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李小龍經典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李小龍經典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3-03-30 16:23:39

⑴ 李小龍一生拍過幾部電影

李小龍一生共拍電影28部,其中一部(死亡游戲)屬於半成品。

1、1940年《金門女》

《金門女》是Esther Eng導演的劇情電影,李小龍參與出演,講述了出生僅三個月的李小龍就被父親李海泉抱上銀幕,在《金門女》中扮演名叫「伯父」的嬰兒。

2、1948年《富貴浮雲》

《富貴浮雲》是俞亮執導,羅品超、小燕飛、李海泉、半日安、李小龍、胡美倫等主演的香港電影,該片於1948年出品。

3、1949年《夢里西施》

夢里西施是一部蔣愛民執導作品,羅麗娟、李蘭主演,李小龍作為客串,的作品,故事講述,盲人同住破屋的潦倒戲劇家,生性善良,富同情心,一次,他拯救了遭人凌辱打罵,及又被視作搖錢樹的歌女李施,之後更收容她,教導她,讓她擔任其新劇的女主角。

4、1950年《細路祥》

《細路祥》是一部由馮峰執導,攔兆山李小龍、伊秋水、陳惠瑜主演的動作電影。影片講述了父母早亡、不甘貧窮而又良心末泯的小匪徒細路祥的故事。

5、1950年《凌霄孤雁》

凌霄孤雁,由中國香港導演吳回指導的一部黑白電影。上映於1950年6月23日。

17、1955年《詐癲納福》

香港電影《詐癲納福》由大成影片公司於1956年出品。該片由蔣偉光執導,新馬師曾、胡楓、白露明、朱丹、劉克宣、李小龍等領銜主演。

18、1956年《早知當初我唔嫁》

《早知當初我唔嫁》是蔣偉光執導的劇情片,1956年12月22日中國香港上映。

19、1957年《雷雨》

吳回導演的《雷雨》以五十年代香港電影感時憂世的中聯精神,承傳了原著以封建家庭為社會壓抑代表的脈絡。

20、1957年《甜姐兒》

香港電影《甜姐兒》由達豐影業公司於1957年出品。該片改編自國語話劇,由吳回執導,文蘭、張瑛、梁醒波、吳回、葉萍、李鵬飛等領銜主演。

21、1959年《人海孤鴻》

《人海孤鴻》是李晨風執導,吳楚帆等主演的劇情片。本片講述何思琪於抗日戰爭時家散人亡,妻子阿蘭及女兒去世,又跟兒子阿陶及傭人五姐失散後發生的故事。

22、1966年電視劇《青蜂俠》

《青蜂俠》是由William Beaudine執導,李小龍,Walter Brooke等人參加演出的電視劇。李小龍第一部好萊塢作品,也是華人在好萊塢主演的第一部電影。該劇講述了一位在城市中懲惡揚善的英雄的故事。

23、1971年電影《唐山大兄》

《唐山大兄》(The Big Boss)是香港嘉禾電影公司出品的武打片,由羅維、吳家驤聯合導演,李小龍、羅維聯合編劇,李小龍、衣依、田俊、苗可秀主演,該影片於1971年10月31日在香港首映。

24、1972年電影《精武門》

《精武門》(Fist of Fury)是香港嘉禾電影公司出品的武打片 ,由羅維導演,李小龍、羅維、倪匡聯合編劇,李小龍、苗可秀、田俊主演 ,該影片於1972年3月22日在香港首映。

25、1972年電影《猛龍過江》

《猛龍過江》(Way of the Dragon)是香港嘉禾電影公司出品的動作片,是由李小龍自編自導,李小龍、苗可秀、羅禮士、小麒麟等主演,該片於1972年12月30日中國香港首映。

26、1973年電影《龍爭虎鬥》

《龍爭虎鬥》是1973年嘉禾影業和華納影業聯合製作的一部動作電影,由羅伯特·克洛斯執導,李小龍、茅瑛、洪金寶、石堅、吉姆·凱利、約翰·薩克松、喬宏等人主演。

27、1973年電影《死亡游戲》未完成,只有李小龍的片段剪輯,其他的是唐龍(金泰中)替身演出。

《死亡游戲》是1978年洪金寶、李小龍、羅伯特·克洛斯執導的動作電影 。由李小龍、洪金寶、唐龍、卡里姆·阿布杜爾·賈巴爾、吉格·揚、考林·加普、元彪、田俊、苗可秀、喬宏等人主演。

28、2000年《勇士的旅程》收錄李小龍真正的遺作

《李小龍:勇士的旅程》是一部動作紀錄片,由李小龍、洪金寶、元彪、成龍、茅瑛、苗可秀、黃仁植、田俊等人主演。

⑵ 李小龍經典的幾張合影照,每張都有自己的故事,你看過幾張呢

許多年輕人從小就看香港歌劇和台灣歌劇長大。由於香港和台灣的影視產業發展得越來越好,他們經常被引進大陸。因此,當時的香港和台灣明星也成了許多年輕人追求的偶像。如今,內地影視業的發展也在蓬勃發展,同時也向著更加輝煌的發展道路邁進。為了追求公眾心目之中的「美」和「精緻」,不少明星甚至開始在臉上割自己。面對這張大眼睛、高鼻子、薄嘴巴的統一面孔,我們都懷念過去那些天生的明星。它們各具特色,更具吸引力。如今,香港和台灣影視業的發展受到阻礙,許多香港和台灣演員開始將演藝重心轉移到大陸。今天,讓我們來看看這顆星星。他是許多人心目之中的經典,甚橡咐至名揚海內外。很多人仍然敬佩他,他就是超級巨星李小龍。

不知道你還有沒有看過李小龍的其他合照?歡迎留言評論,謝謝

⑶ 李小龍經典動作電影很多,哪部是人們心中的「最經典」

說起功夫上面的巨星肯定都知道李小龍,甄子丹,成龍等等凱櫻絕。但實戰能力最強的人們都認為還是李小龍最強,像一些很經典的動作,電影也是有很多的。

比如說他演過的《猛龍過江》是李小龍自己編的自己導的的,裡面有苗可秀,小麒麟,羅禮士等等主演的武打片兒,這是因為李小龍親自編排的一部動作上的經典,完全發揮了他對動作電影上的理念,是有著很大代表性的,特別是李小龍在片尾跟羅禮士決斗的時候就好像芭蕾舞蹈班的生死較量場面,而是真的讓人嘆為觀止。

李小龍第一在熒屏上面展示了他的雙截棍,非常的驚人威力非常的大,劇情的曲折很緊張,武打上面的動作上面都是很高的,拼殺上面的也很兇狠和激烈,特別是在影頌悄片的結尾,陳真的凌空騰起,畫面停住了,也成為了功夫片兒裡面很經典的一個畫面了,給所有的觀眾都震撼到了。

⑷ 中國華人明星李小龍

原名:李振藩
英文名:布魯斯.李(Bruce Lee)
乳名:細鳳
綽號:馬騮,冇天裝,闌仔,牛王頭,冇時定,點解龍 ,猩猩王等。
籍貫:廣東-順德
民族:漢族
國籍:美國
生於:1940年11月27日 (星期三) 9:15pm
卒於:1973年 7月20日 (星期五)11:30pm(享年32歲)
生肖:龍
出生地:美國-舊金山(三藩市積臣街醫院)
身高:173CM
百米成績:11.8s
體重:64公斤
血型:O型
嗜好:練武,冥想,恰恰舞,閱讀,哲學
肄業於香港喇沙書院
1961年赴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攻讀哲學及心理學
害怕的東西:水
7歲從影,13歲習武
入門功夫:詠春拳
父親:李海泉(李滿船)(粵劇名丑)
母親:何金棠(歐亞混血)
師父:葉問(詠春宗師)
崇拜的人:海明威
姊姊:亞葛蕾絲、費芙
哥哥:彼得(忠探)
弟弟:羅勃特
太太:琳達.愛美莉(Linda)
兒子:李國豪(拍攝電影中意外喪生)
女兒:李香凝(從影)
李小龍有一兄、一弟、兩姐
李小龍安息於美國西雅圖湖景墓地,由兒子李國豪陪伴。
編輯本段關於李小龍

李小龍生於美國三藩市,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香港度過的。李小龍幼時身體非常瘦弱。他父親為了兒子
的體魄強壯,在他7歲時便教其練習太極拳。李小龍在13歲時跟隨名師葉問系統尺枝行地學習了詠春拳,並在
家中設一座木樁,每天對著木樁勤練不輟。此外,他還練過洪拳、白鶴拳、譚腿、少林拳、戳腳等拳種,為後來自創截拳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提高技擊水平,李小龍除了勤習中國拳術外,還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他一邊參加西洋拳訓練班,一邊節省零用錢購買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擊賽紀錄片,從中學習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訓練方法;他還經常參加校內外的拳擊比賽,不斷豐富實戰經驗,赴美深造自創截拳道 。
由於害怕李小龍學壞,在他18歲那年,李小龍的父母決定送李小龍到美國留學。 李小龍在西雅圖的生活相當艱苦,進入大學就讀以後,他除了學習外,把精力都放在研習武術上。他在學校里組織了一支「中國功夫隊」,經常在校園里進行訓練和表演,博得了師生們的好評。
李小龍經過精益求精的潛修苦練,使功夫逐漸嫻熟乃至達到更高的境界。其中的「李三腳」、「寸拳」和「勾漏手」更是他的絕招。 李小龍是個多面手,除了精通各種拳術外,還擅長長棍、短棍和二節棍等各種器械,並研習氣功和硬功。
李小龍為了宣揚中華武術,在大學2年級期間,租了陵嘩校園的一個停車場角落,掛起了「振藩國術館」的牌子。他邊教邊練,刻苦磨煉,技術大有長進,尤以腿功造詣更為精深。 在振藩國術館里,他認識了來學武術的醫學院女學生琳達,經過一年多的交往,他們漸漸產生了感情,在1964年8月,他倆正式結婚。婚後,李小龍夫婦雙雙輟學,合力經營武術館。
自從李小龍在佛羅里達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服4個持刀歹徒,勇救華人少女的消息在報紙上刊登之後,李小龍的名字便傳遍了美國,佛羅里達州等電視台也請他表演腿法,中國功夫引起人們的重視。而他創辦的振藩國術館也逐漸興旺起來了。為了擴大影響,李小龍經常到各處參加武術比賽,並先後在西雅圖、奧克蘭、洛杉磯等地開設武術分館授徒。國術館的規模和設備不斷完善,世界上許多顯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國空手道冠軍羅禮士等都爭著拜他為師,好萊塢的著名電影明星如占士亨賓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門徒。世界拳王阿里也曾登門拜訪,與他交流經驗。美國國內各流派的拳師經常聚集在李小龍的武館切磋武藝,他的「以武會友」的宗旨收到了預期的效果。涉足電影界功夫震全球
20世紀70年代初,一股中國功夫影片的狂潮席捲著世界。李小龍這個響亮的名字震撼全球。
1971年夏季,李小龍接受香港嘉禾電影公司的邀請,以1.5萬美元的片酬簽了兩部影片,第一部是以中國武術為題材的《唐山大兄》。該片預算只有10萬美元,而且劇本也是邊拍邊寫的,在這種情況下卻創下了香港開埠以來的電影最高票房紀錄,達到了300萬港元。 繼《唐山大兄》之後,李小龍又拍攝了《搭睜精武門》,《精武門》比《唐山大兄》增加了一倍的預算,引起更大的轟動。李小龍在片中的大無畏精神和驚人的打鬥技巧,特別是他表演中的「李三腳」和「地躺拳」和「雙節棍」,令人贊不絕口。 此後,李小龍又自組協和電影公司,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猛龍過江》和《死亡游戲》,還與美國華納電影公司聯合拍攝了《龍爭虎鬥》,並親自擔任了主角。 正當李小龍雄心勃勃,大展宏圖,准備繼續拍完《死亡游戲》的時候,由於葯物過敏,1973年7月20日突然在香港逝世,享年才32歲。
李小龍由於在武術和電影等方面有卓越的貢獻,他先後在1972年和1973年兩度被國際權威武術雜志《黑帶》評為世界七大武術家之一。1972年還被香港評為十大明星之一。美國報刊把他譽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 武之聖者」,香港報紙贊譽他為「當代中國武術及電影史上的奇才」。在美國、日本、英國、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等國家或地區同時出版了紀念李小龍的多種多樣的雜志和特刊,都稱他為「發揚中國武術最有成效的人。」
李小龍的一生是短暫的,但卻如同一顆耀眼的彗星劃過國際武壇的上空,對現代技擊術和電影表演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主演的功夫片風行海外,中國功夫也隨之聞名於世界。許多外文字典和詞典里都出現了一個新詞:「功夫」(Kung fu)。在不少外國人心目中的功夫就是中國武術,李小龍也成了功夫的化身。許多國外武林高手、空手道拳師,泰拳大師看過李小龍主演的功夫片後都承認:「李小龍確有真功夫。」確實,還很少有一位東方武術家能像李小龍一樣突破國家、種族的領域,並且在死後聲威依然不減。
李小龍多才多藝,亦文亦武。他每當練功之餘,埋頭研究武術理論與訓練方法。他逝世前留下了七大本學武筆記和六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記錄》、《二節棍法》、《布魯斯-李拳術圖解》(英文版)和《布魯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世界各國技擊雜志仍在不斷地研究、介紹他的武功,世界各地的武術愛好者依然崇拜他。當回顧作為一位中華武術傳人的李小龍一生時,人們將永遠懷念他那顆熱愛中華民族、振奮中華民族精神,渴望中華民族強盛的赤誠之心。
毫無疑問,李小龍是一個天生的巨星,一個傳奇中的傳奇。
盡管過世已久,李小龍依然是功夫代名詞,即便紅透整個世界的成龍都很難超越。他的才華,他的正氣,他的輝煌,都已成為一份無法拷貝的神話。三十二歲、五部電影,足以令璀璨的流星黯然失色,不知何時才會有人另寫這樣一份東方傳奇。
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澄清對李小龍的誤讀
李香凝逐條列出她對事實的澄清,修正多年來外界對李小龍的部分誤讀,還涉及到眾說紛紜的李小龍之死,但最令人感動的是,她作為女兒,在澄清真相時數次談到澄清這些,是因為「不能違背李小龍的哲學」。部分「誤讀」如下:
1.李小龍從未跟依諾山度學雙截棍。
「沒錯,許多文獻里都提到我父親向依諾山度學過雙截棍,但是這不是事實。我父親是自學雙截棍的。我會盡快給你更准確的信息。」
2.李小龍從未經過西洋拳訓練。大家說李小龍在上中學時體育課上的拳擊練習。
「我認為我父親從未在高中參加過拳擊訓練。」
3.李小龍從未與木村交過手,從未輸給過空手道。
「如果是也只是倆人練習,切磋武藝。」
4.原本講述李小龍是在拍攝《死亡游戲》時去世的。
「我父親剛剛開始拍《死亡游戲》時就停止了,並去拍攝《龍爭虎鬥》,也沒有繼續拍《死亡游戲》,就去世了。」
5.澄清李小龍從未參加「長島國際比賽」,也未得到過冠軍,他僅僅是去表演。
「我父親沒有參加這些競標賽(或任何競標賽),因為在哲學上他認為這樣比賽不符合武術的理念。他不相信搏擊,因為真正的拳擊是沒有規則的。因此,他沒有在這些比賽上做表演,也從未參加過比賽。因此,我認為最好不要表現他在任何競標賽上表演,不管是用什麼名字,因為這有悖於他的哲學。如果你要表現他參加比賽,那麼就是夢幻般的。」

⑸ 求李小龍在龍爭虎鬥中雙腳重踏在傲哈羅(傲加達)身上露出一個經典表情的圖片,表情中帶著傷感,仇恨,求

這個塌虧經典的表情我也非常喜歡!!世衫畢搜芹

⑹ 李小龍經典的幾張合影照,每張照片都有自己的故事!

大家基本上都知道,電視業的起步是十分早的,而且在我們心目中有一些明星是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為我們演繹了經典,下面要介紹的這位明星就已經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經典,不僅是在國內十分出名而且在國外也是有很大的市場,至今也有很多廣告牌有他的身影,這個人就是李小龍。

這張照片是李小龍出國拍影片時留下的,這也是和當時一起合作的女演員拍的,不過如今已經成為了經典,這女子也是美國十分有名的演員。

很多人都曾經表示過,這張圖的女子是張仲仁,而且她曾經是十分有名的女演員,有雄厚的背景資源,以及實力非凡,而且據說那個時候李小龍是她的保鏢,是不是覺得有點難以置信。

這張照也是十分珍貴的,而且大家應該能認出這裡面的老者是誰,他就是葉問,是葉問的存在,才將詠春拳展示給了如今的大眾,這張照片已經成為了永恆的經典了,在李小龍去世後他所留下的照片也就成為了經典。

最近在網路上流傳著一張「李小龍結婚照」,很多龍迷都在保存,一些網站也在轉載,隨便一搜就搜到了,比如這個網頁,我租昌截了圖——

其實是搞錯了,這張照片並不是所謂的「李小龍結婚照」,而是李小龍與二姐李秋鳳的合影。

現在用詳實的證據說明此事——

1966年,李小龍的二姐李秋鳳與著名太空火箭專家陳炳滋在美國結婚。這是當時在教堂結婚時的照片。從左到右,分別是:琳達,男方母親,新郎陳炳滋,二姐李秋鳳,何愛瑜,李小龍,(可能是男方親戚),牧師。

除了大合影,李小龍還單獨與二姐照了一張,也就是碧轎這張被誤讀為「李小龍結婚照」的照片,請注意二人的衣服,李小龍胸前的白花,二姐的頭飾,身高,以及背景教堂里的欄桿等:

不難看出,這只是李小龍與二姐李秋鳳的合影而已。

2010年,由葉偉民導演,李治廷主演的電影《李小龍我的兄弟》在香港首映時,李小龍二姐及姐夫陳炳滋(左二)親赴現場:

從左至右,依次為:導演葉偉民、李小龍二姐夫陳炳滋、二姐李秋鳳、弟弟李振輝、大姐李秋源、導演文雋

李小龍結婚時還沒成名,他的婚禮很簡朴,是在一家小教堂辦的,連禮服都是租的,也沒有留下照片。這是李小龍結婚時的小教堂:

二姐李秋鳳結婚時,李小龍的兒子李國豪已經2歲了,他們一家三口也在二姐結婚的教堂里合了一張影(注意觀察李小龍與琳達的衣服,發型,頭飾,並與上面的大合影做對比):

李小龍結婚時沒有留下紀念,在二姐的婚禮上,他們身著禮服留下這張照片,也算彌補了遺憾吧。

在那張合影中,二姐張秋鳳看上去的確有點像外國女人,所以很多人弄混了。

因悔型肆為李小龍母親有外國血統,她的子女里,有的是偏像西方人的,比如李振輝,二姐也是。而李小龍則更多地遺傳了父親的血統,更像中國人。

從身高也能看出來,琳達個子較高,與龍哥差不多,二姐則矮了一點。

最後下面我為大家找到一些和龍哥有過合照的美女,大家都認識這些美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