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千里香和九里香 有什麼區別 花卉
沒有區別,九里香的別稱為千里香,兩者是一種植物。
九里香又稱:石辣椒、九秋香亂陸、九樹香、七里香、千里香、萬里香、過山香、黃金桂、山黃皮、千隻眼、月橘。
九里香的形態特徵:
小喬木,高可達8米。樹枝是灰色或黃灰色的,但當年生枝綠色。葉3-5-7小葉,小葉倒卵形或倒卵形橢圓形,兩側常不對稱,長1-6厘米,寬中陪好0.5-3厘米,先端圓或鈍,有時稍凹,基部短尖,一側稍斜,邊緣全緣,平;葉柄極短。
擴展賣鉛資料:
九里香(又名千里香)的葯用價值:
根和葉被用作草葯。嘗起來有點辣,苦。性溫,毒性小,通經絡,氣血循環,血瘀,止痛,哮喘,腫脹,解毒。治療感冒、頭痛、胃痛、牙痛、風濕病、骨痛、腫脹和疼痛。
九里香(又名千里香)的食用價值:
作調味料,可去異味,增香辛。用於配製各種鹵湯及供製鹵牛肉、羊肉之用。
② 我們叫做千里香,但我想知道它的學名
又稱:七里香,萬里香,九秋香,九樹香,過山香,黃金桂,青木香,月橘。
為芸香科小喬木或灌木。以葉和帶葉嫩枝入葯,葯材名九里香。具行氣止痛、活血散瘀功效。主治胃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症。生於疏林中或乾燥的坡地,分布於廣東、福建、海南及廣西、湖南、貴州、雲南四省、自治區南部。
樹干及小枝白灰或淡黃灰色,略有光澤,當年生枝綠色,其橫切面呈鈍三角形,底邊近圓弧形。幼苗期的葉為單葉,其後為單小葉及二小葉,成長葉有小葉3~5、稀7片;小葉深綠色,葉面有光澤,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9cm,寬1.5~4cm,頂部狹長漸尖。
相關信息
千里香生長於低丘陵或海拔高的山地疏林或密林中;石灰岩地區較常見,花崗岩地區也有,有時為小面積范圍內的單優種。喜溫暖濕潤氣候,耐旱,不耐寒。最適年平均溫度15~18℃,最高月平均溫度27~29℃。
最低月平均溫度1~2℃,能耐極端最低溫度-7℃,年降雨量1000~1600mm為宜。以選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微鹼性土壤栽培為宜。
③ 千里香圖片
千里香圖片:
花序腋生及頂生,通常有花10朵以內,稀多達50餘朵;萼片卵形,長達2mm,邊緣有疏毛,宿存;花瓣倒披針形或狹長橢圓形,長達2cm,盛花時稍反折,散生淡黃色半透明油點。
雄蕊10枚,長短相間,花絲白色,線狀,比花柱略短,葯隔中央及頂端極少有油點;花柱綠色,細長,連子房長達12mm,柱頭甚大,比子房寬或等寬,子房2室。
果橙黃至朱紅色,狹長橢圓形,稀卵形,頂部漸狹,長1~2cm,寬5~14mm,有甚多干後凸起但中央窩點狀下陷的油點,種子1~2粒;種皮有棉質毛。花期4~9月,也有秋、冬開花,果期9~12月。
(3)什麼是千里香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千里香產於台灣、福建、廣東、海南及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省區的南部等地區,以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等地。
千里香生長於低丘陵或海拔高的山地疏林或密林中;石灰岩地區較常見,花崗岩地區也有,有時為小面積范圍內的單優種。喜溫暖濕潤氣候,耐旱,不耐寒。
最適年平均溫度15~18℃,最高月平均溫度27~29℃,最低月平均溫度1~2℃,能耐極端最低溫度-7℃,年降雨量1000~1600mm為宜。以選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微鹼性土壤栽培為宜。
採摘飽滿、成熟的朱紅色鮮果,在清水中揉搓,去掉果皮及浮在水面上的雜質和癟粒,晾乾備用。春、秋兩季均可播種,一般多採用春播,春播為3~5月均可,氣溫16℃~22℃時,播後25~35天發芽。
④ 水培植物千里香圖片及養育
九里香別名千里香、月橘,為芸香科、九里香屬常綠灌木,有時可長成小喬木樣。株姿優美,枝葉秀麗,花香濃郁。盆栽株高12米,多分枝,直立向上生長。干皮灰色或淡褐色,常有縱裂。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39枚,互生,卵形、匙狀倒卵形或近菱形,全緣,濃綠色有光澤。聚傘花序,花白色,徑約4厘米,花期710月。漿果近球形,肉質紅色,果熟期10月至翌年2月。 九里香產中國雲南、貴州、湖南、廣東、廣西、福建、台灣等地,以及亞洲其他一些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性喜氣候溫暖,不耐寒,北方地區均作盆栽,越冬室溫不可低於5℃。又喜環境濕潤而較耐蔭。在不少花木難生長的蔭地,它卻蔥蘢蒼郁,繁花茂密,很適合較蔭蔽的陽台、庭院蒔養。稍耐乾旱,忌積澇,對土壤要求不嚴,但盆栽仍以疏鬆、肥沃、含大量腐殖質、通透性能強的中性培養土為好。
⑤ 千里香的別名是青木香嗎
屬常綠灌木有時可長成小喬木樣,高3—7米,株姿優美,枝葉秀麗,花香濃郁。當年生枝、新葉的葉軸及花梗被稀疏微柔毛,其後變無毛。
中文學名
四樹九里香
拉丁學名
Murraya exotica L.
別 稱
七里香、千里香、萬里香、過山香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科
芸香科
屬
九里香屬
分布區域
中國及亞洲熱帶地區
收起
88%的人還看了
四樹九里香的茶
九里香文人樹圖片大全
九里香價格表
廣西九里香
四樹九里香簡介
中文名:四樹九里香
別稱:七里香、千里香、萬里香、過山香等
拉丁學名:Murraya exotica L.
科屬:芸香科九里香屬
產地分布:中國及亞洲熱帶地區
九里香又稱:石辣椒、九秋香、九樹香、七里香、千里卜沒鉛香、萬里香、過山香、黃金桂、山黃皮、千隻眼、月橘。
形態描述
屬常綠灌木有時可長成小喬木樣,高3—7米, 株姿優美,枝葉秀麗,花香濃郁。當年生枝、新葉的葉軸及花梗被稀疏微柔毛,其後變無毛。葉有小葉5—11片,小葉狹長披針形,長2—5厘米,寬8—20毫米,頂部長漸尖,型好兩側稍不對稱或對稱,干後暗褐黑色,油點微凸起,側脈隱約,每邊4—6條;小葉柄長2—4毫米。花期7~10月,傘房狀聚傘花序,多花,花白色;萼片及花瓣均4片;萼片基部合生,卵形,長不及1毫米;花瓣白色,長橢圓形,長4—5毫米,有油點;雄蕊8枚,長短相問,花絲長約4毫米,纖細;子房橢圓形,長約1毫米,花柱長約2毫米,柱頭不增大。果圓球形,徑10—12毫米,淡紅色,油點甚多,干後變褐色,有種子1—3粒;種皮膜質,平滑,漿果近球形,肉察仔質紅色,果熟期10月至翌年2月。果實氣香,味苦、辛,有麻舌感。
⑥ 九里香有什麼特徵
九里香是芸香科九里香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學名Murraya.paniculata,別名千里香、過山香、九秋香、月橘等。其樹姿優美,具有矮生的特性,葉小秀麗,花香濃郁,花白色,漿果近球形,肉質紅色。我國各地多盆栽,華南地區地栽,是製作盆景的材料。
聚傘花悄世備序,頂生或生於上部葉腋內,花多數,徑4厘米左右。萼片5,極小。花瓣5,白色,倒披針形,長1.2~1.5厘米,向外彎。雄蕊10,生於伸長花盤啟毀的周圍,花絲白色。花期7~10月,果熟期10月至翌年2月。返塵漿果近球形,直徑0.6~1厘米,紅色。地栽長成喬木時樹高可達3~8米,多分枝,質堅韌,不易折斷,無刺。奇數羽狀復葉,長8~13厘米,有小葉3~9片,互生,小葉卵形、匙狀倒卵形或近菱形,最寬處在中部以上,全緣或有圓鋸齒,濃綠色,有光澤。
喜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環境,也耐半陰。喜溫暖,最適宜生長溫度20~32℃,不耐寒,-2℃出現凍害,室溫過低易掉葉,影響翌年生長。稍耐乾旱,忌澇,對土壤要求不嚴,喜疏鬆、含腐殖質豐富的微酸性土壤。
⑦ 千里香是什麼調料
可去異味,增香辛。用於配製各種鹵湯及鹵牛肉、羊肉之用。
千里香(學名:Murraya paniculata (L.) Jack.),又稱:七里香,萬里香,九秋香,九樹香,過山香,黃金桂,青木香,月橘。為芸香科小喬木或灌木。以葉和帶葉嫩枝入葯,葯材名九里香。
具行氣止痛、活血散瘀功效。主洞或攔治胃痛、風濕納胡痹痛、跌打損傷等症。生於疏林中或乾燥的坡地,分布於廣東、福建、海南及廣西、湖南、貴州、雲南四省、自治區南部。
(7)什麼是千里香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千里香鹵花生的做法,准備材料:花生:1000克、小茴香:一小把、大料:2粒、千里香:一小把、草果:1個、香葉:6片、鹽:5勺。
1、花生用清水清洗干凈,然後瀝干水分備用。
⑧ 千里香是什麼香料
千里香為芸香科小喬木植物。生於低丘陵或海拔高的山地疏林或密林中。石灰岩地區較常見,花崗岩地區也有,有時為小面積范圍內的單優種。喜溫暖濕潤氣候,耐旱,不耐寒。
根、葉用作草葯。味微辛,苦而麻辣。性溫,有小毒,通經絡,行氣,活血,散瘀,止痛,鎮驚,消腫,解毒。治感冒、頭痛、胃痛、牙痛、風濕骨痛、跌打腫痛。
(8)什麼是千里香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扦插繁殖
宜在春季或雨季7~8月進行,剪取組織充實、中等成熟、表皮灰綠色的1年生以上的枝條做插條,當年生的嫩枝條不宜採用。插條長10~15cm,具4~5節,將第1~2節間葉片剪掉,以減少葉面水分蒸發。為擴大發根面及吸水量,剪口要求斜剪平整,以提高扦插成活率。溫度在18℃~25℃,插後35~40天生根,如果溫度低於18℃,會推遲5~7天生根。
如用"根太陽"生根劑處理生根會更快,處理方法:用350倍液生根劑和黃泥混合成泥漿,將扦穗剪口蘸點混漿,處理後待泥漿干後插於育苗池,插於育苗池時要先用棍棒插孔後再插苗,以防黃泥漿脫離插穗,影響生根效果。扦插介質可直接用河沙或黃泥,株行距為9cmx12cm,插後要用70%~80%的遮陰網遮蓋,然後澆透水,以後每天噴1~2次水,保持床內土壤濕潤即可。溫度18℃~25℃,插後20~25天可發根。
⑨ 千里香是什麼
千里香為芸香科小喬木植物。生於低丘陵或海拔高的山地疏林或密林中。石灰岩地區較常見,花崗岩地區也有,有時為小面積范圍內的單優種。根、葉用作草葯。味微辛,苦而麻辣。性溫,有小毒,通經絡,行氣,活血,散瘀,止痛,鎮驚,消腫,解毒。治感冒、頭痛、胃痛、牙弊啟痛、風濕骨痛、跌打腫痛。
----------------
形態特徵
小喬木,高達12米。樹干及小枝白灰或淡黃灰色,略有光澤,當年生枝綠色,其橫切面呈鈍三角形,底邊近圓弧形。幼苗期的葉為單葉,其後為單小葉及二小葉,成長葉有小葉3-5、稀7片;小葉深綠色,葉面有光澤,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9厘米,寬1.5-4厘米,頂部狹長漸尖,稀短尖,基部短尖,兩側對稱或一側偏斜,邊全緣,波浪狀起伏,側脈每邊4-8條;小葉柄長不足1厘米。花序腋生及頂生,通常有花10朵以內,稀多達50餘朵;萼片卵形,長達2毫米,邊緣有疏毛,宿存;花瓣倒披針形或狹長橢圓形,長達2厘米,盛花時稍反折,散生淡黃色燃態半透明油點;雄蕊10枚,長短相間,花絲白色,線狀,比花柱略短,葯隔中央及頂端極少有油點;花柱綠租段如色,細長,連子房長達12毫米,柱頭甚大,比子房寬或等寬,子房2室。果橙黃至朱紅色,狹長橢圓形,稀卵形,頂部漸狹,長1-2厘米,寬5-14毫米,有甚多干後凸起但中央窩點狀下陷的油點,種子1-2粒;種皮有棉質毛。花期4-9月,也有秋、冬開花,果期9-12月。[1]
⑩ 千里香花長什麼樣子用那種土養
千里香為小喬木,高達12m。樹干及小枝白灰或淡黃灰色,略有光澤,當年生枝綠色,其橫切面呈鈍三角形,底邊近圓弧形。千里香宜選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微鹼性土壤栽培為宜。
幼苗期的葉為單葉,其後為單小葉及二小葉,成長葉有小葉3~5、稀7片;小葉深綠色,葉面有光澤,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9cm,寬1.5~4cm,頂部狹長漸尖,稀短尖,基部短尖,兩側對稱或一側偏斜,邊全緣,波浪狀起伏,側脈每邊4~8條;小葉柄長不足1cm。
花序腋生及頂生,通常有花10朵以內,稀多達50餘朵;萼片卵形,長達2mm,邊緣有疏毛,宿存;花瓣倒披針形或狹長橢圓形,長達2cm,盛花時稍反折,散生淡黃色半透明油點;雄蕊10枚,長短相間,花絲白色,線狀,比花柱略短,葯隔中央及頂端極少有油點;花柱綠色,細長,連子房長達12mm,柱頭甚大,比子房寬或等寬,子房2室。
果橙黃至朱紅色,狹長橢圓形,稀卵形,頂部漸狹,長1~2cm,寬5~14mm,有甚多干後凸起但中央窩點狀下陷的油點,種子1~2粒;種皮有棉質毛。花期4~9月,也有秋、冬開花,果期9~12月。
拓展資料:
千里香(學名:Murraya paniculata (L.) Jack.),又稱:七里香,萬里香,九秋香,九樹香,過山香,黃金桂,青木香,月橘。為芸香科小喬木或灌木。
以葉和帶葉嫩枝入葯,葯悶則材名九里香。具行氣止痛、活血散瘀功效。主治胃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症。生於疏林中或乾燥的坡地,分布於廣東、福建、海南及廣西絕罩讓、湖南、貴州、並局雲南四省、自治區南部。
千里香生長於低丘陵或海拔高的山地疏林或密林中;石灰岩地區較常見,花崗岩地區也有,有時為小面積范圍內的單優種。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旱,不耐寒。最適年平均溫度15~18℃,最高月平均溫度27~29℃,最低月平均溫度1~2℃,能耐極端最低溫度-7℃,年降雨量1000~1600mm為宜。
參考資料:網路—千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