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蒙娜麗莎》怎麼畫出的
《蒙娜麗莎》畫畫過程經過了四個創作階段,具體如下:
第一層,是一幅對未知對象的肖像草稿,從輪廓可以看出,有較大的頭、鼻、雙手和較小的嘴唇。
在第二層里,達·芬奇用一幅《佩戴珍珠發飾的肖像畫》覆蓋了最初的草稿。
第三層,是1503年創作的《麗莎·格拉迪尼肖像》,帕斯卡認為這才是蒙娜麗莎的原貌,也是他所認為的「另一幅女人的畫像」。畫中的蒙娜麗莎眼睛看向左邊,面帶微笑,這是當時標準的肖像畫模樣。
第四層,是《蒙娜麗莎》油畫作品:臉微微向右轉了過來,就連目光也是向右的。
(1)蒙娜麗莎的微笑簡單畫法圖片列印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一、人文背景
文藝復興是盛行於14世紀到17世紀的一場歐洲思想文化運動。在中世紀晚期發源於佛羅倫薩,後擴展至歐洲各國。歐洲源自對基督教統治下中世紀的批判,產生了世俗價值觀念。人的觀念在達·芬奇等藝術家的觀念里居於核心的地位,《蒙娜麗莎》也展現了神性和人性的光輝,肯定了人從自然狀態脫離而存在的意義。
二、草稿背景
在《蒙娜麗莎》創作之前,就有一幅,《艾爾沃斯·蒙娜麗莎》油畫:《艾爾沃斯·蒙娜麗莎》出自達·芬奇,其創作時間遠遠早於《蒙娜麗莎》油畫作品。
《艾爾沃斯·蒙娜麗莎》繪畫,人物的面色清新紅潤,不沾歲月痕跡,有著與蒙娜麗莎非常相似的長相、服飾、手勢和神秘笑容,只是更為年輕。有專家還曾利用碳定年法對《艾爾沃斯·蒙娜麗莎》進行了測定,結果顯示,該幅畫創作於15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