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畫荷花誰畫的最好 馮明威水墨荷花圖欣賞
水墨畫的特點是:近處寫實,遠處抽象,色彩微妙,意境豐富。
水墨畫是中國漢族特色較強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藉助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繪畫工具和材料(毛筆、宣紙和墨),表現具有意象和意境的繪畫。
其特徵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從工具材料上來說,水墨畫具有水乳交融,酣暢淋漓的藝術效果。具體地說就是將水、墨和宣紙的屬性特徵完美地體現出來,如水墨相調,出現干濕濃淡的層次;再有水墨和宣紙相融,產生溵濕滲透的特殊效果。二是水墨畫表現特徵,由於水墨和宣紙的交融滲透,善於表現似像非像的
水墨畫頗有講究「氣韻生動」,不拘泥於物體外表的肖似,而多強調抒發作者的主觀情趣。中國畫講求「以形寫神」,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
講究筆墨神韻,筆法要求:平、圓、留、重、變。墨法要求墨分五色,濃、淡、破、潑、漬、焦、宿。講究「骨法用筆」,不講究焦點透視,不強調環境對於物體的光色變化的影響。講究空白的布置和物體的「氣勢」。
國畫是要表現「氣韻」、「境界」,實際上是一個系統的思想集成最終的表現。意、識、靈齊備,詩、書、畫一體,詩為畫之意,書為畫之骨。技法之熟,可呈胸臆;畫面之外,可留思想,這也是判斷中國傳統書畫作品藝術價值高下的實質所在。
㈡ 中國古代花鳥畫各有哪些著名的代表人物及主要作品
1、顧愷之的《鳧雀圖》
2、史道碩的《鵝圖》
3、顧景秀的《蜂雀圖》
4、蕭繹的《鹿圖》
5、韓乾的《照夜白圖》、《牧馬圖》
6、邊鸞的《梅花山茶雪雀圖》
7、刁光胤的《寫生花卉冊》
8、趙孟堅的《墨蘭圖》、《歲寒三友圖》、《水仙圖》
9、揚補之的《四梅花圖》、《雪梅圖》
(2)水墨畫花鳥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一、花鳥畫的特點:
花鳥畫中的畫法中有「工筆」、「寫意」、「兼工帶寫」三種。
工筆花鳥畫,即用濃、淡墨勾勒動象,再深淺分層次著色;寫意花鳥畫即用簡練概括的手法繪寫對象;介於工筆和寫意之間的就稱為兼工帶寫。
早在工藝、雕刻與繪畫尚無明確分工的原始社會,中國花鳥畫已萌芽,天水放馬灘出土的戰國末期木板畫《老虎被縛圖》,是已知最早的獨幅花鳥畫 ,美國納爾遜·艾京斯藝術博物館所藏東漢陶倉樓上的壁畫《雙鴉棲樹圖》,也是較早的獨幅花鳥畫。
花鳥畫發展到兩漢六朝則初具規模。南齊謝赫《畫品》記載的東晉畫家劉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鳥畫家。經唐、五代北宋,花鳥畫完全發展成熟。
二、趙孟堅的《墨蘭圖》
1、畫作內容
本幅款署「彜齋趙子固仍賦」。鈐「子固寫生」一印。墨蘭是趙孟堅善畫的題材。畫面上繪墨蘭二株,呈放射狀的長葉參差錯落,分合交叉,俯仰伸展。自題詩曰:「六月湘衡暑氣蒸,幽香一噴冰人清。曾將移入浙西種,一歲才華一兩莖。」詩中表露了作者孤高脫俗的思想境界。
2、藝術鑒賞
圖中運筆柔中帶剛,花朵及蘭草葉均一筆點劃,土坡用飛白筆輕拂,略加點苔。蘭葉皆用淡墨,花蕊墨色微濃,變化含蓄,形成墨色對比。畫雖為水墨,但格調高雅,「遠勝著色」。
㈢ 中國水墨畫代表作品
白石 蝦
齊白石(1864─1957年),原名純芝,祖籍安徽宿州,生於湖南湘潭,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
悲鴻 馬
徐悲鴻(1895-1953年),原名模沒徐壽康,江蘇宜興市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
大千 猿
張大千(1899-1983年),原名正權,後改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省番禺,中國潑墨畫家,書法家。
簡介:中國畫的一種。指純用水墨所作之畫。基本要素有三:單純性、象徵性、自然性。用中國特製的煙墨構成的"水墨畫"成為中國畫特有的一個畫種。墨可分作墨、淡墨、濃墨、極淡墨和焦墨五墨,即焦墨(原墨)一濃墨一重墨一淡墨一清墨五層次。
㈣ 求秋天主題水墨畫
秋亭嘉樹圖
畫已經發送
《秋亭嘉樹圖》是中國元代畫家倪瓚的國畫作品。該畫為立軸,紙本墨筆,縱134厘米,橫34.3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倪瓚(1301-1374)元代畫家、詩人。字泰宇,後字元鎮,號雲林,又署雲林子,或雲輪逗林散人,別號荊蠻民、凈名居士、朱陽館主、莆閑仙卿、幻霞子、東海農、無住庵主、絕聽子、曲全叟、滄海漫士、懶瓚、東海瓚、奚元朗。無錫(今屬江蘇)人。世居無錫祗陀里,多喬木,建堂名雲林,因以雲林自號。他一生不做官,其家是吳中有名的富戶;但倪瓚不願管理生產,自稱"懶瓚",亦號"倪迂"。性好潔,服巾日洗數次,屋前後樹木也常洗拭。家中藏書數千卷,親手勘定。擅山水、竹石、枯木等,其山水師法董源、荊浩、關仝、李成 ,加以發展 , 畫法判睜疏簡 ,格調天真幽淡。作品多畫太湖一帶山水,構圖平遠,景物極簡,多作疏林坡岸,淺水遙岑。用筆變中鋒為側鋒,折帶皴畫山石,枯筆干墨,淡雅松秀,意境荒寒空寂,風格蕭散超逸。墨竹蕭臘沖賣爽清麗。論畫主張抒發主觀感情,認為繪畫應表現作者「胸中逸氣」,不求形似,說「仆之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其繪畫實踐和理論觀點,對明清文人畫家有很大影響,享譽極高,畫史將他與黃公望、吳鎮、王蒙並稱元四家。工書法,擅楷書,古淡秀雅,得魏晉人風致。
㈤ 水墨花鳥畫的現代花鳥畫
花鳥畫在當代文化語境中有多種發展的可能性,在探索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重對傳統的了解,注重文化精神的繼承,如果缺失了這一點,花鳥畫將失去其本質意義。沒有對傳統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就談不上突破傳統。要謀求發展,就必須立足傳統,這是花鳥畫最根本的東西。我們必須在認真深入地學習傳統、了解傳統、研究傳統的基礎上,在繼承花鳥畫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精神的前提下,吸收傳統的繪畫理論和技法,並藉以豐富自己的藝術創作,更好地傳承花鳥畫藝術的精髓,在審美品格上追求高格調、高境界,否則就容易流於俗套。學習、研究只是手段,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展。我們要以現代人的思維去觀察、研究和體驗生活,以傳統功力表現生活,對於傳統要去蕪存精,吸收借鑒其中成熟的筆墨語言、高雅的審美情趣,並且進一步發展。
㈥ 水墨畫素材之花鳥畫的畫法
首先與生活的關系,區別於舊時文人畫的閉門探幽、孤芳自賞。而是貼近了充滿生機的現實人生。這除了畫家思想觀念的變革外。更要付諸藝術實踐中與生活的血緣關系,就需要從生活中面對勃勃生機、鮮活無比的造化客體不間斷地觀察和寫生,用速寫和憶寫的日常功課去遵循和強化創作與生活的藝術規律,為新水墨花鳥畫的創作吸取不竭的生命之泉和積累豐厚的大自然課題素材,以促成厚積薄發從主體藝術的悟道中孕育出有個性的藝術之果。
再之,尤其不能忽視的是作為中國新水墨花鳥畫,其"新"的形成相當的內扮磨隱勁是取決"畫外功"的。這就是畫家的文化視野和藝術素養了。畫家的文化視野愈不局限於僅僅對繪畫或畫種自身單一的研究,恰愈能滋養其繪畫及畫種的豐厚。這種文化視野可以鑄成畫家的人品、情趣和觸發畫家對生活素材的"悟"性。如文學的歷史的、美學的哲學的研讀和思考,地域民情的訪問和了解,甚至山川大河、自然生態的考察和體驗,都能使中國新水墨花鳥畫在創作上受到裨益。廳廳還有諸如喜好古今中外音樂、舞蹈、傳統戲曲及民間地方工藝美術,都是畫家提高藝術素養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們均可在潛移默化或著意借鑒中付於創新的形式給予啟迪,使其水墨符號中增加新的蘊含和藝術個性,也總體上強化了水墨花鳥的新意。
另外,充分吸收傳統水墨畫的藝術技巧,在面向傳統學習中狠下功夫,尤其是不斷體味中國畫以書為本的真諦,在水墨筆法上不懈磨礪。即所謂求得堅實的"案頭功夫"。任何繪畫藝術都是通過一定的媒體,藉助特定的符號作為手段來完成的。中國畫中的用筆、用水及對可滲性畫紙性能的嫻熟掌握是表現手段的基礎。前人為我們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經驗,我們就應在繼承傳統中更進一步研習中國書法用筆用水對"墨分五色"韻味的體味和技巧的探索,以求得表現對新花鳥畫所適應對路的形式和路徑,使主體意識的體現和強化有其更為牢固的傳統根基,提高作品的藝術品位。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花鳥畫游肢的畫法主要有三點,作為中國新水墨花鳥畫,很多都是與過去舊花鳥畫有所區別的,這是需要我們注意的。
㈦ 水墨動物怎麼畫簡單又漂亮
水墨動物怎麼畫簡單又漂亮如下:
方法1:濕畫法,依靠水分和顏料的暈染
方法2:短而快速的筆觸,干濕紙上均可,注意依照毛發的生長方向
方法3:細長的筆觸,主要畫長毛的動物(最考驗手)
方法4:散鋒畫法,用按壓劈裂的筆鋒塑造質感
方法5:干筆法,需要紙乾燥,適合短小毛發
水墨畫是由水和墨調配成不同深淺的墨色所畫出的畫,是繪畫的一種形式,更多時候,水墨畫被視為中國傳統繪畫,也就是國畫的代表。也稱國畫,中國畫。
墨水畫是中國傳統畫之一。墨水是國畫的起源,以筆墨運用的技法基礎畫成墨水畫。線條中鋒筆,側鋒筆,順鋒和逆鋒,點染,擦,破墨,撥墨的技法。
墨於水的變化分為五色。畫成作品,題款,蓋章。就是完整的墨水畫作品。
基本的水墨畫,僅有水與墨,黑與白色,但進階的水墨畫,也有工筆花鳥畫,色彩繽紛。後者有時也稱為彩墨畫。
在中國畫中,以中國畫特有的材料之一,墨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為濃墨、淡墨、干墨、濕墨、焦墨等,畫出不同濃淡(黑、白、灰)層次。別有一番韻味稱為「墨韻」。而形成水墨為主的一種繪畫形式。
㈧ 中國水墨畫挑選一幅掛在客廳或者餐廳,最好是花鳥畫,靜態畫。最好是花鳥畫,有多種顏色的,謝謝。
建議你出去走走逛逛,每個人的藝術相性都是不盡相同,能與你產生共鳴的作品對你來說才是藝術。所以,你可以在網上找一些攔顫國畫圖片來看,最好山胡出去逗衡攔外面走走看看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