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狗丁芽的學名叫什麼
沒有圖片,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植物,只能發幾種野菜的資料,供您參考哈!!!
刺嫩芽為五加科落葉小喬木。 學名 龍牙蔥木 , 俗稱刺老芽、刺龍牙。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
刺嫩芽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等。嫩芽可做菜、做湯,也可腌漬加工灌頭,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風味獨特。
薇菜是蕨類植物中紫萁科紫萁屬紫萁類孢子體嫩葉的加工品。包括紫萁和分株紫萁,又名牛毛廣。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薇菜作為蔬菜已有悠久的歷史,過去是救荒草,現已步入高檔餐桌,其經濟效益為一般蔬菜的4-5倍。野生薇菜鮮嫩味美,營養豐富,未展開的嫩葉尤為上品。薇菜既可鮮食,又可腌漬、干制。
長白山野生蕨菜,別名叫作龍頭菜、如意菜等。屬於鳳尾蕨科。 喜生於淺山區向陽地塊 , 多分布於稀疏針闊混交林。
蕨菜,早春新生葉拳卷,呈三叉奘。柄葉鮮嫩,披白色絨毛,此時為採集期。
蕨菜每100 g 鮮品含蛋白質0.43g 、脂肪 0.39g 、糖類3.6g、有機酸0.45g,並含有多種維生素。既可當蔬菜有可制飴糖、餅干 、代藕粉和葯品添加劑 。經常食用可治療高血壓、頭昏、子宮出血、關節炎等症,並對麻疹、流感有預防作用。
大葉芹:別名山芹菜,假茴芹,明葉菜,蜘蛛香,禪那木爾。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東北部,其嫩莖葉可食,翠綠多汁,清香爽口,營養豐富,是色、香、味俱佳的山野菜之一。每100g樣品中含維生素A 105mg、維生素E45.3mg、維生素C65.88mg、維生素B2 22.3mg、蛋白質2160mg、鐵30.6mg、鈣1280mg。另含多種氨基酸及維生素,全株及種子含揮發油。野生的大葉芹現為我國千噸級以上大宗出口的綠色產品之一。
黃花菜, 別名金針菜、金針花、萱草。黃花菜營養十分豐富,鮮品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維生素、鈣、磷、鐵,是著名的鹼性食品。黃花菜的葯用價值也很高,它含有多種氨基酸和秋火鹼等葯用物質,具有去濕利水、涼血除熱、止咳消煩、開胸寬膈的功效常食用可治療水腫、小便不利、帶下、黃疸、便血、崩漏、乳痛、要痛等症
刺五加、五加參。別名:五加皮、刺拐棒(中國東北)。五加科五加屬。生於山坡林中及路旁灌叢中;葯圃常有栽培。分布於華中、華東、華南和西南。根皮祛風濕、強筋骨,泡酒制五加皮酒(或製成五加皮散)。 根皮含揮發油、鞣質、棕桐酸、亞麻仁油酸、維生素A,B1。
嫩芽可食用,有一種奇特的美味。
長白山野生山白菜
別名東風菜、冬風草、仙白草、山白菜、小葉青、山蛤蘆、鑽山狗、白雲草、疙瘩葯、草三七、大耳毛、貓滑尖
蒲公英,別名:婆婆丁、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鳧公英、耩褥草、仆公英、仆公罌、地丁、金簪草、孛孛丁菜、黃花苗、黃花郎、鵓鴣英、白鼓丁、黃花地丁、蒲公丁、真痰草、狗乳草、奶汁草、殘飛墜、黃狗頭、卜地蜈蚣、鬼燈籠、羊奶奶草、雙英卜地、黃花草、古古丁、茅蘿卜、黃花三七。
小根蒜,百合科蔥屬。別名:菜芝、蕎子、藠子、祥谷菜、小根菜、薤根、大頭菜子、野蒜、小獨蒜、宅蒜、薤白頭
多年生草本,高達70厘米。鱗莖近球形,外被白色膜質鱗皮。葉基生;葉片線形,長20~40厘米,寬3~4毫米,先端漸尖,基部鞘狀,抱莖。花莖單一,直立,平滑無毛;傘形花序密而多花,近球形,頂生;花梗細,長約2厘米;花被6,長圓狀披針形,淡紫粉紅色或淡紫色;果為蒴果。花期6~8月。果期7~9月。
猴腿菜學名蹄蓋蕨菜,俗名綠莖菜、紫菜。一般生長在針闊混交林中或灌木叢中及溝邊河岸草地,株高80—90cm,分綠、紫兩個品種。長白山是我國主產區。猴腿菜含有各種營養素,比栽培蔬菜營養豐富,其味道鮮美而獨特,葯用價值與蕨菜相似,是著名的食、葯用山野菜之一。猴腿菜具有清熱解毒,潤肺理氣,補虛舒絡,止血殺蟲的功效,經常食用可治療高血壓、頭昏、子宮出血、關節炎等症,並對麻疹、流感有預防作用。
Ⅱ 浦公英草長什麼樣誰能告訴我
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圓錐辯雀狀,表物灶返罩飢面棕褐色,皺縮,葉邊緣有時具波狀齒或羽狀深裂,基部漸狹成葉柄,
Ⅲ 有認識這草的么,叫什麼名字啊。
地錦草為大戟科植物地錦或斑地錦的乾燥全草。地錦草別名草血竭、血見愁草、血見愁、鐵線草、血風草、猢猻頭草、撲地錦、奶花草、奶汁草、鋪地錦等,地錦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活血止血的功效。
別名:鐵線草、普瓣草、血風草、馬蟻草、草血竭、血見愁草、血見愁、小蟲兒卧單、雀兒卧單、猢猻頭草、撲地錦、奶花草、奶草、奶汁草、鋪地錦、鋪地紅、紅蓮草、斑鳩窩、三月黃花、地蓬草、鐵線馬齒莧、蜈蚣草、奶疳草、紅莖草、紅斑鳩窩、地馬桑、紅沙草、涼帽草、小蒼蠅翅草、紅絲草、小紅筋草、仙桃草、蓮子草、軟骨蓮子草、九龍吐珠草、地瓣草、糞腳草、糞觸腳、花被單、鋪地草被單草、星星草、斑雀草、多葉果、鳳凰窩、龍頭獅子草。
性味:味辛;性平
歸經:肺;肝;胃;大腸;膀胱經
功效分類:活血葯;止血葯;清熱解毒葯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活血止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鮮者可用15-30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撒。
Ⅳ 狗奶根是什麼植物
葯名 黃蘆木 別名 狗奶根、刀口葯、黃連、刺黃檗、小檗 漢語拼音 huang lu mu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Berberis amurensis Rupr. 葯理作用 1.降壓作用,尖刺鹼10mg注入麻醇犬股動脈,可此起給葯側下肢血管張,全身血壓顯著下降。此鹼具有利膽作用,強度較小檗鹼為弱,但較持入。40μg/ml能抑制小鼠腥水癌細胞的氧攝取。在體外無抗結核菌作用。在麻醇、二仙迷走神經切斷及人工呼吸的狗身上,尖刺鹼對腎上腺素引起的血壓上升及腎血這收縮有阻斷作用。 2.對平滑肌入心臟的作用,黃蘆木葉酊劑能引起動秀子宮肌收縮,加快心率,增加心肌收縮力,隱岩降低血壓。根制劑作用相比例尺 。歐小檗作用與大葉小檗相似,並能降低膽囊收縮張力,減少收縮次數,增加膽汁流量,減輕疼痛及炎症現象。 中葯化學成分 根含小檗鹼(berberine)1.16 %,小檗胺(berbamine)1.28%,還含葯根鹼(jatrorrhizine),大葉小檗鹼(berbamunine),氧化小檗鹼(oxyberberine),木蘭花鹼(magnoflorine),非洲防已鹼(columbamine),掌葉防已鹼(palmatine),尖刺鹼(oxyacanthine)。莖含小檗鹼、掌葉防已鹼。 功效 清熱燥濕;解毒 科纖攜手屬分類 小檗科 主治 腸炎;痢疾;慢性膽囊炎;急慢性肝炎;無名腫毒;丹毒濕疹;燙傷;目赤;口瘡 生態環境 生於海拔1250-2850m山坡灌叢中山溝、山區地埂上。 採收和儲藏 春、秋季採挖根及莖,洗凈,曬干。 資源分布 分布於東北、華北及山東、陝西等地。 動植物形態 黃蘆木,落葉灌木,高1-3cm。枝有溝,灰黃色,老枝灰色。刺粗大,常3分叉,稀單一,長8-20mm。葉5-7片簇生;葉柄長5-15mm;葉片長橢圓形、倒卵狀橢圓形或卵形,長3-8cm,寬2.5-5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漸狹下延成毀嫌柄,邊緣密生刺狀細鋸齒,齒距1-2mm,上面綠色,下面有時被白粉,網脈明顯。總狀花序開展或下垂,花序長4-10cm,有花10-25朵或稍多,花梗長5-10mm,花淡黃色;小苞片2,三角形;萼片倒卵形;花瓣橢圓形,先端微缺,內面近基部有1對蜜腺;雄蕊6,花葯瓣狀開裂;子房卵圓形,內含2胚珠,柱頭頭狀,扁圓形。漿果橢圓形,長約1cm,直徑6mm,鮮紅色,常被白粉,先端無宿存花柱。花期6-7月,果期8-9月。 功效分類 清熱燥濕葯;解毒葯 性味 味苦;性寒 葯材基源 為小檗科植物黃蘆木的根和莖、枝。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20g。外用:適量,研粉撒布或調敷;煎水洗或點眼。 出處 《中華本草》
Ⅳ 什麼是奶草
通奶草(學名:Euphorbia hypericifolia)為大戟科、大戟屬的植物。
分布於熱帶、台灣島、亞熱燃旅嫌帶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江西、四川、貴州、湖南、廣西、廣東、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30米至2,1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灌叢、曠野荒地、路旁或田間,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一年生草本,莖高皮手30厘米,無毛或被疏短柔毛。葉對生,葉片狹長圓形或倒卵形,長1-2.5厘米,寬4-8毫米,先端鈍或圓,基部圓形,常偏斜,不對稱,邊緣具細鋸齒,葉下面有時帶紫紅色,兩面被稀疏柔毛,或上面的早落;葉柄極短,長1-2毫米。
分布范圍
產於長江以南的江西、台灣鎮畢、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和雲南;近年在我國北京發現逸為野生的現象。廣布於世界熱帶和亞熱帶。模式標本采自東印度。
國內分布:產於長江以南的江西、台灣、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和雲南。
國外分布:廣布於世界熱帶和亞熱帶。
湖北分布:巴東,黃石,武漢。
Ⅵ 狗奶草,紅根,藍布正都是些什麼葯,謝謝!
狗奶草在我們這邊指的是枸杞的植株或者葉子
因為型悄枸杞瞎畝的形狀磨租森像。。。
紅根
和藍布應該都是土話
針對的那種葯物
不知道了
抱歉
!
Ⅶ 我們這有一種野生植物叫狗奶兒,學名叫啥
根據你的描述,應該是龍葵沒錯。龍葵是有毒的,尤其是沒有成熟的果實,中毒症狀與發芽的馬鈴薯中毒相同蠢正,會有頭痛,腹痛,腹瀉,昏迷等症狀,帶滲悔所以最好不要吃。作為葯用,它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的功效,可治疔瘡,癰腫,丹喊此毒,跌打損傷,慢性氣管炎,急性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