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淮陽縣泥泥狗的相關資料
淮陽古稱『宛丘」和「陳」,位干豫東偏南,距河南省會鄭州220公里;居淮水之陽,故稱淮陽。傳說淮陽上古時為「三皇五帝之首」伏羲氏舊都。《左傳·昭公十七年》載:「陳,大曇之墟也。」,《綱鑒易知錄·太昊伏羲氏》載:「太昊伏羨氏作都於陳,葬於陳。」《五帝紀》載:「帝太昊伏羲氏,成紀人也,以木德繼天而王;都宛丘」(今淮陽)。1993年,考古學家在淮陽城東南八里處,發掘出距今45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的宛丘古城遺址;為歷史傳說作了有力的佐證。郭沫若先生在其主編的《中國史稿我國古代傳說中的氏族和部落》中解釋說:「傳說中的太嗥(同昊),比炎帝稍晚一些,太嗥,號伏羲氏……,據記載應該是淮河流域的氏族部落想像中的祖先了」。
淮陽城北三里之遙有「大吳伏羲陵」,佔地875畝,規模宏大,當地俗稱「人祖廟」。「太昊」一詞是形容伏合氏像日月那樣光明,以贊美他在「人生之始,茹毛飲血而在皮革」的年代裡,教民「作網巴以佃以漁,以贍民用;養六畜,以充庖廚」的聖德(《史綱評要·太昊伏羲氏篇》)。
太昊陵始建於何時,已無從查考,現存碑文只有一句話:「陵墓在此相去年歲極遠。」據《陳州府志》載:「漢以前已有詞」。此說缺乏依據,故不能斷定伏羲陵墓始建於何時。
大昊陵每年農歷仲春二月有盛會,俗稱「二月會」,也稱「人祖占會」(從農歷二月二日起至三月三日止)。據《陳州縣志·卷二·民俗》載:「二月二日,黎明,用灰圈地作國形以兆豐年。兒童擊瓦台,是日居民指大笑陵進香奠牲,至三月三日始止。擊為古代盛酒之陶器,覆之則為樂器,相傳為葛天氏所作。《詩經陳鳳宛邱載:「坎其擊擊;宛丘之首,無冬無夏,值其鷺羽」。可知擊台歌舞之習俗始於陳國。由此推論,祭祀伏羲的活動在漢以前就存在是很有可能的。農歷二月二;按我國民俗是「龍抬頭」之巳據傳太吳儀羲氏「人首蛇身」、「龍形」、「蛇軀」、「鱗身」、「即以龍為圖騰」。
二月會期間;每日有數十萬伏檯子孫,遠自安徽、山東、河北、湖南等省,雲集於此朝祖進香。他(她)們高舉黃綾青龍旗,手捧「香樓」,「旗桿」,肩挑「花籃」,嗩吶聲聲;鑼鼓陣陣,鞭炮齊鳴,香煙繚繞,十分壯觀。香客們稱伏羲為「人祖爺」;稱女朗為「人祖奶奶」,虔誠叩拜。焚香祭祖後默默禱念(求子、醫病、祈安),大凡祭祖進香者,都要從家鄉帶來一把泥土,進香後添撒在伏羲陵墓上,寓意祖宗香火不斷;子孫興旺,繁榮昌盛。
女媧,是華夏民族最古老的母性之神。傳說上占時期,伏羲、女媧兄妹「摶土作人」,《太平御覽》引《風俗通》載:「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淮陽民間至今仍流傳著伏羲兄妹摶土造人的故事。故事大意是;「伏羲、女媧成親後,感到世界上只有他們兄妹二人,十分冷清。於是就用黃士捏起小泥人來,捏了許許多多,居然一個個都活了,一群群離開家獨立生活去了。有一天突然下起暴雨;伏羲、女蝸急急忙忙收拾那些可愛的泥娃娃;最後剩下一些已來不及收拾了,急忙拔下柳枝把他(她)們掃進洞里,誰知慌亂中沒輕沒重,碰壞了一些泥娃娃,於是世界上便出現了許多壯壯實實黃皮膚的人,但也有了少數肢體不健全的殘疾人。」女媧「摶土造人」並使男女交合,生兒育女,繁衍後代;於是後人尊女媧為「神媒』,或「高媒」,奉為母性始祖和管理婚姻生殖之神。
大吳陵人祖廟會又稱「二月會」;歷史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古代。《禮記·月令》載:「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也,奔者不禁。」「二月會」;是不同部落之間的男男女女談情說愛的地方;「奔者不禁」,實際是人類從母系社會中的「血緣婚」向外氏族尋求配偶的一種進步。是圖騰行為禁忌;也是對不同圖騰氏族男女通婚的一種保護形式。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起源》中說:「自一切兄弟和姊妹間;甚至最遠的旁系親屬間的性交關系禁例一經確立,上述的集團便轉為氏族了」。
仲春二月,春回大地,萬木復甦,男女相會結合。是對人類生殖、繁衍的一首「贊歌」。《詩經·陳風·澤陂》說:「彼澤之陂;有蒲與荷,彼美一人,傷如之何。」如今的古城淮陽,依然是萬畝城湖;風光依舊,水草依然,蒲荷猶存。在太吳陵的陵園中,曾有過一株古桑樹(80年代尚存),這興許就是仲春二月「奔者不禁」時代的遺桑吧。
袁王可在《中國古代神話》一書中說:「……二月會,大多設在山林和水澤,例如宋國的桑林,楚國的雲夢,而且神壇上照例要豎一塊石頭;人們對這塊石頭非常尊敬,大概是古人崇拜生殖機能的遺存吧!」古人把這種象徵男性生殖器官之石,叫作「郊石」或「啟母石」。淮陽的二月會古時是否存在「郊石」;不得而知,但眼下太曇陵顯仁殿的基石上卻保留了一個叫「子孫窯」的圓洞,直徑約2.5公分,深度約有一指左右。每年的二月會中;有求子願望的香客;無論男女都用食指探摸窯洞(暗示男女交合行為),以求得子。遠古時期的母系社會中,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從而形成對女性生殖機能的圖騰崇拜。
與「子孫窯」相關的另一傳統習俗便是「拴娃娃」。求子者(多為婦女、老人),向「送子老奶」虔誠祈禱並作出許諾後,求得一個泥娃娃(男性),繫上紅頭繩(拴走之意),藏於衣服下,邊走邊輕輕呼叫「留」、「鎖」、「來」之類的吉祥名子,到家後;把拴來的娃娃置於被中或枕下。若果真得子,求子人須按許諾向「老奶」還願,並奉還兩個泥娃娃,以供他人求子之需。這一習俗,在河南民間極為普遍,至今,豫西、豫北、豫東各地農村,仍留存有「奶奶廟」、「娘娘廟」、「老奶廟」。
進入封建社會以後,史前人類生殖,繁衍的觀念,已被「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封建宗法禮教的求子觀念所取代。然而,女媧在炎黃子孫的心目中,始終被譽為創造人類的皋媒始祖,東方的愛情之神,中華民族千古不朽的偶像。
與「生殖崇拜」密切相關的的另一種原始藝術形式,則是太昊陵二月會中的「巫舞」——「履跡舞」,俗稱「擔經挑」。「履跡舞」源於「華胥履大人跡而生伏羲」的故事。傳說伏羲的母親華胥(今陝西藍田縣人),因偶然踩著巨人腳印而懷孕,在成紀(今甘肅天水縣境)生下伏羲。「履跡舞」的內涵,仍然是二月會的主題——祈子。舞者由當地有威望的中老年婦女四人組成(偶數、成雙、象徵伏羲、女媧),身著黑衣、黑褲,莊重、肅穆,用五尺黑紗纏頭,多餘部分則垂於身後,三人邊歌邊舞,一人按節奏擊打經板(竹製)。舞姿變化大致有三:一是「剪子股」。舞者相對穿插走十字路線;形如剪股;二是「擰麻花」(又稱「鐵索鏈」)。舞者走8字形;狀如擰麻花,反復相迭而井然有序;三是「蛇蛻皮」(又稱「履跡步」)。即一人領舞,三人相隨沿前者步履而舞,然後,二人從中間交叉而過,像蟒蛇逶迤而行。三種舞步交插旋轉,身後飄灑的黑紗相互纏繞而又自動散開。象徵伏羲與女媧「兩尾相交」之意。從考古學的角度講,這種舞還是頗有來歷的,它與山東嘉祥縣武梁詞和河南南陽出土的「漢畫像石」(現存南陽漢畫像石館);以及隋朝高昌故址阿斯塔那墓室的「伏羲女媧交尾圖」一樣;都確切地表達出「生殖崇拜」是遠古人類文化的重要內容。
我們從舞者隅隅而語的「經文」(禱飼)中,可以進一步了解二月會祭祀人祖的文化內涵,現將原文抄錄如下:老盤古安下下亘古一人,沒有天沒有地,哪有人倫,東南天有一個洪鈞老祖,西南天出了個混元老人。上天神只管日月星斗,下天神只管五穀苗根,上天神發慈悲惻隱之心,留下了人祖爺兄妹二人。他兄妹下幾來拯救精靈,不料想發洪水災禍來臨,上天神派神龜前來搭救;老白龜馱兄妹來到昆侖。順天意,昆侖山,兄妹滾磨結親,時間長,日子久兒女成群,到如今獻花籃都來朝祖,且莫忘普天下皆為一母所生。
一首「履邊舞」的「經文」,道出了「龍」的子孫不忘伏羲、女媧「化育萬物、摶土造人」的創世功績。
太吳陵二月會上,還保留一種「搶『旗桿』,還『旗桿』」的古代遺俗,如今,這一民俗行為的內涵和寓意,幾乎已不為人知了。所謂「旗桿」,大致形狀是用一根粗壯的木棍,頂端削成男性生殖器龜頭狀,然後將木棍穿過一個上不封頂的扁方形木盒中(兩性交合象徵)。獻「旗桿」,是求子如願後的還原行為,而搶「旗桿」則是求子者的行為(類似拴娃娃)。
原始社會的前期,人類曾出現對女性生殖器的崇拜;由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時期,又生產了對男性生殖器官的崇拜。正如甲骨文中的「祖」字,如從「象形」解析,實則是人向男性生殖器作揖禮拜的形象而已。新石器時代父系社會咄土的「祖」,有「陶祖」、「石祖」、「王祖」等,均屬父系時代「男性生殖崇拜」的歷史物證。這是人類文化發展的必經階段,而且東西方均不例外。
原始社會的氏族部落中,人的繁衍是部落生存的保證。但是也只有在人類對「生育」的奧秘還處於無知的情況下,才會產生對「生殖」的崇拜。而進入封建社會以後,由於重男輕女,男子被認為是支撐門戶的「頂樑柱」、「主心骨」,被尊為「一家之主」,所以,「搶旗桿」的動機和行為,早巳失去了原始「氏族豐產」的主題內涵。
「生殖崇拜」是中國最早的祖先崇拜內容之一,「圖騰勝地」是史前人類祭祀活動的場所。淮陽二月會對人祖伏羲、女媧的祭祀及祈子行為,是由史前人類對生殖的崇拜演變而來,我們可以從二月會中的一些可視的民俗的表層文化中,窺視出遠古文化的一些遺痕,進而從中尋找出解析「泥泥狗藝術深層文化內涵的途徑,以達到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1.「泥泥狗」名號的由來:
「泥泥狗」是淮陽太昊陵「人祖會」中出售的泥玩具總稱。疊用兩個泥字,前一個「泥」字為定語,作動詞使用,即用手傳揉,也含親呢之意;後一個「泥」字作名詞,即物體的材質「泥」。當然,這種解釋仍限於顧名思義的概念理解。
泥泥狗又稱「陵狗」或「靈狗」,表現的題材十分廣泛,天上的飛禽,地上的走獸無所不有,造型虛幻、神秘。林林總總的怪異形體中有九頭鳥、人頭狗、人面魚、猴頭燕、獨角獸、多頭怪、翼魚、翼獸、人面猴、四不象、貓拉猴。草帽虎、怪獅、馱子斑鳩、魚蛙、龜、蟒、蛇、狗、熊、蟾蜍、晰蜴、豆蟲、蠍子等等,還有各種抽象、變形的多種怪獸復合體共約200餘種。
面對這些古拙、怪誕超現實的形體,我們似乎很難把它和「玩具」直接聯系在一起。那麼,「泥泥狗」究竟和伏羲、女媧有什麼聯系,「泥泥溝」的名號又因何而產生呢?對此,1994年筆者曾作過一些調查。我向著名老藝人李修身詢問泥泥狗產生的根源時;得到了一個肯定的回答:「是人祖爺、人祖奶持土造人時傳下來的。」;另一位老藝人賈得同對我說:「養狗就是看家護院,陵狗就是給人祖爺護陵的神狗嘛!」;金庄的金華芝(女)老人給我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她說:「有一年淮陽大旱,人們愁眉苦臉;無心去朝香祭祖,於是,大吳陵變得冷冷清清。忽然有一天夜裡,狂風大作,陰雲密布,一袋煙的功夫便下起了飄潑大雨,人們都被雷雨驚醒,從門縫和窗戶向外看,只見地里黑乎乎一片,全是『泥泥狗子』,只見它們在地里來回走動,幹啥哩?再細一瞧,明白了,原來都在犁地、耙地。第二天天一明,人們跑到地里一看,地全都被犁過了,而且墒氣十足,於是大家歡呼蹦跳,紛紛到太吳陵敬香叩拜。從此,人祖廟的香火旺盛起來。」
對「泥泥狗」還有一些較為普遍的說法,就是「能治病」。據說來自山南海北的香客們把「泥泥狗」帶回自己的家鄉,除送給兒孫和親友外,還要把一些泥泥狗扔到井裡,說是喝了井裡的水,可以「清心明目,醫治百病」。要不;咋叫它「靈狗」呢!還有,行路客商,無論走到天涯海角,只要你從「泥泥狗」身上扣下一點點泥土泡茶喝,就可以治水土不服或「思鄉病」。無怪乎來淮陽朝祖進香的海外赤子和港、澳、台同胞臨行前,都極虔誠地從太昊陵帶走一手巾兜黃泥土回去;看來,也是為了醫治眷戀祖國的思鄉之情吧。
淮陽「人祖會」以「泥泥溝」作為祭祀伏羲的「神物」。淮陽人崇拜狗;敬重狗,認為「神狗」能為人類消災、被病,保衛一方平安。傳說伏羲崇狗,至今淮陽民間仍流傳著「伏羲與盤瓠」的神話,大意是有狗稱「五色犬」,被扣在金鍾內;變成人首狗身,即伏羲氏也。無獨有偶,在我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中的苗、瑤、蕾族中也有類似的傳說,如畲族的「狗皇歌」。這一文化現象絕非巧合,《封禪書》記載:「德公,伏犬疇碟狗邑四門;以防蠱。」大意是說:祭祖先祖伏羲的田園時,把狗劈成四半,埋至四門;以防莊稼受病蟲之害。很明顯,這是把狗視為圖騰神,一種鎮物。淮陽人敬狗,認為狗能驅邪、保平安,是否與伏羲遺風有關值得深思。
歷史發展到漢代,依然有把大作為「尊人」之說。徐慎《說文》解析「伏」字為:「伏者,伺也。臣伺事於外也。從人犬。犬,同人也,不日大人,而日人犬,列於人部者,尊人也。」伏字者分解的話,乃人與大的合成,也可以理解為狗是伏羲氏族的原始圖騰。新石器時代以後。畜牧業和農業的切期階段開始形成。社會生產由攫取形式向生產形式過渡,人類社會開始了一個新的飛躍。於是在狩獵、採集這種攫取性生產方式的基礎上形成了圖騰文化,又逐步向適合於農業、畜牧業等生產方式的文化體系「龍」圖騰轉化。狗是史前人類最初馴養的主要家畜。它善解人意,能幫助人類照看牧群,能為主人報警,最忠實於人類。在人類發展畜牧、刀耕火種時代,狗對人類的生存是功不可沒的,當然它也受到人類的崇拜。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狗的地位也隨之轉化。《說文》解伏字又說;「司也。從人犬,大司人也。」註:「司,今之伺字,伏伺即服事也。」狗從早期成為人類崇拜的「親屬」、「祖先」,漸漸地降為人類使役的「奴僕,,也是人類進化的自然法則。這就不難理解「泥泥狗」作為「陵狗」,在太昊伏羲陵中的地位和作用了。
再者,狗的自然形狀也十分典型,具備一切爬形獸類的基本特徵,很多獸類都用大字旁,可以說無「犬」不成曾。《呂氏春秋》說:「……狗似 , 似母猴,母猴似人。」就連繁體了的「龍」字,就有一種寫法是「 」,竟也沒有逃脫一個「犬」字。事實證明,人類思維最早的進化,便是在認識上脫離主體,將生活中與人為伍的「狗」,作為認識客體的原型,其它再與狗比較後分出類別的。所以「類」字是從「犬」的;形狀的「狀」字也從犬旁。其它如貓、狼、獅、猿、獾、猴等等均從「犬」,就不一一例舉了,由此聯想到:「泥泥狗」作為各類禽獸的泛稱,並成為守護伏羲的「陵狗」,也是事出有因,不無道理吧。 1,打泥: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就地取材是淮陽泥泥狗的一個特色
2,搓坯:按照泥泥狗的成品的大小規格,挖一塊和好的膠泥,把膠泥塊搓成形狀大小都與成品相近似的坯子
3,成型:有用膠泥翻制的模子,又有了用石膏翻制的石膏模子
4,染色:把泥泥狗放在一個容器里,往上淋澆黑色染料,等泥泥狗染得通體發黑後,一個個拿出來曬干
5,點花:點花用的工具不是毛筆,而是用肖成斜面的高粱稈
淮陽泥泥狗是河南淮陽民間小泥塑的統稱,與淮陽民風、民俗有著同構互滲的血緣關系。淮陽泥泥狗的製作工藝非常特殊,分為打泥、搓坯、成型、染色和點花五道工序,費時較長。泥泥狗的造型十分奇特,全身黑底色,上面繪有七彩紋飾,其文化內涵皆與遠古時代的生殖崇拜有關,被專家學者譽為真圖騰、活化石。
泥泥狗還是節日贈送親朋好友最好的禮物,是出國旅遊最好的禮品。
泥泥狗圖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