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牌樓怎麼畫簡單又漂亮
牌樓這樣畫簡單又漂亮:
1、使用鋼筆畫出牌樓的基本結構,重點繪制上下兩層的屋檐,再畫出三個燈籠分布在牌匾上面,完成兩側大門的細節繪制。
2. 如何畫一個鬼屋
鬼屋畫法如下:
1、先畫兩個不規則相互重疊的梯形,如下圖:
3. 鋼筆畫的四種基本畫法
鋼筆畫的四種基本繪畫方法包括:線條的平行排列畫法、波形曲線的排列畫法、交錯線條的排列畫法和輻射線條畫法。
接觸鋼筆畫時,需要從了解線條開始,通過線條來表達物體的內外輪廓、體積、空間、運動、姿勢等狀態,並用不同的線條來表達物體的紋理和特徵。
在使用過程中,祥念槐線條也應分為密度、前後、大小、長度、厚度和速度。在練習開始時,你可以用鉛筆起草,然後用鋼筆反復畫線,然後過渡到沒有鉛筆,直接用鋼筆徒手畫。
1、線條平行排列。
線條的平行排列是最基本的排列形式。練習時要注意運筆的速度和強度。線條的垂直、平行、傾斜、彎曲等用輕、重、慢、急來表達。適用於硬物謹友,如房屋立面。
2、波形曲線的排列。
運用筆觸運動的曲、直、動、靜來表達線條的動感和節奏感,需要特別注意線條的長度關系,適合描繪木紋和水紋。
3、交錯線的高握排列。
交錯線適用於表達粗糙的表面紋理和處理明暗關系。交叉線一般按時起伏。它有點類似於素描的明暗關系形式。交錯線需要層層疊加,不能塗抹。
4、輻射線。
適合草叢、皮毛等成簇的效果,需要有特定的方向感和運動感。
4. 初學鋼筆畫應該先學習什麼
一、簡述鋼筆畫 鋼筆畫最初形態是在1000 多年前的中世紀,當時《聖經》和《福音書》的手抄本就曾 出現過鋼筆畫的雛形,19 世紀末鋼筆畫問世,鋼筆畫在歐洲國家得到普及,不少繪畫大師 都將鋼筆畫作為速寫和搜集素材的工具。1592 年義大利人利瑪竇來到中國,帶來了與鋼筆 畫有親緣關系的銅版畫,這成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見證。新中國成立後,隨著鋼筆製造業的 長足發展,人們開始用鋼筆畫連環畫,後來,美術學院的師生普遍用鋼筆畫速寫建築等,同 時開設鋼筆畫課程。 二、鋼筆畫藝術的特點 鋼筆畫使用硬質筆尖和汲取墨水作畫,必然帶來了鋼筆畫與其它畫種不同的審美特點。 鋼筆畫無法像鉛筆、 炭筆和水墨毛筆那樣靠自身材料的特點畫出濃淡相宜的色調, 鋼筆畫在 紙上的畫痕是深淺一致的,在色階的使用上也是有限的,它缺乏豐富的灰色調。我們將鋼筆 畫歸於黑白藝術之列。 在忽略了色調、 光線等型體造型元素後, 線條成為最活躍的表現因素。 用線條去界定物體的內外、輪廓、姿態、體積,這是最簡潔直觀的表現形式。許多其它的畫 種會很容易有擦痕或被弄臟,但鋼筆畫不僅可以保持自己整潔一新,並且它們不會褪色。鋼 筆畫所需材料不多,也很簡單、便宜,只需要兩、三支好鋼筆和筆架、一瓶墨水和一個擦筆 尖布、一個畫板、一個非常軟的鉛筆用於打草圖和一個軟橡皮用於最後擦去鉛筆畫的線條、 一把小刀用於修復鋼筆線條。由於鋼筆畫工具輕便、 容易攜帶, 可以隨時練習、 寫生、 記錄, 甚至在工地上也可以勾畫設計,這也是鋼筆畫被設計師廣泛採用的原因之一。 三、鋼筆畫表現技法 (一)鋼筆畫的表現形式 1.線描。以線為主的造型方法,在東西方都有悠久的歷史。線描具有簡潔質朴的特點, 用線來界定畫面形象與結構, 是一種高度概括的抽象手法, 風格化的線描一般注重線的神韻 或凝重質朴或空靈秀麗,在畫面形式上線描注重線的疏密對比與穿插組織。 2.明暗調試。由於鋼筆具有不易修改的特點,運用鋼筆明畫法時要注意對明暗基調和 明暗調子對比的准確把握。物體並置一處時,兩種色調的交匯處就產生了物體的內外輪廓, 畫面中較清晰的乎神物體要通過一定的對比才能顯現出來,對比越強烈物體越清晰。 (二)傳統的表現技法 1.點線排列法。鋼筆畫是創作輪廓畫法作品的一個特別適合的工具,它的線條能適當 的表現所有種類的規則的形狀和紋理。這種利用輪廓線條,同時用一種線條或圖點、橫線、 豎線、弧線的排列與組成、線條的交錯來勾畫色塊及明暗的方法即為點線排列法。 2.反白法(黑底法)。在黑的紙上用白色水粉顏料勾勒,勾勒的工具可以用小毛筆或 鴨嘴筆,反白法含頃絕類似黑白版畫效果,適合於表現夜景、深色調的景物以及特定氣氛的場景, 這種表現技法, 對作畫者的要求較高, 作畫者需要具備扎實的繪畫基礎和對畫面的整體把握 能力。 3.程式化裝飾性畫法。一些畫家傾向於用鋼筆來畫程式化的、裝飾性的作品。根據畫 面主題需要,經過設計後畫面由單純、有序的點、線、面組成,在貌似簡潔的畫面中,追求 節奏與韻律的統一與變化,充分發揮了裝飾藝術以少勝多的表現力,多用於平面廣告設計。 (三)現代鋼筆畫表現技法 1.鋼筆淡彩。鋼筆淡彩是鋼筆畫中常見的一種表現形式,在鋼筆畫的基礎上施以淡彩, 強調黑白關系的畫面具有一定的色彩傾向, 應該說明, 在鋼筆淡彩中鋼筆線條是畫面的主要 造型手段, 而施以淡彩則是對畫面的一種補充, 也就是說用淡彩進行著色前鋼筆稿應該畫得 相對充分准確。 2.鋼筆畫的拓印技法。此技法多用於裝飾畫面上,將所需要的形(圖案)用雕刀在材 質(橡皮或蘿卜等)上雕刻成所需要的紋樣,蘸上墨水後,拓印在畫面上,這樣會出現意想 不到的裝飾效果。 3.鋼筆談姿線條與毛筆渲染混合法。將墨水沖淡,調成三到四種以上的層次的黑色,裝入 各色瓶中,貼上標簽,代號為焦、濃、重、淡,同時吸進幾支鋼筆中。在作畫過程中,從淺 到深,步步深入,完全打破了傳統的黑白兩極分化的畫面效果,既有鉛筆素描的細膩感,又 有鋼筆畫的挺拔。 4.鋼筆畫的刮刻技法。是在畫面最後收拾的使用技法,將畫面提白、刮邊的作用。 (四)特殊作畫方法 1.像用鋼筆那樣用刷子。用刷子蘸著墨水來作畫是一種簡單的方法,雖然嚴格說這不 能完全算是鋼筆畫,但它有很多自己的優勢。刷子的毛頭更軟而且有韌性,可以用於幾乎任 何材料的板面,使畫面效果更均勻。 2.鋼筆與刷子並用。分叉的毛筆、枯筆:由於畫這種畫的毛筆或刷子絕不是完全平的, 事實上刷子只是部分平的。一般來講,紙面只要足夠粗糙,每條毛筆筆道都會是這樣有趣的 效果,這樣的筆道很有一種紋理的效果,又有一種抖動、振顫的效果。它可以與鋼筆配合使 用,能收到奇效。 3.鋼筆和鉛筆。鋼筆和鉛筆兩部分間可能會顯得缺乏和諧。這部分原因是由於鉛筆線 條有點閃光性,本色又是銀灰色的。鉛筆通常會給人以某種軟塌的感覺,那麼就可以糅進一 些有力度的和粗獷一些的鋼筆線條。練習鋼筆畫的方法有很多種,要注意學習方法,加強素 描基本功的訓練,就一定能學好鋼筆畫。 淺析少兒鋼筆畫入門 鋼筆畫就是通過點線及各種排線的組合來表現不同的明暗塊面, 組成畫面的整體色調和 層次的畫。簡單說來,它有四種表現形式:一種是用鋼筆線描表現的方式,即線造型;一種 是通過鋼筆線條的排線組合來表現物象黑、白、灰的明暗層次關系和立體感、空間感,即明 暗塊面造型;一種是用大小不同的點來組合表現物體的空間感、立體感、光感的效果,即點 面造型,它給人一種堅硬、粗獷的裝飾之美;另一種是介乎二者之間的線面結合造型。最可 貴的是鋼筆畫具有簡單、費用低廉,無論是室內作畫,還是外出寫生收集創作素材,還是大 人、小孩只要一支鋼筆、一個本子、一塊墊板,就可作畫。鋼筆畫的另一個特點是線條流暢、 清晰、明快、黑白對比性強,明暗層次分明,形象刻畫宜細、宜簡等特點,易於入門,特別 深受廣大少年兒童所喜愛。 回顧起來: 主要採用了循序漸進的方法來進行少兒鋼筆畫入門指導。 我具體的做法有三 點:①由簡至繁。也就是先從畫形狀簡單的物體入手,主要是把生活中的物體概括成圓形、 方形、三角形來進行練習;通過一段時間後再過渡到畫較為復雜的組合形體;在這里特別要 注意,要選擇少年兒童最熟悉的東西,例如:圓形的水果、蔬菜、花草、體育運動類等工具; 方形有手帕、電腦、提包、書籍、房屋、傢具等;三角形有樹葉、車船、橋梁等;組合形有 樹木花草、建築、車船等;只要我們留心,生活中有用之不完的素材,任我們想像與誇張。 ②由靜到動。一般我是採用了畫靜止的物體從慢寫入手。如:日常用品,文體用品,樹木花 草、建築等,這樣逐步過渡到畫動勢的人物或動物,畫有規律性的反復動作;如:牛、馬、 狗、豬、羊、雞、鴨、鵝等動物,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然後加大難度,培養他們的觀 察力、想像力。如:學習上的讀書寫字,課外活動,春遊、愛鳥、植樹、文藝活動等。多種 多樣的學校生活的場面。總之可畫少年兒童在日常生活中最喜愛、最熟悉的人與事,這樣由 簡到繁,由靜到動的訓練方法來進行反復的訓練,才能為寫生練習、想像、創造打下良好的 基礎。③寫生與默寫相結合。也就是讓孩子們在鋼筆畫訓練中有了一定的基本功之後,就著 重引導他們進入寫生的階段。
5. 平面圖形怎麼畫
問題一:初學者在電腦上怎樣畫建築平面圖 用電腦上自帶的畫圖軟體
步驟如下:
1、打開畫圖工具:打開路徑為開始――程序――附件――畫圖
2、熟悉畫圖工具版面:整個畫圖工具可分為三個區域(標題欄、工具欄、顏料板),工具欄中,滑鼠點中工具,會顯示出相應的功能。
3、新建畫圖,用工具欄矩形工具規劃好大致布局
4、運用工具欄選區矩形橡皮直線四個工具配合,細化出下圖
5、對於看上去比較困難的圖,可以結合各種工具畫出,如畫出下圖房門
6、利用4圖和5圖, *** 一起,疊成下圖(可配合工具欄中選區透明度設置工具)
7、利用工具欄中文字工具寫好內容,如圖完成
問題二:WORD如何繪制平面圖 這簡單的哈,用文本框啊 文本框是一種,當然還可以右鍵單擊,添加文字,還可以用藝術字!
問題三:畫平面圖步驟 ⒈確定比例尺,假如你用A3的紙畫用1:1000,
⒉畫好邊框線,內邊框和外邊框,內邊框有右下角畫幾個格子(作圖 日期 指導老師 圖名)
⒊再將其布置整齊(小會議室兩邊 大會議室中間 辦公室挨著大會議室)
問題四:平面圖方向標怎樣畫 正北方向
問題五:從WORD畫簡單的平面圖該怎麼操作 插入-符號圖形什麼的.自己挑
或者用畫筆
問題六:在photoshop 裡面怎麼畫平面圖形 ps裡面 有一個多邊形選區,用這個畫選區,之後填充白色
或者用鋼筆畫,建立選區。
問題七:在CAD中這個圖是怎麼畫出來的?我怎麼只能在一個平面上畫圖? 1、先畫出兩個同心的半圓
2、然後通過視圖工具欄上的按鈕選擇相應的視圖模式,或者通過菜單欄上的「視圖--三維視圖--東南等軸測」
3、通過坐標系命令快捷鍵「UCS」建立新的坐標系,使原來的XZ平面切換成XY平面。這一步很關鍵,要理解清楚在CAD中畫立體圖都要切換繪圖平面XY面,所以要在哪個面上畫圖就要建立新的坐標使此平面為XY面。
4、新坐標系建立好後就能很容易的畫出最終效果圖了。
問題八:在3dmax中如何繪制平面圖 可以分開製作,3維部分在3D軟體中製作,2維的可以在PS或你熟悉的2維軟體中製作比如FLASH之類的,兩重素材都製作完後再在後期軟體中結合編輯,如AFTER EFFTCT(AE)或COMBUSTION,這樣你動畫的可編輯靈活性會增加而且可以增加一些後期特效。
如果你只是想利用一些2維圖片作為配景的話,可以使用3D的材質,將貼圖應用在材質上,因為3D的貼圖也可以用動態序列禎圖象作為貼圖,不過這種方法結合可編輯性較差,有不滿意的地方修改麻煩而且還需要重新渲染,不好。
問題九:平面立體圖是怎麼繪畫出來的? 我不廠道你說的是那種 一種混維圖形 以2D形式的畫面體現3D效果的圖形 一般是電腦畫的效果做好 平常手繪當中也有神作 Julian Beever 粉畫家 你可以去搜下看 全是神作 但這個很多要講究觀看角度的 國內也有很多高手 塗鴉中運用的也比較多 叫3D塗鴉・・ 還有就是那種比較奇特的圖 可以看出在動 或者看久以後會出現其他的圖形 這種好像還沒有學術上的名稱 一般搜神奇的圖片可以搜到 它的原理是根據眼睛及視覺的成像來實現的 很多用到的都是視覺的殘影和餘光 比如盯一個圖片久了 你把頭轉向另一邊 因為你之前看得過久視覺系統沒有跟上新的物體的處理速度 就呈現了之前圖片的另種效果・・
問題十:房屋平面圖怎麼畫 方法/步驟
1
第一,繪制房子平面圖首先繪制房子平面的定位軸線,畫3軸線時應該考慮布圖的合理性,布圖不宜過大或過小。
2第二,畫好軸線後,畫牆體的厚度及門窗的定位線,牆體的厚度外牆一般是200mm,內牆一般是100mm,注意門窗的定位線不要畫的太死,要畫輕一點。
3
第三,加深牆柱的剖斷線,剖斷線在原來軸線的基礎上加粗,補充不足處。
4
第四,根據標注尺寸畫門窗和門,門窗的定位一定要准確。
5
第五,畫樓梯,一般畫樓梯先畫折斷線,再畫踏步,然後才畫方向箭頭及標注文字數據。
6
第六,畫可以看見的線,可見線用實線畫,不可見線用虛線畫。
7
最後,標注尺寸、標高、剖切符號和圖名等。
6. 8k的素描紙畫簡單的房子是橫著畫還是豎著畫
都一樣。8k的素描紙畫簡單的房子,橫著畫和豎著畫都一樣的,因為這要看畫師的習慣了,只要合適怎麼租滲畫都可以。素描紙是用來畫素描練習的紙。指潔白、厚凈、有紙紋的紙。弊巧脊鉛筆畫紙不宜紙紋太粗,炭筆畫紙表面不能太光滑,而鋼寬仿筆畫紙紙卻要較光滑的紙面,還要有一定的吸水性。畫素描通常在專用的素描紙上進行,選用素描紙時,要注意紙質堅實。
7. 如何把建築照片變成鋼筆畫圖片
把建築照片變成鋼筆畫圖片,需要使用Photoshop(PS)軟體進行圖片處理。
1、在PS中打開原始圖片:
2、組合鍵Ctrl+U去色,變成灰度圖片:
3、組合鍵Ctrl+M調整色階,拖動色階曲線讓圖片背景稍亮:
4、工具欄_濾鏡——素描——繪圖筆:
5、組合鍵Ctrl+I,反相,得到最終鋼筆畫圖片效果,完成:
8. 建築設計手繪速寫 筆記
建築設計手繪完全自學教程
吳偉
52個想法
前言
>> 筆者在從事手繪教育的這些年裡見到太多工作了很多年的資深設計師回爐惡補手繪技能。
>> 建築設計既是技術,也是藝術。想要成為優秀的建築設計師,技術與藝術的修煉都必不可少,但最終筆者覺得藝術要遠遠重於技術,只有不斷強化自身的藝術修為才能做出真正感人的設計出來。
第1章 概述
>> 鋼筆畫又稱「硬筆畫」。鋼筆畫工具簡單,畫面清晰,節奏明快,對比強烈,這是其他畫種無法比擬的優勢。
>> 歷代畫家通過長期的實踐積累余唯,創作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珍品流傳於世,如荷蘭畫家倫勃朗的《杜普教授的解剖學課》《夜警》《莎士基亞》《戴金盔的人》等,德國畫家阿爾布雷特·丟勒的《啟示錄》《基督大難》《小受難》《男人浴室》等。
>> 在當前的國際市場中,鋼筆畫作品的一般價格,四開作品6000~8000歐元(4萬~5萬元人民幣),國內好的鋼筆畫四開作品3萬~4萬元,八開作品在8000元左右。
1.2 鋼筆速寫的重要性
>> 藝術源於生活,同時又高於生活,作為一個有志向的設計師,要想有好的創作設計,就得努力提高自己對生活豎判培的敏銳觀察能力。
>> 把自己深入地融入生活,平時,隨身攜帶一個速寫本,看到自己喜歡的事物就及時用畫筆記錄下來,這樣等到真正做設計的時候就有取之不斷的靈感來源。
>> 在鋼筆速寫中作者往往利用線條簡潔方便的優勢提煉甚至拋棄光影的復雜變化,快速、准確地捕捉事物的大致特徵。
>> 速寫能夠培養設計師的造型能力和觀察能力。
>> 速寫更考驗作者的靈性與天賦。
>> 鋼筆速寫是設計師創作的重要輔助方式。它有助於提升設計師瞬間對事物的敏銳洞察力和感受能力,是設計師記錄稍縱即逝的靈感的重要手段。有時簡單的幾筆就能生動記錄下設計師們喜歡的素材。
>> 速寫從設計師入手的一開始就要求他們去思考畫面的取捨和再創造
>> 速寫的創作過程能夠促進設計思路的拓展。
>> 在記錄資料方面速寫有著相機無法比擬的優勢。設計師通過速寫記錄,潛移默化地在腦海就會形成本能,就能有取捨地進行記錄,把需要的保留下來,把其餘的進行舍棄。在創作過程中,靈感彷彿流星一樣劃過腦海稍縱即逝,而腦海中的靈感相機是無法進行記錄的,在用速寫記錄靈感時,畫面既來源於靈感同時又超脫於靈感,這就是思路的拓展和草圖的不可定性。
>> 鋼筆畫分為寫實鋼筆畫、彩色鋼筆畫、鋼筆淡彩、設計鋼筆畫、鋼筆速寫等。鋼筆畫在中國還處在發展階段。
2.2 線條
>> 緊線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快線。緊線的性格特點是:乾脆利索,自信果斷,在方案構思中大量地運用緊線會使畫面的草圖味道更濃。
>> 松線一般運筆緩慢,舒展,線條飽滿,常常給人一種嚴謹、沉著之感,松線相對緊線更准確,同時又更加自由,更富有動感,但草圖味道會減弱很多。
>> 正確方法是在原來線條末端留出一點空隙再起筆畫完後半段線條,這在技法上我們稱之為形斷而神不斷。
2.3 透視
>> 在手繪的實際應用當中,三點透視一般用來畫超高層建築俯瞰圖或者仰視圖。
>> [插圖]
>> 散點透視法亦稱動點透視法,是傳統東方繪畫的技法之一。
>> ,而散點透視則有許多「點」。如《清明上河圖》,在觀賞中國畫卷時一般都是一邊拉開另一邊捲起慢慢地看,這樣的話就需要每時每刻看到的畫面都有獨立的視覺焦。而對西方的古典油畫,如果遮住畫的一部分,觀眾就會覺得構圖不完整
>> 移動視點,打破一個視域的界限,採取漫視的方法和多視域的組合將景物自然有機地組織到一個畫面里,這是一種復元性的透視方法。
>> 散點透視的技法原理取自於中國傳統國畫,也可以說是中國古人沒有發明透視之前的一種主觀的相對不科學的畫法,但是就是這樣一種畫法創造了中國繪畫歷史上相當璀璨的成就。
>> 2.3.6 空氣透視空氣透視是由於大氣及空氣介質影響使人們看到近處的景物比遠處的景物濃重、色彩飽滿、清晰度高等現象。空氣透視又被稱作「色調透視」「影調透視」「階調透視」。
>> (1)近處物體沖拿暗而深,遠處物體淡而淺。(2)近處物體色彩飽和、趨於暖色、明度高,遠處物體色彩飽和度差、趨於冷色。(3)近處明晰,遠處模糊。(4)近處明暗反差大,遠處明暗反差小。總結成一句話就是:近實遠虛。
>> [插圖]
>> 空氣透視在實際中的運用
2.4 陰影
>> 投影長度一般是在建築本身高度的二分之一長左右,然後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增減。
>> 1.光源方向一般考慮光從立面正前方左側或右側斜45°角射下來。
>> [插圖]
>> 光從左側45°角射下來
>> [插圖]
>> 光從右側45°角射下來
>> 透視圖陰影的刻畫方法是千變萬化的,它既遵循常理,有時也打破和違背常理。
>> 唯一不變的准則是:一切處理都是為了畫面的美而服務。有時候太過於遵循常理畫面反而會陷入呆板和局促,合理的不一定是美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打破常規大膽地主觀處理。
2.5 明暗
>> [插圖]
>> 分析3:配景最黑的地方也不能超過建築的暗部,這樣才能凸顯建築。
>> [插圖]
>> 前景路面採用最大化概念處理,橫向抖線稍稍強調調
2.7 光感的過渡
>> 2.7 光感的過渡當陽光照射到一個建築上時,由於受到空氣透視的影響,受光面離視點越近越亮,離視點越遠越灰。背光面離視點越近越暗,離視點越遠越灰。[插圖]過渡原理圖
>> [插圖]
>> 拱門的陰影退暈實際效果
2.9 構圖
>> 在各種造型藝術中,構圖稱呼有別,例如繪畫中的「構圖」、設計中的「構成」、建築設計中的「法式」與「布局」、攝影中的「取景」。
>> 構圖包括以下方面。(1)藝術形象在空間位置的確定。(2)藝術形象在空間大小的確定。(3)藝術形象自身各部分之間、主體形象與陪體形象之間的組合關系。(4)藝術形象與空間的組合關系及分隔形式。(5)藝術形象所產生的視覺沖擊和力感。(6)運用形式美法則和產生的美感。
>> 構圖顯示了作品內部結構與外部結構的一致性,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與藝術表現形式的推移性,是作者人格力量和藝術水準的直接體現,也往往是藝術作品思想美和形式美之所在,所以構圖能力在美術創作和美術欣賞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 從范圍上考慮,選取的景物可以分為全景、中景和特寫。
>> 全景就是展現景物全貌的,全景取景能從宏觀上展現景物全貌,它適用於表現場景中一定的氣氛和氣勢。
>> 特寫主要反映局部和細節。
>> 中景是一種介於全景與特寫之間的畫面形式。中景既有全景的某些氛圍特點,又不失特寫中某些細節的妙處。它適合表達情節,傳達感情,因此也是畫面中運用最多的取景模式。
>> 1.橫向式構圖
橫向構圖多用來處理建築外形主線條為橫線的畫面,能表現寬廣、開闊、磅礴的氣勢。
實例一
[插圖]
實景照片
分析:仔細觀察實景圖片會發現,圖片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地道的橫向構圖,前景植物豎向線條明顯,在構圖上打破畫面一層不變的橫向構圖,遠景在線條上再稍加變化。
>> 將圖片中密密麻麻的房屋進行主觀提煉,最後成了一條蜿蜒的「S」型長蛇伸向遠方,觀看者不難發現其實S型構圖的空間張力是非常大的,要是選擇面面俱到估計就毀掉整個意境了。
5.「X」型構圖
「X」型構圖具有很強的向心感,該類型構圖中的景物具有從中心向四周逐漸放大的特徵,有利於把人們的視線由四周引向中心。總之,「X」型構圖具有焦點突出的特點。
實例一
「X」型構圖最常見的就是用來處理街景和巷道。
9. 如何學習鋼筆建築設計手繪
如何自學鋼筆建築手繪?
作者:李老三
來源:知乎
這是一副很失敗的畫,過於死板,排列的線條幾乎無變化。同樣,水很平淡完全沒有什麼倒影的感覺。
1.31 更新
下面更新的畫還處於摸索階段,線條隨意,沒有章法,樹不會畫。
其中關於樹,我也是做了一些其他嘗試,我把失敗的也發上來,什麼叫沒有章法?線條散亂,這就是,大家避免這種畫法。
對於光影刻畫,主要是要透氣,要有過渡,不能是一個明暗關系就交代清楚地,影子的邊緣要虛,不要畫一個框往裡填色。尤其屋檐下的投影,要和陽光下的屋頂有比較明顯的明暗分割,這個要做到對比強烈,不怕誇張。比如窗戶中的細節不用交代,把色調壓重,體積就出來了,這個明暗可以達到8-9,但是,不要全部漆黑一團,這樣就死了,要隱約透出一點明暗變化,一下就透氣了。
這張畫我可以練了一下排線,全部都是排線的灰調子,左邊的屋檐部分,感覺很多磚啊堆砌的構造,仔細一看就是一對排線。還是不要畫的太死,要有明暗變化。
畫了一個雕塑小品,排線,還是排線,畫到這個時間,我大概知道,運用好排線的重要性了,最起碼對我自己來說,就是這樣。
這張練習的是假山石塊的表現,還有夾雜的綠化,亭子倒是畫的很一般,素描關系倒是對,色調很暗。
1.30 第二次繼續更新
這個階段的畫,是在對初學階段的一個整體反思,我意識到鋼筆表達建築和景物,主要就是用排線作為最根本的構圖和表現單元。右下角的地面陰影處理,避免了初期的生硬和色調過於黑暗,沒有過度,也沒有透氣感,所以,這個階段的畫全部都變成淺灰,是對前一階段的一個矯枉過正吧。
左上角的樹,變成了一些排列的線條,沒有具體的樹葉和樹枝,這也是一個探索,始終在探索。
上圖看得出,整幅畫的線條更加放鬆,甚至出現了隨意的線條,這幅畫不到一小時就完成了,但是,這么快的速度就畫完,目的是什麼?難道真的就是以快為榮,還是我的手上功夫到了這個水平?我的反思告訴我,這不是我要的。
出差在外地,靜下心來,好好研究一下樹,你到底怎麼才能好看。所以找了一副以樹為中心的構圖,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還好,4個小時,收獲很大,也沒有失敗,表達就是排線,畫來畫去還是排線,這個結果堅定了我研究排線的決心和信心。
ok,這張圖我要把排線放在首位。從中間的那個房頂的側面,出現了到現在我還在用的排線方式,右下角地面的投影,更靈活和鬆散,但是都是疏密與否在我控制之下。
白塔整個體積的塑造,全部排線搞定。幾根電線桿也都是排線組合在一起,為了不跑壞這個排線的組合,本來應該有的電線我都沒畫。
這是一副很失敗的畫,排線沒有一個統一的秩序,太多形態出現,顯得凌亂。左邊的樹想用輪廓和明暗結合,不夠理想,被打擊了。
再次被打擊,更加凌亂的排線出現了,硬著頭皮畫完的。
1.30 第一次更新對我自己有幫助的書目,和為什麼我覺得有幫助。
我前期的鋼筆畫,都是對王彬 徐秀麗著《胡同與門樓》裡面的照片的臨摹,這本書對我很有幫助。因為胡同和門樓這種構圖和小型的建築,相對比較簡單,畫起來也相對容易,能快速建立自信心。
書是肯定要看的,我回頭把書名記一下貼出來。
1.30 更新 對我很有幫助的書
蓋瑞·斯梅恩斯著 鋼筆畫技法;(這本書主要講了鋼筆畫的線條排列和如何應用,至於建築鋼筆畫倒是沒說多少,看完就知道原來鋼筆還有這些畫法,留白、構圖、如何把照片畫成你想要的鋼筆畫等等)
卡爾普賽爾著 你的藝術家大腦;(擴展閱讀,相對鋼筆畫提高,可不能只是看建築鋼筆畫的書,這本書看完,同樣對我是很有啟發。)
況晗著 消失的胡同—鉛筆畫中的北京風貌;(對於建築和風景,作者有自己非常獨到的概括能力,還有他的每一筆的型都處理的有道理,有表現力,這個非常不容易,給我很深的印象。這本書里的作者,每畫完一副鉛筆畫,身上都會被汗濕透,可見,畫畫也真不是輕松的事。)
大家感受一下,如果鉛筆的線條都是無序排列,還有現在這種感受嗎?我始終認為,不要過於隨意,要嚴謹對待自己的每一根線。
黑茲爾·哈里森著 風景畫入門手冊—提高風景寫生水平的必知技法;(看看國外有經驗的畫家,是怎麼來處理風景的,如何取捨、用筆觸概括,尤其是畫家對一幅畫的素描關系的處理,調子要響亮。我們中國人對線條很敏感,眼裡大部分就是線條,看看外國人是怎麼看到他們眼中的風景吧。)
環球美術家視點系列 安格爾素描;(線條大師,極簡單的繪畫方式,以至於讓我找不到他處理五官明暗的筆觸,還有,他的肖像畫中背景建築,都是一絲不苟的用透視原理畫出來的。如果換成我,會怎麼處理?大概也就概括的畫畫吧,畢竟是背景何必這么麻煩。嗯,我想,這就是大師的不同吧。)
魯愚力著 魯愚力鋼筆畫與技法。(這是最早看到的一本建築鋼筆畫,當時看到畫的時候,就覺得很累,這一幅畫要處理多少細節啊,根本看不過來,想不出來。現在看來,這種風格非常值得臨摹,哪怕我們再不喜歡,也能通過這種表現方式體會一下,認真刻畫建築和形體是怎樣一個過程,不是建築鋼筆速寫就是建築鋼筆畫,現在隨便翻出一本鋼筆畫的書,就是這樣的風格,不是不好,如果只看這種書,還真的讓我覺得,鋼筆畫也就是這樣的一個寫生、采風類的輔助畫種,其實,建築鋼筆畫同樣可以經典、細致。我還是那個觀點,建築鋼筆畫如果想表現的很好,線條就是要控制、認真和有目的,為什麼要隨意?以我自己的水平,想好好控制盡力表現都沒那麼容易,何況隨意了。)
鍾訓正先生編著的這本,想畫建築鋼筆畫必備的一本,而且很多畫都值得臨摹。
彭一剛、鍾訓正,他們出的書最好都拿來仔細看看,好好臨摹,揣摩其中筆觸和對形體的塑造。畫建築鋼筆畫不知道這兩位老先生的書和畫的,也算是缺了一課了。
隨便找一本丟勒的書,大家看看,大師的作品,是不是因為自己是大師而線條隨意了。再推薦大家看看人民幣和各國貨幣的背景圖,都是用細致認真的線條排列出來的,試想,這些線條如果是隨意的,還這么有貨幣的價值感嗎?
1.29 第二次更新
練習畫數量
我的鋼筆畫愛好和工作沒有關系,也沒系統學過,甚至素描彩畫也沒系統學過,只能算有美術基礎。純粹自發學習和練習的建築鋼筆畫的數量,也沒有超過50張,我不太主張以數量代替用心。不用心的畫我也畫過,結果只能是連看都不想看,能被自己惡心到,這么爛的畫也能畫出來。所以,從那以後,再也不畫不過腦子的畫了。
每一張習作都是完整的畫
最適合我的就是找到感興趣的畫,找出一個局部,仔細刻畫,無論從形體到明暗,完全的畫下來,每一筆都要做到意在筆先,沒想好不能動筆。但是,畫了就不要覺得不夠好就不繼續,一定要咬牙把畫畫完,畫完之後會得到更多的啟發和收獲。
找根最適合自己的筆
鋼筆畫,不能顧名思義,我用的不是書寫用的鋼筆,而是針管筆,或者櫻花一次性針管筆,粗細自己各選幾只吧。如果非要說有什麼要求,那就是流利。我用過紅環和斯德羅的針管筆,我會用最細的砂紙,對針管筆的四邊稍作打磨,這樣,筆尖會稍稍圓滑一些,不要看這一點點圓滑,帶來的變化就是畫綠化和樹葉的時候,會非常流暢,不劃紙。假如這張紙是用來上水彩的,那就更好了,不會因為筆尖劃過紙的地方出現洇漬,這一定不是計劃要出現的水彩效果。
紙張
無所謂,就是A4普通列印紙就可以了,要求高一點就買80g的吧。再有些追求就用A3的挑戰一下自己的耐心,試想仔細畫一張充滿細節的建築畫,有多麼激動人心,整幅畫面都是建築細部和節點,以及建築投影里精綵排列的線條。
不浮躁
如果對著一張畫來臨摹會產生壓力,那麼我會臨摹精彩的局部,甚至個別的線條部分,不是交作業,就是提高自己和建立對鋼筆畫的興趣,那就更靈活的去畫。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啊。任何鋼筆畫都是一筆一筆畫出來的,我是先通過簡單的練習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未嘗也是一種好辦法。因為覺得面對很大的一張畫無從下筆,所以想盡快把畫臨摹完是不可取的。目的不僅僅是畫完,而是學習,通過臨摹學習如果用不同的線條排列刻畫形體。
1.29 已更新
無人邀請,自己來的。目的把自己從零開始的過程分享一下,自學鋼筆畫,無老師無教材,因為學鋼筆畫不難,而且很有趣。
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很快,唯一要注意的就是,每一張畫都要仔仔細細,認真靜下心來畫完。
不要耍帥,畫鋼筆畫我不認為可以做到像國畫那樣揮毫潑墨,可以這么認為,畫鋼筆畫就像綉花,要對筆下的每一個筆觸和線條負責。
題主說只是作為一個興趣愛好,有點太可惜了,鋼筆畫的應用范圍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和日常所見。希望能引起題主的重視,因為畫一張畫用的時間和花費的精力在某種程度上說是差不多的,但是,如果多用些心思,得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怎麼說,當作一個以後可以炫耀和給生活工作帶來更多回饋的技能,這樣想功利一些,是不是更合適。
我只對鋼筆畫這一件事能說幾句話,發幾張圖,希望能給題主一些啟發,或者一些鼓勵吧。對我來說找到一個有共同愛好者,一個共同的話題不容易,很開心。
先發幾張工作的用圖
鋼筆線描底稿
繼續更新一下,鋼筆線條+淡彩效果,我始終相信,用心對待每一張畫,就會有回饋,因為,每一根線條都是有生命的。
鋼筆底稿
屋頂底稿
線描+淡彩,目的是清晰表達設計意圖,突出重點,其他部分做淡化處理。
透視底稿(臨摹)
淡彩
鳥瞰圖,單純的鋼筆線稿。
空間分析(除了填色,鋼筆線條是主要表達手段)
建築高度控制示意
主要突出屋頂的天際線變化
臨摹
線描稿
填色稿
線描稿
填色稿
鋼筆稿
彩鉛稿
透視線稿。對物體的質感盡量少做刻畫,基本是突出一下明暗的對比,哪怕這個對比很小,不能沒有,否則這幅畫就會很平,沒有張力。
馬克筆上色,效果很差,還不如只上彩鉛,還是水平問題。
這是室內,不是建築畫,也算是建築鋼筆畫的一個過程作業。顏色過艷,筆觸凌亂無章法,請大家避免我這個情況。
這也是建築鋼筆畫,只不過說的是建築和空間的關系,這類分析示意圖,有它自己的屬性和美。
稍微有點鋼筆畫基礎的人,都可以輕松畫出,不是嗎。
建築和路網形成的肌理,很容易看懂,卻不容易說清。
一張簡單的鋼筆畫,或許在工作中常用,意圖清晰的示意圖,希望能給題主帶來工作的啟發。
這幾棵樹的平面圍和示意,也就是純粹的鋼筆線條了,只是注意了粗細運用。
樹的樣子很難看,但是,這張畫說的是矮牆對於建築私密性的重要,誰會在意這棵樹美不美呢?所以,建築鋼筆畫在這各方面反而忽略了技法本身,作為一個重要的溝通技能凸顯了出來。還是不要僅僅只作為興趣了。
某種住宅形式的排列規律,整個圖都很簡單,最難的也許就是小汽車了吧。
上圖說的是屋頂的高度和形狀的對比,以及這樣的不同會對居住和功能產生的影響。
上圖說的是入口的各種形式和規律,如果說單純徒手畫完的話,15分鍾都用不了。
鋼筆畫的分析圖(插圖)。上面這些圖都很簡單,都是不需要賣弄線條的,相反,卻說簡單清楚一個用語言和文字很費力才能說明白的事。
上面是工作中用到的圖,下面發的圖都是純興趣而畫的。
今天持續更新一下,把前期所有的建築鋼筆畫發上來,大概十幾張。
鋼筆畫愛好者,無緣無故的喜歡,尤其是建築鋼筆畫。沒怎麼畫過人和景物,只喜歡畫建築,我把我自己從第一張到最近的一張和題主分享一下,主要是這個過程,至於畫本身不重要,權當拋個磚吧。
1、看書是要看的,尤其是要看國外的鋼筆畫,盡量少看國內的,不是國內的不好,是要找到這種畫種的源頭,從最高水平的作品去欣賞。推薦英國水彩畫家特納的作品,尤其是有關建築的一些,他對建築細節的刻畫,是很適合鋼筆畫借鑒和學習的。先去看什麼是好的,至於國內的好不好最好不要先不管。我是沒系統學過鋼筆畫,一節課也沒上過,但是素描是學過幾節,這是美術的基礎,沒法繞過去。
2、從書中要找出對一個事物描繪的筆觸和方法,不要一開始就臨摹一副很大和復雜(相對的,只要你覺得信息量太大,就不要硬著頭皮上)的畫。最好先畫些局部,通過局部先作為入手的方法,有了興趣才能進一步提高水平。
3、既然是建築畫,做練習時少畫靜物,盡量去看看自然的景物是怎麼刻畫的,提高對一些非具體形象的概括能力,如:雲、水、樹、影子等等。把人和靜物先放一放,把視野提升到一個比較概括的層面,不要一上來就摳細節。
4、還是要看看美術基礎的書,還是盡量看國外的,不要看美術院校考試的那種。你是通過了解素描本身,對鋼筆畫有促進,基本就是要畫一畫,再來看看書學一學,這樣反復對照進步才快。
5、盡量不要用輔助工具,類似尺子之類的,學習鋼筆畫就是對自己手、眼、腦的一種協調鍛煉。不要怕開始畫的丑,一定要明白什麼是丑,什麼是美,要有一個階段目標。透視最主要的是你要理解,不要在畫面中出現明顯的錯誤,或者說看著不順眼的地方。這是一個理解建築的基本方式,如果沒理解,沒弄明白,還是要從心裡徹底弄清楚,主要是理解。
6、我從開始看畫,偏執的認為,有寫實風格的,經典的畫就是美的。現在看,確實很片面,但這個主要審美觀沒重大變化。我買學慣用的工具書時,一定是要用這個來衡量的。開闊眼界的看看就行了,能值得臨摹的,充滿大量細節的,不含糊概括的鋼筆畫才值得買。
這是第一張鋼筆畫,是用最常見的簽字筆畫的,原圖是一張照片。
素描關系很重要,剩下的就是用什麼筆觸表現這種素描關系。
大坑,慢慢填吧。
和題主一起分享我的每一步對鋼筆畫的心得。
這張圖是沒想清楚到底用什麼筆觸去表達所繪對象。
僅僅做到了表達了相對正確的素描關系,遠看是能感知是一副黑白風景,但是近看筆觸經不起推敲。
還是用普通的簽字筆畫的。
還是要一筆一筆的畫,甚至是一個點一個點的畫,每畫一個局部就要檢查一下是不是合理的表現了素描關系。筆觸是放在第二位去考慮的了,所以,有些地方看著透視和筆觸不夠自然,還是處於摸索時期。
房子上面的樹畫的很失敗,但是,檐口下面的畫法筆觸找到一點感覺,每幅畫就是這么一點點摸索和找到感覺的。前提是,耐心一點一點的話,不能想著一揮而就的瀟灑。
中間的門里的色調很深,需要反復的塗畫,但是這個素描關系是很必要的,還是要耐心。
地面表現的很差,從某方面來說不如入這個畫的色調,樹叢的表現稍好了一點,但是筆觸還是不夠符合樹的形狀。
小的細節和形狀要注意,比如三輪車和電線桿上掛的燈。沒有這些細節的刻畫,就沒有趣味性,一幅畫就沒有看點。
還是在學習樹怎麼畫,換了一個筆觸表現方式,地面依舊沒找到合適的方法。
上圖這一張,真的一下對鋼筆畫產生了興趣,因為在對左側這個舊的土坯牆的刻畫得到啟發,原來土坯的磚可以只畫磚縫,就能表現出質感。至於這個質感表現的好與壞是另一回事了,我在畫畫的過程中是在不斷尋求這個興奮點,來促進自己不斷進步。
地面換了一個表現方式,把影子作為重要景物刻畫,但是影子邊緣太生硬,有喧賓奪主之嫌。
對於整個畫面中的陰影部分,該很重的地方,一定要壓得下去,才能表現建築的光感。
如果把整幅畫的素描關系,從白到黑,或者說明暗分為0-9,留白的地方自然是0了,那麼暗處的陰影部分,有寫能達到8了,素描關系很清晰。為何這么誇張的表現一幅畫的素描關系?因為本身鋼筆畫畫完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副灰色調的畫,所以,盡量有些明暗的對比,使整幅畫調子很響亮。
上圖是把光影下的胡同作為一個主要學習對象,尤其是樹下的小汽車,還有書叢本身要簡化,因為是突出日光下的「亮調子」。才能與樹蔭形成沖突,提高畫面的緊張感。
地面依舊很糟,但是,我開始明白地面不要只用幾根線刻畫,需要一個淡淡的灰面去表達。有氣死左下角與牆根交接的地面,這個關系就是我要的,有色調,也能讓人感到這是一個鋪地,但是不能在強烈的日光下太搶眼,淡淡的來幾筆就可以了。
主要表現的地方時門洞的陰影帶來的強烈對比,要壓得下去。
上圖中左側的樹干,只起了一個輪廓,沒有深入。因為覺得這畫如果把樹再畫完,整幅畫就不夠輕松,最後還是沒畫。
但是,作為對建築的瓦、檐口、磚牆、影子還是做了仔細的刻畫,找出對這些牆面筆觸的方法。有些牆面是全部豎線條組成,而且要有疏密和點線的斷續。
還有,有些地方還是很重,素描關系要明亮。
上圖換了針管筆,是想把牆面的排線處理的更細致,把牆面的明暗關系表達的更有層次。
最高的屋頂的檐口陰影,就全是用排線來表達的,這樣耐看,透氣,這才是鋼筆畫的特點和優勢。
這張畫第一次學著畫水,主要是表現建築在水中的倒影,筆觸更加放鬆一點。
上圖主要是學習怎麼畫魚鱗瓦,照片中的瓦的形狀是一樣的,要自己有取捨和疏密構圖。一定是想好了怎麼畫,而不是畫了才覺得這樣不對。
右上角的屋檐用簡單的幾根線概括,不要畫的太仔細,要放鬆。
整幅畫的對比還是很強烈,國畫中有句話說的很好,構圖要「疏可跑馬,密不透風」才好。這也就是有緊張感的構圖才是好的構圖。
上圖把下面的樹叢用最簡單的方式概括一下,很放鬆。但是塔尖的檐口要刻畫的很用力,在我看來有稜有角才是建築。但是,我自己把塔身接近樹叢的位置,從筆觸上融合一下,疏密形成過度。
這張圖的遺憾就是,全部豎線條不夠垂直,試想,如果全部豎線條都是垂直的,這張畫會更具建築應該有筆挺結實的質感。而這張畫的線條給我的感覺是:這個塔是草扎的,哈哈
上圖是很失敗的一張,全部都在表現建築的明暗關系,但是形體卻丟掉了,尤其是左邊的一側的建築感覺就是一堵軟泥糊在那裡。右側的屋頂刻畫很失敗,看不出瓦的質感和形狀,過於追求正確的素描關系,沒有自己合理構圖。
每次看到這張圖都很窩心,但是,我還是堅持完成了,這樣才知道到底問題出在哪了。
上圖這張的地面處理已經知道大概方式了,不是幾根線就可以把地面概括的,一定也是一個面。左上角的樹枝,是一個進步,雖然就是幾個樹枝但是讓我一下明白了怎麼用筆和概括。
最右邊的遠處建築的概括畫法也是讓我得到啟發,遠處的就虛掉,近處的就很清晰了。
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建築不垂直,變形了,這個問題一定要避免。
這張的樹枝是對上一張樹枝的一個總結和提高,整張畫與前面畫的不同就是,筆觸鬆散一些,用放鬆的筆觸去刻畫一些牆和物體。
這張畫是對上面筆觸刻畫形體的延續,右面的牆面就是一堆筆觸刷刷刷,最左下角的石頭墩子,我注意了強調石頭的稜角和明暗對比。
其實每張畫能得到的啟發和進步是不同的,有時就是很少一點,這就足夠了。
這幾張畫都開始起鉛筆稿了。
筆觸,還是筆觸,就是鋼筆線條的排列、疏密。然後用最大的耐心把畫畫完。
後來,我也畫了一些較為具象的物體,不是建築,就是學著刻畫一些有特點的物體,把握好質感和筆觸的處理。
不同筆觸,得到的質感就不同,這些是雕塑,去過798的應該不陌生。
這時的我,已經很注意筆觸的組合和排列了,說到底,這就是鋼筆畫的魅力所在,也是我享受畫鋼筆畫的樂趣。
畫本身是否好看是另一回事,享受這個畫的從無到有的過程才是我想得到的
這張畫的筆觸是對上面畫的一個總結和提高,這個雕塑是鐵鑄的,我在畫的時候就突出或者有意的誇張這個特點,怎麼誇張,就是強調明暗的對比,還有形體轉折的稜角,不要很圓潤的過度。
上圖是經過一番折騰之後,也就是仔細看過很多國外鋼筆畫的書,練過一些鋼筆線條的排列,試過各種組合對表現對象質感的表達,發現,不要拿建築當建築畫,就可以了。
就是用一堆你認為很美的鋼筆線條排列出一些幾何形體,如果這個過程中,能把一些形體的體積、陰影、質感都放進去,就更好了。
這張畫把鉛筆稿起的很仔細,需要留白的的地方要想好。不足的地方就是,這個筆有些粗,如果用再細一點的筆就好了。
我自己開始認識到,不要有任何雜亂無章的線,所有的線畫上去,都是有目的的,排列要有秩序感,組合起來要美。
上圖是對前面的畫一個總結和提高,開始很注意筆觸的排列和組合。如果局部放大,很可能看不出這是一個建築,僅僅就是一堆線條。這樣對不對?我不知道。
最前面這棵樹是留白方式處理。
如果說把鋼筆畫的作用,從單純的一個愛好拓展一下,可以放在工作中,起到輔助表達工作理念和意圖的作用,一個溝通和表達意見的直觀工具。
翻制的一本書的插圖
基本就是鋼筆白描,如果每棵樹都盡量畫到接近正圓就好了,還是水平有限。
線條本身沒難度,就是一個用法,點、線、粗、細的變化,能表示出不同的范圍和示意。
母題就是圓形,大小不同而已。最大的難度也許就是怎麼把圓畫的盡量圓。
上圖最需要注意的是線要保證橫平豎直,不要有歪斜。如果每條線的結束用斷續來過渡,會顯得整幅圖比較放鬆,把視覺中心放在圖中間那個「小廣場」。
題主,是不是能把僅作為興趣愛好的觀念拓展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