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奶瓣是什麼樣子圖片
奶瓣(Milk disc)是指寶寶大便中有白色顆粒或瓣狀物,這是由於蛋白質,脂肪消化不良所致。
正常大便的形狀和喂養方式有關。吃母乳的嬰兒大便呈金黃色,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呈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兒期大便談慧孫次數較多,一般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嬰兒會一天排便7~8次。
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後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嬰兒如果出現大便較稀、次數較多等情況,只要嬰兒精神及吃奶情況良好,體重增磅正常,家長就沒有必要擔憂。
(1)奶辨是什麼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寶寶理想的大便是金黃色條形大便,俗稱「黃金便」。母乳喂養的寶寶大便為金碧顫黃色軟膏狀,4-6個月前可能還不成型,有的為黃色帶顆粒糊狀或黏稠狀。
吃奶粉的寶寶大便為淡黃色或者土黃色軟便,或帶不均勻顆粒,較純母乳喂養的大便干。寶寶食慾正常,精神佳,大便的顆粒比米粒小,孩子的體重身高都達標,可以不用治含鏈療,屬於正常范疇。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寶寶六個月前,隨著消化功能發育的完善,可以改變的。
㈡ 新生兒便便奶瓣是啥樣
什麼是奶瓣
到底什麼是奶瓣呢?有的時候媽媽發現,寶寶的大便中有白色的顆粒,或者白色的瓣狀物,這通常是奶瓣。大便中出現奶瓣,是寶寶對蛋白質消化不良的表現。聽醫生說,如果奶瓣比較小是沒關系的;如果奶瓣超過米飯粒那麼大,最好從飲食上調整:母乳的媽媽要少吃蛋白質高的食物;添加奶粉的時候,或吃奶粉的寶寶考慮換成小分子蛋白的奶粉,這樣蛋白質更容易消化,蛋白質消化得好了大便中的奶瓣可能會變少和變小。
奶瓣是指寶寶大便中有白色顆粒或瓣狀物,是寶寶消化不良引起的.
正常大便的性狀和喂養方式有關.吃母乳的嬰兒大便呈金黃色,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呈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兒期大便次數較多,一般寬慶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嬰兒會一天排便7—8次.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後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嬰兒如果出現大便較稀、次數較多等情況,只要嬰兒精神及吃奶情況良好,體重增磅正常,家長就沒有必要擔憂.如果嬰兒吃的是配方奶,那麼大便通常呈淡黃色或土黃色,比較乾燥、粗糙,如硬膏樣,常帶有難聞的糞臭味.如果奶中糖量較多,大便可能變軟,並略帶腐敗樣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較多.有時大便里還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正常大便:
1、胎便胎便的主要成分是水,大約佔了72%,由胎兒腸道脫落的上皮細胞、膽汁、濃縮的消化液及吞入的羊水組成,出生後幾小時內(一般10小時內)首次排出胎糞,呈墨綠色、有點發亮,很像夏天路面上被烈日曬溶了的柏油,無臭味,進食後2_3日內逐漸過渡為嬰兒正常糞便。
2、母乳喂養兒糞便呈金黃色,多為均勻糊狀,偶有細小乳凝塊,有酸味,每日2_3次。即使每天大便達到3_5次,但大便不含太多的水分,呈糊狀,也可視為正常慎灶。
3、人工喂養兒糞便以牛奶(包括奶粉)、羊奶喂養的嬰兒,糞便呈淡黃色,慎孝握大多成形,含乳凝塊較多,為鹼性或中性,量多、較臭,每日1_2次。
4、混合喂養兒糞便哺母乳加牛乳者糞便與喂牛乳者相似,但較黃、軟。添加穀物、蛋、肉、蔬菜等輔食後,糞便性狀接近成人,每日一次。
㈢ 奶瓣是什麼原因產生的
正常寶寶的糞便呈金黃色,偶爾帶綠色且比較稀,均勻一致。奶瓣是指寶寶大便中出現白色顆粒或瓣狀物,這是由於蛋白質、脂肪消化不良所致。剛出生的寶寶消化系統還沒完全發育成熟段老輪,不能充分消化和吸收脂肪、蛋白質,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不需握信過度擔心,等寶寶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發育和適應,糞便就會正常。
在嬰兒時期,牛奶、母乳和山羊奶主要是喂養方式,一些奶瓣經常出現在嬰兒的排泄物中,奶瓣主要是一種蛋白質,不能完全消化,如果發現糞便中的奶瓣相對較多,請注意含兆寶寶有一點消化不良,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有必要去醫院檢查大便,然後進行相應的治療。
奶瓣是嬰兒糞便中由於蛋白質和脂肪消化不良而產生的白色顆粒或皮瓣。消除奶瓣的方法是減少母乳喂養量和嬰兒母乳的喂養次數,或增加一些人工奶粉的喂養。大便有乳瓣並伴有稀薄,呈蛋花樣,每天會排便5-6次時,應減少母乳喂養的時間和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