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身體打擊樂表演節目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身體打擊樂表演節目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4-04 20:22:26

A. 適合打擊樂的歌曲

1、蝸牛與黃鸝鳥

2、小小少年

3、水仙花進行曲

4、拉德斯基

5、金蛇狂舞

6、水仙花圓舞曲

7、鈴兒響叮當

8、紅星歌

拓展資料:

打擊樂:樂器分類名稱之一。 凡用打、擊方式發聲的樂器(打弦樂器除外)統稱為打擊樂(器)。戲曲中稱為武場前孫。 京劇打擊樂以鼓板(檀板與單皮鼓),大鑼,鐃鈸,小鑼四大件樂器為主。

大多數打擊樂器有一個確定的音,甚至連鼓的音也是確定的。但一般來說打擊樂羨悔派器的分類是看一個樂器是否有一個確定的音高。

定音鼓、木琴和鋼片琴等都有一定的音高。小鼓、大鼓、三角鐵等一般沒有確定的音高。但也有些打擊樂器手在錄唱片或演奏特別的作品前確定他們的鼓的音高。鑼有有確定音高的和沒有確定音高的種,西方的鑼一般沒有確定的音高。吊鈸也兄賀有有確定音高的,但很少見。

B. 班級才藝表演什麼樣的節目最合適

陶笛表演。陶笛的價格比較便宜而且學起來也很簡單,直接在網上找曲譜練,一首曲子練一兩個小時就可以吹的很熟練了,上台表演妥妥的;除此之外可以是歌曲串燒,找一些有激情運祥的或者是本年度比較熱門的改編歌曲;舞蹈表演也OK。搏哪像今年火遍全世界的PPAP,舞蹈動作簡單易學,搞笑成分十基悄碼足,年會上表演還能調動氣氛,再歡樂一點的話還可以和場下的觀眾互動。

C.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掌握 的節奏型,隨著音樂進行歌唱表演。

2、幼兒對各種不同的節奏感興趣,喜愛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准備:

音樂《身體音階歌》、《愛跳舞的小猴》、節奏圖片若干、歌詞、小猴子手偶、地上貼五綵線。

活動重點:

幼兒掌握| |的節奏型,並用不同方法表現。

活動難點:

幼兒能將節奏型運用到歌曲旋律中。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以《握手舞》引發幼兒的興趣,感知音樂快慢的不同。

小朋友們好,今天有幾位老師來我們班做客,小朋友們和他打個招呼吧。今天好聽的音樂又來和小朋友做游戲了,

基本部分:

一、出示單個音符圖片, ——踢踢 ——踏。

小朋友們這是什麼啊?(好多豆子)有大豆豆,還有小豆豆。我們看一看他們是誰?小豆豆名字叫做八分音符,念「踢踢」; 大豆豆有個名字是四分音符,念「踏」。

二、組合各個音符,幼兒使用各種方法練習節奏。

現在音符寶寶們要找一找朋友,我耐氏姿們再來看一看。他們站在了一起,踢踢—踏

踢踢 踢踢 踢踢——踏。我們現在用我們的小身體來感受一下。(手腳交換一下)

想一想還可以用哪些方法?

三、引出小猴子,出示歌詞,學習歌曲。

1、看一看誰來了?(小猴子!)他為我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想不想聽?安靜,不然就聽不到了!教師念白,並出示歌詞。

2、與幼兒一起學習歌詞,將歌詞用剛才的節奏念出來。

現在請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來學一學。

3、放音樂,聽一聽,跟唱,可以加入動作。

四、音樂表演。

1、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動作,學習表演歌曲。

2、現在老是把小猴子的花園搬到了咱們班裡,數一數花園里有幾條線?(五條)教師在線上再和幼兒跳跳舞,復習節奏和歌詞

3、我請坐得好的小朋友到花園里,聽著音樂跳跳舞。

結束活動:

小猴子累了,想回家了,我們和他說什麼?(再見)

今天小朋友們學習了一個新歌,你可以回去當一回小老師,把這首好聽的歌曲教給爸爸媽媽,或是爺爺奶奶。我們跟客人老師們再見!

附:歌詞:

小猴子呀,愛跳舞,上上下下來回蹦。一線上面點點頭, 二線上面聳聳肩。

三線上面扭扭腰,四線上面拍拍腿。五線單腳蹦一蹦,小猴子呀愛跳舞!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對三拍子有初步的了解,體驗三拍子舒緩、優美的旋律。

2、讓幼兒初步學會唱兒歌《小小的船》。

昌絕 活動准備 :琴一台、圖片兩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生問好。

2、基本音階練習:小兔跳、大象走。(模仿)

3、幼兒練聲歌——模仿小動物的叫聲。

二、基本部核戚分

1、復習舊歌曲《小雨沙沙》

2、引出主題

3、看圖說話,引導思考:彎彎的月亮像什麼?

4、新歌教學:A、讓幼兒視聽,熟悉音樂。(老師示範演奏)B、老師示範演唱。C、老師演奏生試唱(要求幼兒音準、咬字清晰)

5、分組活動:各小組跟著老師唱,鼓勵幼兒大膽唱、大聲唱,進一步達到教師的要求。

三、結束部分:

鼓勵幼兒會唱的唱給大家聽,唱給家長聽。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打擊樂器表現樂曲的進行曲風格和雄壯有力的特點。

2、通過圖譜,幫助幼兒感受樂句的長短,以及音樂中的漸強和特強。

3、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活動准備:

1、圖片:敵人、解放軍、工人、農民;圖形譜。

2、錄音機、磁帶。

3、紅、黃、綠三色小旗、紅、黃、綠三色手飾;碰鈴、鈴鼓、圓舞板若干、大鼓、鑔各一。

活動過程:

一、幼兒入場。

(在音樂《小海軍》的伴隨下,幼兒整齊、精神飽滿地進入室內入座,並復習歌舞)。

二、活動前談話。

師:你們表演得真棒!剛才你們表演的是誰?

海軍叔叔是干什麼的呀?他們專門在哪裡消滅敵人?

假如敵人從地面上向我們進攻,你們說,應該派誰去比較好?

三、欣賞音樂,了解音樂的內容和背景。

(出示敵人的圖片)

師:就在剛才,我得到情報,敵人馬上就要來了,而且他們這次果然要從地面上向我們發起進攻。

(出示解放軍圖片)

師:你們看,解放軍來了,他們揮舞著紅旗,組成了紅隊。我就是這場戰斗的指揮官,現在我派出一名偵察員先去偵察,其餘的`解放軍戰士馬上跟我進行預備演習,准備戰斗,你們都是解放軍戰士。

師:現在指揮官問你們,在戰場上,每一個戰士一定要做到什麼?

師:那現在我就要求你們按照我的指示來操練。聽明白了沒有?

(出示基本圖形譜A)

師:看,這是我的口令,我數幾下,你們要大聲喊「嘿!」

這個表示什麼?(對約定俗成的重復符號進行鞏固練習)

1)師數數,幼兒在「嘿」處大聲喊。

2)幼兒自己數數,並在「嘿」處大聲喊。

3)教師哼音樂,幼兒在心裡數數,用一根手指點節奏,並在「嘿」處大聲喊。(教師點圖形譜以作提醒。)

4)教師加快速度哼音樂,幼兒在心裡數數,並請幼兒跟教師 一樣用動作練習,並在「嘿」處大聲喊。

5)教師哼音樂,師生共同用手指在腿上練習走,並在「嘿」處拍腿。

師:練習得不錯,那麼,到了戰場上,假如指揮官沒有下達開槍的命令,你們能開槍嗎?

師:現在我要下達開槍的命令了,我用什麼來指揮?(出示紅旗)我在這邊甩,你們要朝這邊開槍,我朝那邊甩,你們要朝那邊開槍,我向前面甩,你們向前面射擊,明白了沒有?假如看到我的旗這樣甩,表示我們已經打勝仗了,就不要開槍了,就一起拍手歡呼,並大聲喊「嘿嘿嘿」。

1)教師喊口令,幼兒練習動作。並提問:我剛才指揮你們開槍一共朝幾個方向?每個方向開幾槍?

2)師生一起喊口令,練習動作。

3)教師哼音樂,幼兒在心裡數節拍,練習動作。

4)加快速度練習。

師:我們的練習已經沒有問題了,這時偵察員也回來了,並送來了情報:不好,這一次,敵人派出了大部隊,黑壓壓,一大群。我們的解放軍叔叔人數明顯不夠,怎麼辦?就在這時,誰來了?

(出示工人叔叔圖片)

師:工人叔叔也加入了戰斗,工人叔叔揮舞著綠旗,組成了綠隊。可是人數還是不夠,看,又有誰來了?

(出示農民伯伯的圖片)

師:農民伯伯手中揮舞的是什麼顏色的旗,他們組成了什麼隊?

工人叔叔、解放軍叔叔、和農民伯伯都說到了戰場上,要先和敵人展開戰斗。你們來幫幫我這個指揮官,應該派哪支隊伍先去,為什麼?

(幼兒討論)

師:為什麼?

(根據幼兒的意思來擺放圖形譜B)

師:(指圖講述):這就是我作為指揮官指揮這場戰斗的全部指揮方案。你們看,等一會兒,在我的指揮下,你們三支部隊,隨著我的口令,一起到前線,邊走邊喊「嘿」。准備打仗,注意在行走的時候,是不能開槍的。到了前線,由解放軍組成的紅隊在我的指揮下,先向敵人開槍射擊,注意方面不能出錯;然後,工人組成的綠隊和紅隊一起射擊,最後紅隊、綠隊和農民組成的黃隊一起射擊,直到把敵人全部消滅,並歡呼三聲結束。明白了沒有?

師:現在,你看一下自己的手背上,貼的是什麼顏色的標記,記住自己是什麼隊?我們馬上要出發了。點名:紅隊到齊沒有?綠隊到齊沒有?黃隊到齊沒有?

師:小手伸出來,在腿上走。

師:到前線了,現在看指揮射擊。

(教師用三色旗,來指揮)

師:現在指揮官不說話了,請你們只看指揮,去打仗。

(教師哼音樂,幼兒看教師指揮,完成動作)

師:偵察員報告,吳江的敵人已經被我們消滅了,可是蘇州還有,走我們去。(放音樂,教師指圖形譜,請幼兒完成動作練習。)

師:你們覺得剛才我們去打仗時的音樂怎樣?

師:這場戰斗是由工人、農民和解放軍三支部隊一起來完成的,所以我把剛才在打仗時播放的音樂起個名字,就叫《工農兵聯合起來》,

(幼兒跟念)

四、樂器演奏。

師:現在工人叔叔、農民伯伯和解放軍叔叔聯合起來打了勝仗回來了,我們小朋友表演個節目給他們看,表演個打擊樂吧,好不好?

師:我這兒有三樣樂器,紅隊選什麼?綠隊選什麼?黃隊選什麼?

師:我們來練習一下吧。

1)拿樂器,聽教師的口令或哼音樂練習。

2)加快速度,看指揮,練習。

3)聽錄音,幼兒看指揮練習。

4)聽音樂,幼兒看幼兒指揮練習。

5)聽音樂兩遍,教師參與幼兒一起表演。

五、退場。

師:解放軍叔叔、工人叔叔和農民伯伯就在外面,我們拿著樂器帶外面去演奏給他們聽吧!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熟悉旋律。

2、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創編各種花兒開放的動作。

3、從小培養幼兒對自然、對藝術、對生活的熱愛。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5、能唱准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准備:

1、場地布置—花園。

2、錄音機,音樂磁帶。

3、幻燈片,《花朵開放》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小朋友們,今天何老師帶你們到花園里玩,你們排好隊,咱們出發啦!(繞場兩圈:音樂1)到我身邊來,隨便找個空位子坐好!(提示:分開點)

二、引導幼兒嘗試創編各種表現花朵的動作

1、在花園里,你們都看到了什麼?

小結:看到了許多美麗的鮮花。

2、咦!花朵是怎麼開放的?誰知道?(1-6名幼兒)

3、何老師要請小朋友們用動作表現花朵開放的樣子?哪個小朋友願意來?

①(音樂1)②(音樂1)③(音樂1)④(音樂1)⑤(音樂1)

4、哇!好美呀!我們都來學學花朵開放的樣子,美一美!

集體表演(音樂1),教師巡迴指導!(適當表揚有創新的幼兒)

5、好漂亮,好漂亮,我們來玩個游戲吧!我來當園丁,你們來學當花骨朵,我給你們澆水,你們就開放,看哪朵「花」開的最漂亮,和其它「花朵」不一樣。開放後保持不動哦!我要把最漂亮的幾朵花畫下來的。

6、定型表演(第1個、第2個、第3個開始合音樂2前面部分,一直到澆完水。)

7、教師畫完後,小結:你看你們多棒,編了這么多花朵開放的動作。

8、現在我們一起來互相學習一下吧!先來開這朵花,喝水會怎樣?(音樂2中間部分)風吹來會怎樣?(音樂2最後部分)

9、先「開」第一種(音樂2)。

10、開第三種(音樂2)。

三、進一步引導幼兒創編集體合作的動作。

1、小朋友,有些花有好幾層花瓣的,那又是怎樣開的呢?先開哪一層?(3名幼兒)

2、到底怎樣開的呢?(放課件)

3、(放課件第二次)大家齊說,原來先開外面層,再開裡面層。這朵花更美、有花蕊、裡面有花瓣,外面也有花瓣,如果我們能用動作把它表現出來一定很美?可它有這么多的花瓣,我們一個人根本表現不出來,那該怎麼辦呢?

4、幼兒討論

5、多叫幾人,請幾名幼兒表演,指導幼兒想出辦法!

6、一組幼兒,請他們自己選一組動作(師:你們選哪個動作?)

7、一組幼兒表演。(音樂2)

8、幾組共同表演。(音樂2)

9、剛才我們這么多人表演了兩朵花,那可不可以讓我們這么多人來表演一朵花呢?(可以)那我們來試試?何老師也很想當花蕊!這次就讓我來當花蕊好嗎?那誰來當我裡面的那層花瓣呢?誰來當外面層花瓣?

先開第一種花。

小結:花瓣是整體不能亂丟落。你們千萬不能分開噢!師生表演:(音樂3)。

10、換花蕊,第2種花(音樂3)。

11、自由選擇表演,第3種花(音樂)。

四、結束部分,品德教育:花兒好看我不摘!

師:春天到了!花朵盛開了,好美好美!我們要跟花朵做朋友——花兒好看我不摘!現在我們去請所有的花朵和我們跳起舞來吧!

聽音樂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看懂圖譜,並在圖譜的提示下變化動作,學跳《請你戴上黃帽子》集體舞。

2.在表演集體舞的過程中體驗找朋友、外圈裡圈有規律戴帽子的快樂。

活動准備

圖譜;熟悉音樂《ELLO EVERYONE》;男孩女孩右手背上貼上綠(紅)點。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進場

二、玩「領頭人」游戲:進一步熟悉音樂,復習律動,為集體舞作準備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頂黃帽子,我們來用黃帽子玩一個「領頭人」的游戲,戴上黃帽子,我現在是領頭人。(教師示範)

誰想成為領頭人?(請個別孩子做領頭人,並鼓勵孩子在第一、第二樂句處創編動作。)

三、學跳集體舞

(一)學習聽音樂找朋友,並學說對話

1.師:現在我這個領頭人要去找個好朋友,請你們邊做動作邊注意看,做什麼動作的時候我去找朋友的。

2.幼兒練習踏步、叉腰的動作。

3.師:找到朋友後,我還說了什麼話?這些話是在什麼時候說的?

小結:原來是在踏步的時候去找好朋友,還相互說:「給你戴上小黃帽。」「謝謝,不客氣。」

4.聽音樂做「找朋友」的游戲,找到朋友後要相互說:「給你戴上小黃帽。」「謝謝,不客氣。」

(二)看圖譜學跳雙圈舞

師:接下來我們要很多的人一起來找朋友,那怎麼辦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1.你知道這個圖譜表示什麼意思嗎?你們能根據圖譜站好隊形嗎?

2.學習集體舞的第一段跳法(外圈男孩轉動方向)。

3.學習集體舞的第二段跳法(里圈女孩轉動方向),嘗試練習集體舞第二段(女孩里圈找朋友)。

4.嘗試練習集體舞第一、第二段。

5.學習集體舞第三段跳法,S形找朋友。

6.整體跳集體舞,看著三段集體舞的圖譜,連起來跳一遍。

四、結束活動

在音樂聲中教師和小朋友一起做放鬆動作。

核心理念:自主

蘇州工業園區新洲幼兒園 周雋琰

集體舞是一種表達情感和交流的特殊方式,大班音樂活動「給你戴上小黃帽」以孩子熟悉的游戲「領頭人」為突破口,將可愛的「小黃帽」作為舞蹈道具,結合節奏歡快詼諧的音樂《HEILIO EVERYONE》,讓幼兒充分享受自主學習、自主游戲所帶來的快樂體驗。

巧用「小黃帽」,幼兒自主定「角」。整個活動以「游戲戴帽」為主線,一句朗朗上口的「給你戴上小黃帽」,你給我戴上,我再給你戴上,激起了男孩與女孩間自然、友好的互動,他們在角色轉換間主動體驗,自己去領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探索。流動的小黃帽、變換的角色,喚起了幼兒對音樂和舞蹈的極大興趣。

圖譜「先行」,幼兒自主探究。藉助圖譜,幼兒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看懂圖譜,明白隊列的變化:男孩女孩怎樣站,誰先找朋友等等。圖譜的運用既省去了教師冗長的講解、繁瑣的示範,又讓幼兒在自主探究中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學會了跳集體舞。

貫穿「領頭人」游戲,幼兒自主創新。教師抓住了幼兒好勝、好學的心理,創設了一個生動真實,又富有挑戰的舞會情境「猜猜誰是領頭人」,從游戲到音樂,從體裁到形式的選擇,都貼近幼兒的生活,體現兒童的情趣。幼兒在輕松的狀態下,更能創造性地投入動作的創編。不僅很巧妙地掌握了舞蹈動作,能愉快地進行隊形變化和交換舞伴,還為自己能把動作編進集體舞而自豪不已。

大班音樂活動「給你戴上小黃帽」,給孩子帶來自主的快樂,同時,教師注意用快樂的教學帶給孩子不同的快樂體驗,將幸福感具體化。探索快樂教學,將幸福教育作為終極方向,應是每一位教師孜孜不倦追求的。

D. 幼兒園適合打擊樂的音樂活動有哪些

1、音樂游戲:

音樂游戲一般是指在音樂伴奏或歌曲伴唱下,按一定規則和音樂要求進行各種動作的游戲。

2、律動:

幼兒律動一般是指在音樂或節奏樂器的伴奏下,根據音樂的性質、節拍、速度做有規律的動律性動作,幼兒律動可以是單一動作的重復,也可以是相關的幾個動作連接組合成律動組合。

3、舞蹈:

舞蹈是經過人們提煉、組織和藝術加工並以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

4、打擊樂:

節奏樂又稱打擊樂,幼兒節奏樂的樂曲一般節奏性較強,由老師用琴察乎來彈旋律,幼兒用打擊樂器敲擊節奏。

(4)身體打擊樂表演節目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打擊樂器介紹

打擊樂器通搭沒燃常分為三種:金屬樂器、木製樂器、散響樂器。

金屬樂器,如撞鍾、三角鐵等,屬於高音樂器,聲音高亢、明亮。

木製樂器,如雙響筒、蛙鳴板、木魚、響板、打棍、單響筒等,屬於中音樂器,聲音清脆。

散響樂器,知虛如鈴鼓、串鈴、手鈴、響鈴等,特點是音量小,聲音散,可持續奏長音。

打擊樂器沒有固定的配器模式,由於是聽覺藝術,其配器原則以好聽為前提,節奏歡快的適合使用串鈴敲擊,抒情的樂曲則適合使用撞鍾和三角鐵。

E. 幼兒園中班打擊樂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李攜,時常會需要准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打擊樂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中班打擊樂教案1

【教材分析】

學習合奏也是學習合作的開始,不僅節奏准確還需學會傾聽,以便能和諧地演奏,提高幼兒的合作意識,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昆蟲音樂會》是一首節奏抒情的樂曲,多以四分音符為主,教學重點是熟練掌握 4/4 拍節奏特點,學習三種不同的節奏型並能夠按強弱規律使用打擊樂器合拍地演奏。教學難點是學會看指揮,注意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不突出自己,達到能協調地演奏。

【活動目標】

1.在圖譜的幫助下,能用打擊樂器拍出三種不同的節奏型。(重點)

2.學慣用樂器與同伴進行合奏表演,提高傾聽能力。(難點)

3.體驗與同伴共同演奏的興趣。

【活動准備】

1.蜜蜂、蛐蛐、蟈蟈昆蟲頭飾。

2.節奏卡片,木魚、碰鈴、響板等樂器。

3.圖譜,音樂錄音。

【活動過程】

一、創設游戲情景,幼兒選擇喜歡的昆蟲頭飾,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

1.森林裡要舉行昆蟲音樂會,你們准備好了嗎?我們先來排練一下。

2.教師逐一出示昆蟲圖片和節奏卡,請幼兒按照節奏學說蜜蜂、蛐蛐、蟈蟈的叫聲。

二、出示兩種節奏型,學習兩聲部合奏。1.創設情境:有請蜜蜂和蛐蛐一起唱歌。

教師彈奏旋律,幼兒按照兩種不同的節奏,一起演唱,不受同伴的干擾。

蜜蜂: x x x x| x - - - 蛐蛐:xx x xx| x - - -

2. 幼兒分角色按照節奏徒手進行演奏練習。蜜蜂: x x x x| x - - -

蛐蛐:xx x xx| x - - -

蟈蟈: x.x x.x|xx - - -

引導幼兒隨著音樂看節奏卡片進行拍打節奏,鼓勵他們用拍手拍肩的動作表示不同的節奏型。

3.結合打擊樂器進行合奏練習

幼兒分成三組,第一次兩種樂器練習合奏,第二次三種樂器同時合作拍出不同的節奏型。

三、昆蟲音樂會。

1.幼兒扮演的昆蟲選擇相應的樂器。

蜜蜂組使用碰鈴,蛐蛐組使用木魚,蟈蟈組使用響板。

2.結合手勢動作隨音樂看圖譜進行演奏。

3.交換樂器,聽音樂看指揮進行演奏。

引導幼兒相互交換角色,變換節奏型和樂器,學習聽音樂看指揮進行演奏。

4.隨著音樂錄音,配上樂器將歌曲完整表演,邀請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擔當小指揮。

附:昆蟲音樂會

1=D 4/4

5 5 6 6 | 5 5 3 - | 2 3 4 - | 3 4 5 - |

x x x x | x x x - | x x x - | x x x - | 5 5 6 6 | 5 5 3 - |2.3 4 3 2| 1 - - - |

x x x x | x - - - | x x x x | x x x - | xx x xx x |x - - -|

x. x x. x|xx - - -|

幼兒園中班打擊樂教案2

設計意圖

《小看戲》是一首具有濃郁東北秧歌風格的曲子,曲調歡快、熱烈,節奏感強。適合幼兒用動作表現出來,同時配上打擊樂器演奏,更能讓幼兒感受新年的歡樂氣氛。我想到《綱要》中提到「要善於發現孩子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所以我抓住孩子這一興趣點,設計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梁擾謹1、初步學習打棒的奏法,進一步學習使用多種打擊樂器演奏樂曲《小看戲》,表現樂曲歡快、詼諧的情緒。

2、根據創編的節奏型,為樂曲配上合適的動作並嘗試配器。

3、知道既要注意看指揮手勢,又要認真傾聽音樂,才能整齊合一地進行合作演奏。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橡基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准備:

1、錄音機,《小看戲》音樂磁帶。

2、幼兒已經學會舞蹈《小看戲》。

3、樂器:小鈴、鈴鼓、打棒各是幼兒人數的1/3。

4、戲曲視頻。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共同舞蹈,熟悉樂曲旋律。

引導語:妞妞、東子我們一起去看戲咯。(舞蹈《小看戲》)

2、幼兒在舞蹈的基礎上,創編身勢。

幼兒隨音樂創編身勢。

引導語:剛才我們跳的舞蹈叫什麼名字?(小看戲)

引導語:我們剛才用舞蹈表現了這首樂器的節奏,你會用身體節奏來表現這首樂曲的節奏嗎?

幼兒創編部分身勢。

3、教師指導幼兒分聲部練習「身體動作總譜」。

幼兒嘗試對教師身體動作的暗示做出節奏動作反應。

4、教師引導幼兒探索打擊樂器方案進行樂器演奏。

幼兒演奏樂器。

交換樂器演奏。

5、觀看戲曲。

結束部分

表揚認真演奏的幼兒,使幼兒知道我們都是小演奏家了,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小結活動情況,下課!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很感興趣,因為歡快的音樂對於幼兒有著特殊的吸引力,幼兒很是喜歡,而且本次活動又要讓幼兒進行打擊樂器演奏,各種各樣的打擊樂器讓從來沒見過的幼兒們目不暇接,興奮不已,恨不得馬上一展身手。

通過這次音樂活動,我覺得需要注意的問題是:節奏活動的內容和進度一定要適合幼兒的水平和需要,不能落後,也不能遠遠超過幼兒的現有水平,最好是在幼兒原有能力的基礎上再加大課程難度。如:××∣××∣幼兒已會拍,但小看戲中的「××∣×××∣對幼兒來說就是一種挑戰,所以在節奏教學中,要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步步推進,鞏固之後再加大難度。其次,要及時了解幼兒的興趣點,及時做出應變。活動中教師要隨時觀察幼兒的情況,並對課程安排做出相應的調整很重要。

對於所有的打擊樂課,我們大家有個共同的困惑,就是「規則與幼兒自主選擇權該怎樣有效地結合起來。」對於這個困惑,專家和大家的意見是,一開始就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規則意識,等規則意識建立起來後,再讓其自主選擇。

小網路:看戲指觀劇;聽戲。引申為幸災樂禍,旁觀。觀賞戲劇演出。

幼兒園中班打擊樂教案3

設計意圖

《鳳陽花鼓》是安徽的一個典型的民間樂曲,為了讓孩子體驗到安徽的民歌民俗,特設計了這樣一個適合孩子的打擊樂活動,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通過自己親手打奏出好聽的民歌,體驗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樂曲的喜慶氣氛和鳳陽花鼓的樂曲風格。

2.根據圖譜的提示及教師的引導,會用打擊樂器演奏樂曲。

3.演奏時能與同伴保持和諧一致,並體驗集體合作帶來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能根據圖譜的提示及教師的引導,會使用打擊樂器演奏樂曲。

難點:演奏時能與同伴保持一致,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圖譜,碰鈴,鈴鼓,圓舞板若干。

2.幼兒已熟悉樂曲旋律。

3.《鳳陽花鼓》音樂。

活動過程

1.聽音樂,進一步感知音樂的節奏和情緒。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好聽的音樂,請你們聽一聽。問:這首音樂聽起來怎麼樣啊?

小結:這首歡快的音樂叫《鳳陽花鼓》,鳳陽是我們安徽的一個地名,叫鳳陽縣,

《鳳陽花鼓》是我們安徽民間的一個非常著名的民歌。

2.結合圖譜,進一步理解音樂節奏。

(1)認識圖譜,嘗試徒手拍。

出示圖譜,問:這是什麼呀?你們知道這個×代表什麼嗎?

師:一個×代表著拍一次手,我們一起來伸出小手試試看。

(2)引導幼兒用肢體語言表現。

師:除了用拍手來表現節奏,還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現節奏呢?如果是拍肩膀我們應該怎麼拍?拍腿呢?

出示圖譜:請小朋友看一看這個跟剛剛的圖譜有什麼不一樣?他們分別代表著什麼?一個小手和兩個小肩膀是什麼意思呢?兩個小腿呢?這個圓圈呢?

(3)幼兒合作用動作演奏。

①分組練習。

②集體合作練習。

小結:我們演奏時,一定要看著老師手勢,看著圖譜,聽著指揮,這樣我們才能把音樂表現的很好聽。 3.嘗試持樂器演奏。

(1)認識樂器,並學會使用。

師:我們用動作已經可以把我們的節奏演奏的很好了,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三種樂器(碰鈴,圓舞板,鈴鼓)有沒有小朋友知道他們是怎麼使用的呢?圖譜上的圖片又代表什麼樂器呢?

(2)合作練習。

小結:我們合作演奏最重要的就是聽音樂,看圖譜和手勢,圖譜上輪到你才可以演奏,沒有輪到你就不能發出聲音,否則我們演奏出來的音樂就一點也不好聽。

4.集體演奏。

活動總結

幼兒對於本次活動非常感興趣,也非常喜歡打擊樂活動,活動過程中幼兒能夠集中注意力聽清老師的要求與節奏,也學會了看懂手勢,但是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有些高控,應給予幼兒充分的自由選擇的權利,大膽讓幼兒選擇與嘗試。

幼兒園中班打擊樂教案4

設計意圖:

在打擊樂活動中,幼兒手、腳、腦、心並用,使大腦建立起復雜的神經系統聯系,活動中對音樂靈感的尋求,對演奏狀況的把握,對作品的處理,分析也都要進行豐富、活躍的形象思維,使幼兒的觀察能力、想像力得到提高。如小雨沙沙的'聲音像沙錘沙沙的聲音等,幼兒會喜歡,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打擊樂活動。

活動目標:

知識:幼兒認識三角鐵、沙錘、響板等打擊樂器,知道其敲擊方法,感受其發出的聲音。

能力:幼兒能根據音樂變換不同打擊節奏,感受打擊樂活動帶來的樂趣,喜愛表現音樂。

情感:激發幼兒對打擊樂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感受音樂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幼兒認識三角鐵、沙錘、響板等打擊樂器,知道其敲擊方法,感受其發出的聲音。

難點:幼兒能根據音樂變換不同打擊節奏,感受打擊樂活動帶來的樂趣,喜愛表現音樂。

活動准備:

物質:三角鐵、沙錘、響板等若干;《小雨沙沙》音樂、《小雨沙沙》圖譜。

經驗:幼兒以學會《小雨沙沙》歌曲並會初步打節奏

教學方法:

觀察法、練習法、示範法。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認識樂器)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來了幾位樂器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它們是誰?

1.教師演奏樂器,並介紹樂器演奏方法。

師:小朋友們,現在老師來演奏這些樂器,你們聽聽它們發出了什麼聲音?(教師演奏三角鐵、沙錘、響板)

①這是三角鐵,左手拿三角鐵,右手拿鐵棒,用棒子敲擊三角鐵外側,聽到三角鐵的聲音是(叮叮)(清脆的)

②沙錘,手握手柄,上下有節奏搖動(沙沙)(碎)

③響板,把響板放在一隻手的手心,另一隻手有節奏的拍打(噠噠)(脆)

二、回顧歌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小雨沙沙》,小樂器想和我們一起演奏,下面我們打節奏唱一遍給小樂器聽(幼兒打拍子唱)

三、看圖譜樂器打節奏

小朋友們,拿起你們手中的小樂器,看著圖譜,跟著老師的歌唱,我們一起用手中的小樂器打節奏,有三角鐵標記的,就是拿三角鐵的小朋友演奏,其他小朋友不演奏,有沙錘標記的,就是拿沙錘的小朋友演奏,我們來試一下。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

小朋友明白了嗎?

1.下面我們把全曲演奏一遍

2.剛才小朋友演奏的都很棒,下面小朋友看著老師的指揮再來演奏一遍

3.有哪組小朋友想當小小音樂家,把這首歌曲演奏給大家聽?

(這組小朋友演奏的棒不棒?我們來鼓勵鼓勵他們)

四、幼兒交換樂器演奏

小朋友們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換樂器,我們再來一遍好嗎?

五、延伸

老師發現小朋友們都可以成為音樂家,老師希望在這次活動之後小朋友能在生活中發現和這些樂器相似的聲音,演奏更好聽的樂曲。

幼兒園中班打擊樂教案5

活動目標:

1、萌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產生興趣。

2、利用2/4拍的音樂用肢體動作和鄉土器械進行表達表現。

活動准備:

1、若干音樂鄉土器材如:串鈴、碰鈴、響筒、雙響筒、毛竹琴、三角鐵響簾等。

2、熟悉《新年好》這首音樂旋律以及《新年好》大節奏圖。

3、會響的音樂請帖若干、節奏卡片|X X |X X|;|XX X|XX X|以及各種樂器的簡單小圖片。

活動過程:

一、節奏《我的身體會動》

老師:我們的身體很靈活,讓我們來介紹一下。

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用節奏語言表達。(我的脖子轉轉、我的小手拍拍、我的小腰扭扭、我的小腳跺跺……)

二、用肢體動作進行節奏游戲(嘗試運用肢體動作鞏固2/4拍音樂節奏,使其節奏合拍到位)

師:要過新年了,我們一起去參加新年聯歡會,好不好!

探索節奏請帖的秘密。

看請帖:新年聯歡會發了一張請帖,特別有趣,是一種節奏請帖,只要小朋友拍對了節奏請帖,請帖就會發出美妙的節奏音樂,我們就可以去參加新年聯歡會了。

引導幼兒發現節奏請帖上的秘密,並用小手等肢體來拍打2/4拍節奏。

三、用鄉土器械進行節奏游戲(嘗試運用鄉土器械進行大膽表達表現,萌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1、選擇一種器械進行演奏。

師:爺爺奶奶知道我們要參加新年聯歡會,他們特意為我們送來了許多農村特有的音樂器具寶寶,你們猜猜這是為什麼?

教師依次出示介紹鄉土音樂器具,並示範演奏。

2、請若干幼兒分別示範敲打各種民間音樂器具,讓幼兒們初步熟悉各種音樂器具的演奏。

3、出示|X X |X X|;|XX X|XX X|節奏卡,讓幼兒自由選擇各種民間音樂器具敲打。

4、出示《新年好》大節奏圖,幼兒集體演奏。

四、敲敲打打真快樂

放《新年好》音樂,幼兒用各種民間音樂器具集體演奏,體驗敲敲打打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打擊樂教案6

設計意圖:

當孩子們喜歡邊玩邊哼小調時;當孩子們不斷重復敲擊側耳傾聽敲擊時;當孩子們一聽到節奏明快、活潑的音樂就手舞足蹈、搖頭晃腦起來,臉上的表情就豐富起來,我知道孩子們是喜歡音樂的,對音樂是好奇的。因此,我們在班級中為幼兒創設音樂環境,設立音樂區角,讓他們與音樂做朋友。同時我們在區角活動時播放輕柔悅耳的名曲,童謠,投放與歌曲相關的圖片貼在牆角上做背景,並製作一些表演時需要的道具和打擊樂器(綵帶、頭飾、花環、手鈴、響板、圓舞板等)來滿足孩子的需要,在一次活動中無意發現小朋友會邊聽著音樂邊用打擊樂器來伴奏,雖然 節奏有些凌亂,但他們玩得很開心,只是缺乏合作與互動。於是,我設計了《我和樂器寶寶做游戲》通過活動,來讓孩子加深對打擊樂器的了解和興趣,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節奏感,初步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節奏。

2、初步學習應用打擊樂器,激發幼兒對打擊樂器的興趣。

3、培養幼兒節奏活動中合作能力。

活動准備:

1、音樂圖譜一張(小熊的腳印、荷花、小白兔、青蛙)

2、樂器若干:雙響棒子5個、圓舞板5個、響鈴5個、鈴鼓5個、玩具熊一隻

活動過程:

一、熟悉樂曲

1、師:小朋友,你們看它是誰啊?(出示玩具熊)

2、師:對了,這只小熊要去小溪邊散步。走,走,走, 看見一朵荷花開,又走,走,走,又看見一朵荷花開,小熊和荷花在小溪邊玩的很開心,這時候來了兩只大青蛙,在呱呱,呱呱地和小熊打招呼,遠處又跳跳,跳跳地來了一隻小白兔。

3、師:你聽到這故事裡面講到了誰??(幼兒幼兒舉手發言)

4、師:我把這故事畫了下來我們一起看看。(出示圖譜)

5,提問:(1)小朋友,故事裡有誰啊?

(2)小熊是怎麼走路的?(熊是慢慢的走)

(3)小熊看見什麼花開了?(荷花開了,做荷花開的動作)

(4)青蛙是怎麼和小熊打招呼的?(呱呱,呱呱)

(5)小白兔是怎麼來的?(跳跳,跳跳)

6、我們來聽聽音樂里是怎麼講這個故事的?(播放音樂,教師指圖譜)

二、熟悉節奏型

師:這個故事好聽嗎?你們想不想來講將這個故事啊?(看圖譜講故事,用拍手來表示)

師:剛才我們是用拍手的方法講故事,現在我們加上動作來講講好不好?

師:先來說說小熊是怎麼走路的啊,我們用手來怎麼表示呢?(手在大腿上拍)

師:那荷花用手又是怎麼表示呢?(用手來表示荷花)

師:小白兔走路怎麼走的呢?(用手來做小兔跳)

師:青蛙怎麼叫的呢?(用手來表示)註:大青蛙聲音響,小青蛙聲音輕

(3)看著圖譜邊念邊用手來表示

2、分角色徒手練習

(1)分段練習1、請小朋友練習小熊和小花;2、請小朋友練習小白兔和青蛙;3、合作表演

(2)跟音樂徒手練習,

三、樂器演奏。

1、師:我小朋友學得真棒,樂器寶寶呀想來和我們一起玩呢。我們先來看看都有誰?(介紹樂器及使用方法,並與幼兒討論各種樂器應該放在哪個地方比較適合?請幼兒自由發言)

2、第一次演奏(樂器和音樂的配合)

師:你們想不想和樂器寶寶來講這個故事啊?

師:好,那我來當指揮,我們用樂器寶寶來講故事(要求幼兒眼睛看指揮,教師不但指揮動作要到位,眼神更要有神和到位。)

3、完整地演奏一次

師:小朋友真能幹,我們再來一次,注意聽著音樂一起來!

四、結束活動

師:好玩嗎??我先把樂器寶寶送回家,下次再請他們來和我們一起講故事好不好?

教學反思:

打擊樂教學活動是幼兒園音樂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屬於藝術教育的范疇。傳統的打擊樂教學活動是從教學目的出發,學會一定數量的打擊樂作品,教學方法的單純的使用示範教學,只注重幼兒機械的模仿動作,而忽視教學過程,忽視幼兒的情感教育合作精神和創造力的培養,如何在打擊樂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情感、合作、創新能力呢?我在這節課中做了以下一些嘗試:

1、藉助故事情節幫助幼兒理解音樂

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我要求自己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合作者,同時也是一位聽眾和觀眾,如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一起唱歌跳舞,細心觀察他們在生活中的表情、感覺等,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幼兒在和諧的氣氛中,各種機能均能得到發展。在這節課中我藉助講故事的方法,用擬人的口吻配合音樂一起講故事,讓孩子們都感覺到這首音樂中藏著這么好聽的故事。同時,啟發幼兒用身體動作把這種心情表達出來。

如:有的小朋友說小熊走路用跺跺小腳,有的幼兒說大家玩的很開心就用拍拍小手,有的幼兒說拍腿,有的說拍肩等等。在熱烈和諧的學習氣氛中幼兒用聲音,身體不同部位的動作,打出樂曲的各種節奏,同時幼兒的情感,創新、創造力在愉快的學習中得到了開發,得到了鍛煉。

2、在樂器合奏中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在共同完成一件事中所表達出來的行為及心理,合作能力是一個人的綜合能力的反映,在幼兒園教學中,有許多可利用的點進行幼兒合作意識與能動的培養。打擊樂活動就是一跟好的途徑。

如:在這節課中,我拿出樂器讓小朋友看並介紹是什麼樂器,並請他們自己來敲打。然後問幼兒有什麼感覺。有的幼兒說:不好聽,太亂了等等。那麼我們用什麼辦法來演奏這首樂曲呢?老師引導幼兒試驗不同樂器,感覺高低音及不同節奏,用不同的樂器打出不同的效果。然後引導幼兒分別用手鼓、小鈴等不同的樂器打出不同的樂器節奏,讓他們討論什麼樂器用於什麼部位比較合適。讓他們自己請樂器寶寶來講這個故事,經過多次反復訓練,幼兒看著老師的指揮,用自己手中的樂器演奏自己需要演奏的部分音樂,這需要幼兒高度的集中精力,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旋律的樂器配奏,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悅。同時懂得一個道理,只有共同合作就能做好每一件事。

幼兒園中班打擊樂教案7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熟悉故事內容,學用樂器演奏動物走及笑聲的節奏。

2、指導幼兒通過探索活動,初步認識動物走路聲音特徵與樂器(大鼓)聲音性質的關系。

3、要求幼兒積極參加探索活動,感受故事情節帶來的愉悅情緒。

活動過程:

1、示「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圖片,激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2、幼兒一邊聽老師有表情地計劃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愉悅情緒,一邊在教師的提示下使用像聲詞並模仿動物走路及知的節奏做動作。

(1)教師對出現的聲音進行提問:故事講了哪些小動物?

①胖胖熊走路發出了什麼樣的聲音(嘭、嘭、嘭、嘭,出示節奏卡)?

②胖胖熊收西瓜很高興的時候發出了什麼聲音(哈哈哈哈,出示節奏卡)?

③小老鼠出來偷西瓜發出了什麼聲音(嘀嘀嘟、嘀嘀嘟,出示節奏卡)?

(2)幼兒模仿故事中動物走路及笑的聲音。

它們的聲音是怎樣的?你能模仿嗎?(教師依次提示,幼兒依次模仿)

(3)在教師提問「小老鼠與胖胖熊走路哪個輕、哪個重」的啟發下,幼兒初步感受動物走路特徵的不同。

3、幼兒辨別節奏

(1)幼兒傾聽教師敲擊鼓面、敲擊鼓邊的聲音,辨別其輕重,並在教師啟發下將打擊樂器的聲音與動物走路聲音進行匹配。

師:老師來敲擊鼓面和鼓邊,你們來辨別老師敲擊鼓面跟誰走路發出的節奏一樣,敲擊彭邊又跟誰走路發出的節奏是一樣的。

師:老師敲鼓打節奏,你們來模仿動物走路,看看誰的節奏最准。

(2)幼兒通過樂器演奏動物走路聲節奏

教師指圖譜節奏幼兒使用鈴鼓、木魚、雙響筒打擊節奏。

(3)幼兒傾聽教師拍鈴鼓的聲音,在教師的啟發下將鈴鼓的聲音與熊的笑聲相匹配。

師:這是誰在笑啊,我們來數數胖胖熊笑了幾下,下面陳老師要用鈴鼓來演奏胖胖熊的笑聲。

4、在教師重點講述故事二、三部分的同時,幼兒用樂器演奏參與故事。

(1)教師敲擊大鼓模仿動物走的聲音及節奏,幼兒用動作及像聲詞與教師一同模仿,並作鈴鼓表示熊的笑聲。

(2)教師敲擊大鼓,帶領全體幼兒練習。

故事內容:

森林裡住著胖胖熊的一家,有熊爸爸、熊媽媽、熊哥哥,他們整天忙碌,非常勤勞。胖胖熊的鄰居是小老鼠一家,有鼠老大、鼠老二、鼠老三,他們好吃懶做,就想偷胖胖熊家的東西吃。

夏天來了,胖胖熊家裡的西瓜獲得豐收,大家都來收西瓜。

熊爸爸抱著西瓜走來了,嘭、嘭、嘭、嘭,把西瓜放進籮里,非常高興,哈哈哈哈……

熊媽媽抱著西瓜走來了,嘭、嘭、嘭、嘭,把西瓜放進籮里,非常高興,哈哈哈哈……

熊哥哥抱著西瓜走來了,嘭、嘭、嘭、嘭,把西瓜放進籮里,非常高興,哈哈哈哈……

鼠老大出來偷西瓜,嘀嘀嘟、嘀嘀嘟。

鼠老二出來偷西瓜,嘀嘀嘟、嘀嘀嘟。

鼠老三出來偷西瓜,嘀嘀嘟、嘀嘀嘟。

壞老鼠被胖胖熊發現了,他們趕快逃跑,胖胖熊緊緊追趕,老鼠嚇跑了,胖胖熊開心地笑了,哈哈哈哈……

F.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余渣1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知童謠內容,並能熟練地進行朗誦童謠。

2、通過游戲形式鞏固童謠內容,讓幼兒體會童謠的節奏、韻律和游戲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1、學念童謠,能熟練地進行朗誦。

2、能根據童謠情景進行相應的游戲。

【活動准備】

童謠圖譜一份,小貓、老鼠頭飾各一份。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學念童謠。

1、師:「吱吱吱,吱吱吱」是誰來了呀?(出示老鼠圖片)小老鼠是怎麼走路的啊?(模仿老鼠走路)

2、今天小老鼠帶來了一首有趣的童謠,童謠的名字就叫《小老鼠》,我們來聽一聽。

二、回憶童謠,出示圖譜。

1、傾聽童謠,記憶童謠內容。師:童謠中,你聽到了什麼?

2、根據幼兒回答,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引導幼兒理解圖譜。

3、你聽了這首童謠後,感覺怎麼樣?

三、童謠游戲,提高興趣。

1、請幼兒集體扮作小老鼠去偷油吃,一幼兒扮作花貓躲在家裡,小老鼠邊念童謠邊向燈台走去偷油,當念到最後一句時,老鼠迅速跑回家不被貓抓住。游戲2—3次。

2、提高游戲難度:設置障礙,講解游戲規則。

師:油被偷走了,花貓很生氣,它呀還設置了障礙,我們怎麼樣才能過去呢?

3、先請個別幼兒嘗試,其餘幼兒同他一起念童謠。再集體嘗試。

四、結束活動。

師:游戲真好玩,孩子們,讓我們把這個好玩的游戲,有趣的童謠去教給我們的好朋友吧。

附童謠

小老鼠,上燈台;

舉著喇叭,叫起來。

吹滅了燈,蹬翻了台;

稱王稱霸好自在。

搖頭又擺尾,

喝油又吃菜;

吹吹打打正高興,

一隻花貓撲過來。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課題來源

活動的靈感來源於「超級瑪麗」電玩游戲,這個游戲情節明了,人物的善惡清晰,孩子們都很喜歡玩。音樂原曲名《胡西爾?休西波爾卡》,是手風琴樂曲,曲風較歡快、詼諧,樂段清晰,稍作剪輯,便呈現出ABA結構特點。我將「超級瑪麗」的游戲情境與樂曲結合,設計出打擊樂游戲「瑪麗波爾卡」,以「闖關」的游戲情境吸引幼兒積極參與。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瑪麗波爾卡》,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能隨樂合拍地做「走、跳和吃蘑菇長大」的律動,能看指揮進行打擊樂演奏活動。

2.在圖譜和口令動作的暗示下,大膽匹配樂器,嘗試根據B段音樂的變化奏出「由弱變強」的音響效果.能在游戲情節進展線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並進行合樂演奏。

3.體驗多次闖關和升級所帶來的挑戰樂趣。

活動准備

幼兒玩過游戲「超級瑪麗」;圖譜和音樂;鈴鼓、圓舞板、小鈴各6副,大鼓一套。

活動過程

一、熟悉音樂的段落結構,學做各角色身體模仿動作

1.提問引出超級瑪麗的話題。

師:你們玩過「超級瑪麗"的游戲嗎?裡面有哪些好玩的?

2.出示圖譜,介紹內容,說說簡單的口令。

師:這里有一幅圖,圖里的瑪麗正在闖關.看看他遇到了誰?(特別強調烏龜的特徵與應對的方法)

3.傾聽音樂,匹配圖譜,感受音樂ABA的結構。

師:瑪麗闖關的時候還有音樂,我們一邊聽音樂一邊看看瑪麗是按什麼路線闖關的。

4.豎橘悄創編瑪麗的動作,逐步完整表現音樂。

(1)師幼創編A段「走、跳、定住」動作,並隨樂練習。

師:我們清楚了瑪麗是怎麼闖關的,誰來試一試?大家坐在椅子上學一學。(合樂練習A段)

(2)師幼創編B段「吃一個蘑菇,慢慢長大」的動作伍升,並隨樂練習。

師:瑪麗會怎麼吃蘑菇、怎麼長大呢?誰來試試?大家向他學一學。(合樂練習B+A段)

師:我們合著音樂,把吃蘑菇和後面的走跳、放鞭炮動作試一試。

(3)完整練習(指圖+動作)。

師:跟著音樂把你們剛剛編的動作完整做一次。(合樂完整練習)

(評析:活動開始教師通過簡潔的提問將幼兒的思維喚醒,回憶出電玩游戲中瑪麗闖關的情境。隨後教師出示相關圖譜,啟發幼兒觀察其中的事物,並使用朗朗上口的口令幫助幼兒熟知動作模型和節奏模型。最後,強調音樂的ABA結構,為後面的活動奠定了基礎)

二、隨樂進行「超級瑪麗」律動游戲,再次感受游戲的樂趣

師:我們要進行闖關游戲了,記住,烏龜來了千萬不能動哦!小瑪麗們准備好了嗎?

師:聽!闖關成功了嗎?(尾音顯示成功)

(評析:教師賦予幼兒「超級瑪麗」的角色身份進行闖關游戲,幫助幼兒再次欣賞了音樂,並在玩中對音樂、角色、情節有了更加深刻的記憶和理解。結尾處加上代表成功的尾音,讓幼兒自己辨別成功與否,增加了趣味性)

三、探索為樂曲匹配合適的「武器」,看指揮大膽地進行闖關游戲

1.根據身體動作的暗示,探索用鈴鼓的不同演奏方法匹配B段音樂,用圓舞板和小鈴匹配A段音樂並分段演奏。

2.看指揮完整隨樂演奏.初步感受用樂器當武器闖關的樂趣。(第一關)

3.在游戲情節進展線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進行合樂演奏。(第二關)

4.交換「武器」,體驗用不同的「武器」闖關的樂趣。(第三關)

(評析:此環節的游戲性更加明顯,幼兒完全置身於闖關、挑戰的情境中)

四、完整隨樂闖關表演(終極挑戰)

1.部分幼兒做律動游戲,部分幼兒用樂器伴奏做掩護,進行終極闖關。

師:我們要進行最後的終極挑戰了,只要你們闖過這一關就能變成超級瑪麗!請每隊的前四位小瑪麗先上來闖關,其他超級瑪麗在座位上用「武器」為他們做掩護。如果他們過關了,一會兒再掩護你們闖關。

2.表演與演奏的幼兒交換,繼續闖關。

(評析:部分幼兒在場地中間表演律動游戲,部分幼兒用樂器當武器演奏,雙方協助闖關,增強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和藝術表現力)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重點難點: 1、感知音樂節奏的變化。

2、學習建立游戲的規則,並體驗與別人合作游戲的樂趣。

活動准備: 1、音樂錄音《火車快飛》、錄音機。

2、節奏卡(紅卡和黃卡)。 3、打擊樂器一到兩種

活動內容: 1、感知兩種節奏。

(1)教師打節奏讓幼兒分辨並模仿。

老師:帶來兩種節奏型,請小朋友看看有什麼不一樣。(區別)

(教師拍節奏)分別出示兩種節奏卡命名紅色卡和黃色卡。

(2)集體跟著關老師拍出來。(紅卡沒有付點,黃卡上有附點)。(老師再示範請幼兒模仿)

2、欣賞樂曲錄音,熟悉旋律,感受節拍,並隨音樂拍打節拍。

(1)師:關老師帶來一首曲子,請小朋友仔細聽,並用你喜歡的方式隨音樂打節拍(拍手、拍肩、跺腳)。

(2)提問:「請聽聽黃卡的節奏在哪裡?」(強調黃卡節奏)

師:「請小朋友再仔細聽一遍,當聽到黃卡節奏時拍出來。」

(註:前面的歌詞不拍,到有附點即黃卡節奏時拍。)

師:「再聽一遍,出現黃卡節奏時歌詞唱了什麼?」

(3)聽老師用樂器拍打的節奏進行小跑步的。當聽到節奏的變換時迅速和自己最近的小朋友兩兩結伴,樂器停止,快速靜止不動。

3、參與游戲,體驗快樂

游戲:教師介紹「做火車」的方法,幼兒隨音樂練習: 師:「玩游戲是有規則的,請你聽好規則:全體幼兒排成8列縱隊,第一名幼兒做火車頭,兩臂屈肘,兩手握拳放在身體兩側,後面的幼兒用雙手搭在前面幼兒的肩上,做車廂。在音樂節奏變換時,原來做火車頭和第一節車廂的幼兒迅速舉起雙臂搭成山洞,給其它火車通過。音樂停,火車停。」

(1)、教師與三名幼兒做音樂游戲,其他幼兒觀摩了解玩法。

(2)、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做游戲。

(3)、男、女幼兒分別一隊,跟隨音樂做游戲。

(4)、聽音樂排成縱隊成一列火車離開。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目標:

1.嘗試模仿學習視頻中的舞蹈動作,豐富舞蹈動作語匯。

2.感受眼隨音樂舞動身體的樂趣。

3.願意和同伴共享活動空間。

准備:

從網路上或幼兒舞蹈碟片中選取適合3~4歲幼兒模仿學習的幼兒舞蹈片段4~5個,保存於u盤中,並通過「超鏈接」的方式製作電腦PPT節目菜單,以便幼兒點擊相應圖標播放視頻。

玩法說明:

幼兒在教師的協助下用滑鼠點擊PPT節目菜單,播放自己喜歡的舞蹈視頻,並跟隨視頻一起跳舞。

指導要點:

1.在活動初期,幼兒可能只觀看視頻,不跟隨視頻跳舞,教師要給幼兒時間充分欣賞、感受,當發現個別幼兒開始跟隨視頻學習舞蹈動作時,教師要及時表揚,並鼓勵其他幼兒也一起跳舞。

2.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想要觀看、學習的舞蹈視頻,當幼兒因意見不同發生爭執時,教師可引導他們學習協商、輪流。

3。在交流、分享環節,可以邀請幾名當天參與該活動的幼兒在全班幼兒面前表演,給予他們展示的機會。

小貼士:

1.在製作PPT時,可在每個舞蹈視頻的圖標旁專門製作一個喇叭形圖標,點擊後可單獨播放音樂而不顯示視頻畫面。在幼兒通過反復學習熟悉了視頻中的舞蹈動作後,教師可引導幼兒只播放音樂,一是為了保護幼兒視力,二是有利於幼兒自由表現。

2.教師日常要注重收集一些適合3~4歲幼兒模仿學習的舞蹈視頻,要求時間短,動作簡單、重復。如,幼兒類綜藝節目中出現的簡短的舞蹈,適合低幼觀看的動畫片(如《天線寶寶》)中主人公跳的舞蹈等。

3.可將收集的舞蹈視頻每4~5個製作成一組節目,每組節目時長是8~10分鍾,小班幼兒每次最多選擇兩組節目播放學習,即活動時間為15分鍾左右,以防止幼兒因長時間活動而出現興奮擴散的現象。

4.隨著幼兒能力的增強,教師可在滑鼠左鍵上貼一個標記,以幫助幼兒明確點擊哪個鍵,從而實現自主點播。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結合季節教育,圍繞 "雪" 的主題展開音樂活動,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與教學環節的設計,使幼兒從中認識雪的特性,並嘗試以"雪" 為主題的詞,曲,歌舞及打擊樂等形式的音樂創編活動.

2.引導幼兒體會如何用不同的音樂形式來表現"雪"的形象與內容.並感受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的節拍特點極其在音樂表現與情感表達的不同.(重點體會三拍子音樂的特點及強弱規律)

3.培養幼兒多方面的音樂技能和即興創編能力;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鍛煉幼兒的合作和勇敢精神以及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美好情感.

活動准備:

1.環境材料: 活動場地的布置(冬天的雪景繪畫,裝飾為背景)地毯,小椅子(每把椅子背後掛有一隻布袋,內有打擊樂器一件)頭飾,紗巾若干.

2. 教具: 多媒體教學軟體設計一套(磁碟)電腦,投影儀,大屏幕,話筒.其中軟體的內容主要包括: 的VCD一張, "智慧老人" 的錄音一段,編配的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樂曲共三段; "雪花"的動畫設計一段,節奏型設計,打擊樂的節奏譜設計等.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帶領幼兒到戶外看雪,觀察雪的顏色,形狀,感知雪的特性,並啟發幼兒發現和表達雪的特性(如:雪是銀白色的,在陽光下會閃閃發光,形狀有粒狀的,片狀的,六角形的等等,落到地上,房子上,樹上是一層層的,落到臉上冰冰的,涼涼的,放在手裡很快會融化.踩到厚厚的雪上有時會發出咯吱的聲響,雪還可以團成球狀,小雪球放到雪地上能越滾越大…..)

基本部分:

1. 帶幼兒進入活動區,請幼

兒觀看動畫片(利用電腦,投影儀,大屏幕播放VCD)並提問:

① 雪孩子是什麼做成的?

② 雪孩子為什麼不見了?

③ 你喜歡雪孩子嗎/為什麼?

引申: "你們想不想知道雪孩子去哪裡了"?請智慧老人告訴大家 (利用電腦設計的程序,放 "智慧老人"的錄音).

2. 引導幼兒創編的歌詞,並幫助幼兒將創編的內容修改,整理成四句歌詞.(利用電腦將幼兒創編的歌詞打在大屏幕上,有不認識的字,可教幼兒重點認讀)

3. ,引導幼兒為歌詞選擇合適的曲調,並填詞演唱

① 播放三段節拍,速度,風格不同的曲調,請幼兒欣賞並讓幼兒談談對各段音樂的感受.(如: 歡快的,憂傷的,雄壯的,抒情的……….)

② 啟發幼兒討論: 給的歌詞配曲,哪一段最合適?(幼兒可以分別嘗試將歌詞填入三段樂曲中並比較)

③ 結合歌詞與音樂形象的特點,重點向幼兒介紹三拍子的節拍特點和強弱規律.(可讓幼兒試著用自己的身體來打三拍子,如: 跺腳 捻指 拍手 拍腿 拍臉 拍肩及用嘴巴發出各種聲音,提示幼兒在打拍子時應將第一拍重擊,並與其他兩拍區分開)

④ 幼兒看節奏譜打各種三拍子的節奏型.(利用電腦將節奏型依次,分別打在屏幕上)播放三拍子的曲調,引導幼兒試著填詞演唱.(可請幼兒單獨演唱,並用話筒錄音之後,放給大家聽,鼓勵幼兒大膽演唱,並對有進步的幼兒進行獎勵)

4. 欣賞樂曲,啟發幼兒根據歌詞的內容創編舞蹈.(;利用電腦播放的音樂,同時在大屏幕上打出設計的 "小雪花" 的動畫背景,啟發幼兒的創作靈感和興趣.

① 啟發幼兒設計不同的動作去表現雪花在空中輕盈地飛舞,自由自在的姿態.(

鼓勵大膽,新穎的創意和表演)

② 幫助幼兒分析音樂.(重點提示幼兒在音樂的休止部分可作靜止的動作或造型;三拍子的音樂特點:抒情,動作應輕柔……..)

③ 播放音樂及動畫背景,並提供一些舞蹈的道具,如:頭飾,紗巾等,幼兒自由即興創編表演.

5. 指導幼兒為舞曲編配打擊樂並表演.

① 幼兒拿出自己的小口袋中的樂器自由結組.(教師根據情況作適當調整)分組討論設計的方案.

② 請各組幼兒分別表演,並說明設計的理由.

③ 組織幼兒評議,並選出最佳方案. (用電腦打在大屏幕上)

④ 幼兒按樂器分組,看節奏譜為的音樂配打擊樂並表演. (用錄音機錄下來,播放給幼兒聽,鼓勵幼兒表演,使他們體會到成就感,同時結合其中的不足提出改正建議)

結束部分:

1 小 結 : 請幼兒談談自己的收獲或感受,引出:

① 大自然中的四季都是十分美好的,冬天雖然寒冷,但卻能鍛煉我們不怕嚴寒的精神,雪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好處:保護莊稼,殺死病菌,滑雪,堆雪人,打雪仗…….從而教育幼兒應該熱愛自然,保護環境.

② 從故事中,我們懂得了團結友愛,智慧勇敢,不怕犧牲的精神.

③ 活動的延伸,教師提議:我們重新做個 "雪孩子"吧!(放的音樂-----三拍子)教師帶幼兒到戶外堆雪人,(若條件允許可在幼兒堆雪人游戲時,連續播放的歌曲,使幼兒在一種歡快的音樂聲中游戲,並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這首歌)

設計說明:

此主題活動,除設計成音樂活動外,還可結合其他的教學內容.,加以延伸和補充.組織活動時,可根據幼兒的實際水平與掌握的情況,將其分為若干個課時來完成.(如:結合語言,識字活動可引導幼兒創編 "小雪花"的故事; 認識有關 "雪"的文字,用 "雪"字組詞,造句等等,還可以教給幼兒有關 "雪"的英文單詞和簡單對話……..,結合常識活動,講解 "雪"的形成,用途及 "雪"的種類和趣聞等;結合美術活動,-可指導幼兒畫雪景,剪雪花,染紙,製作雪花頭飾等等.結合音樂欣賞,還可給孩子介紹中外有關雪的名曲,如:柴可夫斯基的等等.)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掌握 的節奏型,隨著音樂進行歌唱表演。

2、幼兒對各種不同的節奏感興趣,喜愛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准備:

音樂《身體音階歌》、《愛跳舞的小猴》、節奏圖片若干、歌詞、小猴子手偶、地上貼五綵線。

活動重點:

幼兒掌握| |的節奏型,並用不同方法表現。

活動難點:

幼兒能將節奏型運用到歌曲旋律中。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以《握手舞》引發幼兒的興趣,感知音樂快慢的不同。

小朋友們好,今天有幾位老師來我們班做客,小朋友們和他打個招呼吧。今天好聽的音樂又來和小朋友做游戲了,

基本部分:

一、出示單個音符圖片, ——踢踢 ——踏。

小朋友們這是什麼啊?(好多豆子)有大豆豆,還有小豆豆。我們看一看他們是誰?小豆豆名字叫做八分音符,念「踢踢」; 大豆豆有個名字是四分音符,念「踏」。

二、組合各個音符,幼兒使用各種方法練習節奏。

現在音符寶寶們要找一找朋友,我們再來看一看。他們站在了一起,踢踢—踏

踢踢 踢踢 踢踢——踏。我們現在用我們的小身體來感受一下。(手腳交換一下)

想一想還可以用哪些方法?

三、引出小猴子,出示歌詞,學習歌曲。

1、看一看誰來了?(小猴子!)他為我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想不想聽?安靜,不然就聽不到了!教師念白,並出示歌詞。

2、與幼兒一起學習歌詞,將歌詞用剛才的節奏念出來。

現在請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來學一學。

3、放音樂,聽一聽,跟唱,可以加入動作。

四、音樂表演。

1、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動作,學習表演歌曲。

2、現在老是把小猴子的花園搬到了咱們班裡,數一數花園里有幾條線?(五條)教師在線上再和幼兒跳跳舞,復習節奏和歌詞

3、我請坐得好的小朋友到花園里,聽著音樂跳跳舞。

結束活動:

小猴子累了,想回家了,我們和他說什麼?(再見)

今天小朋友們學習了一個新歌,你可以回去當一回小老師,把這首好聽的歌曲教給爸爸媽媽,或是爺爺奶奶。我們跟客人老師們再見!

附:歌詞:

小猴子呀,愛跳舞,上上下下來回蹦。一線上面點點頭, 二線上面聳聳肩。

三線上面扭扭腰,四線上面拍拍腿。五線單腳蹦一蹦,小猴子呀愛跳舞!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用愉快好聽的聲音學唱歌曲,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2、會用適當的動作表現螞蟻搬豆的情景。

活動准備: 小螞蟻的頭飾若干,布縫制的「大豆子」一個,豆子頭飾若干,圖片2張,《螞蟻搬豆》的歌曲錄音帶;用一個大輪胎當螞蟻洞口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看是誰來了?(出示一隻小螞蟻讓幼兒認識)提問:它長得什麼樣子?你在哪裡見過它?引導幼兒討論。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圖1提問:圖上畫的是什麼?(一隻小螞蟻 一粒豆)這只小螞蟻在干什麼?它在哪裡看見一粒豆?(在洞口看見了一粒豆,)它看見一粒豆想怎麼樣?(搬回家。)那麼,它能搬得動嗎?(搬不動)為什麼在螞蟻的眼裡豆子會這么大?(因為螞蟻太小,豆子太大了。)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螞蟻搬豆時用力、著急的樣子好嗎?教師提示,幼兒自由表現。

2、下面我們一起看圖1編一首兒歌好嗎?教師邊說邊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動作(一隻螞蟻在洞口,看見一粒豆,用力搬也搬不動,急得直搖頭。) 引導幼兒一同邊說邊創編動作。 討論:「小螞蟻搬不動豆子怎麼辦?誰有好辦法?」 請幼兒根據自己的認識自由回答;老師給予肯定。

3、出示圖2:「讓我們來看一看,小螞蟻想了個什麼好辦法?」 引導幼兒看圖後自由交談。教師運用歌詞小結:「小小螞蟻想一想,想出好辦法,回洞請來好朋友,一起抬著走。」 鞏固歌詞:「小螞蟻想的什麼好辦法?」幼兒:「回洞請來好朋友---」

4、讓幼兒一起來學一學小螞蟻們是怎樣把豆子抬回家的。師生共同把兩幅圖編成一首兒歌讀一遍。

5、教師談話:「老師把小螞蟻搬豆子的事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好嗎?」 (好)教師看著圖完整的清唱一遍歌曲。提問:這首歌好聽嗎?(好聽)你想不想學唱這首歌?(想)那麼我們先給這首歌起個名字好嗎?(好)引導幼兒給歌曲起名字,師生通過討論確定名字叫《螞蟻搬豆》。

6、學唱歌曲,創編動作。1)放錄音,幼兒邊聽邊用手打節奏。2)引導幼兒一起看著圖片唱一唱 。3)跟著琴聲再來唱一遍。跟隨錄音機唱兩遍。4)聲音由低到高唱二遍 ,幼兒邊唱邊自由創編動作。5)整體唱,分組唱,個別唱。引導幼兒用好聽、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6)請幼兒自由選擇頭飾,隨音樂進行分組表演。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大膽創編動作,表現螞蟻搬豆的情景。

教師小結:為什麼一隻螞蟻搬不動豆子呢?結合實際幫助幼兒理解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教育小朋友同伴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三、結束活動

做游戲:請小朋友當「豆子」坐在椅子上,另一名幼兒當找到豆子的螞蟻,輪胎當洞口。邊唱邊動作,唱到「請來許多好朋友」時,另外幾名小朋友趕緊跑過去圍在豆子周圍做抬豆子動作,「豆子」這時也隨音樂一起走動。游戲反復進行。

四、活動延伸

在表演區做音樂游戲《螞蟻搬豆》進一步體會團結。

五、小結與反思

本節課是一節音樂游戲,通過本次活動幫助幼兒懂得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使幼兒初步理解一個人的力量小,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知道有困難找大家幫助。用音樂游戲來培養幼兒的道德品質,讓幼兒能在愉快的氛圍中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以此來促進幼兒之間的友好交往。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感受三拍子節拍特點,掌握漸強漸弱的唱法。

2.能根據樂曲的節奏及冬天裡的情景創編歌詞。

3.體會冬天美的情趣。

教學准備:

物質准備:

1.,配套磁帶、錄音機。

知識准備:

1.事先對冬天有初步的觀察和認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感受三拍子節拍特點,掌握漸強漸弱的唱法。

難點:根據樂曲的節奏及冬天裡的情景創編歌詞。

教學方法與手段:

練習法,整首教唱法等。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引出課題。

師:在冬天裡你聽到了什麼?請小朋友聽聽是什麼聲音?風吹的聲音是怎樣的?

二、教師完整地演唱歌曲,幼兒欣賞,熟悉旋律。

1.小朋友們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人覺得風都是不一樣的,那聽老師來唱一唱這首歌曲,你們來聽聽看這里的風是什麼樣的。

師:歌曲里唱的是聽到了什麼?發出了什麼樣的聲音?誰願意來模仿一下。

2.帶領幼兒邊念歌詞邊拍三拍子節奏,理解強弱關系。師:孩子們剛剛我們模仿的很好,那你們剛剛唱出了歌詞,可是你們感覺到了嗎,他其實是三拍子的歌曲,如果你們沒有感覺到,那我們也可以在老師唱的時候用小手來拍一拍,那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三、幼兒學唱歌曲,重點掌握漸強漸弱的唱法。

1.師生輪流唱,最後一句齊唱。

師:剛剛我們已經把歌詞給記住了,而且拍子也掌握的很到位了,我們一起為自己鼓鼓掌,那現在我們換一種方式來唱這首歌曲吧,可以怎麼唱?誰願意來出出主意?孩子們的想法課真多啊,那我們這次就師生輪流唱,最後一句齊唱,你們說好不好。

2.男女分組輪流唱,最後一句齊唱。

師:剛剛老師和寶寶們合作的真棒呢,那我們男女寶寶間有沒有這個默契呢?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好不好。

四、啟發幼兒結合冬季特徵創編歌詞。

1.全體幼兒唱創編的內容。

師:在冬天裡我們還會聽見什麼?請你們用自己聽到的聲音創編在歌詞中,並且用好聽的聲音唱出來。

2.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繼續觀察冬季的特徵,把發現的內容創編到歌曲中。師:孩子們今天表現的都很不錯哦,可是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的事物我們沒有發現,所以我們以後還要多多的進行觀察,將自己聽到的事物再次創編到歌曲中,讓我們的歌曲更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