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大爺用1萬多雙筷子搭出天壇,他的手藝到底有多驚艷
最近河北省蠡縣留史村74歲的老大爺張國忠火了,而這位大爺之所以火則是因為他在農閑時間用1萬多雙筷子搭建出了天壇等古建築。
在歷史上,也有許多名人爺爺都是手工達人。
美國人民的“老船長"林肯總統就曾改進過水上快艇.
林肯在美國總統中可以說是聖賢一般的存在,他的頭像被印在一美分硬幣以及5美元的紙幣上。
林肯也是唯一擁有發明專利的總統,據了解1849年的5月22日,林肯曾獲得第6469號美國專利,而這項專利獲得則是憑借一種水翼裝置,林肯年輕時想做一名水手,但卻發現船隻會隨著載貨量不同,有觸底或者擱淺的危險,因此在林肯做議員時,便開始致力於通過機械手段解決這一問題,盡管最終這一專利並未付諸實施,但卻讓我們看到了作為發明家的林肯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除了林肯,盧武鉉也是讓人十分驚訝的寶藏爺爺。在韓國著名電影《辯護人》中,作為為大學生辯護的正義律師,其原型就是韓國前總統盧武鉉。
盧武鉉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只有高中學歷的他卻通過自學成為了一名律師。盧武鉉從小就愛鑽研,在6歲時就能夠全文背誦《千字文》。而在1974年時,此時正在准備司法考試的盧武鉉則發明了一款可以用任何姿勢看書的改良型讀書機,並憑借這一款讀書機獲得了實用新型專利,在之後1994年又開發了人名綜合管理程序,為公務人員查詢人名提供便利。而在他2002年4月彎猛擔任韓國總統後,又發明了摘柿子機以及衣架椅子、走路舒適型登山服等。
㈡ 北京天壇公園長什麼樣
㈢ 什麼的天壇
天壇是皇帝用來祭天、祈谷的地方。
天壇地處,在原北京外城的東南部。位於故宮正南偏東的城南,正陽門外東側。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中國古代明、清兩朝歷代皇帝型耐知祭天之地。總面積為273公頃。是明清兩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築。天壇(TempleofHeaven)1961年,國務院公布天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文化遺產」。2009年,北京天壇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帝祭天建築。
[2]北京天壇佔地272萬平方米,整個面積比紫禁城(故宮)還大些,有兩重垣牆,形成內外壇,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穹宇、圓丘。圓丘建造在南北縱軸上。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圓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牆相隔。圓丘壇內主要建築有圓丘壇、皇穹宇等,祈谷壇內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年殿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是一個矩形大殿。祈年殿高38.2米,直徑24.2米,裡面分別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時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築僅存的一列。圜丘建於明嘉靖九年。每年冬卜消至在台上舉行「祀天大典」,欲稱祭天台。迴音壁是畝羨天庫的圓形圍牆。因牆體堅硬光滑,所以是聲波的良好反射體,又因圓周曲率精確,聲波可沿牆內面連續反射,向前傳播。天壇圖片(10張)
㈣ 北京天壇公園長什麼樣
北京天壇公園,最早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的場所,佔地面積約272公頃。天壇的古建築大多集中在一條中軸線上,由北向南排列。1.祈年殿。2.圜丘、迴音壁。3.祭壇。
由祈年殿通往圜丘的高台大道叫「丹陛橋」。丹陛橋的西面是「齋宮」,是皇帝祭天時的齋戒住處。齋宮外的西南面是「神樂署」。祈年殿外以東設有宰牲亭(供祭天用)。天壇景點大致就這些。
天壇全景航拍照片過大,不適合上傳。建議搜索「天壇公園」圖片,所有景點都能看到。
㈤ 誰能提供一下明朝時北京故宮的平面圖,要標明宮殿名,謝謝
1、這是明朝時北京故宮的平面圖,可以從圖中清楚的看到各個宮殿名。
(5)天壇細節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參考資料:網路詞條網路詞條 北京故宮
㈥ 天壇屋頂結構是什麼樣的 要圖片
天壇最有代表性的建築是祈年殿,它坐落在三層圓形的高大的石台基上,是一座三重檐的圓形大殿,高38米,直徑30米。三重檐均鋪有深藍色的琉璃瓦,層層縮小,呈放射形,頂小冠以巨大的鎏金寶頂。這座大殿在建築與造型上都具有很大的藝術價值。潔白的台基象徵白雲,深藍色的殿頂象徵蒼穹,柱子、彩畫、鎏金寶頂象徵著彩霞,綜合而成為藍天玉宇的優美造型。天壇於199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