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這倆只鸚鵡是什麼
圖片上的鸚鵡品種為:虎皮鸚鵡
虎皮鸚鵡是鸚罩老擾形目鸚鵡科的鳥類,又名嬌鳳,屬小含弊型攀禽品種,原產於澳大利亞的內陸地區,野生的虎皮鸚鵡棲息於林緣、草地等處。結群活動。以植物種子等為食。繁殖期為6-1月。營巢於樹洞中。每物旦窩產卵4-8枚。孵化期為18天。性情活潑且易於馴養,在中國是大眾最喜歡的寵物鳥之一。
❷ 牡丹鸚鵡品種圖片大全
牡丹鸚鵡品種有桃臉情侶鸚鵡、面罩情侶鸚鵡、費氏情侶鸚鵡、灰頭情侶鸚鵡、紅臉情侶鸚鵡、黑翅情侶鸚鵡、黑領情侶鸚鵡、尼亞情侶鸚鵡等等。
1.桃臉情侶鸚鵡。
桃面愛情鳥,這類鸚鵡長得漂亮,而輪螞瞎且也比較好養,這種鸚鵡一般會與伴侶形影不離,相依相偎,而且大多數會廝守終生,所以最好是養一對或者成群飼養。
❸ 請大家幫我看下這只鸚鵡
雞尾鸚鵡
【物種名稱】雞尾鸚鵡
【又名】玄鳳、卡美
【拉丁學名】Nymphicushollandicus
【英文名稱】Cockatiel
【科屬分類】鳥綱(Aves)、鸚形目、鸚鵡科、紐澳鸚鵡族
【整體概述】
簡介
雞尾鸚鵡是世界上最常見的鸚鵡之一,也是最普遍的中型鸚鵡,它們屬於鳳尾鸚鵡科,繁殖數量多使得它們相當的普遍,手養幼鳥十分活潑,喜愛親近主人,是不錯的選擇;
種類
雞尾鸚鵡有許多的變種,市面上也陸續出現較不常見的變種,其售價通常較常見的灰色、白色、珍珠等高出許多;
體長:
30-33cm(12-13吋)
分布:
廣布於全澳洲,尤其是內陸地區,沒有分布在北部的約克角半島、澳洲的濱海地區或是數量較少,塔斯馬尼亞島的族群多為澳洲本土引進與逃脫的籠養鳥。
繁殖:
雞尾鸚鵡的繁殖相當普遍,難度低,它們通常在9至12月大時即有生殖能力,但最好在15-18月大時再讓它們繁殖,因為即使在15-18月大期間有些雞尾鸚鵡還是在發育期,在生殖系統未完全成熟下繁殖易造成難產、產不正常的蛋、不會盡力地照顧雛鳥等問題,由於親鳥本身未完全性成熟,導致照顧幼鳥時所付出的精力、體力會影響尚未發育完全親鳥的健康,巢箱可使用30x30x30cm規格,一窩約產4-6顆蛋,每隔一天生一顆,在7-10天時(約已產3、4顆蛋時)即可檢查是否有受精,孵化期約19-21天,幼鳥孵化後須提供較多的軟性食物供親鳥餵食,幼鳥約一個月大時羽毛長成。
玄鳳鸚鵡可成對飼養,也可成群飼養,一般用鐵絲籠或內鋪鐵皮的箱形籠。每對鳥的活動空間應在0.5立方米以上,否則不利於繁殖。籠底應做成抽屜式的(釘上鐵皮),便於拉出清掃和鋪砂。食、水用具宜深大,堅固,以防被咬壞。飼料以穀子和稗子為主,同時還要喂些麻籽或蘇子,但用量不能超過10%。為了保證鳥所需的營養,青菜(白菜、油菜)和無機鹽(骨粉、牡蠣粉)也要經常飼喂。這種鳥耐粗飼料,精飼料不宜喂得過多,以免造成月旨肪沉積,影響產蛋、繁殖。
餵食時,要注意吹去食罐內的谷殼,青菜在喂前要洗凈,消毒(可用千分之一的高錳酸鉀水溶液)、瀝干,吃剩下的當天取出。注意籠內衛生,勤清理砂土和糞便。食、水罐應每天刷洗1--2次。玄鳳鸚鵡雖不太怕冷,但氣溫過低會影響繁殖,所以冬季室內溫度不要低於0℃。
❹ 鸚鵡怎麼畫圖片
鸚鵡的畫法步驟,具體如下
工具/原料:紙、筆、顏料
1、首先畫出鸚鵡的嘴巴,嘴巴向下彎,尖尖的。
❺ 麻煩各位大神幫我看看這只虎皮鸚鵡的年齡和性別。🙏
開門見山,見題回答。提問者疑惑的問題簡單說一下吧,鳥友討論說錯莫怪,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兩個問題分別回答,僅供提問者參考:
關於公母判斷,從提問者提供的照片看,這只原始綠虎皮鸚鵡應該是母鳥,但由於照片比較模糊,看不清鼻翼顏色,因此答案只算是一家之言不做為判斷依據。
在判斷公母這件事情上,通常大家比較常用的方法有兩個:
1.觀察鼻翼顏色判斷公母。
虎皮鸚鵡成年後,公鳥的鼻翼顏色呈現藍色,母鳥的鼻翼顏色呈現淺褐色或者象牙白色,進入繁殖期後的虎皮鸚鵡鼻翼顏色特徵尤其明顯。但是對於未成年的虎皮鸚鵡通過觀察鼻翼顏色判斷公母比較困難,容易出現偏差。
2.摸襠方法。摸襠方法雖然有點古老,但是這個方法還是比較靠譜的,具體做法是摸虎皮鸚鵡的恥骨。公鳥的恥骨比較尖窄硬,而母鳥的恥骨相對而言要圓軟寬,這種方法要堅持聯系才能熟練掌握。
關於這只虎皮鸚鵡的年齡,看照片感覺應該是兩個月左右的虎皮,判斷年齡主要是看虎皮紋,這一點已多次聊到,限於篇幅不再贅述。
嘮嘮叨叨說了這么多,鳥友討論說錯莫怪,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