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星屎」是隕石嗎
「天星屎」鋒慎陸的准確名稱叫做「雷公墨」。
雷公墨,是我國古人對隕石玻璃的稱呼。因其常於雷雨天中被雨水從岩層中沖刷脫落出來,以致古人誤以為是雷電造成的,是傳說中的雷公畫符遺留的墨塊。在暴雨傾瀉後銀頃的海南島,往往會發現地里有一種杏子大小,長約十幾厘米,樣子奇特的、黑色玻璃質石塊。孝謹由於它總是在雷雨之後出現,因此被稱為「雷公墨」。
2. 這是隕石嗎今天山上撿的
從你的圖片上看基茄,這個很像隕石,畢竟肉眼是無法准確判斷的,建議找專業機構鑒定一下比較好。
鑒定一塊樣品是否為隕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外表熔殼:隕石在隕落地面以前要穿越稠密的大氣層,隕石在降落過程中與大氣發生磨擦產生高溫,使其表面發生熔融而形成一層薄薄的熔殼。因此,新降落的隕石表面都有一層黑色的熔殼,厚度約為1毫米。
2.表面氣印:另外,由於隕石與大氣流之間的相互作用,隕石表面還會留下許多氣印,就象手指按下的手印。
3.內部金屬:鐵隕石和石鐵隕石內部是有金屬鐵組成,這些鐵的鎳含量很高(5%~10%)。球粒隕石內部也有金屬顆粒,在新鮮斷裂面上能看到細小的金屬顆粒。
4.磁性:正因為大多數隕石含有鐵,所以95%的隕石都能被磁鐵吸住。
5.球粒:大部分隕石是球粒隕搜明石(占總數的90%),這些隕石中有大量毫米大小的硅酸鹽球體,世鋒告稱作球粒。在球粒隕石的新鮮斷裂面上能看到圓形的球粒。
6.比重:鐵隕石的比重為8克/cm3,遠遠大於地球上一般岩石的比重。球粒隕石由於含有少量金屬,其比重也較重。
3. 我撿到了一塊石頭,好像是隕石,大家看看是不是真的
你在哪裡?這塊石頭很像是黑色宴空耐的玻璃隕石,俗稱「雷公墨晌春」。
如虧含果你是在海南或廣西,很可能就是了,因為那裡是黑色(有些是墨綠色的)玻璃隕石的集中產地。
當然,其他地方也不是絕對沒有這類隕石。只是海南和廣西最多,也很常見。
雷公墨
4. 雷公墨隕石多少錢一克
雷公墨不是隕石,雷公墨按斤賣,幾十上百元一斤。
石隕石重362克,降落於吉林,在吉林市和永吉縣,在1976年3月8日16日經當地村民李德輝收藏於手中,成交價格為637萬成交,每克為17600元一克,鐵隕石175克,據收藏家寶勒格沁 斯格所說是它父親傳下來,燃皮胡在當皮攔時的沙漠上撿到,成交價格為498萬,每克為28500元一克。
隕石沖擊熔融說
雷公墨的年齡值(0.75百萬年)否定它們是來自隕握橘石或月岩(45億年)。
雷公墨的形態多為一向延長的水滴狀、彈狀,這是因為撞擊地球物質而濺起液滴的典型形態。雷公墨常量元素含量與地球岩石接近,而與月球岩石和宇宙塵中的玻璃體差異較大。稀土元素球粒隕石標准化的雷公墨,稀土分配模型與天體岩石無共同點然而卻與頁岩和玄武岩的模型相似。K/U、K值投影也否定了雷公墨來自月球岩石的可能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雷公墨
5. 這個流星屎是什麼物質形成的
這個是一類玻璃隕石,俗稱「雷公墨」。因其常於雷雨天中被雨水從岩層中沖刷脫落出來,以致被誤以為是雷電造成的,附會於傳說中的雷公畫符遺留的墨塊,所以俗稱雷公墨。這東西多見於海南,在廣西和雲南也有發現。
雷公墨通常為墨黑色、漆黑色,標本的邊部因較薄而呈半透明的茶色。玻璃光澤,貝殼源梁狀斷口,全玻璃質,即使在電鏡下放大數千倍也表現出非晶質性和斷口特徵。個體大拆絕小不一旅裂姿,重量不等,一般為幾克至幾十克,個別達100克以上。
雷公墨的主要成分就是玻璃質,就是二氧化硅。其他還有少量的氧化鋁、氧化鐵,及微量鉀、鈉、鈣、鎂、鈦、錳等。
下面是雷公墨的成分:
6. 文昌在哪裡撿雷公墨
傳說文昌在岳陽樓撿雷公墨。這個故事的背景是南北朝時期,當時南方的楚國和北方的魏國在進行軍事沖突。楚國的名將文鴦在岳陽樓上觀望敵情時,不慎被敵方射中,身受重傷。文鴦的朋友雷貢前來探望,將一瓶墨汁送給文液手悄鴦,希望他能用來寫信傳達軍情。文薯段鴦用完了雷貢送來的墨汁,卻又急需寫信,於是請求雷貢再鬧渣送一瓶墨汁。雷貢卻找遍了整個城市都沒有找到墨汁,最後在岳陽樓下的一處石壁上找到了雷公墨。據說這種墨汁是雷公留下的,能夠在雨中不褪色,因此被稱為「雷公墨」。文昌得知這個消息後,就到岳陽樓下來撿雷公墨,以供自己使用。
7. 在田裡撿到一塊石頭,有誰知道是什麼石嗎
這叫雷公墨,悶喊祥民間稱雷公屎。滲缺其實就是玻璃螞搏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