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衣服發型 » 70年代洗衣服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70年代洗衣服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6-11 13:54:28

⑴ 在沒有洗衣粉的年代,古人是怎麼洗衣服的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對物質的需求越來越多了,其中服飾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比如服裝款式的風格多變,激發著人們的購物慾。這因此就帶來了一個很直接的問題:洗衣量的增加。除了一些名貴的衣服會拿到乾洗店洗之外,日常的衣服一般都是直接扔進洗衣機洗。



那時還有一種洗滌劑叫澡豆,它含有消化酶和卵磷脂等成分,可以增強衣物的去污能力。具體製作方法是把豬胰腺上的血、脂肪去掉後,磨成糊狀,裡面加入黃豆粉和香料拌勻,靜置段時間風干,洗衣用的「澡豆」就做成了。

所以說,千萬不要低估我們古人的智慧,很多東西我們以為當時沒有,但其實雛形早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和我們現代的叫法不一樣而已。大家是不是也為古人們的智慧而感到驚訝呢?

⑵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古代,沒有洗衣粉,如何洗凈衣服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現身上的衣服臟了,大多數人會直接丟進家裡的洗衣機,它會幫我們完成洗衣甩乾的全過程,我們只要拿出來掛起來就搞定了。但是我們都知道洗衣機是到了1898年才僅僅是個雛形,在古代是不可能使用的。

在秦朝統一六國之後,人們對於洗衣服的模式也出現了改變,那個時候人們開始大量的使用一種草木灰泡製的灰水,這是一種在當時比較流行的清潔物品,《禮記》里就說“冠帶鉤和灰清漱”就是描述這種情況。

草木灰中也含有大量的碳酸鉀,這種物質現在依舊是用來製造肥皂和玻璃的主要材料之一。在洗衣服的時候碳酸鉀能夠很好地清潔衣服上的污垢,而且大部分的草木灰都能夠泡出這種可以洗衣服的液體,製造起來比較廉價,所以大多數人都會用它清理衣服。

天然鹼水

在漢朝時期,又有一種能夠清理衣服的物質被人們大量利用,那就是天然鹼。

在春秋的季節,我國很多地方都會出現天然的鹽鹼地,而這種鹽鹼地所提取出來的鹼,也可以拿來洗衣服。這種物質,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叫法:漢朝時人們將其稱作“鹵鹼”,唐朝時老百姓又改叫它做“石鹼”。因為它取材容易,即使用起來效果一般也廣為流傳。

必不可少的“手工皂”

除了我們描述的“洗衣粉”和“洗衣液”,手工皂也是古代人必不可少的洗衣工具。不過相比於前兩種的普遍性,手工皂因為製作步驟繁瑣,剛開始只是專供於貴族階級使用。

唐朝孫思邈所寫的《千金要方》中曾經詳細描述過描寫了胰子的製作工藝。

相信在我們看來,當時製造胰子的方法會有點惡心:首先將豬殺死,取出豬胰子並將上面的血跡清洗干凈,然後再仔細磨成糊狀,加入黃豆粉和香料和多種中草葯材,攪勻之後再放到陰涼地方風干,等它凝固成固體再切成小塊,這就是古代人口中的“胰子”了。

據說這種手工皂在魏晉時期就已經出現,但是因為當時的製造技術不成熟,做好的成品當時非常稀缺,僅僅是王室成員中地位比較重要的人才能使用。

據說當年的晉朝駙馬在第一次與公主洞房的時候,僕人送來這種“澡豆”讓他沐浴,他還當是睡前的點心吃下去了,簡直成為了當時的笑柄。最誇張的是,這位駙馬並非是什麼草根出身的農民,而是正經八百的富家子弟。即使如此,他也沒見過澡豆,這就足可以證明那個時候胰子的金貴程度了。

等到了明朝,製造手工皂的方法進一步成熟,這種東西不再是宮廷貴族專有的物品了,而是成為了千家萬戶都能使用的日常產物。

據記載,當時中國的各大城市都有專門賣胰子的店鋪,因為那時候正是明朝資本主義萌芽的時期,甚至有商人完成了完整的流水線化胰子的製作。

除了想辦法將胰子的製作過程變得簡潔,當時的人們不斷思索著這些胰子的更多賣點,玫瑰胰子或者桂花胰子,這種帶有香味的胰子就是那個時候的被發明的。

明清年間的小說中也曾經出現過這種胰子的痕跡,證明那個時代的胰子帶香味已經不是什麼稀罕物了,只是作為高等的化妝品來來使用。

這種胰子在幾十年前依舊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中,直到近些年才逐漸消失,我們身邊有些老人會叫香皂作為“洋胰子”,也是由此而來。

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在中國的胰子買賣已經形成市場的時候,在國外仍然使用著最古老的草木灰清洗方式。當時的外國人,將草木灰加上尿液混合在一起用來洗衣服,那時候有專門的人每天早上都挨家挨戶收尿來洗衣服,國家還會因此收稅。

這樣方式洗出來的衣服臟污程度可想而知,味道也肯定不容樂觀,相比於我國的洗衣方式,同期的外國人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所以當年來明朝的使臣,看到我們國家的洗衣服的方式的時候,曾經大加稱贊,驚為天人。他們將明朝的清洗物品帶回國內,也引發了當年人外國人的追捧。

全手動“洗衣機”

除了我們剛剛描述的這些洗衣用品,還有一種方法是古人配合著這些洗浴用具使用的,那就是搗衣。也就是用巨大的沉重的木棒反復的用力的錘臟衣服,將臟衣服中所含的污垢擊打出去,這就是我國古代一直用的洗衣方法。

但是這種方法也有它的弊端,一是在洗衣的時候太過於疲憊,經常洗完幾件衣服就累得喘不上氣兒了;另外一種弊端是這種擊打的方式對於衣服的傷害很大,不適合那些精緻的長裙;另一種原因是很容易造成衣服的破損。

那麼問題放回我們最開始提的問題上,那些長裙飄飄的美人們也是用這種方法洗衣服的嗎?

其實,古代的女子的衣服也分為兩種,一般包括常服和禮服,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漂亮衣服大多數都屬於禮服,並不是日常穿著的衣服,她們也很少穿太過於精美的服飾。

另外古代的千金小姐的衣服並不是像我們今天這么容易臟的,因為她們講究的就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很少有自由活動的空間。即使是有出門的機會,也必定是有很多人參與,地面也提前清理過,所以不會太臟。

在衣服臟了之後,有一部分人會選擇把衣服丟掉丟掉,不會在清洗之後繼續穿,這也是因為古代的染色能力比較差,在經常清洗的衣服就會掉色,穿出去難免不美觀。如果這件衣服不丟掉,她們就會把臟衣服丟給自己的丫鬟婆子去洗,反正這些金貴的千金小姐是絕對不可能自己去洗衣服的。

結語

可能會有人覺得古代的製造水平低下,即使是擁有種種能夠洗衣用的東西,可能在真正洗起衣服來也並不會是那麼干凈,其實這是很正常的。相比於現代充滿化學物質的洗衣用品,也許古代洗的衣服並不是太干凈,但是卻絕對安全健康,更是不會影響皮膚,造成過敏現象,這可比我們現在使用的手工皂之類的東西健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