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蘭花球莖在那個部位
蘭花沒有真正的球莖,而是指蘭科 植物變態的莖,通常卵球形至橢圓形,肉質,綠色或有時為其他色澤,是貯存養分和水分的地方。 從蘭花根部出土的部位一直到蘭花葉分開的部位這段距離就是假鱗莖.蘭花假鱗莖又稱「蘆頭」.「蒲頭」等,其莖上生群葉,不長眾根,是蘭花儲藏養分、水分,同時亦擔負孕育葉芽與花芽的重要器孫者櫻官。蘭花的假鱗莖叢生在一起互相依賴,其形狀也是多種多樣的。比如送春、慧蘭的假鱗莖小而不明顯,但因葉多根粗能貯存部嫌純分養分與水分,從而彌補了假鱗莖貯備的不足;又如夏蘭 建蘭蒸發量大 消耗多卻能依靠圓大的假鱗則叢莖貯藏養分多來自我調協,春蘭葉短假鱗莖也小。
⑵ 這是什麼品種的蘭花是大花蕙蘭嗎
花卉名稱:墨蘭
別稱:報歲蘭,入歲蘭
學名:Cymbidium sinensis Wild
科屬:蘭科,蘭屬
分布區域:主要產於雲南、四川、廣東、廣西、海南、台灣、湖南、貴州
蘭花作為觀賞植物不僅擁有眾多的愛好者,而且一直都是詩歌、繪畫和工藝品等寓意和表現的題材,自古以來,養蘭、詠蘭、畫蘭、寫蘭者來去匆匆,留下了大量的珍貴品種和墨寶。縱觀古今中外,不乏通過蘭花聯結友誼、促進交流、陶冶心性、培養情操的事例。蘭花活動已涉及人類的經濟、文化、民俗和日常生活等許多方面,已成為了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蘭花文化。
墨蘭又名 中國蘭,常生於山地林下溪邊,也見於常綠闊葉林或混交林下草叢中,葉片叢生,狹長劍形,花期2—3月,花序直立,花朵較多,可達20朵左右,香氣濃郁,花色多變。
墨蘭花香色美,葉形獨特,又是多種珍貴的觀賞蘭花的培育母本,因此一直深為人們所喜愛,並廣為種植,我國華東、華南、西南等地區有野生。
墨蘭又名 報歲蘭,原產我國、越南和緬甸。新春佳節,正值墨蘭花時,清艷含嬌,幽香四溢,滿室生春。在我國有悠久的栽培歷史,攔賀近年來,墨蘭的新品種不斷應市。
生長特性
墨蘭的根是叢生須根系,根從假球莖基部的根點長出,幼嫩時白色,若裸露在盆上,土外則為暗綠色,日久呈暗灰色,肉質,內含豐富的水分和養料。根的解剖結構分三層,最內層為粗約0.1厘米的黃白色纖維梗,堅韌不易折斷,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持蘭株和輸送水分。最外層是表皮細胞,它包裸全條根,主要起吸收和保護功能。表皮之內(中層)是皮層組織,皮層細胞中,有些含有針狀的結晶物質,另一些則有蘭菌生活其中。這些蘭菌和蘭株是互為利用的,蘭根細胞為蘭菌提供生活場所,而蘭菌在繁殖過程中不斷被蘭根細胞溶解,消化吸收作為養料,它們互為因果,蘭菌生長良好,蘭株就生長旺壯。如果蘭根的生活環境缺氧閉氣,蘭菌就會死亡隨之也導致蘭株死亡。因此種蘭的泥土或植料切忌板結、積水,也不要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料,因為未腐熟的有機肥料在發酵時會將土壤、植料內的氧氣消耗掉,造成土壤植料內缺氧,引致蘭菌及蘭根死亡。
外形特性
墨蘭的莖多呈卵圓形、慈菇形或荸薺形,少數為紡錘形。過去習慣將地生蘭的莖稱作假鱗莖,但潘瑞熾教授從生理學和形態學角度考察後認為應該稱為假球莖。蘭莖外部有一層很厚的角質層包裹著,水分不易流失,是一種耐旱的生理結構。角質數頃層內是表皮細胞。維管束散布在莖內,每一維管束都有許多細纖維包圍,蘭莖貯存養分和水分,是孕育蘭葉、蘭根和分櫱菌及花等的器官。莖的基部節間緊湊,每一節都著生一片鱗狀葉(俗稱甲),莖的中上部位節間稍疏,每一節著生一片披針形葉片(亦是所謂真葉),假球莖的節位是萌發新根、新芽和花莖(花葶)的地方。筆者在解剖墨蘭的雜交後代蘭苗中看到,新芽(分櫱新苗)都是從第三至第五節著生鱗狀葉的部位及第一至第五節著生真葉的部位萌發出來,而母株著生真葉的第一、二節則是萌發花莖的部位。
墨蘭的葉一般都是葉的長度為葉寬的三到五倍以上的線狀披針形葉,革質,有光澤。葉片由上表皮、下表皮及葉肉細胞三部分組成。葉肉細胞含葉綠素,是實行 光合作用製造養分的重要器官。
表皮細胞為長方形的小型細胞,細胞的長壁是與葉片的長軸平行作縱向排列,細胞壁外側有較厚的革質層和蠟質,使葉片具有光澤並有保護作用以耐乾旱。表皮細胞不含葉綠素,透明無色,上表皮無氣孔,下表皮則有氣孔,其密度約為100-130mm-2,鄰近氣孔的表皮細胞稍微下陷,氣孔的保衛細胞上有圓形或橢圓形的氣孔蓋。氣孔是調節水分蒸騰和氧氣、二氧化碳氣體進出的通道。墨蘭的葉脈是平行排列的,葉中間的主脈較粗大,稱為中肋,是葉片張開挺立的支撐物。葉脈是葉片與蘭株各部位的器官組織進行養分、水分交流運送的通道。
葉片內 纖維的多寡及強度大小不同,使蘭葉呈現「直立」「半直立」及「彎垂」等多種葉姿,不同的葉姿造成蘭株的各種形態美。除薯衡陸葉姿具有觀賞性之外,葉形的變化,葉色的變異(例如黃色、白色、透明等等)更是人們追求的觀賞性和商品價值的重要特徵。
墨蘭的花雖與一般的顯花植物的花朵一樣,具有花萼、 花瓣、雌雄蕊子房等花器,但其構造卻有顯著的特點。首先,它的花萼已花瓣化,而三片花瓣中有一片則變成唇狀,稱為唇瓣。唇瓣是蘭花的最華麗部位,也是高度特化的花瓣。唇瓣明顯或不甚明顯呈三裂,甚至呈多裂狀。唇瓣的前端稱為前裂片或中裂片,一般會向下反卷;前裂片後方兩側的裂片稱為側裂片,兩側裂片之間的中部稱為唇盤,唇盤中央有兩條平行縱向排列的褶片。花瓣一般都有幾條紅褐色的條紋,唇瓣則有艷麗的紅斑點,一些變種全朵花皆呈青綠色或黃色及白色。墨蘭的花還有一個最特別的構造,那就是雌雄德合生在一條柱狀結構的合蕊柱上。這是蘭科植物區別於其他植物的最重要特徵,亦即是蘭科分類的主要標志。
合蕊柱頂端有一個帽狀物稱為葯帽,葯帽下有兩枚花葯,每塊葯帽有兩塊花粉塊。緊接花葯的下方有一處凹陷部位,內有粘液,這是雌性器官,稱為柱頭。
花被(花萼、花瓣等花器的總稱)之下是子房。墨蘭的 子房是有三條棱邊呈棒得狀孕育種胚的器官,蘭花開放時子房會扭轉一百八十度。正常的墨蘭花被之下有一個子房,但變異的蘭株,花被之下子房卻出現分校分節現象。如「神洲奇」的子房發生多歧分枝的變異,它每一分枝部位都著生花被,形成花上有花,整個花穗變成壯觀的復總狀花序。如「大屯麒麟」則是子房頂部發生緊湊的分節變異,它每一節亦著生花被,形成奇特的花中有花的壯觀(遠看該花則像多瓣奇花)。
夏秋季的生長特點
據觀察,墨蘭的生長發育大致經過以下幾個階段:
2~3月(新歷計、下同)新芽萌發;
4~5月新芽出土;
6~7月新葉伸長;
8~9月新葉繼續伸長,形成新蘭株;萌發生長新根,形成獨立根系;
10~11月新蘭株漸趨成熟,蘆頭增大,花芽分化;
12~翌年1月 花菖伸長;
2月開花期。
1、新變伸長,生長最快
據筆者在1987—1988年對墨蘭主要栽培品種,進行定點調查,6—9月四個月,新菖的生長高度占成年株高的比例,企劍 白墨70%,企黑68%,金咀墨蘭6時6,銀邊墨蘭52%,平均65%
2.新蘭株形成獨立根系
當新變出土未展葉以前,主要靠母株提供水肥營養;七月底八月初新菖已抽齊葉片一形成新蘭株時,便萌發大量新根;至八九月為新蘭株形成獨立根系的時期,此時根與時同步生長,既要促進新葉長高長闊增厚,也要培育健康的根系。
3.易受暑熱及病蟲侵害
七月份當新葉開叉口時,易受紅蜘蛛為害,使心葉出現小紅斑。紅蜘蛛是一種蟎類害蟲,個體通常肉眼看不清,一年約發生10個世代,當夏季溫度達30度時,5~7天可形成一個世代。去年夏季,由於高溫多雨,紅蜘蛛為害比較普遍,據六月份調查企黑種,新菖受害率為3~8%,嚴重者高達12%。
九月份高溫酷暑,如遮陰不夠,供水不足,容易被烈日灼傷,造成葉片「燒邊」或焦尖,尤以 徽州、金咀等闊葉種易受其害。此為生理病,完全可以人為避免。
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暑熱雖過,但秋後翳熱天氣時有發生(俗稱「 秋老虎」),中午高溫常達30℃以上,且極乾燥,使人猝不及防,如過早揭去遮光同,或淋水不足,或根系不良,便誘致黑斑病大爆發,三五天之內青綠的蘭葉出現點點黑斑(以嫩葉為重),大有全年功夫一朝喪之危險。此時為栽蘭最容易出問題的時段,萬萬不可以粗心大意。
主要生長習性
⑴喜陰,而忌強光
據多次實地考察,墨蘭多生長 於向陽密林間。據華南師范大學國蘭研究中心與新加坡國立大學植物系的實驗發現:墨蘭光合作用的光補償點,約為春季晨光之半,光的飽和點約為夏季中午光強的10﹪~15﹪。這就充分地證實了墨蘭是典型的陰性植物。陽光過強,極會產生日灼害。因此冬春宜有60﹪~70﹪的遮蔭密度;夏秋宜有85﹪~90﹪的遮蔭密度。
⑵喜溫暖,而忌嚴寒
墨蘭的生長適溫為25~28℃, 休眠期適溫為白天12~15℃,夜間8~12℃。它不耐3℃以下的低溫,即使是僅有短暫性的2℃以下的低溫也會產生凍害。
⑶喜濕,而忌燥
墨蘭原生於雨水充沛的南方 林野,喜濕而忌燥。生長期需要有75﹪~80﹪的空氣相對濕度,冬季需要有50﹪以上的空氣相對濕度。基質表面偏干,就需盡快澆水,切勿偏干過久。
⑷喜肥,而忌濁
據有關部門測定:墨蘭的葉與 假鱗莖均含有大量的磷,其老根也有極強的吸收磷的能力,因此墨蘭的需磷量較少;墨蘭株粗葉闊,對氮的需求較大。墨蘭葉闊,需要較多的鉀素營養,株葉的木質素與纖維素才能有效地增多而增強株葉的支撐力,不至於軟弱不支。因此墨蘭對肥料三要素的適合比例為氮35﹪:20﹪:45﹪。
墨蘭雖喜肥,但切忌肥料濃度高和頻頻施肥,而是要求化肥0.1﹪,有機液肥0.1﹪~0.2﹪,每隔15~20天施1次。
品種
多年生草本。葉4—5枚,叢生在橢圓形的假鱗莖上,葉片劍形.深綠色。花莖直立,高出葉面,有花7—17朵。常見品種有「秋榜」、「秋香」、「小墨」、「徽州墨」、「 金邊墨蘭。、「銀邊墨蘭」。台灣有「富貴名三」、「玉桃」、「大屯麒麟』、「國香牡丹」、「奇花綠雲」、「十八嬌」、「桃姬」和品種繁多的藝葉墨蘭如「白中透」、「中斑」、「達摩鶴」、「達摩燕尾」等。
繁育
8—9月將株叢較大的植株從盆內托出,分割成3—4筒一叢 盆栽。
研究表明,墨蘭完全可以採用雜交方法進行新品種的 。
首先墨蘭的種內各品種間雜交沒有任何障礙,很容易獲得大量的雜交種胚;墨蘭與建蘭、 春蘭、蕙蘭、寒蘭雜交也極易成功,雜交種胚的量也很大;墨蘭和蘭屬內其他種間雜交雖然獲得雜交種胚量少些,但雜交成功率很高。墨蘭和蘭屬外的蘭花雜交相對困難,但仍可以獲得成功,我們已經獲得了墨蘭和蝴蝶蘭等組合的雜交種胚。
其次,墨蘭雜交種胚的萌發雖然比 洋蘭困難,但我們的研究發現,墨蘭雜交種胚萌發的難易程度和雜交親本有關,如墨蘭和大花蕙蘭的雜交種胚萌發率可達1O0%,種胚萌發速度快,萌發後形成原球莖,很容易產生雜種植株。
因此,墨蘭的雜交有種可首先從利用這些資源開始。墨蘭和國蘭的其他種或品種間雜交,所得種胚萌發率差異很大,在3個月的時間內,萌發率從0~70%都有,但由於雜交種子量大,這樣的萌發率已能夠滿足育種需要,而且只要採用適宜的采種時間,延長萌發時間等措施均可以讓更多的種胚萌發。絕大多數墨蘭雜交種胚萌發形成根狀莖,雖然從根狀莖再生植株比洋蘭困難,但目前的技術己可以保證生產出足夠多的雜種植株供選育。
多倍體育種是蘭花育種的另一個重要方法。用蘭花的原球莖或根狀莖為材料,經秋水仙素或輻射處理後均可以產生多倍體。蘭花的多倍體葉片厚實,花形整齊對稱,本身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但更重要的是多倍體和二倍體雜交後可以產生奇倍數或非整倍體的蘭花植株,這些植株花形奇特,花色鮮艷,極具觀賞價值。近年來洋蘭的許多新品種均是用這種方法育成的。這幾年來,我們也採用該方法進行了墨蘭的多倍體誘導研究,目前也已獲得了一些可能是四倍體的材料,這些材料葉片濃綠厚實,整個植株比較大,目前正在進行染色體數目鑒定。
墨蘭育種除上述方法外,還可以採用現代生物技術,如轉基因等進行改良。我們相信,隨著蘭花產業的發展,上述育種方法必將會為蘭花養植者和育種工作者所重視,成為墨蘭育種的重要方法。
栽培
盆栽基質常用腐熟的樹皮塊、泥炭土和腐葉土。澆水注意清潔,避免用自來水直接噴澆。盛夏每天澆水1次.冬季4—5天1次。室溫不宜過高,否則春季易罹病。生長期每月施肥1次,秋季防止乾旱,冬季盆土不宜過濕。
⑶ 請問這是什麼蘭花 要怎麼養
是春蘭
蘭花---orchid 我的名字: worchid
我家就是買花的,尤其是蘭花!!
具體養殖,你想知道書面的方法,你從網路百一下就知道。
下面是我養花的一點心得,我們交流交流:
養花就是要愛花,我本人尤其愛蘭花。
春蘭:春蘭又名草蘭,原產於我國。
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 耐寒。
以冬暖夏涼氣候最為適宜, 切忌高溫乾燥.要求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腐葉土。
注意病蟲:常有黑斑病和介殼蟲危害。黑斑病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市場上有)600倍液噴灑;介殼蟲用25%氧化樂果乳油(家裡常用的農葯)1000倍液噴殺。
蘭盆:蘭盆是蘭花的居室,對蘭花生長影響較大。過去傳統養蘭用大瓦盆,現在種高檔蘭多數用小型喇叭盆。有陶盆的也有塑盆的,各有各的優缺點。使用什麼盆好,要看各人的習慣和栽培品種而定。但在一個蘭棚內最好使用同一樣而有大小不同規格的蘭盆,以便今後統一管理。
植料:養蘭植料(基料)過去多用塘泥,現在種精品改用塘基石、浮水石、風化石、吸水石、陶料等植料。大田種家蘭多數用木屑、谷殼、葯渣、煤渣、海沙、花生殼等軟質植料,用泡沫塑料墊底等。混合使用比較多。使用這些植料各有長處和短處。究竟使用什麼植料比較好,亦要看各人的習慣,栽培品種和使用的盆具(盆具與植料互相配合)而定。
下面注意了:
春、夏需遮陰.秋、冬須充足陽光.生長期切忌強光直射或暴曬。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防止陣雨沖淋.從新芽萌發至冬季休眠期,每半月施肥1次,冬季蘭苗處半體眠狀態,停止施肥。春蘭幽香四溢,盆栽常用於點綴室內廳堂.可供香1個月,十分清幽雅緻.
養蘭可以使人心曠神怡,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我准備在全國建立一個連鎖蘭花養殖基地,現在還在募集資金,這樣一來,能讓廣大愛蘭者有個很好的交流平台!
不說了,很高興又見到一個愛蘭人!!!
我的聯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⑷ 求大神告知這是什麼植物,是蘭花嗎
有點像仙茅。
仙茅(學名: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又名地棕(四川、貴州),獨茅(四川),山黨參(福答拍旁建),仙茅參(雲南清橡),海南參(海南),茅爪子,婆羅門賀液參,屬仙茅科,花期4~9月。葯用植物,具有補腎助陽、益精血、強筋骨和行血消腫的作用。
⑸ 劍蘭花是什麼樣子的
劍蘭植株高80~170厘米,綠葉互生,排成兩列,球莖扁圓或卵圓形,具環狀節。葉6~9片,劍形。花季自葉叢抽出,長達1米,呈穗狀花序,每枝開花十三四朵,每朵6瓣。
上方的3瓣稍大,瓣邊有波狀褶紋,薄如綢絹,絢麗不凡,由下而上綻放,當盛開時猶如一個個精美的喇叭。花色有臘正胭紅、橙黃、純白、天藍、粉彩等。
(5)蘭花球莖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劍蘭花為喜光性長日照植物,忌寒凍,夏季喜涼爽氣候,不耐過度炎熱,球莖旁哪在4~5℃條件下即萌動;20~25℃生長最好。性喜肥沃深厚的沙質土壤,要求排水良好運局碼,不宜在黏重土壤易有水澇處栽種。
在東北、華北地區夏季生長均較廣州、上海為好。在上海冬季可在露地安全過冬,北方則需挖出球莖放於室內越冬。
⑹ 請問帶球根的是什麼蘭花
球根類的是小蒼蘭。
球莖類:呈球形、扁球形,節上有側芽,頂芽發達,包括唐菖蒲、小蒼蘭、西班牙鳶尾。鱗莖類:常見的有水仙花、鬱金香、風信子等。塊莖類:表面沒有環狀節痕,塊莖底部發生根系,花卉有白頭翁、馬蹄蓮、仙客來、球根海棠、花毛茛等。
小蒼蘭,又名香雪蘭,洋晚香玉,小菖蘭。鳶尾科,香雪蘭屬。原產南非好望角一帶,現已廣泛栽培。我國最早在上海有栽培。目前,上海已成為我國小蒼蘭栽培繁殖的主要地區之一。喜冷涼、潮濕環境,耐寒性差,高溫休眠。要求陽光充足,短日照有利於花芽分化,花芽分化溫度為8~12℃,花芽發育溫度為12~18℃,植株生長適溫18~23℃。喜潮濕排水良好的疏鬆沃土。
小蒼蘭的繁殖方法:播種繁殖;種子成熟後即播種,15天發芽。華東地區可直播於冷床中。實生苗二年後開花。播種溫度控制在15~18℃為宜,氣溫高於20℃易造成花畸形。播後澆透水。分球繁殖:小蒼蘭在母球基部每年新成新球,周徑6~7cm的可做為當年種翌年開花的球;周徑2cm以下的球可用於擴大繁殖,經培養後方可成為開花球。培養開花球通常作露地栽培,覆土6cm厚,成苗後每15天噴殺菌劑和采法特葉面肥1次,預防病苗的發生。
小蒼蘭的栽培管理:做切花用種球要求較高,一般以組培苗、種子、子球培養而生成的具有開花能力的球,周徑達6~7cm,重量達8g以上,其營養積累較充分且帶病菌少,產出的花枝質量好,為最理想的生產用球。已生產過一次切花的球,往往發生退化現象,且與外界環境反復接觸,感病、帶病機會較多,雖能開花,但往往影響切花質量失去切花意義,一般用於盆花。退化球丟棄。小蒼蘭栽植前必須打破其球根的休眠,一般在30℃下存放12周即可打破休眠,或在30C下存放半天,再用煙熏處理3天,在1m3的容器中燃燒稻殼或松樹枝葉,密閉,然後在25℃下存放3周。
種球的消毒通常在進行低溫春化前進行,除去棕褐色薄膜,用多菌靈液浸泡30min,晾乾。土壤以園土:泥炭土:素砂:廄肥按3:1:0.5:0.5配製培養土。廄肥要充分腐熟。用福爾馬林:水按1:40的比例配製消毒液,每平方米用10升,均勻施入土中,覆蓋2天後翻動土壤。使葯味散去,約經7天。栽種時圓錐狀球尖向上與土表平齊,內徑l4cm(二號桶子)的盆每盆可栽3個,也可視盆的大小而定,植後澆透水。
出芽前後保持充足的水分。隨後可逐漸減少澆水,保持土表稍干即可,抽墓時要求水分充足。溫度應控制在20℃以下,必要時遮蔭以促進發芽和生長。一般在營養生長階段溫度應控制在15~20℃,而在生育後期,白天在22℃,夜晚在14~15℃。成苗10~15天後開始追施液肥,每15天1次,以尿素:磷酸二氫鉀:水按1.5:1:2000的比例配製噴灑葉面。出蕾前後避免追肥。小蒼蘭莖稈纖細,在3~4片葉時容易倒伏,因此在3片葉剛開始生長時及時拉網或立桿扶直。
⑺ 這是什麼蘭花,根是球莖根
看它的根,明顯不是蘭花,而它的葉細看也不是蘭花慎鄭的革質葉片,而是有缺孝知伏消些紙質的味道,它的花是什麼樣子的呢?
⑻ 水仙花和蘭花區別,搞清這幾點不怕種錯
說道 水仙花 和 蘭花 區別,可能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它們的區別到底在哪,往往有人要買蘭花回來養殖卻買回來了水仙花。接下來我就帶大家了解水仙花和蘭花的特徵以及區別,搞清這幾點不怕種錯。
水仙花和蘭花有三種區別
蘭花的品種有著很多的種類,並且每個種類開出的花的顏色也是不一樣的。蘭花有著假鱗莖狀一般是橢圓形,花亭一般是側生的,會自然的垂落,開出來的花在它的花期當中不會自然脫落的。而且蘭花的花朵形狀比較大,萼片與花瓣是不長在一起的,蕊柱比較長,有一點向前彎曲,兩側還有悔源冊翅狀的物體。
總結: 本文已經詳細介紹了兩者的區別,以及兩種花的特徵,花友們看了這篇文章後,就不會種錯水仙花和蘭花了。
⑼ 蘭花長什麼樣
蘭花 球莖呈橢圓狀或者是梭形,葉片數量較多,花苞偏長,且萼片和花瓣分離,在養殖蘭花時需要為其提供18到25度的溫度環境,冬季將植株移至室內,而且蘭花害怕陽光的直哪猜射,因此為其提供充足的散射光即可,以免出現灼燒葉片的情況。
蘭花的形狀
1、形狀特徵
蘭李隱型花球莖呈橢圓狀或者是梭形,但是也有部分球莖延長成了莖塊狀,而蘭花的葉片數量較多,呈細長狀,其花苞片長,中部的萼片和花瓣分離,蕊柱較長而且向前彎曲,花粉團數量為兩個。
2、溫度環境
蘭花適宜生長在溫暖的環境中,在養殖蘭花時需要為其提供18到25度的溫度環境,夏季溫度較高時將植株移至陰涼處,冬季氣溫較低時則應該將蘭花移至室內,防止發生凍害。
3、光照條件
蘭花耐陰怕光,如果長時間在陽光下暴曬可能會出現枯葉的情況,因此在養殖時需要將其放置樹蔭下,保證充足的散射光照射,同時避免植株受到陽光的直射,有利於蘭花健康生長。
4、水肥管理
蘭花攜納耐旱怕肥,在養殖時需要等待其干透的時候進行澆透,同時做好排水措施,避免植株根部出現爛根的情況,並且需要每半個月為蘭花施撒一次稀薄的肥水,為其提供養分,促使植株快速生長。
⑽ 請問:這種有地下球莖,沒葉子,獨一支花劍,20多個紫色花苞,像蘭花,無香味的花是什麼花
圖中植物像是無葉美冠蘭,可以盆栽種植
種植前先在盆內鋪上粗石子,占盆深2/5左右,粗石培養土,厚3-5厘米,然後放入蘭草。上盆時注意根部要自展,不能捲曲。最後將蘭盆放置陰處。一個月內不宜直接曬太陽,並控制澆水,不宜太濕,以後放置地點宣選擇在半陰半陽、通風透氣,早上照到太陽的地方。
澆水
澆水在蘭花生長盛期,夏季一旦缺水,則盆蘭生長不良,蘭花需八分干、二分濕。澆水應著「干則澆,濕則停,適當偏干」的原則。澆水必須森芹澆透,不可澆半截水。澆水次數可視盆蘭的植料而定。 花卉植物栽敗肢種後,第一次澆水被稱為「定根水」。定根水必須澆足澆透。一般上盆後要連續澆水兩次,第一次澆水,見水從盆底孔流出後,再重澆一次。選擇適宜的澆水方法。夏季應避免在烈日暴曬下和中午高溫時澆水。澆水時間。在春、秋、冬三季,上午10點左右和下午4點以後是澆花的最適宜時間。
施肥
農家肥是很好的有機肥,但一定要堆放腐熟一年以上才能施用。可用這種肥液對水10-20倍澆施,盡量施在盆沿處,不接觸根部,不沾蘭葉。施用化肥時,要注意氮、磷、鉀的平衡,並嚴格控制濃度,葉藝苗要控制葉綠素的合成,不宜施氮肥此枯畢,也不可施含錳、鎂的肥料(如鈣鎂磷肥等),因為錳、鎂元素能加速葉綠素的合成對花藝蘭,如果培育大瓣型花,可適量增施氮肥。 以葉面噴肥為主,葉面噴肥既可通過蘭葉吸收補充蘭株的營養,又不會使肥接觸根部引起肥害,對蘭花來說是一種最好的施肥方式。只要在生長發育期,堅持10天左右進行一次葉面噴肥,完全可以養好蘭花,不需要往盆里施肥。可用翠姆磷酸二氫鉀和硼肥。 施肥要勤施薄施,少吃多餐:蘭花在發育生長期需要的肥料不多,對生長旺盛的健壯蘭株,可每隔10-15天施一次稀薄液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