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知識 » 幼兒園區域規則里的小圖片怎麼畫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幼兒園區域規則里的小圖片怎麼畫

發布時間: 2023-03-30 06:38:42

Ⅰ 幼兒園圖文並茂的美術區活動規則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小朋友也不例外,他們不僅也愛美。而且表現美的方法比我們更為獨特、富有創造性。那怎樣才能將幼兒美的創造性得以迅速提高呢?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當在幼兒自身的基礎上,充分運用環境的影響,著力培養和加強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而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術教學活動,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 一、美術活動組織形式 (一)美術活動的重要性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是幼兒藝術活動中的一部分,是幼兒園教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幼兒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像力、審美力以及創造性思維,使之得以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綱要》在幼兒藝術教育的目標中明確規定:「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二)組織形式 因此,美術活動採用區域小組形式開展,能夠很好地體現幼兒教育家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頭腦、眼睛、雙手、嘴、空間、時間),使幼兒獲得最好的樂趣和滿足。區域小組活動是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進行的一種帶有學習性質的活動。在區域小組活動中孩子真正擁有了學習的自主權。美術活動通過區域小組學習,引發幼兒自主參與美術活動,從而激發幼兒對美的敏感性,提升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讓幼兒用自己的方式欣賞美,表現美展示童真,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性。 (三)美術活動採用區域小組形式開展的價值 美術活動採用區域小組形式開展,能夠給予幼兒一個自由的時間和空間,使幼兒獲得更大的樂趣和滿足。對幼兒健康個性的形成,創新意識的培養,具有積極意義。因此,老師要充分發揮美術教育特有的功能,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徵,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形、色、材料等美術基本元素和造型規律。 二、美工區的創建 鑒於《綱要》的指導及幼兒美術活動的特徵,我覺得教師應把美工區創設成為一個讓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小天地。為他們的游戲、學習與創作提供適當的環境和條件,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使幼兒自由地觀察,欣賞各種不同的藝術品,任意選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與同伴友好地合作,有條理地進行各種美術活動,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與認識,從而塑造幼兒的審美能力,在美工區的創設過程中,應考慮以下幾點: (一)位置與空間 在美工區的建立上,我認為最好選在靠窗檯、近水源的地方,便於幼兒在活動中自由取、換水,更重要的是採光好,利於保護幼兒視力,有條件的教室內,還要考慮其空間位置應利於幼兒進行個體活動,自由組合活動,稍作調整,又可進行小組活動。區內除了設置工具、材料櫃外,應保留有一定位置的牆壁圖板,供兩名以上幼兒自由組合進行各種粘貼或繪畫活動(插入圖片:如「塗鴉」牆,幼兒可以在活動的過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欣賞、共同提高),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提供空間環境上的有利條件。 (二)有序地提供材料與工具 材料櫃可以選擇一米以下的櫃子(但是要避免使用兩邊穿透型櫃子),櫃子可分3-4層,分門別類擺放工具與材料,大家可以參考《寶安區幼兒園教育教學指引》對於美工區投放材料的指引。 投放的工具與材料的應有相對固定的位置,不同的工具筐設有不同的標記,且與櫃子擺放位置上的標記相同,以利於幼兒按標記所示,有序地取放,養成良好的自我服務能力,及做事有條理的習慣(如:標志可以根據需要用圖片、數字、字母及孩子認識的漢字等)。 (三)材料的安全性 當然,我們在投放材料時,首先要考慮到的是材料的安全性,材料的安全性關乎幼兒的身心健康,他們對危險認知的缺乏就要求我們必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提供的設施必須是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生產的,材料要排除安全隱患或老師要指導幼兒如何使用,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現。 美工區的設置除了空間位置,材料,藝術氛圍的創設外,更重要的是為了孩子創造一種自由、愉快、和諧的民主氣氛,使他們能在自由的游戲中學習和創作,從而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發展自我。 三、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角色定為不當,不會指導 在活動中,幼兒是活動的主人,幼兒可以自主選擇材料,自主選擇活動方法,甚至到不同的區域選擇需要的材料加以綜合,分工合作,進行自製表達。但是往往在開展區域活動過程中,常常是我們的老師在做主人,老師說,孩子做,重結果、輕過程。老師沒有按綱要精神做好觀察者、指導者、合作者的角色。 (二)材料投放中存在的問題 1.活動材料單一。 單一的材料不僅游戲性不強,不能讓幼兒感到新鮮有趣,具了解,我們部分幼兒園或班級有的材料一放就是 一、二個月,甚至一學期毫無變化。材料缺少經常性的更新和變化不能使孩子產生興奮情緒和操作的慾望,也就談不上主動參與活動了。 2.活動材料只注重美觀,操作性不強。 為了引起幼兒的興趣,設計的操作活動材料只注意外形的美觀和情節性而做得很復雜,不便於幼兒操作,甚至忽視了材料中干擾幼兒的不利因素,這樣的操作活動材料也不利於幼兒的發展。 3.材料提供無層次性,滿足不了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操作需要。 不少教師提供的材料往往是「一刀切」,整個操作活動材料都一樣,或者材料不一樣,但體現的要求同一層次。有的幼兒能很快理解新活動的玩法,積極投入到操作過程中去,而有的幼兒則感到困難,甚至無從下手。 4.操作活動材料過多,目的性不明確,不利於幼兒探究能力的發展 活動區材料投放豐富程度直接關繫到幼兒活動的質量,但是,投放的材料並不是越多越好,因為幼兒的注意力具有不穩定性。過多過雜的材料投放,盡管能吸引幼兒,但也容易讓幼兒分心,不能專一地進行活動。 5.廢舊物品和一物多用的材料較少,對部分操作材料的教育價值挖掘不夠。 老師現在就知道要引導幼兒廢物利用,但是老師在廢舊材料的投放中具有盲目性,只是隨便投放,孩子不會利用,最後只能當作垃圾丟棄。 (三)幼兒的進區常規沒有得到有效培養 如今,老師都知道孩子的常規培養很重要,經常會花心思來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但是,有些老師喜歡當嚴格的領導者、控制者,要孩子這個可以做,那個不可以做,只能「我說你做」。一學期、一年或三年下來,老師還說時間白白浪費了,孩子的常規還是「不好,」原因在哪,這是一個需要我們深思的問題。 四、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應對策略 (一)幼兒自主選擇,教師隨機指導 《寶安區幼兒園教學教學指引》清楚地告訴我們,重點區域指導的原則是:幼兒操作在前,教師指導在後,即幼兒應先運用教師提供的材料進行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觀察孩子、給與適當的指導。進區過程中,教師不必要求幼兒一定要完成什麼任務,而是重視活動過程中,幼兒是否能運用已有經驗與技能進行新的探索活動,活躍其思維發展,加強想像與創造力的開拓。在此過程中,教師對不同水平的幼兒應給予不同層次的指導。 例如:大班在開展區域美術活動粘貼《花瓶》中,能力強的孩子進區後可自由結伴選擇材料開始製作,老師應把提高幼兒的表現慾望放在首位,引導他們逐步學會討論製作的主題,協商分工與合作,以及如何分配材料與工具等,指導他們粘貼或畫出不同樣式的花瓶,配上不同種類的花,共同協商畫面構圖、組合與布局,然後添畫其它東西和背景,啟發他們分享合作與成功的喜悅。能力一般的孩子可安排進行個別指導,鼓勵他們互相觀摩、互相啟發學習,大膽嘗試。可以讓他們部分模仿局部,然後進行自己的拼貼。能力較弱的孩子(完全不會模範、困難較多或不敢動手的孩子),教

Ⅱ 幼兒園中班各個區域進區規則有哪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為幼兒的探索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支持和引發幼兒的操作擺弄、探究、實驗、製作等活動,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發現主動建構有關的知識經驗。而區域活動,是指教師根據教育的目標和幼兒發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能力,以操作擺弄為主的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的活動.正好驗證了這一理念的科學合理性。
我們遵循這樣的教育理念,開展了中班區域活動的創設與布置。
中八班區域活動的創設共設置了七個區角,分別是美工區、益智區、建構區、科學區、數學區、語言區和圖書角。每個區角可以容納四個以上小朋友,其中圖書區有兩塊,所有事實上有八個區域,這樣足夠容納我們全班33個小朋友。
我們在區域創設時,考慮的是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根據中班幼兒的發展水平,設置相應的游戲內容,比如在科學區、益智區我們設置拼圖、鑰匙鎖對對碰、擰螺絲、穿珠子、會變的顏色(旋轉的紙片)等幼兒的手部動作能夠完成的操作;提供激發科學探索慾望的游戲,比如乒乓球花轉轉轉、欺騙眼睛的線條、摩擦生電等等內容,通過操作,發現它的奇妙之處,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從而產生對科學現象的探究的慾望。
我們在數學區創設葉子花朵配對游戲,根據葉子的數量找到標有相應數字的花朵,提供各種形狀拼娃娃的游戲,讓小朋友用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圖形拼出娃娃,然後數一數娃娃身上的各種圖形各有幾個,提供拼雞蛋的游戲,進行數字和圓點配對,並且根據不同的缺口進行對應,訓練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辨別能力,提供排排隊的游戲,讓幼兒根據前面圖片上動物的數量,接著給下面的空格中放上相應數量的動物,從而建立數量的概念,提供圖片接龍的游戲,根據圖片的圖案給圖片一張張接龍,在操作中知道接龍的概念,訓練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我們在美工區提供的更多的是一些美工活動的材料,這些材料可以讓小朋友在教學活動之後,需要進行什麼美工活動,就可以用使用這些材料來進行,也可以根據自己心裡的想法,來進行自由繪畫。當然我們也有一些半成品,比如信封木偶的製作,紙筒木偶的製作等等,幫助孩子在自己沒有想法的時候啟發他們進行製作活動。另外,折紙活動是我們本學期的學習的重點,所以我們在美工區也提供了彩色紙等材料,讓小朋友無論在課余休息的時候還是區域活動的時候都可以來學習折紙,材料隨取隨用。
建構區我們主要提供的是現成的積木、插塑、雪花片、蘑菇釘和拼接玩具,讓幼兒通過拼搭、建構等活動鍛煉手腦的活動,促進智力的發展。
我們的語言區的創設改變了一般的方式,主要是利用了睡眠室的牆壁,充分利用空間,主要也是考慮到活動室的場地不夠,所以進行場地巧妙利用。我們用的是布袋的工具,把一些製作好的材料裝到布袋中,平時貼在牆壁上,不佔用空間,需要用的時候,配上一張小圓桌,小朋友把椅子搬過去就可以玩了。裡面的內容也很豐富,主要看圖講述、排圖講述、說說量詞、一字開花、讀讀古詩、看看認認、創編故事等等。這些游戲開始玩的時候,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慢慢地他們熟悉游戲的方法之後,就可以自己玩,還可以兩個人一起玩,一個出題,一個答題的方式進行,玩起來會很有趣。
圖書區也是採用布袋的方式來放置,一是為了節省空間,第二考慮的理由是也是在睡眠室里,因為那裡是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達到動靜的內容相對分割目的。
我們進區牌用的是插照片的方法。我們看到過,其他幼兒園用一塊集中的分區牌來分配區域,但是我們是把進區牌直接貼在區域櫃子上,目的是讓小朋友更加明確自己所在的區域,因為我發現小朋友對牌子與具體的區域的對應還不能做到。每一個區域的進區牌上查滿了四張照片,其他幼兒就不能進入了,這是我們給制定的規則,小朋友只要按照這個規則,就可以做到自己選擇區域,並且做到合理分配了。
另外為了培養幼兒自己收拾整理區域材料的能力,我在物品的擺放上,貼上了標簽。標簽一共有兩個同樣的標簽一個貼在裝材料的盒子上,另一個貼在放置的櫃子上,以便小朋友將物品與放置位置對應。並且在不同的區域上貼上不同顏色的標簽,以便幼兒區分。這也有助於訓練幼兒的分類能力能力,養成良好的物品歸類擺放的習慣。

Ⅲ 美工區區域規則是什麼

美工區區域規則:

1、小心用剪刀。

2、保持桌面干凈。

3、不亂塗亂畫。

4、保持衣服干凈。

區域目標:

1.鍛煉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2.提高幼兒的創造想像空間。

3.培養幼兒的專注力。

4.珍惜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

美工區為幼兒提供繪畫、手工等活動的條件,對培養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等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

幼兒園美工區的界定:

幼兒園美工區活動是為幼兒提供一個自由欣賞和創作的重要場所,是一個讓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小天地,它為幼兒的游戲、學習與創作提供適當的環境和條件,營造寬松、愉快而有要求的氛圍。

在這個區域內,幼兒可以操作各種材料,選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與同伴友好地合作,用繪畫或手工這些外在的符號形式,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興趣來表達自己的體驗和情感,施展自己的才能,任意享受創造活動的快樂,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幼兒園美工區活動是幼兒園美工教學的重要補充形式。

Ⅳ 幼兒園關於安全的區域

大班區域活動設計——安全在我心 活動目標: 1、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識 知道發生火災以後簡單的自救方法。 2、幫助幼兒認識生活常見的標志,主要認識:當心觸電 當心中毒 禁止煙火,小心燙傷等。活動重點: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識 知道發生火災以後簡單的自救方法。 活動難點: 幫助幼兒認識生活常見的標志,主要認識:當心觸電 當心中毒 禁止煙火,小心燙傷等。 活動准備: 閱讀區:安全標志圖片一套,安全故事書,安全事故的圖片。 手工區:「安全圖片展覽」、「安全簡報」的製作。 美工區:蠟筆、畫紙、卡紙。 活動過程: 一、聆聽故事,吸引幼兒興趣,引出話題。 教師:有一個小朋友,他叫樂樂,有一天,樂樂跟媽媽一起去逛百貨公司,過馬路時,樂樂不聽媽媽的勸導,甩開媽媽的手,在馬路橫沖直撞,最後被一輛電動車撞傷…… 提問: 過馬路時要不要牽住大人的手? 馬路上,能不能橫沖直撞,或者和朋友打打鬧鬧? 在沒有人行道的道路上行走時,可不可以並行? 樂樂是不是好孩子?要不要向樂樂學習? 2.向幼兒展示交通標志圖樣 向幼兒逐一展示交通標志圖樣:警告標志、禁令標志、指示標志、指路標志、道路施工教師出示一些安全標志的圖片。今天鍾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些安全的標志圖片,請我們的小朋友們一起來看看,誰能很快的把這些圖片標志認出來。教師一一出示相應的圖片。 當心觸電:警示我們這里有電,危險,告訴我們小朋友不要用手摸更不能進去玩,要遠離這個地方。 當心中毒:提醒我們這里的物品有劇毒,千萬不能用手去摸。禁止煙火:告訴我們這里堆放的物品都是易燃物品,禁止在這里點火,抽煙,放鞭炮。否則會發生火災。 安全標志等。 今天我們區域活動的名字叫「安全在我心」。 二、介紹區角材料及活動要求 1、在閱讀區中:老師准備了一些安全標志圖片一套,安全故事書,安全事故的圖片。小朋友們可以在區角中進行閱讀這些圖片。看看那些圖片是你認識的,不同的圖片標志代表了什麼意思。 2、在手工區中:老師准備了各種的卡紙、畫筆,小朋友們可以進行設計「安全圖片展覽」、「安全簡報」的製作。 3、在美工區中:老師准備了蠟筆、畫紙、卡紙,小朋友們可以為我們幼兒園和教室的每一個角落進行設計各種安全的標志圖片,然後在把它們貼到相應的位置。 三、幼兒自主選擇區域進行活動。 四、教師觀察幼兒活動情況,並進行適當的指導。 五、播放音樂,組織幼兒收拾整理材料。 六、交流、分享、評價環節 1、小朋友,剛才你們都設計了那些安全標志圖片,我們在平時的時候看到這些標志也要銘記在心。 2、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教師那些地方需要貼上一些安全標志。 ================================================================== 小班區域安全活動設計——安全我知道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常見的安全標志。 2、培養幼兒在不同場合應注意的安全意識。 活動重點: 了解一些常見的安全標志。 活動難點: 培養幼兒在不同場合應注意的安全意識。 活動准備: 一些常見的安全標志圖片、書箱。 安全標志輪廓圖。 美工用具。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1、(出示一些常見的安全標志圖片)小朋友,你們知道這些是什麼嗎? 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呢? 2、這些呀是安全標志,是告訴我們什麼地方是應該注意安全。 二、介紹活動材料。 1、今天我們的區域活動就和這些標志有關,哪我們要進行哪些活動呢?跟著老師一起來看看吧! 美工區:(出示標志輪廓圖)這些標志還少了什麼呀?哪請小朋友把它添上去吧!但是你們先要想想什麼地方應該塗什麼顏色呢?一定不能塗錯了! 表演區:(出示紅、綠燈)你們看這是什麼呀?今天你們還可以和一些小朋友來玩紅綠燈的游戲。紅燈亮的時候要怎麼樣呢?綠燈亮的時候要怎麼樣呢? 閱讀區:在圖書區投放了一些有關安全標志的圖書,你們可以去看看都有些什麼安全標志呢,是告訴我們要注意什麼的呢? 三、組織幼兒進區區域。 1、提出區域規則。在進區的時候,你先要想好來你要進什麼區角。但是我們進區域時 我們先要拿好進區卡,只有拿到了進區卡的小朋友才能到區角裡面去活動,如果你去的哪個區角里的卡插滿了,你就不能再進這個區了,只有把卡插在哪個區里,你就在哪個區里活動。當老師放音樂時候,小朋友就趕緊把區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處。在區域中不能大聲喧嘩,靜靜的玩。 2、教師巡迴指導幼兒進行區域活動。 四、收拾材料,結束游戲。 小結小朋友進區觀看的情況,表揚有序進區的幼兒,對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兒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