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各個朝代男女的武俠服裝造型
你這個問題難度太大了,專業人士也不一定能回答。武俠服裝要是江湖人物穿而不關乎官服民服的話,大致有三種,一是唐宋漢人那種寬大長衫如張無忌,二是明清滿人那種貼身衣帽長辮如韋小寶,三就是元蒙少數民族服裝了如華箏。其實服裝設計主要是為了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等設計的,不是固定不變,例如小龍女清秀脫俗,就設計一襲白衣來表現她。多看看那些圖片以及小說關於衣著的描述會得到靈感的。不知對樓主有沒有幫助。
② 宋元明清服裝資料和圖片
我們給你的資料不可能十分全面,但你可以自己通過網路等搜尋網站找,而且這里也無法插進圖片
③ 清朝末期後宮服飾圖片及等級 需要圖片
1、清代皇後朝服朝褂:清代皇後服飾 皇後的朝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組成。朝冠,冬用薰貂,夏用青絨,上綴有紅色帽緯。頂部分三層,疊三層金鳳,金鳳之間各貫東珠一隻。帽緯上有金鳳和寶珠。冠後飾金翟一隻,翟尾垂五行珍珠,共三百二十顆,每行另飾青金石、東珠等寶石,末端還綴有珊瑚。
朝袍以明黃色緞子製成,分冬夏兩類,冬季另加貂緣。朝袍的基本款式是由披領、護肩與袍身組成。披領也綉龍紋。朝褂是穿在朝袍之外的服飾,其樣式為對襟、無領、無袖,形似背心。上面也綉有龍雲及八寶平水等紋樣。本圖為戴朝冠、穿朝服、朝褂的皇後(《清代皇後像》)。
④ 中國歷史朝代眾多,那麼哪個朝代的服飾最好看
夏商時期的服裝,就不再簡單的是遮陰蔽體的作用了
當時的衣服以窄袖為主,長腿度也僅是沒過膝蓋,或者是與膝蓋齊平,後來逐漸到了東周時期,中原服飾的發展,也進一步向豪華和華麗的方向發展,貴族為了彰顯自己的權利和地位,衣服的設計也不再僅僅簡單的只追求實用性,更兼具美觀得體的優良特徵,畢竟貴族不需要下地幹活,離簡約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我國服裝歷史由來已久,春秋戰國時期服裝獨具特色,別具一格。或許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古人的衣服,定然沒有我們現如今衣服的絢麗多彩,但你要這樣想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屈原的《離騷》當中,對於衣服的描寫,也足夠讓人驚嘆:「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當然對服裝美觀程度的討論,其實僅限於皇宮貴族,平民百姓的服裝更多以實用為主,真要評判出哪一代的衣服最丑?我覺得應該沒有答案,沒有人願意把最丑的衣服穿出去,只要人們准備穿衣服的那一刻,如果不是沒有選擇,定然會把最美的一面展現給他人,即使別人不一定認為好看,但最起碼在心中,一定認為它是最完美最好看的!
⑤ 中國56個民族服飾圖片及介紹有哪些
1、蒙古族
蒙古族服飾包括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歡穿長袍,春秋穿夾袍,夏季著單袍,冬季著棉袍或皮袍。男袍一般都比較寬大,盡顯奔放豪邁。女袍則比較緊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條和健美。男裝多為藍、棕色,女裝則喜用紅、粉、綠、天藍色。
民族(nation),指在文化、語言、歷史與其他人群在客觀上有所區分的一群人,是近代以來通過研究人類進化史及種族所形成的概念。由於歷史的原因,一個國家可以有不同民族,一個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國家裡。
現代的民族概念,可以是以國度為區分的人群,也可以是單指有共同的文化概念,而沒有共同的語言、歷史來源的人群。現代同一個民族可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同一個民族也可有不同的歷史淵源,不同的民族也可用相同的語言。
國族:國族是以政治目的結成的新族群,在文化習俗的融合的情況下,國族不可以直接轉化成民族概念。典型的國族概念有中華民族、巴西民族、美利堅民族等。
從2016年1月1日起,中國公民在年滿18周歲的兩年內,可以依據其父或其母的民族成份申請變更一次。
⑥ 老照片:這真的是清朝人們真實的發型和衣著嗎
1880-1890年,富態的母親和她的兩個孩子。不用說,這個家庭非富即貴。
1890-1900年,正在吃包子的男子。小編對他們吃什麼不感興趣,在此請各位注意一個知識點,那就是他們的發型。電視劇中清朝男子的發型往往只剃光了前額,我們從這張照片來看,其實不是那樣,不光剃前額,耳後、脖頸處都要剃光,僅僅留了後腦勺巴掌大區域扎辮子。
1880-1890年,七名女子在照相館內合影。這里又要告訴大家一個知識點,清朝漢族女子纏足之風很盛,但是東南沿海的客家女子是不纏足的,照片中這些人都是天足。她們穿著從明朝流傳下來的高底鞋(登雲履),站起來很能突顯高挑的身材。
1880-1890年,穿襖裙或襖褲的年輕女子。她們的這種服裝,總體上沿襲了明朝女裝的式樣,算是漢服演變過程中的最後形態,喜愛漢服的朋友可以研究研究。清朝男子的服裝,就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漢服了。
1880-1890年,留著長指甲、抽旱煙的老者。明清時期男子留長指甲,不是不講衛生,而是社會地位的體現,說明他經濟條件優越,不用參加體力勞動,不用為生計發愁,說白了是一種“炫富”之舉。明朝小說《後西遊記》中寫道:“尖尖手,長指甲,頭戴飄飄巾,身穿花花衣,自然是個文人。”
v
⑦ 清朝民間女子服飾,要平民百姓的服裝哦!最好有圖片
清代女裝,漢、滿族發展情況不一。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