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知識 » 如何自測寶寶肌張力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如何自測寶寶肌張力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3-26 14:59:46

❶ 作為一名媽媽,應該怎麼判斷寶寶的胳膊肌張力高不高呢

一般初為人母的媽媽們對寶寶的一些特殊表現總是會驚慌失措,擔心自己的寶寶是不是健康有問題。比如有時候看到嬰兒的小手經常握拳,掰起來比較費勁,或者是小腳丫總是會內扣,撫摸起來也不容易放鬆。那麼應該怎樣判斷嬰兒肌張力高呢?

倘若嬰兒在全身肌肉上一直焦慮不安,媽媽們要根據多撫摸來減輕嬰兒的這類情況。假如根據撫摸可以使小寶寶的身體獲得釋放壓力,那麼就無須焦慮不安。這僅僅嬰兒在出世之後對自然環境的融入上的主要表現。假如把小孩抱起來或是平在床上,小孩的頸部不能夠伸出,日常嬰兒撫觸也不可以緩解,應盡早帶娃去婦幼保健醫院或是兒科醫院就醫。

❷ 怎樣判斷嬰兒肌張力高

寶寶肌張力遲帆高的孩子常常表現為更易激惹畝旦猜,聞聲驚嚇,持續哭叫,入睡困難,穿衣時難以將迅型其手臂插入袖內,洗澡時難將拳頭掰開,當下肢進入浴盆或水面時,孩子

❸ 寶寶肌張力異常是因為什麼引起的如何改善

圖2:左邊是正常嬰兒,右邊是「肌張力低」的嬰兒,俗稱「Floppy Baby」(松軟兒)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肌張力異常」寶寶,身體會同時出現兩種異常情況,就是有部分肌肉是「肌張力高」,有部分肌肉可能又「肌張力低」,容易把家長搞糊塗。

2|為什麼會「肌張力異常」?

那麼為什麼有少數的寶寶,會出現肌張力異常呢?這說起來原因就比較多了。比如有先天遺傳原因,也有後天發育原因。但是比較常見的情況是:如果肌張力高,往往是因為腦癱、脊髓損傷導致;而肌張力低,往往可能是唐氏綜合症、核黃疸、腦炎導致。

那麼反過來說,如果寶寶明顯肌張力高,家長可能就要去想想是否「腦癱」導致;明顯肌張力低,就要考慮一下是否「唐氏兒」——所以說肌張力異常,對家長來說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警示信號!

說到這里,可能有的寶媽就有點緊張。但請注意,這里我們說的「肌張力高」或者「肌張力低」,是真正臨床意義上的「肌張力異常」,是寶寶的「病」,需要治療的;而大家經常聽到兒童保健醫生說的寶寶肌張力有點「高」或「低」,其實絕大多數時候,只是寶寶個體發育的輕微差異,雖然略微高了點低了點,但都在正常范圍內!寶媽不用擔心,這種情況不是「病」,不用害怕!

3|如何檢查「肌張力異常」?

無論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無論是臨床「病症」的還是個體發育差異,肌張力異常的寶寶,越早發現越早干預就越好!所以對寶媽來說,我們要了解一下如何檢查「肌張力異常」

雖然有一些很明顯的指征,比如寶寶如果肌張力高,平躺的時候,往往會雙腳交叉,形成「剪刀腳」,這樣家長換紙尿褲都會比較費勁;比如寶寶如果肌張力低,那可能一直坐不起來等等。但是請注意,這些零星的指征,不是特別准確,有時會誤導家長。

家長在護理寶寶過程中,如果想看看「肌張力」是否正常,真正要做的其實是下面兩件事:

1,仔細對照各月齡發育指標,看看寶寶是否發育落後,是否有一些異常的信號(看這篇文章:《0-5歲各階段發育指標,以及異常信號是什麼?》)

2,如果寶寶發育落後,寶媽在育兒過程中,又感覺寶寶似乎有點「肌張力異常」,那麼盡快去醫院,尋求專業的肌張力篩查

也就是說,我們不建議家長在家裡胡思亂想,或者在網上詢問別的寶媽。寶媽真正應該做的就是看寶寶是否發育遲緩;如果是的話,就去醫院做專業檢查,這樣才靠譜!

4|如何治療和護理?

肌張力異常的治療,主要包括「葯物治療」和「物理理療」兩種方式。這兩種治療,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之下進行。這是非常專業的知識,對寶媽來說一般不用去了解,所以我們這里不多說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前面說了,大多數所謂「肌張力異常」的寶寶,其實不是真的病了,而只是個體發育的差異。那麼這些寶寶,可以平時在家裡對他們使用「物理理療」,也就是各種康復訓練和身體運動、游戲。比如「趴著玩」等等。(點這里:趴著玩,到底怎麼玩?)

5|劃幾個重點

第一,對大多數家長來說,「肌張力異常」只是寶寶個體發育差異,並不是病,更不是腦癱!所以不要害怕!多讓寶寶康復訓練和活動,讓寶寶發育跟上來就可以了

第二,但是對肌張力也要重視,寶媽需要關注寶寶各月齡的發育指標,看是否達標了,是否出現了異常情況!

第三,如果臨床篩查肌張力異常,那需要醫生等專業人員治療,並且一般來說,治療效果都是非常有限的!

❹ 寶寶的肌張力,我們應該如何判斷,分什麼不同情況

引言:肌張力障礙就是指肌肉的張力。這是指嬰兒肌肉在清醒或放鬆狀態下的緊張程度。一般在給嬰兒進行檢查時,醫生會對嬰兒進行這個檢查。醫生一般通過嬰兒四肢和關節的活動進行觀察。那麼,寶寶的肌張力,我們應該如何判斷?

父母如發現嬰兒出現以上症狀,應盡快到醫院檢查,排除腦部異常和遺傳性疾病,找出病因後進行針對性治療。父母除了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外,還可以進行適度的被動按摩操作,使寶寶的肌肉張力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