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天河機場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天河機場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3-04-03 07:17:21

1. 天河機場有多少個登機口

武漢天銷虧河機場登機虧缺神口見扮鏈圖。

2. 武漢機場屬於哪個區域

武漢機場屬畢悔於黃陂區。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距武漢市中心25公里,為中國中部首家4F級民用國際機場、中國八大區域慎數鉛性樞紐機場之一、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對外開放的一類航空口岸。

於1995年4月15日正式建成通航,定名為「武漢天河機場」;2000年被確定為國際機場;2008年4月完成二期擴建工程。三期擴建工程於2013年6月實質性動工,2017年6月通過竣工驗收,2017年8月通過行業驗收並投入使用。

武漢機場的硬體設施:

武漢機場的T2航站樓在造型上採用大跨度空間,運用全尺寸幕牆、多連續斜柱等,玻璃幕牆採用鋼化中空夾膠玻璃,既隔熱保溫、防輻射,又防爆炸和光污染,大廳選用的採光板使換氣系統與天窗均能自動開啟和調節。

T2航站樓為雙指廊式結構,由一個主樓和兩個指廊按「凹」字形布局,主樓正立面全長315米,進深寬在95.3至83米之間,地上高度36米;指廊長度為246米,寬度為38米。

主樓分三層,地下一層為設備間、停車場和辦公用房;地上兩層,一樓為到達層,二樓為出發層,出發層和寬好到達層中間設夾層,作為旅客到達通道、中轉聯絡的通道。

3. 武漢飛機場在哪裡

武漢唯一的機場薯亮是天河機場,從常青路往數銀寬常青花園方向走,到了名航新村一帶上高速公路,搏辯自駕的話大概有半小時路程即可到達。

4. 武漢有幾個機場

截止2019年8月,武漢市只有1個飛機場:武漢天河國際機場。

武漢羨慎天河國際機場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距武漢市中心25公里 ,為中國中部首家4F級民兄跡敬用國際機場 、中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對外開放的一類航空口岸 ;2019年1月,機場開始實行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於1995年4月15日正式建成通航,定名為武漢天河機場;2000年被確定為國際機場;2008年4月完成二期擴建工程。三期擴建工程於2013年6月實質性動工,2017年6月通過竣工驗收,2017年8月通過行業驗收並投入使用。

(4)天河機場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截至2019年8月,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擁有基地航空4家,分別為中國東方航空、中國南方航空、州斗中國國際航空、友和道通航空;通達國內外航點總數119個:中國國內城市72個,國際及地區城市47個;擁有國內外航線總數170條:中國國內航線117條,其中客運航線111條,貨運航線6條;國際及地區航線53條,其中定期客運航線41條,不定期航線7條,貨運航線5條。

2015年5月1日起,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口岸正式實施部分國家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辦簽證政策; 2019年1月1日起,實施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等53個國家的外國人,持有效國際旅行證件和144小時內確定日期、確定座位前往第三國(地區)聯程客票,可從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口岸免簽入境,在武漢市行政區域內免簽停留144小時。

5.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介紹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ICAO機場代碼:ZHHH;IATA機場代碼:WUH),簡稱「天河機場」,建立於1990年,1995年啟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蠢困是中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華中地區最大的飛機檢修基地、國家一級民用機場,為華中地區第一個4F級機場。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是中國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2015年旅客吞吐量位居中國中部第一,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飛世界四大洲的機場,擁有飛往39個國際城市的直達航線,數量位居中部第一。天河機場2009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萬,2015年天河機場旅客年吞吐量達1894萬人次 重返中部第一,ACI(國際機場理事會)旅客滿意度測評值為4.45,進入全球同量級機場前十名,率先跨入世界百強。
硬體設施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一期工程建設標准為4E級,佔地面積4277畝(285公頃),總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土地使用權屬於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有限責任公司。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現有一條跑道(跑道號 04/22[11] ),長3400米,寬45米,兩側道肩各7.5米,一期工程按國際民航組織制定的4E級標准修建,跑道、滑行道等配套設施均能夠滿足B747-400型飛機起降的技術要求,(與跑道平行的滑行道長3000米,寬45米)。候機樓設計年吞吐量420萬人次,站坪有11個機位,停機坪有16個機位,可同時停靠27架大中型飛機,旅客登機橋6座。機場配有一、二次雷達和儀表著陸系統、全向信標及測距儀等先進的通訊導航設備,建有庫容3.33萬噸的貨運倉庫,航油補給實行管線運輸。天河機場第二跑道將於2016年底投入使用。
航站樓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現有兩座運行中的航站樓,分別為T2航站樓和國際航站樓。T2航站樓坐落於機場主幹道——機場大道北側,國際航站樓坐落於T2航站樓西北側。兩座航站樓相距約150米,之間有免費電瓶車擺渡。
T1航站樓
即天河機場國際航站樓(新T1)(已建成)。2009年4月,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公司完成天河機場新國際樓設計及可行燃信性研究報告,計劃投資9500餘萬元新建國際航站樓。
2008年,天河機場第二航站樓(T2)啟用,原有老航站樓大部分關停,僅保留國際廳航班進出港。隨著天河機場三期開始建設,第三航站樓主樓將佔用現老航站樓的位置,老航站樓將被拆除。據了解,新建國際樓位於2號機場停機坪與北三路之間,定位是第三航站樓投入使用之前的過渡性國際航班進出港,容量及設計數據能夠充分滿足未來兩年內國際旅客吞吐量的需求。新國際航站樓一層建築面積約5630平方米,配備商業、餐飲、行李房、停車場等。
該航站樓總建築面積5310平方米,按滿足典型高峰小時旅客流量160人設計,建築高度14.5米,建築抗震烈度6度,使用年限50年。工程計劃11月底竣工,12月底前完成皮檔輪行業驗收並投入使用。從開建到投用,僅用半年時間。該航站樓外形和風格將與T2航站樓相仿,銀灰色主基調,採用玻璃通透幕牆。該國際航站樓將作為T3建成啟用前的過渡性航站樓。待T3啟用後,該航站樓將改為專機樓。
2010年12月28日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國際航站樓正式啟用。該座航站樓是中部地區唯一的獨立式國際航站樓,剖面設計為單層式方案,離港和到港流程均在同一層。天河機場國際和地區客貨運輸量增長迅速,預計2010年天河機場國際和地區客流將突破35萬人次,同比增長85%。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國際航站樓於2010年6月開工建設,2010年12月28日投入使用,2012年初進行擴建。國際航站樓為主體單層、局部兩層結構,離港和到港流程均在同一層,擴建後建築總面積為9429平方米,同時配套建設18000平方米的道路、停車場,及樓外供電、供水、弱電、雨水及污水排放等設施。
T2航站樓
概況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T2航站樓於2007年底竣工,2008年4月15日正式投入使用,總投資33.72億元,歷時3年建設。T2航站樓總建築面積14.98萬平方米,同時配套建設25萬平方米的站坪和2萬平方米的貨庫;建設規模按照年旅客吞吐量1300萬人次、飛機起降12.2萬架次、貨物吞吐量32萬噸設計。
T2航站樓採用雙指廊式結構,由一個主樓和兩個指廊按「凹」字形布局,主樓正立面全長315米,進深寬在95.3-83米之間,地上高度36米;指廊長度為246米,寬度為38米。主樓分三層,地下一層為設備間、停車場和辦公用房;地上兩層,一樓為到達層,二樓為出發層,出發層和到達層中間設夾層,作為旅客到達通道、中轉聯絡的通道。
T2航站樓在造型上採用大跨度空間,全尺寸幕牆、多連續斜柱塑造出獨特風韻。玻璃幕牆採用先進的鋼化中空夾膠玻璃,既隔熱保溫、防輻射,又防爆炸和光污染。大廳選用進口的採光板,整個換氣系統與天窗均能自動開啟和調節,非常環保。
T2航站樓共設有42個售補票櫃台(東航售補票櫃台:17-19號;南航售補票櫃台:42-50;國航售補票櫃台:10-12;深航售補票櫃台:30-31;機場售補票櫃台:27-29;民航凱亞售補票櫃台:38-39)、72個值機櫃台、23條安檢通道、20個雙通道登機橋和14個遠機位登機口,可充分滿足運行需要。航站樓設有母嬰室、吸煙室、無障礙設施、飲水設施等人性化設施,候機服務更加人性化。此外,T2航站樓還採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行李自動分揀系統和自動泊位引導系統。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6. 廣州天河機場的介紹

廣州天河機場又稱瘦狗嶺機場,原址位於現在天河顫穗笑體育中心,1928年12月動工興建,1931年建成使用。1928年,陳濟棠選址天河村興建飛機場,1931年正式啟用。1936年11月開辟了廣州至河內的中國民航史上第一條國際航線。1949年8月18日天河族塌機場改為民用機場,廣州白雲機場落成後,天河機場的輝煌日漸淡去。是除白雲機場外,廣州民航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一個機場。曾是抗日的主戰場。1984年,在天河機場原址上興建起天河體育中心茄含。

7. 武漢新天河機場為什麼這么大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Wuhan Tianhe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WUH,ICAO:ZHHH),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距武漢市中心25公里,[1]為4F級民用國際機場,是中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對外開放的一類航空口岸及國際備降機場。[2][3][4]2015年5月,機場成為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航空口岸。[5][6]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於1995年4月15日正式建成通航,定名為武漢天河機場;2000年被確定為國際機場;2008年4月完成二期擴建工程。三期擴建工程於2013年6月實質性動工,2017年6月通過竣工驗收,2017年8月通過行業驗收並投入使用。[7][8][9] 截至2017年7月,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擁有三座航站樓,總面積65.98萬平方米;擁有兩條跑道,長度分別為3400米和3600米;共有機位153個,[10]貨庫2萬平方米;[11]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4萬噸、飛機起降40.4萬架次的需要;共開通國內外航線170條,其中國際(地區)航線53條。[12] 2016年,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2077.2萬人次,同比增長9.7%;貨郵吞吐量17.53萬噸,同比增長13.3%;運輸起降架次17.5萬架次,同比增長6.9%,分別位居中國第14、第16、第16位。[13]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T3航站樓於2017年8月31日06:00正式啟用,原T1、T2航站樓所有航班、大巴、計程車等均轉移至T3航站樓運營。

1985年7月1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復湖北省人民政府,選定武漢機場場址在武漢市黃陂縣(今黃陂區)天河鎮境內。 1989年3月17日,國家計委批復武漢天河機場設計任務書,工程建設投資預測為3.4億元。 1990年12月7日,鄧小平同志為機場題寫了「武漢機場」四字。[15] 1990年12月16日,武漢天河機場工程正式破土動工。 1994年9月27日,機場一期工程竣工,同年12月28日通過國家正式驗收。 1995年4月15日,機場正式通航啟用,同時實現從原南湖機場到天河機場的轉場搬遷。 1998年5月18日,武漢天河機場有限責任公司成立,經營管理天河機首激場航空運輸地面服務業務。 2000年11月,民航總局將天河機場確定為國際機場。[16] 2004年3月5日 ,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接管武漢天河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51%的股權,湖北機場集團公司成立。 2004年12月29日 ,機場二期工程開工。 2006年10月,國家民航局和湖北省政府共同確定武漢為國內第一個航空運輸綜合改革試點,開始打悶握造以武漢機場為核心的中部地區現代立體交通樞紐。 2008年4月,機場T2航站樓投入運行。 共4張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外部 2009年,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 2009年3月6日,中國南方航空公司與湖北機場集團公司樞紐深化合作協議,加強武漢樞紐建設。 2010年3月,機場第三航站樓建設工程順利通過國家發改委批准立項。同年5月9日,天河機場三期工程奠基開建。[17] 2010年12月28日,機場新國際航站樓建成正式啟用。[9] 2011年6月,機場A380備降場改造工程竣工,並於當年8月成功通過行業驗收。[18] 2012年7月,機場三期工程正式開工,總投資159.59億元,包括新建T3航站樓暨機場交通中心,1條長3600米、寬60米的第者罩襪二跑道,2條平行滑行道等。[17] 2016年1月23日,機場國際航站樓二期擴建工程完工並投入試運行。[19] 2016年8月18日,武漢天河機場第二跑道正式啟用。[20] 2016年12月17日,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萬人次。[21] 2017年8月31日,武漢天河國際機場T3航站樓正式啟用。

武漢在2016年還是中部地區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第二的城市,但在2017年,一直在緊追不舍的鄭州新鄭機場一舉反超武漢天河和長沙黃花,成為中部六省當中旅客吞吐量的之最。

作為中部第一城,武漢的機場地位卻沒有像城市地位那麼高,不僅從曾經的榜首掉落次席,現在連亞軍都丟了,而且是被曾經的小弟鄭州逆襲。這其中的原因想必大家也明白,那就是舊機場的承載能力已經達不到武漢城市體量的所需標准,而建機場又是十分繁雜且浩達的工程,比現在只大一點的話那就沒必要新建了,但凡新建,其規模至少是在二十年後也能夠滿足需求的。所以一座有著更強承載力和更多跑道更多機位的機場對武漢來說很重要,也是重奪旅客吞吐量桂冠的必然先決條件。

從最新網路大數據來看,我國現有民用機場183座,其中國際機場39座。以客流吞吐量及規模大小來看,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在全國機場排名第13左右。

下面來一張圖片,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國機場規模排名情況,快來找一找你所關心的城市排在第幾位。

從最新公布的全國城市排行榜來看,武漢在全國排名第八,作為全國中心城市、華中地區的領頭羊、九省通衢交通要塞,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在全國才排名第13的事實,恐怕很多土生土長的湖北同胞們都難以接受。

「這么大、這么氣派、這么豪華的大武漢機場不是中國第一我都不信,再不濟也不至於才13啊!」有人這么說。

但,事實就是這樣,我們應以開闊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

武漢地處華中腹地,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號稱九省通衢,在當年鐵道總舵主湖北人劉志軍的關照下,武漢成了全國數一數二的鐵路樞紐。從武漢坐高鐵,直達「上北天南」都可以在四小時以內。

如此說來,作為迅捷的交通工具,飛機對武漢而言,除了國際航班及少數偏遠地區外,並沒有重大意義。

到是西南邊陲的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西南腹地的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西北邊域的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因鐵道交通不便,對飛機的仰仗較突出。

2017年8月31日早晨6點,武漢天河國際機場T3航站樓正式啟用,星河璀璨,鳳舞九天,攤開了大武漢斑斕壯大的發展圖景。

承載國家戰略布局,強化中心城市功能,實現武漢跨越發展要求武漢交通有大作為。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作為4F級民用國際機場,是中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該機場坐落在廣袤的武漢大郊區黃陂區天河鎮境內,離市區25公里,四周空曠,便於機場土地規劃與發展,這點,為天河機場的版圖擴展起到了極度重要的作用。

目前,國內很多機場都建在市區內,根本無法擴建,例如,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就在市內甘井子區,周邊商業區、居民區雲集,根本無法建大,這屬於機場布局失誤。聽說大連正在郊區金州區境內填海造機場,工程量可想而知,不知會不會批復。

世界風起雲涌,中國突飛猛進,各大城市都在做大做強,爭創一流城市。中國速度,是高鐵的速度、是飛機的速度、是奮力發展超越極限的速度。

希望每一座城市都能越來越好,希望每一座城市的建造者們都能擁有幸福。

天河機場交通綜合樞紐契合武漢市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發展戰略。

一是武漢市正在與國家發改委、湖北省政府合作共建樞紐示範城市(工程),其中重點任務之一是打造天河機場航空大型樞紐綜合體,目前已形成了航空與城際鐵路、地鐵、公交、計程車、長途客運、私人機動車等7種運輸方式的銜接。

二是天河機場樞紐已經與設計時速200公里高鐵標準的漢孝城際鐵路無縫連接,且在孝感東站與在建的武襄十高鐵連接,將形成向西北連接西安、蘭州,向東南連接福州的通道。

三是武漢市組織修編並已經獲批的《武漢鐵路樞紐規劃》,規劃了天河機場引入沿江高鐵方案,規劃設置並預留了天河北站與機場形成一體化樞紐的條件,屆時將進一步加強航空與高鐵的融合。

四是武漢市在天河機場已經形成通過地鐵、城鐵與漢口站等樞紐連接基礎上,近期將啟動軌道方式聯結武漢站的方案研究。

武漢市正在努力爭取在2020年初步形成以天河機場大型綜合樞紐為代表的內涵更加豐富、布局更加合理、服務更加優質、功能更加完善、運行更加高效、銜接更加便捷、特色更加鮮明的國際性現代綜合交通樞紐示範城市。

這武漢空中客運一直不強,一直都認為是高鐵動車太發達,真正原因我認為是民營企業太不發達,國企比重太大(國企飛機報銷有限制),城市人均收入不高,飛機票打折力度低,以及出行方便,消費可慣等綜合因素造成的。

說實話,確實不大,而且規劃特別爛。

第一,從客流量來說一直都是前十開外,不要說什麼高鐵,什麼時代了,看看國際洲際流量吧,把中部三省加起來別說北上廣,成都都不一定比得過;

第二,機場佔地面積確實不算小,但是有心人可以去找份機場圖看看,規劃實在太爛了,現在主流機場航站樓一般都是「大」「士」字型,但是武漢得不成形、所以導致了佔地最大,但是停機位特別少(可停的飛機特別少),就算把機場停滿也就幾十架飛機,看看現在能停兩百飛機的機場也不少,大機場過夜飛機都不止一百了吧。

天河機場,面積很小,設計不合理。

任何大國的中部地區都不可能有大的機場,在現代化交通時代,除非作為一個國際遊客集散中心,吸引國際遊客為主,內地人出行會考慮方便快捷及性價比,還有機場一般建在效外,而進出機場起碼2到3個小時,還有飛行時間,而且飛機正點率較低,受氣候影響較大,而中部地區去國內其他主要地方,高鐵行程基本上在5小時左右,你還認為中部地區有建設超大機場的必要嗎?

面子很重要?

雖然武漢機場在旅客吞吐量上排第13名,但是天河機場它就是全國八大樞紐機場,中國中部地區飛機檢修基地,中部老大的地位無可撼動,你就是吞吐量比天河機場高一百倍一千倍你還不是要管別人叫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