到很好的效果。學習推拿必須掌握與了解的內容。你是學推拿的無需很詳細。
祝你好好學習,不斷進步,助人為樂身體健康!

❹ 如何實操針灸怎麼下針

中醫愛好者對針灸都非常感興趣,重慶六合針灸推拿學校的小編就跟針灸初學者分享一些針灸相關的實用練習知識。
針刺技巧和指力需要通過一段時間練習才能達到熟練的程度,熟練臘沖嫌操作後,才能進針快,無痛或微痛;反之,操作不熟練進針困難判帆,會使患者產生疼痛。不正確運用捻轉、提插等手法,則會影響針刺治療效果。所以,針灸初學者一定要勤練針刺手法。
怎麼練?可以製作紗布包、棉墊等物品來做練針包,主要練習指、腕、肘、肩等關節力量,長期練習能強壯筋骨、靈活肢體,進針迅速、行針有力操作準確動作輕巧。
針刺方向與深淺:
1、針刺方向,所謂針刺方向,即是指針體與皮膚的角度而言。常取的方向有三種:
①直刺:毫針與穴位所在的皮膚平面呈直角(即90°)垂直進針。此法適用於肌肉比較豐厚的腧穴,如四肢、腹部、腰部等穴。
②斜刺:毫針與穴位所在皮膚平面,約約呈45°角進針,亦可在30°~60角之間傾斜進針。此法適用於關節部位的穴位,如養老、列缺、膝眼等穴,或重要臟器部位,如胸背部的腧穴。
③橫刺:又叫沿皮刺成橫刺,是毫針與穴位所在的皮膚平面約呈15°角,亦可在15°°~30°。角之間進針。此法適用於肌肉淺薄部位的腧穴,如頭面部位百會、上星、陽白、印堂等穴;
需注意的是,在重要臟器部位的穴位,針刺方向不應任意變動,從而防止發生醫療事故。
2、針刺深淺,每個穴位的針刺深度,在經絡腧穴中已有詳細論述,但在臨床實際操作時,根據經脈循行路線,解剖部位以及季節等因素,結合患者體質、年嶺、病情全面考慮,酌情增減穴位和針刺深淺。總之,針刺刺治病,當深則深,當淺則淺,深淺要恰到好處。
針刺深度,主要根據年齡、體質、病情、部位確定。
1.年齡 年老體弱、小兒嬌嫩之體,宜淺刺;中青年、身體強壯者宜深刺。
2.體質 形盛體強者宜深刺;形瘦體弱者宜淺刺。
3.病情 陽證、新病,宜淺刺;陰證、久病宜深刺。
4.部位 頭面、胸腹部及皮薄肉少處的腧穴宜淺刺;四肢、臀、腹及肌肉豐滿處的腧穴宜深刺。對於天突、風府、啞門等以及眼區、胸背和內有重要臟器部位的腧穴,尤其要掌握好針刺的角度、深度。
針刺治療時,必須掌握適當進針角度和深淺,才能安全有效。針刺的方向與深淺,是針刺治病和防止醫療事故的重要方面,因此要認真學習前人寶貴經驗,同時也要學習掌握現代醫學輪手的生理、病理、解剖知識,將兩者結合起來,不斷總結經驗,深入研究,希望廣大針灸初學者們可以早日成為專業的中醫針灸高手。

❺ 指肚上有啥穴位,有何功能

指肚子上沒有一般意義上的穴位,但是在十指指肚與指甲禪則交接的地兄裂方的中點各有一個穴位,合起來叫做十宣,屬於經外奇穴,有急救及泄熱的作用。所謂的指肚子上的穴位是在小兒推拿中所對應的五臟的部位,賀塵棚亦稱作穴位,不可與一般意義的經絡上的穴位混淆。

❻ 針灸推拿養生經脈又有多少條

一共是搜謹14條。

附經絡穴位高清渣漏察圖如茄:

❼ 太沖穴位位置圖和作用

太沖穴位的准確位置在哪?看完下面的太沖穴位位置圖就知道了。

太沖穴位置

  • 01

    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趾跖骨連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映手。(第1、2跖骨結合部之間凹陷中)

  • 02

    太沖穴為肝經的原穴,即十二經脈在腕、踝關節附近部位的重要腧穴。肝臟的情致是怒,如果肝氣有失疏泄,那麼人在情緒上會表現出易怒的特點。對於經常性的生氣、發怒等症狀,通過對太沖穴的針灸、按摩,可以疏解病人的情緒。因為太沖穴是肝經原穴,可以起到調節肝臟,平穩情志的作用。因此,太沖是全身鎮靜鎮痛的要穴。
    太沖具有調理氣血,平肝熄風的作用。對於頭痛,眩暈,疝氣,月經不調,癃閉,遺尿,小兒驚風,癲狂,癇證,脅痛,腹脹,黃疸,嘔逆,咽痛嗌干,目赤腫痛,膝股內側痛,足跗腫,下肢痿痹等具有治療和防止作用。

  • 03

    【日常按摩】
    用拇指指腹按壓或牙簽圓頭(注意不是尖的一頭)點按該穴5-8分鍾,注意按壓力度可稍大,以有酸脹痛感為佳。按摩結束後喝適量的水有助於加速體內的代謝。
    1、適用人群:愛發火,生悶氣、有委屈往肚子里咽的人和經常郁悶、焦慮、憂愁難解者。太沖又稱“消氣穴”,人在生氣後按此虧宏穴,有消氣作用。從實踐上講,生氣、發怒症狀的病人往往太沖穴出現異常鏈旁。通過對太沖穴的針灸、按摩等,確實可以疏解病人的情緒。太沖穴在足部的反射區為胸部,按壓同樣可疏解心胸的不適感。
    2、使用體會:揉太沖穴,從太沖穴揉到行間,將痛點從太沖轉到行間,效果會更好一些。
    3、月經不調:很多女性月經總是提前或者延長,老沒規律,月經的顏色深紅,而且莫名發熱,經前幾天特別煩躁不安,想發脾氣。這是因為肝臟的問題,肝有熱所致。治療方法點揉太沖穴,每次3-5分鍾,時間是棚空橡在經期來臨之前5天。
    4、肝熱睡眠就差 按摩太沖穴祛肝火:每晚睡前泡腳時,按摩太沖穴。
    5、腰疼、抽筋時按摩太沖穴也可適當緩解。

❽ 足三里的准確位置圖片作用

足三里的准確位置圖片作用

足三里的准確位置圖片作用,很多人知道我們的身上是有著很多穴位的,按摩穴位對身體有很多好處,足三里是人體治病的要穴之一,以下為大家分享足三里的准確位置圖片作用。

足三里的准確位置圖片作用1

足三里穴的名詞解釋

足三里穴,經穴名。《靈樞。本輸》原名三里、下陵。《聖濟總錄》名足三里。

別名鬼邪、下三里。屬足陽明胃經,合(土)穴。

「足知洞滾三里穴」:「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處在肚腹的上部,胃脹、胃脘疼痛的時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時候要同時往上方使勁;腹部正中出現不適,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內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時往下方使勁,這叫"理下"。

足三里穴的功效與作用

按摩足三里能抗衰老,強身健體,對各種老年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按摩足三里能美容,按摩此穴可以調和氣血、美化肌膚。足三里屬胃經,是治療脾胃的穴位,脾胃好身體才能健康;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是強壯身體的大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長按足三里,能調節身體免疫力,增強抵抗力,起到養生保健的效果;

按摩足三里,能通經活絡、疏風化濕,上午7—9點,胃經最旺時,按摩能促進胃腸蠕動,加速身體脂肪消耗,達到減肥的目的。晚上9—11點脾經最旺時按摩此穴,脾主運化,能把飲食水谷轉化成能量,運輸給各個臟器,從而達到進補的作用。

足三里療法注意事項

【艾灸療法】:用艾條溫和灸足三里穴5—10分鍾,一天一次,可以治療腹脹腹痛、腳氣、下肢不遂等。

【拔罐療法】:用氣罐留罐10—15分鍾,隔天一次,可以治療中風、腳氣、水腫、消化不良。

【刮痧療法】:用面刮法刮拭足三里穴,以潮紅發熱即可,可以治療嘔吐、腹脹、腸鳴、消化不良。

足三里穴的按摩手法

端坐凳上,四指並攏,按放在小腿外側,將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處,作按掐活動,一掐一松,連做36次。兩側交替進行。

端坐凳上,四指屈曲,按放在小腿外側,將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處,作點按活動,一按一松,連做36次。兩側交替進行。

正身端坐,小腿略向前伸,使腿與凳保持約120度,食指按放在足三里穴上,移放中指在上面加壓,兩指一並用力,按揉足三里穴,連做1分鍾。兩側交替進行。

正身端坐,小腿略向前伸,使腿與凳保持約120度,將拇指指端按放足三里穴處,力集中於指端,盡力按壓,然後推撥該處筋肉,連做7次。兩側交替進行。

正身端坐,一腿前伸,兩手張掌,搓擦腿部,自上而下,搓擦至遍,兩腿各搓擦1遍。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在該穴處按摩,有著調節胃腸功能、補腎強筋、防搭余病健身抗衰延年的作用,對各種常見的老年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對於抗衰老延年益壽大有裨益。

坐椅上,用右手掌按膝蓋骨正中央,輕抓膝蓋。中指沿脛骨伸長,在中指尖水平畫線,與食指方向延長線交匯處就是足三里穴。可採取按壓的方式按摩1分鍾,然後按摩滑肉門穴3分鍾。

按摩足三里注意事項

按摩要有一定的力度,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

按摩的同時可以配合艾灸,點燃艾條熏灼足三里穴,每日1次。

足三里的准確位置圖片作用2

足三里的准確位置

足三里的准確位置主要指的是在外膝眼下四橫指,位於脛骨邊緣的位置。在尋找足三里穴位的時候,可以用左腿右手或者右腿左手,食指第二關節沿脛骨上移突出斜骨頭阻擋為止。

准確快速找足三里穴位的方法

小腿裡面的骨頭叫做脛骨,外面的骨頭叫做腓骨,在小腿前面可以摸到一點稜角,像菜刀刀背一樣的骨頭叫做脛骨,然後用大拇指的指肚從下往上推,感覺推不動的時候就是足三里。

從下往上摸,觸摸小腿的外側,右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就可以摸到凸塊,再往下斜一點,有另一個凸塊,然後兩個凸骨頭線相連為底邊向下做一個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頂點就是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的作用

足顫臘三里作為足陽明胃經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按摩足三里可以起到很好的健脾和胃,還具有補氣養血的功效,可以用來治療腸胃疾病

包括用來治療氣血虧虛等各種疾病,按摩足三里穴還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在平時,足三里穴還能夠用來治療嘔吐,消化不良,腹痛,便秘,咳嗽,氣喘,失眠,頭暈等疾病。

足三里穴位按摩的注意事項

雖然適量的按摩足三里穴對身體有好處,但是不要長時間的按摩,每次按摩的時間最好是在30分鍾左右。足三里穴按摩可以起到很好的舒筋活絡的功效,可以打開足三里穴的毛孔,所以說在按摩足三里穴的'時候最好不要受風。如果出現小腿外傷之後也是不能夠按摩足三里穴的。

足三里穴作為人體的一個重要部位,適量的按摩足三里穴對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且在平時如果出現胃痛,嘔吐,咳嗽,氣喘,失眠等疾病之後,都是可以按摩足三里穴來得到緩解。

足三里的准確位置圖片作用3

足三里在哪?

足三里位於小腿的前外側,外膝眼(犢鼻)直下三寸,且距脛骨前嵴一橫指(中指)處。或者用手從膝蓋的正中往下摸,在脛骨粗隆外下緣直下三厘米有小凹陷的地方便是足三里。這個穴位按上去會有輕微的酸麻感,並且會伴有酸脹感。

足三里的保健作用

足三里的穴位應用非常廣泛,可以說三養生保健全身強壯的重要穴位,能夠預防衰老、緩解疲勞、強壯神經,針灸按摩還能夠起到預防腦血管意外發生的作用,除此之外也是強健消化系統的常用要穴。

補腎益氣

按摩足三里,能夠起到補腎益氣的作用,像是腎氣不足引起的頭暈耳鳴、遺尿、尿頻、遺(精)、陽痿、早泄以及腰疼都有非常好的的改善作用。

強經健步

足三里的按摩可以促進四肢經絡強健,特別是對雙腿的強健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像是四肢經常腫脹、膝蓋酸疼、對脛腓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腳氣、末稍神經炎等疾病的恢復與保健作用都很顯著。

預防改善腸胃問題

足三里主消化系統,是胃經的穴位。像是一些有腸胃方面問題的人,都是應該經常按摩足三里的,比如消化不良、食慾不好、腹瀉、便秘以及胃痙攣、消化道潰瘍、急慢性胃腸炎、腸梗阻等,疾病的患者,都是需要經常按摩足三里的。

提高免疫力

足三里對很多疾病都有作用,可以調節神經衰弱、失眠和頭疼,還能幫助過敏性鼻炎以及其它耳鼻問題都可艾灸或者按摩足三里穴。

什麼時候不可以按摩足三里?

按摩足三里非常方便,不受地點的限制,像是午休、課間等,可以隨時拍打、按摩,但是最佳的按摩事件是在午後一點左右。

每天早上七到九點是胃經最活躍的時候,此時候按摩足三里穴能夠加速脂肪的消耗,晚上八點到九點按摩也可以有助消化。但是,飯後是不宜馬上對足三里進行刺激的。而且每次按摩等事件不能超過半小時,十分鍾最有就可以亂,每天按摩一到兩次。

按摩足三里的禁忌

足三里到按摩對身體非常有好處,大多數人也都是適合按摩的。但是其實按摩的過程中也是有一些禁忌的事項,大家一定要牢記。

不能按的人

但是如果你的小腿有傷,或者腿部的肌肉拉傷以及腿部的皮膚有外傷的時候,都不宜按摩足三里,以免受到刺激後加重傷情。

不能太用力

按摩足三里的時候切忌不可太用力,因為力道過大會導致淤血,按摩的時候感到微微的酸痛就可以了。

不能按太久

按摩的時間不宜超過三十分鍾,如果時間過長,會導致肌肉、皮膚受到刺激,從而出現疼痛或淤血的情況。

足三里按摩方法

足三里可以敲打、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灸,如果選擇敲打,需要手握空拳,以拳背或者小魚際的位置輕輕敲打。選擇按摩的時候可以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用力打圈按摩。

❾ 低頭族容易落枕!針灸推拿緩解疼痛

落枕在中醫又稱「失枕」,是頸部疼痛中常見的頸部軟組織損傷。中醫師認為,落枕多因睡眠時頸部受到風、寒、濕邪氣所侵,除熱敷、休息外,以葛根湯引葯上行頸項,可解除肌肉痙攣,或以針灸疏通經絡,都可化瘀止痛,緩解肩頸疼痛症狀。

在頸部酸痛中,落枕是常見的現象,醫師提醒,平日應保持良好姿勢,以減輕頸部負擔。(攝影散裂/黃志文)

台南郭綜合醫院中醫師黃星濠指出,落枕初期無明顯症狀,臨床表現多為起床後頸部突然疼痛、左右轉不順、頭部歪向單側、局部肩頸肌肉緊綳,嚴重者會影響頸部後方深處肌群,抬頭低頭疼痛,甚至會合並頭痛。隨著天氣變冷時,更容易發生落枕,尤其在姿勢不良的低頭族更容易發生。

門診有一位家住台南的30歲吳先生,自述起床後突然覺得頸部與右肩疼痛,無法向右看,經問診表示平時常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就診當日針灸與推拿治療後,疼痛減緩8成,頸部由只能旋轉45度改善至接近正常的90度,日後復診表示未再復發。

落枕的中醫治療,需依照不同的病因,辨證分型後給予不同治療。

1. 風寒痹阻型: 症狀為頸部疼痛遇寒加劇,方葯可用葛根湯加減。

2. 外感風濕型: 多伴隨頭痛沉重感,方葯可用羌活勝濕湯加減。

3. 氣滯血瘀型: 多見於局部氣血不足、姿勢不良的患者,常頸部痛點固定,甚至局部腫脹,方葯用身痛逐瘀湯加減。

緩解落枕疼痛,針灸治療需依痛點部位的不同,選擇適當的經絡與穴道治療。

針灸治療:

需依痛點部位的不同,選擇適當的經絡與穴道治療。如取風池與合谷,可加強疏風散寒的效果,若是扎陽陵泉,則有松筋的功效。另外可扎落枕穴來加強療效。

配合動氣療法,針灸手部穴道後,請患者盡量活動肩頸,此法可增強局部氣血循環,加速疼痛緩解。也可採用推拿,在局部附近進行輕巧的松筋與理筋手法疏緩疼痛。總之,剛開始落枕的時候,針灸與推拿可以快速緩解疼痛,經常反復發作者應配合中葯治療。肢岩

中醫師黃星濠指出,按壓手背的落枕穴可緩解疼痛。(圖片提供/台南郭綜合醫院)

預防保健:

需保持良好的姿勢,以減輕頸部負擔,同時避免長久維持同一姿勢,大約每半小時左右需要活動肩頸,特別是低頭族應注意上述兩點,以減輕頸部不適的症狀。

應選擇軟硬適中的床墊與枕頭,枕頭大約拳頭歷掘御的厚度,躺下時避免後頸部懸空,睡眠時頸部適當保暖,避免冷氣或風扇直接吹拂。另外也可按壓手背的落枕穴與頸後的風池穴,舒緩肩頸酸痛與落枕的不適。

❿ 陶道穴在哪裡 按摩有哪些功效

陶道穴就是在我們背部當後的正中線上,這是我們身體非常重要的一個穴位,很多病情的發生都是與它有關,經常按摩也是可以很好的預防很多病情的發生,大家是可以很好的參考一些圖片很好的找出,我們是可以很好的利用按摩這個穴位來調理身體。

一、陶道穴位置

陶道穴位於背部,蘆彎當後正中線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它是我們人體當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穴位。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的時候這個穴位不是磨並很好的找,但是這個也是沒有關系的,我們是可以去找一些專業的人員來很好的幫助尋找,也是可以讓他們很好的幫助我們進行適度的按摩。

二、診治頭痛疾病

我們按摩這個穴位是額可以很好的治療頭痛,能夠很好的治療咳嗽和氣喘,我們如果是會利用這些穴位的話,是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增強身體健康,可以很好的提升我們的身心素質。經常按摩也是可以對於胸悶有一定的緩解症狀,有的時候胸部會出現不舒服的感覺,這個時候就可以按摩一下陶道穴位,真的非常的管用,可以起到預防以及治療的效果。

三、可以選擇針灸法瞎嘩跡

在這個穴位上面,大家可以選擇針灸法,斜刺0.5~1寸。可灸在肌腱針灸治療之後也可以很好的緩解我們的胸悶脹痛以及咳嗽,惡寒發熱等一些情況。

關於陶道穴的位置和按摩可以治療哪些疾病的相關內容,就是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這也是我們人體非常重要的一個穴位,所以大家在按摩的時候一定是要到一些正規的按摩店進行按摩,是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疏通經絡,有效的提高我們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