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的第一課春的第七自然段迎春圖是什麼
《春》第七自然段,迎春圖——人迎春。第七自然段,這段由景描寫轉到了對人的描寫,寫男女老少在春天活動;表現出了人們的精神狀態——爽。
朱自清的《春》中,迎春圖是從第七自然段的以下幾句話中體現出來的:
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1)迎春圖片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朱自清《春》的寫作背景:
在1937年中華書局出版的《新編初中國文課本》第四冊中,即選錄了《春》這篇散文。這大約是目前所見到的本文最早的出處。朱自清1928年曾在《那裡走》一文中表示自己要走一條逃避現實的道路,在那一時期前後的其他作品中,也確是反映了這種消極思想傾向。但《春》這篇文章的基調是積極進取的。所以,估計這篇作品的寫作時間,是在1930年到1937年之間。
《春》描寫、謳歌了一個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靈世界的一種逼真寫照。
『貳』 朱自清的《春》給我們展示了五幅圖,分別是什麼圖,給五幅圖配上相應的古詩
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
1、春草圖
描繪出春天嫩草勃發如茵景色。先寫出了春草的旺盛、多和新,接著寫出人在春草地上的活動與感受,點明春草帶給人們的歡樂。
2、春花圖
描繪了春天百花競放爭春的景象,特別著力於色彩與香味的描繪,又通過具體的三種花與無名的各種野花相照應,進一步展示了春意的濃郁。
3、春風圖
描繪了春風的和煦與清新。春風無形、無色、無味的,如何描寫?通過觸覺、嗅覺、聽覺和視覺把空靈的春風居然描繪得有聲有色,有味有感,有情有形。
4、春雨圖
描繪了春雨的細密輕柔和潤物無聲的特點。先突出春雨多、細、密、柔特點,然後描繪春雨中特有的景象,特別是雨中夜景圖更是把細密綿綿的春雨描繪得如此靜謐、安詳、平和,另人不禁對南方的春雨格外嚮往。
5、迎春圖
是五幅圖中唯一主要寫人的。它抓住中國民間「春早人勤」的特點,從「天上」引向「地上」,引出地上「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一片熱鬧的景象,展示了一幅春意盎然鬧人間的圖畫,在寫人時又突出了景,再次顯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
(2)迎春圖片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五幅圖詳細賞析:
1、春草圖
(1)作者從三個方面描寫春草圖:
①質感:嫩嫩的。寫出了小草柔嫩的特點。
②顏色:綠綠的。用綠色來象徵春天裡生機勃勃的景象。
③生命力:用「鑽」字寫出了小草頑強的生命力,這種鑽不是一下子鑽上來的,而是偷偷地鑽上來,寫出了小草在春的催發下不聲不響地長出來的樣子。
(2)用的比較好的詞:
①「偷偷」二字寫出不經意間,小草悄然而出的情態,也表現出作者的驚喜之情。
②「鑽」則寫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擠勁,顯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3)作者在描繪春草圖中要穿插小孩的畫面的作用:
小草和小孩子都處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氣,最活潑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生命力最為旺盛。
在春草圖中,作者將小草的畫面和小孩子的畫面組合在一起,也就是將兩個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組合起來,交相輝映,使得整個春草圖顯示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2、春花圖
(1)運用修辭的作用:
①擬人,寫春花報春的氣勢。
②比喻,寫春花色彩的艷麗。
③通感,寫春花氣味的甜香。
④襯托,寫春花數量的巨大。
⑤比喻,寫春花種類的繁多。
(2)總的特點:春花萬紫千紅,爭芳奪艷。從中,我們看到,五句話,寫了五層意思,層次極為分明,都圍繞著春花寫,中心十分突出。
3、春風圖
(1)作者寫春風的基本思路:
先寫風的溫和,再寫風的香氣,後寫風的和悅。
(2)把春風比成母親的手的原因:
母親的手的普遍特點是溫順柔和,而父親的手的特點是粗獷剛毅。因此,這一比喻從觸覺的角度非常巧妙地寫出了春風的溫暖和柔情,把本來看不到摸不著的風形象化了。
4、春雨圖
(1)春雨圖的特點:
「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寫出了春雨細密、輕盈的特點。
(2)寫法上的特點:
由靜景到動景,從人物到景物,由近到遠。
5、迎春圖
第2~6自然段著重寫景,第7自然段著重寫人。寥寥幾筆。天上地下,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都寫到了。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無限好的美景。
一年之計在於春,「計」,計劃。一年中要做的事,一年的計劃,在春天要好好地打算打算。工夫:時間。
這一部分繪春是全文的重點。細筆描繪,繪聲繪色繪態,繪動繪靜,語言非常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