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竹影亂清風 什麼意思
意明大思是風吹動竹子,竹子在風中動了起來,地上的影子也隨之浮動。
出自唐太宗李世民《賦簾》詩:「珠光搖素月,竹影亂清風。」
譯文:晚上,有月亮的時候,在竹林里走,看到竹子的影子在輕輕動,就知道有微風了。
(1)風吹竹子的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唐世逗太宗等初唐詩人在詩歌的格律形式和詞採的追求上,有承接關系(指六朝詩風激返豎),但是詩的感情格調有了很大的變化;而且因格調的這些變化,在詞語的選擇和運用上也有了明顯的轉變。從整個詩歌風貌看,雖未脫宮廷詩的范圍,但已經變艷麗為雍容華貴,變纖弱為穩重中透出壯大氣息。
在近代否定唐太宗文學成就的代表人物則是聞一多,他在《唐詩雜論》中說道:「太宗畢竟是一個重實際事業之人,詩的真諦他沒有,恐怕也不能參透。他所追求的只是文藻,是浮華。」
B. 關於竹子的唯美句子
【通俗文案類】
1、到了夏天,竹子越長越高,越長越茂密。竹葉青翠欲滴,遠遠望去好像綠色的海洋,使⼈覺得非常舒服。近看,就能看清竹節上長有許多的枝條,要是把它折斷來打⼈是很痛的。⼀陣風吹過,竹葉發出⼀陣陣「沙沙」的響聲,好像輕輕彈琴的聲⾳。
2、我也很喜愛竹,竹子不但形態瀟灑、渾厚、清雅質朴,而且風骨照人。
3、方竹長得與眾不同,軀干呈鈍角型的四棱形,⼀般⾼三至八米,竹乾的葉子背後點綴著紫色斑點。花枝無葉,小穗常在花枝每節上簇生成團狀,呈淡綠色或黃色,含有五六朵小花,可供觀賞。它是竹子家族中的「美男子」。
4、竹子有著挺撥的身材,穿著青色的衣裳,⾝體⾥的空心代表著人的虛心,筆直挺撥的身軀代表著⼈的正直。當我看著窗外,大風肆虐,兩行的樹被風吹得是點頭哈腰,而竹子卻依然筆挺的立著。它並沒有像樹邊的樹那樣屈服於肆虐的狂風,⽽是迎著風堅強地站在那⾥。我被這棵竹子深深地吸引住,它用它那堅強的信念,始終沒有向狂風點過頭,彎過腰。
5、竹子的品種也很多,有龜背竹、紫竹、斑竹、楠竹……有的生長在土裡;有的還可以在清水中生長。我家有⼀盤開運竹,就「栽」在清水中。
6、綠竹林是慷慨的,老人向它要手杖,船夫向它要竹篙,獵⼈向它要竹弓,村婦向它要竹蘿,廚師向它要竹筍,孩子向它要牧笛,修橋的、挑擔的……無論誰來索瞎雀取,竹林都慷慨地答應,無私地給予,它毫無保留地向⼈們奉獻著。
7、叢青綠的竹,枝頭稍稍低垂,竹葉在風里微微飄落著,遠看微有些像依依的垂柳了。
8、赤日炎炎的夏天,滿⼭遍野的竹子長得婀娜多姿、鬱郁蔥蔥,隨風搖曳,竹影婆娑,「颯颯」的聲⾳帶來了⼀股清涼風。當風⼉穿過竹林時,⼀改夏⽇的炎熱,搖身⼀變,變得溫情脈脈,變得清⾹涼爽,變得善解人意。翠綠的竹林將酷熱逼退,留下的只有清爽。
9、夏天到了,外⾯的世界都被太陽烤得⽕熱,然而,我在那⼩竹林⾥卻覺得好似春天⼀樣的涼爽。我還招呼了爸爸媽媽⼀起來到那⼩竹林⾥納涼。在⼩竹林⾥,有時,我還和爸爸擺開棋局,「⼤戰」⼏個回合。只要住在竹林⾥,那涼風就會⼀陣陣吹來,令⼈⼼曠神怡!
10、依著院牆,挺⽴著⼀叢翡⽩竹,碧粉相間的葉子猶如⼀把把利劍攢在⼀起,只是那節節向上的竹桿作劍鞘似乎太⼩了。
11、我見過斑斑淚痕的湘妃竹,⾼⼤挺拔的楠竹,婆娑起舞、婀娜多姿的鳳尾竹,還有引⼈注⽬的⼩竹,它們不管是⼤是⼩,⽆論在貧瘠還是肥沃的⼟地上,都是那麼堅定、端直、挺拔。
12、當春風還沒有融進殘寒時,新竹筍就讓春風拂去層層筍⾐,逐漸換上⼀⾝嫩綠的新裝活像天真活潑的姑娘,亭亭玉立在一片春光中。竹子長到一丈多⾼,就開始長葉子,剛長出來的葉子是翠綠的⼗分鮮嫩。到了天高氣爽的秋天,竹子換葉了,黃葉紛紛落葉,秋風吹來那竹葉漫天飛舞,很壯觀。
13、竹對人們無所求,給⼈卻是極好的東西:有的被用來做弓箭,編制竹器;有的用作棟梁之材,修建房屋;還有的做成竹笛、簫等樂器,給人們以歡樂;還有的被當作燃料燒成灰,卻毫⽆怨⾔。
14、撐篙竹可謂是名符其實,高的可達15米,是這個家族中的「巨人」。而高只有一米多的箬竹,則是這個家族中的「小弟弟」了。
15、秋天,地上的草,田裡的稻,形成一批片金黃的世界。然而在竹林里,無論何時都是鬱郁蔥蔥的,在這兒,你看到的依舊是一片令⼈陶醉的綠色。秋天是豐收的季節,而竹子卻隨時准備著犧牲自己,人們用它造成竹筐、竹籃、竹簍,有的則做成負重的扁擔、築屋的棚梁。
16、春天,是萬物蘇醒的季節。你瞧,竹子剛醒來就換上了⼀身新裝,青的葉綠的桿,撒下一大片濃陰。這些竹子的姿態各不相同?粗壯挺拔的像年輕有力的小夥子;輕盈細小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靠在⼀起擁抱的像兩個久別重逢的老朋友;鬱郁蔥蔥的像飽經風頌激雨的老人……真是千姿百態、各具風采。
17、竹,秀逸有神韻,纖細柔美,長青不磨櫻早敗,高風亮節,高尚不俗,生機盎然,蓬勃向上……它有許許多多的優點,然而,我最欣賞它的堅貞不屈。它那「孤生崖谷間,有此凌雲氣」的美好品質。它偃而猶起、柔中有剛的高尚品德時時刻刻激勵著我!
18、在生活中,也要像竹子⼀樣,一生正直,堅強樂觀。不論面前是何等的艱難,學會堅強,樂觀地面對,不向困難所屈服。要用竹子的精神和身軀來捍衛中化民族在世界這片森林中屹立五千年而不到,並蓬勃地向前發展,永不停息。
19、最能使人動情的要算生長在湖南的斑竹了。關於它軀幹上的美麗斑紋,有著⼀個動⼈的故事。相傳舜南巡時,死於湖南。舜的⼆妃到湖南哭祭,眼淚灑在青竹上形成斑紋,所以斑竹又叫湘妃竹。
20、當春風吹綠了楊柳,當春雨喚醒了⼩草時,竹林里遍地是毛茸茸的尖尾巴——竹筍。他們依偎在竹子母親的身旁,盡情地吮吸雨露,盡情地拔節生長,⼀天⼀個新⾼度。這時的竹子,是朝⽓蓬勃的。
C. 竹子的介紹
竹子,又名竹。品種繁多,有箭竹(Arrow Bamboo) 等。多年生禾本科竹亞科植物,莖為木質,是禾本科的一個分支,學名 Bambusoideae(Bambusaceae或Bamboo)。
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上分布最集中,種類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樹,生長迅速。
通常通過地下匍匐的根莖成片生長,也可以通過開花結籽繁衍,種子被稱為竹米。有些種類的竹筍可以食用。竹枝桿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國人喜愛,與梅、蘭、菊並稱為四君子,與梅、松並稱為歲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愛竹詠竹者眾多。
(3)風吹竹子的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1、竹子精神
竹子在荒山野嶺中默默生長,無論是峰峰嶺嶺,還是溝溝壑壑,它都能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頑強生存。
盡管長年累月守著無邊的寂寞與凄涼,一年四季經受著風霜雪雨的抽打與折磨,但它始終「咬定青山」、專心致志、無怨無悔。千百年來,人們都會賦予竹子清峻不阿、高風亮節的品格形象。
竹子心無雜念,甘於孤寂,它不求聞達於莽林,不慕熱鬧於山嶺,千百年過去了,卻終成這瀚海般的大氣候。
竹輕盈細巧、四季常青,盡管有百般柔情,但從不嘩眾取寵,更不盛氣凌人,虛心勁節,朴實無華才是她的品格。竹不開花,清淡高雅,一塵不染,她不圖華麗,不求虛名的自然天性為世人所傾倒。
2、竹子文化
竹子與中國民族樂器關系極密切,古代的樂器大多是用竹製的;竹為八音之一,簫管之屬;古稱音樂為「絲竹」。「絲竹」在中國泛指民族音樂。目前在中國民間流傳使用的樂器有400多種,竹製樂器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中國的舞蹈也和竹有關,宋代稱樂舞的領舞人為「竹竿子」,如今在民間還有「竹竿舞」和「竹馬戲」。
D. 描寫竹子的優美傷感句子表達愛情帶有圖片
描寫竹子的優美傷感句子表達愛情帶有圖片
1、雨後龍孫長,風前鳳尾搖。心虛根柢固,指日定干霄。《題畫竹》
2、移床避日依松竹,解帶當風掛薜蘿。《池上即事》
3、一溪雲母間靈花,似到封侯逸士家。誰識雌雄九成律,子喬丹井在深涯。《竹十一首·其七》
4、一頃含秋綠,森風十萬竿。氣吹朱夏轉,聲掃碧霄寒。《題竹》
5、一節呼龍萬里秋,數莖垂海六鰲愁。更須瀑布峰前種,雲里闌干過子猷。《竹十一首·其九》
6、燕燕雛時紫米香,野溪羞色過東牆。諸兒莫拗成蹊筍,從結高籠養鳳凰。《竹十一首·其八》
7、玄圃千春閉玉叢,湛陽一祖碧雲空。不須騷屑愁江島,今日南枝在國風。《竹十一首·其十一》
8、玄冥氣力薄,草木冬猶綠。誰肯湓浦頭,回眼看修竹。《潯陽三題·湓浦竹》
9、須題孝陪內史琅玕塢,幾醉山陽瑟瑟村。剩養萬莖將掃俗,莫教凡鳥鬧雲門。《竹十一首·其六》
10、嘯入新篁一里行,萬竿如瓮鎖龍泓。驚巢翡翠無尋處,閑倚雲根刻姓名。《竹十一首·其三》
11、小書樓下千竿竹,深火爐前一盞燈。此處與誰相伴宿,燒丹道士坐禪僧。《竹樓宿》
12、瀟灑城東樓,繞樓多修竹。森然一萬竿,白粉封青玉。《東樓竹》
13、瀟灑碧玉枝,清風追晉賢。數點渭川雨,一縷湘江煙。不見鳳凰尾,誰識珊瑚鞭。柯亭丁相遇,驚聽奏鈞天。《題竹》
14、昔我十年前,與君始相識。曾將秋竹竿,比君孤且直。《酬元九對新栽竹有懷見寄》
15、問君移竹意如何,慎勿排行但間窠。多種少栽皆有意,大都少校不如多。《問移竹》
16、萬枝朝露學瀟湘,杳靄孤亭白石涼。誰道乖龍不得雨,春雷入地馬鞭狂。《竹十一首·其二》
17、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閣間。清虛當服葯,幽獨抵歸山。《宿竹閣》
18、本因遮日種,卻似為溪移。歷歷羽林影,疏疏煙露姿。《栽竹》
19、迸玉閑抽上釣磯,翠苗番次脫霞衣。山童泥乞青驄馬,騎過春泉掣手飛。《竹十一首·其五》
20、不厭東溪綠玉君,天壇雙鳳有時聞。一峰曉似朝仙處,青節森森倚絳雲。《竹十一首·其一》
21、不用裁為鳴鳳管,不須截作釣魚竿。千花百草凋零後,留向紛紛雪裡看。《題李次雲窗竹》
22、布裘寒擁頸,氈履溫承足。獨立冰池前,久看洗霜竹。《洗竹》
23、蒼梧千載後,斑竹對湘沅。欲識湘妃怨,枝枝滿淚痕。《斑竹》
24、常愛輞川寺,竹窗東北廊。一別十餘載,見竹未曾忘。《竹窗》
25、穿籬繞舍碧逶迤,十畝閑居半是池。食飽窗間新睡後,腳輕林下獨行時。《池上竹下作》
26、穿橋迸竹不依行,恐礙行人被損傷。我去自慚遺愛少,不教君得似甘棠。《別橋上竹》
27、翠葉才分細細枝,清陰猶未上階墀。蕙蘭雖許相依日,桃李還應笑後時。抱節不為霜霰改,成林終與鳳凰期。濱若更征賢相,好作漁竿系釣絲。《竹》
28、帝子蒼梧不復歸,洞庭葉下荊雲飛。巴人夜唱竹枝後,腸斷曉猿聲漸稀。《竹枝曲》
29、高簳楚江濆,嬋娟含曙氛。白花搖鳳影,青節動龍文。葉掃東南日,枝捎西北雲。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竹》
30、幾時紅燭下簡衡,聞唱竹枝歌。《憶夢得》
31、京兆小齋寬,公庭半葯闌。甌香茶色嫩,窗冷竹聲干。《暮秋會嚴京兆後廳竹齋》
32、舊溪千萬竿,風雨夜珊珊。白首來江國,黃金買歲寒。乍移傷粉節,終繞著朱欄。會得承春力,新抽錦籜看。《移竹》
33、瞿唐峽口水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暗鳥一時啼。《竹枝詞四首·其一》
34、懶穿幽徑沖鳴鳥,忍踏清陰損翠苔。不似閉門欹枕聽,秋聲如雨入軒來。《對竹》
35、籬外清陰接葯欄,曉風交戛碧琅玕。子猷沒後知音少,粉節霜筠漫歲寒。《竹》
36、領得溪風不放回,傍窗緣砌遍庭栽。須招野客為鄰住巧咐蠢,看引山禽入郭來。幽院獨驚秋氣早,小門深向綠陰開。誰憐翠色兼寒影,靜落茶甌與酒杯。《竹》
37、龍髯鳳尾亂颼颼,帶霧停風一畝秋。待取滿庭蒼翠合,酒尊書案閉門休。《移松竹》
38、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庭竹》
39、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翦伐,會見拂雲長。《詠竹》
40、茅舍竹籬邊,雀噪晚枝時節。一陣暗香飄處,已難禁愁絕。《好事近》
41、前松後修竹,偃卧可終老。《玩松竹二首》
42、青嵐帚亞思吾祖,綠潤偏多憶蔡邕。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竹十一首·其四》
43、青冥亦自守,軟弱強扶持。味苦夏蟲避,叢卑春鳥疑。軒墀曾不重,翦伐欲無辭。幸近幽人屋,霜根結在茲。《苦竹》
44、青溪綠潭潭水側,修竹嬋娟同一色。徒生仙實鳳不游,老死空山人詎識。《綠竹引》
45、清風枝葉上,山鳥已棲來。根別古溝岸,影生秋觀苔。遍思諸草木,惟此出塵埃。恨為移君晚,空庭更擬栽。《昊天觀新栽竹》
46、瓊節高吹宿鳳枝,風流交我立忘歸。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竹》
47、丘壑誰堪話碧鮮,靜尋春譜認嬋娟。會當小殺青瑤簡,圖寫龜魚把上天。《竹十一首·其十》
48、任客看花醉,隨僧入竹行。《題禪定寺集公竹院》
49、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織可承香汗,裁堪釣錦鱗。三梁曾入用,一節奉王孫。《竹》
50、森森移得自山莊,植向空庭野興長。便有好風來枕簟,更無閑夢到瀟湘。蔭來砌蘚經疏雨,引下溪禽帶夕陽。閑約羽人同賞處,安排棋局就清涼。《竹》
51、世人見竹不解愛,知君種竹府城內。此君托根幸得地,種來幾時聞已大。盛暑翛翛叢色寒,閑宵槭槭葉聲干。能清案牘簾下見,宜對琴書窗外看。為君成陰將蔽日,迸筍穿階踏還出。守節偏凌御史霜,虛心願比郎官筆。君莫愛南山松樹枝,竹色四時也不移。寒天草木黃落盡,猶自青青君始知。《范公叢竹歌》
52、樹色連雲萬葉開,王孫不厭滿庭栽。凌霜盡節無人見,終日虛心待鳳來。誰許風流添興詠,自憐瀟灑出塵埃。朱門處處多閑地,正好移陰覆翠苔。《竹》
53、寺前新筍已成竿,策馬重來獨自看。可惜班皮空滿地,無人解取作頭冠。《頭陀寺看竹》
54、筍添南階竹,日日成清閟。縹節已儲霜,黃苞猶掩翠。出欄抽五六,當戶羅三四。高標陵秋嚴,貞色奪春媚。稀生巧補林,並出疑爭地。縱橫乍依行,爛熳忽無次。風枝未飄吹,露粉先涵淚。何人可攜玩,清景空瞪視。《新竹》
55、植物之中竹難寫,古今雖畫無似者。蕭郎下筆獨逼真,丹青以來唯一人。人畫竹身肥擁腫,蕭畫莖瘦節節竦。人畫竹梢死羸垂,蕭畫枝活葉葉動。不根而生從意生,不筍而成由筆成。《畫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