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軍統教父戴笠和被譽為民國第一美女之間,有哪些愛恨情仇
戴笠,人稱“軍統教父”,是蔣介石的左膀右臂。更被譽為“蔣介石的佩劍”,一手建立了令人聞風喪膽的“軍統局”,也是戴笠一生最主要的成就。戴笠不僅僅是蔣介石的鐵桿粉絲,也是國民黨的首腦特工,同時更是民國時期縱橫花場的老手!
戴笠死後,胡蝶和潘有聲一起又回到了香港。
結語:
關於戴笠的傳說很多,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一直以來,熱度就沒有衰減過,戴笠和軍統美女特工之間的花邊事跡更是被我們熟知。
而戴笠和胡蝶之間的故事,更是經久不衰,即便已經步入了新世紀,但是依舊很多人都會想起那段往事,也許人就是這樣,一生不可能總是那麼理智,總有一些時候,會為情所困,而這似乎才顯得這個人更加真實存在過。
文/歷史紫陌閣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⑵ 戴笠生平有3不碰,當時無人理解,為什麼現在的人卻都很欽佩
都知道戴笠有「三不碰」,首先就是不吸煙、不拍照還有就是不穿除了中山裝以外的衣服,其實想做到這三點也並不簡單,不抽煙就是男人做不到的,尤其是在那個時候,大部分的人都會抽香煙,尤其是些名貴的煙,也會象徵著他們的身份,而且基本上社交也是需要用到,不過戴笠就是個不抽煙的人。
現在大部分的人基本上不會只穿同種類型的服裝,通過咐瞎指這些點這也就是可以看得出來,戴笠是非常低調的一個人,當然了,能夠成大事的人都是可以「沉住氣」,而且非常自律的人。
⑶ 戴笠其人戴笠的發跡史
戴笠(1897--1946),原名春風,字雨農,江山保安鄉人。六歲喪父。民國2年(1913)畢業於原江山縣文溪高等小學校。次年秋考入杭州省立第一中學,兩年後被學校開除,浪跡杭州、寧波、上海等地。6年,曾在浙軍周鳳歧部當兵。10年,在上海結識杜月笙,結為把兄弟。
曾任士兵,士官,委員長副官,特務處處長,軍統副局長,財政部總署署長,財政部運輸管理局局長,國民黨中央第六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等職。
1916年,二十歲的戴笠就在江浙一帶揚名立萬,有蘇杭第一才子之美譽。
1918年,戴笠與許世友、徐長卿等人一起在少林寺習武,三年後回浙江開辦春風武館,自己任館長,故戴笠又名春風。
1922年升睜因軍閥混戰,武館關閉,戴笠投靠浙軍周鳳岐部,因不受重用,又遭排擠,於同年12月脫離部隊。
1923年,戴笠來到上海,在交易所結識了蔣介石、葉挺、周恩來、潘漢年、李半農、戴季陶等人,並受到他們的青睞。
1926年其入黃埔軍校學習,成績突出,當時蔣介石稱戴笠:「文可安邦,武能定國。」畢業後任蔣介石秘書、保鏢兼副官。
1928年被蔣介石派出南京,在上海、北平、天津、廣州、香港、以及國外各大城市進行情報活動。
1930年建立國民黨第一個特務組織調查通訊小組,深得蔣介石寵信。
1932年3月,蔣介石為加強特務統治,先組織力行社。後在南京秘密成立「中華復興社」(又名「藍衣社」),戴笠被任為特務處處長。
1938年中華復興社特務處擴大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戴笠任副局長。
1942年,美蔣聯合組成特務機關「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戴兼為主任。
1943年,兼任國民政府財政部緝私總署署長,不久又兼任財政部戰時貨物運輸管理局局長。
1945年被選為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
1946年因為飛機失事身亡。
1946年其死後,國民政府發布命令,追贈為中將,入祀忠烈祠。1947年3月26日葬於中山陵靈谷寺。
(3)戴笠曬衣服圖片擴展閱讀:
戴笠故居:
戴笠故居位於浙江省江山市仙霞嶺下保安鄉街中段西側,建於1943年,由戴笠親自設計,胞弟戴春榜督造完成。
主樓佔地約300平敗明方米,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是一座粉牆灰瓦、木結構的三層樓,屋裡有一明一暗兩條樓梯,明梯在前,暗梯在後,呈旋轉狀,僅容一人側身而過,設在壁櫃、布幔之後,一層設有一些面積較小的暗室,另有偏室、庫房。
二樓是戴笠陳列館,陳列著戴笠家世及有關人物的圖片資料,三察笑告樓有7間卧室,中間是會客室和書房,四周是卧室。書房有6扇門,會客室有5扇門,每個房間不少於2扇門、3扇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戴笠
⑷ 戴笠的六大愛好,分別是哪幾個
戴笠,人稱“軍統教父”,是蔣介石的左膀右臂。其一手建立令無數人聞風喪膽的“軍統局”,更被稱為:“蔣介石的佩劍”!
軍統無疑是最令人不寒汪緩而栗的,這個無論是在抗戰時期,還是解放戰爭時期,都給了蔣介石巨大的幫助,蔣介石能夠在大陸執政21年,軍統局功不可沒,北伐戰爭時期,軍統局通過暗殺,監視、色誘等手段,而這個龐大的間諜組織的建立,無疑離不開一個人的功勞,那就是戴笠。
結語:
戴笠是日本人的勁敵,以致對他的頭顱,懸賞金額是非常高的,是抗戰期間日本人出價懸賞最高的人之一。
蔣介石敗退台灣後說:
“戴雨農同志不死,不會失大陸!”
可見戴笠是一個稀世奇才、抗日英雄。
文/歷史紫陌閣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⑸ 無名卒戴笠,是如何與大紅人胡宗南成好朋友的
雖說胡宗南是黃埔軍校一期的備取生,勉強入學,可是日後的傑出表現,讓他在北伐前夕,就已被提拔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的營長,儼然已是老蔣最信任的黃埔弟子。
戴笠雖說後來也是老蔣最信任的特工王,可是他當時入學時還是黃埔6期的無名卒。
那麼戴笠是如何與黃埔1期的大紅人胡宗南成為密友的呢?
真實的人生比編故事更有巧合。
戴笠
戴笠本來是個混混。1921年,戴笠利用和青幫的關系離開了杭州去上海,在那裡他在杭州的秘密幫會「師傅」把他介紹給了青幫頭子,即當時上海城最有權勢的大佬黃金榮。於是通過這些關系,在劉志陸、張嘯林、王曉籟、向海潛、張子廉、田得勝、馮石竹、唐紹武、石孝先及范紹增橫行的時代,戴笠成了那些名震滬上的上海流氓和「打手」們的好友。
黃金榮
戴笠經常光顧上海小東門那兒的十六鋪一帶,他在那裡的流氓中間小有名氣。
十六鋪是個混亂的商業地帶,出過像杜月笙這樣的人物。而這個大名鼎鼎的幫會頭子杜月笙正是在那時看出,那個年紀很輕的戴笠是個「人才」。
杜月笙
對這些幫會大佬們來說,戴笠只不過是又一個跑腿的而已。他在賭場當私人保鏢或跑堂,且常常沒工可做,總是想法賺點外快或找靠山來支撐自己的職業。備世穗
人靠衣裳馬靠鞍,哪怕是衣服很廉價,戴笠也總是保持衣冠楚楚。比方說,在杭州混江湖,也意味著得保持他惟一的一套夏裝的整潔。
戴笠通常在西湖邊找一塊無人之地,脫下上衣和褲子來洗,然後把衣服晾在一塊有太陽的岩石曬干,自己在一邊替帆布鞋上粉,直到看上去像新的一樣。
在上海戴笠力圖保持同樣的形象。每晚都洗身上惟一的那套西服,好在他睡覺時晾乾,於是戴笠在人們眼裡總是顯得要比他的實際情況得體。
胡宗南
戴笠在杭州混江湖的那段時間,巧遇了尚是教師的胡宗南,兩人因此成為好友。
胡宗南入學黃埔軍校後非常出色:在北伐前夕,他就被提拔為營長。在後來的年代裡,胡宗南是戴笠在黃埔軍校畢業的國民黨將軍中至關重要的同盟。
戴笠在講起他與胡宗南的結識過程時的口氣,好像是在描述《三國演義》桃園結義一樣,栩栩如生:
戴笠那天照例在靈隱寺入口處的西湖邊找一塊無人之地,脫下上衣和褲子來洗,然後把衣服晾在一塊有太陽的岩石,自己躲在西湖裡等衣服曬干。
靈隱寺
一群游覽靈隱寺的學生看到岩石上的衣服,故意拿走了它們,想看戴笠出洋相。戴笠裸身在水裡,只能叫喊,不敢起身來拿,情境十分狼狽。
那群學生的帶隊老師叫壽山,帶隊老師見此情景,又發現戴笠沒穿游泳衣,便制止了自己的學生的惡作劇仿卜,他把衣服重新放回岸邊原處的岩石上,並整理好以便晾乾。
盡管這兩個人沒有交換語言,但對水中人的尷尬他們相互抱以微笑。
帶隊老師壽山在岸邊教育學生要學會尊重別人,並說像戴笠這種人,雖然貧窮,但是沒返行有看輕自己,始終保持衣冠整齊,這樣的人總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過了一會兒,等學生和老師走了以後,戴笠穿上了衣服。
等到有了機會,他便去當地的小學特地感謝那個叫壽山老師的周到。那個老師便是胡宗南。從此他們成為了密友。
不久,胡宗南便進入了黃埔軍校,成了蔣介石寵愛的「天子門生」之一。於是,早在胡宗南變成「西北王」、戴笠變成蔣介石的秘密警察頭子之前,這兩人已是情投意合的哥們了。
蔣介石和胡宗南
那麼戴笠怎麼想到報考黃埔軍校呢?
居然是毛人鳳鼓勵戴笠報考黃埔軍校的。
毛人鳳於1925年進了黃埔第四期,畢業後當了黃埔學生訓練軍秘書。
1926年,毛人鳳的父親去世,毛人鳳因此回江山老家參加葬禮,遇到了同為發小的無所事事的戴笠。
毛人鳳
毛人鳳鼓勵戴笠報考黃埔軍校,施展人生抱負。
此後,戴笠特地趕到上海,從黃金榮那裡得到一封給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的推薦信,帶著這封信去了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