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哪些字體比較大氣的毛筆字
如果你喜歡比較大氣的字體櫻冊,可以去看看 顏體。
很多匾額都是顏體字,顏體字有武將之大氣,字體法度嚴謹。
顏體是脊兄宏由唐代書法家顏真卿 所創的一種字體,和柳公權合稱為"顏柳",有"顏筋柳塵肆骨 "的說法。"
Ⅱ 是誰獨創的楷書書法
獨創楷書書法的是鍾繇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搭虛,他曾為魏文帝的東武亭侯,明帝時遷太傅。在衫枝灶歷史上他不僅是文學家,更是一位大書法家,是即楷書的首創及首倡者。他致力於寫字,三十年如一日,坐則畫地,卧則畫被。
楷書的含義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這種漢字字體端正,就是現代或扮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漢字字體的一種,就是現在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是由隸書演變而來的。另外一指具有法度可作楷模的書法作品,意為楷模之書。
Ⅲ 「瘦金體」由誰所創
瘦金體是宋徽宗(趙佶,1082~1135年)創造的書法字體,亦稱「瘦金書」或「瘦筋體」,也有「鶴體」的雅稱,是楷書的一種。
他早年學薛稷,黃庭堅,參以褚遂良諸家,出以挺瘦秀潤,融會貫通,變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風格,號「瘦金體」。
其特點是瘦直挺拔,橫畫收筆帶鉤,豎劃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有些聯筆字象游絲行空,已近行書。其用筆源於褚、薛,寫得更瘦勁;結體筆勢取黃庭堅大字楷書,舒展勁挺。現代美術字體中的「仿宋體」即模仿瘦金體神韻而創。
瘦金書的運筆飄忽快捷,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轉折處可明顯見到藏鋒,露鋒等運轉提頓的痕跡,是一種風格相當獨特的字體。此書體以形象論,本應為「瘦筋體」,以「金」易「筋」,是對御書的尊重。
宋徽宗流傳下來的瘦金體作品很多,比較有名的有《楷書千字文》,《秋芳詩》等,《楷書千字文》是趙佶二十三歲寫給大奸臣童貫的,此時的瘦金書體已初具規模。
(3)創字書法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趙佶(1082年5月5日-1135年6月5日),宋朝第八位皇帝,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後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於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太後向氏於同月立趙佶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
宋徽宗即位之後啟用新法,但是宋徽宗重用的蔡京等打著紹述新法的旗號,無惡不作,賄賂公行,賣官鬻爵,政治形勢一落千丈。在位期間,過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辦「花石綱」,搜集奇花異石運到汴京修建園林宮殿。
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宮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並經常請道士看相算。重和元年(1118年),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職八等。宣和三年(1121年),令三京置女道錄、副道錄各一員,含備喚始立道學制度。
在宋徽宗集團的腐朽統治下,內部農民起義風起雲涌,梁山起義和方臘起義先後爆發,北宋統治危機四伏。但是宋徽宗在藝術上的造詣非常高。宋徽宗對繪畫的愛好十分真摯,他利用皇權推動繪畫,使宋代的繪畫藝術有了空前發展。
藝術成就——創瘦金體
宋徽宗趙佶不僅擅長繪畫,而且在書法上也有較高的造詣。趙佶書法在學薛曜、褚遂良的基礎上,創造出獨樹一幟的「瘦金體」,瘦挺爽利,側鋒如蘭竹,與其所畫工筆重彩相映成趣。
瘦金書的意思是美其書為金,取富貴義,也以挺勁自詡。趙佶傳世的書法作品很滾或多,楷、行、草各種書法作品皆流於後世,且筆勢挺勁飄逸,富有鮮明個性。其中筆法犀利、鐵畫銀鉤、飄逸勁特的《穠芳依翠萼詩帖》為大字楷書,是宋徽宗瘦金書的傑作。
但是宋徽宗的書法存在著柔媚輕浮的缺點,這也許談凱是時代和他本人的藝術修養所致,但他首創的瘦金體的獨特的藝術個性,為後人競相仿效。既以開創了一大流派的書體。
Ⅳ 最好看的行書書法
最好看的行書書法:
1、《蘭亭序》。蘭亭集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在浙江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天下第一行書」,也稱《蘭亭序》、《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
Ⅳ 古代書法家的作品
古代書法家的優秀作品有《蘭亭序》、《鴨頭丸帖》、《多寶塔碑》、《洛神賦十三行》、《自敘帖》。
1、《蘭亭序》
蘭亭集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在浙江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天下第一行書」,也稱《蘭亭序》、《臨蔽首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
Ⅵ 各種字體的書法作品
中國的書法,是傳統文化的瑰寶,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如果按照書體來劃分,中國的書法可分為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
一、先說篆體。
篆體書法是春秋、戰或猜國時期諸侯國的使用文字(也稱為大篆),到秦國時候,由丞相李斯將秦國的小篆作為官方文字。不過兩漢之後,篆體字就很少再被使用了。直到唐宋之後,興起了復古篆體字書風,清朝是篆體書法的一個高峰。
Ⅶ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軟筆楷書怎麼寫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軟筆楷書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