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多時,管住嘴。人少時,管住心!不亂說話
一個人命好不好,看嘴就知道。
嘴好,福報綿綿;嘴損,福氣自會跑掉。命若不好,最該反省的,也是嘴。能管住自己的嘴,就等於守住了自己的福。
1
看穿不拆穿,看破不說破
有道是: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招殃;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
著名的良寬禪師畢生精進修持,從未懈怠。晚年時,禪師家鄉的親戚來找他,說他的外甥不知上進,整天花天酒地,吃喝嫖賭,活脫脫的敗家子。
大家都希望良寬禪師可以用佛法來開導這個不務正業的外甥。良寬禪師禁不起家鄉父老一再的遲敗懇求,便答應回去看看。
趕了三天的路程,良寬禪師終於回到家鄉。外甥看著突如其來的舅舅,心知一定是來教訓他的,但仍殷勤招待,並特地留舅舅住一晚。
良寬禪師從到家後,便一言不發,也沒說外甥的種種不是,只是沉默著,像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的樣子。
第二天,良寬禪師臨走時,對他的外甥說:「我老了,兩只手已經開始發抖,鞋帶也系不上,你能幫幫我嗎?」
外甥笑著點了點頭,跪在地上,幫他系鞋帶。這時,良寬禪師緩緩地說:「謝謝你!唉!人老了,就沒用了,連個鞋帶也系不上。你好好保重,趁碼租顫年輕的時候,把人做好,把事業基礎打好。」
說完,禪師就走了。外甥各種是非,一句未提。可也是從那天以後,他的外甥痛改前非,漸漸地也做出了一番成績。
人生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曾經不懂的事情,現在你懂了。型判有些話,不是非要說出口才懂,說話,有尺度,有選擇。
Ⅱ 管住嘴,守住心
有人告訴我,一定要管住嘴,守住心。要學會少說、多看、多聽、多做。
曾經看到過這樣篇文章覺得很好:守住自己,守住心
這個世界,沒有可以藏得住的背後。說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煩惱皆因是非生。
譬如,對著A,在背後說B的種種不是。你以為A是最知己最貼心的人,是最可信賴的「背後」,密不透風,可以為你藏住這些事。即使A當時什麼也沒說,但在心裡一定會覺得,你既然能在他這里出賣別人,也一定會在別人那裡出賣了他。
我們總是在最信任的人那裡,丟掉了信任。一個人最終不被別人信任,首先是自己這里城門四開,最後才一點一點的,在所有人那裡土崩瓦解。
把是非說給別人,別卜旦逗人可以聽到;說給風,天地可以聽到;說給自己,良心可以聽到。是的,沒有一個地方,是可以藏得住的。
還是什麼也不說了吧。說人是非,也必被人說是非。這個世界,最深的背後,在心裡。守住心,守住自己,也就堵住了所有的背後。
如果生活中,有一個人想把你踩在腳下,不要以為生活錯待了你。
或許,還有十個人想要把你踩在腳下,只是你的強大,讓他們沒有機會伸出腳來。不要抱怨這個世界弱肉強食,你會逐漸發現,它看起來很殘酷,卻十分公正。柔弱,有時候能被憐憫和疼惜,只是因為人類還有著道德和善良。
你可以仰望道德和善良,但不要仰仗它。這個世界,除了自己強大,什麼都靠不住。
所以,回擊刁難的最好方法,不是把踩來的腳踹回去。等你強大了,你會發現,所有的腳失了銳氣,沒了殺機,它們只會向強者獻媚和投降。
放得下,是因為能看得開。
而看得開,要仰仗於兩個方面:一要心足夠大,一要閱歷足夠滄桑。其實閱歷滄遲余桑了,心也就大了。
概括到一點上,就是心要遼闊。心遼闊了,人生才能遼闊。
放下了,也不是不在乎了,有些東西還要要,有些事情還要堅持。遼闊給予人的意義是,它可以讓你看到,執於慾念的疼痛是可以消解的。人生只有可以馳騁的地域大了,前行的方向才會多。
有時候,所謂的放開,其實就是換一個方向抵達。
每一個人,心中都養著一個強盜。
卻是一個窩里反的賊,打家劫舍——打自己的家劫自己的舍,自己折騰自己。覺得,這個世界上,一群很好玩的俠客,都跑到了別人那裡,落在富人家有俠肝,落在窮人家有義膽,總之,自己家的這個賊是沒法比的。
所有痛苦的人,都是這么想的。
快樂的人,也不是心裡沒有強盜。快樂的人總是想,這強盜就要走了,而所有的俠客,都在投靠自己的路上。
善良斂起來,是冷漠。
人世的善良,有點像蝸牛的反應。若是你伸手觸了它的軟體,它就會迅速縮在殼子里,但,還會有探頭出來的時候;若是烈日當空暴曬,它就會始終不出來,乃至死。
可見,善良偶受傷害,也許只是陣痛感悟人生 www.yiqig.com 。但若是整個社會風氣,已經容不得善良施行,世界就會冷得一片荒涼。
問題是,初始的時候,大家覺得,自己不拿出善良來,好像也並不需要別人的善良。但最後會發現,所有的人都活在了風口裡,自己已經捂不熱自己。多暖的房子,多厚的衣物,也會被塵世冷漠的風,凜冽吹徹。
看不見的地方最熱鬧。
人在看熱鬧的心理上,更喜歡復雜和隱秘的熱鬧。若是有好多個版本,就覺得有滋有味。一個熱鬧,如果簡單了,就好比一個曾經極富貴的人突然落魄,門前冷落鞍馬稀,沒了意思。
生活枯燥,是因為每天可以一眼望到底。人生枯燥,是因為一輩子可以一眼望到底。枯燥的人,就容易無聊,他們太需要一眼看不到底的熱鬧。在這些人看來,惟有這些熱鬧,才能湊足人生的趣味。
當一個人自己不豐富的時候,就需要外部的世界來豐富。當正事不能成為風景的時候,無聊的事情就會成為風景。
庸俗是一種病。一件普通的事,會被庸俗的人謠傳到熱鬧,也會被庸俗的人圍觀出熱鬧。當然了,這個世界,也應該允許庸俗的人存在,惟如此,才顯型賣得紛擾,才顯得熱鬧。
一本正經的世界固然清凈,但也單調到蒼涼。
Ⅲ 守住心,管住嘴
話多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
我曾經一直喜歡一句話:半生已過,學會沉默。再很多時間和場合里,也默默地告訴自己,言多必失,少言。
可是,最近,我越發覺得自己的毛病又犯了。
首先,管不住自己的嘴。
愛八卦,說閑話。聽到一個新聞後,就想著把它說給自己的身邊人。說就說唄,在描述的過程里,記不清說不明白的我竟然會有誇大的成分。每經過這樣一件事,我就後悔。多少次這樣的情況發生後,我已然知道了自己的弱項。也是一件好事,今後的克服缺點之一就是管住自己的嘴了。
再者,守不住自己的心。
不管別人怎麼培養自己,我總是想讓自己變得更「正」一點。正直的性情空運伏,坦盪的胸懷,這樣的我讓自己賞心悅目,讓我吃得安心,睡得踏實。在這一方面,我還是欠修養。學佛,信佛,卻並沒有依照就行,真是一種慚愧。這也是我修養身心的一個長期任務。
對照以上,特意訓練自己了。
第一,多做,少說。把更多的時間用來「做」,而不是空談。閑聊要少,杜絕八卦,優選身邊的朋友和同行。向更優秀的人才學習。
第二,慎獨。守好自己斗攜的悄宏心,完善自己的人。從小事做起,從自己的身邊事做起。
有一句話不是這么說嗎:貴人訥於言。我們的毛澤東主席就給自己的孩子取名「李訥」。其中自有深意啊。偉人目光如炬,高瞻遠矚,在對孩子的期望上首先就提出了第一點希望:多做事,少說話。
當然,從小自己的性格就是大大咧咧,也深知,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可是,面對自己在成長路上的攔路虎,我還是毫不留情的。
在所有的規劃里,完善自己,成就自己,應該是最重要的吧?
Ⅳ 做人,請守住心,管住嘴
俗話說得好:「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生活中,敏神不少錯誤就因沒管住自己的嘴。所以,守得住自己的內心,才是一生的大智慧。
俗話說得好:「機不秘,禍先行。」
與人交往,最忌諱的就是在人後「嚼舌根」。
不管是誰,都不願意跟這樣的人走得太近,因為稍有不慎,自己的秘密就成了他人的談資。
一對情侶吃飯吃到一半,男友接了個電話。
女生聽男友說:
「小可也去?我以前確實跟她交往過。
什麼?她甩了我?你是沒看到,她怎麼哭著求我的……」
男友說了一堆,基本上以貶損前女友的隱私來炫耀自己。
那一刻,女生覺得男友無比陌生。
《增廣賢文》中有言:「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喜歡在背後議論他人的人,通常都是喜歡搬弄是非的小人。
當別人向你傾訴秘密的時候,說明他信任你,並且認可你的人格。
而當你擅自偷聽或公開朋友的秘密時,意味著你將失去這個朋友。
所以,千萬不要把別人的秘密當成談資。你也無法想像那種自己認錯了人,信錯了人的荒謬感。
就像是把錢放在自己信任的保險箱里,最後居然被人偷走了一樣,讓人難堪和絕望。
與人交往,傾聽秘密,然後消除秘密,這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
然而世態炎涼,泄露秘密才是人類的本能。
所以,一個人能守住別人的秘密,並非易事。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
如果有人跟你傾訴自己內心的秘密,你一定要守住。
有個人去某企業應聘,進入筆試,卻被最後一道題難住了,題目是「請寫下你之前所任職公司的秘密。」
他再三思慮,最後對考官說:「對不起,即使是我的前公司,我也有義務保守秘密。」
說完,他離開了。
第二天,他收到了錄用通知,上面還特地寫道:「有良好職業操守,懂得保守秘密的人,正是我們需要的。」
《菜根譚》中有言:「冷眼觀人,冷耳聽語,冷情當感,冷心思理。」
意思是,用冷靜的眼光看待每個人的所作所為,用冷靜的態度賣指分辨別人說的話,用冷靜的情緒解決各種問題,用一個冷靜、平和的心態去尋找、思考事情的道理。
為人處世,能保守住秘密的人,必將贏得他人信任;懂得尊重別人的人,終將贏得別人的尊重。
反之亦然。
古語有言:「口乃心之門,人若無法守住自己的口,則禍必然從口出」。
群居守口,獨居守心。
人前不能說的話,人後也不要說。
最不可取的就是,打著關心的名義,不顧及別人的感受,自作主張干涉別人的私事。
曾經我也和朋友傾訴過,然而時隔不久,這事卻又從另一個朋友那裡反饋到我的耳朵。
我聽後只笑了笑,朋友問我:你不恨她嗎?
我說:為什麼要恨呢?秘密是自己說出去的,怪只怪自己。
生活中,若想和一個人維持交誼,就決不可揭穿他的秘密,尤其是那種和自尊心有關的秘密。
古語有言:「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有一種尊重,叫守口如瓶。
守住了口,也就守住了成大事的智慧。
《紅樓夢》中,林黛玉在一次行酒令時,說出了「良辰美景奈何天」句子。
寶釵沒有對外宣揚,而是選擇替她保守秘密。
此橋配虧前,黛玉對寶釵有些許敵意,此後,黛玉開始視寶釵為知己,不再言語刻薄。
不讓雜念侵擾內心,不讓言語隨口而出,是為人處世一大戒律。
如果一個人能遵循這條處世天規,必定值得交往。
共勉!
Ⅳ 身在職場——管住嘴和守住心都很重要
最近身邊發生了很多事情,讓我越來陵野越明白,管住嘴和守住心不僅僅是職場中人必須要謹記的一點,而且是需要實際去履行的。
一、管住嘴
都說禍從口出,以前體會不是很深,但是最近在朋友身上發生的事情,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成語的重要性。
朋友在一家公司創業公司做設計,照理來說,創業公司人不多,大家都只有一個目標就是齊心協力往好的方向奔。由於經營等一切原因,朋友公司內部人員變動特別大,前不久開除了朋友的小助理,後期又陸陸續續開除很多人。小助理在的時候朋友當做是自己的妹妹,對她尺閉喊很好,因為畢竟是老員工,知道一些公司內部的事情,不經意間可能透露給小助理了。後來公司招聘了一名員工暫且叫小A,和小助理的年紀差不多,朋友也很喜歡幫助她,可能是天性使然,喜歡幫助弱者。朋友的小助理離職後很氣憤,和小A說了很多事情,肯定會有公司的不利的言辭。但是這些事情不知道怎麼的就傳到了公司領導層那邊去了,在公司鬧得動靜很大,朋友雖然離職了,但是朋友還有幾個關系不錯的小夥伴還在公司也被殃及了,本身提離職和朋友沒關系,但是因為朋友走後建立了一個微信群,裡面除了領導,其他公司的女生都在裡面了,也就是平常說說八卦之內的,但是被領導發現,把裡面的有的對話關鍵詞都說出來了,那麼肯定是朋友的那個微信群裡面的某個人出了問題,後來發生了一些事情,當著朋友在公司的小夥伴的面,領導列舉了很多朋友說的不好的話,小A都一一作證說是朋友說的。那麼小A無疑就是那個出賣他們的人。
這件事情我們不能說是領導不對,因為她要維護公司的利益發現這樣一些不對的苗頭是需要去制止的,雖然一些方式方法可能不能被大家所接受,但是確實有效了,那個微信群裡面的人員除了小A,都在一周之內離職了,領導的目的達到了。
事後朋友邊喝酒邊和我打電話敘述這件事情,我當時的反應就是,你們領導太厲害了,顛倒黑白,搬弄是非之後自己還「不帶走一片雲彩」,鍋都被你這個已經離職的人背了。朋友說,我覺得這是我工作這么多年離職離得最憋屈的一次,受了委屈還沒有地方找說法,但是最寒心的莫過於小A,自己的小助理可能是因為在被開除的時候氣頭上說了一些不合適的話,小A不但佐證了這些話,順便還幫領導把更加嚴重的事情強加給了我。關態首鍵的是微信群建立不到2天,領導就知道了,還清楚了解到了其中的聊天記錄,這是最嚇人的。朋友說,知道么,小A欠公司的錢,我還想幫她還錢的,都准備好了,還好發生了這件事情,不然真的是花錢買一次被狗咬。
我不知道這些事情中誰對誰錯,朋友沒錯,只是太容易相信和同情人,也看不得別人受委屈,所以什麼都想幫上一把,但是畢竟不是聖人,一眼看不穿一個人的內心,守不住自己的嘴巴,不論原話是什麼,但是到領導那邊就是變了,這個源頭是她,那麼就只有他去承擔這個責任,剛好還是一個離職的人。如果一開始朋友就管住自己的嘴巴,那麼就不會發生這么多事情了,還好朋友在公司的幾個比較交心的小夥伴還是信任她的,不然整個事件之後,朋友真的可以說是賠的老婆本都沒有了。
禍從口出,從來都不是危言聳聽,特別是在職場,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都要有一個自己判斷的標准,有時候的無心之言,會被人用來無限放大,說不定你已經忘記了這些話的時候,被人翻出來,再添鹽加醋,你百口莫辯。
二、守住心
我們步入職場,開始工作,其實都是有目的的,為了掙錢,這是最原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目的,同時不斷的學習吸收新的東西積累經驗,讓自己變得更加有價值,這是我們工作的主要2個原因,當然也不否認有一些家庭條件好的富二代拆二代上班只是為了打發時間。但是絕大多數上班族,都是因為有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必須要去工作。
我們要明白,進入一家公司,老闆請你來不是要你來八卦聊天的,是要你來工作為公司創造價值的。我們自己也要知道我們只是來工作掙錢和積累學習的,不是來聊天八卦和參與權力斗爭的,你工作付出了勞動,公司給你工資,你不應該做一個三姑六婆;受不了一些東西,你可以離開,暫時離不開你可以選擇無視,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實在避免不了別人在你耳邊叨叨,那麼到你這邊就打住,你就當作是聽娛樂八卦,笑笑就過去了。
所以不論你在公司處於什麼級別做的是什麼職務,你都應該在自己心裡有一桿秤,把我好自己的天平,不盲從,不跟隨,不加入任何的小團體(雖然可能會感覺到暫時的孤單)。別人做的事情說的話可能暫時給他們帶來了短期的利益,但是作為我們自己需要有一個准確的判斷,因為人一輩子不可能就在一家公司工作,很多事物不是一成不變的,有的話說多了就成真的了,有的事情你做多了,你的風格習慣就形成了,如果不守住自己的心,就會很危險。不傷害別人也防止被別人傷害。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攻擊別人,也不給人當槍使的機會。
當然也沒有必要在自己遭受委屈的時候去提醒被人使用的那桿「槍」,因為人家既然願意被使用,要麼是涉世未深,不懂,經歷的多了,人家自會明白;要麼就是甘願被使用,都已經既成事實,你再去勸誡,反而顯得你在洗白自己。
我說這些並不是說職場有多黑暗,人與人之間就沒有信任可言;只是說,我們沒必要把自己的經歷放在那些無關工作的事情之上,不論一個人私下的狀態是怎樣的,只要他的工作能力在哪裡,和他工作上的交集和合作順利就好,你管住了自己的嘴,守住了自己的心,這些所謂的職場暗黑都自然而然理你遠去了。
最後借用《我的前半生》賀函對羅子君的告誡來結束:你來工作是來賺錢的,不是來交朋友的;如果能交到朋友,那是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