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民族風景線高清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民族風景線高清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4-24 03:01:20

㈠ 跳竹杠是哪個少數民族的舞蹈

竹杠舞應該是廣西壯族!有很悠久的歷史了。連接下面的網址有當年的新華社新聞報道為證

另外還有竹竿舞

這個圖片是我們國家海南黎族的竹竿舞,

海南黎族竹竿舞也叫跳竹竿,黎語意為「跳柴」,原是黎族一種古老的祭祀方式,隨著時代的變遷祭祀色神仿彩已逐漸消失,它已成為一種既是文化娛樂,又是體育健身的活動

娛樂性很強!很游慶纖熱差戚鬧很有特色是吧!

每年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竹竿舞倍受青睞,眾多與會佳賓和政要在開會之餘,與黎族小伙、姑娘共跳竹竿舞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㈡ 維艾迪婭是誰

迪婭是新疆人。

出生在新疆,成長在甘肅蘭州。來自新疆烏魯木齊的西域美女——維艾迪婭。前兩天,維艾迪婭身穿應景的唐裝,在西安從下午3點直播到晚上9點多,獲得了超過300w的點贊,成為大唐不夜城一道亮麗的民族風景線,儼然一種「西域美女,夢回大唐」的既視感。除了唱歌 ,維艾迪婭總是非常暖心地照顧到粉絲的要求,顧及到隊友們的感受。

在直播期間,維艾迪婭會給樂隊其他樂手提供單人solo的機會,讓每個人的才藝都能單獨展現給屏幕前的觀眾,當優雅的爵士樂,慵懶的藍調,浪漫的薩克斯,熱情的架子鼓等等,遇上民族樂攔大器中悠揚的薩塔爾,古今的視覺碰撞,西域與中原的相遇,西式與中式的融合都恰到好處。

她還是一個拚命三郎。維艾迪婭曾經是一位軍隊文藝兵,自開始直播以來,一直行走在各大城市的地標建築之間,每次直播時間都超過6小時,堪稱敬業勞模。

㈢ 貴州有什麼景點值得去

隨著高速公路、高鐵的修建和開通,基礎設施建設使得昔日「地天三分平」的貴州成為旅遊業的香餑餑。近年來,貴州遊客增多了,在此給大家安利六個很值得去的景點。

一、黃果樹瀑布

到貴州旅遊必定扒蔽瞎要去看看號稱中國第一瀑布的黃果樹瀑布,不然怎麼能說你去過貴州呢?黃果樹瀑布位於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離貴陽約130多公里。景區很大,至少可以玩三、四個小時。大春空黃果樹旅遊圈包括安順獨特雄奇的自然景觀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涵蓋天星橋、郎宮、龍宮、格凸河、關嶺國家古生物地質公園、地球大裂縫-花江大峽谷、天龍屯堡、雲峰屯堡及多個旅遊民族村寨,有更多可看好玩的。



貴州還有很多新開發的景點,只是我沒有去過不敢說。誠然,貴州旅遊處於發展階段,還有不少值得完善的地方。我國56個民族在貴州都能找到,少數民族美女也成為貴州的一道風景線。

㈣ 今年國慶去哪裡旅遊最好

今年全國旅遊市場回暖,不論是經濟型、豪華型還是文化型旅遊,多個旅遊景點均已迎來新一輪的熱潮。下面將為大家介紹幾個值得推薦的旅遊目的地。

1. 華山

華山位於中國陝西省華陰市境內,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華山不僅因為其絕妙的自然風景吸引著眾多遊客,還因為它擁有許多歷史文化資源,如朱熹之峰、南嶽衡山之所以被譽為五嶽之首。同時,它也是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的著名景點之一。此次疫情中,華山實行了刷臉購票的方式,保證了遊客的安全和便捷體驗。

總之,隨著全國旅遊市場的回暖,中國的旅遊景點正在重新煥發出獨特的魅力。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人文風情,每個地方都有它獨特的吸引力。當您到這些旅遊景點遊玩時,請務必注意自身安全和健康,遵守當地文明旅遊規定,讓您的旅程更加愉快和安全。同時,在旅遊過程中請注意環保,保護自然資源,讓美麗的自然景觀可以繼續為我們的後代傳承。

㈤ 國內最「娘」的少數民族,為何他們頭上帶花,比女生精緻

我國是多民族國家,除了漢族之外,有55個少數民族。人們對少數民族的影響是怎麼樣的?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刻板印象”。打個比方,你認為某某是壞人,不管對方做了多少好事,你都會認為他不懷好意,在放長線釣大魚。基於種種原因,有人認為少數民族的習俗很奇葩。比方說,少數民族的人頭上帶花,就是“娘”。但其實,每一個民族的歷史淵源不同,帶花並不能稱為“娘”。在國內,阿昌族的男性會往頭上帶花,為什麼呢?

其三、往頭上帶花,不代表比女生精緻。在大部分人眼中,只有女生才會將花插在頭上,或者用花編織成一個花環,放在頭上。如果有一個男人,頭上插著花,周圍的人都會用有色眼睛去看待。就比如說,在國內,很多人會認為化妝的男性,比較娘,沒有男人味。但其實,頭上帶花,並不能代表什麼,只能說明這個人有往頭上帶花的愛好。帶花是事實,帶花很娘是評價,評價具有強烈的個人偏好。不要將事實和評價混為一談。

㈥ 民族村的旅遊景點

雲南民族村。它南臨浩瀚的滇池、北望歷史文化名城昆明,西靠著名的西山風景區,湖光山色秀美無比。1992年2月28日,作為第三屆中國藝術節主要展區正式對外開放,民族村內為雲南的26個民族各建一個村,並配以民族團結廣場、民族歌舞演出廳、民族博物館、民族蠟像館等,它是雲南民族的一個縮影。走進民族村,只見村舍錯落有致,民族風情古樸濃郁。園中有園,村外有村,千變萬化,五彩紛呈。而且到處花紅柳綠,碧波粼粼,笙歌不絕,舞影婆娑,村內按1:1比例分別建設雲南26個民族的村寨,已建成傣、白、彝、納西、基諾、拉祜、布朗、佤等八個民族村寨。同時,還建有民族團結廣場、民族歌舞廳、大型水上噴泉及水幕電影、風味食品城、遊艇碼頭等設施,村內還有循環游覽車可供遊客免費乘坐。遊客可在村寨中盡情參觀園林景觀,領略少數民族的宴指或民居、民宅、民俗、民情及文化、音樂、歌舞、宗教等。
遊客在村寨里,除可了解雲南各民族的建築風格、民族服飾、民族風俗外,還可以觀賞激光噴泉、水幕電影、民族歌舞、大象表演;品嘗民族風味小吃,購買民族工藝品。身著民族服飾的導游小姐為遊客提供導游服務.講解各少數民族的習俗。結合各少數民族節日,在村裡還舉行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僳僳族的刀桿節、景頗族的目腦縱歌、納西族的三朵節等獨具民族特色的民族節日活動,讓人們盡興觀賞,沉浸在各民族的海洋里,是雲南旅遊的重要旅遊景區。 民族村建有跨越滇池,直達西山森林公園的旅遊客運索道。
七彩雲南匯一園,民族風情盡體驗

為了反映和展示雲南26個民族的風土人情,以自然村落式民族民居建築為特色,計劃由26個村落組成的雲南民族村,於1992年2月18日正式開村。
展翅騰飛的金孔雀歡迎著您
這座氣勢恢宏的鋼架式大門就是雲南民族村的正門。在它的上方正中,那個展翅騰飛的金孔雀圓形徽標,象徵著雲南民族晌伍吉祥幸福,興旺發達。
白象迎賓
走進民族村,一組群雕:「白象迎賓」映入眼簾,夜幕降臨,村裡真正的大象會一一向大家敬禮、致意!
這是風情最濃、最美的村寨之一。裡面種滿了熱帶和亞熱帶植物, 一幢幢精緻典雅的傣家竹樓點綴其間。有干欄式的民居樓、風情樓、潑水亭、佛寺、潑水廣場等57個傣式建築物,展示了傣鄉建築之精華。村中雄偉的白塔叫「波中塔」,高23.6米,是按1:0.9的比例仿德宏州盈江的允燕塔建造的。40座小塔簇擁著高高的主塔,365個風鈴聲悅耳動聽。傣味樓還供應傣味菜餚。
白族村是其中最豪華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雕梁畫棟, 彩繪丹青。另有三塔、洱海、蝴蝶泉、本主廟等風光名勝縮影。白族藝術館內展出的蝴蝶,是中國最大、珍品最多的一處蝴蝶館,價值極高,不可不看。大理石珍品館內奇石琳琅滿目,令人大飽眼福,另外定時有白族歌舞表演,還可以品嘗到三道茶和美味的白族佳餚。
彝族村的太陽歷廣場,中間豎有一根觀測時辰的石柱,四周雕有12生肖的石刻,通過石柱的日影來觀測時辰,生動地再現了彝族古老的太陽歷。 巨「虎」則表現了古代彝族人民的圖騰崇拜。另外有土掌房、舞蹈等場景可供觀賞。
其它的民族村寨亦各有其特點。在民族村旁,有一個目前全中國最大、最好的民族博物館──雲南民族博物館。該館由陳列館、科研辦公樓、藏品庫和手工作坊等組成,陳列館共有十六個展室,六千多平方米展出面積以及一個演示作坊和畫廊,逗冊收藏品達十二萬件。建築群前有一個寬闊的廣場,是大型群眾聯歡的好去處。 縱觀整個民族村,是集雲南各民族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建築藝術、音樂舞蹈、宗教信仰、生活環境為一體而建設的,並且全部都是招收土生土長的少數民族青年來服務和表演,使人感到不僅內涵豐富博大,園林風光優美迷人,而且真實親切。加上結構巧妙,布局美觀典雅,形成了一個江南園林式的民俗大觀園,置身其間,的確使人猶如進入仙境一般。 從大門進去,可以先去歌舞廳看定時演出的雲南歌舞,然後去游覽傣族村。傣族在中國的分布,主要是雲南的西雙版納和德宏、紅河、玉溪等地。根據其風俗習慣等的不同,人們把她們分為水傣、旱傣和花腰傣,民族村裡為大家展示的多為水傣的情況。
傣族民居為干欄式竹樓。它涼爽防潮,分為上下兩層,下層多柱子,空間用於存放勞動工具等。上層則是卧室、客廳、門廊、露台等。
進入傣家,一定要脫鞋才能進屋,而且不能闖入卧室,否則將被認為是對主人的冒犯。
傣族是一個極講衛生、注意整潔、熱情好客的民族,傣家少女(小卜少)大多長得體態修長、婀娜多姿,瓜子臉,柳葉眉……傣族地區本身就是一個美女輩出的地方,這里的水,這里的山,這里的整個生態環境,孕育了一代接一代的傣族佳麗。傣族的小夥子一般都長得高挑、清瘦、精幹。農閑時節,每人都會一手精緻的篾活兒,傣族伙子還有另一手絕活兒——隨便摘下一片樹葉含在嘴裡,就能吹奏出各種悅耳動聽的樂曲。
傣族地區屬於亞熱帶、熱帶氣候,人的發育較早,一般在16歲左右,青年男女就開始談戀愛了。到了戀愛的年齡,父母就會給兒子買一把手電筒、一個毯子,這兩件東西,是傣族伙子談戀愛的「導具」。 傣族伙子出去談戀愛叫「獵少」,「獵少」是傣語,直譯成漢話就是「串姑娘」。 勞作一天收工回家,吃過飯,打扮一番後,小夥子披上毯子,拿上電筒,就出去「獵少」了。田邊、地頭、場院上、大青樹下、公路邊都是「獵少」的好地方,「小卜少」們打扮得一個個花枝招展的,一夥伙地聚在一起打鬧嬉笑,等待著伙子們的光顧。 小夥子走到姑娘們的近前,用手電筒挨個照,他發現自己的意中人後,就唱幾句情歌,如姑娘有意,就會主動鑽進伙子裹著的毯子里,雙雙走到一個僻靜的地方開始談戀愛。當你在夜幕降臨之後驅車進入傣族聚居的地方,借著汽車的燈光,一道別致的風景線就會躍入你的眼簾——公路邊、大青樹下、寨子旁,一個個裹著的毯子下,露出四支腳來,這就是心貼心、腳對腳,頭對頭的傣族「卜帽」、「卜少」熱戀的原生態展示圖。達到談婚論嫁的程度後,如果女方家長同意,就按照正常的嫁娶形式進行,如果遭到女方家長的反對,則採取「搶婚」的方式,「卜少」和「卜帽」約好,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卜少」假裝幹活或幹活回家的途中,「卜帽」帶著一夥人,把「卜少」欄下,「搶了」就走,「卜少」此時假裝又叫又喊又掙扎的樣子,當「卜少」家的親人趕到時,「卜少」早已被「搶走」,生米煮成熟飯,既成事實後,「卜帽」家向「卜少」家賠上一些財禮,「卜少」家也就認下這門既成的兒女親家了。
傣寨里有著豐富的各民族工藝品
傣族婚禮
傣族的婚禮,民間稱為「金欠」(結婚宴請之意),成婚儀式在新娘家舉行,屆時要殺豬、殺雞、宰牛,備辦豐盛的酒席宴請親朋好友和本寨的父老鄉親。舉行婚禮之日,在新娘家堂屋裡設置「茂歡」(直譯為魂棹 ),擺上一至三張篾棹 ,用芭蕉葉鋪面,上擺煮熟的雌雄子雞一對,和用芭蕉葉盛裝的糯米飯以及米酒、舂鹽棒、食鹽、芭蕉、紅布、白布、白線等物。雌雄子雞須用傣語稱作「累累東」的芭蕉葉做成的葉帽遮蓋。作好舉行婚禮的准備工作後,新娘的女友,要陪伴新娘梳洗打扮,等待新郎登門,新郎亦在家中梳洗更衣,在親朋好友的陪同下,到新娘家的竹樓上,舉行結婚儀式。
儀式開始時,主婚人坐在「茂歡」後的正中位置,長者圍棹而坐,一對新人面對主婚人而跪,親友圍於兩旁。坐在茂歡跟前的人伸出右手搭在桌上,靜聽主婚人念誦祝詞,「今天是個好日子,現在是一天中最好的時辰,你倆恩恩愛愛結成夫妻,日子會幸福美滿,願生子會得子,盼生女會得女,祝你們幸福美滿,永不分離……
主婚人念完祝詞後,新郎新娘各在桌上揪下一團糯米飯,蘸點米酒、食鹽,再抹一下舂鹽棒和芭蕉後,擺在棹前。主婚人拿起一條長長的白線,從左到右纏在新娘、新郎的肩背,將白線兩端搭在「茂歡」之上,表示將一對新人的心拴在一起。然後拿兩縷白線,分別纏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祝願新婚夫婦百年合好、無災無難。在座的長者也各拿兩縷線,分別拴在新郎、新娘手上,邊拴線,邊念些祝福之詞,拴完線後,婚禮儀式基本結束,婚宴開始,新郎新娘向賓客敬酒致意。
結婚拴線,傣語叫做「樹歡」,意為拴魂,這千古之俗至今仍在延續。關於傣族結婚拴線的習俗,在傣族民間流傳著一個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很早很早以前,一位年幼的傣族公主不知為何,找到宮中一個少年奴僕詢問:「你知道我長大以後會嫁給誰嗎?」奴僕張口便答:「我就是你未來的丈夫」。公主怒起,將手中的小刀甩向僕人,割破了僕人的額頭,僕人也因此而被趕出王宮。經過無數的艱難困苦和周折,那僕人終於成為了另一個王國的君主,並且和他曾經入宮為奴的那個王國聯姻。在舉行婚禮的那天,公主發現新郎額頭上的傷疤,知道他就是當年被自己用刀子劃傷的僕人,悔恨萬分,她當即表示,願與丈夫心相印、魂相依,永不分離。並拿起一縷白線將兩人的手拴在一起,表示永不分離。從此,傣家人便有了結婚拴線之俗。
傣族結婚時,不僅要辦婚宴,還要請歌手唱歌祝福。參加婚宴的人,一般也要送點禮物或禮錢,表示祝福。
傣族地區與東南亞大部份地區一樣都信奉南傳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因小乘佛教是經緬甸傳入中國,所以人們習慣上稱小乘佛教的寺院為緬寺,也稱奘房,傣族幾乎是全民信仰小乘佛教,傣族地區幾乎是村村都有奘房。任何一座奘房裡都只住著和尚,這也是傣族婦女大多不識傣文的原因,因為其寺廟同時也就是學校。
佛寺旁有座小塔廈,大家猜猜看是什麼?那就是傣家的水井。水井的對面是鍾亭和潑水亭。
潑水節
潑水節是傣歷新年,時間是傣歷六月中旬(公歷4月中旬)。到時候,身著節日盛裝的傣族卜少(少女)和卜冒(小夥子),在歡樂的象腳鼓和芒鑼聲中,將傣家的吉祥水潑灑在客人身上,誰被潑得最濕最透,就意味著誰最幸運。
潑水節傣語叫「楞賀尚早」,意為傣歷新年或六月新年,也就是傣歷元旦。傣歷是從六月開始計算的,潑水節是在傣歷的6月17日至19日,即陽歷的4月13日至15日,每年這個時候,在雲南的德宏、版納、臨滄、思茅、玉溪等凡是有傣族聚居的地方,都要進行盛大的潑水狂歡活動。
潑水節期間,在雲南民族村的民族團結廣場和傣寨里,潑水狂歡活動同樣是延續3天,傣族少女們(小卜少)上身穿白色、淡黃色或天藍色等淺色,鑲有各種花邊的緊身內衣,大襟或對襟圓領窄袖衫,下著紅、黃、藍色的金絲絨或其它質料的深色長筒裙,靚麗登場,她們用樹葉蘸著銀碗里的水潑向遊人,潑得起勁兒了,就端起大盆和水桶來潑,傣家人有這樣的風俗,水潑得越多,表達的情意就越深。當大盆小盆的水向你潑來之時,就說明潑水的人對你是情深深、意綿綿了……水在潑灑,水花在飛揚,歡聲笑語中,伴著傣家少女「水、水、水的歡呼聲及象腳鼓、芒鑼的打擊樂聲,民族團結廣場和傣寨里人頭攢動,盛情吉祥之水在人們的頭頂、周圍和空中,劃出了一道道的祝福之光,整個傣寨和廣場變成了一片沸騰歡樂的海洋。
入夜,圍著一堆熊熊的篝火,數千人跳起了歡快的嘎央舞,(傣族的集體舞)通宵達旦,直到朝陽從滇池的東面水域緩緩鑽出,朝霞映紅了民族團結廣場和傣寨時,人們才盡興散去。
白塔是傣寨中最為壯觀的建築。它是仿盈江縣的允燕塔按1:0.9的比例建造的。中間的主塔高23.6米,周圍有40座小塔簇擁。塔剎上懸掛的365個風鈴,不時發出悅耳的叮當聲。聲響告訴人們風力的大小,同時傣家人認為這是來自天上的梵音,會給人間帶來吉祥。
告別了傣寨,我們來到了布朗、佤、基諾、拉祜四個民族的寨子。 追逐太陽的基諾族
基諾族寨子到了。在這個對天神、對太陽進行崇拜祭祀的太陽廣場上,每逢特別的時辰或日子,基諾小夥子都要來敲響神聖的太陽鼓,而姑娘們則會跳起輕快的「三跺腳」。那種以花為媒的定情方式也就伴著竹竿舞的節奏悄然展開。那幢像諸葛孔明帽子的大公房,向你展示的是一個父子大家庭的和睦與團結。 拉祜的傳說
拉祜族歷史悠久,以擅長獵虎而聞名。他們的族稱「拉祜」就是用火烤虎肉的意思。而關於人類的起源,拉祜族認為遠古洪水滔滔時,有一對兄妹躲在葫蘆中逃過了劫難。從此,兄妹結為夫妻,人類得以繁衍。拉祜族村的葫蘆廣場上,身著盛裝的村民們正圍著大大小小的葫蘆將人類起源的故事用歌舞向你娓娓道來,還熱情地邀請你加入他們的歌舞行列。如果你是基督教徒的話,那你一定能在拉祜族教堂中找到知音。 品味白族
我們來到了白族村,白族的「白」是聖潔、忠貞、團結、博愛的意思。
大家首先看到的便是著名的大理崇聖寺三塔的微縮景觀。它是按1:4的比例建造的。三塔是雲南現存最古老的一組密檐磚塔,也是我國偶數塔中層數最多的塔。
接著是白族的扎染服飾店。扎染是白族著名的民間工藝品,深受國內外遊客的青睞。所謂扎染,是將白布按繪制圖案用線縫紮起來,染以靛藍,染好拆線後即呈圖案,美麗古樸。
在這里您能看到地道的白族工藝品
在大理石作坊。大理石因產於大理而得名,它石質細膩,光澤晶瑩,花紋奇異,色彩斑斕,有「天然中國水墨丹青」之美稱。
在木雕屋和草編屋,裡面充分展示了白族兒女另一些精湛的手工藝製品。
在白族藝術館,我們可以在裡面觀賞到來自世界各國的蝴蝶標本。看完這些蝴蝶標本,人們自然會聯想起大理蝴蝶泉。
來到了民俗館,那一幢幢、一院院整齊莊重的白牆青瓦樓房,會使你領略到白族人民的建築藝術。中國各地的民居多為坐北朝南,即背風向陽,又溫暖舒適。可大理下關地區是個風口,常年刮偏西的大風,而且處於地震多發地帶。因此,房屋為沿東西向的中軸布局,主房皆坐西朝東,通常是「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是由一幢二層樓的正房兩側各配一座廂房,以及正房對面的一堵牆壁共同圍成的一座封閉式院落。這堵牆壁上繪有彩畫,中央嵌有一塊圓形大理石;從中午到傍晚,陽光照耀在牆壁上再反射到院子里,把整個院落照得十分明亮,通常被人們叫做「照壁」。「四合五天井」,是指四面都是樓房,四個角的交接處分別有四個小天井,加上中央一個大天井的封閉式建築。在民俗館里我們還可以看到白族婚俗陳列。
「一苦二甜三回味」讓你在三道茶中去品味白族的細膩
花園茶社:
大家可能早就聽說過「三道茶」了。所謂「三道茶」,即一甜二苦三回味。它象徵著人生道路先苦後甜,苦盡甘來的歷程。大家品嘗了白族三道茶後一定會深刻體會到「人生如茶」。
白族本主廟:
白族在宗教信仰方面主要信奉佛教,尤其是觀音崇拜十分普遍。此外,信奉本主也是白族特有的信仰。本主是白族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等原始宗教觀念相融合的產物,其實就是本土本地的保護神。
白族戲台:
這是白族人民每逢喜慶節日表演大本曲、白劇、霸王鞭等民族歌舞的地方。在白族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節日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一年一度盛大的三月街。三月街又名觀音節。一開始是佛教的講經廟會,於每年夏歷三月十五日開始,為期一周左右,在大理蒼山東麓舉行,這期間,「諸商雲集,現貨山積」,各族人民把最好的工藝品和土特產品拿到三月街出售,把最優秀的節目帶到三月街演出。後來,三月街逐步演變為具有濃厚民族色彩的貿易集市和節日盛會。
聆聽洞經音樂,感受納西東巴文化的燦爛
來到納西村,村入口處有尊雕像:手執長矛,戰馬騰躍。他的名字叫「三朵」,是納西族的民族英雄。相傳,三朵是麗江木姓土司的一員大將,在戰爭中神勇異常,屢建戰功,木土司為其在玉龍山下北嶽廟中祭祀。
在三朵神鵰像旁,有兩面壁畫和浮雕牆,展現出濃烈的東巴文化氛圍。其中壁畫為東巴文彩繪而成,反映的是納西族本土宗教東巴教的始祖東巴什羅創立東巴教的經典《東巴經》而得名,至今仍為東巴(東巴教經師)研究者和藝術家所使用,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浮雕則表現《東巴經》中《創世紀》內容。《創世紀》認為藏、納西、白三族同祖,它記敘了三族的始祖崇仁利恩創世的艱辛,以及崇仁利恩後來娶妻生了三子(即三族的先祖)的故事。
我們看到的這座高大的石牌坊,是仿照麗江獅子山舊時木土司府前的石牌坊建造的。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納西族「三房一照壁」、「民居樓」、「工藝樓」等建築。這些建築圍合在一起表現出麗江大研鎮的「四方街」,展現了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之地——麗江城所具有的家家流水,戶戶垂柳的古樸風貌。在這里的展室中,我們可以看到納西婦女的「披星戴月」服飾;可以欣賞到被稱為古樂活化石的《白沙細樂》和《麗江古樂》,這是忽必烈「元跨革囊」時以及明代由北方和中原流傳到麗江的。穿過「花馬坊」,翻過花園式的小山,「女兒國」的木楞房和「瀘沽湖」便呈現在眼前。這里是摩梭之家。摩梭人主要居住在麗江寧蒗縣永寧地區,至今仍保持著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走婚制,家庭中以母系血緣為主,婦女地位高於男人。這種母系氏族社會遺跡,被稱為「人類社會婚姻家庭發展史的活化石」。在摩梭之家,我們可以一一參觀祖母房、經堂、男兒房、姑娘房和阿夏房。 司崗里的呼喚
走過竹藤橋,我們到達佤寨,這是「司崗里」廣場。「司崗」系佤語,意為山洞,「里」,是出來的意思。這個廣場表現的是佤族創世紀史詩《司崗里》所講述的佤族是從山洞裡走出來的傳說。人頭樁、剽牛樁和木鼓,向人們展示著這個民族原始、古樸、驍勇、渾厚的民族文化…… 熱情如火的彝族
我們來到彝族村。彝族是我省人口最多、分布最廣、支系最多的少數民族。他們以虎為圖騰崇拜。大家看,正對村門的紅砂石牆上巨大的「三虎浮雕」,粗獷而有生氣,為我們引導著游覽的方向。這是根據楚雄州牟定縣風氏土司出土文物中的虎圖設計製作的。轉過石牆,又見遠處又一碩大黑色「虎頭」,那是一座人工虎山。
虎山前面是十月太陽歷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高大的圖騰柱,柱上雕刻著太陽、虎、火、八卦等圖案。廣場周圍有十組月亮石雕。每個月球都分黑白兩色,但黑白面方向各異,表明十月歷中每個月月亮所處的不同位置。十月歷將一年分為10個月,每月36天,外加5—6天年節。此歷優點突出,月、日數整齊易記,季節性准確科學。它歷史十分久遠,約在夏朝就已使用,十月太陽歷是彝族人民的驕傲。在十組月亮石球的外圈,是十二生肖雕像。彝族古代以十二生肖記日,與漢族十二生肖不同的是:它以虎為首,而不是以鼠開頭。
再往前走,便是彝家民居。它是以滇南峨山一帶的彝族土掌房為原形。這種房屋冬暖夏涼,造價低廉。底層做廚房、廄舍,樓上住人,平台房頂,可晾曬糧食,也可作活動場所。土掌房裡面有織綉樓、工藝樓、文化樓、土司樓等,各具特色,粗獷古樸與精巧細致融為一體。火把節是彝族最隆重的節日,時間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節日里,白天鬥牛、摔跤,熱鬧非凡;入夜,火把熊熊,照紅夜空,青年男女盡情狂歡。這一切,充分展現出彝族人民那火辣辣的奔放性格。
在雲南民族村裡,除了一個個迷人的村寨外,在民族團結廣場上,你還能看到驚險的僳僳族上刀桿、萬人歡騰的景頗族木腦縱歌、多姿多彩的民族歌舞、妙趣橫生的大象表演,這里的大象,在馴象師的調教下,會向遊客敬禮,敬禮時鼻子向右一甩,象頭一低,雙腿跪下,引得遊人開懷大笑,大象還會用長長的鼻子捲起一位姑娘,慢慢朝前行走,姑娘被大象軟軟的長鼻子卷在半空,忽悠忽悠地在空中搖盪,好不快哉!簡直爽極了!但這種「爽」,是需要膽量和勇氣,這是勇敢者的游戲。當遊人把食物贈給大象時,大象會頻頻點頭致意,表示感謝!大象還會踩著人們播放的進行曲音樂節拍,踏著正步前進,這是大象的靈性加馴象師對大象精心調教和訓練的成果……真可謂其樂無窮。

㈦ 通湖草原在哪

就草原而言,平常給人的印象中,一定是一望無際的綠色,湖天一色,其實通湖草原不僅只有湖和草原,還有沙漠。通湖草原坐標於騰格里沙漠腹地,沙頃猛丘眾多,因為擁有沙漠湖泊的原因,這里蒼翠欲滴,植被繁茂。有了解歷史的人士,對於通湖草原是再熟悉不過了,這里曾經是古絲綢之路的要塞,至今仍保留著古代商道、鹽道、大盛魁古駝道等遺址,而且當年所留下的沙山岩畫仍清晰可見,古舊的買賣城遺址仍然依稀可辨,有些建築仍保留完好。

在這里你可靜靜地漫步,每一瞥的風景都會讓人心胸開闊,彷彿置身於浩瀚的星河,是那麼的縹緲而又神秘,天大地大,放空一切,僅剩愉悅,感覺非同一般。尤其是景區的遊玩項目,驚險刺激,有趣好玩,用餐環境寬敞明亮,您可邊吃烤全羊,邊欣賞著民族歌舞表演,抬頭即可仰望浩瀚的星空,蒼茫的宇宙,讓人浮想聯翩,頓感心境大好,非常適合於全家出遊或結伴遊玩。

㈧ 印度「獨特的風景線」,遊客看到後為什麼臉會發紅

大家都知道,印度的歷史文化和中國一樣,都非常的悠久,早在我國古代時期,印度的很多方面都和我們有很深的交流,尤其是在我國唐代時期,大唐法師玄奘就曾去過印度取得經書,所以說我國佛教的發展跟印度有很大的關系,在如今這個時代,大家似乎對印度這個國家有了一些偏見。

對於印度人民這樣的洗澡方式,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感想嗎,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評論,想了解世界更多的趣事,可以點贊和關注哦,謝謝大家!

參考文獻

《世界名人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