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唐朝後宮妃嬪的服飾、發型、發飾,宮中的規矩,宮殿的擺設。。。。。。。。
隋唐時代國家強盛,文化發達,風氣開放,隋唐仕女們是美艷的、充滿自信的,發型、發飾也是千變萬化,就象坦盪無羈的女兒的心,盡所能想到的一切可能來梳發、飾發,發型喜歡高大,發飾喜歡繁麗,抒發自己的追求,自己關於愛情、春天和天堂的幸福夢想,還有難以言說的一絲絲惆悵。所以有無數樣式的發髻,無數神仙瑞獸、奇花異草的花樣,奇光閃爍的珠寶,裝點在發髻上。這是元氣充沛的年代,令無數後代的婦女艷羨。%A82{
j:<E=[Kl
)j6S<mn
;yHA.}
隋煬帝時,後宮中多奢華的裝飾,宮女梳有九貞髻、側髻,還有坐愁髻,徐士俊《十髻謠》說它是:「江北花容,江南花歇;發薄難梳,愁多易結。」似是多個結狀的發髻,反映了哀愁的姿態。4jG@#
YJ3970c/M
T(;BEyc?
Ui?t@.
《髻鬟品》記述「煬帝宮有迎唐八鬟髻、又梳翻荷髻。」前者指發髻上有八鬟,翻荷髻則指一種捲曲的發髻,形如翻開的兩瓣荷葉,唐代還有,西安市郊一件隋代女俑頭上就是這種髻。o<C~67o_
=3-G
_k~bH(
;Vp&f%u+v
唐代婦女的發髻則更多。既繼承了前代的高髻、靈蛇髻、盤桓髻、雲髻、鬟髻、蟬鬢等,也創制了不少發髻式樣。她們喜歡擁有豐滿的身材,也以頭發濃密、發髻高聳為美。這樣的風氣,連唐高祖李淵也感到奇怪,《舊唐書.令狐德芬傳》記載他曾向令狐德芬詢問「婦人髻競為高大,何也?」令狐認為人的頭部最重要,把發髻梳得高大也有道理。後來皇帝也曾下令禁止高髻,如文宗時下令「禁高髻、險妝、去眉、開額」等,高髻流行卻仍然如故。著名的周昉繪《簪花仕女圖》上,幾名穿紗衣的仕女都是梳著高髻,唐代叫做峨髻,高可達一尺以上,盡顯女郎們的雍容華貴。hP9+|am%
JNMZn/
NEJNu_Z
:T'"%_d5
也有把椎狀髻前傾在額前的,如唐代李憲墓的一幅壁畫上就有,以紅帛帶系結。也有綰在腦後的,隨意變化。如敦煌藏經洞出土的五代《千手千眼觀音圖》上的一位女供養人,梳一個挽在腦後的椎髻,配插花鈿、花葉形釵、白角梳,左右各插兩搏鬢,顯得更加華麗。yq;gBIiZ
:L@+}{(c
a&y%|Gs^f
g{a_{P
唐代有半翻髻,《髻鬟品》說:「高祖宮中有半翻髻。」是把頭發梳向上、再倒卷下來的高髻,如長安縣南里王村的唐代壁畫就是,很有高聳俊偉的氣概(圖十一)。梳理時是把頭發集在頭頂,用帛帶束住發束,再朝前或朝後翻綰,有的還梳成雙髻後翻之形,又叫雙刀半翻髻。頭發很長的女子,則梳半翻髻後把余發長長地垂掛在腦後。還有交心髻,《楊太真外傳》記載唐玄宗夢見了一位龍女,請她演奏音樂,龍女是「容貌艷異,梳交心髻,大袖寬衣。」這交心髻的梳法是把發分為兩股,交叉盤繞而成。如永泰公主墓壁畫的一位侍女就是梳交心髻。E@[`y:P
LTO1LAac
~BZA_w"`1
~Jq<FVK
上元夫人梳的三角髻,在唐代也很流行,李憲墓壁畫中有一位女官,呈側面姿態,可見到她頭梳三角髻,背後有餘發散垂,用帛帶系著。李賢墓壁畫上的女官就也有梳高聳的三角髻,但是發髻式樣微有扭轉。敦煌出土的絹畫中也有菩薩梳三角髻,再用珠寶圍飾。(圖十三)也有一種三角髻,類似於宋代蘇漢臣的《冬日嬰戲圖》的女孩子梳的發型,額前垂一髻,耳邊垂兩髻。r0S"}<8O
vsES`
ea7v:#O[S
oYqlN6n,=6
唐代仕女也吸收少數民族文化,裝飾自己的發髻。如回鶻髻,是受回鶻族(今天維吾爾族的前身)婦女的影響。《新五代史.回鶻傳》說:「婦人總發為髻,高五六寸,以紅絹囊之,既嫁,則加氈帽。」李賢墓壁畫《觀鳥撲蟬圖》中的兩位宮女,頭上梳的正是回鶻髻的模樣。李憲墓中的女陶俑,也有梳兩個高聳的圓髻、下以繒束的,似乎是變形的回鶻髻。bCE[oi6hb
=DF7l<&km
#PtV=Ee1
wRUpQ~=B2
高而尖的烏蠻髻,是唐代仕女吸收南方少數民族婦女發型創造的,即古代羌人梳的椎髻之類,後來傳入中原,經過改造而成烏蠻髻。《苗俗紀聞》說:「婦人髻高一尺,膏以脂,光可鑒人,婀娜及額,累疊而銳,倘所謂烏蠻耶。」《太平廣記》記載唐代英姿颯爽的女俠紅線,「梳烏蠻髻,貫金鳳釵。」烏蠻髻高而尖銳如劍,比較利落,符合紅線作為劍俠的性格。再插上一隻金鳳釵,卻別具女兒家的嬌媚.G~^Pkl3%T
##yi^;3Y
v>0xHQD*<M
eK3J9;X
有一種發髻,把頭發聚在腦後、梳理成一個錐形髻再搭在額前,兩鬢抱面,顯得特別俏麗。今人也有叫它烏蠻髻的,又有叫它心字形髻的。西安鮮於庭誨墓出土的兩件少女唐三彩俑就梳這類髻,和少女的身份是相稱的。它或就是同心髻,藉以表現美好的願望,《十髻謠》中有說同心髻:「桃葉連根,發亦如是。蘇小西陵,歌聲相似。」引用晉代王獻之和愛姬桃葉相親相愛,還有西泠湖畔的女郎蘇小小追求愛情這兩個典故,述說同心髻的含義。!y?g$e`
Q{mls
0UlaBsv
0nA17^W
唐代婦女為了使發髻更加高大,還製造了假發髻,叫做義髻。這是由漢代的幗發展而來,用木或紙製作的,用時往頭上一戴就行。據《楊太真外傳》說,楊貴妃就好戴這種義髻,「常以假髻為首飾。」如安西都護府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一頂糊紙、加以彩漆繪畫的假髻,類似於峨髻。阿斯塔那張雄墓出土一頂類似半翻髻的假髻,以木為骨、外加黑漆,再繪畫白色忍冬花紋,底部有小孔,孔內還有銅銹,顯然是張雄的妻子生前使用的,以銅釵固定。陝西長安的韋頊墓石槨上就有戴假髻的女子形象。有種鬧掃妝髻,是隨意盤繞而成,再加各式首飾。1>l{c
[YJP
hIPDJ1a
"hpK8vQ
叢髻是把許多小發髻滿頭裝飾,類似於掃鬧妝髻。王讜《唐語林》說:「唐末婦人梳髻,謂『拔叢』。以亂發為胎,垂障於目。」詩人王建的《宮詞》說:「玉蟬金雀三層插,翠髻高叢綠鬢須。」這種髻叢叢疊起,又重重簪插金玉的華麗光彩。這不是春日裡的花叢,這是靈巧的女兒頭上盛開的花瓣,是女兒的心花怒放。(唐代佚名《內人雙陸圖》梳的就是)
據唐段成式《髻環品》載,唐玄宗時宮中盛行雙環望仙髻。三好的發髻與右圖西安李爽墓出土的仕女像相似,將頭發分為兩股,用絲絛束縛成環形,高聳於頭頂或頭之兩側,有瞻然望仙之狀。vZhN%DfY
My,ki:V?g6
透額羅髻?9OiF-:n
y9pQ1H<F;
透額羅為一種用於束發的輕紗名稱,據傳是源於唐玄宗標新立異,對宮女發式的改良。鍾雪霞將頭發束成高髻,左右以團發輔助,兩側飾以珠花。與右側的仕女發式異曲同工。H2E!A2m
"'^#I_*Mf
墮馬髻O}Fp"
Beiz*2-}a
墜馬髻出現於魏晉,流行於唐天寶、貞元時,不同時代微有變化,但其基本特點,偏側和倒垂的形態未變。何惠妃高髻右偏,將墜未墜,但不及右圖的出土仕女像偏得厲害,有九成相似。)$#ov-]
mxGa{D#y
王貴妃的唐代婦人高髻插梳發式>e>Q'g{
?h<I:[oZ
百合髻~+q$TV
:G9.}VrU
半翻發髻z"GkKT
I}kx;!*b
朝天髻dSS_^E[{
'2WYbcU
單刀髻QG4#E$c
z5=&qo|f9l
單刀髻f]h99T
pV=X
回訖椎髻"o*F$7D!
Y'Yoc
回訖椎髻MV-fDqA(
PxM]3Aoa
警鵠髻;4z6="<Y
((SNWe
盤恆髻$*Njvr7
exiCy1[+
雙環靈蛇髻</>;PnzE
W~$YKBW
雙髻po}Jwx!
;dPyhR
雙髻|bk.gh
*[]7l]XK.
贊花髻w^s|YF=c
02g}}{be8
贊花髻Vahfz8~w/
`PXSQf
椎髻
[此帖被夏日祭在2009-11-2620:05
『貳』 中國各個朝代人們的發型和頭發是怎麼剪的
1、先秦
這一時期經歷了中國歷史上奴隸制的形成、發展,直至逐步走向衰退、瓦解的全部過程。人類發式在這一時期,已經從原始時期的披頭散發,逐步演變到梳辮、挽髻的階段。發式的妝飾品也隨即出現。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眾多出土文物中所顯示的資料,足以說明這一切。
8、清
清朝由居於中國東北的滿洲人建立。在入關之前,滿族統治者在關外已然推行"剃發"政策。對被征服的漢人一律強令改變發式,投降的明朝將士也必須剃發,作為臣服的標志。
清一代男子的發式並不像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那樣一成不變,而是經歷了數次演變。漢人已經沒有自己外形和保留漢人原有形象的權利。滿族的發型,亦因此而改變,逐漸形成了,清朝特有的發飾和文化。
順治以前為金錢鼠尾,順治初年進入中期,開始流行豬尾,清末演變為半光頭,稱之為牛尾,就是我們在清宮劇中看到的發式。
『叄』 唐朝時期男子發式
唐代的冠帽制度
(一)襆頭
秦漢時期華夏地區身份高貴的人,男子二十而冠,戴的是冠帽,身份卑賤的人戴幘,幘本是一種包頭布,用以束發。在關西秦晉一帶稱為絡頭,南楚湖 湘一帶稱為帕頭,河北趙魏之間稱為幧頭,說或稱之為陌頭。使用時就是用一塊巾布從後腦向前把發髻捆住,在前額打結,使巾布兩角翹在前額作自然的裝飾,這在 當時青年男子中間,認為是一種美的打扮,所以樂府詩《日出東南隅行》有「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之句。東漢以來有些有身份的人士,則用較完整的幅巾包 頭。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將幅巾戴法加以規范化,並以皂紗為之,作為常服。《北周書?武帝紀》說,「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折角巾就是將幅巾疊起一角從前額 向後包復,將兩角置於腦後打結,所餘一角自然垂於腦後,就像現在有些女子包頭巾的包法。但在陝西三原隋孝和墓、湖南湘陰隋墓、河南安陽馬家墳201號隋墓 出土的陶俑,頭上所裹幅巾,有兩角於腦後打結自然下垂如帶狀,另兩角則回到頂上打成結子作裝飾,這種形式就成為初期的襆頭了。宋代俞琰《席上腐談》卷上, 說:「周武帝所制(襆頭)不過如今之結巾,就垂兩角,初無帶。」正與上述的情況相符。更進一步的襆頭是宋代沈括《夢溪筆談》所說:「襆頭一謂之四腳,及四 帶也,二帶系腦後垂之,二帶反系頭上,令曲折附頂。」襆頭為什麼要在四角接上帶子呢,原因是先前的襆頭戴在頭上,頂是平而起褶的,四角接上帶子,兩角在腦 後打成結後自然飄垂可成為裝飾,另兩角反到前面攀住發髻,可以使之隆起而增加美觀。武漢東湖岳家嘴隋墓出土陶俑的襆頭,已可見到發髻隆起的外觀。到了唐 代,社會上流行高冠峨髻的風尚,所以又在襆頭內襯以巾子(一種薄而硬的帽子坯架),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五「襆頭之下別施巾;象古冠下之幘也。」宋郭若 虛《圖畫見聞志》卷一「巾子裹於襆頭之內。」這種巾子1964年已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中發現,就是一種帽坯架,它可以決定襆頭的造型,開始是平頭小 樣,《舊唐書?輿服志》談到唐高祖武德時期流行「平頭小樣巾」。以後襆頭造型不斷變化,武則天賜朝貴臣內高頭巾子,又稱為「武家諸王樣」。唐中宗賜給百官 英王踣(bó箔,仆倒)樣巾,式樣高踣而前傾,這種式樣與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所用巾子「魏王踣」相似。唐玄宗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賜供奉官及諸司長官 羅頭巾及官樣巾子,又稱官樣圓頭巾子。這些襆頭式樣,在出土唐代陶俑和人物畫中都可找到。如西安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李壽墓壁畫、咸陽底張灣貞觀十六 年(公元642年)獨孤開遠墓出土陶俑的襆頭,頂部較低矮,裡面襯的可能就是平頭小樣巾。禮泉馬寨村麟德元年(公元664年)鄭仁泰墓及西安羊頭鎮總章元 年李爽墓出土陶俑,襆頭頂部增高,似襯高頭巾子。高而前踣的式樣,唐開元二年(公元714年)戴令言墓出土陶俑中可以見到。天寶年間襆頭頂部像兩個圓球, 該式樣在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豆盧建墓出土陶俑身上也能見到。到晚唐時期,巾子造型變直變尖。至於包裹巾子的襆頭,唐以前用繒絹,唐代改用黑色薄質 羅、紗,並且有專門做襆頭用的薄質襆頭羅、襆頭紗。
襆頭系在腦後的兩根帶子,稱為襆頭腳,開始稱為「垂腳」或「軟腳」。後來兩根垂在腦後的帶子加長,打結後可作裝飾,稱為「長腳羅襆頭」。神龍 二年(公元706年)章懷太子李賢墓石槨線雕人物中有這種形象。唐神龍年間(公元705年至706年)襆頭所垂兩腳形狀變成或圓或闊,並在周邊用絲弦或銅 絲、鐵絲作骨,襯以紙絹,這種襆頭腳就是能夠翹起的硬腳,稱為翹腳襆頭。到五代時,翹腳襆頭廣泛流行,《雲麓漫鈔》說「五代帝王多裹朝天襆頭,二腳上翹, 四方僭位之主,各創新樣,或翹上而反折於下,或如團扇,焦葉之狀,合把於前。偽孟蜀(公元934年至960年,後蜀)始以采漆紗為之,湖南馬希范二角左右 長尺余,謂之龍角。至劉漢祖(公元917年至974年,南漢)始仕晉為並州衙役,裹襆頭左右長尺余,橫直之,不復上翹,迄今不改。」文中開始把襆頭腳改稱 襆頭角,這種兩只長角橫直平展的襆頭,叫作展角襆頭,展角並不固定在襆頭上,可以隨時裝卸。
襆頭起初由一塊民間的包頭布逐步演變成襯有固定的帽身骨架和展角的完美造型,前後經歷了上千年的歷史,最後形成帽身端莊豐滿,展角於動勢中擴 大視覺空間,使虛實動靜結合,於平衡中求變化,脫戴方便,華貴而又活潑的華夏民族冠帽,因此,它能歷久不變,一直流行到17世紀的明末清初,才被滿式冠帽 所取代。明丘浚《大學衍義補》胡寅注指出,「古者賓、祭、喪、燕、戎事,冠各有宜。紗襆既行,諸冠盡廢。稽之法象,果何所側?求之意義,果何所據?」襆頭 從民間實用的包頭布起步,它的流行,沒有法象作什麼根據,也沒有什麼牽強的寓意,而它在中華服飾史中存在的時間竟那麼悠長,這對於發掘民族服飾文化演變的 規律,是能夠從中獲得啟發的。
(二)進賢冠
進賢冠也是中華服飾藝術史上重要的冠式,在漢代已頗流行,上自公侯、下至小吏都戴進賢冠,魏晉南北朝繼之,在唐宋法服中仍保有重要地位,但其 形式也在變化之中,到明朝演變為梁冠。古代禮制講進賢冠,常說它前高7寸,後高3寸,長8寸。這里的長是指帽梁的長,與前高7寸,後高3寸的帽緣相接,就 成為前高後低的斜勢,形成前方突出一個銳角的斜俎形,稱為"展筒"。展筒的兩側和中間是透空的。在西漢,這種冠帽只罩套在頭頂的發髻上,用帽頍系於頜下以 固定之,戴上之後並不牢固。東漢時期在冠帽下面加平上幘,等於在冠下加了帽座。幘在古時本是勞動人民用來紮裹頭發不使散亂所用,兩端有帶子可以從頭上系於 頜下。秦時武士用赤帕裹頭,從前額向後腦包裹時疊出一條裝飾邊,稱為"顏題"。西漢時戴幘並不把頭頂全包住,因為幘也常是空頂的。據《續漢書?輿服志》記 載,公元前48年劉?#93;(shì音是)當皇帝(即漢元帝),因他的額上有壯發,常戴幘以為掩護,群臣仿之。這時的幘質料和做工當然就講究起來。到公元9年王 莽篡漢,他頭頂禿發,故把軟幘襯裱使之硬挺,將頂部升高作成介字形的帽"屋",這樣可以把禿頂掩住,這種有介字形帽屋的幘就是"介幘"。《續漢書?五行 志》說延熹年間(公元158年至166年),"京師幘顏短耳長",就是前低後高的式樣。《續漢書?輿服志》又說魏孝文帝(公元471年至500年)時,又 把顏題增高、顏題延長到後腦部位時再升高立起,使兩邊縫接處豎立成三角形尖耳狀,稱之為"耳",在耳的下方即帽圈的後面縫上披幅,名為"收"。東漢的進賢 冠可說是展筒與介幘結合的冠式。從出土人物雕塑和繪畫資料來看,晉代的進賢冠,冠耳已急劇升高,其高度與展筒的最高點相齊,展筒外廓由原來的〓形變化成∧ 形,及至唐代,冠耳逐漸擴大並由尖角形變成圓弧形,而展筒則逐漸降低縮小,把介幘的屋與進賢冠的展筒融成一體,形成一種由顏題、帽屋及帽耳組合的新冠帽, 即唐代的平巾幘。
(三)平巾幘和武弁
平巾幘是和介幘、平上幘一個系統的首服。幘本是古時一般人裹在額頭上的布。王莽時做成有硬挺的頂部,可以覆罩整個頭部,接著出現了頂部呈介字 形屋頂的幘,是為介幘。此外,東漢時用一種平頂的幘作戴冠時的襯墊物,稱為平巾幘。西晉末年,出現了一種前面呈半圓形平頂,後面升起呈斜坡形尖突,戴時不 能覆蓋整個頭頂,只能罩住發髻的小冠,就是平巾幘(也稱小冠)。《宋書?五行志》講到晉末輿台所戴的平巾幘很小,而衣裳博大,成為風流時尚。《隋書?煬帝 紀》說大業二年規定,隋朝武官戴平巾幘、穿袴褶《隋書?禮儀志》說平巾幘就是把武弁施以笄導。河南安陽隋張盛墓出土瓷俑,手按儀刀,著〓襠甲,頭戴平巾 幘,是寶貴的形象資料,可知這時武弁和平巾幘是同一種冠式。唐代的平巾幘,幘身加大,幘後部的耳升高向外擴大,從正面角度看外廓像一個元寶的剖面,它與大 袖襦、大口褲、蹲襠鎧配套,腳踏高頭履,儀態威嚴。陝西禮泉唐李貞墓、陝西咸陽唐豆盧建墓出土陶俑,均有這種冠式和服飾打扮。其後更進一步增加紋樣,同時 幘身中間的方形屋消失,變為弧狀,如西安唐蘇思勖墓門線雕武士所戴,形式漸與進德冠相近。
(四)籠冠與貂、蟬
漢代的武弁大冠,是古代形如覆杯、前高後銳,以白鹿皮所做的弁和幘的復合體。但漢代武弁大冠不用鹿皮製作,而用很細的繐(細紗)製作,作好後 再塗以漆,內襯赤幘。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西漢墓與甘肅武威磨嘴子62號新莽墓均曾出土漆〓紗弁,這種冠式在沂南東漢畫像石墓門橫額上也可見到。咸陽楊家灣 西漢墓從葬坑出土的戴弁陶俑,弁下有幘,也就是武弁大冠。西漢時武官一般不戴金屬的胄,而戴武弁大冠,東漢時,武士多穿甲胄而不戴武弁大冠,但出現了籠 冠,就是以一個籠狀的硬殼套在幘上,從造型看,是漢代武弁大冠的發展。南北朝戴籠冠的人物,在《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北朝各石窟禮佛圖、供養人像, 陶俑中都可見到。隋代的籠冠,外廓上下平齊,左右為略帶外展的弧線,接近一個長方形。唐貞觀(公元627年至649年)到景雲(公元710年至711年) 間的籠冠,外罩呈梯形,唐籠冠造型吸收進賢冠的特點而趨華麗,漸與通天冠、梁冠中的某些裝飾靠攏,最後演變為籠巾。
漢代中常侍所戴武弁大冠,有黃金璫附蟬及貂尾的裝飾。晉與十六國時期的金璫附蟬,據南京大學北園東晉墓及甘肅敦煌前涼汜心容墓,遼寧北票北燕 馮素弗墓等處出土實物,都是在金片上鏤出蟬形,再焊上金粟珠。北燕馮素弗墓出土的金蟬,蟬形與幾何紋組合鏤雕成一個裝飾牌,蟬目用灰石珠鑲嵌,背面再焊上 一片大小形狀相管金片,這金片就是所謂"金璫"吧。《隋書?禮儀志》引董巴《輿服志》說:"內常侍右貂、金璫、銀附蟬",則隋代蟬紋應該是用銀製作的。簪 貂尾的圖像,在敦煌莫高窟235窟唐垂拱二年壁畫,湖北鄖縣李欣墓壁畫中均有發現,但都是將貂尾直接插在平巾幘上的,平巾幘外未罩籠冠。在籠冠上插貂尾的 形象在北魏孝昌三年寧氏石室線雕人物中也有發現。到了宋代,不再簪貂尾而用雉尾代替,元明時期改插鵬羽。
(五)鶡冠
鶡冠在戰國秦漢時期已經作為武官的冠帽,在洛陽金村出土戰國金銀銅鏡上已有騎馬執劍身披甲衣,頭上戴弁,弁上插雙鶡尾的人物形象,西漢磚刻騎 射人物也有於武弁上插雙鶡尾的。山東嘉祥武氏祠東漢畫像石孔子弟子圖中的子路,於平上幘上戴一種雄雞冠,為勇士冠。與《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路性 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豭豚"的記載相符。敦煌莫高窟257窟北魏的武士頭戴鶡冠,鶡鳥棲於冠頂,而唐代的鶡冠陶俑,把冠耳變作兩只鳥翅形,而鶡 鳥自冠前頂部作展翅俯沖的姿勢,頗為華貴生動,鶡的造型似雀。冠頂飾鷹的金冠,1972年在內蒙古杭錦旗戰國時期匈奴墓已有出土。
(六)通天冠與進德冠
通天冠是級位最高的冠帽,在山東嘉祥東漢武氏祠畫像石刻有身份榜題的王慶忌、吳王、韓王、夏桀等人物,頭上所戴都應是通天冠,其形狀與漢畫中 的進賢冠結構相同,不同的只是展筒的前壁,進賢冠是前壁與帽梁接合,構成尖角。通天冠的前壁比帽梁頂端更高出一截,顯得巍峨突出。學術界認為通天冠正前方 高出的這塊前壁就是金博山,《隋書?禮儀志》稱它為"前有高山",故通天冠又叫作高山冠。金博山向前傾斜,上面飾有蟬紋。唐代的通天冠,據新疆伯茲克利石 窟盛唐壁畫和敦煌石室發現的唐咸通九年刊本《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卷首畫所畫,其特點之一是顏題成為很規范的帽圈形。其二是整個帽身向後旋轉傾斜而不是向 前傾斜。其三是冠前的金博山縮小成圭形,上飾王字或附蟬。其四是在冠上飾有珠玉裝飾。其五是帽身飾有等距離的直線紋,就是通天冠的梁數《舊唐書?輿服志》 說通天冠有十二首,唐?王涇《大唐郊祀錄》卷三說十二首是天的大數,大概是應在12個月份的數字,也就是通天冠有12根梁。《新唐書?輿服志》說通天冠有 24梁,這大概是晚唐時的制度。拿唐代的通天冠與漢代的通天冠相比,則漢時古樸簡陋,而唐代則變成十分華麗了。唐代通天冠的基本造型,與宋明一脈相承。進 德冠比通天冠略次,但造型也很華貴,為重臣所戴。
(一)發飾
1.假髻
隋唐五代婦女盛行高髻,不僅以假發補充,而且還像漢代巾幗那樣做成脫戴很方便的假髻,稱為「義髻」《唐書?五行志》:「天寶初,貴族及士民好 為胡服胡帽,婦人則簪步搖釵,衿袖窄小。」楊貴妃常以假髻為首飾,而好服黃裙,時人為之語曰:「義髻拖河裡,黃裙逐水流。」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張雄夫 婦墓出土一件木胎外塗黑漆的義髻,其底部小孔留有金屬簪的銹跡,此墓出土女俑頭上髻式與此相同,上繪精緻花紋。該地唐墓出土一件紙胎塗漆描花的頭飾,與峨 髻相近,南京南唐二陵俑也戴此種頭飾,惟沒有繁縟的花紋,出土時稱為紙冠,也可能為義髻之一種。此外回鶻髻也是假髻,巾子則是襯墊頭發所用。
2.發釵
隋代發釵作雙股形,有的一股長一股短,以利方便插戴,湖南長沙隋墓曾出土銀質鑲玉的發釵,釵首作花朵形,名為釵朵。中晚唐以後,安插發髻的發 釵釵首花飾簡單,另有專供裝飾用的發釵,釵首花飾近於鬢花。晚唐適應高髻的實用出現長達30厘米至40厘米的長釵,僅江蘇丹徒就出土700多件,陝西西 安、浙江長興等地也有發現。西安南郊惠家村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墓出土雙鳳紋鎏金銀釵長37厘米,釵頭有鏤空的雙鳳及卷草紋。另有鏤空穿枝菊花紋 釵,形象豐美。廣州皇帝崗唐代木槨墓出土金銀首飾中有花鳥釵、花穗釵、纏枝釵、圓錐釵等,用模壓、雕刻、剪鑿等工藝做成,每式釵朵都是一式兩件,花紋相同 而方向相反,可知是左右分插的。
3.簪
五代時用細金絲盤花,1956年安徽合肥西郊出土一批南唐保大年間的金首飾中,有一件雙蝶花鈿簪,用金絲盤成兩只相向飛舞的蝴蝶,兩翅滿鑲黃色琥珀。
4.步搖簪
唐代貴婦簪步搖,陝西西安韋泂墓壁畫,陝西乾縣李重潤墓石刻都有插步搖簪的人物形象。《楊妃外傳》說唐玄宗叫人從麗水取最上等的鎮庫紫磨金, 琢成步搖親自給楊貴妃插於鬢上。「雲鬢花顏金步搖」,是唐詩人對楊貴妃的描寫。安徽合肥西郊南唐保大年間墓出土1件金鑲玉長28厘米的步搖,上端像雙翅展 開,鑲著精琢玉片花飾,其下分垂珠玉串飾。另一件長18厘米,頂端有四蝶紛飛,下垂珠玉串飾的銀步搖,製作都極精緻。
5.梳篦和寶釵
自魏晉在婦女頭上流行插梳之風,至唐更盛,這種梳篦常用金、銀、玉、犀等高貴材料製作。插戴方法,在唐代繪畫如張萱《搗練圖》、周昉《紈扇仕 女圖》及敦煌莫高窟唐代供養人壁畫中均能看到。《搗練圖》所畫插梳方法,有單插於前額、單插於髻後、分插左右頂側等形式。《紈扇仕女圖》仕女插梳方法有單 插於額頂、在額頂上下對插兩梳及對插三梳等形式。敦煌莫高窟第103窟盛唐供養人樂廷瑰夫人花梳插於右前額,旁插鳳步搖簪,頭頂步搖風冠。至晚唐、五代, 頭上插的梳篦越來越多,有多到十來把的。榆林窟五代女供養人壁畫曹議金眷屬頭上都插有6把梳篦,金銀花釵,金鈿花及珠玉項鏈。元稹《恨妝成》:「滿頭行小 梳,當面施圓靨」。王建《宮詞》:「歸來別施一頭梳。」正說明這種插梳風尚。漢代梳多為馬蹄形,唐代把造型拉長成月牙形,五代以後,梳背變成壓扁的梯形, 宋仁宗時,髻高有至三尺,白角梳長一尺二寸的。隋唐五代作為頭飾的梳篦常用金、銀、銅製作,上飾精細的花紋,湖南長沙南門紙園沖唐墓出土銅梳已殘,背上有 清晰的紋飾,作雙鳥徘徊旋飛。江蘇揚州三元路唐墓出土金鏨花櫛,高12.5厘米,背部半圓形,中央刻鏤卷草花葉和一對飛天,其中一個吹笙,一個持拍板,四 周繞以聯珠紋,鏤空魚鱗紋及纏枝梅花與蝴蝶相間,極為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