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骨頭在哪個部點陣圖片
股骨頭位置在骨盆下方,骨盆左右各有一個髖臼,兩個股骨頭和髖臼配合,共同起到支撐上體作用。股骨頭便是在髖臼裡面。腹股溝中點處也就是股骨頭的體表所在位置,大腿骨乾的最上端的圓形骨頭。
股骨頭的主要供血血管包括旋股內側動脈、旋股外側動脈、閉孔動脈、臀上動脈、臀下動脈、動脈。
(1)什麼叫距骨頭圖片擴展閱讀:
股骨是人體最重要的骨骼,股骨頭更為重要,人的直立行走、活動、勞動都依靠股骨頭的支用。所以股骨頭也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
股骨頭的解剖部位就是骨盆與大腿骨的連接部位,在髖關節的部位。髖關節是由股骨頭與髖臼組成的人體最大的關節之一,另外一個關節就是膝關節。下肢關節中髖關節、膝關節相對來說是比較大的關節,也是發生疾病比較多的兩個關節,治療起來比較特殊的兩個關節。髖關節就是由股骨頭和髖臼組成的,其會發生特殊的股骨頭壞死疾病。腹股溝韌帶中點的部位就是股骨頭的正下方。
2. 胯骨在哪個位置圖片
胯骨的位置圖
胯骨也稱為髖骨,位於腹部兩側,是一個大的不規則骨,從中心向上面和下面不規則膨脹。
一般腰帶的位置就是胯骨的位置,胯骨上面連接著脊椎,下面連接著大腿。
在一些脊椎動物(包括青春期前的人類)中,它由三部分組成:髂骨、坐骨、恥骨。
(2)什麼叫距骨頭圖片擴展閱讀
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由與軀干相連的肢帶骨和自由活動的游離肢骨組成。上、下肢骨的數目和排列方式基本相同,特點是上肢骨輕巧靈活,下肢骨粗大堅實,起支持和移動身體的作用,這與人類直立行走密切相關的。
上肢骨由鎖骨、肩胛骨和肱骨、橈骨、尺骨、手骨構成。上肢骨構成的關節有肩關節、肘關節、手關節等,這些關節使人進行勞動時更加靈巧。
下肢骨由髖骨、股骨、脛骨、腓骨、髕骨、足骨組成。髖骨與軀干骨中的骶骨、尾骨共同連接構成的環叫骨盆,是軀干骨與四肢骨之間的骨性成分,有傳導重量、支持、保護內臟器官的作用。
從青春期開始,骨盆逐漸出現明顯的性別差異,女性骨盆寬而短,男性骨盆窄而寬等。女性骨盆的特點主要與妊娠和分娩機能有關。
3. 人體骨骼的結構圖是怎樣的
人體共有206塊骨,它們相互連接構成人體的骨架——骨骼。分為顱骨、軀干骨和四肢骨3個大部分。其中,有顱骨29塊、軀干骨51塊、四肢骨126塊。
顱骨主要包括額骨、頂骨、枕骨、顳骨及部分顴骨、蝶骨大翼上頜骨、顴骨、鼻骨、淚骨、齶骨等。軀干骨主要包括24塊椎骨、1塊骶骨、1塊尾骨、1塊胸骨和12對肋共51塊。四肢骨主要包括髖骨、股骨、脛骨、腓骨、髕骨、足骨等。具體結構圖如圖所示:
(3)什麼叫距骨頭圖片擴展閱讀
人體骨骼的具體構成:
1、顱骨:(8腦顱骨)額骨、篩骨、蝶骨、枕骨(不成對) 頂骨、顳骨(15面顱骨)鼻骨、淚骨、齶骨 上頜骨、下鼻甲、顴骨 下頜骨、舌骨、犁骨(不成對);
2、軀干骨:24脊椎、一胸骨、12對肋骨、一尾骨、一骶骨;
3、四肢骨:1肩胛骨、1鎖骨、1肱骨、1尺骨、1橈骨、8腕骨、5掌骨、14指骨*2(上肢骨64)、1髖骨、 1股骨、1髕骨(膝蓋骨)、1脛骨、1腓骨、7跗骨、5跖骨、14趾骨*2(下肢骨62)。
4. 人體脊椎骨骼高清圖
人體脊椎骨骼高清圖:
人類的脊柱由23-24塊脊椎骨和中間起緩沖作用的椎間盤組成;這個結構通過韌帶和小的脊柱關節固定;具有支持軀干、保護內臟器官的作用。
脊柱人為劃分為7頸椎、12胸椎、5腰椎、骶骨和尾骨。人類的5塊骶骨和4塊尾骨相互融合,它們被稱之為「假脊椎」。有尾巴的脊椎動物有數目不等的尾骨。
成人的脊柱在矢狀面成雙s形彎曲,脊柱側面觀,有頸、胸、腰、骶4個生理性彎曲。它為直立行走的人類提供了強大支持,而且具有彈性。頸部和腰部向前突出的脊柱彎曲被稱之為脊柱前凸,相對的胸部和尾部向後突出則被稱之為脊柱後凸。
(4)什麼叫距骨頭圖片擴展閱讀:
人體骨骼作用
1、支持作用:人體不同的骨骼通過關節、肌肉、韌帶等組織連成一個整體,對身體起支撐作用。假如人類沒有骨骼,那隻能是癱在地上的一堆軟組織,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2、保護作用:人類的骨骼如同一個框架,保護著人體重要的臟器,使其盡可能地避免外力的「干擾」和損傷。例如顱骨保護著大腦組織,脊柱和肋骨保護著心臟、肺,骨盆骨骼保護著膀胱、子宮等。沒有骨骼的保護,外來的沖擊、打擊很容易使內臟器官受損傷。
3、運動功能:骨骼與肌肉、肌腱、韌帶等組織協同,共同完成人的運動功能。骨骼提供運動必須的支撐,肌肉、肌腱提供運動的動力,韌帶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穩定性,使運動得以連續的進行下去。所以,我們說骨骼是運動的基礎。
4、代謝功能:骨骼與人體的代謝關系十分密切。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鈣、磷及其他有機物和無機物,是體內無機鹽代謝的參與者和調節者。
5. 髂骨示意圖髂骨在哪個位置示意圖髂骨脊後部示意圖
髂骨,位於腰部下面腹部兩側的骨。左右各一,上緣略呈弓形,下緣與恥骨、坐骨相連而形成髖骨。
髂骨是髖骨的組成部分之一,構成髖骨的後上部,分髂骨體和髂骨翼兩部分。
(5)什麼叫距骨頭圖片擴展閱讀
髖骨由三部分組成:髂骨,坐骨和恥骨。出生時,這三部分被透明軟骨分開。它們在髖臼中的軟骨的Y形部分中彼此連接。到青春期結束時,三個區域將融合在一起,到25歲時它們將硬化,這兩個髖骨在恥骨聯合處彼此融合。
髂骨是最上面和最大的區域,占髖臼的五分之二,可分為兩部分:身體和翅膀,在上表面上通過曲線(弧形線)指示分離,並且在外表面上通過髖臼的邊緣指示分離。髂骨體與骶骨形成骶髂關節,髂骨翼的邊緣形成S形髂嵴,易於穿過皮膚。
坐骨形成髖骨的下部和後部,位於髂骨下方和恥骨後面。坐骨是形成髖骨的三個區域中最牢固的,可分為三個部分:身體,上部支柱和下部支柱,身體約占髖臼的三分之一。
恥骨是第三個部分,形成髖骨的腹側和前方,可以分為一個身體,一個主支柱和一個小支柱,身體形成髖臼的五分之一。身體是恥骨的主要部分,其與其他部分形成廣泛的聯合,恥骨聯合的內側是平坦部。
6. 骨髓是什麼樣子的圖片
骨髓存在於骨松質腔隙和長骨骨髓腔內,由多種類型的細胞和網狀結締組織構成。
根據其結構不同分為紅骨髓和黃骨髓。
骨髓是存在於長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扁平骨(如髂骨、肋骨)和不規則骨(胸骨、脊椎骨等)的松質骨間網眼中的一種海綿狀的組織,能產生血細胞的骨髓略呈紅色,稱為紅骨髓。
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細胞,呈黃色,且不能產生血細胞,稱為黃骨髓。人出生時,全身骨髓腔內充滿紅骨髓,隨著年齡增長,骨髓中脂肪細胞增多,相當部分紅骨髓被黃骨髓取代,最後幾乎只有扁平骨松質骨中有紅骨髓。
此種變化可能是由於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夠補充所需血細胞。當機體嚴重缺血時,部分黃骨髓可轉變為紅骨髓,重新恢復造血的能力。
(6)什麼叫距骨頭圖片擴展閱讀:
紅骨髓
紅骨髓是人體的造血器官,分布於骨髓腔內,哈佛氏管內也含有少量,它主要是由血竇和造血組織構成。血竇是進入紅骨髓的動脈毛細血管分支後形成的竇狀腔隙,形狀不規則,管徑大小不一。竇壁襯著內皮細胞,外面有基膜和周細胞附著。
造血組織位於血竇之間,它的基質是網狀纖維和網狀細胞,它們構成網架,網孔中充滿各種游離細胞,如不同發育階段的各類血細胞和間充質細胞等。
黃骨髓
黃骨髓主要由脂肪組織構成,即骨髓的基質細胞大量變為脂肪細胞,僅有少量幼稚細胞團,其造血功能微弱。
成年人的紅骨髓能產生紅細胞、粒細胞、血小板以及部分淋巴細胞。
7. 什麼是距骨
高等脊椎動物的跗骨的近側骨之一,被認為相當於許多低等脊椎動物的脛側骨與中間介質的融合,負擔人體重量的,在踝部與小腿骨相關節的骨
已絕滅的滑距目(Litopterna)有蹄類哺乳動物。最初出現在古新世,絕滅於更新世。分布限於南美。在許多方面,滑距沖敗團骨目動物的演化與北半球有蹄類相似。從化石紀錄中可以看出兩條不同的滑距骨獸演化途徑。一條以原馬形獸為代表,與馬的演化非常類似︰四肢適應於奔跑,體型和功能上與馬類相像,頭骨長而低,具有類似馬的頰齒。原馬形獸類在上新世絕滅,此時大約是真馬出現於南美的時期。
另一條演化途徑以後弓獸為代表,其許多方面類似駱駝類。鼻孔在顱骨上的開口很靠後,很可能其上面有一個短吻。更高等的哺乳類從北美侵入後,有些後弓獸類能夠殘存到更新世方滅絕。上新世期間,像枯伏馬的滑距骨獸類在生活資源的競爭中被真馬所淘汰。而後弓獸類則更適應其環境(很可能散橘是沼澤地區),因此,能夠與新進入的北美類型競爭一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