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李宇春打扮得真陽光,穿橘色內襯的「軍綠」大衣,看上去究竟有多颯
李宇春是流行女歌手,具有女人味和優雅、帥氣的中性魅力、李宇春性格瀟灑、直率、造型等多種氣質,無論是歌曲還是個人風格都很有魅力。最近出現在李宇春機場,穿著橙色
李宇春瀟灑地走在機場上,「橘子配綠色」的風格太顯眼了,35歲就能展現出少女的活力。李宇春瀟灑地走在機場上。「橘子搭配綠色」的風格太引人注目了。李宇春腳步輕松。頭上戴著帽子,小巧可愛。35歲也能展現少女的活力,皮膚狀態也很好。完全不知道正在步入中年。仍然有強烈的少女感。背心的款式也很多。很多背心適合冬天穿,搭配方式也很簡單。
B. 他不笑時千里之外,笑時眼角眉梢——張國榮
張國榮《金枝玉葉》
我知道,不摘墨鏡就論顏值純屬耍流氓:
《霸王別姬》片場,程蝶衣在對戲。
軍大衣不算什麼,起碼軍大衣穿起來能有種駐邊軍哥哥的范兒,張先生這種穿法我就比較百思不得其解了。
總有那麼一兩身衣服是你想像不到居然有人能穿好看的。
冬天大街上弓著腰的老爺爺就是像下面圖上張先生這樣穿的。
下面這種穿法,效果怎樣,基本看臉。
《流星語》里落魄潦倒的單親爸爸。
有時候長得太好看太貴氣是很讓造型師傷腦筋的。
衣服其實還不是最考驗顏值的,發型才是。
現在哪個小鮮肉敢鼓搗這么一個發型:
張國榮與黎明在台灣參與電影節的揭幕剪綵儀式接受獻花。
93年戛納電影節,左邊的女士是《霸王別姬》幕後的老闆,徐楓。
反正這樣的發型放多數男明星身上我覺得大家都會受不了的。
如果說上面這個發型只看臉就得了,那麼下面這個,說實話,任何一個氣質偏俗的人弄出來可能都會讓人反胃。
想想上面這樣的發型放在任何一個號稱顏值高的男明星身上的效果。
外表是否賞心悅目,五官和身材並不是決定性因素,這是事關氣質的問題。
日本媒體稱其為」香港演藝界貴公子",台灣文人董橋稱他是"最後一個西關大少",香港媒體稱張國榮為「最後一個貴族」。貴族與富翁是兩回事,縱然氣質風度品位人格件件出色,華貴優雅也不是後天培養的出來的。
張先生身上的氣質雖然已經被八爛了,但是還是不得不感嘆一下,面若冠玉,官仔骨骨,同時兼具一身天然貴族氣質與優雅的人真的不多,就光憑這一點,他就很難被超越。
網路隨便搜索一下「十大貴族氣質的男星 」啊「十大氣質演員」啊這些,張國榮如果排第二就基本沒人敢排第一。
香港官方曾經用大眾投票的方式評選過兩次的「香港四大絕色」
1996年的 四大絕色 :張國榮、林青霞、李嘉欣、朱玲玲
2000年的 四大絕色 :張國榮、林青霞、李嘉欣、關之琳
據說當年本來是想評四個美女出來,但是怎麼都選不出第四個······
張國榮當年被評選為「四大絕色」之一。一個男人和三個美女並稱「四大絕色」,聽起來真是匪夷所思,香港官方發表聲明說:古往今來,九州內外,除了張國榮之外,不作第二人想。
香港也曾選舉 「十大靚人」 ,意欲選出五男五女,周潤發、林青霞等皆有上榜。張國榮票數第一,人謂「靚尊」。
單獨看的話,五官長這樣:
下面這張圖就可以大致解釋為什麼張國榮和比自己小20歲的人站在一起都不顯老了。
通常情況下,娃娃臉有以下特徵: 臉型嬌小柔和、額頭飽滿、臉部的五官位置相對較低、又大又圓的眼睛、漂亮的雙眼皮、嬌小的鼻子、臉頰圓滑、皮膚白皙、膚質細致、下巴圓滑較小。
這幾個標准,張國榮除了眼睛不算大,不是兩隻眼睛都是雙眼皮之外基本符合。
值得一提的是張國榮的臉的輪廓非常柔和, 正面整個臉飽滿圓潤, 側臉顯得線條立體分明。 這一點使得張國榮的好看直接區別於多數男明星。
一定要找缺點的話,張先生這樣的五官形象太正面了,演渣男演變態殺手演拆白黨都難以讓人討厭起來。
1996年《大三元》
側面可以明顯看出山根挺拔。
插句不相乾的,姜文曾經很想演程蝶衣這個角色,張國榮去世後姜文都還對這個角色耿耿於懷——「誰說程蝶衣不能是我這樣的」。(●'◡'●)
張國榮的側面實在非常美,額頭飽滿,眉骨突出卻不過於英氣逼人,下巴翹,下頜120度,上下唇有夾角,鼻唇角90度,非常立體漂亮,軟三角區也非常精緻。仔細看張國榮鼻頭到下巴的曲線,凹凸有致,如同雕塑。
王家衛很善於把美的人拍到最美,《阿飛正傳》里嚴格說來張國榮只有一個鏡頭是正面的。
喏就是這個:
其餘基本上是側面角度。
1997《春光乍泄》
張國榮的臉型偏圓,側面往往比正面更容易顯出稜角。
優秀的導演往往很善於發掘演員最美的一面,《阿飛正傳》《春光乍泄》里側面為主要,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點我是深信不疑的,張先生的眼裡有層淚膜,淚膜這東西人人都有,但因為張先生虹膜較大,所以眼睛裡的高光點多。
下面這個表情,張國榮對面坐的是周迅。
我怨念很深的一部電影,周迅不是女主角。
1996《金枝玉葉2》
眼睛的神采不是靠打光就能有的,多少當紅小花旦戴著高直徑美瞳面對著精緻專業的打光也還是目光呆滯。
1979年,23歲稚嫩青澀的張國榮,五官還沒怎麼長開,注意眼睛。
清晰可見的淚膜,隨時看起來都像是含著隱隱約約的淚水。
五官輪廓的美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或許不算什麼,但是美麗的眼睛太難得了。
陳凱歌導演與張國榮有過兩次合作經歷,1993年的《霸王別姬》,1995年的《風月》,03年4月陳凱歌寫了一篇文章,悼念當時驟然離世的張國榮,題目就叫《張國榮的眼睛》[轉帖]張國榮的眼睛----陳凱歌
照片顯示拍攝時間是01年9月30日,此時的張國榮45歲,眼角有了皺紋精神狀態可能也不及從前,通常隨著人的年齡增長,眼睛會越來越渾濁,但是,這雙眼睛卻始終清澈明亮。 這樣的雙眸,若是長在6、7歲孩童的臉上反倒不那麼令人驚訝了。
如果說張國榮側面的最大亮點在於輪廓,那正面毫無疑問就是眼睛了。
1985《為你鍾情》
女人也很少長張先生這樣美的睫毛。
張國榮的額頭線條很圓潤飽滿,所以除了剛出道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傲嬌地不留劉海。
嚴肅臉,下面這張圖的重點是張先生飽滿的額頭,不是那位激動到花容失色的女fans。
誰敢說,一見鍾情,與色相無關?——李碧華
拍《槍王》時,導演羅志良說感覺到張國榮有故意破壞形象的傾向,很多次他都要求不化妝出演,到了《異度空間》時,就更是這樣。「他明白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有人說他是因為怕老怕丑才自殺,這說法很荒謬。」
張國榮面部輪廓柔和,但是因為本身山根較高,所以蓄上鬍子也一樣英氣十足。
1996《新上海灘》
1999《星月童話》
再也沒有男子給我十二少這樣的感覺了。
1988《胭脂扣》
1986《英雄本色》
張國榮89年告別樂壇演唱會。
張國榮97年跨越97演唱會。
張國榮2000年熱情演唱會。
記住這句話, 真正的顏值是經得起和各路俊男靚女合影的 。
下面上張先生的合照。
還有,不得不提在同時代的這些巨咖當中,張國榮通常都是年齡最大的,比他大一點點的貌似只有林青霞和成龍。
鎮題合照必須是我黃金三人組。
張先生反正就長這樣,靚不靚仔這件事呢就見仁見智了。
1991《縱橫四海》
和林青霞合照。
和成龍。
和發哥。
下面這張照片純屬是來煽情的。
張國榮,區瑞強,譚詠麟。
區瑞強,譚詠麟,張國榮。
校長年輕時候蠻可愛的。
感覺這兩人的傻笑讓畫風突變啊。
張學友,張國榮,梁朝偉。
1991,《豪門夜宴》
張國榮,梁朝偉。
1997《春光乍泄》
張國榮和周星馳。周星馳也曾經是完全可以靠臉吃飯滴。
1992年《家有喜事》
2002年4月21日,第二十一屆香港金像獎,張國榮 給周星馳 頒「傑出青年導演獎」。
第一個潘迪華,第二個張國榮,後面鄧光榮,最後一個不用說啦。
的確陣容夠強大。張曼玉,張國榮,劉德華,梁朝偉。
當一個人自然而然得坐著被偷拍下來的照片往往最體現本人的相貌好壞。好吧我私心還是更鍾意左邊兩位一些。不過正如張先生本人所說:靚不靚仔這件事呢就見仁見智了。
從左往右,張國榮,張曼玉,張學友,劉嘉玲,梁朝偉,劉德華。如果現在誰還能聚齊這樣的陣容,票房10億都是保守了說的。
張國榮,劉德華。不比較原則,都帥!
這個女演員是寧靜,96年這三人一起拍了《新上海灘》。
張國榮,黎明。
張國榮,張學友。
張國榮,張學友, 戴墨鏡的是王家衛。
從左往右,張國榮,陳百強,梅艷芳。
張國榮,陳百強。
張國榮,鞏俐。
這讓人張豐毅情何以堪啊
難得見鞏俐賣萌
中間這位仁兄到底是咋想的要和這二位合照。
PS:張國榮50後,張柏芝80後。鬼才能看出來這兩人相差24歲。
1999《左右情緣》
張國榮,張曼玉。
1985《武林世家》
1989《日落巴黎》
1990《阿飛正傳》
蘇麗珍終將優雅地老去。
還好,該記得的我們永遠都會記得。
2009年日本影展,張曼玉凝望著哥哥的舊照。
和小倩王祖賢。再渣的像素都擋不住二位的美貌。
1987《倩女幽魂》
和李嘉欣。
與劉嘉玲。
1994《金枝玉葉》
與關之琳。
1993《花田喜事》
和梅艷芳。
1988《胭脂扣》
2002年4月6號,張國榮最後一次登台唱歌,為梅艷芳的演唱會擔任嘉賓。
從左往右,梅艷芳,張國榮,張曼玉,劉嘉玲。
從左往右,王祖賢,林青霞,張國榮。
和靚靚袁詠儀。
張國榮,黎姿。
張國榮,周慧敏。
張國榮,葉倩文。
張國榮,王菲,梁家輝,陳嘉上。
2000年《戀戰沖繩》記者會。
張國榮,莫文蔚。
張國榮和林志玲。
2003年春節前夕,張國榮著一身鮮紅夾克,客串了新人組合twins的《你最紅》mv。
這支MV亦成為哥哥生前的最後一支MV。
twins這兩姑娘都比張先生小差不多25歲,這個年齡差距,基本就是爸爸和女兒那樣了。
榮迷說張國榮靚仔是不客觀的,要其他人這么說才是無可置疑的。這個花痴就是炸雞女神。 1998年,全智賢擔當音樂節目主持人時曾采訪過張國榮。
17歲的全智賢得知將見到自己的偶像,她顯得很緊張,手捧鮮花的她竟然緊張的說不出話來,張國榮微笑著淡定起身迎接,而全智賢卻腦袋斷電--忘詞了,只知道盯著張國榮一個勁的傻笑,以致於"NG"了很多次,而張國榮卻一直微笑著配合著。
最後殺手鐧:
張國榮小時候參加姐姐婚禮:
下面這張是13歲在英國讀書的時候:
——————————————————————————————————————————
靚不靚仔這件事呢就見仁見智了。
對相貌的評價本身就是主觀思維佔主導的,如上,欣賞與否全看個人。
C. 曾在中國風靡一時的軍大衣,為何會慘遭我軍淘汰
在許多人看來,老舊的軍大衣如同當年的三棱刺一樣,早已被軍隊淘汰掉了。因為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但有輕薄能夠禦寒的服飾,甚至還有可以依靠電池保暖的衣服。所以說,早期的軍大衣看上去顯然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
當然,一般人即便是這種軍大衣也只能在新聞中看到,畢竟這類型服裝軍人在一般場合都不會穿的。所以多數人都會覺得,軍大衣早已退出了軍隊,成為一件名副其實的“看日出裝備”。更重要的是,看日出我們都是穿的加厚的軍大衣,而這在軍隊中,怎麼看上去成了輕薄的常服了呢?其實這只是一般的地區,如果是常年駐守邊境線等偏遠地區的官兵的話,他們通常都會穿加厚的軍大衣,因為歸根結底,不論是什麼樣的衣服,終究還是沒有軍大衣禦寒。因此,在我個人看來,一到冬天,最讓官兵暖心的依然是那聲看上去笨重的軍大衣。
D. 誰有蘇聯陸軍將軍常服帽子的圖片.
h蘇聯軍服樣式是由蘇聯部長會議(負責軍裝和裝具)和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負責軍人區分標志)制定。
在蘇聯,以下人員有權著用軍服:武裝力量現役軍人、蘇沃洛夫陸軍學校學員、納西莫夫海軍學校學員、以及有權著用軍服的預備役和退役將軍、軍官和准尉。
十六世紀俄國射擊軍最先規定著用長襟服。十七世紀初葉,射擊軍著用長襟服,穿高腰靴,戴皮鑲邊呢帽。十七世紀後半葉,為區分各團而規定了不同顏色的軍裝品。十八世紀初彼得一世建立了正規軍隊,規定了統一的軍服。綠色(步兵)或藍色(騎兵)長襟服,紅色背心、短褲、襪(近衛軍為紅色,常備軍為綠色)、鞋、三角氈帽(細毛氈帽)(擲彈兵和炮兵戴皮帽)、佩帶各種識別標志。冬季在長襟服外披紅色寬大斗篷(或短呢斗篷)。水兵著灰色(後改為綠色)長襟服、同樣顏色的短褲、藍襪,銅扣眼鞋、黑氈帽。軍官服上帶有特殊的識別標志——金色飾物、紐扣、白色領帶、帶穗的三色綬帶等等。
彼得一世逝世後,軍服樣式發生了各種變化。1762年規定了佩帶綬帶,1763年規定佩帶肩章和帶穗肩章(在左肩)。十八世紀30至50年代出現了胸甲騎兵團和驃騎兵團規定了特殊的軍服。1786年根據A.B.蘇沃洛夫的建議,著用新的更方便的軍服——短襟服、馬褲、矮筒靴、皮盔。保羅一世時,俄國軍人曾著用不方便不實用的普魯士的軍服。此種軍服主要適於派班儀式。保羅一世逝世後不久軍服大為簡化,取消了士兵寬大斗篷,用彩色高立領的軍大衣和方便的馬褲;用靴筒到膝蓋的皮靴代替皮鞋;取消發辨和波紋發。但軍服仍不夠方便實用。十九世紀對軍服繼續進行了改革。例如:1801——1809年全體軍人佩帶了肩章,1807年軍官佩帶帶穗肩章(雙肩);1803年用高筒軍帽代替普通軍帽,後改為大檐帽;1802——1803年為海軍人員規定了單排扣軍服(軍官為雙排扣大禮服),長腿褲和軍帽,後改為水兵帽和水兵短大衣;1853——1856年克里木戰爭後,陸軍人員著用比較方便的軍服,軍官穿灰色野戰軍大衣。根據各團在師內的番號規定帽圈和肩章的不同顏色;帽圈顏色,第1團為紅色,第2團為藍色,第3團為白色,第4團為深綠色;肩章顏色,第1、2團(第1旅)為紅色,第3、4團(第2旅)為藍色。1869年土耳其斯坦軍區規定白色亞麻布襯衣(發給士兵用於體育訓練時用)系帶肩章,允許夏季在隊列內和隊列外著用。用各種紡織品製作的此種襯衣後來成為俄軍主要軍常服和野戰服之一。
十九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軍服變化較大;規定軍裝為深綠色,無紐扣(用鉤扣)和彩色翻領,統一式樣的軍帽——大檐帽(士兵戴無檐軍帽)、羊羔皮冬帽;騎兵領取步兵式樣的軍裝;取消了禮服(近衛騎兵除外)。1907——1908年恢復禮服。海軍著用雙排扣軍服,翻領白色亞麻布襯衣和藍色法蘭絨襯衣、貼身針織杉(水兵汗衫)、黑色(夏季為白色)褲和灰色帆布作業服。1892年起海軍將軍和軍官著用白色軍上衣,1910年起著用藍色軍上衣。
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期間及革命勝利後,直到1918年,工人武裝隊伍——赤衛隊沒有規定專門的軍服。赤衛隊戰士穿著各種服裝,佩帶寫著「赤衛隊」的紅色臂章,帽子上有紅帶。1918年建立的工農紅軍著用舊俄軍儲備的軍裝,但無肩章。軍帽上系有紅帶。為紅軍戰士和指揮員正式規定的識別標志是形似花冠的胸章,它由月桂枝和柞木樹枝圖案構成,上有錘、犁和紅五星。1919年蘇維埃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制定了工農紅軍第一批軍服式樣;帶紅星的盔型呢帽、長襟衣(軍大衣)、保護色的夏季襯衣(自1935年起叫做套頭服),佩帶三角形,正方形和菱形(後又增加長方形)的區別標志。1921年制定了工農紅軍海軍服裝;指揮人員配備大檐帽、冬帽、黑灰色大衣(1925年改為軍大衣),黑色雙排扣軍上衣和褲,深藍色和白色軍上衣;紅海軍士兵配備水兵帽、黑灰色大衣(1925年改為軍大衣),黑色水兵短大衣、深藍色法蘭絨襯衣和藍領白色襯衣、水兵汗衫、黑色褲和灰帆布作業服,1922年工農紅軍陸軍和空軍著用統一式樣的軍服:深灰色軍大衣、襯衣、馬褲和盔型帽(夏季為淺灰色、冬季為深灰色)。規定佩帶彩色(按兵種)胸章和臂章。1924年取消胸章和臂章,區別標志改在領章上。著用保護色的緊身襯衣,取消盔型夏帽,改用大檐帽。1926年規定指揮人員穿著深藍色馬褲。此種軍服持續到1935年年末,在此期間由於實行新的軍銜制,對軍服也做了改革。除大檐帽外,又增加了船型帽;規定空軍和汽車裝甲坦克兵指揮人員著用敞開式緊身軍上衣,穿襯衣,系領帶。各兵種指揮人員的附加區別標志(角形章)佩帶在軍大衣、緊身軍上衣和套頭服的兩只衣袖上,單排扣軍大衣改為雙排扣軍大衣。1940年將軍開始著用禮服,銀灰色軍大衣、保護色扣合式常服上衣、彩色(按兵種區分顏色)鑲條的藍色軍褲、帶帽徽的大檐帽。冬帽改為護耳冬帽,元帥和將軍帶高筒皮帽。
偉大衛國戰爭初期,為提高軍服的偽裝性能,用保護色的領章和區別標志代替原有的袖章。將軍用保護色的套頭服和無彩色鑲條的軍褲。統一了各兵種軍服的式樣和顏色。全套女軍人制式服裝包括女軍帽、連衣裙和大衣,她們也著用套頭服,規定式樣的裙子和軍大衣。1943年規定軍人著用套頭服,常服上衣、立領單排扣禮服。
戰後,武裝力量的軍服日愈完美。1949年為空軍軍官和將軍及裝甲兵軍官規定了雙排扣開領常服上衣與禮服上衣,襯衣和領帶。1954年4月開始供給將軍和軍官防雨斗篷。取消陸軍元帥和將軍的立領扣合式禮服,代之以翻領雙排扣禮服。白襯衣、黑領帶;取消扣合式常服上衣,採用保護色的敞開式雙排扣常服上衣、襯衣和領帶。1955年(這一年對於中國軍人來說,也是不平凡的一年)軍官開始著用銀灰色節假日禮服軍大衣,用敞開式雙排扣禮服代替扣合式單排扣禮服(陸軍、國土防空軍為銀灰色,空軍為藍色),穿白色襯衣,系領帶,帶帽徽。1958年全體軍官開始著用統一式樣的軍服;保護色的大檐帽與敞開式軍服上衣,藍色馬褲和散口褲、保護色襯衣和領帶。海軍軍服也有變化。1951年取消了軍官扣合式軍服,著用敞開式禮服、白襯衣,系黑領帶;1963年海軍陸戰隊著用黑色特種野戰服,它包括無檐軟帽、敞開式上衣、散口褲和矮筒靴。
1970——1976年蘇聯武裝力量對軍服式樣做了改革;定期服役的士兵、軍士和軍事院校學員,取消套頭式,著用常服上衣,取消扣合式軍服,著用敞開式單排扣軍裝,穿襯衣,系保護色領帶;超期服役的士兵和軍士著用節假日禮服時,允許穿散口褲和矮腰皮鞋;制定了元帥、將軍、軍官、准尉和超期服役軍人(空軍、空降兵和海軍除外)著用統一「海藍」色禮服上衣和褲子、大檐禮帽、白襯衣、黑領帶(空軍和空降兵為藍色上衣、褲子,深藍色領帶);對蘇軍各類軍人的常服和野戰服作了一系列改革。海軍軍官、准尉和超期服役軍人著用白色雙排扣制服上衣、藍色短外衣,白色或黃色襯衣、黑領帶。
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2600
E. 周、秦、漢、唐朝時士兵的服飾分別是什麼樣的啊
上古商周服飾--西周武士復原圖。古代戰甲,多以犀牛、鯊魚等皮革製成,上施彩繪。除皮甲之外,商周時期的戰甲還有「練甲」和「鐵甲」。練甲時間較早,大多以縑帛夾厚綿製作,屬布甲范疇。鐵甲出現於戰國中期,它的前身為青銅甲,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獸面壯胸甲。戰國時期的鐵甲通常以鐵片製成魚鱗或柳葉形狀的甲片,經過穿組聯綴而成。
這里很多,自己看吧!
http://bbs.tiexue.net/post_3271040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