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馬術的唯美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馬術的唯美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2-05 20:24:00

1. 【高分求】求一些精美圖片或者插畫。內容大概是古代戰爭將軍騎馬劍指敵軍示意全軍沖鋒霸氣的樣子。動漫和

2. 動漫里有哪些擅長馬術的美少女

我是這么認為的:

騎馬的人都非常的帥氣,女性也是如此,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氣質非凡,騎馬一直都被視為貴族運動,所以也是給人一種高貴感。

9.魔法先生

雪廣綾香

也是一個很完美的女性,是花道社也是馬術社,而且她在各種武術上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段位,戰鬥力很高了,這位班長還是很讓人放心的,不過她會和神樂坂明日菜總對立。

10.神無月的巫女

姬宮千歌音

又是一位完美的女性,學習好,運動全能,馬術也會,多才多藝,總之就是找不到什麼弱點,如此優秀真的是讓人羨慕。

會馬術的都帥的不行。

以上是我的觀點。

3. 田亮曬出女兒森碟學馬術的照片,對女兒是如何評價的

田亮在個人社交平台上面曬出女兒田雨橙學習馬術的圖片,並非常自豪的說這是他的閨女,非常的帥氣。網友看到紛紛稱贊說森碟這次又學會了一項技能,還有什麼是森碟不會的呢?大家是通過一檔節目認識這位風一樣的女子-森碟,從最開始的愛哭的小女孩,到現在已經成為了英姿颯爽的女生,可以說森碟是在大家的關注之下長大的。田亮對這個女兒也非常的上心,在森碟的訓練場上總會看見爸爸田亮的身影,真可謂是位稱職的父親。

田亮對於女兒森碟學習馬術非常的自豪,驕傲的在網路上面曬出她學習騎馬的照片,並且向大家介紹是自己的女兒,驕傲之情不勝言表。許多明星都喜歡讓後代學習騎馬,在歐洲有一句古話是說會騎馬的人不一定是個貴族,但是貴族卻一定要學會騎馬。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也越來越多生活條件好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學會騎馬,這但能強身健體,也是身份的象徵。

4. 馬的圖片

5. 一個美女騎馬的圖片

艾尚真
馬術藝術照

6. 動漫里最擅長馬術的美少女都有誰

我認為騎馬的人都非常的帥氣,女性也是如此,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氣質非凡,騎馬一直都被視為貴族運動,所以也是給人一種高貴感。

非常的特別,乘騎的是天馬珀伽索斯,畫面非常唯美,當然她的騎乘能力相當優秀,除馬,幻獸神獸之類的都可以駕馭。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雪之下雪乃大概是不怎麼擅長與人打交道,所以對於小動物來說就

挺喜歡的,特別是貓,她也有著騎馬的興趣,本來就顯得很高冷,騎上馬後更加的給人一種強大的氣勢。魔法先生雪廣綾香戰鬥力很高了,這位班長還是很讓人放心的,不過她會和神樂坂明日菜總對立。神無月的巫女姬宮千歌音又是一位完美的女性,學習好,運動全能,馬術也會,多才多藝,總之就是找不到什麼弱點,如此優秀真的是讓人羨慕。會馬術的都帥的不行。

7. 有一張圖片是一個穿衣服的女人牽著馬行走在人群之中

您好是外國電影嗎?

是的話我找到了兩部

  1. 玉女神駒
    外文名稱 National Velvet
    導演:克拉倫斯 布朗 (Clarence Brown (I)) 主要演員: 伊麗莎白 泰勒 (Elizabeth Taylor) ...... Velvet Brown 米基 魯尼 (Mickey Rooney) ...... Mi Taylor 唐納德 克里斯普 (Donald Crisp (I)) ...... Mr. Brown 安妮 里維爾 (Anne Revere) ...... Mrs. Brown 內容介紹: 伊麗莎白-泰勒年僅十二歲時主演的成名作,她在片中飾演極愛騎馬的女孩維拉韋.布朗,偶然遇到退役騎師蓋隆尼,邀他回家用膳。布朗先生讓他留下來工作,維拉韋乃希望他幫忙訓練愛駒參加全國馬術大賽。然而布朗家並無足夠的錢支付報名費,直至母親給她一筆在多年前贏得的英吉倫海峽游泳比賽的獎金才解決問題。在溫馨感人的倫理故事結束後,是一場壓軸的精彩馬術大賽,將觀眾情緒帶至高潮。導演克拉倫斯.布朗拍出了一部水準甚高的家庭電影,年輕的泰勒固然表現出少女的朝氣和夢想,童星出身的蓋隆尼在指導另一個新童星時也感情高度投入,演來渾身是戲。三十多年後他再度與另一童星泰坦-歐尼爾主演本片續集《玉女情懷》。


    2.《躍馬英雄》

    原片名:Wild Hearts Can't Be Broken
    又譯名:凌雲之心、決心永不怠、壯志驕陽、心狂永不息

    導演:Steve Miner
    編劇:Matt Williams Oley Sassone
    主演:Gabrielle Anwar Michael Schoeffling Cliff Robertson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上映日期:1991-05-24
    語言:英語
    劇情梗概:
    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勵志電影,描述二十年代的鄉下少女索諾娜,她熱衷於騎馬,成為一名出色的馴馬師,於是離開家庭,加入了一個巡迴表演的馬戲團。在那裡她學到了精湛的騎馬技術,甚至可以表演從四十尺高台上策馬跳下大水槽的驚人特技。

    個人認為是第二部

8. 誰有動物馬的圖片及介紹


Equus caballus

英文名horse

哺乳綱奇蹄目馬科馬屬草食性家畜。馬在古代曾是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和軍事等活動的主要動力。隨著動力機械的發明和廣泛應用,馬的役用價值在一些工業發達國家明顯下降,田間作業幾乎都為拖拉機所取代,馬匹主要用於馬術運動和生產乳肉,飼養量大為減少。但在有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馬仍以役用為主,並是役力的重要來源。

起源和馴化 馬屬動物起源於6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初期 ,其最原始祖先為原蹄獸 ,體格矮小,四肢均有 5 趾,中趾較發達。生活在5800萬年前第三紀始新世初期的始新馬 ,或稱始祖馬,體高約40厘米。前肢低,有4 趾;後肢高,有3趾。牙齒簡單,適於熱帶森林生活。進入中新世以後,乾燥草原代替了濕潤灌木林,馬屬動物的機能和結構隨之發生明顯變化:體格增大,四肢變長,成為單趾;牙齒變硬且趨復雜。經過漸新馬、中新馬和上新馬等進化階段的演化,到第四紀更新世才呈現為單蹄的揚首高軀大馬。

家馬是由野馬馴化而來。中國是最早開始馴化馬匹的國家之一,從黃河下游的山東以及江蘇等地的大汶口文化時期及仰韶文化時期遺址的遺物中,都證明距今6000年左右時幾個野馬變種已被馴化為家畜。馬的馴化晚於狗和牛。

生物學特性 不同品種的馬體格大小相差懸殊。重型品種體重達1200千克,體高200厘米;小型品種體重不到200千克,體高僅95厘米,所謂袖珍矮馬僅高60厘米。頭面平直而偏長,耳短。四肢長,骨骼堅實,肌腱和韌帶發育良好,附有掌枕遺跡的附蟬 (俗稱夜眼) ,蹄質堅硬,能在堅硬地面上迅速賓士。毛色復雜,以騮、栗、青和黑色居多;被毛春、秋季各脫換一次。汗腺發達,有利於調節體溫,不畏嚴寒酷暑,容易適應新環境。胸廓深廣,心肺發達,適於奔跑和強烈勞動。食道狹窄,單胃,大腸特別是盲腸異常發達,有助於消化吸收粗飼料。無膽囊,膽管發達。牙齒咀嚼力強,切齒與臼齒之間的空隙稱為受銜部,裝勒時放銜體,以便駕御。根據牙齒的數量、形狀及其磨損程度可判定年齡 (圖3),聽覺和嗅覺敏銳。兩眼距離大,視野重疊部分僅有30%,因而對距離判斷力差;同時眼的焦距調節力弱,對 500米以外的物體只能形成模糊圖像,而對近距離物體則能很好地辨別其形狀和顏色。頭頸靈活,兩眼可視面達330°~360°。眼底視網膜外層有一層照膜,感光力強,在夜間也能看到周圍的物體。馬易於調教。通過聽、嗅和視等感覺器官,能形成牢固的記憶。平均壽命30~35歲,最長可達60餘歲。使役年齡為3~15歲,有的可達20歲。

類型 全世界馬的品種約有200多個,中國有 30 多個 。主要可分為小型地方品種、乘用型、快步型、重挽型、挽乘兼用型。飼養管理方式主要有群牧管理、舍飼管理和幼駒培養及調教。

馬 mǎ <名>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馬眼、馬鬃、馬尾之形。「馬」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家畜名)

單蹄食草大型哺乳動物 [horse]。史前即為人類所馴化,用作馱畜、挽畜和乘騎;它和其他現存的馬屬和馬科動物的區別是尾毛和鬃毛長,後腿飛節內下方有一塊胼胝,還有一些非固定特徵(如體型較大,蹄子較大,頸稍呈弓形,頭小,耳短)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韓愈《馬說》

又如:馬伯樂(相馬的人);馬首(屬馬的人);馬牌子(官府養馬的夫役,他們身上都掛有腰牌作憑證);馬曹(官署名。專門管馬);馬圈(養馬的地方);馬祭(祭祀馬神);馬絆(系馬用的繩子);馬褐(馬的護衣);馬禍(馬的異象。古代以為災變之兆);馬圖(傳說中龍馬背負出水的圖)

「碼」的古字。古代用 以計算的籌碼。近世也用以計數 [code]

為勝者立馬。——《禮記·投壺》

又如:馬子(籌碼)



關於馬的詞彙:

兒馬,公馬

騍,母馬

駒,小馬

騸,去勢喪失生育能力的馬

驃,黃色的馬

騮,黑鬃黑尾的紅色馬

駰,淺黑帶白色的馬

驊,棗紅色的馬

驪,黑色的馬

騧,黑嘴的黃色馬

騏,青黑色的馬

騅,黑色白蹄的馬

驄,青白相間,類似蘭色的馬

龍,純白色的馬

駑,跑不快的馬,劣馬

關於馬的文化:

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七位。 中國人有姓馬的。馬姓是常見的姓氏之一。除了漢族以外,其他少數民族也有不少姓馬的。馬姓是回族的大姓之一。雲南回族幾乎清一色地姓馬。

昭陵六駿:(古代君王的馬)

昭陵六駿是指陝西禮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壇東西兩側的六塊駿馬青石浮雕石刻。每塊石刻寬約2米、高約1.7米。六駿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後騎過的戰馬,分別名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烏」、「特勒驃」、「青騅」、「颯露紫」。為紀念這六匹戰馬,李世民令工藝家閻立德和畫家閻立本(閻立德之弟),用浮雕描繪六匹戰馬列置於陵前。

「昭陵六駿」造型優美,雕刻線條流暢,刀工精細、圓潤,是珍貴的古代石刻藝術珍品。六駿中的「颯露紫」、「拳毛騧」1914年被打碎裝箱盜運到美國,現藏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其餘四塊也曾被打碎裝箱,盜運時被截獲,現陳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館。

這組石刻分別表現了唐太宗在開國重大戰役中的所乘戰馬的英姿。

拳毛騧:黃皮黑嘴,身布連環旋毛。平劉黑闥時所乘,身中九箭。李世民贊曰:「月精按轡,天馬行空,弧矢載戢,氛埃廓清。」

什伐赤:虎牢關大戰逐個擊破王世充、竇建德時所乘,臀中五箭。

白蹄烏:平薛仁臬時所乘,無箭傷。李世民贊曰:「倚天長劍,追風駿足,聳轡平隴,回鞍定蜀。」

特勒驃:白里沁黃,平宋金剛時所乘,無箭傷。

青騅:平竇建德時所乘,四蹄騰空,身中五箭,其中前體一箭,後體四箭。

颯露紫:征洛都王世充時所乘,前胸中箭,丘行恭與李世民換騎,並為颯露紫拔箭。李世民贊曰:「紫燕超躍,骨騰神駿,氣詟三川,威凌八陣。」浮雕里附一人,仿丘行恭拔箭。


商官名。常奉命征伐和射獵。《殷虛馬契前編》卷三第三十一第二片:「貞肇馬左右中人三百」。可知「馬」分左、右、中三隊,每隊百人。後世馬司之官,或從此出。

秦始皇七匹名馬 《古今注》:一曰追風,二曰白兔,三曰躡景,四曰追電,五曰飛翩,六曰銅爵,七曰晨鳧

周穆王八駿 《拾遺記》:
一名 絕地,足不踐土。二名 翻羽,行越飛禽。三名 奔宵,野行萬里。四名 越影,逐日而行。五名 逾輝,毛色炳耀。六名 超光,一形十影。七名 騰霧,乘雲而奔。八名 挾翼,身有肉翅。

驊騮、綠耳、盜驪、騏驥、纖離。
《水注經》:湖水出桃林塞之誇父山,其中多野馬。造父於此得驊騮、綠耳、盜驪、騏驥、纖離。乘以獻周穆王,使之馭以見西王母。

雷首良馬
《穆天子傳》:壬戌天子至雷首,犬戍觴天子雷首之阿,乃獻良馬四六。

翠龍
揚雄《河東賦》註:詩古曰:「翠龍,穆天子所乘馬也」。

玉馬
《瑞應圖》:玉馬者,王朝清明尊賢則至。

(馬肅)(馬霜)。括弧內字為合字。鍵盤上打不出來。驦
《左傳》:唐成公有兩驌驦馬。一雲驌驦,馬色如霜紈。

沙丘馬
伯樂對秦穆公曰:「臣有所與九方皋,……」。

秦始皇七匹名馬
《古今注》:一曰追風,二曰白兔,三曰躡景,四曰追電,五曰飛翩,六曰銅爵,七曰晨鳧。

楚騅
《史記》:項王駿馬名騅,常騎日行千里。及敗至烏江,謂亭長曰:「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不忍殺,以贈公。」

九逸
《西京雜記》:漢文帝自代還,有良馬九匹,皆天下駿足也。名曰浮雲、赤電、絕群、逸群、紫燕騮、祿螭驄、龍子、嶙駒、絕塵,號九逸。有來宣能御。

烏孫、天馬
《張騫轉》:元狩中得烏孫馬好,名曰天馬。及得宛汗血馬益壯,更名烏孫馬曰西極馬,宛馬曰天馬。

宛天馬
宛王蟬封與漢約,歲獻天馬二匹。孟康曰:「言大宛國有高山,其上有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馬置其下,與集生駒皆汗血,因號天馬子。

蕭稍
《神異經》:大宛有良馬,鬣至膝尾垂於地,名曰蕭稍。

象龍
《馮奉世轉》:宣帝時至大宛,得名馬象龍而還。

步景
《洞冥記》:東方朔游吉雲之地。得神馬高九尺,股有旋毛如日月之狀;如月者夜光,如日者晝光,毛色隨四時之變。
西王母稅此於芝田,因食芝田之草。東王公棄之清津,因其而返,繞日三匝,入漢關,馬上睡眼不覺而至,名步景。

黃門四駿
《西域贊》:蒲稍、龍文、魚目、汗血之馬充於黃門。註:孟康曰:「四駿馬名」。

大驪
光武以所乘大驪贈孝忠。

赤兔
《曹操傳》:呂布有駿馬名赤兔,常騎乘之。時人為之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

的盧
《馬政論》曰:「顙上有白毛謂之的盧。」又曰:「上有旋毛及白毛者,謂之的吻,凶。」俗雲的盧非也。劉備避樊城之難,過檀溪,謂所乘馬的盧曰:「今日急,不可不努力。」馬達備意,一躍三丈。又庚亮所乘馬名的盧,殷浩以為不利主,勸市之。亮曰:「豈有已之不利,移之人者。」

絕影
《後漢書》:曹公所乘馬名絕影。

白鶴
《拾遺記》:曹洪與魏武所乘之馬名曰白鶴。時人諺曰:「憑空虛躍,曹家白鶴。」

紫(馬辛)。xin.括弧內為合字。
《魏志》陳思王表文帝曰:「臣於武皇帝世得大宛紫騂馬一匹,教令習拜。

驚帆
《古今注》:曹今有名馬名驚帆,言其馳驟烈風舉帆之疾也。

蒙古馬

蒙古馬是中國乃至全世界較為古老的馬種之一,主要產於內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馬種。蒙古馬體格不大,平均體高120~135厘米,體重267~370千克。身軀粗壯,四肢堅實有力,體質粗糙結實,頭大額寬,胸廓深長,腿短,關節、肌腱發達。被毛濃密,毛色復雜。它耐勞,不畏寒冷,能適應極粗放的飼養管理,生命力極強,能夠在艱苦惡劣的條件下生存。8小時可走60公里左右路程。經過調馴的蒙古馬,在戰場上不驚不詐,勇猛無比,歷來是一種良好的軍馬。

哈薩克馬

產於新疆的哈薩克馬也是一種草原型馬種。其形態特徵是:頭中等大,清秀,耳朵短。頸細長,稍揚起,耆甲高,胸銷窄,後肢常呈現刀狀。

現今伊犁哈薩克州一帶,即是漢代西域的烏孫國。兩千年前的西漢時代,漢武帝為尋找良馬,曾派張騫三使西域,得到的馬可能就是哈薩克馬的前身。到唐代中葉,回紇向唐朝賣馬,每年達十萬匹之多。其中很多屬於哈薩克馬。因此,中國西北的一些馬種大多與哈薩克馬有一些血緣關系。

河曲馬

河曲馬也是中國一個古老而優良地方馬種,歷史上常用它作貢禮。原產黃河上游青、甘、川三省交界的草原上,因地處黃河盤曲,故名河曲馬。它是中國地方品種中體格最大的優秀馬。其平均體高132~139厘米,體重為350~450千克。河曲馬頭稍顯長大,鼻樑隆起微呈現兔頭型,頸寬厚,軀干平直,胸廓深廣,體形粗壯,具有絕對的挽用馬優勢。馱運100~150千克,可日行50千米。河曲馬性情溫順,氣質穩靜,持久力較強,疲勞恢復快。故多作役用,單套大車可拉500千克重物。是良好的農用挽馬。

西南馬

西南馬分布於四川、雲南、貴州及廣西一帶。特點是體形小,善走山路。西南馬頭較大,頸高昂,鬃、尾、鬣毛豐長。身體結構良好,肌腱發達,蹄質堅實。善於爬山越嶺,可馱運貨物100千克以上,日行30~40千米,是西南山區一支很需要運輸力量。其中較著名的有四川建昌馬、雲南麗江馬和貴州馬等。

三河馬

三河馬是血統極為復雜的的馬種。20世紀初,一些俄國貴族來到中國東北,他們帶來了奧爾洛夫馬、皮丘克馬等良種。日本佔領時期,又帶來了純血馬、盎格魯阿拉伯馬等馬種。這些馬通過與當地馬種雜交,逐漸形成了今天的三河馬。

三河馬體格較蒙古馬高大,它形態結實緊湊,外貌俊美,胸廓深長,肌肉發達,體質結實,背腰平直,四肢強健,關節明顯。毛色主要為騮毛、粟毛和黑毛三種。平均體高140~147厘米,體重330~380千克。三河馬氣質威悍,但性情溫馴,耐粗飼,適應較粗放的群牧生活。它屬挽乘兼用經濟類型。乘馬跑1千米只需1分10秒時間。單馬拉起載重五百多千克的膠輪大車,半小時可走完10千米。

伊犁馬

伊犁馬是以新疆的哈薩克馬為基礎,與前蘇聯頓河馬、奧爾洛夫馬等雜交而成。當地牧民稱它「二串子馬」。六十年代後,伊犁馬的培育主要以頓河馬為主,其頓河馬的血液達到了50%以上。

伊犁馬伊犁馬平均體高144~148厘米,體重400~450千克。它體格高大,結構勻稱,頭部小巧而伶俐,眼大眸明,頭頸高昂,四肢強健。當它頸項高舉時,有悍威,加之毛色光澤漂亮,外貌更為俊美秀麗。毛色以騮毛、粟毛及黑毛為主,四肢和額部常有被稱作「白章」的白色斑塊。伊犁馬性情溫順,稟性靈敏,擅長跳躍,宜於山路乘馱及平原役用。在126千米的長途競賽中,負重80千克,7小時12分鍾就可到達。是優秀的輕型乘用馬。

荷蘭溫血馬 Dutch Warmblood (KWPN)

要說有哪一個品種的馬,像明星一樣快速竄紅,那就是荷蘭溫血馬。這是個新的品種,荷蘭在1958年才開始有血統登記簿,然而現在已成為世界上最成功、最流行、最受歡迎的馬術競賽與騎乘用馬。荷蘭溫血馬可說是二十世紀的新產品,有別於二十世紀以前就有的溫血馬,它是專門為了馬術競賽用而培育出來的溫血馬。雖然這是荷蘭人所創造的品種,但其實應該算是一個歐洲品種,因為除了荷蘭之外,還有英國、西班牙、法國和德國的血統。

荷蘭溫血馬的起源來自於荷蘭兩個本地的品種,海爾德蘭馬(Gelderlander)與格羅寧根馬(Groningen) ,事實上這跟當地的土壤息息相關。海爾德蘭在荷蘭中部,當地的土壤為沙地,所發展出來的馬屬於較輕型。而格羅寧根當地則都是硬質的黏土,成長出來的馬就屬於較重型的。然而兩個品種的基因卻是可以兼容的,因此培育者就常常在海爾德蘭馬的血統中加入格羅寧根馬的血統,來增加海爾德蘭馬的重量,反之亦然。

海爾德蘭馬與格羅寧根馬這兩個品種都是自中世紀以來在荷蘭與其鄰近區域就有的品種。海爾德蘭馬有安達盧西亞馬(Andalusian)、義大利的那不勒斯馬(Neapolitan)、諾曼馬(Norman)、Norfolk Roadster、德國的奧登堡馬(Oldenburg)、荷爾斯泰因馬(Holstein)、英國的盎格魯-諾曼馬(Anglo-Norman)、哈克尼馬(Hackney)與純血馬(Thoroughbred)的血統。而格羅寧根馬則是由丹麥的佛里斯馬(Friesian)與德國的奧登堡馬(Oldenburg)兩種品種交叉產生的。

自古以來荷蘭的農夫靠馬生活,很早就建立了嚴格的培育馬的方法,來淘汰品種中健康與性格的缺點,以及智能不足的馬。這種嚴格篩選的作法,造就了今天的荷蘭溫血馬。工業革命之後的機械化,使得馬的用途轉為休閑騎乘與運動,荷蘭人以此為目的再一次成功的展現他們的培育技術。

海爾德蘭馬與格羅寧根馬這兩個品種有一些令人激賞的共同特點:華麗的動作、良好的基本構造、具有風採的質量、穩健成長的能力、溫馴合作的氣質。荷蘭人引進英國純血馬,以增加它的勇氣,並改善有時會發生的缺陷,例如過長的背、太短的脖子、太短太弱的前肢等。相當輕盈的動作也是純血馬帶來的,而為了要去除隨著純血馬而來的難以駕馭的特質,不但靠引進其它荷蘭本土血統,也引進法國的塞拉法蘭西馬(Selle Francias)、德國的漢諾威馬(Hanoverian)與荷爾斯泰因馬(Holstein)血統,以改良出最後的品種。另外也引進英國的哈克尼(Hackney),以培育漂亮的挽馬,也有些人繼續培育傳統海爾德蘭馬型態的馬,最後竟演變成三種類別的荷蘭溫血馬

9. 小孩騎馬的唯美句子

1、它眨了一下眼睛,耳朵動了兩下,好象在給我打招呼,我的心裡再也不害怕了。我拉著馬鞍騎上了馬,端端正正地坐在馬背上,媽媽舉起照相機,照下了這個有趣的鏡頭。

2、賓士在廣闊的大草原上,讓我感覺自己像一個英雄一樣。騎馬既可以收獲快樂又可以訓練膽量,我喜歡騎馬。

3、我騎著馬,馬隨著我,我們一同上山、下山,經過了「茶馬古道」上的糧倉、馬舍、小溪、瀑布,最終到達了目的地。

4、我先將一隻腳跨上馬鐙,可惜馬鐙太高,夠不著,馴養員把我抱了上去,兩只腳死死地踩住馬鐙,生怕會掉下去。騎上了馬,之前那種自信與嚮往被緊張與恐懼所代替,我抓住韁繩,隨時保持警惕,為掉下做准備。

5、我頭一回騎馬,以為騎馬很簡單,沒想到馬背一顛一顛,我不由的害怕起來。這只馬開始加快速度,我緊緊抓住項圈,馬跟上了前面的馬,尾巴一搖一擺,似乎很高興。

6、剛騎上去的時候,我是有點緊張的,但看到由4匹馬組成的馬隊中馬與馬之間有一根繩子連接,頭馬處還有馬夫牽引,便漸漸放鬆了下來。馬脖子上戴著鈴鐺,騎行中發出「叮叮鐺鐺」的聲響,我感覺自己彷彿成了唐僧,正前往西天取經。

7、小斑點動了起來,我的身子也前後動起來,一種感覺湧上心頭,馴養員把我的手放在了小斑點的皮毛上,我輕輕的撫摸著。

8、由於我的個子小,馴馬師把我抱到我能夠著的高度,我先一手握著馬鞍前面的扶手,一手扶著馬背,然後左腳踏上馬鐙,身子向上一躍。右腿輕輕一跨,我就成功坐到了馬背上。

9、我先用腳蹬子踢了一下馬的肚子,並喊了一聲「駕——」果然,馬就飛快地跑了起來。我的身子隨著馬的步伐一起一伏,真有意思啊!

10. 動漫里擅長馬術的美少女有哪幾位

我認為騎馬的人都非常的帥氣,女性也是如此,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氣質非凡,騎馬一直都被視為貴族運動,所以也是給人一種高貴感。

1.魔笛

練白瑛


又是一位完美的女性,學習好,運動全能,馬術也會,多才多藝,總之就是找不到什麼弱點,如此優秀真的是讓人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