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仙人掌的刺有毒嗎
仙人掌一般無毒,但某些仙人掌含生物鹼,隨刺進入皮膚後會引起皮膚紅腫,讓人感到疼癢,處理不好也會紅腫或化膿感染。急救方法:清理傷口,用自來水和肥皂充分地沖洗被刺刺傷的部位。拔刺,用鑷子或拔刺工具,順著刺進的方向把刺拔出遊疸定要拔干凈,千萬不要把刺弄斷。
拓展資料
圖為仙人掌。
仙人掌,叢生肉質灌木,高(1-)1.5-3米。上部分枝寬倒卵形、倒卵狀橢圓形或近圓形,長10-35(-40)厘米,寬7.5-20(-25)厘米,厚達困並1.2-2厘米,先端圓形,邊緣通常不規則波狀,基部楔形或漸狹,綠色至藍綠色,無毛;小窠疏生,直徑0.2-0.9厘米,明顯突出,成長後刺常增粗並增多,每汪純跡小窠具(1-)3-10(-20)根刺,密生短綿毛和倒刺剛毛;刺黃色,有淡褐色橫紋,粗鑽形,多少開展並內彎,基部扁,堅硬,長1.2-4(-6)厘米,寬1-1.5毫米;倒刺剛毛暗褐色,長2-5毫米,直立,多少宿存;短綿毛灰色,短於倒刺剛毛,宿存。葉鑽形,長4-6毫米,綠色,早落。
花輻狀,直徑5-6.5厘米;花托倒卵形,長3.3-3.5厘米,直徑1.7-2.2厘米,頂端截形並凹陷,基部漸狹,綠色,疏生突出的小窠,小窠具短綿毛、倒刺剛毛和鑽形刺;萼狀花被片寬倒卵形至狹倒卵形,長10-25毫米,寬6-12毫米,先端急尖或圓形,具小尖頭,黃色,具綠色中肋;瓣狀花被片倒卵形或匙狀倒卵形,長25-30毫米,寬12-23毫米,先端圓褲燃形、截形或微凹,邊緣全緣或淺嚙蝕狀;花絲淡黃色,長9-11毫米;花葯長約1.5毫米,黃色;花柱長11-18毫米,直徑1.5-2毫米,淡黃色;柱頭5,長4.5-5毫米,黃白色。
漿果倒卵球形,頂端凹陷,基部多少狹縮成柄狀,長4-6厘米,直徑2.5-4厘米,表面平滑無毛,紫紅色,每側具5-10個突起的小窠,小窠具短綿毛、倒刺剛毛和鑽形刺。
Ⅱ 仙人掌刺扎到手上如何弄出
1、別緊張,仙人掌刺沒有毒的! 2、按下去就痛,說明刺還沒有全部拔出來。看不到,是因為這棵刺,是白色的細刺。 3、三個方法: (1)一是現在就把刺挑出來。 用一根小號的縫衣針,找到最痛的那一點,刺就在這裡面。 得忍住痛,用針把表皮及刺旁邊的肉逐漸挑開,直到找到刺,並挑出來為止。 判斷刺已經挑出來的方...法,就是按下去,沒有那種刺痛感啦。 (2)你如果實在怕痛,那麼挑出這種小刺,會比較難。 別管它,有刺的地方會逐漸發炎,直至化膿。而化膿後,刺也就很容易擠出來啦。 (3)都不行的話,就去醫院吧。 不過,為了一根小刺,似乎小題大做了哦。 4、嚴重的話快用寬的膠帶壓在有刺的地方然後扯下膠帶,反復幾次,刺就會被膠帶粘住,從肉體中帶出。 5、發炎了,這就有必要到醫院去消炎了,否則真的會很嚴重的。
Ⅲ 總會在不經意間被仙人球的刺扎著,仙人球的刺有毒嗎
有毒。仙人掌:刺內含毒汁,被刺後皮膚疼痛、瘙癢甚至滾伏滾過敏。
仙人球就其外觀看,可分為絨類、疣類、寶類、毛柱類、強刺類、海膽類、頂花類等:仙人球的刺毛也有長、短、稀、密之分;顏毛有紅、黃、金黃大余等。仙人球由於形態奇特,花色嬌艷,容易栽培,因此,受到人們的喜愛。廳敗
(3)仙人掌怎麼扎圖片擴展閱讀
仙人球在花卉園藝界習慣上將仙人掌類植物中的球形品種稱為仙人球;仙人球是一種莖、葉、花均有較高觀賞價值,傳統的仙人球種植在沙漠及而通過植物水生誘變技術培育出的水培仙人球,既可以觀賞到它那白嫩嫩的根系,又可以看到那游弋於根系間可愛的小魚,的確賞心悅目。它是水培花卉的藝術精品。
Ⅳ 掰斷的仙人掌怎麼長根
掰斷的仙人掌長根的方法:
1、掰下來的仙人掌先把底部的傷口修剪平整,然後在傷口上塗抹上多菌靈,放到一個通風良好,見一點點散射光照的地方去晾。
2、仙人球栽種不要直接埋到土裡澆上水,這樣很容易造成爛球的情況,只需要用潮濕的土壤把晾乾的仙人球底部接觸到土壤的表面就行了,這樣把它放到土表上,給它見散射光照,保證良好的通風。
不出意外的話,最多一周的時間,它的底部就會長出白白的根系來,看著根系長出來了,逐漸的長到一厘米左右,扎到土裡以後就可以盆土干透,喊鏈李給它澆透水就行了。
3、在發根的這段時間里,盡可能不要去頻繁的澆水,土壤幹了以後把球從土上拿下來,然後把土壤的表面給它打濕,或者是採取浸盆的方法,直接將盆浸到水裡邊去,讓土壤吸收一半的水分。
這樣土壤的水分就會逐漸的滲透到整個盆土裡邊,保持一種濕潤的狀態,保持一種潮濕的狀態,這樣仙人球再放上,它感覺到濕度就會逐漸的往下紮根。
4、根系長好了扎到土裡去以後,就可以回歸正常的養護,給它見充足的光照,盆土干透給它澆透水,逐漸的根系就會長滿整個盆。
然後再給它充足的施肥,它就會快速的生長小球,對於好的品種的仙人球,對於無根的仙人球,這種方法操作是非常靠譜的,不容易爛球,而且長根快速後期生長也是非常快速的。
(4)仙人掌怎麼扎圖片擴展閱讀:
養殖仙人掌的注意事項:
1、仙人掌幼株應每年鄭遲換盆一次,但是成長的植株就不需要每年換盆。
2、經過一定時期後,盆中的養分都會慢慢的耗盡,或者是由於經常澆水,而使得盆土變得堅硬板結,不利排水與透氣,引起根部腐爛。因此,建議每隔2-3年換盆一次。以原來的盆能套進新盆為宜。
3、在培養的過程中,應經常疏鬆盆土,使土壤良好通氣,利於植物根系茁壯生長。
4、在管理上,經常保持植株光照充足,莖色會比較淡,生長遲緩,但刺座和刺發達、粗壯而美觀;相反,處在高溫、高濕和較差的光照條件下的植株,則生長迅速,莖質柔軟,色澤鮮麗,但刺座和刺生長不發達。
5、給植株澆水和噴水,用的水質應以不含過多的氯喚李化鈉及其它鹽類為佳。一般雨水和井水也都可以,但水溫不宜過低,以接近氣溫最好。用自來水也不是不可,只是需要把水放入缸內放1—2天後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