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知識 » 艾灸養生穴位是哪裡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艾灸養生穴位是哪裡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5-30 17:38:15

Ⅰ 中醫艾灸養生的艾灸穴位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提前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中醫養生來自古代精華醫學慧槐,當代中醫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醫值得後人繼續開發和研究。
【取穴】:關元、氣海、其他穴按需要選擇
【功效】:艾灸關元穴,可以狀元陽固虛脫、培補元氣、延年益壽;艾灸氣海穴,可以生發陽氣、回陽益陰、抗衰防疾。
【灸法】:溫和灸,每次每穴10-15分鍾,每周1-2次,長期堅持 在身體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能夠達到和氣血、通經絡、保健、益壽延年的目的,又稱為保健灸。
灸療用於防病保健有著悠久的歷史,《扁鵲心書缺碧好·須識扶陽》說:「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
【中醫好輕松艾灸療法】
【取穴】:氣海、關元穴、足三里穴、脾俞、腎俞穴、三陰交
【灸法】:用艾條溫和灸,每穴10-15分鍾,每周2次,連續灸1-3個月或是隔附子灸法 【取穴】:關元、中脘、大椎、足三里、湧泉
【功效】伏鉛:針對缺少運動人群,起保健養生作用,幫助調理五臟六腑,預防市內空調受寒引起的頸椎病、以驅寒補陽之功效。
【灸法】:溫和灸,每次每穴10-15分鍾,每周1-2次,長期堅持。大椎穴可以隔姜灸,每次3-5壯,半小時左右。 艾灸對整個身體的調理起到一定的作用,對於全身美容比較好的穴位主要位於:肺俞和腎俞,肺俞的作用是把肺臟的濕熱水氣外輸到膀胱經。中醫講「肺主毛皮」,說明肺和皮膚、毛發的關系是很密切的。如果肺被外邪占據,氣血的滋養不夠,皮毛也要隨之受到影響,所以美容首選養肺。
【中醫好輕松艾灸療法】
【取穴】:肺俞、腎俞
【功效】:排腎和肺的水濕,滋養毛發,有助於調節體形。
【灸法】:溫和灸,每次15分鍾左右,長期堅持。

Ⅱ 疏肝理氣艾灸哪裡,疏肝理氣艾灸哪裡

中醫認為肝為將軍之官,主疏泄,性喜條達而惡抑鬱。肝的任務就是保持人體全身氣機疏通暢達,讓身體之氣暢通而不淤滯。肝的生理特點就是「主升、主動、主散」,像一個朝氣蓬勃的小夥子,給人以積極向上的感覺。

養肝重要穴位:肝俞、太沖、太溪、三陰交、足三里

清明前養生保健可灸以下三組

第一組:期門,行間、太沖、大敦。此組穴卜叢位可以疏肝理氣預防肝氣旺上火

第二組:大椎、命門、神闕,足三里。此組穴位可以溫中扶陽強筋骨

第三組:大椎、風府,合氏枝谷、風池。此組穴位可以疏風祛濕排寒濕

肝火旺症狀可灸以下殲弊敏三組

第一組:期門,行間、太沖、大敦。此組穴位可以疏肝理氣預防肝氣旺上火

第二組: 頰車、迎香,合谷,太沖 。此組穴位可通經活絡宣肺利竅,特別對因上火導致的頭疼,牙痛有很好的療效

第三組: 陶道,陰郄、復溜 。這組配穴可以滋陰降火,對陰虛導致的身體發熱有很好的療效

Ⅲ 冬季艾灸驅寒,主要穴位都是哪些呢

冬季艾灸驅寒,主要穴位都是哪些呢?

在我們的生活中你知道冬季艾灸驅寒,主要穴位都是哪些呢?我們一起來聊聊吧。

生活中有不少人身體會出現寒氣重的現象,此時可以到醫院做檢查,明確病因後,對症治療才能緩解症狀。身體寒氣重的原因比較多,等結果出來,可以通過中醫艾灸穴位來驅除體內的寒氣。到了冬天人們養生就要注重提升陽氣,因為陽氣高了人們對防寒是很有幫助的,今天艾灸課堂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冬天艾灸養生重點灸哪幾個穴位?據統計,超過60種疾病是與濕氣相關的,如肥胖、水腫、腹脹、濕疹、皮炎、痤瘡等。中醫上認為,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氣不僅讓人感到不適,而且嚴重了會傷及五臟六腑,引發更多疾病

諸如肩周炎、頸椎病、腰椎病等骨關節痛症;以及婦科痛經、宮寒;還有哮喘、慢性胃腸炎等因陰陽失調,久寒侵體引起的症狀,在冬季艾灸,可以得到最佳的驅寒補陽之功。很多人一到冬天就手腳冰冷,熱水袋、熱水餅、暖寶寶這些都是來自體外熱量,而艾灸卻能增強自己的產熱,手腳冰涼是表象,實質是人體氣血虧虛所致,找到相應的穴位艾灸能祛濕除寒,對緩解手腳冰冷有幫助。解溪穴在足背踝關節橫紋的中點,兩筋之間的凹陷處。解溪穴歸屬足陽明胃經,艾灸此穴有緩解牙痛、目赤、頭痛、眩暈、腹脹等作用。

通過以上大概的了解你知道該怎樣艾灸了吧。

Ⅳ 夏季艾灸養生,建議艾灸哪幾個穴位

【夏至是什麼】

夏季陽氣盛於外,人體皮膚鬆弛、毛孔大開。夏至過後,陽極陰生,陰氣居於內,飲食清補的同時,也應注意祛暑益氣。這個時候,葯物可以更好地刺激穴位,艾灸可以更迅速地祛寒除濕,保存好人體的元氣。艾灸祛寒除濕適合虛勞症、虛寒性體質、亞健康人群等。

①「命門穴」:艾灸此穴可增加體重、提高抗寒能力、促進細胞DNA合成、提高機體免疫力功能的作用。

②「神闕穴」,位於肚臍正中處。神闕為任脈之要穴,具有溫陽益氣、補腎健脾之功。

③「湧泉穴」:此穴有補腎壯陽、養心安神的作用。

④「大椎穴」:大椎穴為人體諸陽經交會之所,故能振奮全身陽氣,鼓動、調節全身氣血,對機體有強壯、補虛、培元的作用,可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⑤膻中穴:該穴具有調理人身氣機之功能,可用於一切氣機不暢之病變,諸如肺氣不降之上逆、心之氣血郁滯以及肝氣郁結等症。

Ⅳ 常用的艾灸保健穴位有哪些

◆灸身柱穴

身柱穴屬督脈,在項後第三胸椎與第四胸椎之間。身柱有理肺氣,補虛損,解療毒,寧神志的功效。-
灸身柱能溫補元陽,調和氣血,促進青少年的生長發育,現代研究認為,灸身柱可以調節人的神經系統,可以防止亮啟斗神經衰弱,失眠症,頭痛的發作,可以防止疲勞,促進肌體體力的恢復。灸身柱對小兒的胃腸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瀉,食慾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對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統的哮喘、氣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養生一言草》載:小兒每月灸身柱、天樞,可保無病。-
◆灸大椎穴-

大椎穴屬督脈,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之間,大椎穴又名百勞穴,是督脈、手足三陽經、陽維脈之會,有「諸陽之會」和「陽脈之海」之稱。-
此穴有解表、疏風、散寒,溫陽、通陽、清心、寧神、健腦、消除疲勞、增強體質、強壯全身的作用,現代研究發現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細胞的數量,提高淋巴細胞的轉化率和E一玫瑰花環形成率,具有提高機體細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於老年人項背畏寒,用腦過度引起的疲勞、頭脹、頭暈,伏案或低頭過度引起的項強不適、頸椎病,血管緊張性頭痛等。-
大椎穴還有明顯的退熱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氣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還可用於肺氣腫、哮喘的防治。
◆灸中脘穴-

中脘穴屬任脈,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旁搭4寸。中脘穴有調胃補氣、化濕和中、降逆止嘔的作用。《甲乙經》載:「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中脘主之,亦取章門。」又載:「傷憂思氣積,中脘主之。」《玉龍歌》說:「黃疽四肢無力,中脘、足三里。」-
實驗觀察發現,艾灸小白鼠「中脘」穴,能增加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艾灸中脘穴後能使胃的蠕敬磨動增強,幽門立即開放,胃下緣輕度提高,空腸黏膜皺襞增深、腸動力增強。艾灸中院有利於提高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和增強人的抵抗力,對於胃脘脹痛、嘔吐、呢逆、吞酸、食慾不振等有較好療效。

Ⅵ 艾灸常見的幾個部位是哪裡

艾灸常見的幾個部位如下:

1、身柱穴

三陰交屬足太陰脾經,位於小腿內側,內踝高點上3寸脛骨內後緣,三陰交是足三陰經(脾經、腎經、肝經)的交會穴,對肝、脾、腎三臟的疾病有防治作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艾灸穴點陣圖

Ⅶ 宮寒艾灸哪個部位 宮寒艾灸的四大部點陣圖

宮寒可艾灸關元穴、神闕穴、命門穴。
關元穴位於臍下三寸處,艾灸關元穴可以增強人體陽氣,補虛益損,對陽氣不足,身體虛弱,畏寒等症比較有效,具有固本培元,補益下焦的作用。神厥穴在肚臍部位,是人體任脈要穴。人體氣虛陰陽失調發生疾病,可通過刺激或艾灸該穴位有調整陰陽平衡的功能。命門穴位於第二腰椎和第三腰椎棘突之間,在艾灸的時候還要同時注意艾灸兩側距離背部中線3厘米的腎俞穴,艾灸這個穴位能強腎固本,幫助女性調理因宮寒導致的不孕,習慣性流產等症。
艾灸需要找正規的公司進行,在眾多的養生健康公司中,傳艾健康擁有創新的商業模式,可以獨立研發具備知識產權的前沿產品,有經驗豐富的師資團隊,致力於為客戶健康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性價比高,值得信任。
更多問題歡迎咨詢傳艾健康客服。

Ⅷ 艾灸哪個穴位能對抗衰老呢

中醫認為,艾灸具有滋補肝腎,益氣壯陽,行氣活血,舒通經絡的功效,能調節血壓,降低血脂,增強臟腑功能,防病保健,抗衰老。艾灸療法前則是人們留住美顏、抗衰老的保健療法之一,更是中老年人延年益壽、抗衰老、防病治病的保健方法。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艾灸的取穴方法、灸法以及艾慧姿棚灸注意事項。
艾灸注意事項
1.艾灸抗衰老早有報道,效果較好。
2.艾灸抗衰老並非短期就能見效冊啟,必須持之以恆,堅持數年數月不間斷,才能取得很好的抗衰老效果。
3.在艾灸的同時,必須配合體育鍛煉及飲食療法,效果更佳。
艾灸取穴方法
1.足三里和曲池配合,能調節血壓,預防和治療中風。
2.肺俞、風門、大椎三穴配合能夠用於體弱易患感冒,或患有呼吸系統疾病者。
3.三陰交、腎俞、關元三穴進行配合可健脾。
艾灸的灸法
1.艾條溫和灸:每次灸10-20分鍾,中午11時灸效果最佳,隔日或每3日灸1次。如無明顯不適,每周1次或每月灸1-2次,或每月初連續灸4-8天,堅持數月或長年堅持不懈,必見成效。
2.艾炷隔姜灸:每次灸5-7壯,隔1-3日或每周灸1次,連續灸1-3個月。

Ⅸ 艾灸療法的常用穴位

艾灸不僅可以治療常見疾病,更是養生抗衰的好方法。你不需要被繁復的穴位所困擾,只要記住人體四大養生要穴——關元、命門、中脘、足三里,通過艾灸即可溫補脾腎,補益腎氣,提高圓大瞎人體免疫力,促進身體健康,預防早衰。 關元 又名丹田,是任脈之穴,位於臍下三寸,是任脈和足三陰經交會穴。功能:為一身元氣所在,為生化之源,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處,具有通調沖任,調理氣血,被腎固精的功效,能調治諸虛百損及泌尿生殖系統各種病症。
灸法:艾條灸10-15分鍾。 命門 又名精宮,督脈之穴。位於背後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
功能:命門者,諸精神之舍也。男子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氣與腎橘空通,是生命的根本,仿帆是維護生命的門戶,故稱命門。
灸法:艾條灸10-15分鍾。 中脘 又名太倉,為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之所生,任脈之交會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四寸處,相當於五指的寬度。
功能:調理胃氣。
灸法:艾條灸10-15分鍾

Ⅹ 小暑節氣艾灸養生知識 小暑節氣艾灸哪個位置好


小暑適合艾灸養生
每年到了年中的時候,天氣特別炎熱。小暑時節,恰逢全國各地普遍高溫,南北方雨季到來的時候,因此,濕熱是小暑節氣的最顯著特點。小暑艾灸養生重點在祛濕熱,飲食方面要注意清淡除濕,安神養心,健脾補血。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也是干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按照公歷計算,在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時即為小暑,此時的天氣已經十分炎熱,但尚未到達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做一些艾灸,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益處。
中國文化艾灸的來歷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艾灸從古代的時候就已鉛搜芹經有了。艾灸溫陽,最適於養脾。凡脾虛之人皆可艾灸脾經原穴太白。太白對於我們脾系統的保健來說非常關鍵,按揉、艾灸或者外敷此穴,可以補脾,對脾虛引起的食慾不振、渾身乏力、犯困、水腫、腹脹、槐畢腹瀉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多了解一些文化,擴充自己的知識面。
夏季艾灸調理好處多
艾灸一年四季都適合,但是夏季的時候最為合適。重點艾灸穴位:太白、脾俞、豐隆、陽陵泉、中脘、足三里。每天交替對這6個穴位艾灸10~20分鍾,以皮膚發紅為宜,可強壯元陽,理脾和胃,增強抗病能力。平時也可以多按摩這幾個穴位。在小暑時節進行節氣灸,對於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心絞痛、肺氣腫、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腹瀉、凍瘡等好發於冬天、陽氣虛弱的疾病,都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調理自己的身體,關愛自己,從我做起。
了解更多星座網路、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漏燃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