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誰能這認的中葯處方的中葯名
你應該把這個方子里你認識所有的葯名全部輸入網路,不認識的就輸一個字,或者可能有相同的葯方,按照方子里有佛手又有菟絲子的我估計是體弱虛寒的人用的,最後面那個如果不是醫生寫錯字的話應該是個「天」字,「無」字開頭的中葯名很少,基本就是無花果啦無患子啦什麼的,但是這個看不像,有的方子少一味葯也不會影響療效,你最好拿去中醫那裡給你提提建議,不要擅自做主
第一行:菟絲子10,佛手第二行:(看不清楚,你最好能拍一張更完整一點的照片)
無
天
㈡ 人參\大黃\黃芪\黃芩\茯苓\白術\川芎的功能和功效還有主治和圖片!
人參:【性狀】 生曬參 主根呈紡錘形或圓柱形,長3~15cm,直徑1~2cm。表麵灰黃色,
上部或全體有疏淺斷續的粗橫紋及明顯的縱皺,下部有支根2~3條,並著生多數細長
的須根,須根上常有不明顯的細小疣狀突起。根莖(蘆頭)長1~4cm,直徑0.3~1.5cm,
多拘攣而彎曲,具不定根({丁})和稀疏的凹窩狀莖痕(蘆碗)。質較硬,斷面淡黃白
色,顯粉性,形成層環紋棕黃色,皮部有黃棕色的點狀樹脂道及放射狀裂隙。香氣特異,
味微苦、甘。
生曬山參 主根與根莖等長或較短,呈人字形、菱形或圓柱形,長2~10cm。表麵灰
黃色,具縱紋,上端有緊密而深陷的環狀橫紋,支根多為2 條,須根細長,清晰不亂,
有明顯的疣狀突起,習稱「珍珠疙瘩」。根莖細長,上部具密集的莖痕,不定根較粗,
形似棗核。
【炮製】 生曬參 潤透,切薄片,乾燥。
生曬山參 用時粉碎或搗碎。
【性味與歸經】 甘、微苦,平。歸脾、肺、心經。
【功能與主治】 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用於體虛欲脫,
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
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用法與用量】 3~9g,另煎兌入湯劑服;野山參若研粉吞服,一次2g,一日2次。 【注意】 不宜與藜蘆同用。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密閉保存,防蛀。
圖:http://www.58food.com/oledit/UploadFile/20065/2006531223937587.jpg
大黃:【性狀】 本品呈類圓柱形、圓錐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塊狀,長3~17cm,直徑3~10
cm。除盡外皮者表面黃棕色至紅棕色,有悔神的可見類白色網狀紋理及星點(異型維管束)散
在,殘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繩孔及粗皺紋。質堅實,有的中心稍松軟,斷面淡紅棕色
或黃棕色,顯顆粒性;根莖髓部寬廣,有星點環列或散在;根木部發達,具放射狀紋理,
形成層環明顯,無星點。氣清香,味苦而微澀,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炮製】 大黃 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或塊,晾乾。
酒大黃 取凈大黃片,照酒炙法(附錄Ⅱ D)炒干。
熟大黃 取凈大黃塊,照酒燉或酒蒸法(附錄Ⅱ D)燉或蒸至內外均呈黑色。
大黃炭 取凈大黃片,照炒炭法(附錄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焦褐色。
【性味與歸經】 苦,寒。歸脾、胃、大腸碧困虧、肝、心包經。
【功能與主治】 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用於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
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
傷,外治水火燙傷;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黃善清上焦血分熱毒。用於目赤咽腫,齒齦腫
痛。熟大黃瀉下力緩,瀉火解毒。用於火毒瘡瘍。大黃炭涼血化瘀止血。用於血熱有瘀
出血症。
【用法與用量】 3~30g,用於瀉下不宜久煎。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患處。
【注意】 孕婦慎用。
【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制劑】 大黃流浸膏
圖: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images/dahuang_5.jpg
黃芪: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0一150厘米;主根粗而長,直徑1一3厘米;莖直立,有細棱,被白色長柔毛。奇數羽狀復葉,葉軸有長柔毛;小葉(13一)21一27(尺如一31),橢圓形至長圓狀卵形,長7一30毫米,寬4一12毫米,先端圓鈍或微凹,有時具小刺尖,基部圓形,下面有伏生白色柔毛;托葉狹披針形,長約6毫米,有白色長柔毛。總狀花序生於上部葉腋,具花(5一)10一20,花梗在果期顯著伸長;花黃色或淡黃色,長(12一)15一18毫米,有線形苞片;花萼鍾狀,長5一7毫米,有白色長柔毛,萼齒短,長為萼筒的1/5或1/4,三角狀;旗瓣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幾無爪;翼瓣與龍骨瓣近等長,較旗瓣稍短,均有長爪;子房有柄,被柔毛。莢果膨脹,卵狀長圓形,長2一3(一3.5)厘米,頂端具短喙,基部有長柄,果皮膜質,被黑色短柔毛,有時被白色毛或二者混生,具3一8種子。
特性
黃芪分布於我國溫帶和暖溫帶地區,為深根性植物。喜涼爽氣候,有較強的抗旱、耐寒能力,不耐熱,不耐澇。氣溫過高常抑制植株生長,土壤濕度過大,常引起根部腐爛。宜在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生長,在粘土上則根多,生長緩慢。多生於林緣、灌叢、林間草地、疏林下及草甸等處。花期(6)7--8月,果期(7)8--9月。
保護價值
黃芪根入葯,常作滋補中葯,又可作獸葯,銷售量大。根莖之10倍水浸液,對馬鈴薯晚疫有抑制效率。黃芪還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圖:http://img.zj96345.cn/News/ImgFile/2006_09_08/20060908095923310.jpg
黃芩:【性狀】本品呈圓錐形,扭曲,長8~25cm,直徑1~3cm。表面棕黃色或深黃色,有稀疏的疣狀細根痕,上部較粗糙,有扭曲的縱皺或不規則的網紋,下部有順紋和細皺。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黃色,中間紅棕色,通稱子芩,以清火養陰為主;老根中間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狀或已成空洞,稱枯芩,以清火敗毒為主。氣微,味苦。
【性味與歸經】苦,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於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潮。
圖:http://www.yaopinnet.com/tupu/huangling.jpg
茯苓:【性狀】
茯苓個:呈類球形 、橢圓形 、扁圓形或不規則團塊,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顯的皺縮紋理。體重,質堅實,斷面顆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層淡棕色,內部白色,少數淡紅色,有的中間抱有松根。無臭,味淡,嚼之粘牙。
茯苓皮:為削下的茯苓外皮,形狀大小不一。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內面白色或淡棕色。質較松軟,略具彈性。
茯苓塊:為去皮後切制的茯苓,呈塊片狀,大小不一。白色、淡紅色或淡棕色。
赤茯苓:將棕紅色或淡紅色部分切成塊狀或片狀。
白茯苓:切去赤茯苓後的白色部分。
【性味歸經】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
【功能主治】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於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用法用量】 9~15g。
【貯藏】置乾燥處,防潮。
【備注】
(1)如偏於寒濕者,可與桂枝、白術等配伍;偏於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於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術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術等同用。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術、山葯等配伍。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葯。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症,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術同用。治痰濕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摘錄】《中國葯典》
圖:http://www.yaopinnet.com/tupu/fuling.jpg
白術:【製法】
土白術:取白術片,用伏龍肝細粉炒至表面掛有土色,篩去多餘的土。每100kg白術片 ,用伏龍肝細粉20kg。
炒白術:將蜜炙麩皮撒入熱鍋內,待冒煙時加入白術片,炒至焦黃色、逸出焦香氣,取出,篩去蜜炙麩皮。每 100kg白術片,用蜜炙麩皮10kg。
【性狀】本品為不規則的肥厚團塊,長3 ~13cm,直徑 1.5~7cm 。表麵灰黃色或灰棕色,有瘤狀突起及斷續的縱皺和溝紋,並有須根痕,頂端有殘留莖基和芽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黃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黃色的點狀油室散在;烘乾者斷面角質樣,色較深或有裂隙。氣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帶黏性。
【性味歸經】苦、甘,溫。歸脾、胃經。
【功能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土白術健脾,和胃,安胎。用於脾虛食少,泄瀉便溏,胎動不安。
【應用】1、用於脾胃氣虛,運化失常所致的飲食減少,脘腹虛脹,倦怠乏力等。常與黨參、茯苓等同用。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腹瀉,則與黨參、乾薑配伍,如理中湯。
2、用於痰飲和水腫。痰飲停滯,常與桂枝、茯苓配伍;水濕腫滿,常與茯苓、澤瀉配伍。
3、用於表虛自汗。可與黃芪、浮小麥同用。
此外,還可用於胎熱而胎動不安者,常與黃芩同用。
[用量、使用注意、禁忌]
3—12克。
經研究:
有促進腸胃分泌的作用。有明顯而持久的利尿作用,且能促進電解質特別是納的排出。有降低血糖、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元減少的作用。能促進體重增加及肌力增強。
【用法用量】 6 ~12g。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摘錄】《中國葯典》
圖:http://www.yaopinnet.com/tupu/shu.jpg
川芎:
【性狀】 本品為不規則結節狀拳形團塊,直徑2~7cm。表面黃褐色,粗糙皺縮,有多數平行隆起的輪節,頂端有凹陷的類圓形莖痕,下側及輪節上有多數小瘤狀根痕。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灰黃色,散有黃棕色的油室,形成層呈波狀環紋。氣濃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炮製】 除去雜質,分開大小,略泡,洗凈,潤透,切薄片,乾燥。
【性味與歸經】 辛,溫。歸肝、膽、心包經。
【功能與主治】 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
【用法與用量】 3~9g。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圖:http://www.a-hospital.com/ahpic02/2006-5/2006523144631651.jpg
呵呵,真是很多呢~
㈢ 白芍最簡單去皮方法
白芍為毛茛科植物;夏、秋二季採挖,洗凈,除去頭尾和細根,置沸水中煮後除去外皮,曬干。具有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之功效。常用於血虛萎黃,自汗,盜汗,脅痛,腹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但傳統的去皮方式為:將白芍直接置於滾筒內,通過滾筒的轉動與轉動軸上葉片的結合,使白芍在轉動過程中通過葉片將其外皮去除。但該種方式存在以下弊端:第一,因白芍為煮後再去皮處理,煮熟後的白芍較脆弱,在不斷的與滾筒碰撞的同時會散落;高速轉動的葉片與白芍接觸時,會加大白芍的被破壞的程度;第三,去除的外皮和白芍會混合在滾筒內,不易將其分開。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白芍用快速去皮裝置,能夠降低對白芍的破壞程度,並且使白芍與外皮分離開,便於後續加工。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它包括有安裝架,所述安裝架上設置有旋轉電機,所述旋轉電機上設置有第一驅動轉輪,所述第一驅動轉輪與旋轉電機的轉子傳動連接,第一驅動轉輪的上方設置有第二驅動轉輪,所述第二驅動轉輪通過皮帶與第一驅動轉輪傳動連接,第二驅動轉輪上設置有橫向的轉動軸,所述轉動軸的一端直線貫穿第二驅動轉輪,轉動軸的另一端設置有旋轉輪,所述旋轉輪上固接中部具有向下凹陷的搖桿,位於所述搖桿的一側設置有去皮箱,所述去皮箱內沿搖桿的長度方向設置有中空結構的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兩端分別與去皮箱的內側壁鉸接,支撐板的端面上固接連桿,連桿的一端穿過去皮室的內壁與搖桿的凹陷部轉動連接,位於支撐板的中空部分內固接有多個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的底部設置有多個長度不同的去皮刀,所述去皮刀與去皮室的底部之間具有一個入料口,位於所述入料口的下方設置有與支撐板方向一致的傳送板,所述傳送板上設置有多個可轉動的傳送輥,相鄰傳送輥之間具有小於白芍長度的間隙。
進一步,所述傳送板的底部設置有能夠驅動傳送板的一端上下移動的升降組件。
進一步,所述升降組件包括有升降底座、轉盤、多個中空結構的支撐盤和手柄;所述升降底座固接在去皮箱內部底壁上,所述轉盤可轉動的設置在升降底座上,轉盤的外沿設置有橫向的手柄,手柄的一端直線貫穿去皮箱並延伸至去皮箱外,所述多個支撐盤上下並列的設置在轉盤上,相鄰兩個支撐盤之間通過能夠升降的伸縮桿相互鉸接,位於上部的支撐盤的盤面與傳送板的底部一端連接。
進一步,所述傳送板與去皮箱的底部之間設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於傳送輥的傳送方向上。
進一步,所述去皮刀上塗覆有金剛砂。
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優點:將待去皮的白芍通過入料口放入去皮箱內,然後通過傳送輥的轉動將白芍運送到去皮刀的下方,旋轉電機通過第一驅動轉輪、第二驅動轉輪和轉動軸帶動旋轉輪轉動,旋轉輪轉動的同時會伴隨著搖桿轉動,搖桿將帶動支撐板繞其鉸接點上下轉動,從而使去皮刀上下往復的對白芍表面進行摩擦,並且傳送輥在轉動的同時會給白芍沿其切線方向的推力,使白芍轉動,從而增大了去皮刀與白芍之間的接觸面積,使白芍表面的所有外皮都能去除,再通過傳送輥傳送出去,去除的外皮通過傳送輥之間的間隙落下。通過傳送輥的轉動帶動白芍轉動,避免了白芍與滾筒碰撞的現象,從而降低了對白芍的破壞程度,防止其散落;並且去除的外皮會直接落入傳送輥之間的間隙內,不會隨著白芍出去,實現外皮與白芍分離的目的,便於後續對去除外皮的白芍的加工處理等。
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徵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後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並且在某種程度上,基於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從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本實用新型的目標和其他優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附圖說明如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的放大示意圖;
圖3為圖1中支撐板的俯視放大圖;
圖4為圖1中支撐板的側視放大圖;
圖5為圖1中傳送板的俯視放大圖;
圖中:1.安裝架;2.旋轉電機;3.第一驅動轉輪;4.第二驅動轉輪;5.轉動軸;6.旋轉輪;7.搖桿;8.去皮箱;9.支撐板;10.連桿;11.固定桿;12.去皮刀;13.傳送板;14.傳送輥;15.升降底座;16.轉盤;17.支撐盤;18.手柄;19.伸縮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如下圖1至圖5所示,一種白芍用快速去皮裝置包括有安裝架1,安裝架1上設置有旋轉電機2,旋轉電機2上設置有第一驅動轉輪3,第一驅動轉輪3與旋轉電機2的轉子傳動連接,第一驅動轉輪3的上方設置有第二驅動轉輪4,第二驅動轉輪4通過皮帶與第一驅動轉輪3傳動連接,第二驅動轉輪4上設置有橫向的轉動軸5,轉動軸5的一端直線貫穿第二驅動轉輪4,轉動軸5的另一端設置有旋轉輪6,旋轉輪6上固接中部具有向下凹陷的搖桿7,位於搖桿7的一側設置有去皮箱8,去皮箱8內沿搖桿7的長度方向設置有中空結構的支撐板9,支撐板9的兩端分別與去皮箱8的內側壁鉸接,支撐板9的端面上固接連桿10,連桿10的一端穿過去皮室的內壁與搖桿7的凹陷部轉動連接,位於支撐板9的中空部分內固接有三個固定桿11,固定桿11的底部設置有十個長度不同的去皮刀12,去皮刀12與去皮室的底部之間具有一個入料口,位於入料口的下方設置有與支撐板9方向一致的傳送板13,傳送板13上設置有五個可轉動的傳送輥14,相鄰傳送輥14之間具有小於白芍長度的間隙。
將待去皮的白芍通過入料口放入去皮箱8內,然後通過傳送輥14的轉動將白芍運送到去皮刀12的下方,旋轉電機2通過第一驅動轉輪3、第二驅動轉輪4和轉動軸5帶動旋轉輪6轉動,旋轉輪6轉動的同時會伴隨著搖桿7轉動,搖桿7將帶動支撐板9繞其鉸接點上下轉動,支撐板9轉動的弧度為凹陷部轉動到最下方和最上方之間的直線距離,因白芍是煮後再進行去皮處理的,所以其表面會存在大量的熱量,為了便於其快速散熱,將支撐板9設置為中空結構,使白芍與外界的冷空氣接觸面積增大;在支撐板9上下運動的過程中,使去皮刀12上下往復的對白芍表面進行摩擦,在摩擦過程中,被煮後的外皮較為柔軟,能夠輕易快速的將其去除,並且傳送輥14在轉動的同時會給白芍沿其切線方向的推力,使白芍轉動,從而增大了去皮刀12與白芍之間的接觸面積,使白芍表面的所有外皮都能去除,此外,白芍大部分存在一個彎曲的弧度,為了使白芍表面的所有外皮都能被去除,將去皮刀12設置成長短不一的,去皮完成後再通過傳送輥14傳送出去,去除的外皮通過傳送輥14之間的間隙落下。通過傳送輥14的轉動帶動白芍轉動,避免了白芍與滾筒碰撞的現象,從而降低了對白芍的破壞程度,防止其散落;並且去除的外皮會直接落入傳送輥14之間的間隙內,不會隨著白芍出去,實現外皮與白芍分離的目的,便於後續對去除外皮的白芍的加工處理等。
傳送板13的底部設置有能夠驅動傳送板13的一端上下移動的升降組件。升降組件包括有升降底座15、轉盤16、多個中空結構的支撐盤17和手柄18;升降底座15固接在去皮箱8內部底壁上,轉盤16可轉動的設置在升降底座15上,轉盤16的外沿設置有橫向的手柄18,手柄18的一端直線貫穿去皮箱8並延伸至去皮箱8外,多個支撐盤17上下並列的設置在轉盤16上,相鄰兩個支撐盤17之間通過能夠升降的伸縮桿19相互鉸接,位於上部的支撐盤17的盤面與傳送板13的底部一端連接。傳送板13與去皮箱8的底部之間設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位於傳送輥14的傳送方向上。
當去皮完成後,通過出料口將去除的外皮排出;然後通過轉動手柄18使轉盤16轉動,從而使位於其上面的支撐盤17通過伸縮桿19的壓縮下降,支撐盤17在下降的過程中會帶著傳送板13的一端下降,使傳送板13的一端低於傳送板13的另一端,直至傳送板13的一端位於出料口上,然後位於上面的白芍會沿其斜面向下落,通過出料口被排出;實現白芍與外皮自動分離的目的。
去皮刀12上塗覆有金剛砂,增大了去皮刀12與白芍接觸面積的粗糙程度,使外皮更易快速的被去皮刀12去除。
本實施例通過傳送輥14的轉動帶動白芍轉動,避免了白芍與滾筒碰撞的現象,從而降低了對白芍的破壞程度,防止其散落;並且去除的外皮會直接落入傳送輥14之間的間隙內,不會隨著白芍出去,實現外皮與白芍分離的目的,便於後續對去除外皮的白芍的加工處理等。
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㈣ 中草葯名稱大全
佛手柑 佛手參 佛耳草 佛甲草 伽南香 余甘子 余糧石龜板膠 角茴香 狗肝萊 辛夷花 寶塔菜 補骨脂 訶子皮谷精草 懷山葯 懷牛膝 灶心土 沙苑子 沙棗葉 沒石子陳倉米 陳棕炭 忍冬花 忍冬藤 驢皮膠 雞頭米 雞腸風雞兒腸 雞內金 雞血藤 雞蛋殼 雞子黃 雞冠花 雞冠石雞肫皮 雞骨草 雞矢藤 紙末花 青木香 青風藤 青葉膽青箱子 青礞石 青莢葉 玫瑰花 苦地丁 苦冬瓜 苦杏仁苦豆草 苦丁香 苦參子 苦楝葉 苦瓜干 苦楝皮 苦楝根苘麻子 茅針花 茅莓根 茅根炭 枇杷葉 板栗殼 板藍根松節油 松花粉 松壽蘭 楓香脂 杭菊花 杭白芷 抱石蓮抱茯神 拉拉藤 掛金燈 刺刺溜 刺五加 刺兒榮 刺猥皮刺蒺藜 郁李仁 軟紫草 奇南香 虎耳草 虎掌草 虎杖根羅汗果 羅布麻 羅鍋底 敗醬草 明天麻 明黨參 肥玉竹肺形草 腫節風 齒緣草 岩白菜 牧馬豆 垂盆草 委陵菜使君子 側柏葉 金沙藤 金佛草 金果欖 金蕎麥 金蓮花金錢草 金鐵鎖 金銀花 金錦香 金鈴子 金鈕子 金針菜金礞石 金櫻子 金櫻花 金櫻根 金雀根 魚腥草 狗肝菜制半夏 制沒葯 制乳香 制附片 制猴頭 鬧羊花 夜關門夜交藤 夜來香 夜明砂 京大戟 空心莧 並頭草 爐甘石炒麥芽 油松節 法半夏 洛陽花 泡桐果 波羅蜜 活血草波羅子 降真香 參三七 細米草 珍珠母 珍珠傘 珍珠杠幫信草 項開口 荊三棱 荊芥穗 茜草炭 蓽澄茄 草三七草豆蔻 案麻黃 草決明 草河車 草珊瑚 草果仁 草烏葉草烏芽 草血竭 草紅藤 菌陳蒿 茯苓皮 茯苓木 茺蔚子荔枝草 荔枝核 薺菜花 葯玉米 胡蘆巴 胡黃連 胡麻仁南天竹 南大黃 南細辛 南沙參 南鶴虱 柏子仁 枸杞子枸骨葉 相思子 桂花子 威靈仙 厚朴花 砂仁殼 砂仁花挖耳草 牽牛子 鴉膽子 鴉蛋子 點地海 省頭草 韭菜子骨碎補 鍾改沒信乳石 香附子 香青蒿 香青蘭 香加皮 香青草香果脂 香櫞皮 香盆子 禹余糧 禹糧土 禹糧石 禹白附膽南星 胖大海 匍伏堇 獨腳金 獨腳蓮 鬼饅頭 蛇麻油鬼針草 鬼箭羽 急性子 急解索 食茱萸 姜半夏 首烏藤美人蕉 美舌藻 洋金花 穿山龍 穿山甲 穿心蓮 穿破石穿地龍 扁豆衣 扁豆花 宣木瓜 祖司麻察逗 退血草 孩兒草孩兒茶 孩兒參 絡石藤 珠子參 素馨花 葵菔子 萊菔根莪大夏 茛岩子 桂枝湯 桂圓肉 懷香子 夏水仙 夏天無復枯草 桃兒七 桃樹葉 桃金娘 桃樹膠 核桃仁 鹽雲參破故紙 破布子 破石蘭 起風紫 柴胡草 圓豆蔻 鴨舌草鴨跖草 鐵扁擔 鐵刺苓 鐵莧葵 積雪草 稱鉤風 倒扣草倒吊筆 臭梧桐 臭椿樹 透骨草 透骨消 留術子 徐長卿狼牙草 狼把草 凌霄花 寬筋藤 高良姜 唐松草 談婆婆粉沙棗 粉草薢 料豆衣 益智仁 益母草 浙貝母 浙桐皮娑羅子 海風藤 海金沙 海桐皮 海人草 海仁草 海浮石海狗腎 海蛤殼 海螵蛸 浮小麥 浮海石 燒石膏 胭脂菜胭脂豆 通天藤 通脫木 預知子 陸續斷 桑白皮 桑寄生桑螵蛸 桑椹子 黃芫花 黃常山 黃菊花 黃葯子 黃瓜秧黃秛欏 菖蒲根 菟絲子 蘿卜子 繼木葉 接骨木 散血草散寒草 珠子草 救必應 崩大碗 晚蠶草 野馬追 野木瓜野菊花 野牡丹 野山參 野冬青 野苜蓿 野雞冠 野蕎麥骨稗草 蛇床子 蛇方谷 蛇果草 蛇含草 蛇膽汁 銀杏葉銀柴胡 甜瓜子 甜瓜蒂 甜地丁 甜杏仁 甜石蓮 豬牙皂豬殃殃 豬毛菜 豬鬃草 貓眼草 盤龍參 曼陀羅 麻黃根核輪麻角膠 鹿角霜 鹿茸草 鹿銜草 鹿蹄草 鹿壽草 章表根章柳根 旋復花 旋復梗 斷血流 斷腸草 淮山葯 淮小麥密陀僧 密蒙花 望春花 望江南 望江青 遍地錦 剪春羅剪秋羅 淫羊霍 淡竹葉 淡豆豉 淡竹茹 清半夏 羚羊角婆婆葉 脫力草 續隨子 綿菌陳 綿萆薢 款冬花 葫蘆巴葫蘆茶 茅藶子 萱草根 落地花 落得打 朝天罐 朝鮮參雁來紅 硬紫草 楮實子 棉花根 棕櫚子 椰餾油 棒棒木紫貝齒 紫石英 紫蘇子 紫蘇葉 紫蘇梗 紫河車 紫金龍紫草茸 紫珠葉 紫珠草 紫金牛 紫檀香 酢醬草 黑木耳黑風藤 黑芝麻 黑草烏 黑胡椒 黑三棱 黑彈木 黑藜蘆番木鱉 番瀉葉 番紅花 鋪地錦 焦大麥 焦神曲 焦山梔焦山楂 鵝管石 鵝掌藤 筋骨草 象貝母 奧靈丹 猴兒掌傣肌松 寒水石 竄地香 割人藤 滑石粉 滁菊花 鷓鴣菜 犀角粉 藍布止 藍花參 藍地相 蓖麻子 蓬莪術 蒲公英墓回頭 椿根皮 槐花炭 楝樹皮 榆白皮 欖核蓮 雷震子零餘子 照山白 路路通 路邊青 路邊黃 蜀羊泉 蝴蝶花膃肭臍 鼠粘子 錦燈龍 錫葉藤 矮地茶 鼠麴草 溪黃草滿山紅 滿山白 滿江紅 滿天星 煨肉蔻 煅石膏 隔山香蔓荊子 蔊菜素 榧子肉 碧玉散 酸棗仁 酸醋樹 豨簽草蜘蛛香 罌栗殼 算盤子 鮮生地 鮮竹葉 鮮竹瀝 鮮石斛鮮首烏 鮮蘆根 辣椒秸 睡菜葉 嫩雙鈴 縮砂仁 縮砂密樗白皮 樟柳頭 槲寄生 震天雷 醋不溜 墨旱蓮 箭根薯熟地黃 熟石膏 寮刁竹 鶴草芽 鶴草酚 潼蒺藜 薏苡仁薄荷葉 薄荷油 薄荷腦 顛茄草 顛茄酊 橘核仁 潞安茶潞黨參 凝水石 藏紅花 藏菖蒲 藏青果 藏糙蘇 櫓豆衣藤苦參 覆盆子 蟛蜞菊 翻白草 麒麟竭 露蜂房 糯稻根霸王鞭 阿芙蓉 阿井泉 安石榴 巴旦杏 白瓷器 白蟻泥半天河 不灰木 酢漿草 大豆豉 肥皂莢 鍛灶灰 伏龍肝東壁土 甘松香 釜臍墨 寒號蟲 訶黎勒 盍藤子 紅藍花胡頹子 花乳石 黃大豆 黃明膠 黃顙魚 雞腸草 見腫消金星草 金星石 金牙石 錦地羅 井泉水 樑上塵 龍須菜漏籃子 鹿角菜 螺旋草 鰻鱺魚 獼猴桃 蘑菰蕈 溺白沂蓬莪茂 萍蓬草 蚯蚓泥 人中黃 石硫赤 石龍子 石腦油石首魚 水銀粉 神針火 鼠尾草 蘇方木 土蜂窠 烏賊魚烏爹泥 烏古瓦 烏臼木 鐵線草 無患子 無名精 無名異夏枯草 徐長卿 玄精石 零陵香 熏陸香 延胡索 鹽膽水鹽麩子 蟻垤土 益智子 茵陳蒿 罌子粟 罌子桐 玉蜀黍坐拿草 皂莢蕈一枝黃花 十大功勞 八角茴香 九眼獨活 大豆黃卷 大金錢草大白毛蛇 大葉龍膽 山臘梅葉 山臘梅茶 廣金錢草 小花排草小野雞尾 萬年青根 馬兜鈴藤 馬蹄細辛 王不留行 五指毛桃五爪金龍 葉茅對鉤 毛巴豆根 玉葡萄根 打官司草 甘青青藍龍丹花根 兆五味子 四川大黃 四葉細辛 仙鶴草根 白花前胡白雲花根 白巨勝子 白花菜子 白菊菊干 白茅花草 冬蟲夏草畢日陽古 西瓜翠衣 竹節香附 全葉青蘭 全須人參 多葉棘豆燈盞細辛 陽春砂仁 紅花龍膽 紅蓖麻根 如意花根 塊根木藍塊根糙蘇 杏葉沙參 杜青木香 沙苑蒺藜 異葉青蘭 雞腳前胡直立紫董 苦葉細辛 松葉牡丹 刺果蘇木 羅布麻葉 側柏葉炭金合歡皮 金龍膽草 金毛狗脊 金絲荷葉 金釵石斛 金錢薄荷狗爪半夏 波棱瓜子 胡頹子葉 南嶺茺花 洋地黃葉 荷包牡丹桃金糧根 索骨丹根 烈香杜鵑 臭靈丹草 臭梧桐葉 皺皮酸模粉條兒菜 黃花菜根 黃花龍芽 黃花地丁 懸鉤子莖 野西瓜苗猻猴桃根 羚羊角粉 氂牛兒苗 脫皮馬勃 綿馬貫眾 喜樹根皮紫花杜鵑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 紫背浮萍 紫萁貫眾 黑老虎根黑種草子 黑草烏葉 鵝不食草 新疆紫草 裸衣紫珠 蓼大青葉酸棗樹皮 樗根白皮 暴馬子皮 阿月渾子 葛上亭長 胡燕窠土曼陀羅花 蜣螂轉丸 桑上寄生 五色石脂 紫花地丁 昨葉何草營實牆蘼二色補血草 丁香羅勒油 七葉一枝花 九頭獅子草 三葉刺針草三枝九葉草 風仙透骨草 打破碗碗花 白毛夏松草 白花蛇舌草白花曼陀羅 頭頂一顆珠 老虎腳爪草 光枝勾兒茶 異葉天南星驢打滾兒草 金錢白花蛇 金錢吊芙蓉 空心蓮子草 細葉目前子南五味子根 狹葉韓信草 蓮生娃子花 莓葉委陵菜 高山辣根菜掌葉覆盆子 紫花地丁草 鼠牙半技蓮 薄葉碎米蕨 劍葉鳳尾草莎草香附子 螳螂桑螵蛸 細葉碎米蕨
㈤ 求原版本草綱目
這就是你想要的 《本草綱目》 古文版的。0.8個G. 上傳就 傳了 2個小時。RAR壓縮包,旅叢用Winrar軟體進行解壓。
古文版清鎮旁。希望你能 Hlod 得住。在第6張圖片的下方,點「點擊下載」,即可下載。
如果無下載項,刷新網頁,即可看到。
采答橡納吧。
㈥ 中草葯名稱大全
佛手柑佛手參佛耳草佛甲草伽南香余甘子余糧石龜板膠角茴香狗肝萊辛夷花寶塔菜補骨脂訶子皮谷精草懷山葯懷牛膝灶心土沙苑子沙棗葉沒石子陳倉米陳棕炭忍冬花忍冬藤驢皮膠雞頭米雞腸風雞兒腸雞內金雞血藤雞蛋殼雞子黃雞冠花雞冠石雞肫皮雞骨草雞矢藤紙末花青木香青風藤青葉膽青箱子青礞石青莢葉玫瑰花苦地丁苦冬瓜苦杏仁苦豆草苦丁香苦參子苦楝葉苦瓜干苦楝皮苦楝根苘麻子茅針花茅莓根茅根炭枇杷葉板栗殼板藍根松節油松花粉松壽蘭楓香脂杭菊花杭白芷抱石蓮抱茯神拉拉藤掛金燈刺刺溜刺五加刺兒榮刺猥皮刺蒺藜郁李仁軟紫草奇南香虎耳草虎掌草虎杖根羅汗果羅布麻羅鍋底敗醬草明天麻明黨參肥玉竹肺形草腫節風齒緣草岩白菜牧馬豆垂盆草委陵菜使君子側柏葉金沙藤金佛草金果欖金蕎麥金蓮花金錢草金鐵鎖金銀花金錦香金鈴子金鈕子金針菜金礞石金櫻子金櫻花金櫻根金雀根魚腥草狗肝菜制半夏制沒葯制乳香制附片制猴頭鬧羊花夜關門夜交藤夜來香夜明砂京大戟空心莧並頭草爐甘石炒麥芽油松節法半夏洛陽花泡桐果波羅蜜活血草波羅子降真香參三七細米草珍珠母珍珠傘珍珠杠幫信草項開口荊三棱荊芥穗茜草炭蓽澄茄草三七草豆蔻案麻黃草決明草河車草珊瑚草果仁草烏葉草烏芽草血竭草紅藤菌陳蒿茯苓皮茯苓木茺蔚子荔枝草荔枝核薺菜花葯玉米胡蘆巴胡黃連胡麻仁南天竹南大黃南細辛南沙參南鶴虱柏子仁枸杞子枸骨葉相思子桂花子威靈仙厚朴花砂仁殼砂仁花挖耳草牽牛子鴉膽子鴉蛋子點地海省頭草韭菜子骨碎補鍾乳石香附子香青蒿香青蘭香加皮香青草香果脂香櫞皮香盆子禹余糧禹糧土禹糧石禹白附膽南星胖大海匍伏堇獨腳金獨腳蓮鬼饅頭蛇麻油鬼針草鬼箭羽急性子急解索食茱萸姜半夏首烏藤美人蕉美舌藻洋金花穿山龍穿山甲穿心蓮穿破石穿地龍扁豆衣扁豆花宣木瓜祖司麻退血草孩兒草孩兒茶孩兒參絡石藤珠子參素馨花葵菔子萊菔根莪大夏茛岩子桂枝湯桂圓肉懷香子夏水仙夏天無復枯草桃兒七桃樹葉桃金娘桃樹膠核桃仁鹽雲參破故紙破布子破石蘭起風紫柴胡草圓豆蔻鴨舌草鴨跖草鐵扁擔鐵刺苓鐵莧葵積雪草稱鉤世鬧風倒扣草倒吊筆臭梧桐臭椿樹透骨草透骨消留術子徐長卿狼牙草狼把草凌霄花寬筋藤高良姜唐松草談婆婆粉沙棗粉草薢料豆衣益智仁益母草浙貝母浙桐皮娑羅子海風藤海金沙海桐皮海人草海仁草海浮石海狗腎海蛤殼海螵蛸浮小麥浮海石燒石膏胭脂菜胭脂豆通天藤通脫木預知子陸續斷桑白皮桑寄生桑螵蛸桑椹子黃芫花黃常山黃菊花黃葯子黃瓜秧黃秛欏菖蒲根菟絲子蘿卜子繼木葉接骨木散血草散寒草珠子草救必應崩大碗晚蠶草野馬追野迅派木瓜野菊花野牡丹野山參野冬青野苜蓿野雞冠野蕎麥骨稗草蛇床子蛇方谷蛇果草蛇含草蛇膽汁銀杏葉銀柴胡甜瓜子甜瓜蒂甜地丁甜杏仁甜石蓮豬牙皂豬殃殃豬毛菜豬鬃草貓眼草盤龍參曼陀羅麻黃根麻角膠鹿角霜鹿茸草鹿銜草鹿蹄草鹿壽草章表根章柳根旋復花旋復梗斷血流斷腸草淮山葯淮小麥密陀僧密蒙花望春花望江南望江青遍地錦剪春羅剪秋羅淫羊霍淡竹葉淡豆豉淡竹茹清半夏羚羊角婆婆葉脫力草續隨子綿菌陳綿萆薢款冬花葫蘆巴葫蘆茶茅藶子萱草根落地花落得打朝天罐朝鮮參雁來紅硬紫草楮實子棉花根棕櫚子椰餾油棒棒木紫貝齒紫石英紫蘇子紫蘇葉紫蘇梗紫河車紫金龍紫草茸紫珠葉紫珠草紫金牛紫檀香酢醬草黑木耳黑風藤黑芝麻黑草烏黑胡椒黑三棱黑彈木黑藜蘆番木鱉番瀉葉番紅花鋪地錦焦大麥焦神曲焦山梔焦山楂鵝管石鵝掌藤筋骨草象貝母奧靈丹猴兒掌傣肌松寒水石竄地香割人藤滑石粉滁菊花鷓鴣菜 犀角粉藍布止藍花參藍地相蓖麻子蓬莪術蒲公英墓回頭椿根皮搜昌罩槐花炭楝樹皮榆白皮欖核蓮雷震子零餘子照山白路路通路邊青路邊黃蜀羊泉蝴蝶花膃肭臍鼠粘子錦燈龍錫葉藤矮地茶鼠麴草溪黃草滿山紅滿山白滿江紅滿天星煨肉蔻煅石膏隔山香蔓荊子蔊菜素榧子肉碧玉散酸棗仁酸醋樹豨簽草蜘蛛香罌栗殼算盤子鮮生地鮮竹葉鮮竹瀝鮮石斛鮮首烏鮮蘆根辣椒秸睡菜葉嫩雙鈴縮砂仁縮砂密樗白皮樟柳頭槲寄生震天雷醋不溜墨旱蓮箭根薯熟地黃熟石膏寮刁竹鶴草芽鶴草酚潼蒺藜薏苡仁薄荷葉薄荷油薄荷腦顛茄草顛茄酊橘核仁潞安茶潞黨參凝水石藏紅花藏菖蒲藏青果藏糙蘇櫓豆衣藤苦參覆盆子蟛蜞菊翻白草麒麟竭露蜂房糯稻根霸王鞭阿芙蓉阿井泉安石榴巴旦杏白瓷器白蟻泥半天河不灰木酢漿草大豆豉肥皂莢鍛灶灰伏龍肝東壁土甘松香釜臍墨寒號蟲訶黎勒盍藤子紅藍花胡頹子花乳石黃大豆黃明膠黃顙魚雞腸草見腫消金星草金星石金牙石錦地羅井泉水樑上塵龍須菜漏籃子鹿角菜螺旋草鰻鱺魚獼猴桃蘑菰蕈溺白沂蓬莪茂萍蓬草蚯蚓泥人中黃石硫赤石龍子石腦油石首魚水銀粉神針火鼠尾草蘇方木土蜂窠烏賊魚烏爹泥烏古瓦烏臼木鐵線草無患子無名精無名異夏枯草徐長卿玄精石零陵香薰陸香延胡索鹽膽水鹽麩子蟻垤土益智子茵陳蒿罌子粟罌子桐玉蜀黍坐拿草皂莢蕈一枝黃花十大功勞八角茴香九眼獨活大豆黃卷大金錢草大白毛蛇大葉龍膽山臘梅葉山臘梅茶廣金錢草小花排草小野雞尾萬年青根馬兜鈴藤馬蹄細辛王不留行五指毛桃五爪金龍葉茅對鉤毛巴豆根玉葡萄根打官司草甘青青藍龍丹花根兆五味子四川大黃四葉細辛仙鶴草根白花前胡白雲花根白巨勝子白花菜子白菊菊干白茅花草冬蟲夏草畢日陽古西瓜翠衣竹節香附全葉青蘭全須人參多葉棘豆燈盞細辛陽春砂仁紅花龍膽紅蓖麻根如意花根塊根木藍塊根糙蘇杏葉沙參杜青木香沙苑蒺藜異葉青蘭雞腳前胡直立紫董苦葉細辛松葉牡丹刺果蘇木羅布麻葉側柏葉炭金合歡皮金龍膽草金毛狗脊金絲荷葉金釵石斛金錢薄荷狗爪半夏波棱瓜子胡頹子葉南嶺茺花洋地黃葉荷包牡丹桃金糧根索骨丹根烈香杜鵑臭靈丹草臭梧桐葉皺皮酸模粉條兒菜黃花菜根黃花龍芽黃花地丁懸鉤子莖野西瓜苗猻猴桃根羚羊角粉氂牛兒苗脫皮馬勃綿馬貫眾喜樹根皮紫花杜鵑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紫背浮萍紫萁貫眾黑老虎根黑種草子黑草烏葉鵝不食草新疆紫草裸衣紫珠蓼大青葉酸棗樹皮樗根白皮暴馬子皮阿月渾子葛上亭長胡燕窠土曼陀羅花蜣螂轉丸桑上寄生五色石脂紫花地丁昨葉何草營實牆蘼二色補血草丁香羅勒油七葉一枝花九頭獅子草三葉刺針草三枝九葉草風仙透骨草打破碗碗花白毛夏松草白花蛇舌草白花曼陀羅頭頂一顆珠老虎腳爪草光枝勾兒茶異葉天南星驢打滾兒草金錢白花蛇金錢吊芙蓉空心蓮子草細葉目前子南五味子根狹葉韓信草蓮生娃子花莓葉委陵菜高山辣根菜掌葉覆盆子紫花地丁草鼠牙半技蓮薄葉碎米蕨劍葉鳳尾草莎草香附子螳螂桑螵蛸細葉碎米蕨
㈦ 中草葯名稱大全
佛手柑 佛手參 佛耳草 佛甲草 伽南香 余甘子 余糧石
龜板膠 角茴香 狗肝萊 辛夷花 寶塔菜 補骨脂 訶子皮
谷精草 懷山葯 懷牛膝 灶心土 沙苑子 沙棗葉 沒石子
陳倉米 陳棕炭 忍冬花 忍冬藤 驢皮膠 雞頭米 雞腸風
雞兒腸 雞內金 雞血藤 雞蛋殼 雞子黃 雞冠花 雞冠石
雞肫皮 雞骨草 雞矢藤 紙末花 青木香 青風藤 青葉膽
青箱子 青礞石 青莢葉 玫瑰花 苦地丁 苦冬瓜 苦杏仁
苦豆草 苦丁香 苦參子 苦楝葉 苦瓜干 苦楝皮 苦楝根
苘麻子 茅針花 茅莓根 茅根炭 枇杷葉 板栗殼 板藍根
松節油 松花粉 松壽蘭 楓香脂 杭菊花 杭白芷 抱石蓮
抱茯神 拉拉藤 掛金燈 刺刺溜 刺五加 刺兒榮 刺猥皮
刺蒺藜 郁李仁 軟紫草 奇南香 虎耳草 虎掌草 虎杖根
羅汗果 羅布麻 羅鍋底 敗醬草 明天麻 明黨參 肥玉竹
肺形草 腫節風 齒緣草 岩白菜 牧馬豆 垂盆草 委陵菜
使君子 側柏葉 金沙藤 金佛草 金果欖 金蕎麥 金蓮花
金錢草 金鐵鎖 金銀花 金錦香 金鈴子 金鈕子 金針菜
金礞石 金櫻子 金櫻花 金櫻根 金雀根 魚腥草 狗肝菜
制半夏 制沒葯 制乳香 制附片 制猴頭 鬧羊花 夜關門
夜交藤 夜來香 夜明砂 京大戟 空心莧 並頭草 爐甘石
炒麥芽 油松節 法半夏 洛陽花 泡桐果 波羅蜜 活血草
波羅子 降真香 參三七 細米草 珍珠母 珍珠傘 珍珠杠
幫信草 項開口 荊三棱 荊芥穗 茜草炭 蓽澄茄 草三七
草豆蔻 案麻黃 草決明 草河車 草珊瑚 草果仁 草烏葉
草烏芽 草血竭 草紅藤 菌陳蒿 茯苓皮 茯苓木 茺蔚子
荔枝草 荔枝核 薺菜花 葯玉米 胡蘆巴 胡黃連 胡麻仁
南天竹 南大黃 南細辛 南沙參 南鶴虱 柏子仁 枸杞子
枸骨葉 相思子 桂花子 威靈仙 厚朴花 砂仁殼 砂仁花
挖耳草 牽牛子 鴉膽子 鴉蛋子 點地海 省頭草 韭菜子
骨碎補 鍾乳石 香附子 香青蒿 香青蘭 香加皮 香青草
香果脂 香櫞皮 香盆子 禹余糧 禹糧土 禹糧石 禹白附
膽南星 胖大海 匍伏堇 獨腳金 獨腳蓮 鬼饅頭 蛇麻油
鬼針草 鬼箭羽 急性子 急解索 食茱萸 姜半夏 首烏藤
美人蕉 美舌藻 洋金花 穿山龍 穿山甲 穿心蓮 穿破石
穿地龍 扁豆衣 扁豆花 宣木瓜 祖司麻 退血草 孩兒草
孩兒茶 孩兒參 絡石藤 珠子參 素馨花 葵菔子 萊菔根
莪大夏 茛岩子 桂枝湯 桂圓肉 懷香子 夏水仙 夏天無
復枯草 桃兒七 桃樹葉 桃金娘 桃樹膠 核桃仁 鹽雲參
破故紙 破布子 破石蘭 起風紫 柴胡草 圓豆蔻 鴨舌草
鴨跖草 鐵扁擔 鐵刺苓 鐵莧葵 積雪草 稱鉤風 倒扣草
倒吊筆 臭梧桐 臭椿樹 透骨草 透骨消 留術子 徐長卿
狼牙草 狼把草 凌霄花 寬筋藤 高良姜 唐松草 談婆婆
粉沙棗 粉草薢 料豆衣 益智仁 益母草 浙貝母 浙桐皮
娑羅子 海風藤 海金沙 海桐皮 海人草 海仁草 海浮石
海狗腎 海蛤殼 海螵蛸 浮小麥 浮海石 燒石膏 胭脂菜
胭脂豆 通天藤 通脫木 預知子 陸續斷 桑白皮 桑寄生
桑螵蛸 桑椹子 黃芫花 黃常山 黃菊花 黃葯子 黃瓜秧
黃秛欏 菖蒲根 菟絲子 蘿卜子 繼木葉 接骨木 散血草
散寒草 珠子草 救必應 崩大碗 晚蠶草 野馬追 野木瓜
野菊花 野牡丹 野山參 野冬青 野苜蓿 野雞冠 野蕎麥
骨稗草 蛇床子 蛇方谷 蛇果草 蛇含草 蛇膽汁 銀杏葉
銀柴胡 甜瓜子 甜瓜蒂 甜地丁 甜杏仁 甜石蓮 豬牙皂
豬殃殃 豬毛菜 豬鬃草 貓眼草 盤龍參 曼陀羅 麻黃根
麻角膠 鹿角霜 鹿茸草 鹿銜草 鹿蹄草 鹿壽草 章表根
章柳根 旋復花 旋復梗 斷血流 斷腸草 淮山葯 淮小麥
密陀僧 密蒙花 望春花 望江南 望江青 遍地錦 剪春羅
剪秋羅 淫羊霍 淡竹葉 淡豆豉 淡竹茹 清半夏 羚羊角
婆婆葉 脫力草 續隨子 綿菌陳 綿萆薢 款冬花 葫蘆巴
葫蘆茶 茅藶子 萱草根 落地花 落得打 朝天罐 朝鮮參
雁來紅 硬紫草 楮實子 棉花根 棕櫚子 椰餾油 棒棒木
紫貝齒 紫石英 紫蘇子 紫蘇葉 紫蘇梗 紫河車 紫金龍
紫草茸 紫珠葉 紫珠草 紫金牛 紫檀香 酢醬草 黑木耳
黑風藤 黑芝麻 黑草烏 黑胡椒 黑三棱 黑彈木 黑藜蘆
番木鱉 番瀉葉 番紅花 鋪地錦 焦大麥 焦神曲 焦山梔
焦山楂 鵝管石 鵝掌藤 筋骨草 象貝母 奧靈丹 猴兒掌
傣肌松 寒水石 竄地香 割人藤 滑石粉 滁菊花 鷓鴣菜
犀角粉 藍布止 藍花參 藍地相 蓖麻子 蓬莪術 蒲公英
墓回頭 椿根皮 槐花炭 楝樹皮 榆白皮 欖核蓮 雷震子
零餘子 照山白 路路通 路邊青 路邊黃 蜀羊泉 蝴蝶花
膃肭臍 鼠粘子 錦燈龍 錫葉藤 矮地茶 鼠麴草 溪黃草
滿山紅 滿山白 滿江紅 滿天星 煨肉蔻 煅石膏 隔山香
蔓荊子 蔊菜素 榧子肉 碧玉散 酸棗仁 酸醋樹 豨簽草
蜘蛛香 罌栗殼 算盤子 鮮生地 鮮竹葉 鮮竹瀝 鮮石斛
鮮首烏 鮮蘆根 辣椒秸 睡菜葉 嫩雙鈴 縮砂仁 縮砂密
樗白皮 樟柳頭 槲寄生 震天雷 醋不溜 墨旱蓮 箭根薯
熟地黃 熟石膏 寮刁竹 鶴草芽 鶴草酚 潼蒺藜 薏苡仁
薄荷葉 薄荷油 薄荷腦 顛茄草 顛茄酊 橘核仁 潞安茶
潞黨參 凝水石 藏紅花 藏菖蒲 藏青果 藏糙蘇 櫓豆衣
藤苦參 覆盆子 蟛蜞菊 翻白草 麒麟竭 露蜂房 糯稻根
霸王鞭 阿芙蓉 阿井泉 安石榴 巴旦杏 白瓷器 白蟻泥
半天河 不灰木 酢漿草 大豆豉 肥皂莢 鍛灶灰 伏龍肝
東壁土 甘松香 釜臍墨 寒號蟲 訶黎勒 盍藤子 紅藍花
胡頹子 花乳石 黃大豆 黃明膠 黃顙魚 雞腸草 見腫消
金星草 金星石 金牙石 錦地羅 井泉水 樑上塵 龍須菜
漏籃子 鹿角菜 螺旋草 鰻鱺魚 獼猴桃 蘑菰蕈 溺白沂
蓬莪茂 萍蓬草 蚯蚓泥 人中黃 石硫赤 石龍子 石腦油
石首魚 水銀粉 神針火 鼠尾草 蘇方木 土蜂窠 烏賊魚
烏爹泥 烏古瓦 烏臼木 鐵線草 無患子 無名精 無名異
夏枯草 徐長卿 玄精石 零陵香 薰陸香 延胡索 鹽膽水
鹽麩子 蟻垤土 益智子 茵陳蒿 罌子粟 罌子桐 玉蜀黍
坐拿草 皂莢蕈
一枝黃花 十大功勞 八角茴香 九眼獨活 大豆黃卷 大金錢草
大白毛蛇 大葉龍膽 山臘梅葉 山臘梅茶 廣金錢草 小花排草
小野雞尾 萬年青根 馬兜鈴藤 馬蹄細辛 王不留行 五指毛桃
五爪金龍 葉茅對鉤 毛巴豆根 玉葡萄根 打官司草 甘青青藍
龍丹花根 兆五味子 四川大黃 四葉細辛 仙鶴草根 白花前胡
白雲花根 白巨勝子 白花菜子 白菊菊干 白茅花草 冬蟲夏草
畢日陽古 西瓜翠衣 竹節香附 全葉青蘭 全須人參 多葉棘豆
燈盞細辛 陽春砂仁 紅花龍膽 紅蓖麻根 如意花根 塊根木藍
塊根糙蘇 杏葉沙參 杜青木香 沙苑蒺藜 異葉青蘭 雞腳前胡
直立紫董 苦葉細辛 松葉牡丹 刺果蘇木 羅布麻葉 側柏葉炭
金合歡皮 金龍膽草 金毛狗脊 金絲荷葉 金釵石斛 金錢薄荷
狗爪半夏 波棱瓜子 胡頹子葉 南嶺茺花 洋地黃葉 荷包牡丹
桃金糧根 索骨丹根 烈香杜鵑 臭靈丹草 臭梧桐葉 皺皮酸模
粉條兒菜 黃花菜根 黃花龍芽 黃花地丁 懸鉤子莖 野西瓜苗
猻猴桃根 羚羊角粉 氂牛兒苗 脫皮馬勃 綿馬貫眾 喜樹根皮
紫花杜鵑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 紫背浮萍 紫萁貫眾 黑老虎根
黑種草子 黑草烏葉 鵝不食草 新疆紫草 裸衣紫珠 蓼大青葉
酸棗樹皮 樗根白皮 暴馬子皮 阿月渾子 葛上亭長 胡燕窠土
曼陀羅花 蜣螂轉丸 桑上寄生 五色石脂 紫花地丁 昨葉何草
營實牆蘼
二色補血草 丁香羅勒油 七葉一枝花 九頭獅子草 三葉刺針草
三枝九葉草 風仙透骨草 打破碗碗花 白毛夏松草 白花蛇舌草
白花曼陀羅 頭頂一顆珠 老虎腳爪草 光枝勾兒茶 異葉天南星
驢打滾兒草 金錢白花蛇 金錢吊芙蓉 空心蓮子草 細葉目前子
南五味子根 狹葉韓信草 蓮生娃子花 莓葉委陵菜 高山辣根菜
掌葉覆盆子 紫花地丁草 鼠牙半技蓮 薄葉碎米蕨 劍葉鳳尾草
莎草香附子 螳螂桑螵蛸 細葉碎米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