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豬有哪些品種
我國主要的地方品種有東北民豬、八眉豬、太湖豬、寧鄉豬、內江豬、金華豬、香豬等,具體區分如下:
1、八眉豬——青海海東互助土族自治縣
互助豬是在青海高原生態環境條件下,經過長期自然和人工選擇而形成的地方豬種,具有適應性強、性早熟、抗逆性好、產仔數較多、母性好、沉積脂肪能力強、肉質好、能適應貧瘠多變的飼養管理條件、性狀遺傳穩定、對近交有抗力等優良特性。
2、榮昌豬——重慶榮昌
榮昌豬主產於重慶榮昌和隆昌兩縣,後擴大到永川、瀘縣、瀘州、合江、納溪、大足、銅梁、江津、璧山、宜賓及重慶等10餘縣、市。
榮昌豬頭大小適中,面微凹,耳中等大、下垂,額面皺紋橫行、有漩毛;體軀較長,發育勻稱,背腰微凹,腹大而深,臀部稍傾斜,四肢細致、結實;鬃毛潔白、剛韌。乳頭6-7對。
3、寧鄉豬——湖南長沙寧鄉縣
寧鄉豬是我國著名的地方優良豬種之一。它具有適應性廣,易熟易肥,沉積脂肪能力強,屠宰率高,肉質細嫩等特點。特別是加工腌制臘肉,色澤金黃,肥膘透明,別有風味。
仔豬作燒烤豬,尤其味美。因此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許多國家的農畜牧代表團都曾來寧鄉考察牲豬的情況。寧鄉豬,歷史悠久。寧鄉豬按體形分為獅子頭、福字頭、閹雞頭3種。
4、陸川豬——廣西玉林陸川縣
陸川豬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為陸川縣境內的溫泉鎮、大橋鎮、橫山鄉、烏石鎮、灘面鄉、良田鎮、清湖鎮、古城鎮、沙坡鎮、米場鎮、沙湖鄉、馬坡鎮、珊羅鎮、平樂鎮等十四個鄉鎮。
陸川豬是全國八大地方優良品種之一。母豬具有成熟早、產仔多、母性好的特點;其肉皮薄、肉嫩、脆而不膩;其畜產品可加工脆皮乳豬、香腸、無皮五花臘肉等。
近年來,又開發出炸豬排、白切豬腳、脆皮扣等在宴席上不可缺少的菜餚。陸川豬是陸川的縣寶。陸川豬苗先後銷往北京、上海等13個省、市、自治區,還出口越南。
5、淮豬——江蘇連雲港東海
淮豬是原產淮北平原的古老地方品種。早在公元前春秋戰國時期,淮北平原農業已相當發達,人們為食肉和農田施肥需要普遍養豬,逐漸培育形成體型外貌和生產性能趨於一致的淮豬品種。
全身被毛,黑色而較密,冬天生褐色絨毛;頭部面頰部皺紋淺而少,呈菱形;嘴筒較長而直;耳朵大,下垂;體形中等較緊湊,背腰窄平,極少數微凹,腹部較緊,不拖地;四肢較高且結實;母豬乳頭數7對至10對。
6、太湖豬——江蘇蘇州常熟
太湖豬是世界上產仔數最多的豬種之一,享有「國寶」之譽,蘇州地區是太湖豬的重點產區。太湖豬特性之一是繁殖性能高。
太湖豬高產性能蜚聲世界,是我國乃至全世界豬種中繁殖力最強之一,尤以二花臉、梅山豬最高。初產平均12頭,經產母豬平均16頭以上,三胎以上,每胎可產20頭,優秀母豬窩產仔數達26頭,最高紀錄產過42頭。
7、金華兩頭烏豬——浙江省金華婺城區
因其頭頸部和臀尾部毛為黑色,其餘各處為白色,故又稱兩頭烏,是我國地方良種豬之一。原產東陽的畫水、湖溪、義烏的義廳、金華的孝順、澧浦、曹宅等地。上世紀60年代起飼養范圍漸次擴大到省內外。
金華豬皮薄骨細,肉質鮮美,肉間脂肪含量高,其後腿是腌制火腿的最佳原料。金華豬產仔多,母性好,泌乳量大,哺育率高,繁殖性能好。有關部門從70年代末開始採取金華豬的保種措施,由金華豬場、市農科所和農試站、東陽良種場按照大、中、小三個類型有計劃地開展選育工作。
8、東北民豬——黑龍江綏化蘭西縣
東北民豬是東北地區的一個古老的地方豬種,有大(大民豬)、中(二民豬)、小(荷包豬)三種類型。目前除少數邊遠地區農村養有少量大型和小型民豬外,群眾主要飼養中型民豬。東北民豬具有產仔多、肉質好、抗寒、耐粗飼的突出優點,受到國內外的重視。
東北民豬240日齡體重為98-101.2公斤,日增重495克,每增重1公斤消耗混合精料4.23公斤。體重99.25公斤屠宰,屠宰率75.6%。近年來經過選育和改進日糧結構後飼養的民豬,233日齡體重可達90公斤,瘦肉率為48.5%。
⑵ 常見的豬品種有哪些
我國優良的地方豬種有100餘種,具有突出特點的豬種主要有東北民豬、香豬、兩廣小花豬、內江豬、寧鄉豬、金華兩頭烏豬、太湖豬、榮昌豬、成華豬、藏豬等。
我國改良品種主要有哈爾濱白豬、新淮豬、沂蒙黑豬、三江白豬、北京黑豬、湖北白豬。
引進的國外品種主要有巴克夏豬、約克夏豬(大白豬)、蘇聯大白豬、長白豬、克米洛夫豬、杜洛克豬、漢普夏豬、迪卡豬等。
⑶ 豬有哪些種類
大白豬
大白豬又叫做「大約克豬」。原產於英國,特稱為「英國大白豬」。輸入蘇聯後,經過長期風土馴化和培育,成為「蘇聯大白豬」。後者的體軀比前者結實、粗壯,四肢強健有力,適於放牧。十八世紀於英國育成。 約克夏豬是豬的一個著名品種。原產於英國約克郡(Yorkshire,英格蘭東北部的一個舊郡,一九七四年分割為North Yorkshire,South Yorkshire及West Yorkshire),由當地豬與中國豬等雜交育成。全身白色,耳向前挺立。有大、中、小三種,分別稱為「大白豬」、「中白豬」和「小白豬」。大白豬屬腌肉型,為全世界分布最廣的豬種。體長大,成年公豬體重三百至五百公斤,母豬兩百至三百五十公斤。繁殖力強,每胎產仔十到十二頭。小白豬早熟易肥,屬脂肪型。中白豬體型介於兩者之間,屬肉用型。中國飼養大白豬較多。
長白豬
是「蘭德瑞斯(Landrace)豬」在中國的通稱。著名腌肉型豬品種。原產於丹麥。由當地豬與大白豬雜交育成。全身白色。體驅特長,呈流線型。頭狹長、耳大前垂,背腰平直,後軀發達,大腿豐滿,四肢較高。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皮薄、瘦肉多。每胎產仔十一至十二頭。成年公豬體重四百到五百公斤,母豬三百公斤左右。要求有較好的飼養管理條件。遍布於世界各國。
漢普夏豬
漢普夏母豬是著名肉用型豬品種。十九世紀初期由英國漢普夏(Hampshire,一譯漢普郡)輸往美國後,在肯塔基州(Kentucky)經雜交選育而成。毛色黑,肩頸接合部和前肢白色。鼻面稍長而直,正豎立。體軀較長,肌肉發達。成年公豬體重三百一十五至四百一十公斤,母豬兩百五十至三百四十公斤。早熟性,繁殖力中等,平均每胎產仔八頭。母性強。屠體品質高,瘦肉比例大。
波中豬
為豬的著名品種。原產於美國。由中國豬、俄國豬、英國豬等雜交而成。原屬脂肪型,已培育為肉用型。全身黑色,有六白的特徵。鼻面直,耳半下垂。體型大,成年公豬體重三百九十至四百五十公斤,母豬三百至四百公斤。早熟易肥,屠體品質優良;但繁殖力較弱,每胎性仔八頭左右。
馬身豬
馬身豬馬身豬原產於中國.山西, 體型較大,耳大、下垂超過鼻端,嘴筒長直,背腰平直狹窄,臀部傾斜,四肢堅實有力,皮、毛黑色,皮厚,毛粗而密,冬季密生棕紅色絨毛,乳頭7~10對。可分為「大馬身豬」(大)、「二馬身豬」(中)和「缽盂豬」(小)三型。 雖生長速度較慢,但胴體瘦肉率較高。
家豬的品種
家豬貝爾茨維爾一號豬及貝爾茨維爾二號豬(肉用) 均在美國育成 貝爾茨維爾一號豬為黑色,二號豬為紅色 均肉用 伯克夏豬(肉用) 英國、日本、澳洲、紐西蘭、南美洲 體型中等,多為黑色 在各地分別培育 以供鮮肉或腌肉用 切斯特白豬(脂肪用)在賓夕法尼亞州切斯特縣育成 體型大,白色,膚淺粉紅色,性溫和,母豬多育 杜羅克豬或杜羅克澤西豬(脂肪用)北美及南美 身長中等,體長,黑色 1/2澤西杜豬 1/2杜羅克 漢普夏豬(肉用) 美國品種 體重中等,體長,黑色 活潑、機靈、適於放牧飼養 赫里福德豬(脂肪用) 約1900年在美國育成 體型中等,淺紅至深紅色 脂肪用 北歐豬(肉用) 北歐、中歐及美國 體型中等,白色 有多個品種,供製腌肉用 馬里蘭一號豬(肉用) 一1941年在美國育成 體型中等,黑色帶白斑 約60%北歐豬,40%伯克夏豬 明尼蘇達一號、二號及三號豬(肉用) 在美國育成 體色多樣 均為肉用 蒙大拿一號豬(肉用) 1930年代在美國育成 背微呈弓形,頰部平 北歐豬、漢普夏豬雜交種 帕盧斯豬(肉用) 1941年在美國育成 白色,體重中等 2/3北歐豬,1/3切斯特白豬 波中豬(肉用) 在美國育成 黑色,但腿、鼻、尾為白色 從俄羅斯豬、拜菲爾德豬及中國大豬育成 波中花豬(肉用) 在美國育成 白色,但腿為黑色 或稱花斑豬 靽姆沃思豬(肉用) 美國、英國、紐西蘭、澳洲、加拿大 體型大,體色各異 用於雜交育種,制腌肉 大約克夏豬(肉用)
⑷ 豬的常見品種
我國優良的地方豬種有100餘種,具有突出特點的豬種主要有東北民豬、香豬、兩廣小花豬、內江豬、寧鄉豬、金華兩頭烏豬、太湖豬、榮昌豬、成華豬、藏豬等。
我國改良品種主要有哈爾濱白豬、新淮豬、沂蒙黑豬、三江白豬、北京黑豬、湖北白豬。
引進的國外品種主要有巴克夏豬、約克夏豬(大白豬)、蘇聯大白豬、長白豬、克米洛夫豬、杜洛克豬、漢普夏豬、迪卡豬等。
⑸ 豬都有哪些品種
杜洛克
成華豬
大白豬
約克夏豬
漢普夏豬
馬身豬
寧鄉花豬
松遼黑豬
(5)豬的種類大全及圖片擴展閱讀:
豬是脊椎動物、哺乳動物、家畜,古雜食類哺乳動物。分為家豬和野豬。現在一般認為豬是豬科的簡稱。豬依據品種的不同,體貌特徵也各不相同。但通常以耳大,頭長,鼻直,腰背窄為主要形體特徵。毛發較粗硬,根據品種不同,分為白色、粉色、黑色、棕色及花色。
家豬是野豬被人類馴化後所形成的亞種,獠牙較野豬短,是人類的家畜之一,一般來說,家豬是指人類蓄養多供食用的豬種。
參考鏈接:網路_豬
⑹ 世界上豬的種類名稱是什麼
豬科包括5屬19 種.西貓科包括3屬3種.共計8屬22種.其中不乏一些受到威脅的瀕危物種。
東北民豬
西北八眉豬
黃淮海黑豬
兩廣小花豬
海南豬
滇南小耳豬
香豬
大圍子豬
寧鄉豬
華中兩頭烏豬
浙江金華豬
廣東大花白豬
太湖豬
姜曲海豬
烏金豬
內江豬
榮昌豬
藏豬
哈爾濱白豬
上海白豬
伊犁白豬
贛州白豬
漢中白豬
三江白豬
新金豬
新淮豬
北京黑豬
山西黑豬
東北花豬
泛農花豬
北京花豬
大約克夏豬(大白豬)
長白豬
杜洛克豬
漢普夏豬
大約克夏豬
Yoykshire
⑺ 世界上所有豬的種類名稱
地方品種和培育品種。地方品種是指原產於我國、培育歷史悠久的一些古老品種。培育品種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利用我國的地方品種與國外引進良種雜交選育而成的新品種。 地方品種地方品種有64個,分華北型、華南型、華中型、江海型、西南型和高原型。華北型如東北的民豬、西北的八眉豬、黃淮海黑豬。華南型如兩廣小花豬、海南豬、滇南小耳豬、香豬。華中型如湖南大圍子豬、寧鄉豬、華中兩頭烏豬、浙江金華豬、廣東大花白豬。江海型如太湖豬、姜曲海豬。西南型如烏金豬、內江豬、榮昌豬。高原型如藏豬。 培育品種我國的培育品種有20多個,包括哈爾濱白豬、上海白豬、伊犁白豬、贛州白豬、漢中白豬、三江白豬、新金豬、新淮豬、北京黑豬、山西黑豬、東北花豬、泛農花豬、北京花豬等。 當今世界上有四大著名豬種,以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胴體瘦肉率高、分布廣、飼養量大而著稱。它們是:大約克夏豬(大白豬)、長白豬、杜洛克豬、漢普夏豬。1、大約克夏豬,Yoykshire,又稱大白豬,原產英國。全白,體大勻稱伸展、肌肉發達,後腿臀豐滿,頭頸長,臉微凹,耳直立,300kg。繁殖性能好,增重速度快,飼料利用率高,胴體品質好,肉質較好。2、長白豬,原產丹麥,瘦肉型。全白,體大流線型,頭肩輕盈,後軀發達,背腹平直。嘴鼻細長,耳大前傾,四肢高細。繁殖性能好,增重快,飼料利用率高,胴體品質較好,但屠宰前常因應激產生劣質肉。3、杜洛克豬,Duroc,原產美國,鮮肉型。被毛棕紅,體大粗長,背弓腹直,肌肉發達,耳半立。容易飼養,生長發育快,飼料利用率高,肉質良好,繁殖性能較低。4、漢普夏豬,Hampshire,原產美國,鮮肉型。一條白帶圍繞著肩和前肢,其餘部分均為黑色。生長速度快,飼料利用率高,肉質良
⑻ 豬的品種及圖片那裡最全
地方豬種分類
按地理區域進行分類 1、華北類型:民豬、黃淮海黑豬、里岔黑豬、八眉豬等; 2、華南類型:滇南小耳豬、藍塘豬、陸川豬等; 3、華中類型:寧鄉豬、金華豬、監利豬、大花白豬等; 4、江海類型:著名的太湖豬(梅山、二花臉等的統稱); 5、西南類型:內江豬、榮昌豬等; 6、高原類型:藏豬(阿壩、迪慶、合作藏豬)。
杜洛克
杜洛克原產於原產於美國東部的新澤西州和紐約州等地,主要親本用紐約州的杜洛克和新澤西州的澤西紅雜交育成,原稱杜洛克澤西,後筒稱杜洛克,分為美系和加系杜洛克;產於我國台灣的杜洛克經過培育自成風格,因而稱台灣杜洛克或台系杜洛克。
大白豬
大白豬
又叫做「大約克豬」。原產於英國,特稱為「英國大白豬」。輸入蘇聯後,經過長期風土馴化和培育,成為「蘇聯大白豬」。後者的體軀比前者結實、粗壯,四肢強健有力,適於放牧。十八世紀於英國育成。 約克夏豬是豬的一個著名品種。原產於英國約克郡(Yorkshire,英格蘭東北部的一個舊郡,一九七四年分割為North Yorkshire,South Yorkshire及West Yorkshire),由當地豬與中國豬等雜交育成。全身白色,耳向前挺立。有大、中、小三種,分別稱為「大白豬」、「中白豬」和「小白豬」。大白豬屬腌肉型,為全世界分布最廣的豬種。體長大,成年公豬體重三百至五百公斤,母豬兩百至三百五十公斤。繁殖力強,每胎產仔十到十二頭。小白豬早熟易肥,屬脂肪型。中白豬體型介於兩者之間,屬肉用型。中國飼養大白豬較多。
長白豬
是「蘭德瑞斯(Landrace)豬」在中國的通稱。著名腌肉型豬品種。原產於丹麥。由當地豬與大白豬雜交育成。全身白色。體驅特長,呈流線型。頭狹長、耳大前垂,背腰平直,後軀發達,大腿豐滿,四肢較高。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皮薄、瘦肉多。每胎產仔十一至十二頭。成年公豬體重四百到五百公斤,母豬三百公斤左右。要求有較好的飼養管理條件。遍布於世界各國。
漢普夏豬
漢普夏母豬
是著名肉用型豬品種。十九世紀初期由英國漢普夏(Hampshire,一譯漢普郡)輸往美國後,在肯塔基州(Kentucky)經雜交選育而成。毛色黑,肩頸接合部和前肢白色。鼻面稍長而直,正豎立。體軀較長,肌肉發達。成年公豬體重三百一十五至四百一十公斤,母豬兩百五十至三百四十公斤。早熟性,繁殖力中等,平均每胎產仔八頭。母性強。屠體品質高,瘦肉比例大。
波中豬
為豬的著名品種。原產於美國。由中國豬、俄國豬、英國豬等雜交而成。原屬脂肪型,已培育為肉用型。全身黑色,有六白的特徵。鼻面直,耳半下垂。體型大,成年公豬體重三百九十至四百五十公斤,母豬三百至四百公斤。早熟易肥,屠體品質優良;但繁殖力較弱,每胎性仔八頭左右。
馬身豬
馬身豬
馬身豬原產於中國.山西, 體型較大,耳大、下垂超過鼻端,嘴筒長直,背腰平直狹窄,臀部傾斜,四肢堅實有力,皮、毛黑色,皮厚,毛粗而密,冬季密生棕紅色絨毛,乳頭7~10對。可分為「大馬身豬」(大)、「二馬身豬」(中)和「缽盂豬」(小)三型。 雖生長速度較慢,但胴體瘦肉率較高。
家豬的品種
家豬
貝爾茨維爾一號豬及貝爾茨維爾二號豬(肉用) 均在美國育成 貝爾茨維爾一號豬為黑色,二號豬為紅色 均肉用 伯克夏豬(肉用) 英國、日本、澳洲、紐西蘭、南美洲 體型中等,多為黑色 在各地分別培育 以供鮮肉或腌肉用 切斯特白豬(脂肪用)在賓夕法尼亞州切斯特縣育成 體型大,白色,膚淺粉紅色,性溫和,母豬多育 杜羅克豬或杜羅克澤西豬(脂肪用)北美及南美 身長中等,體長,黑色 1/2澤西杜豬 1/2杜羅克 漢普夏豬(肉用) 美國品種 體重中等,體長,黑色 活潑、機靈、適於放牧飼養 赫里福德豬(脂肪用) 約1900年在美國育成 體型中等,淺紅至深紅色 脂肪用 北歐豬(肉用) 北歐、中歐及美國 體型中等,白色 有多個品種,供製腌肉用 馬里蘭一號豬(肉用) 一1941年在美國育成 體型中等,黑色帶白斑 約60%北歐豬,40%伯克夏豬 明尼蘇達一號、二號及三號豬(肉用) 在美國育成 體色多樣 均為肉用 蒙大拿一號豬(肉用) 1930年代在美國育成 背微呈弓形,頰部平 北歐豬、漢普夏豬雜交種 帕盧斯豬(肉用) 1941年在美國育成 白色,體重中等 2/3北歐豬,1/3切斯特白豬 波中豬(肉用) 在美國育成 黑色,但腿、鼻、尾為白色 從俄羅斯豬、拜菲爾德豬及中國大豬育成 波中花豬(肉用) 在美國育成 白色,但腿為黑色 或稱花斑豬 靽姆沃思豬(肉用) 美國、英國、紐西蘭、澳洲、加拿大 體型大,體色各異 用於雜交育種,制腌肉 大約克夏豬(肉用)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3724.html?wtp=tt#4
⑼ 豬的品種有哪些
我國主要的地方品種有東北民豬、八眉豬、太湖豬、寧鄉豬、內江豬、金華豬、香豬等,具體區分如下:
1、八眉豬——青海海東互助土族自治縣
互助豬是在青海高原生態環境條件下,經過長期自然和人工選擇而形成的地方豬種,具有適應性強、性早熟、抗逆性好、產仔數較多、母性好、沉積脂肪能力強、肉質好、能適應貧瘠多變的飼養管理條件、性狀遺傳穩定、對近交有抗力等優良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