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清代老碗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清代老碗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3-04-02 02:52:22

① 清代乾隆年制——漢白玉碗

乾隆時期政治局面穩定,國力昌盛,財富的空前積累為奢侈享受提供了充足條件,精美藝術品受到皇室貴族的垂愛。據記載,乾隆皇帝是我國古代最愛玉的帝王,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認識研究玉,他愛玉、藏玉,甚至在玉器製作上親力親為。正因為乾隆皇帝對玉器的研究情有獨鍾,不惜花費巨大的精力,在全國各地廣泛收集玉器,使得這時期的玉器造工精細,技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下圖便是有幸見到的乾隆款漢白玉碗 。

此碗漢白玉質,敞口,弧腹,圈足。碗形規整,造型簡單,古樸大方,玉質純凈,紋理細膩,光澤凝潤,器表著紅色土沁,通體暗刻梅花紋,底留「乾隆年制」款。

藏品來歷探索:

乾隆孝粉是乾隆年間的一種漢白乾隆孝粉漢白玉碗為乾隆皇帝親母當時生病,經過御醫治療研發中葯必須配合玉器使用才能達到最佳療效。為此乾隆皇帝連夜命令工匠趕制出玉碗-玉碟-玉杯-玉瓶等。從此被世人譽為「乾隆孝粉」

玉碗,底部刻著篆字,上書「乾隆年制」,後有人誤讀為「乾隆孝粉岩野」,因名字通俗易解而流傳。「乾隆孝粉」玉碗,碗的內外部有花紋,其材質十分精美,用燈光打照,整體十分通透,有玉質光感另外。「乾隆孝粉」(實際是「乾隆年制」)主要是玉碗,幾乎沒有其他造型。

藏品歷史成交價值:

2013年蘇富比香港拍橘氏會上拍賣的一直乾隆孝粉玉碗外形尺寸為直徑為10.5CM;高度為3.5CM.碗底直徑為4.5CM的一個古董碗,圓棗散價值大概在叄佰伍拾萬元以上。據說經過兩輪搶拍,價格漲到888萬成交了,是一位香港企業家買去的。

收藏意義:

收藏,是一門藝術性的欣賞。對於懂收藏的人來講,他們是在欣賞收藏品的工藝性,與體會收藏品的主題性。進而,會購買一定的藏品,作為欣賞與收藏的物品。簡單的來講,這也是一種見解的投資方式。而對於那些純粹投資收藏品的來講,更多的看到的是收藏品的後期升值空間性。

② 清朝古董陶瓷碗碟照片

這類照片 一是可以購買書籍派碰 如「《清代粉彩瓷識真》,《晚清官窯瓷識真》等

困羨信 二是到網汪輪上搜索查詢。 例如 到網路搜索 的圖片上搜「清代瓷器」 「乾隆粉彩瓷」,「清仿青花」 「清朝將軍罐」 「清代陶瓷碗」 …… 等等,會有大量的圖片的。

作為一例 請看 清代瓷器·清咸豐粉彩翼龍纏枝花紋碗

③ 280萬的清代小銀碗啥樣

280萬的清代小銀碗碗底刻一壽字,器形大氣、飽滿,做工精細,圓形,折口,圈足,弧腹,造型古樸敦厚,工藝講究,扒殲裝飾簡潔品相精緻,精美畝此衫絕倫,極其精品,屬極美品。銀製品是我國古代常用的一迅腔種器具。銀碗是雲南西雙版納地區傣族傳統藝術晶和生活用品,曾是地位和財富的象徵。

④ 有那位老師能給看看這個銅碗的價值嗎謝謝啦!

清代早期福字銅碗,市場參考價5000元左右。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⑤ 這種瓷碗是清朝哪個年代制的

斷代即鑒定瓷器製作的年代。同一窯口的產品,有產於不同閉握年代之別。如龍泉窯瓷器,宋、元、明均有生產。准確斷定年代,就是要鑒別出它是宋代,還是宋代或明代產品。景德鎮瓷業在明清時期有很大圓態和的發展,由於這兩代皇室甚至數朝同一品種瓷器的近似,因此對這類瓷器的斷代就顯得頗為困難。以前,收藏者往往習慣於把前後兩朝瓷器並同斷代,如明代早期青花瓷器,時尚是判以「水宣」,五彩瓷則斷為「嘉歷」,表明斷代的難度。

如果想了解更詳細的更准確的,可以找行業內更有經驗的人士替你解答一下,上次我橘盯一個同學也有這樣的問題,他在 甄、瓷、坊 咨詢了一下,師傅解答很具體很詳細,可以參考一下。

⑥ 舊社會的碗樣子有哪些

舊社會是什麼時代,民國或是清朝。

古代的碗有多種上。

平底碗又稱實足碗,碗式之一,東漢至唐均可見到。其平底是在制坯過程中對碗足部採用平切工藝製成。東漢時平底碗的平底微向內凹,碗形有半球形和口沿內斂兩種,腹上部鼓,下部內收。三國時期的平底碗內有疊燒支釘痕。西晉碗口較大,腹淺,小平底。東晉碗底出現足台,平底寬大。南朝時足台明顯,此式一直沿用到唐。

手工描金荷花蓋碗

玉璧底碗碗式之一,流行於唐代中,晚期。碗足部為璧形,中心內凹,足圈較寬。足中心內凹處有不施釉和施釉之分。燒造玉璧底碗的瓷窯有邢窯、定窯、鞏縣窯、越窯、長沙窯、渾源窯、柏井村窯等。

四齣碗碗式之一,唐代比較流行。四齣是指碗口部有四處下凹而形成四瓣花邊狀。通常下凹處的腹內壁都有凸起的豎向線紋,好似花葉的莖脈。

笠式碗碗式之一,又稱斗笠式、涼帽式、草帽式碗,五代、宋以來流行的一種器形。大敞口、斜直腹、小圈足,似倒置尖頂斗笠,清康熙時期為寬口沿外撇,圓腹,圈足較大。

葵口碗碗式此橋之一,北宋以來較為常見,因碗口沿為四、六、八瓣葵花式而得名。宋代葵口一般作六瓣,如宋官窯燒制的粉青釉碗,敞口,腹部略有弧度,小圈足。明永樂甜白釉印花碗,口作六瓣式,敞口,小足。清乾隆仿官葵花碗作八瓣形。

諸葛碗又稱孔明碗,宋、明時期常見的一種碗式,始見於北宋龍泉窯刻花器。造型為斂口,弧腹,圈足。底與碗心呈雙層夾空,底面有孔與空腹相通。此獨特造型,源於「三國」的傳說:諸葛亮六齣祁山,司馬懿屢遭敗績,困守不出。亮修書遣使贈巾幗衣物以羞辱之。據使念扒鍵者回報,懿閱札受禮不怒,卻詳詢丞相寢食辦事之繁簡,繼言:「食少事煩,其能久乎」。亮為惑敵,乃於對方來使刺探時,用雙層碗進餐,明示食可盈碗,實僅上層有飯。後世遂稱此種雙層碗為諸葛碗,亦稱孔明碗。用途為供器。龍泉窯燒造數量最多,明、清景德鎮也有燒制。

卧足碗碗式之一。金代開始流行。1980年北京豐台金墓出土有耀州窯刻花卧足碗,形式為唇沿直口,平底中心內凹,底足無釉。

折腹碗俗稱折腰碗,元代流行的碗式。器形為敞口,腹內削,腹底向內平折,小足。景德鎮元樞府釉器較為常見。除此之外亦有青白釉、青花等品種。

雞心碗碗式之一,流行於明永樂、宣德時期。敞口,深腹,內底下凹,外底凸出似雞心狀,小圈足。有大、中、小之分。釉彩品種多為白釉、青花兩種。清代雍正、乾隆時多有仿製。

宮碗特指明宣德時期創燒的一種碗式。口沿微外撇,腹部深而寬闊,圈足。這種器形多以青花作裝飾,並歷代相傳。正德時燒制量增大,因此又有"正德宮碗"之稱。當時民窯都競相仿製。

盉碗亦稱合碗,明宣德時景德鎮窯已有燒制。器形為撇口,直壁,折腹,下腹部有兩道凸起的弦紋為飾,上覆圓頂蓋,蓋內與碗心有青花對銘款,字體有楷書、篆書兩種。清代盉碗蓋鈕多作蹲獸式。

骰子碗俗稱"骰盔子",碗式之一,因與舊時賭博用具相似而得名,明宣德時期景德鎮燒制。器形為平沿敞口,淺弧腹,圈足,胎體厚重。器內素白,器外多為青花或灑藍釉裝飾,署款位置或於外口沿下,或於器內底。

攢碗明萬曆至清代流行的一種成套組合餐具,見「攢盤」。

凈水碗佛教供器,為明末清初常見的器形。口微侈,圓腹下收,假圈足仔巧。凈水碗常配有瓷質器座。座呈洗口,長頸,溜肩,收腹,下部外撇,平砂底,預側置對稱獸耳。瓶與座相配,俗稱"海燈",但傳世品往往失其一,不能配套。散存器座多據其器形式樣稱為「號筒尊」或「洗口獸耳瓶」。

蓋碗帶蓋的小碗,茶具,流行於清。清康熙時期蓋碗器形有撇口折沿式、敞口式兩種。二式器腹均下收,圈足。蓋徑多小於碗口徑,扣於碗口徑,少數蓋大於碗口,俗稱天蓋地式。胎質有瓷胎和宜興紫砂陶胎兩種,常見青花、粉彩、琺琅彩及其他單色釉等品種。

八方碗碗式之一,流行於清代。器形作八方形,有敞口、斂口二式,碗腹多內收。雍正時期有直腹內收式。

扎古扎雅木碗仿西藏喇嘛教木質碗形制燒造的一種碗式。侈口,弧腹,器壁較淺,拱壁足底,內外施木釉。為清代乾隆朝的獨特造型。

⑦ 這個豆青碗是那個年代的,價值多少呢

您的這一個瓷碗,困碰是大汪和談開門的棚襪老的真品;是典型的清代中晚期「豆青釉青花底款瓷碗」,屬於民俗瓷器品種,有一定存世量,完整的市場上一般喊價在500元左右;喜歡就可以當一個品種收藏!

⑧ 請老師們幫忙看看這個碗是不是老物件,底款是什麼字

清代中晚期豆青釉瓷碗,底款一般為「大宴芹頌清乾隆年制」、「大清嘉慶年制」、首族「大清道光年制」、「大清同治年制」等款書,您的這件是畫押款,僅見「恆」字,其他不晌鄭易辨別。屬於到代瓷器品種,值得收藏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