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印度犀牛高清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印度犀牛高清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5-17 05:47:37

A. 目前全世界還有多少犀牛存活.

白犀牛不是睛力不好嗎怎麼還會打架

B. 印度犀牛和非洲犀牛哪個大

印含嫌戚度犀牛大,印度犀牛體長2.1-4.2米。

印度犀是奇蹄目、犀科動物。體長2.1-4.2米,尾長60-75厘米,肩高1.1-2米,體重2-4噸。是世者穗界上體型最大的單角犀牛。鼻子上只有一隻長約60厘米的犀牛角。

該物種皮厚且十分大片,有數層的皺折,還有許多圓釘頭似的小鼓包,好像披著一層厚厚的鎧甲,但皮褶之間的皮膚卻很細嫩,容易受到蚊蟲叮咬,因此會定時去泥潭來驅除皮膚上的寄生蟲。聽覺和嗅覺都極佳,而視力相對較差。游泳技能優秀。奔跑時速度可達55公里/小時。

習性:

印度犀單獨生活,主要在清晨和傍晚覓食。奔跑時速最高可達55公里,而且擅長游泳,當它們浸入水中時,有時也以水生草狀植物為食。視力相當差,但聽覺和嗅覺都極其靈敏。它們幾乎每天都進行泥浴,清除並防止蚊蟲叮咬。

印度犀性情暴躁,敢於襲擊小個體和未成年的亞洲象,有主動傷人的紀錄,是很具攻擊性的犀牛。成年雄性鬆散地保衛領土,其標記為堆積可能談陵達到一米高度的糞堆。

C. 犀牛都有兩個角

獨角犀屬

科學分類

界:動物界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哺乳綱Mammalia

目:奇蹄目Perissodactyla

科:犀科Rhinocerotidae

屬:獨角犀屬Rhinoceros

(Linnaeus,1758)

印度犀牛(R.unicornis)

爪哇犀牛(R.sondaicus)

獨角犀屬(學名Rhinoceros)是犀科的一屬,與伍仔大部分犀牛不同的是,它們只有一個角。包含二個種類腔猜汪:印度犀牛(Rhinocerosunicornis)和爪哇犀牛(Rhinocerossondaicus)。爪兆頃哇犀牛是最為極危的哺乳動物之一,全世界只有60頭左右,分布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和越南。

D. 他畫的這幅《犀牛》何以聞名於全世界

南大西洋中部小小的聖赫勒拿島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恐怕當數它作為天然的監獄,囚禁了在1815 年的滑鐵盧戰役中失利而被流放的拿破崙·波拿巴。不過還有一個震驚歐洲的奇跡也曾在這座小島上駐留——當然,和那位法國皇帝相比,它的破壞性可小多了,而且對於1515 年的歐洲而言,也確實算是奇跡。它是一頭印度犀牛,同樣也被囚禁了起來,不過是在一艘從印度遠航至里斯本、在此地做短暫停留的葡萄牙貨船里。這趟旅程可算是航海史上的一次偉大勝利。

當時歐洲正處於迅速擴張的邊緣,很快就將在世界各地探索、測量、征服,這些都有賴於船舶建造與航海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此外,人們也熱衷於將迅猛發展的科技記錄下來並加以傳播,而這要依靠另一項技術——印刷術。這兩種不同的發展在本節的文物上均得以體現,它是文藝復興時期最著名的畫作之一,所描繪的這頭印度犀牛至少在一個方面比拿破崙幸運:它的肖像是由阿爾布雷特·丟勒繪制的。

(圖)比薩教堂,為紀念比薩城的守護神聖母瑪麗亞而建

這一形象已深入人心,就算後來出現了描畫更為准確的版本,丟勒的犀牛畫像在有關自然史的作品中的地位仍不可動搖。17世紀,它的復製品無處不在,從比薩教堂的大門到南美哥倫比亞某座教堂的壁畫都有它的身影。如今,它也出現在馬克杯、T 恤和冰箱貼上。

在創作這幅《犀牛》5 年之後,丟勒遇到了另一種充滿異國情調的物品。1520年在布魯塞爾,他見到了由阿茲特克馬賽克拼貼出的各種面具及動物造型,它們與犀牛一樣新奇而令人激動。「各種奇妙的物品,」他寫道,「用途各異,在我眼裡比奇跡更美麗。」歐洲人將要面對的各個新世界,會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看待自我的方式。

▌摘自《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尼爾?麥格雷戈(著),新經典文化圖書授權合作稿

E. 大神幫忙看看

犀牛角

亞洲犀牛角的鑒定,說難不難,說簡單不簡單猜此返。

1、看外形:犀牛角印度犀牛和非洲犀牛很容易就能區分出來。鑒別方法之一就是看犀牛角,印度犀牛頭部長有一隻角,體形小。而非洲犀牛(白犀牛和黑犀牛)則長有兩只角,體形大。另外,還可以從犀牛的皮膚上進行區別,印度犀牛的皮膚上清晰可見深深的痕就好像穿了鎧甲一樣扒改,有笸籮外皮一樣的「鼓釘目」,而非洲犀牛的皮膚則比較光滑,沒有摺痕。

2、看紋理:任何犀角的縱剖面都有平行的「竹絲紋」(也叫「順紋」),亞洲犀角「竹絲紋」粗;非洲犀角竹絲紋」細。任何犀角的橫剖面都有「粟紋」(也稱「雞皮紋」、「毛囊紋」、「魚子紋」)。水牛角縱剖面都有交纏的「絞絲紋」(也叫「絞紋」「牛毛紋」)而沒有平行的「順紋」。

3、看角髓:水牛角在橫剖面可見圍繞中心層疊的白色圈狀角髓(角朊層),亞洲犀角沒有,非洲犀角只在外圍有一圈闊邊的角髓,沒有層層套疊,呈管狀集合體。

4、看色澤:蘇門犀角和爪哇犀角製品為蜜色或栗色,色較純,半透明度;印度犀角上部色暗,下部明朗,稱「雲頭雨腳」角的前方有「天溝」底部有隆起的「地崗」。廣角上部灰黑色,下部灰黃色或白色。犀牛角的顏色不是單一的,靠近縱向中心一律是黑的,這是區分犀牛角與其他牛角的重要特徵;犀牛角顏色往往被染成吉紅色,是為了達到仿古的效果。其實自然界中只有絕種的亞犀種群中才有紅色的角質。

5、看個頭和腔子:亞洲犀角個頭較小,腔子較淺,一般用來製作30厘米以內的工藝品,如犀角杯、鼻煙壺等,古代較大一些(超過30厘米)的犀角雕品如仙佛雕像,一般用印度犀角。非洲犀角則個頭大,腔子深,較大型犀角雕品多為廣角雕制。

6、感覺溫度:犀角涼而溫,跟田黃玉區別於其他玉一穗飢樣涼而溫的賞心感;水牛角涼而寒(冰冷);樹脂合成品沒有冰涼的感覺。

7、聞氣味:亞洲犀角清香,古代皇家御用都採用香角就是產於亞洲;廣角味腥;水牛角干磨有硫磺味。

8、看雕刻:犀角雕刀工細膩流暢,細部處理認真,地子光整;牛角雕刀工或粗率或僵硬呆板,細部處理草率,常見毛刺、刀痕、刀傷,地子不平整。樹脂模製品不見刀工,沒有雕刻痕跡。(犀角雕和牛角雕之刀工優劣系就一般情況而言,不可絕對化)。引用

F. 現存犀牛主要有哪些種類

目前,世界上的犀牛主要分五類:非洲兩類——黑犀、白犀;亞洲三類——蘇門答臘犀、爪哇犀、印度犀。

白犀牛

白犀牛又名方嘴犀,白犀牛並不是白色,而是跟黑犀牛的顏色一樣,最顯著外部特徵為其嘴部成方形,犀角平均為60厘米,最長可達200厘米。體形是5種犀牛中最大的一種,雌性重約1800公斤 ,雄性2300公斤。

黑犀牛

黑犀牛又叫尖吻犀,黑犀牛明顯的特徵是上層具譽氏卷繞性、體色灰、暗黃棕色,泥土中打滾染成灰黑色,角最長可達1.2米。

印度犀卜凳

印度犀牛,又稱獨角犀牛、型虛旅大獨角犀牛,雌雄犀鼻端都有一角,黑色,圓錐狀,粗而不長,長約30~40厘米。身上的皮膚似甲胄,又硬又黑呈深灰帶紫色,上面附有鉚釘狀的小結節;在肩胛.頸下及四肢關節處有寬大的褶縫。體型較大,是僅次於白犀的大型犀牛。印度犀分布於印度北部和尼泊爾等地,是目前亞洲數量最多的犀牛。

爪哇犀

爪哇犀牛,又稱小獨角犀,外形和印度犀很接近,但是體型略小,皮膚呈灰色。雄犀有一隻角,雌犀沒有角,角較小,角長小於25厘米。成年爪哇犀牛體重能夠達到2.3噸,身長3米,由於出生率低,爪哇犀牛的數量日益減少,目前世界上僅存的野生爪哇犀牛不足60頭,絕大部分棲息在印度尼西亞馬戎格庫龍國家公園。

蘇門答臘犀

蘇門答臘犀,又名雙角犀,屬地球上最早的長毛犀牛的後裔,是現存體型最小和唯一披毛的犀牛。雌雄獸鼻上皆有雙角,前角長,後角短,縱列而生。和爪哇犀一樣原分布於東南亞的廣大地區,現在分布較零星,但尚比爪哇犀分布廣泛,數量也略多,現存數百頭。

G. 成年犀牛有多重

犀牛分5種:白犀牛,黑犀牛,蘇門答臘犀牛,印度犀牛和爪哇犀牛。白犀牛的體形是5種犀牛中最大,重達1,800-2,700公斤(4,000-6,000磅),一般的成年犀牛體重大概在3500千克~5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