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清朝男人發型的由來 清朝男人為什麼要留辮子
清朝男人留辮子有兩種說法
一、明萬曆二年,努爾哈赤的祖父及父親被明軍所殺。努爾哈赤為父報仇,逐漸成為了部落的首領,成為了女真本族的領袖。
在女真族的傳說里,有一個傑出的英雄人物,名字叫束機能。束機能兩鬢與前額天生禿發,被後人稱作禿發束機能。
努爾哈赤為此想了一個辦法加強女真的團結,令女真各族束發為辮,一是為了有利於民心團結一致,二是為了區別其他的未被統治的女真族。
努爾哈赤憑著自己的努力終於統一了女真各部,也就是後金。
二、滿族先輩為了更好的打獵,需要穿山越嶺,頭發難免會掛在枝藤之上,射箭之時也會被亂發遮擋,所以將頭發剃去。滿人信仰薩滿教,按薩滿教的說法,頭發在頭的頂部,最靠進天,是靈魂棲息之地,非常神聖。
後金成立,八旗制度也被確定,滿朝使用滿語滿文,服裝發式亦須一律,男人都要剃發留辮,這樣使得女真各部族中習俗不一致的女真開始同一化,成為了一個新的民族——滿族。
(1)安順民族發型圖片擴展閱讀
清朝男子發型的演變:
在最早的時候滿人剃的是那種金錢鼠尾的頭發,這種發型就是留下銅錢大小的頭發,然後紮成辮子。這種辮子只有老鼠尾巴那麼細,就叫做鼠尾。
後來這些頭發慢慢留得越來越多,辮子成了豬尾巴那麼粗,就叫「豬尾巴」。
等清朝的發型慢慢演變成牛尾巴那麼粗的時候,已經到了清末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_清朝發型
『貳』 苗族民族服飾的特點或習俗
苗族衣服的種類很多,主要有三種:
一是衣服、胸圍鑲邊用的錦邊,苗語稱為「耕」。
二是錦帶,寬2至3厘米,用作褲帶、袋帶、背帶等,青年男女戀愛時,姑娘多以自己精心織的錦帶贈送給情哥。
三是錦幅,苗語稱為「倫」。錦幅多用作背面、背帶兜等。
習俗:
1、蠟染,也是苗族著名的傳統工藝。苗族染的圖案是苗族婦女的天才創作,是她們現實生活的反映,代表著她們的美好心願和對生活的追求。
2、蘆笙,是苗、瑤、侗民族最主要的傳統樂器,其中以苗族使用最多。苗族在重要的傳統節日都要吹蘆笙,伴以舞蹈,規模龐大,氣勢磅礴,並因此而聞名於各民族。
3、苗族有自己民族的傳統節日,如苗年、拉鼓節、蘆笙節等,但其中最隆重和內容最
豐富的就是苗年。
4、過苗年的時間,各地並不相同。融水、三江、龍勝一帶的苗年一般在農歷十一月的亥日。苗年隆重熱烈,除祭祖、飲宴之外,還舉行各種活動。新年來臨,全家守歲。
5、苗族過年,食品也多種多樣,有米飯、糯米粑、肉(酸肉)、魚(酸魚)等,還有一種特殊的食品叫「辣椒骨」,它味香而辣,可增進食慾,驅風禦寒,防治感冒,是苗家常備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品。
(2)安順民族發型圖片擴展閱讀:
苗族方言:
湘西方言,黔東方言,川黔滇方言(又稱東部言,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七個次方言,十八種土語 。
湘西方言(東部方言)主要通行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黔東北的松桃苗族自治縣,湖北的恩施、宣恩、來鳳、鶴峰和重慶的秀山、酉陽、彭水等縣,分5種土語;
黔東方言(中部方言)主要通行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湖南的靖州、會同等縣,貴州安順地區和黔西南、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部分苗族中,分5種土語;
川黔滇方言(西部方言)主要通行於貴州中部、西部、南部、北部和川南以及雲南全省,分8種土語;
此外,還有部分苗族操漢語、侗語、瑤語、布依語、壯語等其他民族語言。苗語的方言、次方言和土語盡管存在著一些差異,但相通部分仍佔60%以上。
參考資料:苗族-網路
『叄』 元朝時蒙古人什麼發型
元代蒙古人的發式 — 辮發
辮發的歷史頗為古老,從歷史記載和遺物遺跡等可知,歷史上曾辮發的民族有戎狄、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黨項、蒙古等等。歷史上記載北方民族的發式有椎發、索發、被發、披發、編發、辮發。稱謂雖多,但除椎發外,其餘都是辮發的不同稱謂。後來由於出土文物的證實,匈奴的椎發,也是辮發。椎發並不像有些壁畫那樣在頭頂中央留一撮發,系成朝天的椎形。椎發也是辮發。《史記·酈生陸賈列傳》中所說「尉他魋結箕倨見陸生」;《史記·朝鮮列傳》「衛滿魋結蠻夷服而東走出塞」;《史記·西南夷列傳》:「此皆魋髻,有邑聚」,這里的「魋結」或「魋髻」,想必亦是辮發一類。
元時蒙古族發式,自宋元時與其他北方少數民族有相類似之處,皆被發。官則「或辮,或打紗練椎,庶民則椎髻」。所說的「椎髻」,即剃去其頂成三搭頭,前頭為馬鬃式,左右繒辮,為之練垂式,或曰練椎或椎髻,蒙語為「失必勒格爾」。也有獨拖一辮者。在元代剃匠書《凈發須知》引《大元新話》中,記載當時的蒙古人發式有大開門、一字門額、花缽焦、大圓額、小圓額等多種名目。孟珙《蒙韃備錄》雲:「上至成吉思汗下及國人,皆剃婆焦如中國小兒留三搭頭。在囪門者稍長則剪之;在兩下者總小角,垂於肩上。」鄭所南著《心史·大義略敘》雲:「韃主剃三搭,辮發。三搭者,環剃去頂上一彎頭發,留當前發,剪短散垂;卻析兩旁發,垂綰兩髻,懸加左右肩衣襖上,曰不浪兒。言左右垂髻,礙於回視,不能狼顧。或合辮為一,直拖垂衣背。」鄭麟趾著《高麗史》記載:「蒙古之俗,剃頂至額,方其形,留發其中,謂之怯仇兒。」怯仇兒,蒙古語發辮也。約翰·普蘭諾·加賓尼所見之蒙古人發辮是:「在頭頂上把頭發剃光,剃出一塊光禿的圓頂,從一個耳朵到另一個耳朵把頭發剃去三指寬,在前額上面,也同樣把頭發剃去二指寬。在這剃去二指寬的地方和光禿圓頂之間的頭發允許它生長,長到眉毛那裡;由於從前額兩邊剪去的頭發較多,在前額中央剪去的頭發較少,就使得中央的頭發較長;其餘的頭發允許它生長,把它編成兩條辮子,每個耳朵後面各一條。」魯不魯乞在他的《東游記》里,也描述了他所見的發辮:「在頭頂上把頭剃光一方塊,並從這個地方前面的左右兩角繼續往下剃,經過頭部兩側,直至鬢角,把兩側鬢角和頸後的頭發剃光,把前額直至前額骨頂部的頭發剃光,在前額骨那裡,留一簇頭發,下垂直至眉毛。頭部兩側和後面留著頭發,把這些頭發在頭的周圍編成辮子,下垂至耳。」
『肆』 56個民族的服飾各有什麼特點
1、漢族
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束腰,用繩帶系結,也兼用帶鉤等,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漢服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
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深衣」制、「襦裙」制等類型。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女子發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並在發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鬢發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漢族人裝飾還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喜飾玉佩玉。
2、壯族
壯族男裝多為破胸對襟的唐裝,以當地土布製作,不穿長褲,上衣短領對襟,縫一排布結紐扣。壯族服飾,胸前縫小兜一對,腹部有兩個大兜,下擺往裡折成寬邊,並於下沿左右兩側開對稱裂口。穿寬大褲,短及膝下。有的纏綁腿,扎頭巾。
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頭巾),夏天免冠跣足。節日或走親戚穿雲頭布底鞋或雙鉤頭鴨嘴鞋。勞動時穿草鞋。
壯族婦女的服飾端莊得體,樸素大方。她們一般的服飾是一身藍黑,褲腳稍寬,頭上包著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間系著精緻的圍裙。上衣著藏青或深藍色短領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頸口、袖口、襟底均綉有彩色花邊),分為對襟和偏襟兩種,有無領和有領之別。
有一暗兜藏於腹前襟內,隨襟邊縫置數對布結紐扣。在邊遠山區,壯族婦女還穿著破胸對襟衣,無領,綉五色花紋,鑲上闌干。下穿寬肥黑褲(也有的於褲腳沿口鑲二道異色彩條),腰扎圍裙,褲腳膝蓋處鑲上藍、紅、綠色的絲織和棉織闌干。勞動時穿草鞋,並戴墊肩。
在趕圩、歌場或節日穿綉花鞋。壯族婦女普遍喜好戴耳環、手鐲和項圈。服裝花色和佩戴的小飾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的長短有兩個流派,大多數地區是短及腰的,少數地區上衣長及膝。
3、藏族
藏族的服裝主要是傳統藏服,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婦女冬穿長袖長袍,夏著無袖長袍,內穿各種顏色與花紋的襯衣,腰前系一塊彩色花紋的圍裙。藏族同胞特別喜愛「哈達」,把它看作是最珍貴的禮物。
「哈達」是雪白的織品,一般寬約二、三十厘米、長約一至兩米,用紗或絲綢織成,每有喜慶之事,或遠客來臨,或拜會尊長、或遠行送別,都要獻哈達以示敬意。
藏族服飾的最基本特徵是肥腰、長袖、大襟、右衽、長裙、長靴、編發、金銀珠玉飾品等。由於長期的封閉性生存,藏族服飾發展的縱向差異並不大,其基調變化亦小。藏族服飾的形制與質地較大程度地取決於藏族人民所處生態環境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生產、生活方式。
藏袍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著,也是區別於其他民族最顯著的特徵。藏族服裝的基本特點是肥大、長袖、寬腰、右襟,是一種無需量體裁衣的直線服裝。袖長等身,袍長過體,無需鈕扣。藏袍最講究的是邊飾、衣袖、衣襟,衣底往往鑲上貴重的毛皮和絲綢滾邊,內衣一般為白緞襯衫。
牧區衣著的用料以皮毛為主,農區則以"氆氌"為多。藏族男子都穿藏袍。藏袍既無口袋,也不用紐扣。腰間繫上腰帶,胸前凸突成大行囊,裡面可以裝隨身用品,如木碗、糌粑袋、酥油盒;甚至小嬰兒也可放入其中。
藏族人穿藏袍,常穿一隻袖子,另一隻袖子從後面拉到前面。這種習俗與當地的高原氣候有密切關系。青藏高原晝夜溫差大,藏族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來形容多變的天氣。即使是夏季,也是早晨冷,中午熱。
牧民外出要穿著保暖的藏袍,一到中午,又熱得受不了,於是只得穿一隻袖子,甚至兩只袖子都不穿,圍系在腰間。一到傍晚,天氣又變冷,兩只袖子又都得穿上。西藏牧民有時離家遠出,夜宿在外,也常用寬大的衣服來蓋體暖身。可見,藏袍一衣多用,也是藏族人民不可缺少的日用服飾。
4、土家族
土家族男子過去穿琵琶襟上衣,纏青絲頭帕。婦女著左襟大褂,滾二三道花邊,衣袖比較寬大,下著鑲邊筒褲或八幅羅裙,喜歡佩戴各種金、銀、玉質飾物。土家族現在平日著裝已沒有民族特色,只有喜慶節日、隆重集會或邊遠山村,才有傳統民族服飾展示風採的機會。
5、苗族
苗族分布較廣,支系眾多。服飾有明顯的地域差異。婦女較典型的裝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苗族衣料過去以麻織土布為主,普遍使用獨具特色的蠟染、刺綉工藝。裙子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飾的用料、顏色、款式、刺綉等方面,都極具民族風格。
配飾以頭、頸、胸及手等部位的銀飾為多見,苗族的銀飾在各民族首飾中首屈一指。絢麗多彩的服飾文化充分顯示了苗族的聰明才智,至今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興華水族鄉擺貝村苗族百鳥衣是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綉」刺綉而成。其用苗族土布和紅、黃、綠、藍等顏色的錦緞絲綢進行拼合,胸兜、圍腰等部件綉上各種花、鳥、蟲、魚、蝴蝶、太陽等自然符號,裙擺由若干塊刺綉品和蠟染組成,最下面一圈是一排美麗的百鳥羽毛。
(4)安順民族發型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中央政府調查統計正式確認的民族共有56個,56個民族分別是:
漢族、壯族、滿族、回族、苗族、 維吾爾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瑤族、朝鮮族、白族、哈尼族、哈薩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東鄉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佤族、納西族、羌族、土族、仫佬族、錫伯族、柯爾克孜族、達斡爾族;
景頗族、毛南族、撒拉族、布朗族、塔吉克族、阿昌族、普米族、鄂溫克族、怒族、京族、基諾族、德昂族、保安族、俄羅斯族、裕固族、烏孜別克族、門巴族、鄂倫春族、獨龍族、塔塔爾族、赫哲族、珞巴族。
中國各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地區有漢族居住。這種分布格局是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間相互交往、流動而形成的。
中國少數民族人口雖少,但分布很廣。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少數民族居住,絕大部分縣級單位都有兩個以上的民族居住。
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225932641人,佔91.5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13792211人,佔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長5.74%;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長6.92%。
漢族原名華夏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炎黃子孫。漢族舊稱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稱「華夏」或「諸夏」。漢族還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民族服飾為漢服。
『伍』 苗族的分類
1、花苗
苗語叫「Hmoob Ntxaug」含有花的美意,因婦女身穿美麗的刺綉,繁花似錦而聞名於世界,這個族群有絢麗多彩的文化,傳承著古老的紡織,刺綉,挑花等古老的手工技藝以及花苗山歌。
2、大花苗
大花苗信仰基督教。大花苗接受基督教已經上百年的歷史。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在光緒年間,大花苗受盡清朝的剝削,由於沒有屬於自己的耕地,生活貧窮而困苦,滇緬的基督教傳人進入苗族地區後,在大花苗中傳播基督文化。
3、黑苗
黑苗以穿衣服主要選擇黑色布料而著名,在金庸的書中,黑廟可是身懷絕世武功。
4、蠱苗
蠱苗風俗獨特,以善用蠱術而得到苗人的敬畏,蠱術的傳承非常的神秘,偶爾也有苗人能夠獲得蠱術苗族的指點。
5、角(guo)角(guo)苗
角角苗也可以叫做赳赳苗族,以頭發像牛角而聞名,女孩子的頭發用繩子纏繞左右各翹起形似牛角。
6、青苗
青苗服裝崇尚青澀,出則帶刀,入則配劍,平日攜弩也時常有之。
7、紅苗
紅苗服飾崇尚紅色,紅苗族群不吃狗肉,他們認為狗是紅苗的救命恩人。火在紅苗族中有獨特而重要的意義,這與紅苗族長期遷徙有關,在於大自然的斗爭中,紅苗人留下了存火的觀念。
『陸』 古代的發型,女子頭上有兩個發髻,兩個發髻雙發髻是哪個民族的
垂髫:小孩子頭發紮起來下垂著,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垂髫(tia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
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這樣的發髻應該是源於漢族。雙發髻的出現於漢代,尤其在東漢時期,女子的發髻逐漸變得高些。不過,在古代時期,未嫁的少女大多數是雙髻發型,在唐代以來的詩歌中可以透露出一些這樣的信息。此外,雙髻還是古代丫鬟的專門發型,在明代的文獻中有這樣的規定,小丫鬟梳著雙髻。在不少考古資料中也可以反映出雙髻是古代漢族的發型,多半是在少女時期,那時候的頭發不需要盤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