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清代汝寧府十二郡現在叫什麼地方
汝寧府,元中期以前有汝南郡、蔡州、溱州之稱,位於河南省南部,區域主要包括今河南駐馬店大部分及信陽部分地區。元至元30年(1293年)因斷汝河上源之水經郾城入潁河,汝南水患大減,人民稍得安寧,改蔡州為汝寧府。清沿明制。府治汝陽(今河南省汝南縣)。轄:汝陽(今河南省汝南縣)、正陽(今河南省正陽縣)、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新蔡(今河南省新蔡縣)、西平(縣治在今河南省西平縣東)、遂平(今河南省遂平縣)、確山(今河南省確山縣)、羅山(今河南省羅山縣)共8縣;信陽(今河南省信陽市)1散州。1913年廢。
Ⅱ 墓碑上的河南郡什麼意思
河南郡,西漢置。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東漢光武帝十五年改為河南尹。隋朝初年被廢,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
Ⅲ 三國時的汝陽指哪
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袁老鄉袁老村,袁紹就是汝南汝陽人。
Ⅳ 汝陰郡的簡介
沿革
秦統一六國後全國實行郡縣制,在原鬍子國處設立汝陰縣,隸屬於陳郡。
三國魏置,後廢,晉復置,宋改為順昌軍,又改順昌府,即今安徽阜陽市治。
汝陰郡(治汝陰縣,今阜陽市區)原屬東漢汝南郡;魏黃初三年(222年),分汝南郡東部11個縣新置。景初二年(238年),宋縣改屬譙郡;又分沛國的蕭、相、竹邑、符離、蘄、銍、龍亢、山桑、洨、虹10個縣入汝陰郡 ①,計領20個縣。後又將項縣劃出,領19個縣。嘉平五年(253年),撤銷汝陰郡,仍改為汝陰縣,9個縣還屬汝南郡。
(①《三國志 魏志 明帝紀》:景初二年,「分沛國蕭、相、竹邑、符離、蘄、銍、龍亢、山桑、洨、虹十縣為汝陰郡,宋縣、陳郡苦縣皆屬譙郡」。但史家多認為此文顯有錯誤。吳增僅《三國郡縣表附考證》中證明《魏志》所列十縣與汝水相隔百里,與汝陰諸縣不相連接,從而認定此文確實有誤。他提出「……十縣為汝陰郡」中的「為」是衍文,因此原文應讀作:「分沛國蕭、相、竹邑、符離、蘄、銍、龍亢、山桑、洨、虹十縣,汝陰郡宋縣,陳郡苦縣,皆屬譙郡。」)
西晉泰始二年(266年),分汝南郡復置汝陰郡(仍治汝陰,今阜陽市區),太康四年(283年),封司馬謨為汝陰王。七年,無子,國除,復為汝陰郡,領8個縣。設汝陰(仍治今阜陽市區)、慎(仍治慎故城)、原鹿(仍治原鹿故城)、鮦陽(仍治今臨泉縣鮦陽鎮)、宋(仍治新故城)、固始、新蔡、褒信8個縣。惠帝增置新蔡郡,平輿、鮦陽2個縣改屬豫州新蔡郡。
永嘉亂後,汝陰郡被劉漢國將石勒攻陷。永嘉二年十月,劉淵稱帝,封其子劉景為汝陰王。五年,全境沒入劉漢將石勒。東晉初年,祖逖北伐,汝陰郡大部收回。大興三年(320年),豫州刺史祖逖自譙退守封邱。四年,豫州刺史祖約代兄祖逖。永昌元年(322年),祖約退守壽春。太寧三年(325年),豫州全部入後趙,汝陰郡全境屬後趙。石鑒青龍元年(349年),冉魏取代後趙,佔領全郡,仍舊制。永和六年(350年)後,冉魏豫州刺史冉遇降東晉,復屬東晉。汝陰郡(治汝陰,今阜陽市區。後趙建武三年即337年,石虎封其子石琨為汝陰王,為王國,仍都汝陰)領5個縣,設汝陰、慎(仍慎故城)、原鹿(仍治原鹿故城)、平輿(仍治古城子)、鮦陽(仍治今臨泉縣鮦陽鎮)5個縣。建元十六年(380年),增置東豫州(治許昌),其中,汝陰郡(仍治汝陰,今阜陽市區),領8個縣。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劉宋代晉,仍「義熙土斷」後舊制。汝陰郡直至宋泰始三年(467年)才陸續入北魏。在此之前,此處為南北爭峙場所。永初三年(422年),北魏趁宋武帝劉裕死,發兵淮北,佔領汝陰郡。神三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封長孫道生為汝陰公。宋元嘉十年(433年),劉宋奪回汝陰縣。二十四年十一月,文帝封其第十子劉渾為汝陰王。二十九年,北魏攻佔汝陰。北魏和平二年(461年)七月,北魏文成帝封其弟拓跋天賜為汝陰王。劉宋大明八年(464年),汝陰縣復為宋有。泰始三年(467年)二月,北魏攻佔汝陰縣失利,後入北魏。北魏(386~534年)和平六年(465年),佔領豫州。天安元年(466年),宋淮西的汝南、新蔡、汝陽、汝陰、南頓、陳、潁川7個郡士民南奔。
晉書·地理志
汝陰郡魏置郡,後廢,泰始二年復置。統縣八,戶八千五百。
汝陰故鬍子國、慎故楚邑、原鹿、固始、鮦陽、新蔡、宋、侯相、褒信
隋書·地理志
汝陰郡(舊置潁州。)統縣五,戶六萬五千九百二十六。
汝陰(舊置汝陰郡,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復置。)潁陽(梁曰陳留,並置陳留郡及陳州。東魏廢州。開皇初廢郡,十八年縣改名焉。有鄭縣,後齊廢。)清丘(梁曰許昌,及置潁川郡。開皇初廢郡,十八年縣改名焉。)潁上(梁置下蔡郡,後齊廢郡。大業初縣改名焉。)下蔡(梁置汴郡,後齊郡廢。大業初縣改名焉。又梁置淮陽郡,後齊改曰潁川郡。開皇初郡廢。)
Ⅳ 河南郡的介紹
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東漢光武帝十五年改為河南尹。隋朝初年被廢,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
Ⅵ 漢朝的汝陽郡在哪個地方
(在今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
秦統一六國設立郡縣制,全國41個郡,汝陰縣屬於陳郡。東漢時汝陰縣屬為汝南郡。
Ⅶ 汝南郡的歷史沿跡
西漢高帝二年(前205年)始建汝南郡,郡治在上蔡,這里屬平輿、宜春和安城三縣所轄。至遲在文帝時,汝南郡已由陳郡析置。
景帝二年(前156年),置汝南國,立其子劉非為汝南王。三年(前155年),徙劉非為江都王,汝南國除為郡。
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削淮陽國之期思、弋陽二縣屬汝南。宣帝元康三年(前63年),又得淮陽郡長平縣。
成帝元延三年,封淳於長為定陵侯,置定陵侯國,屬汝南郡。又以新汲縣屬潁川郡。元延、綏和之際,汝南郡領三十七縣:平輿、陽安、陽城、強(=氵+隱)、富陂、女陽、鮦陽、吳房、安成、南頓、朗陵、細陽、宜春、女陰、新蔡、新息、灈陽、期思、慎陽、慎、召陵、弋陽、西平、上蔡、、西華、長平、宜祿、項、新郪、歸德、新陽、安昌、安陽、博陽、成陽、定陵。郡治在平輿(今河南省平輿縣北),屬豫州刺史部。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河南東南部、安徽阜陽一帶。
東漢時,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年,改(=穴+)縣為固始縣;三十年,長平、西華、新陽、扶樂(新置)四縣屬淮陽國。永平十五年,汝南郡為國,封皇子暢為汝南王。建初四年,國除為郡。順帝時領三十七縣:平輿、新陽、西平、上蔡、南頓、汝陰、汝陽、新息、北宜春、強、灈陽、期思、陽安、項、西華、細陽、安成、吳房、鮦陽、慎陽、慎、新蔡、安陽、富波、宜祿、朗陵、弋陽、召陵、征羌、思善、宋、褒信、原鹿、定潁、固始、山桑、城父。郡治遷至平輿,在今平輿縣境北部的射橋村。建安十八年,曹操析汝南郡之城父及沛郡數縣置譙郡。又析汝南郡、江夏郡置弋陽郡。
三國魏沿襲前制,汝南城當時是臨近郡治的一個大集鎮和水陸碼頭。 西晉太康中汝南郡領十五縣:新息、南安陽、安成、慎陽、北宜春、朗陵、陽安、上蔡、平輿、灈陽、定潁、南頓、汝陽、吳房、西平。惠帝時分汝南郡置南頓國。永嘉後汝南沒入後趙。
到東晉時,遷上蔡縣治於此,稱懸瓠城。懸瓠,是個象形地名,《水經》雲:「汝水至汝南郡西北,支左別出一支,又屈東轉南形若垂瓠,故號懸瓠城。」晉義熙十二年(416年),汝南郡遷至懸瓠城。
南北朝時,汝南先屬劉宋、南齊。後歸北魏、北周。劉宋元嘉末年(453年),豫州(洛陽)為北魏所陷,劉宋僑立司州於此。
北魏延興二年(472年),改懸瓠城為豫州,置汝南郡。
北周在此置總管府,於大象二年(580年)改為舒州。 隋開皇初年(581年)廢汝南郡,恢復豫州,不久又改豫州為溱州,大業初年(605年)又改為蔡州,設汝陽縣,恢復平輿縣為其所轄,同時廢保城縣並入汝陽。
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豫州,代宗年間(762-779年)為避皇帝李豫之諱,又改名為蔡州,設刺史,另置淮西節度使。 五代和宋時沿襲前治,因蔡州距當時的宋京都濘梁只有七驛之遙,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在此置淮康軍。
金兵陷蔡州,改置鎮南軍,並建行宮於蔡州幽蘭軒,公元1234年金王朝覆滅於此。 元至元三十年(1293)改蔡州為汝寧府,成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
明沿元制,成祖朱棣封藩四子於此,稱崇庄王,在此傳11世。
清仍為汝寧府,1913年廢府,改為汝南縣。 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導專員公署於此。
解放初期,曾設汝南專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並於汝南縣。
現為汝南縣即汝南縣城,隸屬駐馬店地區。
Ⅷ 古代河南汝南郡是現代哪裡
1950年建汝南市,現為汝南縣,隸屬駐馬店市。
1965年,建立駐馬店專區,2000年改為駐馬店市。 全市轄9縣1區:汝南縣、上蔡縣、平輿縣、正陽縣、西平縣、遂平縣、泌陽縣、確山縣、新蔡縣(河南省直管縣)和驛城區。
郡,是中國古代行政區域,最開始於戰國時期。中國秦代以前比縣小,從秦代起比縣大。漢又增四十六郡,二十一國,凡郡國一百有三。河南南部一個地方,在西漢劉邦二年(前205年),建立了汝南郡,這是汝南郡稱呼的由來。
被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梁祝之鄉,「梁祝傳說」成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西晉時期,汝南縣馬鄉鎮梁庄的梁山伯和祝庄的祝英台,他們的愛情故事傳頌至今,馬鄉鎮也因此改名為梁祝鎮。逢年過節,當地群眾都會到梁祝墓焚香燒紙以示紀念。
民國二年,隨著清朝的滅亡,汝寧府改為汝南縣;建國初期曾設置汝南專署,後又改為汝南縣;1965年設立駐馬店地區,汝南縣歸屬駐馬店管轄。
(8)汝陽郡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1、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文化,汝南為歷史古跡眾多,有亞洲最大的寺南海禪寺,有天下最小的山天中山,與顏真卿壯烈書寫的「天中山」碑刻,更是傳奇故事梁祝的發祥地和《重陽節》的起源地。
2、汝南作為地名出現於西漢初期,漢初置汝南郡,郡治位於上蔡,後前往平輿,又遷往新息(今息縣),東晉時遷到懸瓠城(今汝南縣城),隋時先後改汝南郡為豫州、溱州、蔡州。
Ⅸ 古代汝陽郡是不是歸南陽郡管轄
不是
首先 汝陽郡和南陽郡是同一級別的 不可能被南陽郡管
再說 汝陽群的范圍在現在的安徽一帶 而南陽群的范圍在現在的河南一帶
還有就是 汝陽群屬於豫州 而南陽在古代屬於荊州
東晉咸康二年(336年),在今安徽 和縣、 含山縣境僑置汝陽郡,領武津、汝陽2個縣,屬豫州。
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二月丁丑,汝陽郡改屬南豫州(治 歷陽,今為安徽和縣 歷陽鎮)。元嘉七年(430年)十月甲寅,改屬 豫州(治睢陽,今安徽壽縣壽春鎮)。十六年閏月戊戌,復屬南豫州(仍治睢陽)。二十二年,改屬豫州(仍治睢陽)。大明三年(459年)七月丙戌,改屬南豫州(仍治歷陽),泰始二年(466年)九月,改屬東豫州(仍治歷陽)。
升明三年(479年)四月, 齊代 宋,汝陽郡屬西豫州(治睢陽,今 壽縣壽春鎮)。
中興二年(502年)四月, 梁代齊汝陽郡改屬豫州(治晉熙,今潛山縣梅城鎮)。
南朝梁太清二年(548)地入 東魏,廢僑置汝陽郡
Ⅹ 明朝時期的汝南郡現在指的是哪裡
明朝時期的汝南郡現在指的是汝南縣人民政府在三里店鄉十里鋪
雄偉的北城門,靜靜地守衛著古老的懸瓠城。出城門向北,是一條浩浩盪盪的河,古河三面抱城,自西向東緩緩流過。這條河,就是古老的汝河。因其形狀似垂而得名懸瓠城,就是今日的汝南縣城。
史載:公元前203年,漢高祖劉邦置汝南郡,因其大部分地域在汝河南岸而得名,系「汝南」專有地名之始。隋大業三年,置汝陽縣。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汝寧府廢汝陽縣,改為汝南市,後又改回汝南縣。從此,該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懸瓠城
懸瓠城是一座古城,酈道元《水經注》曾有記載:汝水東逕懸瓠城北,形若垂瓠,故取其名。自東晉以來,懸瓠一直是州、郡、府、縣治所所在地。這里地處古豫州之中,既能北進汴洛,又可南下荊楚,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自公元765年起,先後有李忠臣、李希烈、吳元濟等在蔡州(今汝南)叛亂。為解除這一心腹之患,經過幾年准備,唐憲宗以裴度為主帥,以節度使李愬為先鋒,討伐吳元濟。當時李愬率精兵一萬,從遂平文城出發,四更時,到達蔡州城下。蔡州守城叛軍全然不知,李愬率軍直攻內城,活捉吳元濟。割據多年的蔡州終歸於唐。「李愬雪夜入蔡州」成為中國軍事史上的經典戰例。
南宋後期,宋蒙聯軍在蔡州城下與金作戰。1233年,金朝最後一個皇帝哀宗退到蔡州,端平元年正月初八,宋軍攻破南門,金哀宗自縊幽蘭軒,金朝滅亡。蔡州成了金國的滅亡之地。
天中山
汝南,名勝古跡眾多,這里有秦漢古城安城和宜春城,有劉備招兵買馬的點將台,有建於唐朝的開元寺、吉祥寺、悟穎寺等佛教聖地,還有遍布街市的石牌坊,然而,其中最值得圈點的還是位於古城北兩公里的天中山。
史載:「禹分天下為九州,豫為九州之中,汝又為豫州之中,故為天中。」於是,這座小小的土山和山腳下的這一小塊土地,便成了許多人朝拜的聖地。
到了周朝,周公營建東都洛陽時,派人到各地建土圭,測日影,他曾三次來到汝南。
唐德宗建中三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據蔡叛唐。唐朝重臣顏真卿身負皇命,到許昌宣慰李希烈部,李希烈將顏禁錮在蔡州。此後李希烈節節敗退,指使手下把顏勒死在蔡州龍興寺。淮西平定以後,人們為了紀念顏真卿,在汝南城內建立了「顏魯公廟」。
在天中山院子的東山牆,鑲嵌著一排石碑,上面記敘了李愬雪夜入蔡州、平叛吳元濟這一史實。隋朝以前,從長江下游通向中原,一般都在安徽省的壽縣到鳳台一帶渡河。這一段淮河的流向是由南向北的,淮河西岸的皖北、豫東一帶統稱為淮西。
為表彰平叛吳元濟這一史實,唐憲宗在蔡州城內建立了裴晉公廟,讓韓愈撰寫碑文,刻石豎碑,歌功頌德,即「平淮西碑」。李愬部下石忠孝認為,唐憲宗為在淮西平叛的節度使立碑屬於賞罰不明,執意要推倒平淮西碑。唐憲宗隨後又命翰林院學士段文昌重寫了平淮西碑。到了宋代,蔡州知州陳向讓人磨去段文昌的碑文,仍刻上韓愈寫的碑文。
古書院
汝南,不僅是征戰廝殺的戰場,也是誕生梁祝愛情絕唱的地方。
汝南縣城南30多公里處,現存一座高出地面六七米的土山,該地便是紅羅山書院,當年梁山伯與祝英台同窗共讀的學校。在紅羅山書院東北邊,隆起兩座大墓,一條古老的官道從中穿過,一邊是梁山伯墓,一邊是祝英台墓。一對恩愛男女,生不能同室,死不能同穴,馬鄉父老遂於墓南修三孔石橋,使其能夠相會,後人謂之一步三孔橋。
董會村
汝南城西12華里有個董會村。2004年6月,在汝南縣城西三里店鄉十里鋪湖東村村民方振生家發現一碑,碑為青石質,下部稍殘。碑上橫書「仙女橋」,豎書「漢董永遇仙女口」(殘部疑為「處」),右上角豎書「道光丁末年」,現存放於汝南縣文物管理所。
《重修汝寧府志》記載:「董永,千乘人也。少失母,漢末奉父逃兵,寓居汝南。」
董母是汝南人,生下董永不久病死。董永與父親為避戰亂逃往汝南,父親給財主扛活,後來父親病死了,沒有錢下葬。孝順的董永向財主借錢,說:「如果以後沒錢還你,我願意賣身為奴,一輩子給你幹活。」財主就借給他錢,葬了父親。
董永履約去財主家幹活,走到董會村北頭的一座小橋上,忽然遇見一個年輕美貌的女子,左攔右擋不讓董永過橋。董永好生煩惱,女子卻不扭捏,說願意嫁給董永,幫他還債。董永很驚異:哪有這等好事!那女子說:「我是天上的織女,天帝看你孝順,讓我幫你還債。」兩人就讓橋邊的一個老槐樹做媒,結成夫妻。那棵媒人大槐樹早已枯死,留下一個大坑,坑內泉水清冽甘甜,四季不斷,人稱「槐樹坑」。
兩千多年來,人們依然對董永的孝行以及由此帶來的好運津津樂道。我們到董會村走訪時,村民們七嘴八舌地講述這同一個故事,卻各有各的版本,他們對董永與仙女相遇的細節糾纏不休,好象這不是千年以前的傳說,而是剛剛發生在眼前的事情,他們因站了不同的角度,看到了不同的細節。相同的是故事發展的方向。織女一夜間織成三百匹絹,替董永還了債,贖出董永,兩人男耕女織,你恩我愛,過得很幸福。誰知好景不長,結婚百日那天,天帝傳旨命七仙女立刻離開人間,返回天庭,二人悲痛欲絕,但天命難違,只得忍悲含淚,凄然作別。七仙女回到天宮,第二年生一子,取名董仲,送交董永撫養成人。
《汝寧府志》卷二十·仙釋載:「董仲,永子也。母天女,生而靈異。數篆符驅邪。嘗游京山、潼泉,鎮蛇毒,篆石尚在京山之陰。後仙去。」兒子當然繼承了母親靈異的秉性,董仲會驅鬼避邪,給人治病,手到病除。他也很孝順,常常思念母親,就在村子附近,為母親修建了衣冠冡,人稱「仙女墓」。
董會村東邊有條古老悠長的河,叫練江河,流經水屯鎮、老君廟鎮、三里店鄉、三門閘鄉,後匯入汝水入淮。這條今天看起來很平常的小河,千百年來,哺育了兩岸善良的人們,還日夜不息地講述著七仙女為百姓建橋的神奇故事。傳說練江河上沒有橋,來往行人要靠坐船擺渡或淌水過河,很是不便。鄉親們曾幾次捐款修橋,可錢都被貪心的葛員外霸佔了,橋一直沒有修成。七仙女十分同情鄉親們,決心在河上修一座石橋。怎麼修呢?七仙女就請天上的眾姐妹幫忙。一天夜裡,七仙女來到院中,從頭上撥下銀簪,朝天上一劃,一道白光攻破夜空,只見眾位姐姐踏著祥雲飄然而至.七仙女見眾位姐姐來了,非常高興,便把想建橋的事說了一遍。眾姐姐聽說鄉親們造福,都樂於相助,隨即回到天宮,把後花園石山上的石頭偷偷搬了下來。很快,一座石橋就修成了。雄雞一叫,眾仙女起身告辭,情急之中。她們的腳踏在石橋上,留下了深深的腳印。那塊印有腳印的石頭,被傳為「仙女腳印石」。這里還有個有趣的傳說:來往行人從橋上過,好奇的人們用手去量七仙女的小腳印看有多大,但是,手不能挨著腳印,如果挨著,伸開的手就合不攏了。橋北頭,人們感念七仙女的功德修了一座「仙女廟」,逢年過節,人們焚香上供,祭祀七仙女。遺憾的是,這里地勢低窪,十年九澇。1958年,修宿鴨湖水庫時將這里作為蓄洪區,古老的練江河也融入美麗的宿鴨湖,仙女橋淹於湖中。
汝南城西十里鋪村,位於宿鴨湖東岸大堤旁,村南遺留有汝寧府至駐馬店驛站的古官道。據村裡老人講,「仙女橋」就坐落在由此向西的官道上,距十里鋪村1.5公里。
宿鴨湖西岸羅店鄉有個村莊,叫大石磙庄。這個村名與仙女橋有關。這里群眾講述的是七仙女修橋的另一個神奇版本。說是織女想給鄉親們修橋。趁夜裡往西山神仙老頭兒那兒借石頭。石頭怎麼運呢?織女說:「把它變成羊吧,我趕回去。」於是織女就趕了九隻羊往回走,走到一座橋上,一隻羊別了腿,走不動了。這座橋就叫了「別橋」。織女看看天快亮了,趕緊趕著其它的羊往前走,終於趕在雞叫前修好了橋,但是這座橋少了一個橋墩。那隻落在別橋的羊,雞一叫就變成了一個特大號的石磙,再也沒人能搬得動了。於是,它就上千年地留在那兒了。它所在的村莊也因為大石磙出了名,就叫大石磙庄了。這個石磙上,至今還能看見一個綿羊蓋(羊尾巴)樣的東西呢。
《汝寧府志》卷二十七 · 文詩記載了明傅振商的詩作《仙橋夕照》:「二孝庄前跡已陳,董姑解佩舊河津。年年七夕通靈會,曾憶橋邊合巹人。」傅振商是明朝萬曆年間的兵部尚書,汝南人。他與眾多的汝南籍重臣一起鑄造了「汝半朝」的輝煌。
2005年,汝南縣人民政府在三里店鄉十里鋪湖東村西宿鴨湖畔,修建了董永遇仙亭。該亭建在汝寧府至駐馬店驛站的古官道上,西距仙女橋舊址1公里,亭內立有董永遇仙碑。矗立的碑亭,向人們講述著董永遇仙的美麗傳說,也昭示著董永為父盡孝的孝義,寄託著人們對甜蜜愛情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