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知識 » 中醫的胃脘指哪裡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中醫的胃脘指哪裡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5-28 20:40:09

⑴ 胃脘是指胃的哪個部位

胃脘是一個鬧核中醫名詞,其實中醫中所說的名稱不是特指某一解剖位置的,其實中醫中提到的心肝脾肺腎等器官與西醫解剖中提到的這些器官液肆掘都是有出入的,西醫比較直接,具體。而中醫雹賣所指的比較模糊。古人認為胃脘處在心下,歧骨(劍突)下的部位為心窩部。

⑵ 艾灸穴點陣圖的八大穴位

身柱穴屬督脈,在項後第三胸椎與第四胸椎之間。
身柱有理肺氣,補虛損,解療毒,寧神志的功效。
灸身柱能溫補元陽,調和氣血,促進青少年的生長發育,現代研究認為,灸身柱可以調節人的神經系統,可以防止神經衰弱,失眠症,頭痛的發作,可以防止疲勞,促進肌體體力的恢復。灸身柱對小兒的胃腸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瀉,食慾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對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統的哮喘、氣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養生一言草》 載:小兒每月灸身柱、天樞,可保無病。 大椎穴屬督脈,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之間,
大椎穴又名百勞穴,是督脈、手足三陽經、陽維脈之會,有「諸陽之會」和「陽脈之海」之稱。此穴有解表、疏風、散寒,溫陽、通陽、清心、寧神、健腦、消除疲勞、增強體質、強壯全身的作用,現代研究發現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細胞的數量,提高淋巴細胞的轉化率和E一玫瑰花環形成率,具有提高機體細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於老年人項背畏寒,用腦過度引起的疲勞、頭脹、頭暈,伏案或低頭過度引 起的項強不適、頸椎病,血管緊張性頭痛等。
大椎穴還有明顯的退熱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氣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還可用於肺氣腫、哮喘的防治。 中脘穴屬任脈,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
中脘穴有調胃補氣、化濕和中、降逆止嘔的作用。《甲乙經》載:「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中脘主之,亦取章門。」又載:「傷憂思氣積,中脘主之。」《玉龍歌》說:「黃疽四肢無力,中脘、足三里。」實驗觀察發現,艾灸小白鼠「中脘」穴,能增加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艾灸中脘穴後能使胃的蠕動增強,幽門立即開放,胃下緣輕度提高,空腸黏膜皺襞增深、腸動力增強。艾灸中院有利於提高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和增強人的抵抗力,對於胃脘脹痛、嘔吐、呢逆、吞酸、食慾不振等有較好療效 。 關元屬任脈,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下3寸 。
該穴為小腸之「募穴」,足三陰經、任脈之會,一身元氣之所在。別名「丹田」。《難經·六十六難》集注中楊玄操說:「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氣之根元,太子之府也。」中醫學認為,關元其部位為真陽所居、化生精氣之處。艾灸關元能使清陽上升,濁陰下降,元陽溫暖,血液充盈,能培腎固本,補氣回陽,通調沖任、理氣活血。艾灸關元,能治積冷,男子疝氣,夢遺淋濁,女子瘕聚,經產帶下,諸虛百損。現代研究發現:艾灸關元可使血液動力學改變,對心肌具有正變力性作用,從而使得每博指數 (SI)和左心室搏做功指數(LVSWI)穩定增加。艾灸關元還可改變動脈血氧運輸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機體代償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緩休克的發展。艾灸關元可防治遺尿、尿頻,隆閉、少腹脹痛,脫肛、疝氣、遺精,白濁、陽痿、早泄,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崩漏、惡露不盡、不孕,中風脫證、虛勞贏瘦等。 氣海屬任脈,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下1.5寸。
灸氣海有延年益壽、養生保健的作用。據們《舊唐書》卷一百六十五載,柳公度年八十餘,步履輕便,當有人問其養生之術時,他說:「吾初無術,但未嘗以元氣作喜怒,氣海常溫耳。」灸氣海能生發和培補元氣,滋榮百脈,益腎固精,保健強身,解除疲勞等。據《竇材灸法》 記載:「上消病,日飲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熱,又吃冷物,傷肺腎之氣……春灸氣海,秋灸關元三百壯,口生津液。認為灸氣海能預防xxx。日本代田文志(現代日本針灸學家)認為用艾灸氣海可預防闌尾炎,他說:為頓挫闌尾炎而灸 20~3O 壯。
現代研究認為:艾灸氣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遺尿、遺精、陽痿、滑精,閉經、崩漏、帶下、子宮脫垂,中風脫證、脘腹脹痛、氣喘、疝氣,失眠、神經衰弱、腸炎等 。 神闕(肚臍)屬任脈經.又名臍中 。
艾灸神闕穴,有溫補元氣,健運脾胃,固脫復甦之功效。現代研究發現,艾灸實驗性關節炎大白鼠的神闕穴,其炎症區壞死程度及細胞浸潤明顯減輕,隔鹽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闕穴,其殺傷細胞活性,在24小時內迅速升高,72小時至120小時復原,若間日連續灸,則活性升高可維持更長的時間 。
灸神闕還能治泄瀉、便血及病後大便不通。據《竇材灸法》載:「腸癖下血,久不止,此飲食冷物,損大腸氣也,灸神闕穴三百壯;虛勞人及病後大艾灸神闕穴,對泄瀉、繞臍腹痛、脫肛、中風脫證、角弓反張、產後尿瀦留、慢性腹瀉、皮膚瘙癢、蕁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 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位於小腿的前外側,在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 。
足三里是胃經的主要穴位.具有調理脾胃.健運脾陽,溫中散寒,補中益氣,調和氣血.宣通氣機,導氣下行,補虛強身的作用。《甲乙經》載:「五臟六腑之脹,皆取三里,三里者,脹之要穴。」《外台科要》載: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氣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氣也。《醫說》羹:若要安.三里莫要干。《針灸大成》載:中風預防灸,若有中風先兆時「便宜急企三里絕骨四處,各三壯 」,「春交夏時,夏交秋時.俱宜灸.常令二足(足二里)有灸瘡為妙。《江間式心身鍛煉法》載:「無病長壽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壽至二百餘歲。」現代研究認為艾灸足三里穴.能調節高血壓病初期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降血壓的作用.能使纖維蛋白降解產物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出黏滯度.並有擴張血管,降低血液凝聚的作用,可以預防腦血管意外的發生。艾灸足三里,還能增強消化吸收能力 ,改善銅、鋅代謝.減少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生。
艾灸足三里,對消化系統的胃腸功能低下、食慾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急慢性胃炎、口腔及胃潰瘍、胃下垂、腹瀉、便秘,對心腦血管系統的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心絞痛、腦血管意外,對呼吸系統的感冒、肺結核,對泌尿生殖系統的尿頻遺尿、小便不通、遺精,陽痿、早泄等也均有防治作用。艾灸足三里還能增強體力,解除疲勞,調節神經,有較強的延緩衰老的作用,是養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三陰交屬足太陰脾經,位於小腿內側,內踝高點上3寸脛骨內後緣 。
三陰交是足三陰經(脾經、腎經、肝經)的交會穴,對肝、脾、腎三臟的疾病有防治作用,具有健脾和胃化濕,疏肝益腎,調經血,主生殖的功能。中醫學文獻記載,三陰交能主脾胃虛弱,心腹脹滿,不思飲食,痹痛身重,四肢不舉,腹脹腸鳴,溏泄,小便不利,疝氣,夢遺失精,臍下痛不可忍,漏血不止,月水不止等。《甲乙經》載:足下熱脛痛,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三陰交主之 。《外台秘要》集驗:灸丈夫夢泄法,灸足內踝上名三陰交二七壯。
《千金要方》載:內踝上3寸絕骨宛宛中灸五十壯。主咳逆,虛勞寒損、憂恚,筋骨攣痛…疵氣、痔血……凡二十二種病,皆當灸之也。《眼科錦囊》載:上瞼低垂輕證者,灸三陰交。
現代醫學認為灸三陰交可以防治夜尿增多,小便不利,膀胱炎,急、慢性腎炎,睾丸炎,陽痿,遺精,遺尿,月經不調,經閉崩漏,產後血暈。艾灸三陰交對神經系統的失眠、神經衰弱、心悸,心腦血管方面的冠心病、高血壓,消化系統的脾胃虛弱、腸鳴腹脹、泄瀉、消化不良、腹痛、便血、便秘 等都有防治作用。
延年益壽保健灸
穴位:
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氣海(位於腹正中線臍下1.5寸處)、關元(位於腹正中線臍下3寸處)

⑶ 上脘、中脘、下脘的各自功用是什麼

上脘:主治胃痛、呃逆、反胃、嘔吐、癲狂、咳嗽痰多、黃疸。別稱上管(《千金方》),出《靈樞
四時氣》中。屬於任脈,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5寸處,在腹白線上,深部為肝下緣及胃幽門部;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7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主治胃痛、呃逆、反胃、嘔吐、癲狂、咳嗽痰多、黃疸。操作方法為直刺1~1.5寸。

中脘:功能作用和胃健脾、降逆利水。出《針灸甲乙經》。別名上紀、太倉、胃脘。屬任脈。任脈、手太陽與少陽、足陽明之會。胃之募穴。八會穴之腑會。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布有第七肋間神經的前皮支和腹壁上動、靜脈。主治胃痛,嘔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脹,泄瀉,痢疾,疳疾,黃疸,水腫。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壯;或艾條灸15-30分鍾。

下脘:主治各種消化系統疾患如胃痛嘔吐,腹脹腸鳴,痢疾泄瀉,飲食不化,水腫,胃下垂等。

歷代醫籍多有記載。因本穴具有較強的健脾和胃,降逆止嘔功效,臨床常與足三里配合治療飲食不化、嘔吐;與足三里、四縫、商丘配合治療小兒疳積;還具有治療「腹部堅硬癖塊、脈厥厥動」(《太平聖惠方》)之功能;並能消散六腑寒氣腹痛,治療不嗜飲食,水谷不化,日漸羸瘦等症狀。

(3)中醫的胃脘指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穴位,學名腧穴,指人體經絡線上特殊的點區部位,中醫可以通過針灸或者推拿、點按、艾灸刺激相應的經絡點治療疾病。穴位是中國文化和中醫學特有的名詞。多為神經末梢和血管較多的地方。稱為穴、穴道。

穴道:是人類及動物共有的電位最高的皮下電場區,是神經主幹和神經末梢經過的地方,是人類和動物身體中電勢能最高的地方,這部分破壞或者壞死,以及外力破壞及阻礙,都會引起麻、脹、癢、痛、酸等症狀,甚至會產生組織、器官、循環和心腦不適、還可導致殘疾、衰竭、窒息及死亡等症。

穴道是活體中重要的電場,也是與大腦密切聯系場所。人體總計穴位有720個,醫用402個,其中要害穴位有108個,有活穴和死穴之分,不致死的穴為72個,致命為36個。

⑷ 中醫上說的胃脘在什麼地方

意見建議:您好,中醫說的胃脘就是通常所說態運的胃部。胃脘在左側,心臟下面帆頌梁。就是通常所說的胃部。胃脘脹滿就是指胃脹櫻改。

⑸ 中脘 天樞 氣海 關元 足三里 這些是具體什麼部位

1、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2、天樞:位於腹部,橫平臍中,前正中線旁開2寸,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有第10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10肋間神經分支,深部為小腸。

3、氣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

4、關元:其位於臍下三寸處。

5、足三里: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

(5)中醫的胃脘指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氣海穴對於身體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於很多婦科疾病也有著很好的治療作用。中醫認為,氣海穴出克養生保健以外,對於是人體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保暖穴道。

經常按摩氣海穴能夠強壯體質,同時還能有效地提高身體的免疫力以及抵抗力,減少患病的可能。父母如果經常給孩子按摩這個位置,能夠促進孩子身體更加健康的發育。

⑹ 中脘穴、足三里、三陰交的位置不要和我說寸,說厘米。

針灸按摩取穴時所說的「寸」,是一種特有的「同身寸」取穴法,雖說是「寸」,但與長度單位的「厘米」不相關。

「同身寸」是以患者本人體表的某些部位折定分寸,用以量取俞穴的長度單位。並不指具體數值,如一寸等於三厘米之說。"同身寸"中的"一寸"在不同的人身體上都是不同長度的:身高的人"一寸"要比個矮的人的"一寸"長,這是由本人身體比例來決定的。所以,不能用一樣的"同身寸"在眾人身上找穴位,這樣做是找不準穴位的。

針灸按摩取穴同身寸主要有幾種方法:

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中指中節屈曲時手指內側兩端橫紋頭之間的距離看做1寸,可用於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橫寸。

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關節的寬度作為1寸,主要適用於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橫指同身寸:是讓患者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者四指並攏,以中指中節橫紋處為准,四指橫量作為3寸;食指與中指並攏為1.5寸。

中脘穴位於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三陰交位於內踝尖直上3寸,脛骨後緣。

⑺ 胃脘部在哪

胃脘,包括整個胃沒培體。胃上口賁門稱上脘,胃下口幽門稱下脘,界於上下口之間的胃體稱中脘。 胃脘是一個中醫名詞。

古人認為胃脘處在心下,歧骨(劍突)下的部位為心窩部,在這個部位發生的疼痛,即為心下痛,心口痛、心窩痛、也稱心痛。後世很多醫家認識到胃與心的解剖部位完全不同,故又把胃痛與心痛區別開來。

(7)中醫的胃脘指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胃是人體的消化器官,位於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腸。胃的上口為賁門,下口為幽門。胃又稱胃脘(guǎn管,又讀wǎn碗),「脘」的古音同「管」,義亦相通。故胃之上為食管,胃之下為腸管,胃居二者之間名為胃管(脘)。其分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稱上脘,包括閉橡賁門;胃的中部稱中脘,即胃體部分;胃的下部稱下脘,包括幽門。

胃腸道主要受中樞神經系統(CNS)、腸神經系統(ENS)雙重支配,腸神經系統雖然受中樞神經系統的調轎察旁控,但它有獨立的反射弧,具有整合功能,可直接接受胃腸道內的各種信息,可以說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參與調控胃腸的功能;同時,消化道壁內的神經細胞數量僅次於大腦,所以ENS被稱為腸之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胃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胃

⑻ 胃脘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英文參考
  • 3 概述
  • 4 人體部位名·胃脘
  • 5 經穴別名·胃脘
    • 5.1 中脘穴的別名·胃脘
      • 5.1.1 中脘穴的別名
      • 5.1.2 出處
      • 5.1.3 穴名解
      • 5.1.4 特異性
      • 5.1.5 所屬部位
      • 5.1.6 中脘穴的定位
      • 5.1.7 中脘穴的取法
      • 5.1.8 中脘穴穴位解剖
        • 5.1.8.1 層次解剖
        • 5.1.8.2 穴區神經、血管
      • 5.1.9 中脘穴的功效與作用
      • 5.1.10 中脘穴主治病證
      • 5.1.11 刺灸法
        • 5.1.11.1 刺法
        • 5.1.11.2 灸法
      • 5.1.12 中脘穴的配伍
      • 5.1.13 文獻摘要
      • 5.1.14 中脘穴研究進展
        • 5.1.14.1 對胃腸功能的調整作用
        • 5.1.14.2 對肺功能的影響
        • 5.1.14.3 對血液的影響
        • 5.1.14.4 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
        • 5.1.14.5 對膀胱張力的作用
        • 5.1.14.6 治療膽絞痛
        • 5.1.14.7 解除幽門痙攣
        • 5.1.14.8 對小腸的蠕動的影響
        • 5.1.14.9 治療糖尿病
    • 5.2 上脘穴的別名·胃脘
      • 5.2.1 上脘穴的別名
      • 5.2.2 出處
      • 5.2.3 穴名解
      • 5.2.4 特異性
      • 5.2.5 所屬部位
      • 5.2.6 上脘穴的定位
      • 5.2.7 上脘穴的取法
      • 5.2.8 上脘穴穴位解剖
        • 5.2.8.1 層次解剖
        • 5.2.8.2 穴區神經、血管
      • 5.2.9 上脘穴的功效與作用
      • 5.2.10 上脘穴主治病證
      • 5.2.11 刺灸法
        • 5.2.11.1 刺法
        • 5.2.11.2 灸法
      • 5.2.12 上脘穴的配伍
      • 5.2.13 文獻摘要
      • 5.2.14 上脘穴研究進展
        • 5.2.14.1 對胃腸功能的影響
  • 6 參考資料
  • 附:
    • 1 古籍中的胃脘
    • * 胃脘葯品說明書

1 拼音

wèi wǎn

2 英文參考

gastric cavity [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middle region of the upper abdomen

gastric cavity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Zhōngwǎn CV12 [中國針灸學詞典]

3 概述

胃脘:1.人體部位名;2.經穴別名。[1]

4 人體部位名·胃脘

胃脘為人體部位名,指胃腔[1]。上口賁門部為上脘,中部為中脘,下口幽門部為下脘[1]。見《黃帝內經靈樞·四時氣》。

5 經穴別名·胃脘

5.1 中脘穴的別名·胃脘

胃脘為經穴別名,即中脘穴[1]。《聖濟總錄》:「胃脘穴,主中惡,《羨灶針灸甲乙經》雲:一名太倉。在上脘下一寸。」「脘」,《脈經》作「管」;《經穴匯解》作「腕」[1]。

穴位 中脘 漢語拼音 Zhongwan 羅馬拼音 Chungwan 美國英譯名 Middle Epigastrium 各


號 中國 CV12 日本 12 法
國 莫蘭特氏 VC12 富耶氏 VC12 德國 KG12 英國兄銷扮 Cv12 美國 Co12

中脘為經穴名(Zhōngwǎn CV12,RN12)[2][3]。出《脈經》。《脈經》名中管[4]。別名上紀(《黃斗仿帝內經素問·氣穴論》)、胃脘(《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太倉(《黃帝內經靈樞·根結》)、大倉(《西方子明堂灸經》)、胃管(《脈經》)、中管(《備急千金要方》[5]《脈經》[6])、胃募(《千金翼方》)。屬任脈[2]。中脘是胃的募穴,八會穴之腑會,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任脈的交會穴[2][7][4]。中即中間,脘即胃脘,此穴當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2]。中脘穴主要用於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脹,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擴張,胃痙攣,胃下垂,消化性潰瘍,急性腸梗阻,消化不良,腸鳴,泄瀉,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壓,黃疸,疳積,虛勞吐血,胃痛,嘔吐,吞酸,呃逆,癲狂,納呆,反胃,食不化,霍亂,吐血,便血,腸癰,臟躁,驚悸,怔忡,癲癇,產後血暈,陰挺,哮喘,痰多,中風,屍厥,急驚風,真心痛,鼓脹,虛勞,痿證,蕁麻疹,奔豚,頭痛,中暑,疳疾,水腫,脅下堅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潰瘍,子宮脫垂,食物中毒等。

5.1.1 中脘穴的別名

上紀(《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

胃脘(《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

太倉(《黃帝內經靈樞·根結》)

大倉(《西方子明堂灸經》)

胃管(《脈經》)

中管(《備急千金要方》[5]《脈經》[6])

胃募(《千金翼方》)

5.1.2 出處

《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十椎及上紀。上紀者,胃脘也,下紀者,關元也。

《黃帝內經靈樞·根結》:太陰根於隱白,結於太倉。《難經·四十五難》:經言八會者,何也?然腑會太倉。

《針灸甲乙經》:中脘,在上脘下一寸,居心蔽骨與臍之中。

5.1.3 穴名解

中即中間,脘即胃脘,此穴當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2]。

中,有方位之義。脘,指胃府。《黃帝內經靈樞·脹論》:「胃者,太倉也。」《難經·第四十五難》:「府會太倉。」註:「太倉即中脘穴。」《黃庭內景經》:「脾長一尺掩太倉。」註:「太倉,胃也。」《黃庭外景經》:「時念太倉不飢渴。」註:「胃也。」又注曰:「太倉肚府。」又曰:「太倉,胃管神名。」《老子·中經》:「胃為太倉,三皇五帝之廚府也。」又泛指脾胃為太倉。《中黃經》:「太倉,脾府也。」《黃庭內景經》:「是為太倉兩明堂。」註:「太倉,脾府。」又官名。《漢書·百官表》大司農屬官有太倉令丞。故太倉者,亦即脾胃為倉廩之官之意。中脘,指穴當胃體的中部,相對於上脘及下脘而言,又是直接指胃而言,故又名太倉。[8]

5.1.4 特異性

中脘是胃的募穴[2][7][4][5]。

中脘是八會穴之腑會[2][4]。

中脘是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任脈的交會穴[2][7][4][5]。

中脘是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的交會穴[5]。

5.1.5 所屬部位

上腹[9]

5.1.6 中脘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7]。

中脘穴位於腹正中線,臍上4寸[4]。

中脘穴位於上腹部,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上。仰卧取穴[2]。

中脘穴在任脈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肌肉)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內臟)

5.1.7 中脘穴的取法

在臍上4寸,腹中線上,仰卧取穴。

中脘穴位於上腹部,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上。仰卧取穴[2]。

仰卧位,於胸劍聯合至臍中連線的中點處取穴[10]。

5.1.8 中脘穴穴位解剖

中脘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淺層主要布有第八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淺靜脈的屬支。深層有第八胸神經前支的分支。

5.1.8.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2]。

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11]。

5.1.8.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肋間神經前皮支分布;深層有肋間神經和腹壁上動脈分布;再深層可及腹腔[11]。

布有第七肋間神經的前皮支和腹壁上動、靜脈[4]。

5.1.9 中脘穴的功效與作用

中脘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

中脘穴有理氣和胃、化濕降逆等作用[2]。

中脘穴治療疾病廣泛。由於胃與多條經脈關系密切,如手太陽經「抵胃,屬小腸」;手太陰經「還循胃口」;足太陰經「屬脾,絡胃……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其絡脈「入絡腸胃」;足陽明經「下膈,屬胃,絡脾」;足厥陰經「挾胃,屬肝,絡膽」。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原則,取本穴可治與胃有關的經脈病,也就是說,多條經脈異常所引起的胃病均可取本穴治療。又因中脘穴為胃的募穴,胃主受納、腐熟水谷,為五臟六腑之海,飲食入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若胃腑功能失常,氣血生化之源不足,臟腑經脈失養,可導致很多疾病的發生,因此治胃是治療很多疾病之本。綜上所述,本穴是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必用穴,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虛弱、運化失司,均可取中脘為主進行治療,同時,本穴也是治療多種疾病的常用穴。[5]

治療脾胃疾患的常用穴之一,有和胃健脾、通降腑氣之功[8]。

5.1.10 中脘穴主治病證

中脘穴主要用於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脹,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擴張,胃痙攣,胃下垂,消化性潰瘍,急性腸梗阻,消化不良,腸鳴,泄瀉,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壓,黃疸,疳積,虛勞吐血,胃痛,嘔吐,吞酸,呃逆,癲狂,納呆,反胃,食不化,霍亂,吐血,便血,腸癰,臟躁,驚悸,怔忡,癲癇,產後血暈,陰挺,哮喘,痰多,中風,屍厥,急驚風,真心痛,鼓脹,虛勞,痿證,蕁麻疹,奔豚,頭痛,中暑,疳疾,水腫,脅下堅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潰瘍,子宮脫垂,食物中毒等。

中脘穴主要用於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脹、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擴張、胃痙攣、胃下垂、消化性潰瘍、急性腸梗阻、消化不良、腸鳴、泄瀉、痢疾、便秘,以及失眠、精神病、高血壓、黃疸、疳積、虛勞吐血等[2]。

中脘穴主治胃痛、嘔吐,吞酸、呃逆、腹脹、泄瀉、黃疸、癲狂[11]。

中脘穴主治 胃脘痛,嘔吐,呃逆,納呆,疳積,反胃,食不化,霍亂,吐血,腸鳴,腹脹,泄瀉,便秘,便血,腸癰;失眠,臟躁,驚悸,怔忡,癲癇;產後血暈,陰挺;哮喘,痰多;中風,屍厥,急驚風,真心痛;黃疸,鼓脹,虛勞,痿證,蕁麻疹,奔豚,頭痛,中暑[10]。

中脘穴主治胃痛,嘔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脹,泄瀉,痢疾,疳疾,黃疸,水腫[4]。

治胃痛,腹痛,腹脹,嘔逆,反胃,食不化;腸鳴,泄瀉,便秘,便血,脅下堅痛;喘息不止,失眠,臟躁,癲癇,屍厥。胃炎,胃潰瘍,胃擴張,子宮脫垂,蕁麻疹,食物中毒。

5.1.11 刺灸法 5.1.11.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孕婦慎用。如有肝脾腫大者不宜向左右側及上方透刺[2]。

直刺0.5~1寸[2][10],局部酸脹沉重[10],胃部有收縮感[10]。

直刺1~1.5寸[4][11]。

注意:孕婦慎用[2]。

中脘穴深部有胃、胰腺、腹主動脈,直刺不宜過深,瘦弱患者尤宜謹慎[10]。

如有肝脾腫大者不宜向左右側及上方透刺[2][10]。

5.1.11.2 灸法

可灸[2][10][11]。

艾炷灸5~10壯;或艾條灸15~30分鍾[4]。

葯物天灸[10]。

強身保健採用瘢痕灸[10]。

5.1.12 中脘穴的配伍

中脘配天樞,有和胃降逆,化濕去穢的作用,主治霍亂吐瀉。

中脘穴配天樞、內關、氣海治急性腸梗阻[2]。

中脘穴配天樞、足三里治痢疾[2]。

中脘配天樞、足三里、內庭,治霍亂吐瀉[10]。

中脘配氣海,有益氣攝血的作用,主治便血,嘔血,脘腹脹痛。

中脘配足三里,有調和胃氣,升提脾氣,去濕化濁的作用,主治胃痛,泄瀉,黃疸,四肢無力。

中脘配足三里,治腹滿[10]。

中脘配胃俞,屬俞募配穴法,有調中和胃,寬中利氣的作用,主治胃脘脹滿,食慾不振,嘔吐呃逆。

中脘配內關,治嘔吐[10]。

中脘穴配內關、梁丘治胃痛[2]。

中脘配脾俞、天樞、三焦俞、大腸俞、足三里、三陰交,治久痢[10]。

中脘配大陵、勞宮、足三里、然谷、太溪,治黃疸[10]。

5.1.13 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心痛身寒,難以俯仰,心疝氣沖胃,死不知人,中脘主之。傷憂悁思氣積,中脘主之。腹脹不通,寒中傷食,飲食不化,中脘主之。小腸有熱,溺赤黃,中脘主之。溢飲脅下堅痛,中脘主之。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心下脹滿,傷飽食不化,霍亂吐瀉不自知,心痛,溫瘧,傷寒,飲水過多,腹脹氣喘,因讀書得奔豚氣上攻,伏梁,心下狀如覆杯,寒癖結氣。針入八分,留七呼,瀉五吸。

《針灸大成》:主五膈,喘息不止,腹暴脹,中惡,脾疼,飲食不進,反胃,赤白痢,寒癖,氣心疼,伏梁,心下如覆杯,心膨脹,面色萎黃,天行傷寒,熱不已,溫瘧先腹痛,先瀉,霍亂,瀉出不知,飲食不化,心痛,身寒,不可俯仰,氣發噎。

《針灸大成》: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

《針灸聚英》:素注,針一寸二分,灸七壯……胃虛而致太陰無所稟者,於足陽明募穴中導引之。

《類經圖翼》:孕婦不可灸。

《循經考穴編》:一切脾胃之疾,無所不療。

《行針指要歌》:或針吐,中脘氣海膻中補,反胃吐食一般醫。

5.1.14 中脘穴研究進展 5.1.14.1 對胃腸功能的調整作用

針刺中脘對胃腸功能有調整作用,這種作用與原來的功能狀態和針刺手法有關。如原來處於軟弱或中等度蠕動狀態時,可使蠕動增強,如原來處於較強狀態時,則這種作用不明顯。當用弱 *** 時,可促進胃蠕動;強 *** 時,則抑制胃蠕動。對胃酸分泌也有一定促進作用。用辣根過氧化物酶注入中脘,觀察脊神經節內標記細胞的節段性分布,發現中脘傳入神經元在脊神經節的節段為第7胸椎至第2腰椎。由於該節段與胃腸的神經傳人節段在形態學上有所重疊交匯,因此本穴針刺能調整胃腸功能。[10]

針刺中脘,可使胃蠕動增強,幽門開放,腸鳴音增加,空腸蠕動增強[2]。

現代研究表明,針刺中脘穴對胃腸功能有調整作用,可使健康人的胃蠕動增強,表現為幽門開放,胃下緣輕度升高。據報道,針刺中脘後,空腸黏膜皺襞增深、增密,空腸動力增強,上段尤為明顯。瀉法針刺胃癌患者中脘、足三里穴,可增加胃酸分泌。電針動物中脘等穴,弱 *** 促進胃運動,強 *** 則抑制胃運動。前者使胃電加強,後者使胃電抑制。[8]

5.1.14.2 對肺功能的影響

針刺中脘可增加安靜時通氣量、耗氧量和最大通氣量[10]。

5.1.14.3 對血液的影響

針刺中脘可使白細胞明顯上升,中性粒細胞比例也相應上升[10]。對脾功能亢進而白細胞減少者也有同樣效果[10]。

5.1.14.4 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

艾灸小鼠的「中脘」,隔日1次,共3次,分別測定肝、脾、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結果發現,艾灸組和對照組的吞噬細胞活性均有一定增強,而以肝、腹腔巨噬細胞活性最為顯著(P<0.05)。另有人以接種S180肉瘤的小鼠為模型,小艾炷灸「中脘」,觀察艾灸對腫瘤的抑製作用時發現,艾灸能抑制癌鼠瘤體的增大,提高癌鼠血漿cAMP/cGMP值,增強其脾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毒活性、脾淋巴細胞的PHA誘導轉化功能和脾淋巴細胞對綿羊紅細胞(SR BC)誘導的空斑形成細胞(PFC)反應能力。[10]

艾灸中脘,見小白鼠的單核巨細胞吞噬機能增強[2]。

5.1.14.5 對膀胱張力的作用

針中脘穴對膀胱張力有調整作用[8]。

5.1.14.6 治療膽絞痛

用解痙止痛膏貼中脘穴。取白芷10g,花椒15g,研成細末,韭菜、蔥白各20個和苦楝子50g搗爛如泥,用白醋50ml將上葯調成糊狀,貼於中脘穴,24小時換貼1次,連貼2~4次。

5.1.14.7 解除幽門痙攣

據報道指壓中脘後,在X線下發現胃蠕動增強,110例患者中有94例波頻增加,波速增快,幽門痙攣解除。

5.1.14.8 對小腸的蠕動的影響

針刺中脘穴對小腸的蠕動有促進作用,尤其能促進空腸的蠕動。

5.1.14.9 治療糖尿病

動物實驗提示對實驗性糖尿病家兔單灸中脘,可降低血糖和尿素氮[8]。

5.2 上脘穴的別名·胃脘

胃脘為經穴別名,《針灸聚英》作上脘穴之別名[12]。

穴位 上脘 漢語拼音 Shangwan 羅馬拼音 Shangwan 美國英譯名 Upper Epigastrium 各


號 中國 CV13 日本 13 法
國 莫蘭特氏 VC13 富耶氏 VC13 德國 KG13 英國 Cv13 美國 Co13

上脘為經穴名(Shàngwǎn CV13,RN13)[13][3]。出《黃帝內經靈樞·四時氣》。《脈經》名上管;別名上管(《脈經》、《備急千金要方》)、胃管(《針灸聚英》、《肘後備急方》)、胃脘(《針灸資生經》)、上紀(《針灸大全》)。屬任脈[13]。上脘是足陽明胃經、手太陽小腸經、任脈的交會穴[13][14]。上即上方,脘即胃脘,此穴當胃脘上部,故名上脘[13]。上脘穴主要用於脾胃及神志疾患:如胃痛,胃脘痛,腹脹,反胃,嘔吐,呃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擴張,胃痙攣,消化性潰瘍,胃神經官能症,腸鳴泄瀉,癲,狂,癇症,黃疸,吞酸,食不化,納呆,腹痛,虛勞吐血,腸鳴,泄瀉,痢疾,咳嗽,痰多,驚悸,失眠,胸痛,心中煩熱,黃疸,奔豚,頭暈,目眩,卒心痛,中風,胃下垂,食管痙攣,咳嗽痰多,積聚,虛癆吐血,隔肌痙攣,腸炎等。

5.2.1 上脘穴的別名

上管(《脈經》、《備急千金要方》)

胃管(《針灸聚英》、《肘後備急方》)

胃脘(《針灸資生經》)

上紀(《針灸大全》)。

5.2.2 出處

《黃帝內經靈樞·四時氣》:飲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則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針灸甲乙經》:上脘,在巨闕下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

5.2.3 穴名解

上即上方,脘即胃脘,此穴當胃脘上部,故名上脘[13]。

上,與下對言。脘,脘同管,指胃府。此穴在臍上5寸,居中、下脘之上,正當胃上口處,內應賁門,相對於下脘及中脘而言,故名上脘。[8]

5.2.4 特異性

上脘是足陽明胃經、手太陽小腸經、任脈的交會穴[13][14]。

  • 人體體表面積計算器
  • BMI指數計算及評價
  • 女性安全期計算器
  • 預產期計算器
  • 孕期體重增長正常值
  • 孕期用葯安全性分級(FDA)
  • 五行八字
  • 成人血壓評價
  • 體溫水平評價
  • 糖尿病飲食建議
  • 臨床生化常用單位換算
  • 基礎代謝率計算
  • 補鈉計算器
  • 補鐵計算器
  • 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速查
  • 葯代動力學常用符號速查
  • 有效血漿滲透壓計算器
  • 乙醇攝入量計算器

醫學網路,馬上計算!

5.2.5 所屬部位

上腹[9]

5.2.6 上脘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上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5寸[7]。

上脘穴位於上腹部,臍中上5寸,前正中線上。仰卧取穴[13]。

上脘穴位於腹正中線,臍上5寸[14]。

上脘穴在任脈的位置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肌肉)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內臟)

5.2.7 上脘穴的取法

在臍上5寸,腹中線上,仰卧取穴。

上脘穴位於上腹部,臍中上5寸,前正中線上。仰卧取穴[13]。

仰卧位,胸劍聯合至臍中連線的上3/8與下5/8的交點處取穴;或於中脘穴直上1寸取穴[15]。

5.2.8 上脘穴穴位解剖

上脘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淺層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淺靜脈的屬支。深層主要有有第七胸神經前支的分支。

5.2.8.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13]。

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11]。

5.2.8.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肋間神經前皮支分布;深層有肋間神經和腹壁上動脈分布;再深層可及腹腔[11]。

布有第七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腹壁上動、靜脈[14]。

5.2.9 上脘穴的功效與作用

上脘穴具有和胃降逆、化痰寧神的功效。

上脘穴有調理脾胃,疏肝寧神作用[13]。

上脘穴系任脈、胃經和小腸經之會穴,有和中降逆、清熱化痰之功,主治滿悶、吐逆諸症,蓋以本穴接近賁門也。[8]

5.2.10 上脘穴主治病證

上脘穴主要用於脾胃及神志疾患:如胃痛,胃脘痛,腹脹,反胃,嘔吐,呃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擴張,胃痙攣,消化性潰瘍,胃神經官能症,腸鳴泄瀉,癲,狂,癇症,黃疸,吞酸,食不化,納呆,腹痛,虛勞吐血,腸鳴,泄瀉,痢疾,咳嗽,痰多,驚悸,失眠,胸痛,心中煩熱,黃疸,奔豚,頭暈,目眩,卒心痛,中風,胃下垂,食管痙攣,咳嗽痰多,積聚,虛癆吐血,隔肌痙攣,腸炎等。

上脘穴主要用於脾胃及神志疾患:如胃痛、腹脹、反胃、嘔吐、呃逆、急慢性胃炎、胃擴張、胃痙攣、消化性潰瘍、胃神經官能症、腸鳴泄瀉、癲、狂、癇症及黃疸等[13]。

上脘穴主治胃痛、嘔吐、呃逆、腹脹、癲癇[11]。

上脘穴主治胃脘痛,呃逆,嘔吐,吞酸,食不化,納呆,腹脹,腹痛,虛勞吐血,腸鳴,泄瀉,痢疾;咳嗽,痰多;癲癇,驚悸,失眠;胸痛,心中煩熱,黃疸,奔豚,頭暈,目眩,卒心痛,中風[15]。

上脘穴主治胃痛,呃逆,嘔吐,反胃,癲癇,以及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下垂,食管痙攣等[14]。

治反胃,嘔吐,食不化,胃痛,納呆,腹脹腹痛,咳嗽痰多,積聚,黃疸,虛癆吐血。胃炎,胃擴張,隔肌痙攣,腸炎。

5.2.11 刺灸法 5.2.11.1 刺法

直刺0.5~1寸[15][13],局部有酸脹感[15],可擴散至上腹部[15]。

直刺1~1.5寸[14][3]。

注意:

若肝、脾大,其邊緣在本穴處或以下者,禁刺[15]。

其邊緣不在本穴處者,禁斜刺[15]。

本穴不能用提插法或粗針,以免造成胃腸穿孔或化膿性腹膜炎[15]。

針後慎勿飽食[15]。

孕婦慎用[13]。

5.2.11.2 灸法

可灸[13][15][3]。

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20分鍾[14]。

《類經圖翼》:孕婦不可灸。

5.2.12 上脘穴的配伍

上脘穴配巨闕、內關治急性胃痛,嘔吐,呃逆[13]。

上脘穴配內關、手三里、足三里治急性胃炎[13]。

上脘配中脘,有行氣止痛,健胃消食的作用,主治胃脘疼痛,飲食不化。

上脘配豐隆,有理氣止痛,清熱化痰的作用,主治心痛嘔吐,傷寒吐蛔。

上脘配神門,有清熱化痰,寧心安神的作用,主治發狂奔走,失眠煩躁。

上脘配神門,治發狂奔走[15]。

上脘配不容、大陵,治嘔血[15]。

上脘配豐隆,治心痛、嘔吐[15]。

上脘配足三里、章門、陰谷、關元、期門、行間、脾俞、懸鍾、承滿,治鼓脹[15]。

上脘配三焦俞,治胃脹食不化[15]。

5.2.13 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任脈、足陽明、手太陽之會。

《針灸甲乙經》:頭眩痛,身熱,汗不出,上脘主之。心痛,有三蟲,多涎,不得反側,上脘主之。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則抑而下之。寒中傷飽,食飲不化,五臟膜滿脹,心腹胸脅支滿脹,則生百病,上脘主之。心下有膈,嘔血,上脘主之。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心中熱煩,奔豚氣脹不能食,霍亂吐利,身熱汗不出,三焦多涎,心風驚悸,心痛不可忍,伏梁氣狀如覆杯,針人八分,先補後瀉之,神驗。如風癇熱病,宜先瀉後補,其疾立愈,灸亦良,日可灸二七壯至一百壯。

《針灸大成》:主腹中雷鳴相逐,食不化,腹療刺痛,霍亂吐利,腹痛,身熱,汗不出,反胃嘔吐,食不下,腹脹氣滿,心忪驚悸,時嘔血,痰多吐涎,奔豚,伏梁,二蟲,卒心痛,風癇,熱病,馬黃黃疸,積聚堅大如盤,虛勞吐血,五毒疰不能食。

《玉龍歌》:九種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內用神針,若還脾敗中脘補,兩針神效免災侵。

《普濟》:針入八分,先補後瀉,神驗。如風癇熱病,宜先瀉後補,立愈。

5.2.14 上脘穴研究進展 5.2.14.1 對胃腸功能的影響

針刺上脘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有一定的效果,可使症狀減輕,促進潰瘍癒合,對胃酸分泌也有一定影響[15]。

現代研究證明,針刺上脘、中脘、內關等穴,在X線下觀察,可解除膈肌痙攣,加速食管蠕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