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不丹城市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不丹城市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3-05-20 15:12:38

Ⅰ 龍之國「不丹」現狀,帶你了解真實的不丹

龍是中國的象徵,中國人是龍的傳人。但很少有人知道,鄰國不丹的國旗、國徽以及國歌中都有一條龍,它騰雲駕霧、威風凜凜,非常具有中國龍的風韻。

這條龍從何而來?我們今天就從這個話題開始,來聊一聊這個神秘的國家。

不丹原本是吐蕃的一個定居點,後來吐蕃歸順元朝,這里就成了中國的藩屬地。受中原文化影響,他們把龍作為自己的象徵,並用三爪龍和中國的五爪龍加以區分。

到了明末清初,吐蕃僧人阿旺南傑趁機帶領當地的信眾取得獨立,並自封「法王」,成為不丹的政教領袖。

在他的治理下,本來地理上就孤立的不丹,徹底變為一方凈土,每個人都不問世事,一心向佛,就算自己吃不起飯,也要去廟里拜佛冥想...

不丹就這樣與世隔絕地度過了幾個世紀,基本奠定了現在的領土、宗教和民族的基礎,直到今天,不丹人依然信仰虔誠,一生都在念經拜佛。

1907年,不丹繼印度之後淪為英國的保護國,這把枷鎖在二戰以後才被解開。

沒過多久,貧弱的不丹為了換取經濟援助,與印度簽署了友好條約,在對外事務上接受印度的「指導」。受此影響,他們到現在都沒有跟聯合國五常中任意一個國家建交。

這就意味著,不丹在很長時間里只能窩在山溝溝里,除印度之外,很少與外界打交道。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知道鄰國不丹具體在哪裡,不丹人的生活過得怎麼樣...

不丹位於喜馬拉雅山東段南坡,旁邊就是中國和印度,國土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連西藏的三十分之一都不到,人口也不足75萬,與中印兩個大激陵衡國相比,不丹真的是太小了。

雖然不丹小了點,但是有很多山脈,包括喜馬拉雅山主脈在內的、海拔大於4500米的山脈就有七座。

這些山脈大多呈南北走向,氣候也隨山勢而變,北部山區終年積雪,中部河谷氣候溫和,南部丘陵平原炎熱潮濕。

北方的冰川給不丹帶來了可觀的水電資源,水電蘊藏量高達3萬兆瓦,每年的發電量絕大部分用於出口創收。

另一方面,不丹對森林資源格外珍惜,非但不準亂砍亂伐,還規定每人每年植樹10棵,所以森林覆蓋率達到71%,位居南亞第一。

由於山路崎嶇,交通不便,為了做到有效治理,政府採用將整個不丹劃分為東方、南方、西方和中汪行央4個大區,在大區下依次設立了20個宗(市/縣)、202個格窩、5000多個自然村。

因為過去跟外界聯系不多,這些地方的古跡和習俗保存得很好,加上雪山美景,別有一番味道。

首都廷布是不丹最大的城市,有26.1平方公里,11.4萬人口。市內沒有高樓大廈,沒有雙向八車道,只有兩條不太長的街道,旁邊都是繪有精美宗教圖案的傳統建築。

郊區的房子則是那種兩三層的土砌樓房,樓下飼養家禽、樓上住人,整個廷布給人的初步印象就是一個鄉村小鎮。

除了風格統一的建築以外,還能看到女人一律穿著齊腳踝的長裙,而男人穿著及膝的短袍,不丹為了保留傳統文化,要求大家在上班、上學時都得穿成這樣。

十字路口沒有紅綠燈,只有警察在指揮交通。其實廷布以前使用過紅綠燈,但是由於居民覺得「這種設備缺乏人情味」,後來就把紅綠燈取消了。

這真是一個遵循傳統、民風淳樸的 社會 ,那麼不丹人的生活,過得怎麼樣呢?

不丹實行12年免費教育。有人說,這項政策虛有其表,不丹人口分散在5000多個村,很多孩子由於距離遠根本無法上學,入學率恐怕不到50%。

十幾年前的確如此,但是這些年他們想盡辦法克服困難,已經讓95%的小孩進入小學,讓70%的孩子念完中學,不得不說,他們做得越來越好。

他們看病貴不貴?完全免費。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不丹就開始實行全民醫保,而且不管是西醫還是傳統醫學都是免費的,很多不丹人更傾向於選擇傳統醫學,也就是藏醫葯學。

在不丹,只有1%的人抽煙,低於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幾乎不存在二手煙的污染問題。他們在2004年頒布禁煙令規定,一是不準在戶外吸煙,二是在本地商店買不到香煙。

起初,有不少煙民覺得戒煙難,紛紛請願希望修改條款,沒過多久,他們就得明做到了回復:戒不掉的可以自己進口香煙,但要交100%的進口稅。於是那些覺得戒煙難的人一下就戒掉了。

不丹人熱愛舞蹈,喜歡將舞蹈與祈禱儀式結合起來。每逢宗教節日,都會有人跳「面具舞」來重現佛教聖僧蓮花生大師的生活,也有很多人圍在旁邊觀看。

無論現場有多少人,始終秩序井然,毫無嘈雜之聲,所有人都心懷虔誠、安安靜靜地觀看錶演,在他們心中這是一個蒙受啟示的過程,可以給自己和家人累計功德。

射箭是不丹的國術,村村都有射箭隊,人人都是弓箭手。他們在射箭之前還要飲烈酒助興,這是古代不丹人在山中捕獵猛獸時留下的傳統。

有趣的是,不丹人如此酷愛射箭,卻從未在奧運射箭項目中取得獎牌,也許跟奧運賽前不讓喝酒有關系吧。

再看看不丹人的餐桌,他們只用辣椒、乳酪做的「埃瑪達西」,配上一碗大米飯就可以吃得津津有味,非常簡單。相比之下,我們現在食物越來越豐富,反而覺得吃什麼都不香了。

不丹人的出行方式有點單一,有點危險。

先說單一,因為地形原因難以修建鐵路,也沒有內河航道,所以大多數人只能坐公交車或者計程車,而私家車很少,進了山區那就沒得選,能有一匹馬一頭牛就算不錯了。

再說危險,指的是他們的機場很難起降。比如帕羅機場,只有一條跑道,長度滿打滿算都不到2000米,以至於飛機著陸點非常接近跑道的盡頭,降落時稍不注意就會掉進山谷。

因此不丹雖然有四個機場,但只有印度、新加坡、東京這幾個膽大的敢往這里飛。

不丹建造廟宇的木材均選自喜馬拉雅柏樹,他們相信這種樹是蓮花生大師的拐杖所化,在燃燒時會散發出自然的香味,因此把它定為「國樹」,並大量種植在廟宇的周圍。

羚牛是不丹的國獸,全國加一起就只有300隻,非常珍貴。羚牛的頭像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驢,也叫「四不像」,不過小的時候更像小綿羊,讓人忍不住想抱它。

「扎什曲宗」是不丹統一後修建的第一座城堡,扎什曲宗意為「天府」。如今是不丹政府、國王朝見室和最大寺院的所在地,每逢重大節日,王室、宗教領袖會在此為國家和民眾祈福。

古都普那卡,位於兩條河流的交匯之處,一條叫公河,一條叫母河,很多未孕婦女到這里的寺廟拜佛求子,這里的土地也很肥沃,適合種植紅、白兩種水稻,是不丹的糧食生產基地。

發展的同時保持自身的傳統,這就是一種文明;雖然貧窮卻可以無憂無慮地生活,這也是一種幸福。你覺得呢?

Ⅱ 請問不丹在哪裡

不丹全境均隱匿於高聳的山區中,土面積雖然有台灣的1.3倍,但是人口卻只有一百五十萬,尚不到台北的1/2,為一抗拒文明污染的山中隱國。她安於傳統,至今仍保有清新樸拙的面貌,因此被稱為「最後的香格里拉」。 不丹的主要城市大多集中在中部地區的喜瑪拉雅山河谷,如首都辛布及巴羅、普那卡、朋修寧等。 首都辛布市雖為不丹的第一大都市,但當地的行事步調卻毫無一般大都會的緊張急迫。 該市的大西丘宗,是不丹的政教中心。典雅的建物為當地國王及 *** 高官的辦公處,同時也是當地重要政經活動的舉辦地。 而當地的周日市集,每個星期天聚集了大批人潮。在此不但販賣有日常生活用品,同時還有古書、古董等民俗藝品,總是吸引了不少觀光客的眼光及銀兩。 國家 不丹王國(Kingdom of Bhutan) 面積 46
500平方公里 首都 辛布(Thimphu) 氣候 大喜馬拉雅地區:極寒冷的高山氣候;中部喜馬拉雅地區氣候溫和; 南部平原、河谷地區:高溫多雨的亞熱帶氣候 時差 慢2小時 語言 Dzongkha語 ;其他:尼泊爾語 貨幣 那特倫(Ngultrum) 行政區域 18區: Bumthang、 Chhukha、 Chirang、 Daga、 Geylegphug、 Ha、 Lhuntshi、 Mongar、 Paro、 Pemagatsel、 Punakha、 Samchi、 Samdrup Jongkhar、 Shemgang、 Tashigang、 Thimphu、 Tongsa、 Wangdi Phodrang 圖片參考:.18/images/2/29/世界地圖-不丹 .18/images/2/29/世界地圖-不丹 請問不丹在哪裡?
參考: 天之心
國名: 不丹王國(Kingdom of Bhutan) 國慶日:12月17日(1907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由金黃色和桔紅色的兩個直角三角形組成,中間一條白色的飛龍,四個爪子各抓一顆白而亮的寶珠。金黃色象徵國王的權力和作用;桔紅色是僧侶長袍的顏色,象徵佛教的精神力量;龍象徵國家權力,又指這個國家的名字,因為不丹可譯為「神龍之國」。龍爪上握有白珠,象徵威力和聖潔。 國徽:呈圓形。圓面上兩條龍騰空而起,象徵權力和尊嚴。龍的周圍是燃燒的火焰,圓面中心是十字形圖案,它是大自然雷電霹靂的象徵。圓面外圈的白色圓環的上部,用藏文書寫著「光榮的不丹是不可戰勝的」。 自然地理:面積3.8萬平方公里。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其東、北、西三面與中國接壤,南部與印度交界,為內陸國。北部山區氣候寒冷,中部河谷較溫和,南部丘陵平原屬濕潤清游的亞熱帶氣候。國土面積的74%為森林所覆蓋,其中有26%的地區被劃定為保護地。 人口:約73萬。不答液銷丹族佔80%,其餘為尼泊爾族等。西部不丹語言「宗卡」和英語為官方用語,南部操尼泊爾語。藏傳佛教(噶舉派)為不丹的國教。 國家元首:國王 凱薩爾·旺楚克,2006年12月繼承王位。 旺楚克王朝第四代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 籃球是不丹年輕人特別 喜愛的體育運動 首都:廷布 (Thimphu) 是全國的政治、宗教中心。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麓,旺河從城市穿過。城市海拔2500多米,人口約5萬(2002年)。 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4個行政區、20個宗(縣)。 簡史:9世紀不丹為部落。1772年英國侵犯不丹。1865年11月,英國同不丹簽訂了《辛楚拉條約》,強迫不丹割讓包括噶倫堡在內的第斯泰河以東約2000平方公里的地區。1907年建立不丹王國,烏顏·旺楚克成為世襲國埋搜王。1910年1月,英國和不丹又簽訂了《普那卡條約》,規定不丹對外關系接受英國的「指導」,1949年8月,印度和不丹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規定不丹對外關系接受印度的「指導」。1971年,成為聯合國成員國。 不丹:最後的「香格里拉」 最後的君王探訪不丹不丹青山綠水間的古樸民風「小國寡民」不丹,「幸福」的國民只關注幸福在不丹體會「國民幸福總值」 不丹故都普那卡宗的農田村舍 政治:不丹歷史悠久。現在的旺楚克王朝建立於1907年,實行世襲君主制,沒有憲法和政黨。1953年,不丹建立立法機構國民議會,負責制定法律,對重大問題進行討論和決策。1968年5月,不丹建立最高行政機構大臣委員會,行使 *** 內閣職能,國王兼任 *** 首腦。1972年,時年16歲的吉格梅·辛格·旺楚克登基,成為旺楚克王朝第四位國王。為向現代化國家轉變,旺楚克國王決意改變傳統的世襲君主制,在不丹推行民主制。1998年6月,旺楚克國王解散內閣,對政治體制進行重大改革,國王不再兼任 *** 首腦,將 *** 管理權移交給大臣委員會。2001年9月,旺楚克國王下令籌備起草憲法,以結束世襲君主制,建立議會民主制國家。同年11月30日,憲法起草委員會成立。2005年3月,憲法起草委員會向社會公布第四稿憲法草案,請全國人民討論。草案在形成全國共識後,經國民議會審批,成為不丹正式憲法。根據這部憲法,不丹將建立兩院議會制。2006年12月,旺楚克國王將王位傳給他的兒子吉格梅·凱薩爾·納姆耶爾·旺楚克。新國王登基後繼續推進不丹的民主政治進程。2007年12月,不丹選舉產生議會上院。2008年3月,不丹舉行國民議會(下院)選舉,將首次通過選舉產生議會民主制下的 *** 。根據不丹憲法,在國民議會選舉結束並成立新的 *** 後,國王是不丹的國家元首,而議會在三分之二多數的支持下可以彈劾國王。>> 經濟:不丹王國 *** 致力於實現國家的現代化,2005年人均收入達712美元,在南亞各國中是比較高的。發展經濟的同時,不丹重視保護環境和生態資源,每年只允許6000名外國遊客入境旅遊,而且他們的行程還必須經不丹 *** 的仔細審核。為表彰不丹國王和人民在環保領域的突出貢獻,聯合國將聯合國首屆「地球衛士獎」授予了旺楚克和不丹人民。 big5.xinhua/gate/big5/news.xinhua/ziliao/2002-06/18/content_445371
不丹人口200多萬,主要居民為不丹族和尼泊爾族,不丹族主要分布在西部,約為人口的60%,尼泊爾族分布在南部,超過35%,另外還有印度人和藏族人;不丹語(宗卡語)和英語為官方用語,尼泊爾族人講尼泊爾語。不丹是一個全民信教的宗教國家,75%的居民信奉大乘佛教,25%信奉印度教。 不丹位於亞洲南部,喜馬拉雅山南坡的內陸國家,西北部、北部和東部與中國接壤,西部、南部與印度交界。該國北部山區氣候寒冷,中部河谷氣候較較溫和,南部丘陵平原屬濕潤的亞熱帶氣候,地理上屬南亞區域。 主要城市:廷布 巴羅 (藏文:sPa-ro / sPa-gro) 普那卡 (sPu-na-kha) 2004年12月17日,不丹 *** 宣布全國禁煙令,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全面禁煙令。居民不準在公共場所抽煙,也不準在任何戶外地點抽煙。本地商店不準賣任何煙草產品,違反者每次罰款$225以上,多次違反者可能被吊銷商業執照。無法戒煙的居民可以自己進口,交100%的進口稅。 按 *** 估計,全國只有1%左右人口抽煙。 HY
參考: travel.sina/cgi-bin/g/db.cgi/93
不丹是一個內陸山地小國
位於印度與我國 *** 之間
北鄰喜馬拉雅山
與 *** 接壤
東、南被印度包圍著
西面還有一個更小的國家「鍚金」
再向西就是「尼泊爾」。不丹與鍚金
名義上是一個的 *** 國
實質上他們都是由印度控制
美其名叫做印度保護國。
有沒有地圖看看 .......有!!!!! olepopo.50megs/bt_1

Ⅲ 52張照片,帶你了解一個真實的不丹

不丹是一個山地內陸國,因為它長期與世隔絕,所以知道它的人沒多少。第一個外國人,直到1974年才獲准進入不丹。不丹北面是喜馬拉雅山脈,與中國接壤,而南面毗鄰印度,在梵語中不丹為「西藏的邊陲」。

不丹進入大眾的視野,是梁朝偉和劉嘉玲在不丹舉行婚禮。眾人都想不明白,他們怎麼會選擇這樣一個小眾,不為人所知的小國舉行婚禮。

其實,不丹雖然小,卻是一個幸福指數很高的國家,或許這也正是他們選擇不丹舉行婚禮的原因,他們兩人希望不丹能帶給他們好運,讓他們永遠幸福。

不丹王國簡稱"不丹",是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的一個內陸國,總面積38394平方公里。不丹的國名當地語言叫"竺域",意為"雷龍之地"。

不丹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在其境內除了喜馬拉雅山主脈外,還有不少支脈。這些支脈,大多呈南北走向,地勢北高南低。山脈北端大多海拔5000~7000多米,並常年在雪線以上。

不丹的現任國王是吉格梅·凱薩爾·納姆耶爾·旺楚克,2008年11月6日加冕登基,2011年與平民女子佩瑪成婚。

不丹的地勢高低懸殊,北高南低,從北至南,逐漸下降,分為北部高山區、中部河谷區和南部丘陵平原區,全國除南部小范圍的杜瓦爾平原外,山地佔總面積的95%以上。

另外不丹各地的海拔高度懸殊很大,一個是全國海拔最低的位於東南地區的馬納斯河,它的海拔高度只有97米。另外則是北部喜馬拉雅山脈,那裡的高峰海拔高度都在6000到7000米以上。庫拉康日山海拔高度達到了7554米,是不丹海拔的最高點。

1974年不丹開始對外開放 旅遊 業,但政府控制較嚴,一般只接受團體 旅遊 。出於環保考慮,對境外遊客每人每天收取165至200美元的最低消費費用。

每年3月至6月、9月至12月是不丹的 旅遊 旺季,遊客主要來自日本、美國和中國。

不丹整個國家為南北走向的廣袤山區,北高南低,幾乎所有的河流都源自北部終年積雪的冰川,不丹文明就誕生於狹長的河谷地帶。

中國大陸與不丹未建交,但關系一直友好。在所有鄰國中,不丹是唯一一個未與中國建交的國家。

塔金(羚牛),不丹當地人管羚牛叫Gyem Tsey,因為它的稀有和 歷史 宗教傳說被選為國獸。

這是一個笨拙的大動物,類似麝香牛,它生活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地方,吃竹子和其他植物,重量往往高達250公斤,是一種安靜的動物,看起來特別憨,有一種天然的萌感。

不丹的國花是藍花綠絨蒿,特別的漂亮,這種花多生長在海拔高的地帶,生命力十分的頑強。

不丹的飲食以辛辣為主,他們也吃餃子,可是餃子餡,裡面的餡料很多人都吃不習慣,特別的辛辣,比我們大多數人都能吃辣。

他們生活中,會以辣椒為蔬菜,而不是作為調料,他們的食物都會配辣椒,或者直接食用。或許是信佛的因素,他們的餐桌上很少見肉。

不丹人的幸福指數很高,在2006年世界評選幸福感的國家中,不丹是世界第八名,亞洲第一名。

他們是全民信佛的國家,在他們國家,上學和醫療都是全民免費的,不過由於條件限制,不丹的醫療條件也不算好。

可是即使這樣,不丹人受教育的程度還是很低。他們的居住地較為分散,多為山區,離學校比較遠,很多人家都是居住在偏遠的山區,導致無法去上學,一般去學校的學生,都選擇在學校住宿。

不丹的首都是廷布,它是不丹國內最大的城市。廷布在旺河河谷,是著名的宗教城市,這里有很多的風景名勝,比如廟宇、宗教色彩濃厚的城堡。

延布這里的建築高層建築不多數都是五六層。街上的 汽車 一般都是SUV居多,因為這里山地居多,需要動力比較強的 汽車 。

廷布的周圍有很多茂密的原始森林,空氣非常清新,面積不大,共由12條主要街道組成,街道的兩側有商鎮慶答店、旅館、電影院,是不丹最繁華的街道。

在延布當地逛一逛集市,會讓你有想不到的收獲。這里各種物品色彩的碰撞,就像五彩斑斕般燦爛,每一個手工藝品,都雕的惟妙惟肖,十分傳神。

在當地的城市中,十字路口處,一般有一個指揮交通的人,他們不依靠差腔紅綠燈,守規則全憑自覺。

不丹的森林御慧得以保護都那麼好,主要是當地規定,每砍一棵樹,必須種下兩棵樹。還有制定的 旅遊 每日最低消費,讓很大一部分想去的人都擋住了,而且當地的航班也不多。

不丹只有一個帕羅機場,是不丹王國西部帕羅宗首府帕羅市的一座民用機場,坐落於地勢險要山峰環抱的帕羅河谷地帶,距離市中心約6公里,由不丹民航局運營管理,為不丹首都廷布市和帕羅宗提供航空服務。

帕羅機場是不丹的一座國際機場,同時也是世界最危險的機場之一。帕羅機場設有一條長1964米柏油跑道、一幢客運大樓、一幢貨運大樓及兩個飛機泊位。客運大樓內4個辦理登機手續櫃位及一個閘口。

虎穴寺是不丹的名片,虎穴寺被稱為世界十大神廟之一。虎穴寺建造在懸崖峭壁之上,這種奇特的建築也是全球少有的,給人很強的視覺沖擊。

要前往虎穴寺,還需要先爬3個小時左右的山路,虎穴寺位於帕羅峽谷九百多米高的懸崖峭壁上,爬到這里就到了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度,來到這里,你會找到一種朝聖的感覺,虔誠之感油然而生。

不丹當地人的穿著打扮,有些像西藏人的穿著。畢竟他們離西藏比較近,從古就受到西藏佛教文化的影響。他們當地的唐卡更是和西藏的唐卡很相似,只不過他們在西藏唐卡的基礎上,又加上了不丹特有的綉法。

不丹人的膚色和西藏人的膚色也是相當接近,或許都是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原因。不過,不丹這里生活的居住地,海拔也並不算很高。

不丹是世界上最後一個開放電視與網路的國家。在當地,你看不到吸煙的人,因為不丹實行全境禁煙的國家,被捉到可是要罰款的。

在不丹這里,你可以定製屬於你自己頭像的郵票,相當的有紀念意義。別看不丹是一個小國,可它卻是個響當當的郵票王國。

不丹這里,你會發現當地人都特別愛笑,穿著也是特別的樸素。不丹被稱為「最後的香格里拉」,這里的景色確實美的讓人身心愉悅。

Ⅳ 不丹的風景

不丹風景名勝簡介



1. 廷布(Thimphu)

海拔2320米

主要景點

首都的標志性建築:Trashichhodzong

從電信塔鳥瞰廷布峽谷
廷布的主要街道Norzin Lam,兩旁商店林立
Tango 或 Cheri 修道院
周末農貿市場
佛塔(Memorial Chorten)
工藝品學校
國家圖書館
國家傳統醫學院
Zangto Pelri Lhakhang寺廟
動物園(不丹的國獸TAKIN)
Changangkha Lhakhang寺院
工藝品商店

廷布海拔7600英尺,1955年不丹定都於此。
廷布曾是殖民地,而現在成為一個擁有5萬人口的城市。不丹的行政中心和宗教中心Trashichhodzong位於王楚河畔,這里有不丹國王的王宮、政府部門和佛教總部。在王楚河的對岸是國家會館。緊挨宗寺的是不丹的高爾夫球場。

其它景點:不丹國家圖書館、國家紡織博物館、民間遺產博物館、Zorig Chosum學院、佛塔、Simtokha廟、Changangkha Lhakhang、國家傳統醫學院、Zangtopelri。

2. 帕羅(Paro)

海拔2280米

主要景點:
帕羅寺(Paro Dzong)
宗塔博物館(Ta Dzong)
Drukgyel Dzong
帕羅塔倉(Paro Taktsang,亦稱『虎穴』)
Kyichu Lhakhang廟
Dungtse Lhakhang廟

帕羅谷是社會文化中心。每年春季,成千上萬的家庭聚集到這里共同慶祝宗教節日Paro Tshechu,慶祝活動主要有面具舞和佛事活動。

帕羅寺掌管著帕羅谷的所有宗教活動。在帕羅寺後面的山頂上是呈城堡外形的宗塔博物館,這里收藏著國家的文物遺產。

帕宴燃森羅谷的北端是Drugyal Dzong寺廟的遺址,從這里可以看到Jumolhari峰,17世紀時,就是從這里不丹人擊退了入侵的段梁西藏人。

帕羅的其它景點還有Dungtse Lhakhang、 Kyichu Lhakhang 和帕羅塔倉。

3. 普納卡(Punakha)

海拔1250米

主要景點:
普納卡寺
Khamsum Yuelley寺廟
Chimi Lhakhang
普納卡城

從廷布開車到普納卡需跨越喜馬拉雅山脈海拔105000英尺的Dochula關,約兩個小時的路程。

1955年普納卡曾是不丹的首都。這里土地肥沃,農作物茂盛,有很多梯田,盛產稻米,Chime Lhakhang座落於梯田之間的小丘上,是無後的夫婦朝聖之地。

普納卡寺是僧侶聚集得主要佛教聖地,寺廟里還保存著Shabdrung Ngawang Namgyalde 遺體和佛教用的古代器物。

4. Wangdiphodrang

主要景點:
Wangdiphodrang寺
港滕谷 (Gangteng Valley)

Wangdiphodrang 是座落於不丹中心附近的一個城市,位於通往不丹的高晌畝速公路盡頭。17世紀時曾為中西部和南部地區的統一做出重要貢獻。
Wange寺位於兩條河流的匯合處,也是東西、南北兩條主要公路的交合處,交通便利。

5. 布姆唐(Bumthang)

海拔2580米

主要景點:
Jakar Dzong (Jakar寺)
旺迪佐林宮(Wangdichholing Palace)
Lamey Goenpa
Jambay Lhakhang (只有持特殊許可才可參觀)
Kurjey Lhakhang (只有持特殊許可才可參觀)
Kuenzangdra 修道院
Membartsho(火湖)
Ura valley
Tamshing Lhakhang (只有持特殊許可才可參觀)
瑞士農場(Swiss Farm)
Vegetable Dye Project
也可以安排長途旅行

布姆唐是Chumey、Choekhor、 Tang和Ura的統稱,海拔從2600米到4000米不等。

Jakar是布姆唐的管理中心,以出產蜂蜜產品、乳酪、蘋果和杏而聞名遐邇。近幾年,耕地開發項目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增長

Jakar寺和其它的神殿是布姆唐主要的旅遊景點。布姆唐是佛教先師Pema Lingpa的故鄉。

6. 通薩(Trongsa)

海拔:2120米

主要景點:
通薩寺
Kuenga Rabten Palace
宗塔

通薩位於不丹中部,距Wangephodrang有四小時的路程。通薩寺集寺院、走廊和法庭於一體,位於峽谷的邊緣,從各個角度都可以看到。

不丹王子在繼承王位之前也住在通薩寺。現任國王沿襲了這一慣例,1972年被任命為通薩王,直到登基之前都住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