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班牙建築師高迪在巴塞羅那的作品有哪些
他的第一件作品是,在他拿到畢業證後的的第一項任務,給巴塞羅那的皇家廣場裝路燈。西文是Plaza Real de Barcelona。以下是他的作品(後面方框里的不是西班牙文,是巴塞羅那所在自治區的Catalán,我就不翻譯了):文生之家(CASA VICENS) (1883-1888),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聖家堂(TEMPLE EXPIATORI DE LA SAGRADA FAMILIA) (1882-),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桂爾別墅PAVELLONS DE LA FINCA G�0�5ELL (1884-1887)
桂爾宮(PALAU G�0�5ELL) (1886 - 1889),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聖德雷沙學院COL.LEGI DE LES TERESIANES (1888-1889)
卡爾倍特之家CASA CALVET (1898-1899)
貝列斯誇爾德TORRE DE BELLESGUARD (1900 - 1909)
桂爾公園(PARK G�0�5ELL) (1900-1914),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米拉勒之門(PORTA DE LA FINCA MIRALLES) (1902)
巴特洛公寓(CASA BATLL�0�7) (1904-1906),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米拉之家(CASA MIL�0�8, LA PEDRERA) (1906-1912),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桂爾紡織村教堂(ESGL�0�7SIA DE LA COLONIA G�0�5ELL) (1908 - 1917),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聖家堂學校ESCOLES DE LA SAGRADA FAMILIA (1909)
他的一個建築草稿成為了重建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的概念。
我是按題回答作品名稱,如果需要圖片的話,我可以發給你。我現在正身處在這個西方國度。^_^
㈡ 這是聖家族大教堂圖片 寫觀後感
神聖家族大教堂,簡稱聖家族教堂,是高迪最為著名的作品。他將自己畢生的才華和靈感完全傾注於這座偉大的教堂,使之成為教堂建築史上最偉大,獨一無二的傑作。在歐洲旅行過的都知道,隨便哪一個城市,都會有一座或華麗,或雄偉,或偉岸,或精緻的教堂,某種程度上,它們或多或少的具有非常相似的氣質。而聖家族教堂,是個與眾不同的大特例!它的復雜曲線,它的變幻莫測,它的懾人心魄,它的巧奪天工,是永遠找不到另外一座可以媲美的建築的。所以,來西班牙,來巴塞羅那,一定要來看看這座教堂。
安東尼奧.高迪,終生未娶,為了聖家族大教堂,他貢獻了43年,後來直接住在教堂的工地,直到1926年被一輛車撞倒後去世。當時他衣衫破舊,路人還以為是流浪漢,後來發現竟然是高迪後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並把他安葬在他未完成的聖家族教堂地下。
這座教堂動工於1884年,建了126年,至今仍然在建造過程中,預計在2030年方可完成,但是根據西班牙的工程進度和剩下的工程內容,我估計是不大可能准時完成的。在你遠眺巴塞羅那的時候,它很容易就會映入你的眼簾,下圖中右邊好幾個尖尖頂的建築就是了。它就像從地上冒出來的一般,俯視群雄。
㈢ 快手高迪個人資料
mc高迪個人資料年齡身高快手號介紹
中文名:高佳琪
別名:MC高迪
直播平台:快手
直播間ID:6646803
直播類型:娛樂
MC高迪,真名高佳琪, 網路紅人,知名原創另類人,快手主播。女友是黑暗蘿莉大美。高迪有著性感迷人的嗓音,時尚潮流的說唱風格。高迪對音樂創作有著自己獨特的認知點,創作靈感大多來源於現實生活,在現實生活中他既有魔蠍座男人桀驁不馴、永不低頭的一面,又有溫文爾雅,感情細膩、渴望美好愛情的深層含義,通過音樂創作的方式抒發出自己內心深處的最真實感受。可以說高迪是鐵漢柔情代表作的一枝獨秀。現在是酷我音樂DJ專區獨家音樂人。代表作品:《黑暗蘿莉》、《一人飲酒醉》。
MC高迪長的瘦瘦高高的,手臂到肩膀胸前後背全是紋身,只知道是幾個人頭,具體什麼圖案,至今都未解。但是不難看出,MC高迪還只是一個孩子,只是過早的出入社會導致那所謂的「幼稚成熟」。
據了解MC高迪,今年才20多點歲數,1994年的。來自吉林松原。早前有網友希望MC天佑MC石頭MC高迪可以聯合一起開一個演唱會,畢竟撐起東北半邊天的,但是以他們的知名度,還是挺難的,不過一切皆有可能。
其實在喊麥風格上面,MC高迪並沒有很好的發揮出自己的優勢,但是不得不說,填詞作曲還是不錯的,起碼寫出來的東西自己沒唱紅,但是被翻唱紅,真是所謂的,得來全不費功夫。現在MC高迪已經較少的直播,而是成為幕後的一名音樂人。
㈣ 巴塞羅那瘋狂建築藝術家-高迪
高迪:建築奇才
文章來源: 文章作者:劉放 點擊:1554 發布時間:2007-09-09
--------------------------------------------------------------------------------
高迪作品 巴略特公寓 photo/mary
他是達利、畢加索、米羅最為推崇的前輩
他的17項作品成為西班牙國寶,8項成為「世遺」
他終身未娶,形同乞丐被撞,在窮人醫院不治而亡
他是安東尼奧·高迪——
高迪小傳
高迪作品 巴略特公寓 photo/mary
安東尼奧·高迪(1852-1926),西班牙建築師,塑性建築流派代表人物。曾就學於巴塞羅那省立建築學校,畢業後初期作品近似華麗的維多利亞式,後採用歷史風格,屬哥特復興的主流。他的主要建築作品包括聖家族大教堂(目前仍在建設中)、米拉之家、巴特略公寓、古埃爾公園等。他的建築作品有17項被西班牙列為國家級文物,8項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高迪作品 巴略特公寓 photo/mary
「高迪的世界——建築、幾何和設計」展覽正在上海當代藝術館舉行。這次展覽是中國西班牙年系列文化活動之一,它全面展示了西班牙建築大師高迪的藝術精髓,展覽將延續到9月23日。
此次展覽共展出16件高迪的設計作品原件、17件復製品、21件小型建築設計模型及5件大模型。展覽通過影像、模型和實物三個渠道展示了高迪作品的全貌。
為此本報記者專訪了高迪專家、「高迪的世界」策展人丹尼爾·希拉爾特·米拉格,暢談高迪的藝術。
高迪(資料圖片)
高迪:
「瘋子才去描繪
世上不存在的東西」
1926年,巴塞羅那。
一位留著大鬍子、表情陰郁的老人,在街頭被有軌電車迎面撞倒。由於衣衫襤褸、形同乞丐,老人被送進了窮人醫院,並在那裡不治而亡。兩天之後,一位老太太無意間認出,這個被當成了某個窮困潦倒的流浪漢的老人,竟然是西班牙著名的建築設計師高迪,這才使得高迪免遭被遺棄到公共墳場草草埋葬的命運。
事實上,連高迪本人都沒有想到,他的建築會在他身後被超現實主義擁躉們奉為經典,而他自己也成了達利、畢加索、米羅等藝術大師們最為推崇的前輩。
高迪作品 高迪奎爾公園 photo/mary
2007年8月19日至9月23日,「高迪的世界——建築、幾何、設計」在上海當代藝術館展出,完整再現了這位超現實主義先驅最著名作品的細節。一扇通往高迪神秘世界的大門,由此向國人輕輕地打開了。
1852年,高迪出生於離巴塞羅那不到100公里的加泰羅尼亞小城雷烏斯。他出生的那個年代,正是巴塞羅那城市大改造之時,建築師是一項熱門職業,人們趨之若鶩,正如多年之後很多男孩子都渴望成為宇航員一樣,那時的男孩都想快些長大,造出奇妙的建築以便揚名天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青少年時代的高迪做過鍛工,學過木工、鑄鐵和塑膜,後來又在巴塞羅那省立建築學校學習,一步步走上了建築之路。
高迪作品 高迪奎爾公園 photo/mary
但是,年輕時候的高迪,接受的是正統教育,沒什麼特別的嗜好,長年鬱郁寡歡,設計的第一件作品是一座黑色的燈柱,中規中矩,誰都沒有想到,他後來會在建築設計上表現出那麼多浪漫而偉大的想法。
1877年,高迪為一所大學設計禮堂,這也是他的畢業設計。這一方案出來後,引起了極大的爭議,以至於建築學校的校長感嘆說,「真不知道我把畢業證書發給了一位天才還是一個瘋子!」而年輕的高迪,則在日記本中近乎詼諧地回應說,「只有瘋子才會試圖去描繪世界上不存在的東西。」
、
高迪作品 高迪奎爾公園 photo/mary
它們,
是「瘋子」的傑作——
「高迪的世界」策展人丹尼爾·希拉爾特·米拉格:
「他設計建築從來不會計算每平方米賣多少錢」
盡管達利、畢加索、米羅等眾多藝術大師們把高迪視為「前輩」,盡管作為一個建築師,高迪生前飽受爭議和質疑,但高迪專家、「高迪的世界」策展人丹尼爾·希拉爾特·米拉格堅持認為,不能把高迪簡單地理解為一個藝術家,高迪首先還是一個優秀的建築師,只不過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理想主義者而已。
高迪作品 米拉之家 photo/mary
丹尼爾說,仔細看「高迪的世界——建築、幾何、設計」展覽就會知道,高迪是怎麼把建築、設計和幾何結合在一起的,就會知道他的功底有多麼深,正是因為他有如此良好的功底,他才能在建築外形上有創新。對於高迪的建築花了太多錢和時間的質疑,丹尼爾表示說,事實上,除了聖家族大教堂,高迪所有的設計都竣工了,而且高迪的這些建築還一直都被當作民房和寫字樓在使用。高迪設計的建築從來不會計算每平方米賣多少錢,他考慮的是人們在其中的生活是否開心,住得是否舒適。他說他在「米拉之家」工作了10年,在「米拉之家」中辦公的感覺跟在其他辦公室辦公的感覺就是不一樣,空間明朗快樂,在裡面每天都像做夢一樣。
丹尼爾說,盡管高迪在身後贏得了巨大的聲名, 他的建築是第一次以不到百年的歷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其中,1958 年第一次申報成功,2002 年又有5 件高迪作品申報成功,目前,高迪的建築作品已共有8 件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但是,高迪生前其實是很寂寞的。「他的朋友很少,終身未娶,沒有後代。他的作品也是在其去世後先被美國、荷蘭的建築師發現、認可,才被巴塞羅那人認可的。」
聖家族大教堂 photo/mary
盡管高迪的建築在其生前備受爭議,但他一直都堅信,在黑暗中行走是暫時的,前方某處一定有光明。「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理想主義者。海浪的弧度、海螺的紋路、蜂巢的格致,都是高迪建築設計的靈感源泉。」丹尼爾介紹說,高迪痛恨硬邦邦的直線,更樂於用柔和的曲線和五彩的顏色表達一切。此次展出的建築模型中,有一個叫做「Vicen之家」,它的壁磚上全部都是一朵朵野菊花。丹尼爾說,「高迪為何會想到用野菊花來點綴壁磚呢?原來,當時他在建造這棟建築之前,不得已清除了場地上所有的野菊花。高迪對於那些漂亮的野菊花連根拔起,於心不忍,於是就索性在家裡填滿了野菊花。」
而對於至今沒有建造完畢的聖家族大教堂,丹尼爾則說,教堂沒有建造完畢的主要原因就是財力不夠。「目前,教堂依靠門票的收入每年建造一部分。按這樣的情形估計,大概還需要再過 20 年。」不過,也有人預測說,即使聖家族大教堂如果投資穩定(每年需耗資300 萬美元)的話,至少也得再建65 年方可竣工,不排除其永遠也建不完的可能性。對此,丹尼爾表示說,「其實,建不完也未必是壞事。如果真的將它造完,也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吸引大量旅遊者前往了。正因為教堂還在不斷建設中,周圍還有大吊車,所以大家都如同在看一場表演,而聖家族大教堂就是那個舞台。」
成為世界遺產的
高迪8大作品
格爾之家
米拉之家
聖家族大教堂(在建)
巴特羅之家
文生之家
古埃爾公園
聖家族墓園
克羅尼亞古埃爾墓園
「夢幻式建築」
古埃爾公園
1878年是高迪職業生涯中最為關鍵的一年。這年,他獲得了建築師的稱號,更重要的是結識了後來成為他的保護人和同盟者的朋友歐塞維奧·古埃爾。
古埃爾既不介意高迪那落落寡合的性格,也不在意他那乖張古怪的脾氣。高迪的每一個新奇構思,在旁人看來都可能是絕對瘋狂的想法,但在古埃爾那裡總能引起欣喜若狂的反應。1900年,古埃爾突發奇想,決定建造一座花園式城市,這就是後來被稱為「夢幻式建築」的「古埃爾公園」。古埃爾的本意是想建設一個巴塞羅那上流社會的富人居住區,但他的選址距離城區太遠、地勢也過於峻拔,即使是今天,人們除了使用兩部大型升降梯代步外,還得走很長一段陡峭的山路才能到達那裡,所以當時就有不少人認為,選擇這樣的地方建住宅區簡直是發瘋。
但高迪滿腔熱情地支持這一計劃。他把古埃爾選中的一大片山地劃分成十幾塊單獨的地塊並用大圓石作了標記,接著就開始了浩大的建築工程。這座「古埃爾公園」,後來被認為「成功地將大自然與建築有機地結合成一個完美的整體」——小橋、道路和鑲嵌著彩色瓷片的長椅,都蜿蜒曲折,好像漂盪流動著似的,構成詩一般的意境,整座公園像一個童話世界,又像一件懸掛在空中的巨型藝術作品。但是在當時,從經濟上說,「古埃爾公園」絕對是一大失敗,園內規劃為私人住宅建築用地的 16塊土地,僅售出了一塊,因為「巴塞羅那人不想天天翻山越嶺,他們不是山羊」。也正因為如此,當時有一種批評認為,高迪充其量只是位雕塑家,談不上建築師,坊間甚至開始流傳「高迪一半是瘋子,一半是天才」的說法。
聖家族大教堂 photo/mary
荒誕不經的
「米拉之家」
1906年,一個名叫佩雷·米拉的富翁,在參觀了巴特略公寓後羨慕不已,決定造一座更加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築。所以,他找來了高迪,並允諾給他充分的創作和行動自由。這就是後來成為高迪最負盛名的公寓設計作品——「米拉之家」的由來。
「米拉之家」建成後,很多巴塞羅那市民都看不慣:屋頂高低錯落,牆面凹凸不平,到處可見蜿蜒起伏的曲線,整座大樓宛如波濤洶涌的海面;高迪還在公寓房頂上造了一些奇形怪狀的突出物,有的像披上全副盔甲的軍士,有的像神話中的怪獸,有的像教堂的大鍾。總之,「米拉之家」里里外外都顯得非常怪異,甚至有些荒誕不經。
不過,高迪堅持認為,這是他建造得最好的房子,因為他認為,那是「用自然主義手法在建築上體現浪漫主義和反傳統精神最有說服力的作品」。而這座建築由於各個方向呈現的不同效果以及特殊的結構對光線的奇妙反射,後來也成了眾多攝影師們的心頭至愛。拉斐爾·貝爾卡斯、克洛維·普雷沃等著名攝影師為「米拉之家」留下了眾多經典影像,「米拉之家」也因此在後來的照片中被發現,漸漸成了巴塞羅那的代表建築之一。
「永遠」建不完的
聖家族大教堂
在高迪的所有建築作品中,最獨一無二的無疑當數「聖家族大教堂」。這座教堂最初是由建築師弗朗西斯科·德比里亞設計並主持建造的,但開工不久建築師就撂了挑子,這才由高迪接手主持其事。但是,從高迪1883年主持該工程開始,迄今已建造了124年,仍然沒有完工。
如今,高迪被安葬在聖家族大教堂的地下墓室,有一種說法戲稱,高迪早就知道,這項工程開工時沒有他,完工時(如果能完工的話)也不會有他,也許,使這座教堂成為一個永恆的建築工程,成為像大自然一樣永恆的過程,正是高迪留給世人的禮物、正是高迪的初衷。
這當然只是一個玩笑。事實上,從1883年到1926年高迪去世,他對大教堂的建造從未中斷,對大教堂設計稿的修改也從來停止。在生前的最後12年,他甚至完全謝絕了其他工程,專心致志於這一教堂的建築,在陷入資金匱乏之時,高迪甚至像乞丐一樣,挨家挨戶去募捐。聖家族大教堂對高迪來說不僅僅是一件建築作品,更是一種精神的寄託。後期他居住在教堂里,每天夜以繼日地工作,甚至還經常親自施工。在設計教堂內部裝飾時,他想方設法把《聖經》故事人物描繪得真實可信。為此,他煞費苦心地去尋找合適的真人做模特。為了在一座門的正面表現被殘暴無道的猶太國王希律下令屠殺的數以百計嬰兒的形象,他還特地去找死嬰,製成石膏模型,掛在工作間的天花板下面,工人見了都毛骨悚然。
當時,甚至有民眾把聖家族大教堂稱為「石頭構築的夢魘」,因為它的確有一種讓人難以言說的魔力,威嚴神聖,又充滿深邃的神秘。不過,在抽象、奇詭的主體之中,高迪仍然點綴了孩子般的童話色彩,他用五彩繽紛的顏色和豐富的形狀來裝飾塔尖,裝飾教堂的窗戶。因此,聖家族教堂在深邃神秘抽象之中又充滿了陽光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