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畫海洋的圖畫
海洋(SEA)是地球上最廣闊的水體的總稱,海洋的中心部分稱作洋,邊緣部分稱作海,彼此溝通組成統一的水體。
地球表面被各大陸地分隔為彼此相通的廣大水域稱為海洋,其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里,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平均水深約3795m。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而可用於人類飲用只佔2%。地球四個主要的大洋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陸地和海底地形線為界。目前為止,人類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還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② 有關鯨魚的資料和圖片,謝謝大家回答我! 知道的請來回答,3Q~!
鯨的樣子很像魚,所以俗稱鯨魚。還分為須鯨和齒鯨。古人在給它起名字時,連鯨字本身也有一個魚字偏旁,若和鮐魚、鮁魚等魚名寫在一起,就更讓人「難識廬山真面目」。不僅漢字如此,國外也有類似之處,如德語把鯨叫巨大的魚(walfisch)。一直到16—17世紀的一些自然科學書籍上,都是把鯨當魚看待,和魚放在一起記載的。 其實,鯨雖然外表像魚,但並不是魚,而是一類哺乳動物,這與蝙蝠像鳥但並不是鳥,也是一類真正的哺乳動物的情況相似。鯨和魚不同,它是胎生的,一般都是每胎產一仔,幼仔靠母體的乳汁哺育長大;而魚是卵生的,一次產卵可以成千上萬,幼魚一經孵化出來,就能獨立生活,沒有哺乳現象。鯨的體溫是恆定的,平均為35.5℃,無論在冷水域或熱帶海區都維持這一體溫;而魚是變溫動物,體溫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鯨用肺呼吸,需經常浮出水面換氣。魚則是用鰓攝取溶解於水中的氧氣,可一直呆在水下。鯨和魚在外形上的相似,是由於它們長期共處於一個相同的生活環境中而形成的,是一種「趨同現象」。 鯨雖然屬於哺乳動物,但卻終生沐浴於大海,完全適應於海中生活。不管是南極附近海域或北冰洋,也不管是赤道水域或沿岸海區,都可以是它們的活動疆域,都有它們的蹤影。盡管茫茫海洋,浩瀚無垠,但它們既能捕到食物,又能找到同伴。它們是海洋里最優秀的游泳能手之一,在風平浪靜時,它們固然可以悠悠盪游,波濤洶涌時,也仍然猶如閑庭信步。它們可以躍出水面「眺望」冉冉升起的紅日,也可以遨遊千米水底,去探察深海的奧妙,載沉載浮,出沒自如。
海洋中的「巨獸」
鯨鯨
的拉丁學名是由希臘語中的「海怪」一詞衍生的,由此可見古人對這類棲息在海洋中的龐然大物所具有的敬畏之情。其實,鯨的體形差異很大,小型的體長都有6米左右,最大則
藍鯨圖片集萃(20張)可達30米以上;最重的可達170噸以上,連最輕的也有2000公斤。
外形特徵
它們中的大部分種類生活在海洋中,僅有少數種類棲息在淡水環境中,體形同魚類十分相似,體形均呈流線型,適於游泳,所以俗稱為鯨魚,但這種相似只不過是生物演化上的一種趨同現象。因為鯨類動物具有胎生、哺乳、恆溫和用肺呼吸等特點,與魚類完全不同,因此屬於哺乳動物。鯨魚一分鍾的心跳一般9~10次。
其他種類
鐮鰭海豚、鐮鰭斑紋海豚、短吻海豚。吻突很短,但與額部界線清楚。背鰭高大醒目,呈鐮狀後曲,基部幅廣。體背部黑色或黑灰色,腹部白色,頭前部和上頜黑色,下頜僅吻端黑色,其餘白色。體側眼後達腹側
虎鯨圖片集萃(20張)為白色或灰白色,沿背路基下側至尾基的體側為從白色帶,口角至鰭櫛前基。並越過路肢後基全肛門間有一黑帶。背鰭前部1/3為黑色,後半部全為灰白色。鰭肢同樣前緣部黑色,後緣部灰色。尾鰭上下方皆為黑色或黑灰色。體色變異較大。上下須每側有齒23~36枚。 成體體長可達2.5米,雄性稍大於雌性,體重可達180公斤。多成數十頭至數百頭的大群,攝食時分成小群,休息或移動時又匯集成大群。性活潑,游泳速度快,常躍出水面。體長1.8米左右。 食餌主要為小型集群性魚類和烏賊。虎鯨
我國東海、南海均有分布。 鯨是海獸中的重要成員,體形像魚,俗稱鯨魚。 鯨的種類很多,全世界有80餘種,我國海域有30多種。一般都將它們分為兩類。一類口中有須無齒,稱須鯨,共11種;另一類口中有齒無須,叫齒鯨,共70多種。鯨的體長從1米到30多米不等。
共同特點
鯨類動物的共同特點是體溫恆定,大約為35.4℃左右。皮膚裸出,沒有體毛,僅吻部具有少許剛毛,沒有汗腺和皮脂腺。皮下的脂肪很厚,可以保持體溫並且減輕身體在水中的比重。頭骨發達,但腦顱部小,顏面部大,前額骨和上頜骨顯著延長,形成很長的吻部。頸部不明顯,頸椎有癒合現象,頭與軀干直接連接。前肢呈鰭狀,趾不分開,沒有爪,肘和腕的關節不能靈活運動,適於在水中游泳。後肢退化,但尚有骨盆和股骨的殘跡,呈殘存的骨片。尾巴退化成鰭,末端的皮膚左右向水平方向擴展,形成一對大的尾葉,但並不是由骨骼支持的,脊椎骨在狹長的尾幹部逐漸變細,最後在進入尾鰭之前消失。尾鰭和魚類不同,可作上下擺動,是游泳的主要器官。有些種類還具有背鰭,用來平衡身體。它們的骨骼具有海棉狀組織,體腔內有較多的脂肪,可以增大身體的體積,減輕身體的比重,以增大浮力。露脊鯨
它們的眼睛都很小,沒有淚腺和瞬膜,視力較差。沒有外耳殼,外耳道也很細,但聽覺卻十分靈敏,而且能感受超聲波,靠回聲定位來尋找食物、聯系同伴或逃避敵害。外鼻孔有1—2個,位於頭頂,俗稱噴氣孔,一般鼻孔位置越靠後者進化程度越高。用肺呼吸,左右各有一葉肺,其中有許多毛細血管,富有彈性,能有助於氧的流通,適應在水面上進行的氣體交換,每隔一段時間需要浮出水面來進行換氣,也能潛水較長時間。肋骨有10一20對。胃分為4個室。腎臟大多為瘤狀。雄獸的睾丸位於腹腔內。雌獸在水中產仔和哺乳,子宮為雙角形,有一對乳房,位於生殖裂兩側的乳溝內,有細長的乳頭,乳汁中含有豐富的鈣、磷和大量的脂肪。幼仔在胚胎期間都具有牙齒,但須鯨類的牙齒到出生的時候則被須所取代,齒鯨類的牙齒則將終生保留。獨角鯨
鯨是群集動物,它們通常成群結隊的在海里生活,可是當鯨呼吸時,就需要游到水面上來,這時鯨是利用頭上的噴水孔來呼吸,呼氣時,空氣中的濕氣會凝結而形成我們所熟悉的噴泉狀。專家們甚至可以從水噴出的高度、寬度及角度,來辨識鯨的種類。鯨的種類很多,大致分成齒鯨和須鯨兩大類。 鯨的表皮下有著極厚的脂肪層,那就是俗稱的鯨油,它可以使鯨體保持溫暖,而且也能貯存能量以供應不時之需。由於鯨體內擁有許多特殊的構造,使它能夠長時間的在水中屏住呼吸、減慢心跳速度,因此當它沉到海底,總要經過一段長時間後,才會再浮出水面。除了具有貯存氧氣的構造外,當身體某個部位需要大量的血液供應時,體內還會有集中供應的特殊機能。
編輯本段鯨的特點
鯨類動物的共同特點是體溫恆定,大約為36.0℃左右。皮膚裸出,沒有體毛,僅吻部具有少許剛毛,沒有汗腺和皮脂腺。皮下的脂肪很厚,可以保持體溫並且減輕身體在水中的比重。頭骨發達,但腦顱部小,顏面部大,前額骨和上頜骨顯著延長,形成很長的吻部。頸部不明顯,頸椎有癒合現象,頭與軀干直接連接。前肢呈鰭狀,趾不分開,沒有爪,肘和腕的關節不能靈活運動,適於在水中游泳。後肢退化,但尚有骨盆和股骨的殘跡,呈殘存的骨片。尾巴退化成鰭,末端的皮膚左右向水平方向擴展,形成一對大的尾葉,但並不是由骨骼支持的,脊椎骨在狹長的尾幹部逐漸變細,最後在進入尾鰭之前消失。尾鰭和魚類不同,可作上下擺動,是游泳的主要器官。有些種類還具有背鰭,用來平衡身體。它們的骨骼具有海綿狀組織,體腔內有較多的脂肪,可以增大身體的體積,減輕身體的比重,增大浮力。 它們的眼睛都很小,沒有淚腺和瞬膜,視力較差。沒有外耳殼,外耳道也很細,但聽覺卻十分靈敏,而且能感受超聲波,靠回聲定位來尋找食物、聯系同伴或逃避敵害。外鼻孔有1—2個,位於頭頂,俗稱噴氣孔,一般鼻孔位置越靠後者進化程度越高。用肺呼吸,左右各有一葉肺,其中有許多毛細血管,富有彈性,能有助於氧的流通,適應在水面上進行的氣體交換,每隔一段時間需要浮出水面來進行換氣,也能潛水較長時間。肋骨有10一20對。胃分為4個室。腎臟大多為瘤狀。雄獸的睾丸位於腹腔內。雌獸在水中產仔和哺乳,子宮為雙角形,有一對乳房,位於生殖裂兩側的乳溝內,有細長的乳頭,乳汁中含有豐富的鈣、磷和大量的脂肪。幼仔在胚胎期間都具有牙齒,但須鯨類的牙齒到出生的時候夷鯨
則被須所取代,齒鯨類的牙齒則終生保留。 鯨類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動物,他具有和陸上哺乳動物相同的生理特徵,例如用肺呼吸、胎生等,更具備了一些為適應水生環境所演化出的特殊生理構造。鯨在分類「屬於動物界(kingdom Animel)、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哺乳綱(class Mammrha)、鯨目(orderCetacea)。 一隻鯨一分鍾心跳只有九下,因為鯨類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動物,它具有和陸上哺乳動物相同的生理特徵,也是用肺呼吸,它能夠長時間的在水中屏庄呼吸、減慢心跳速度。所以才能長時間潛伏在水中。 鯨目之下又區分為兩個亞目,分別是須鯨亞 目(suborderMysticeti,blaleenwhales)和齒鯨亞目(suborderOdo-ntoceti,toothedwhales) 。這兩大類的分群,再學術上主要是依據它們攝食方式之不同而定,須鯨亞目主要的形態特徵:是沒有牙齒,但是有具大的鯨須,可用來篩選浮游生物.所以為濾食性。齒鯨亞目的主要特徵:為有牙齒,掠食性,其牙齒的數目與排列方式受到食性的影向會有不同,全世界現存有13科約1種。藍鯨
③ 海洋生物有哪些 海洋生物圖片一覽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有生命的物品,包括海洋動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動物包括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包括各種螺類和貝類。脊椎動物包括各種魚類和大型海洋動物,如紅海星,鯨魚,鯊魚等。
其圖片可以網路搜索。
④ 求一張圖片,一半海洋一半沙漠,中間一顆樹,海洋那一半充滿生機,沙漠那一半是枯的。
⑤ 海洋生物的名字,種類和圖片
海中鴛鴦 蝴蝶魚
當人們見到陸地上飛舞的蝴蝶時會贊聲不絕,而蝴蝶魚的美名,就是因為這種魚猶如美麗的蝴蝶。人們若要在珊瑚礁魚類中選美的話,那麼最富綺麗色彩和引人遐思的當首推蝴蝶魚了。 蝴蝶魚谷稱熱帶魚,是近海暖水性小型珊瑚礁魚類,最大的可超過30厘米,如細紋蝴蝶魚。蝴蝶魚身體側扁適宜在珊瑚叢中來回穿梭,它們能迅速而敏捷地消逝在珊瑚枝或岩石縫隙里。蝴蝶魚吻長口小,適宜伸進珊瑚洞穴去捕捉無脊椎動物。 蝴蝶魚生活在五光十色的珊瑚礁礁盤中,具有一系列適應環境的本領其艷麗的體色可隨周圍環境的改變而改變。蝴蝶魚的體表有大量色素細胞在神經系統的控制下,可以展開或收縮,從而使體表呈現不同的色彩。通常一尾蝴蝶魚改變一次體色要幾分鍾,而有的僅需幾秒鍾。 許多蝶蝴魚有極巧妙的偽裝,它們常把自己真正的眼睛藏在穿過頭部的黑色條紋之中,而在尾柄處或背鰭後留有一個非常醒目的「偽眼」,常使捕食者誤認為是其頭部而受到迷惑。當敵害向其「偽眼」襲擊時,蝴蝶魚劍鰭疾擺,逃之夭夭。 蝴蝶魚對愛情忠貞專一,大部分都成雙入對,好似陸生鴛鴦,它們成雙成對在珊瑚礁中游弋、戲耍,總是形影不離。當一尾進行攝食時,另一尾就在其周圍警戒。蝴蝶魚由於體色艷麗,深受我國觀賞魚愛好的青睞。它們在沿海各地的水族館中被大量飼養。
珊瑚魚的色彩與求生的偽裝
美麗的珊瑚礁吸引著眾多的海洋動物競相在這里落戶。據科學們估計,一個珊瑚礁可以養育四百種魚類。在弱肉強食的復雜海洋環境中,珊瑚魚的變色與偽裝,目的是為了使自己的體色與周圍環境相似,達到與周圍物體亂真的地步,在億萬種生物的頑強競爭中,贏得了自己生存的一席之地。 刺蓋魚俗稱神仙魚,是珊硼魚中最華麗的魚。因為它們生活在比蝴蝶魚更琛而且較暗的環境中,故需展現出更加鮮明的色彩。它們中的許多魚,在幼魚的變態發育過程中,幼魚與成魚形態和色彩截然不同,同一種魚往往容易被誤認為是兩種魚。 甲尻魚的身體呈土黃色,體側有八條具有黑色邊緣的藍紫色橫帶,好似陸生之斑馬,俗稱斑馬魚。另一種神仙魚,身上的花紋好似小蟲蛀成,黑色粗紋把眼睛巧妙偽裝起來,若不仔細看,很難發現它是一條魚。 石斑魚不喜歡遠游,它們喜歡棲息在珊瑚礁的岩洞或珊瑚枝頭下面。它們是化妝高手,可以有八種體色變化,往往頃刻之間便可判若兩魚。它們具有與環境相配合的斑點和綵帶,在洞隙中靜觀動靜,遇有可食之物,便迅游而出捕促之。
……
晶瑩剔透的腔腸動物
腔腸動物在分類學上屬於低等的後生動物。刺細胞是腔腸動物所特有的,它遍布於體表,觸手上特別多,因此腔腸動物又被稱為刺胞動物。目前,在中國海記錄到各種海洋腔腸動物,共計是1010種。它們分別屬於腔腸動物門的三個綱。第一個綱是水螅水母綱,典型代表動物是水母和藪枝螅,中國海已記錄456 種。第二個綱是缽水母綱,典型代表動物是海蜇,中國海已記錄39種。第三個綱是珊瑚蟲綱,典型代表動物是珊瑚和海葵,中國海已記錄515種。
輕盈飄逸的水母
在那蔚藍色的海洋里,棲息著許多美麗透明的水母,它們一個個像降落傘似地漂浮在大海里,婀娜多姿的容貌使人贊嘆不絕。天藍色的帆水母背部豎著一個透明的「帆」借著海風和海浪,像一隻小船在海中顛簸。海月水母具有傘樣的鍾狀體,浮在海面如同皓月墜入海中,十分美麗。形如僧帽的僧帽水母,其觸手甚長,上面布滿了無數小刺胞,刺胞的毒液與眼鏡蛇的毒液相似。 還有那劇毒的立方水母,又稱「海黃蜂」。在海洋里,見到這些水母可千萬別動手觸摸,否則會被其帶毒的刺胞蜇傷,甚至喪命。
美麗的「海菊花」
陸地上的菊花,秋季開放,而在煙波浩渺的海洋中,卻有一年四季盛開不敗的「海菊花」,它就是海葵。 海葵形態繁多,有上千種,一般呈圓筒狀,體色艷麗,基部附著在岩石、貝殼、砂礫或海底。海葵上端是圓形的盤,周圍有幾條到上千條菊瓣似的觸手,它們在水中隨波搖曳,一張一合,如花似錦。 生活在礁盤的大海葵,蟻有天藍色、黃色的觸手,組成鮮艷的「花叢」,游魚和小蝦爭相嬉戲於「花叢」之中,一旦被其觸手中的刺細胞刺中,便被麻痹,最後被觸手捲入口中,成為其美餐。獨有那色彩鮮艷的小丑魚才可與其共棲,互利互惠。有些生物學家認為,海葵的壽命長達300年,所以這「海菊花」可長開300年而不謝,這是陸生菊花無法相比的。
多姿多彩的珊瑚
珊瑚蟲生活在溫暖的海洋里,擁擠固著在岩礁上。 新生的珊瑚就在死去的珊瑚骨骼上生長,有的生成樹枝狀,枝條纖美柔韌。珊瑚的形狀美麗多姿:有像鹿角的鹿角珊瑚;有似喇叭的筒狀珊瑚;有像蘑菇的石芝珊瑚等等,真是五花八門。那顏色有橙黃、粉紅、淺綠、紫的、藍的、白的……五顏六色。從珊瑚的觸手數目來分,可分為兩大類——八放珊瑚和六放珊瑚。珊瑚的觸手很小,都長在口旁邊,那「肚子」(內腔)里被分隔成若干小房間(消化腔),海水流過,把食物帶進消化腔吸收。活的珊瑚蟲有吸收鈣質製造骨骼的本領。 活的珊瑚蟲死去了,新的又不斷生長,日積月累,死珊瑚蟲的石灰質骨骼便形成了珊瑚礁、珊瑚島。
編輯本段絢麗多彩的海洋植物
在遼闊而富饒的海洋里,除了生活著形形色色的動物之外,還有種類繁多、千姿百態的海洋植物。海藻是海洋植物的主體,是人類的一大自然財富,目前可用作食品的海洋藻類有100多種。科學家們根據海藻的生活習性,把海藻分為浮游藻和底棲藻兩大類型。
浮游藻
浮游藻 的藻體僅由一個細胞所組成,所以也稱為海洋單細胞藻。這類生物是一群具有葉綠素,能夠進行光合作用,並生產有機物的自養型生物。它們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初級生產者,又是養殖魚、蝦、貝的餌料。目前已在中國海記錄到浮游藻1817種。 浮游藻的運動能力非常弱,只能隨波逐流地漂浮或懸浮在水中作極微弱的浮動。它們有適應漂浮生活的各種各樣的體形,使浮力增加。例如:有的浮游藻細胞周圍生出一圈刺毛;有的長有長長的刺或突起物,這些附屬物增加了與水的接觸面,可以產生很大的穩定性,使其能漂浮在有光的表層水中;有的結成群體來擴大表面積便於漂浮,而且它們本身個體很小,也是對漂浮生活的一種很好的適應形式。 浮游藻身體直徑一般只有千分之幾毫米,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見它們的模樣,但其形狀各有特色,幾乎是一種一個樣子。它們多數是單細胞的,也有許多是由單細胞結合起來的群體,有紡錘形、扇形、星形的,有橢圓形、卵形、圓柱形的,還有樹枝狀的。
底棲藻
科學家們將棲息在海底的藻類稱為底棲藻。它們在退潮時能適應暫時的乾旱和冬季暫時的「冰凍」等環境,只要海水一漲潮,它們便又開始正常的生長發育。底棲藻大部分是肉眼能看見的多細胞海藻。小的種類成體只有幾厘米長,如絲藻;最長的可達200米~300米,如巨藻。底棲藻的形態奇形怪狀:有的像帶子,如海帶;有的像繩子,如繩藻;有的是片狀,如石蒓、紫菜;有的像樹枝狀,如馬尾藻。 底棲藻的藻體有的只有一層很薄的細胞,如礁膜;有的有兩層細胞,如石蒓;有的中空呈管狀,如滸苔;還有的藻體可分為外皮層、皮層和髓部,如海帶、馬尾藻。 底棲藻的顏色鮮艷美麗,有綠色、褐色和紅色。科學家們根據它們的顏色,把海藻分為三大類:綠藻類、褐藻類和紅藻類。
綠藻
綠藻的藻體呈草綠色。綠藻約有6000種,其中90%產於淡水,只有10%生活在潮間帶或潮下帶的岩石上。綠藻有單細胞的,有群體的;有絲狀的,還有片狀的。最常見的海洋單細胞綠藻是扁藻,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海洋中小型動物的良好餌料。最常見的多細胞綠藻有石蒓、礁膜(我國沿海漁民稱之為海菠菜或海白菜),它們是人們喜愛的海洋經濟蔬菜;還有滸苔,它可用來製作滸苔糕,味道十分鮮美。此外,還有羽藻、蕨菜、刺海松、傘藻等。
⑥ 海洋魚類有哪些圖片有嗎
魚,鯊魚,螃蟹,龍蝦,熱帶魚,蝦,沙丁魚,魔鬼魚,電鰻等。
⑦ 海洋館有什麼海洋生物圖片
海洋館有什麼海洋生物圖片
海洋館有什麼海洋生物圖片,很多人都喜歡去海洋館里看生物,海洋館里有很多的生物,能夠給人帶來很多的神秘感。以下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海洋館有什麼海洋生物圖片的資料,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海洋館有什麼海洋生物圖片1
1、喬治亞水族館
喬治亞水族館,位於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奧林匹克百周年公園北側,是世界最大的水族館。它是集娛樂性,教育性和科研性為一體特點的世界頂級展覽中心。世界上很少地方能容納各種美麗的珊瑚礁以及各種多樣性的水生生物,在喬治亞水族館,你完全可以體驗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那種感覺,你也會震懾於海底世界的那種神秘力量。因此,來喬治亞水族館觀賞成為了很多人的夢想。
2、里斯本海洋館
里斯本海洋館是歐洲最大的海洋生物水族館之一,館內有超過15000多種海洋生物。隔鄰有航海展覽館,展出數百艘來自世界各國的傳統帆船。另一個航海知識館有各種模型、儀器、視聽設備,可以全面了解海洋,以及歷代航海科技的發展。
3、聖地亞哥海洋世界
聖地亞哥海洋世界位於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是世界最大的海洋主題公園,公園佔地約189.5英畝,各項設施完善。海洋世界有四個主要的海洋動物秀及20個展出項目,其中最有名的秀莫過於殺人鯨招牌秀,除殺人鯨外,海豚、企鵝、海獅等海洋動物亦有不可思議的精彩表演。在這里你還有與動物親密互動的機會。
4、沖繩美麗海水族館
沖繩美麗海水族館是在1975年沖繩國際海洋博覽會會址內設立的一座以"生動展現沖繩的神秘"為主旨的大型水族館,也是沖繩海洋博覽會紀念公園的海洋館,於2002年11月正式開放。"Churaumi(美ら海)在沖繩方言中是"清澈而美麗的海洋"之意。沖繩美麗海水族館館內共有77個可供觀賞的水族箱。主水族箱"黑潮之海"貫穿了水族館的一、二兩層,是世界最大的飼養鯊魚用的水槽。水族箱的展示窗口高8.2米、寬22.5米、厚60厘米,可以清晰觀賞體長達7.5米世界上最大魚類的鯨鯊在其中游弋和進食的景象。
5、新加坡S.E.A.海洋館
S.E.A.海洋館是世界最大的海洋館之一,儲水量超過4500萬公升。作為全球最大的水族世界——海洋生物園的一部分,遊客將被海底世界神秘的海洋生態所吸引,展開一段探索廣闊海洋之旅。這里是800個物種、超過10萬個海洋動物的家園。遊客不僅能探索無垠的海洋奇觀,更能獲得啟發, 為保護脆弱的海洋資產出一份力。海洋館最引人矚目的,便是長36 米、高8.3 米的全球最大水族觀景窗,讓遊客能觀賞深海棲息地展區, 沉浸在神秘又迷人的海洋世界,與鬼蝠魟、豹紋鯊等海洋生物面對面。
海洋館有什麼海洋生物圖片2
暹羅海底世界
暹羅海底世界坐落於曼谷暹羅典範購物中心的地下一層和二層,於2005年開館,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相當於兩個足球場那麼大,容水量超過4百萬升,相當於3個奧運會游泳池,為東南亞最大的水族館,集娛樂和教育為一體,通過一系列的項目讓遊客了解水棲動物的生活環境。暹羅海底世界內生活有30000多隻海洋生物,包括鯊魚、企鵝、海豹、藍圈八爪魚、鋸峰齒鮫、魟、灰鯊、象鼻鯊、獅子魚、葉形海龍和巨型蜘蛛蟹等400個品種,其中鯊魚的種類繁多,如沙虎鯊、豹紋鯊、黑鯊等。
溫哥華水族館
史丹利公園gerogia street入口﹐北美洲第三大水族館﹐有八千多種海洋生物﹐並以殺人鯨著稱,溫哥華水族館是北美洲三大水族館之一。館內蓄養的海洋生物超過7000種。從北極海的海洋生物到亞瑪遜森林的.鳥類, 鱷魚, 植物都可以在此觀賞得到。還有殺人鯨和白鯨(Beluga)優游在為它們所建造的模擬海洋生態環境里,讓人們駐足良久,滿足人們對這些海洋里的龐然大物的幻想。
北京海洋館
北京海洋館,坐落在北京動物園內長河北岸,南倚長河、毗鄰北京展覽館、天文館和首都體育館。佔地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綠化面積達8萬多平方米。集觀賞、科普教育、休閑娛樂和商務會展為一體的內陸水族館。北京海洋館通過豐富的魚類展示、珍貴瀕危物種的保護宣傳,精彩的海洋動物表演和各種科普活動,向遊客介紹水生生物的知識,講述海的故事,倡導環保意識。置身其中,人們不但可以領略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還可親身感受人類與海洋的關系。
迪拜購物中心水族館
迪拜購物中心水族館位於位於全球最高塔"哈利法塔"地下的大型購物中心迪拜商場,是號稱全球之最的水族館,2008年11月開幕。水族館觀光廊長51米、寬20米、高11米,蓄水量在11220升左右,養著包括鯊魚、黃貂魚等大約3.3萬種水生物。另外,水族館號稱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丙烯酸觀光隔離板。
烏沙卡海洋世界
烏沙卡海洋世界,是南非最著名的的旅遊景點之一,園內有種類繁多的海洋生物,每天的固定時間有海豚表演和企鵝表演。實際上,它的水下部分是仿效廢棄的古老船隻打造,有種加勒比海盜電影的既視感,喜歡獵奇和探險的小夥伴們一定會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