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圖中的人物穿的衣服叫什麼服裝
叫雲肩
雲肩,常用四方四合雲紋裝飾,並多以彩錦綉制而成,曄如雨後雲霞映日,晴空散彩虹,故稱之謂:雲肩。雲肩,在漢民族服飾文化中,是一種獨特的服飾款式,裝飾圖案內涵豐富,符號的藝術語言,數字的喻意,文化底蘊哲理深邃;雲肩,又是漢民族吸納外來服飾文化,融會貫通,升華入化為自己的民族服飾結晶;雲肩,也是中國服裝史上,平面與立體設計巧妙構思的典範。雲肩也叫披肩,多以絲緞織錦製作,大多數雲肩用四個雲紋組成,叫四合如意式,還有柳葉式、荷花式等等,上面都有吉祥命題,例如富貴牡丹、多福多壽、連年有魚等等。明清的時候流行很多,大多都在婚慶喜宴等場合使用。
雲肩是從隋朝(581-618)以後發展而成的一種衣飾,它圍脖子一周,佩戴在肩上。到清代(1644-1911)時,雲肩普及到社會的各個階層,特別是婚嫁時成為青年婦女不可或缺的衣飾。發展到後來,雲肩多在歲時節令或婚嫁時佩戴。雲肩的形式多為「四合如意」形,也有條帶狀。雲肩的製作一般做成兩層八片垂雲,每片雲子上或刺綉花鳥草蟲,或刺綉戲文故事。一件精美的雲肩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綉成,其工藝之精巧,令人贊嘆。雲肩的綉制有各種各樣的針法,如挽針、接針、滾針、松針、釘線、打子、圈金、搶針、齊針,樣式也較為繁多。圖中的雲肩出自中國中部的河南省,所綉為如意雲紋形,圖案有人物、花鳥、橋梁等,針法細密,色彩豐富而典雅,曲線流暢婉轉,不失為民藝精品。
「天人合一」的文化創意
�
雲肩的形成歷史,秦漢以前的文獻尚無有關文字記載,從服飾款式看,其當受北方游牧民族觀念的影響,是外來的服飾樣式。其圖象資料,最早見於敦煌隋代壁畫,已經中國化的觀音菩薩身披雲肩。雲肩,在漢民族中盛行,至遲在唐宋時期,上層貴族社會服飾已經流行「五雲裘」衣,雲肩盛裝了。雲肩,隋唐時雖披在外來的菩薩肩上,卻與本土文化道家思想關系密切;雖然來自外來民族服飾文化,卻由於崇拜天的意識內因,化為我用,從而成為「天人合一」空靈恢宏的民族服飾文化典範。
�
雲肩,「天人合一」的文化創意,來自於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化思維方式,是綜合性的講究萬物之間的相互包容與和諧。中國,自古以來,是世界上較早以農立國的民族,而農業是人類偉大的發現;農業定居後,人們重視天象氣候變化與人的生存環境綜合性關系,反映在代表社會意識的哲學上,道家思想天與人的「天人合一」哲理觀念,用現代語來說,也就是早在二三千年前的春秋戰國,中國古人便已重視了「道法自然」,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了;這也是雲肩的「天人合一」文化創意,在中國服飾文化中的價值。
�
雲肩的構想,與中國建築的意境一致,審美情趣,脈脈相通。譬如,中國古代宮廷建築,講究四方四合,直到明、清建築帶有宗教祭天的天壇,典型地象徵了中國「天圓地方」的造景觀念:祈年殿傘形的圓屋頂象徵天,方形的祭天拜台象徵地;以天壇建築物為中心,四周為參天柏樹擋住了人的視線,也擋住了喧囂的紅塵,天壇建築雖然高度並不太高,仰望天空,但給人的感覺,彷彿人就置身於天際之間,令人憬然醒悟,中國的意象思維之含蓄高超。再看,中國服飾雲肩的整體造型,打開來,從平面圖觀看,外圓內方,象徵天圓地方;立體地觀看,穿在人的身上,雲肩上刺綉的「一年景」四季花果,四周垂吊著綠色長穗,恰似大自然的森林一般,籠罩住人的主體,給人的感知,和天壇建築一樣,也有「天人合一」的深刻內涵。東方的意象思維,和西方的具象思維——直白方式的創意作一比較:西方溝通人與天的崇教建築,教堂塔尖高聳直插雲霄,西方服飾的時裝設計,表現人與自然的關系,用具象的瓜果直接裝飾於人戴的帽子之上;而中國服飾雲肩的「天人合一」創意,文化內涵要比西方服飾,更富有詩意,包羅萬象,博大精深,耐人尋味。
�
符號與數字構成的涵義
�
雲肩的大結構,基本上是對太陽崇拜的抽象化。如「ⅹ」紋的放射形,或旋轉式放射形,或象徵四時八節的「米」字形,或以「 」(甲骨文 即巫字)護身符號為骨架。
�
雲肩的圖案構成,完全是運用藝術符號及其數字所組成,圖案雖有護身符作用,但不同於道教驅鬼召神的「符 」,更不是調兵遣將的「虎符」遺風;每件雲肩都各自有一個主題,都離不開人們對愛情、婚姻的美好祝願。由於雲肩圖案內容涵蓋豐富,要解讀雲肩圖案構成的涵義,需要對典型圖例進行剖析欣賞。
�
首先,要剖析了解雲肩上常用的藝術符號含意;由於雲肩已流行1500年之久,要在分寸之間包容萬物、美育哲理,藝術語言必須符號化、規范化、程式化。例如雲勾紋常與如意頭相結合,據我們考證如意是對龍蛇圖騰的生殖崇拜,蛇與卵的抽象化,在漢畫像石中還可看到「蛇穿如意」的具象到抽象圖案模式,古代「箭穿綵球」招親便是同樣內涵。又如象徵兩性愛情的鳥含花、鳳穿牡丹、蝶戀花等,象徵福(蝙蝠)、祿(鹿)、壽(桃子、仙鶴、龜紋)、福壽(植物佛手)諧音的藝術符號;象徵財富的聚寶盆、劉海戲金蟾等。中國人在表現手法上是以人為主體的意象寓意,最喜用春花秋實、瓜蒂連綿,表示圓滿結果。�
舉例一,山東民間「四合如意」雲肩圖案,在內容與藝術構成上,大結構是採用 形,而中心部位又是米字格式,藝術符號含意在雲勾如意紋內,綉以四季盆花或折枝花,用大自然的四季興旺喻意家庭興旺;米字格的雲勾中間,是很明顯的男根生殖崇拜符號,與四方的如意相對稱吻合,又把春花秋實的瓜蒂置於 形的四個方位,由生殖繁衍再演釋出多變化的如意紋;民間藝人擅於運用藝術符號,不言而喻「四合如意」的美滿結果。
�
舉例二,河南民間「多福多壽」雲肩圖案,用10位數字的10個花托,放射形排列10個蝙蝠,托起似花非花的桃子,採用三者喻多的吉數,圖案簡單明了,喻意清楚,是祝願新人十全十美「多福多壽」。此類雲肩,亦可用做老人慶壽盛裝。
�
舉例三,山西民間「萬年如意」柳葉式旋轉放射形雲肩,在紅底的雲勾上,運用著名的刺綉手法「三藍綉」潤色,日光下觀看,紅與藍的合成,往往內現紫氣瑞光,象徵吉祥。此雲肩在數字的運用上也是有講究的,內圈柳葉與外圈雲勾,正好各自27片(此物因為清代遺物,衣扣處柳葉和左肩第三片雲勾各丟掉了一片),即內外各自三三見九,三九二十七片,一共54片。中國人傳統觀念一向以九為吉數,偏愛春天柳葉青青,喻為數以萬計,故此雲肩取名「萬年如意」,是以借藝術符號、用數字喻意的典型之作。
�
舉例四,河南地區「福慶如意」雲肩,此件有可能為清代士大夫人家遺物,因為雲肩運用的藝術符號中有中國古代樂器——磬,慶與磬諧音,一般說農村農民不知磬為何物,符號是一目瞭然的藝術語言,首先佩帶人家要有此修養。「福慶如意」在圖案藝術構成中,蝙蝠雖已圖案化,結構的放射形狀,每條如意頭,直插花形圖案與蝙蝠緊扣,間隔以磬。在每個單獨綉片中,除用折枝花、蝶戀花外,還特地綉了象徵高壽的丹頂鶴,象徵招財的劉海戲金蟾。從數字運用上,講究綉片總和,其中:蝙蝠變形28片,磬24片,如意頭14片,三組相加等於66片,連綴起來總數象徵六六大順。
�
中國服飾中立體剪裁的典型
�
中國的T形服裝,一向是平面剪裁;唯獨雲肩,因人制宜,人的身材胖瘦高矮不一,制衣時必須可身地進行立體剪裁。為了打破中式T形服裝的平面設計,避免穿起來不貼身的僵硬局面,設計者採用靈巧的鏤空技藝,分解雲肩上的藝術符號,用珠聯璧合立體剪裁辦法,根據人的身體設置紋樣,這就是中國式的服裝立體設計。
雲肩,在服飾色彩設計上,基本上是以五色為正色,其中點綴間色;雲肩,並非孤立地穿著方式,而是穿在人身上立體型的配套服飾,需要整體地觀看其色彩效果;宮廷和民間,在首飾上便各不相同,隋唐以後,宮廷貴族婦女常用金絲珠寶做鳳冠,凡插釵頭鳳者象徵已婚婦女,皇族婦女身穿T形黃雲衣白裳,烘托五色雲肩,霞帔的高雅和諧,更加強神聖感;而漢族民間新嫁娘的禮服、首飾,一般是紅色絨花釵頭鳳冠加銀「步搖」,整體色彩紅彤彤中,雲肩四周下垂的綠色吊穗,強烈地對比了下裳的石榴裙,民間色彩雖不及皇家色彩輝煌豪華,卻顯得紅紅火火,生機盎然。
�
雲肩服飾是一種走動的藝術,民間常在雲肩吊穗上綴以銀鈴,新嫁娘在走動時,吊穗也相隨飄動起來,使銀鈴也有節奏地響起來,不僅富有流動的音樂感,還提高人的精氣神。宏觀雲肩那種包容萬物,內涵多義,象詩、象雲、象彩虹般地有聲有色情調,不僅滿足人視覺上享受美的愉悅,還被掀起了熱情,尤其對穿著雲肩的新人,在成家立業的婚禮大典上,飽蘸情愛,步入人生新的起點,似雲霞爛漫,旭日正紅。
Ⅱ 戲曲服裝雲肩的介紹
常用四方四合雲紋裝飾,並多以彩錦綉制而成,曄如雨後雲霞映日,晴空散彩虹,故稱之謂:雲肩。雲肩,在漢民族服飾文化中,是一種獨特的服飾款式,裝飾圖案內涵豐富,符號的藝術語言,數字的喻意,文化底蘊哲理深邃;雲肩,又是漢民族吸納外來服飾文化,融會貫通,升華入化為自己的民族服飾結晶;雲肩,也是中國服裝史上,平面與立體設計巧妙構思的典範。雲肩也叫披肩,多以絲緞織錦製作,大多數雲肩用四個雲紋組成,叫四合如意式,還有柳葉式、荷花式等等,上面都有吉祥命題,例如富貴牡丹、多福多壽、連年有魚等等。明清的時候流行很多,大多都在婚慶喜宴等場合使用。
雲肩是從隋朝以後發展而成的一種衣飾,它圍脖子一周,佩戴在肩上。到清代時,雲肩普及到社會的各個階層,特別是婚嫁時成為青年婦女不可或缺的衣飾。發展到後來,雲肩多在歲時節令或婚嫁時佩戴。雲肩的形式多為「四合如意」形,也有條帶狀。雲肩的製作一般做成兩層八片垂雲,每片雲子上或刺綉花鳥草蟲,或刺綉戲文故事。
雲肩的形成歷史,秦漢以前的文獻尚無有關文字記載,從服飾款式看,其當受北方游牧民族觀念的影響,是外來的服飾樣式。其圖象資料,最早見於敦煌隋代壁畫,已經中國化的觀音菩薩身披雲肩。雲肩,在漢民族中盛行,至遲在唐宋時期,上層貴族社會服飾已經流行「五雲裘」衣,雲肩盛裝了。雲肩,隋唐時雖披在外來的菩薩肩上,卻與本土文化道家思想關系密切;雖然來自外來民族服飾文化,卻由於崇拜天的意識內因,化為我用,從而成為「天人合一」空靈恢宏的民族服飾文化典範。
雲肩的大結構,基本上是對太陽崇拜的抽象化。如「Ⅹ」紋的放射形,或旋轉式放射形,或象徵四時八節的「米」字形,或以「 」(甲骨文 即巫字)護身符號為骨架。
雲肩的圖案構成,完全是運用藝術符號及其數字所組成,圖案雖有護身符作用,但不同於道教驅鬼召神的「符 」,更不是調兵遣將的「虎符」遺風;每件雲肩都各自有一個主題,都離不開人們對愛情、婚姻的美好祝願。由於雲肩圖案內容涵蓋豐富,要解讀雲肩圖案構成的涵義,需要對典型圖例進行剖析欣賞。
Ⅲ 雲肩怎麼畫
雲肩繪畫過程如下:
准備材料:紙張、剪刀、彩筆、記號頌者宏筆、鉛筆、穗穗。
操作步驟:
1、首先鉛筆起形通過觀賞了那麼多好看的服飾後設計出獨屬於自己的雲肩造型造型要有特色,有中國特色的表現力。
Ⅳ 鼎典美育 | 課題—雲肩
六【課程主題】
《雲肩》
七【完成課時】
1課時
八【課程目標】(3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認識雲肩的特點以及知識點。
過程與方法:
通過看一看,老師講解,提升孩子們的線性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服飾的魅力寬旁局,熱愛中國傳統手工的魅力。
九【課程准備】
ppt、軟卡、啟畝中性筆、鉛筆、橡皮、圖片、國畫顏料,等。
十【課程難點 | 重點】
教學重難點:雲肩的造型以及國畫顏料的使用。
十一【課程步驟】
1.准備參考圖片和音樂的到位
2.孩子們簽到及穿戴圍裙,課前,先給沒有遲到,上課刷卡,以及完成上節課課後錦囊的小朋友進行加分
3.進入課程…
4.孩子們開始自主進行繪畫創作,老師根據孩子的畫面進行引導和觀察…
5.互相慎讓欣賞小朋友的作品,欣賞學習
6.調整效果繪畫結束
7.互相欣賞小夥伴的作品,並學習他人的優點
8.繪畫工具歸位,清理身邊垃圾,養成個人行為好習慣…
作品來嘍
Ⅳ 雲肩怎麼畫簡單又好看
雲肩的簡單畫法如下所述:
1、觀察雲肩的圖片素材,運用黑色記號筆畫出雲肩的外形輪廓。
2、准備馬克筆,選擇鄰近色或者對比色表現出雲肩的不同色塊。
3、運用丙烯馬克筆在色塊上表現出豐富的裝飾元素(圓點、線條等等其他裝飾花紋)。
4、裁剪一張正方形牛皮卡紙,將畫好的雲肩剪下來粘貼在卡紙上,並用超輕黏土裝飾出一顆顆珍珠,讓畫面更加生動。
一、雲肩的簡介:
1、雲肩的用色以五色作為正色,以「間色」為襯(五色由青色、紅色、黃色、白色和黑色組成)其中雲肩色彩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綉片色彩,第二部分是裝飾線色彩。
2、雲肩作為一種民族服裝,大多採用明亮、高純度的飽和色,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視覺美感,有著鮮明的色彩對比效果。在畫面中,通過選取主色調進行大塊的色彩表現,再用其他的顏色點綴出不同的裝飾線條,塑造出典雅華貴的畫面氛圍。
Ⅵ 京劇服飾的雲肩
雲肩是從隋朝(581-618)以後發展而成的一種衣飾,它圍脖子一周,佩戴在肩上。到清代(1644-1911)時,雲肩普及到社會的各個階層,特別是婚嫁時成為青年婦女不可或缺的衣飾。發展到後來,雲肩多在歲時節令或婚嫁時佩戴。雲肩的形式多為「四合如意」形,也有條帶狀。雲肩的製作一般做成兩層八片垂雲,每片雲子上或刺綉花鳥草蟲,或刺綉戲文故事。一件精美的雲肩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綉成,其工藝之精巧,令人贊嘆。雲肩的綉制有各種各樣的針法,如挽針、接針、滾針、松針、釘線、打子、圈金、搶針、齊針,樣式也較為繁多。圖中的雲肩出自中國中部的河南省,所綉為如意雲紋形,圖案有人物、花鳥、橋梁等,針法細密,色彩豐富而典雅,曲線流暢婉轉,不失為民藝精品。
雲肩的形成歷史,秦漢以前的文獻尚無有關文字記載,從服飾款式看,其當受北方游牧民族觀念的影響,是外來的服飾樣式。其圖象資料,最早見於敦煌隋代壁畫,已經中國化的觀音菩薩身披雲肩。雲肩,在漢民族中盛行,至遲在唐宋時期,上層貴族社會服飾已經流行「五雲裘」衣,雲肩盛裝了。雲肩,隋唐時雖披在外來的菩薩肩上,卻與本土文化道家思想關系密切;雖然來自外來民族服飾文化,卻由於崇拜天的意識內因,化為我用,從而成為「天人合一」空靈恢宏的民族服飾文化典範。 舉例四,河南地區「福慶如意」雲肩,此件有可能為清代士大夫人家遺物,因為雲肩運用的藝術符號中有中國古代樂器——磬,慶與磬諧音,一般說農村農民不知磬為何物,符號是一目瞭然的藝術語言,首先佩帶人家要有此修養。「福慶如意」在圖案藝術構成中,蝙蝠雖已圖案化,結構的放射形狀,每條如意頭,直插花形圖案與蝙蝠緊扣,間隔以磬。在每個單獨綉片中,除用折枝花、蝶戀花外,還特地綉了象徵高壽的丹頂鶴,象徵招財的劉海戲金蟾。從數字運用上,講究綉片總和,其中:蝙蝠變形28片,磬24片,如意頭14片,三組相加等於66片,連綴起來總數象徵六六大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