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雨夜微光人像怎麼拍攝
導語:朦朧的雨總是會給夜色增添一絲神秘感,這個時候在雨中拍攝人像是非常唯美的,但同時在這個環境下拍攝人像也得需要注意許多問題,那麼如何拍攝雨夜微光人像呢,下面就跟著我一起學習起來!
雨夜微光人像怎麼拍攝
本次攝影師使用Canon EOS 5D Mark 全篇幅DSLR相機,搭配EF 135mm F2L USM中望遠定焦鏡頭,將鏡頭設定在最大光圈F2.0,快門速度維持在1/160秒,能手持拍攝並營造模糊焦外散景,減少雜亂背景帶來的影響。
▲雨天環境拍攝,考驗著相機鏡賣絕頭的防滴防塵性能。(圖片來源:diyphotography)
離機閃光燈方面,使用Nissin MG8000耐熱型閃光燈,即便設定為全光出力模式,也不需等待冷卻時間,能持帆配胡續進行快節奏攝影,不容易過熱損壞。無線離機觸發器部分,使用Cactus V6觸發器,支援遠端同步操作,由發訊端即能設定接收端的閃光出力值,省去來回走動與調整的麻煩。
▲用塑料袋幫離機閃光燈遮雨。(圖片來源:diyphotography)
地點選定
選擇一個人煙較少街道,加上是下雨的夜晚,行車與行人更少,不容易被路人干擾。有趣的是,攝影師特別尋找有少量積水的路面,可嘗試拍出鏡面反射效果。
▲選擇夜晚人車較少的`街道來拍攝尤佳。(圖片來源:diyphotography)
光線設定
當初構想的內容是,以態攔單支閃燈為主要光源,從Model背後補一個逆光勾邊,同時可以強調下雨的氛圍,但問題來了,在沒有正面光源的情況下,如何拍亮Model正面呢?
首先,將相機的ISO感光度適度拉高,例如ISO 1000,這樣Model正面多少會吃到一點自然光線,再來是改變後方離機閃光燈距離與強弱,可獲得更加廣泛的補光效果。
光線設定順序
1先以1/10秒慢快門設定值與低出力閃燈,大略觀察一下現場環境
2提高快門速度,加大閃光燈出力至1/16,設定偏冷的白平衡參數
3再度加強閃燈出力,達到1/2時為最佳效果
4請Model嘗試改變不同姿勢,並在構圖內加入地面積水的反射光線
▲現場布光與拍攝的調整順序。(圖片來源:diyphotography)
▲Model不舉手,正面幾乎是全黑的模樣。(圖片來源:diyphotography)
▲請Model舉手,能反射一些光線來補強正面細節。(圖片來源:diyphotography)
▲作品完成範例,成功打造雨夜風格人像。(圖片來源:diyphotography)
⑵ 外國畫家畫了幅《雨夜女郎》,為啥被列為禁畫
膽子小的人會害怕看鬼片,因為看過之後,一旦獨自處於黑暗之中,腦海里就會浮現出在熒幕上看過的恐怖畫面,甚至還會自動潤色一番,想像真的有恐怖事物在自己的身邊突然出現,烏克蘭有一個美女畫家,曾經花一個月創作了一副畫,這幅畫先後被三個人買走,之後又被這三個買家退回,導致這幅畫最終被列為世界禁畫,那這幅畫究竟有多恐怖呢?
而且臉部的白色和整體輪廓的黑色形成鮮明的對比,讓人不自覺地以慘白的臉為中心,女郎頭上帽子的兩個尖角很像動物的長角,給人一定的威脅感。而這幅畫整體是陰郁的色調,難免讓人產生負面的情緒。經常看到這幅畫,再加上流言的影響,自然就會對這幅畫產生恐懼的心理。
⑶ 絕美周公子!周迅雨夜黑白大片提裙踱步氛圍感十足,周迅的范你接受嗎
一、身材嬌小但氣場強大在娛樂圈當中擁有周迅這種氣質的女明星真的是非常的少見了,她既可以活潑靈動,也可以魅惑誘人,周迅身上的氣質小編非常的喜歡。5月14日,周迅參加活動的一組圖片更是刷爆了網路,當天的周迅穿著一身亮片抹胸禮服,戴著兩個長長的耳墜,一顰一笑之間都讓人無比的心動。當時天上正在下著小雨,周迅身邊的兩位保安撐著傘,她就像是從城堡當中走出來的公主一般。
周迅是典型的南方姑娘,她出生於浙江省,雖然官方介紹周迅的身高有1.61米,不過很多模啟見過周迅真人的網友都表示她看起來也就像是1.55米左右的樣子。不過身材嬌小卻依然應掩蓋不住周迅身上的強大氣場,她既能夠演得了女王的角色,也能夠挑戰天真無害的小白兔角色。
真正將周迅的演藝事業推向頂峰的就是《畫皮》這部電影了,周迅所飾演的小唯相信至今都在很多觀眾心目中留下深刻清碼搏的印象。2017年,周迅又作為女主角挑戰了大型古裝電視劇《如懿傳》。她在劇中飾演了如懿的一生,從14歲的少女到六七十歲的老人。雖然期間因為年紀受到不少網友的吐槽,但隨著劇情的深入,最終用演技說服了觀眾。就是這么一個范兒十足而又活潑可愛的周迅,唯一讓粉絲遺憾的就是他至今沒能遇到良人,期待她早日能夠在情感上帶給粉絲們好消息。
⑷ 風雨同心,中國加油,雨夜都市 1/24 法拉利Laferrari
⑸ 求一張黑色背景下雨的圖片!!要動態的有的多多益善啊
http://hi..com/凡事要用心/album/item/229d22d2ce7448163af3cfdc.html裡面有雨夜的圖片,會動的
⑹ 男生 都市雨夜 背影 傷感 圖片 感謝大家~~~~~~分全扔在別的題上了 沒辦法 感謝大家的回答~~~~~~~
⑺ 夜雨原文、翻譯及賞析
夜雨原文、翻譯及賞析1
夜雨寄北是李商隱經典的作品,表達了作者的無比愁緒的感情,下面是夜雨寄北原文翻譯賞析,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夜雨寄北原文翻譯賞析
原文: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譯文
您問歸期,歸期實難說准,巴山連夜暴雨,漲滿秋池。
何時歸去,共剪西窗燭花,當面訴虧廳禪說,巴山夜雨況味。
注釋
1.寄北:寫詩寄給北方的人。詩人當時在巴蜀(現在四川省),他的親友在長安,所以說「寄北」。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親友的深刻懷念。
2.君:對對方的尊稱,等於現代漢語中的「您」。
3.歸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陝西南部和四川東北交界處。這里泛指巴蜀一帶。
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當:什麼時候。
7.共:副詞,用在謂語前,表示動作行為是由兩個或幾個施事者共同發生的。可譯為「一起」。
8.剪西窗燭:剪燭,剪去燃焦的燭芯,使燈光明亮。這里形容深夜秉燭長談。「西窗話雨」「西窗剪燭」用作成語,所指也不限於夫婦,有時也用以寫朋友間的思念之情。
9.卻話:回頭說,追述。
賞析
現傳李詩各本題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經過考證,認為它作於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後,因而不是「寄內」詩,而是寫贈長安友人的。但從詩的內容看,按「寄內」理解,似乎更確切一些。
第一句一問一答,先停頓,後轉折,跌宕有致,極富表現力。翻譯一下,那就是:「你問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還沒個時間啊!」其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已躍然紙上。接下去,寫了此時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漲秋池」,那已經躍然紙上的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便與夜雨交織,綿綿密密,淅淅瀝瀝,漲滿秋池,彌漫於巴山的夜空銷塵
。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顯現;作者並沒有說什麼愁,訴什麼苦,卻從這眼前景生發開去,馳騁想像,另闢新境,表達了「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願望。其構思之奇,真有點出人意外。然而設身處地,又覺得情真意切,字字如從肺腑中自然流出。「何當」(何時能伏斗夠)這個表示願望的詞兒,是從「君問歸期未有期」的現實中迸發出來的;「共剪……」、「卻話……」,乃是由當前苦況所激發的對於未來歡樂的憧憬。盼望歸後「共剪西窗燭」,則此時思歸之切,不言可知
。盼望他日與妻子團聚,「卻話巴山夜雨時」,則此時「獨聽巴山夜雨」而無人共語,也不言可知。獨剪殘燭,夜深不寐,在淅淅瀝瀝的巴山秋雨聲中閱讀妻子詢問歸期的信,而歸期無准,其心境之郁悶、孤寂,是不難想見的。作者卻跨越這一切去寫未來,盼望在重聚的歡樂中追話今夜的一切。於是,未來的樂,自然反襯出今夜的苦;
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來剪燭夜話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時的樂。四句詩,明白如話,卻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雋永,餘味無窮!
姚培謙在《李義山詩集箋》中評《夜雨寄北》說:「'料得閨中夜深坐,多應說著遠行人'(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是魂飛到家裡去。此詩則又預飛到歸家後也,奇絕!」
這看法是不錯的,但只說了一半。實際上是:那「魂」「預飛到歸家後」,又飛回歸家前的羈旅之地,打了個來回。而這個來回,既包含空間的往復對照,又體現時間的回環對比。桂馥在《札朴》卷六里說:「眼前景反作後日懷想,此意更深。」這著重空間方面而言,指的是此地(巴山)、彼地(西窗)、此地(巴山)的往復對照。徐德泓在《李義山詩疏》里說:「翻從他日而話今宵,則此時羈情,不寫而自深矣。」這著重時間方面而言,指的是今宵、他日、今宵的回環對比。在前人的詩作中,寫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寫時當今日而想他日之憶今日者,為數更多。
但把二者統一起來,虛實相生,情景交融,構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卻不能不歸功於李商隱既善於借鑒前人的藝術經驗,又勇於進行新的探索,發揮獨創精神。
上述藝術構思的獨創性又體現於章法結構的獨創性。「期」字兩見,而一為妻問,一為己答;妻問促其早歸,己答嘆其歸期無准。「巴山夜雨」重出,而一為客中實景,緊承己答;一為歸後談助,遙應妻問。而以「何當」介乎其間,承前啟後,化實為虛,開拓出一片想像境界,使時間與空間的回環對照融合無間。近體詩,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復的,這首詩卻有意打破常規,「期」字的兩見,特別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構成了音調與章法的回環往復之妙,恰切地表現了時間與空間回環往復的意境之美,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
宋人王安石《與寶覺宿龍華院》雲:「與公京口水雲間,問月'何時照我還?'邂逅我還(回還之還)還(還又之還)問月:'何時照我宿鍾山?'」楊萬里《聽雨》雲:「歸舟昔歲宿嚴陵,雨打疏篷聽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夢中喚作打篷聲。」這兩首詩俊爽明快,各有新意,但在構思謀篇方面受《夜雨寄北》的啟發,也是顯而易見的。 (霍松林) 。
創作背景
這首詩選自《玉溪生詩》卷三,是李商隱留滯巴蜀(今四川省)時寄懷長安親友之作。因為長安在巴蜀之北,故題作《夜雨寄北》。
在南宋洪邁編的《萬首唐人絕句》里,這首詩的題目為《夜雨寄內》,意思是詩是寄給妻子的。他們認為,李商隱於大中五年(851)七月赴東川節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氏是在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李商隱過了幾個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訊。
現傳李詩各本題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經過考證認為它作於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後,因而不是「寄內」詩,而是寫贈長安友人的。
就詩的內容看,按「寄內」解,便情思委曲,悱惻纏綿;作「寄北」看,便嫌細膩恬淡,未免纖弱。
夜雨原文、翻譯及賞析2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
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
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
況此殘燈夜,獨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曉,風雨正蒼蒼。
不學頭陀法,前心安可忘。
譯文及注釋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我有深深思念著的人,卻相隔很遠在他鄉。
鄉:家鄉。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
我有所感懷的事情,但深深的埋在心底。
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zhān)望。
故鄉遙遠難以歸去,我沒有一天不遙望它。
瞻望:往遠處或高處看,敬仰並寄以希望。
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
心中憂愁苦悶卻無處化解,日日夜夜未曾停止思念。
夕:日落的時候:夕陽。夕照。朝夕相處。無夕:日日夜夜。
況此殘燈夜,獨宿在空堂。
我的前途似乎也迷茫無望,只能獨自宿在這空屋中。
殘燈:不好的事。夜:黑夜,代指前途的黑暗。空堂:空屋。
秋天殊未曉,風雨正蒼蒼。
秋天還沒有來臨,卻已風雨紛紛。
曉:到來,來臨。正:此時。蒼蒼:紛紛。
不學頭陀(tuó)法,前心安可忘。
不學學苦行僧的佛法,如何忘記曾經的過往!
頭陀:苦行僧。安:怎麼。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有深深思念著的人,卻相隔很遠在他鄉。
我有所感懷的事情,但深深的埋在心底。
故鄉遙遠難以歸去,我沒有一天不遙望它。
心中憂愁苦悶卻無處化解,日日夜夜未曾停止思念。
我的前途似乎也迷茫無望,只能獨自宿在這空屋中。
秋天還沒有來臨,卻已風雨紛紛。
不學學苦行僧的佛法,如何忘記曾經的過往!
注釋
鄉:家鄉。
瞻望:往遠處或高處看,敬仰並寄以希望。
夕:日落的時候:夕陽。夕照。朝夕相處。無夕:日日夜夜。
殘燈:不好的事。夜:黑夜,代指前途的黑暗。
空堂:空屋。
曉:到來,來臨。
正:此時。蒼蒼:紛紛。
頭陀:苦行僧。
安:怎麼。
創作背景
此詩是白居易四十歲即公元811年(元和六年)時所寫。從「獨宿在空堂」可以看出,此詩是為一個與作者相愛的女子而寫。且學者周相錄考證,這個女子就是白居易幾度在詩作中提到過的「東鄰嬋娟子」湘靈。
賞析
首句開門見山,寫出了所要記敘的事情,強烈的感情色彩也在無需意像的渲染的情況下,立刻展現在讀者面前。四句話形式上兩兩相同,但情感上卻是層層深入的,第一句提到了人的思念和遠,都是平平的概述,點到為止,並沒有提及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如何的思念她。第二句則重點寫到了思念,寫到思念的程度,也並沒有深寫。行文至此,全詩的中心已經點明框架,已經明晰,但還只是一幅,如果用畫畫作比的話,構圖,或者說是工筆前的白描圖,線條簡潔而有力。第三句對第一句進行了擴充和延伸,鄉遠遠的程度,對故鄉,更准確的說是對故鄉的生活,故鄉的人的思念之深。第四句是對第二句進行了擴充和延伸。
一、三句是寫實,故鄉、人都是客觀存在的。二、四句是寫虛,回憶中的事和肝腸絞痛的感覺是詩人主觀的感情。一實,一虛,把氣氛渲染開來,行文至此,白描已經被染,出現了淡淡的色彩,陰陽、冷暖色初步分明。詩人付與「人」一個「隔」,付與「事」一個「結」字。「隔」、「結」都是冰涼涼的字眼,給人一種一對火熱的戀人被活生生分扯開來的感覺。詩人用兩個冰冷的字形象地寫出了自己火熱的情感,而火熱又敗於冰冷,這時引出自己肝腸絞痛的感覺顯得自然,又打動了讀者。在這里,詩人又用了一個打動人的動詞「瞻望」。鄉遠,瞻望卻不可相望見,可是還要望,縱是眼望不見那心也早已回到了那故鄉的戀人身畔。
前四句是對一個長時間一直以來狀態的寫,從「況此」一句開始,詩人就開始描繪一個夜雨的場景了。作者在描寫夜雨場景的時候,卻是惜字如金。他只用了兩句話二十個字。這兩句話不寫思,不寫念,不寫人,不寫事,只是用簡潔的言語描繪了許多意像,燈、堂、天、風雨。
一個況字說明這四句所描寫的這些是在前四句的前提上進一步增加的。所以,在情感上也是在前四句的思念上增加的。一個「況」字就替代了千言萬語的心理描寫。「夜」是時間,在「夜」之前詩人用了一個名詞作形容詞來形容「夜」,「殘燈」。燈從晚上點,點到殘,一定已是深夜。詩人夜不能寐,久久的思念著心中的戀人。殘燈昏暗的光下,長長的燈芯使光閃爍著,詩人在這情景萬分傷心,沒有言自然顯得寂靜,寂靜使屋子顯得「空」,顯得寂寥。「空」不一定是真的缺少傢具,而是因為缺少「人」。夜雨同話五更的人「空堂」不一定是堂「空」也寫出詩人心中的悵然若失。
「秋天」「未曉」「風雨」更是融情於景。「蒼蒼」二字既是對風雨的描寫,又是詩人此時的心境。這兩句,不著一字思念,而又字字句句把詩人的思念之情著色,分染過的白描已經基本上上好了顏色。
最後一句話,可謂畫龍點睛之筆,使用直抒胸意的寫法,將全詩推向高潮。想忘,又不能忘,想忘,又不敢忘。詩人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就在這無果的結局中謝幕,無數的思念,向何處傾訴。
整首詩貫穿著白居易的大、簡、妙風格,雖是寫愛情,寫思念,但不像多數愛情詩一樣婉約,它大氣、又不失細膩,這不是刻意為之,而是一種情感之至,一種渾然天成。這首詩不是唐代所流行的工整的今體詩,它共有七句話,前四句大量的重復用字,也並不合乎詩歌的習慣。意像的描寫被放在了敘事之後,全詩沒有比喻、沒有用典,也沒有大量的興、比之作,可以說是完全沒有格律的羈絆,用最直白的語言,抒發了最真摯的情感。
夜雨原文、翻譯及賞析3
漁燈暗,客夢回。一聲聲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萬里,是離人幾行清淚。
創作背景
馬致遠所描寫的八首《壽陽曲》的名稱與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寫的八曲也是瀟湘八景。此曲乃其中之一。據孫楷第考證,馬致遠「至大、至治間宦江浙,至治末始改江西」。又,馬致遠八景小令之一的《壽陽曲·洞庭秋月》有「豫章城故人來也」之句,由此可知,這首小令寫於作者由江西至湖南之時。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舟中燈火昏暗,客居他鄉的我從夢中醒來,聲聲夜雨滴得人心碎難眠。深夜,在這孤零零的小舟中離家萬里,彷彿那不是雨滴,是遠離故鄉的人思鄉的清淚漣漣。
注釋
雙調:宮調名。壽陽曲:曲牌名,又名「落梅風」。
瀟湘夜雨:曲題。「瀟湘夜雨」是宋元人所稱「瀟湘八景」之一。
瀟湘:原指湘水與瀟水在零陵的匯合處,後用以指湖南。
夢回:夢醒。
賞析
這是馬致遠寫的一支表達身處天涯,心繫故園的「斷腸人」羈旅鄉愁的小令,與《天凈沙·秋思》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支曲子將詩詞中常有的意境和手法引入曲中,然又自出機杼地描寫了特有景色中的特定氛圍:雨夜、孤舟、漁燈中離家萬里的旅人在點點滴滴的雨聲里情不自禁流下「幾行清淚」,這使讀者也不由得產生強烈的共鳴,情景交融,語簡意深,堪稱馬致遠散曲小令中的佳作。
這是馬致遠寫的又一支表達身處天涯,心繫故園的「斷腸人」羈旅鄉愁的小令,與《天凈沙·秋思》有異曲同工之妙。曲中也描寫了特有景色中的特定氛圍:雨夜、孤舟、漁燈中離家萬里的旅人在點點滴滴的雨聲里情不自禁流下「幾行清淚」,這使讀者也不由得產生強烈的共鳴。
此曲開篇「漁燈暗,客夢回」兩句寫在水上過夜的情景。瀟湘自古為魚米之鄉,故以「漁燈」二字開頭,巧妙地抓住了「瀟湘夜」的特點。同時,一個「暗」字奠定了全曲暗淡感傷的氣氛。「客夢回」的「客」系作者自指,此字為下文的思家作了鋪墊。「夢到什麼,作者未寫。夢回人醒,卻是孤舟夜雨,故下面緊接」一聲聲滴人心碎「。這句寫對深夜雨聲的感受。
「孤舟五更家萬里」寫了離家之遠,孤身之苦。「孤舟」照應「魚燈」,「五更」照應「夢回」,「家萬里」照應 「客」。這句從時間和空間兩個方面寫出了遠離家人的旅客在深夜的孤獨寂寞之感,是為「心碎」之第一層烘托和具體內容的揭示。
「是離人幾行情淚」,再寫出思家的痛苦,它是「心碎」的第二層烘托。聞雨傷心,離情頓生,乃是古代詩詞常用的手法。馬致遠將這種詩詞中常有的意境和手法引入此曲,然後有自出機杼,將雨、淚、情、景融為一體。語簡意深,堪稱馬致遠散曲小令中的佳作之一。
夜雨原文、翻譯及賞析4
盼銀河迢遞,驚入夜,轉清商。乍西園蝴蝶,輕翻麝粉,暗惹蜂黃。炎涼。等閑瞥眼,甚絲絲、點點攪柔腸。應是登臨送客,別離滋味重嘗。
疑將。水墨畫疏窗,孤影淡瀟湘。倩一葉高梧,半條殘燭、做盡商量。荷裳。被風暗剪,問今宵、誰與蓋鴛鴦。從此羈愁萬疊,夢回分付啼螿。
翻譯
盼望著銀河的出現,入夜的時候卻偏偏下起了悲凄的秋雨。剎那間,園里的蝴蝶和蜜蜂紛紛飛起,匆匆躲避。是暖是寒。入秋夜雨本是等閑之事,但今晚那絲絲點點的雨聲卻令人攪斷柔腸。應該是因為此時正是別離送友的時刻,所以這秋雨才這樣讓人斷腸吧。
秋夜雨灑落在疏窗上,那雨痕彷彿是屏風上畫出的水墨畫。能否請求高高的.梧桐樹和燒殘的燈燭細做掂量,不要在此時再添人的愁緒池塘里,荷葉已經被秋風吹殘,那今夜誰來代替荷葉為鴛鴦們遮風擋雨呢?你將上路遠行,從此旅途勞頓,夢醒之時,唯有悲切的寒蟬聲相伴。
注釋
迢遞(:高遠貌。
清商:古代五音之一,即商音,其調悲涼凄切。此處借指入夜後的秋雨之聲。
西園:本為園林名,後亦泛指園林。
麝粉:香粉,代指蝴蝶翅膀。
蜂黃:本指婦女塗額之黃色妝飾,此處代指蜜蜂。
疑將:彷彿、類似。將,助詞。
炎涼:是暖是寒。
炎:熱。
涼:冷。
水墨:淺黑色,常形容或借指煙雲。
疏窗:雕刻有花紋圖案的窗戶。
瀟湘:本指湘江,或指瀟水、湘水,此處代指竹子。
倩:倚近、靠近。
商量:斟酌、思考之意。
荷裳:用荷葉做衣服,這里指荷葉。
羈愁:旅人的愁思。萬疊,形容愁情的深厚濃重。
螿:即寒蟬,蟬的一種,比較小,墨色,有黃綠色的斑點,秋天出來鳴叫。
賞析
詞的上片,詞人開門見山地表述了他與好友聚少離多的現實,所以分別的時候二人愈加地難分難舍。「盼銀河迢遞,驚入夜,轉清商。」一個「盼」字,寫出了容若與友人的期待。只可恨「天有不測風雲」, 「驚入夜,轉清商」,一場突如其來的秋雨隨風而至,一個「驚」字,語意突轉,盡顯出乎預料之意。「盼」與「驚」形成鮮明的對比,詞的感情也由美好的期盼陡然直降,成了失落。「乍西園蝴蝶,輕翻麝粉,暗惹蜂黃。」這場雨來得真的是太突然了,連院子里的蝴蝶都沒有準備好,嚇得四處翻飛,撲棱著翅膀,鱗粉也飄落下來。一不小心,又驚到了無辜的小蜜蜂。這樣一來,園中蜂飛蝶舞,一片慌亂景象。這個氣候真是變化無常,明明之前還是晴朗溫暖,一瞬間就變得風雨交加、陣陣涼寒。這雨浙漸瀝瀝的,連綿不絕下個不停,而且點點滴滴,敲打著心房,纏綿著柔腸。「甚絲絲、點點攪柔腸」,夜雨愁人,上天看到世間的悲苦,流下眼淚,化作雨水,灑落在人間。如果說之前容若還在隱忍著離別的傷心,這一句開始感情便出現了波瀾。「應是登臨送客,別離滋味重嘗。」是送友遠行,再一次嘗到了離別的滋味,再一次忍受相思之苦。一個「重」字真是盡顯無奈與怨恨。
到了下片,詞人筆鋒一轉,開始囑咐好友要努力加餐飯,在桂花飄香的時節要如約歸來。「水墨畫疏窗,孤影淡瀟湘」意境很是空淡疏緲。瀟湘和下片開頭「疑將」連在一起看,秋夜雨灑落在疏窗上,那雨痕彷彿是屏風上畫出的瀟湘夜雨圖。「瀟湘」二字本就是離愁別恨的代名詞,在這里無非是納蘭心事的一種寄託。「倩一葉高梧,半條殘燭,做盡商量」,這句子納蘭說得婉轉,窗外夜雨梧桐、屋內泣淚殘燭,怎不讓人傷神。因此納蘭說,能否請梧桐和燈燭細做掂量,莫要此時再添人愁緒。「荷裳一被風暗剪,問今宵誰與蓋鴛鴦」,已至秋天,荷塘自然也是一片蕭索,此情此景,像極了李商隱那首《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里的句子:「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到了「從此羈愁萬迭,夢回分付啼螢」,納蘭終於將「送別」二字明寫在了詞面上,「雨夜」「寒蟬」渲染了離別的氣氛,離別後,愁惰萬疊,只恨造化弄人。詞人把這樣的話放在詞末,惜別離愁之意溢於言表。
全篇都圍繞著「立秋」和「夜雨」展開,從景物著手,用景物烘托,營造離別的氛圍,悲涼凄切之情更為細密深透。
創作背景
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年)秋天,梁汾以母喪南歸,納蘭在他還鄉奔喪時寫下這首《木蘭花慢》為他送別。
夜雨原文、翻譯及賞析5
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境的抒寫,闡發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思念。後兩句即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這首詩即興寫來,寫出了詩人剎那間情感的曲折變化。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譯文
你問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歸期;
今晚巴山下著大雨,雨水漲滿秋池。
何時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燭花;
再告訴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賞析
這是一首抒情詩。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境的抒寫,闡發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後兩句即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語淺情深,含蓄雋永,膾炙人口,餘味無窮。
有人考證,以為此詩是作者於大中五年七月至九月間入東川節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時作。其時義山妻王氏已歿(王氏歿於大中五年夏秋間)。為此,以為此詩是寄給長安友人。但義山入梓幕,與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際,即使王氏仙逝居先,義山詩作在後,在當時交通阻塞和信息不靈的時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就詩的內容看,按「寄內」解,便情思委曲,悱惻纏綿;作「寄北」看,便嫌細膩恬淡,未免纖弱。
夜雨寄北概述
《夜雨寄北》是晚唐詩人李商隱身居異鄉巴蜀,寫給遠在長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絕句,是詩人給對方的復信。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境的抒寫,闡發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思念。後兩句即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這首詩即興寫來,寫出了詩人剎那間情感的曲折變化。語言朴實,在遣詞、造句上看不出修飾的痕跡。與李商隱的大部分詩詞表現出來的的辭藻華美,用典精巧,長於象徵、暗示的風格不同,這首詩卻質朴、自然,同樣也具有「寄託深而措辭婉」的藝術特色。
⑻ 請各位幫忙找幾張好看的桌面背景圖片...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3&tn=imagedetail&word=%B6%C0%D7%D4%D3%EA%D6%D0%C2%FE%B2%BD&in=7028&cl=2&cm=1&sc=0&lm=-1&pn=66&rn=1&di=1026544121&ln=2000&fr=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3&tn=imagedetail&word=%B6%C0%D7%D4%D3%EA%D6%D0%C2%FE%B2%BD&in=24752&cl=2&cm=1&sc=0&lm=-1&pn=2&rn=1&di=59378765&ln=2000&fr=#pn1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6%C0%D7%D4%D3%EA%D6%D0%C2%FE%B2%BD&in=24752&cl=2&cm=1&sc=0&lm=-1&pn=5&rn=1&di=519118213&ln=2000&fr=#pn11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5&tn=imagedetail&word=%D1%A9&in=10121&cl=2&cm=1&sc=0&lm=-1&pn=10&rn=1&di=371987841&ln=2000&fr=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5&tn=imagedetail&word=%D1%A9&in=6716&cl=2&cm=1&sc=0&lm=-1&pn=14&rn=1&di=567904625&ln=2000&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