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告別抗日神劇,15張八路軍上色老照片,還原根據地戰士的真實面貌
一段 歷史 ,可以用很多方式記載下來。文字、影片、錄像或是口口相傳。文字的記載需要人腦補那段 歷史 的畫面,口口相傳容易出現很多錯誤的史實,而錄像和照片能最直觀又不添加任何藝術成分的把那段 歷史 表現在眾人眼前。唯有照片,在那定格的一瞬間,那段 歷史 彷彿永恆,不僅可以看到最直觀的畫面,更可以想像當時在畫面外發生的那段故事。
本篇挑選哈里森亮鏈啟先生於1944年在陝甘寧邊區拍攝的真實照片,並進行後期上色加精修後呈現給大家,請欣賞。
兩名八路軍戰士似乎在攀比身高,旁邊放著繳獲來的物質,身後是一付九二式炮隊鏡,左邊放著一架經緯儀,當然還有繳獲的一把九五式軍刀和一件九八式軍大衣。這兩名戰士衣著整潔,腰間還系著武裝帶,應該是兩名幹部敬如或技術人員,左邊的戰士還穿著草鞋。
一名八路軍戰士微笑著面對鏡頭,手上的老繭讓人看了一陣心酸。腰間掛著兩枚手榴彈,拿著一把繳獲來的三八式步槍,值得注意的是這名戰士還戴著一個軍用茶缸。
一支八路軍的隊伍正在行軍,此時正路過一個村莊,附近的居民駐足觀望自己隊伍。照片中最前面的戰士是一名機槍手,正扛著一挺用槍衣包裹的捷克式輕機槍,還有一名戰士戴著一頂繳獲的九零式鋼盔,十分惹眼。
八路軍戰士們訓練後在進行短暫的休息,這名戰士胸前也掛著兩枚晉造手榴彈,相比於邊區造的手榴彈,這種晉造仿德式手榴彈更得戰士們喜愛。
這名氣宇軒昂的八路軍幹部正站在台前對著一群戰士演講,胸前的口袋裡還放著稿件,武裝帶束腰顯得十分挺拔。
一群八路軍戰士正在進行學習,前面的大樹下立著一塊黑板,一名教官正在培訓黑板上的內容。最前面的那名八路軍並不一定是專職培訓戰士的教官,很有可能是一名普通的幹部。在當時,即使是八路軍的連級排級幹部都要具備軍事技術授課和分析敵軍戰術的能力。八路軍內部除學習蘇軍教材外更看重對日軍教材的學習,普通戰士也能說出幾句日語,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在抗戰後期,經常會出現一群八路軍戰士圍著敵軍炮樓進行喊話的場面,或許其中夾雜著五湖四海的口音,但只要敵軍停火聽喊話,那目的便達到了。
這張照片中的戰士全是當時八路軍的精銳,每名服裝完整戰士都拿著一把步槍,系著皮質彈匣,即使沒有配備步槍的戰士身旁也放著一門擲彈筒。
八路軍戰士們正在進行訓練,最前面的兩名戰士每人系著皮質武裝帶,手裡還提著一挺輕機槍,所以這是兩名機槍手,是當時八路軍內部絕對的精銳士兵,後面的戰士還在不斷跟上。
幾名戰士正調試著一門九二式步兵炮,當時繳獲來的步兵炮並沒有發揮很大的作用,除了缺乏具有炮戰經驗的士兵外炮彈的供給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這門步兵炮的性能和各個方面的表現都不錯,不僅重量輕炮身不足五百斤,即使人力都能拖拽,另外還能拆卸運輸,組裝和維護也十分簡易。
一名八路軍在鏡頭前露出親切的笑容,手裡拿著一塊瓜,頭發梳的一絲不苟,看這名戰士胸前口袋的鋼筆應該是一名文職幹部。
一名小戰士挺拔地站在鏡頭前,手持一把三八式步槍,這名戰士雖然看起來年輕,但軍齡應該不斷,從衣服的磨損程度就可以看出來,革質武裝帶已經磨的沒有原初的樣子,肩膀上臂章的編號清晰可見,代表著這支部隊的建制所屬。
幾名八路軍戰士不知是在備戰還是在訓練,在這張圖片的中間放著一挺九二式重機槍,機槍手握著八字形扳機瞄準,機槍副手扶著彈板。
這挺九二式重機槍的優點和缺點都很突出,最令人詬病的便是彈板供彈的方式,需要一名副手不斷地進行刷油上彈再加上氣冷式的設計讓槍管在作戰中很容易發熱,從而很難形成有效地火力壓制。但這挺重機槍的精確度很高,如果用拋物線射擊的方式最遠可在三千米至四千米外對敵進行貫穿。
除此之外這挺重機槍還能安裝瞄準鏡,槍身十分重,即使把槍身上升到最高點重心依然十分穩定,從而可以進行精確點射。最左邊戰士的腳邊放著的是重機槍的配件喚告,可以在行軍中安裝上去進行抬運。
這名戰士神情嚴肅,似乎滿臉疲憊,手裡的武器無法分辨出是漢陽造八八式還是三八式步槍,從頭箍和二箍的距離來看只能是這兩種槍,準星處因原圖緣故無法分別出具體形狀,或許是山字型準星,通條處也無法分辨,畢竟漢陽造八八式和三八式步槍的通條太相近。這名戰士的山地帽已經磨損得不成樣子,也可以看出當時戰士們作戰的艱苦。
一名八路軍的老戰士,領口的紅領章十分顯眼,從這名戰士的眼神中不僅能看到那種久經沙場的滄桑,更能看出對抗戰勝利的決心。一尊健碩的身軀猶如一座不可撼動大山一樣威武挺拔,正因為有千千萬萬這樣不可撼動的身軀才能迎來抗戰的全面勝利。
從這些珍貴的 歷史 影集里,不僅看到了戰士們的日常訓練,還看到了當時條件的艱苦,即使物質貧瘠、裝備簡陋、彈葯匱乏的這些條件下,依然滿懷著一顆對抗戰必勝的決心。
他們物質條件不好,但精神糧食異常充足,這支隊伍自成立以來,在任何條件下都沒有放棄學習。這是一支在成立之初就組建電子戰隊伍的部隊,這是一支有信仰不斷上進的部隊,這是一支具有高軍事素養的部隊,這是一支即使是最普通的戰士都要學校幾句敵軍語言的部隊。這樣的一支隊伍,必然會獲得最後的勝利。只有這樣的隊伍,才能帶領所有人,迎來黎明後的曙光。
最後感謝哈里森先生,當年為向外界報道出一個真實的紅色隊伍,不畏艱險,跨過重重障礙,拍攝了大量敵後根據地的照片,才能讓外界和後世看到一支真實的八路軍隊伍,才能讓我們再次看到這些照片時,更貼切地感受到當年抗戰的艱苦,從而時刻銘記那段先輩們的苦難歲月。
② 抗日戰爭手抄報簡單帶圖片
抗日戰爭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下面是我整理的抗日戰爭手抄報,一起來看看吧!
抗日戰爭手抄報簡單帶圖片
抗日戰爭手抄報素材
我們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學生,在享受著豐足衣食和發達科技時,也漸漸忘記了我們為什麼能過上現今的生活,同時開始逐漸變得自私起來……因此,我要在這里疾呼:不能忘記那些革命先烈揮灑的鮮血與汗水;不能忘記那個時代所具有的精神!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陸游說得好:「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在我大中華受侵略之時,國共兩黨統一協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受屈辱的國人都站起來,抵抗敵人,沖鋒陷陣,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努力學習知識,以便在將來追夢的路上,為自己的國家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視死如歸,寧死不屈。文天祥說得好:「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與其畏懼平淡地度過一生,不如轟轟烈烈地為祖國獻上自己的一切。我們現在雖處於和平年代,但這種精神仍不可缺,我們現在應該為自己的目標、理想努力拚搏、奮斗,即使獻出生命也不足惜!
不畏強暴,血戰到底。劉禎說得好:「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不畏艱險是我們贏得抗日戰爭的重要因素,如果遇到點困難就退縮,那麼長征將不會完成,那麼起義將不會成功,那麼抗日戰爭將不會勝利!我們在追夢的路上,難免會有一重重的困難,但只要我們踩穩腳步,無所畏懼,相信我們一定可以成功!
百折不撓,堅韌不拔。鄭燮說得好:「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抗戰時期我們的軍隊配置和戰斗條件很差,可是先烈們卻沒有因此而放棄,而是越挫越勇,越艱苦的條件,越可以鍛煉人的品質,培養人的吃苦耐勞精神。我們在利用現代科技的同時,也要自己動動手做一些事,培養自己的吃苦精神、耐勞能力,這樣才可以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③ 抗日英雄的圖片與故事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chuntian1669&_dir=%2F16096784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zhangyaodongzx&_dir=%2F15754678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lingyankanyiqie&_dir=%2F15653593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laiyi1980&_dir=%2F15588917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pmmilkyway&_dir=%2F15541115
抗日戰爭中,中華民族遭受的災難、損失是空前的。同時,在這場世界反法西斯的戰爭中,中華民族煥發的英雄主義精神也是空前的。
英勇無畏、不畏強敵、敢打敢拼、以劣勝優的精神
當東方頭號帝國主義強國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時,其勢洶洶,不可一世,揚言要幾個月滅亡中國。特別像板垣征四郎的所謂精銳師團,更是驕橫異常。但是,1937年9月25日平型關一戰,卻被武器裝備簡陋的八路軍115師將其主力一部包圍於平型關以東10餘公里長的峽谷中,被打得亂作一團,初則頑抗待援,繼則拚命突圍,最後是抱頭鼠竄。日軍被殲1000餘人。平型關的勝利極大振奮了全國的民心士氣,沉重地打擊了侵華日軍的囂張氣焰。
八路軍英勇無畏、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的敢打硬拼精神,在夜襲日軍陽明堡飛機場的作戰中,表現得最為突出。1937年10月上旬,日軍突破山西省北部國民黨軍防線,侵佔原平縣崞陽鎮後,繼續南犯。國民黨軍退守忻口一帶,阻止日軍進攻太原。八路軍第129師第385旅第769團奉命在原平縣以東地區,執行側擊南犯日軍後方的任務,發現日軍飛機不斷由陽明堡前線機場起飛,轟炸忻州國民黨軍陣地。該團是步兵團,既無對空中防禦的武器,也無對空作戰的任務,但是英勇無畏、敢打敢拼的精神使他們擔起了在地面打飛機這一光榮而艱巨的重擔。該團經周密偵察後,組織1個營的突擊隊,於19日凌晨打響了襲擊日軍陽明堡前線機場的戰斗。經1小時激戰,該團殲滅日軍100餘人,毀傷飛機24架,使日軍在忻口方向的航空兵受到沉重打擊。
英勇頑強、決戰決勝,壓倒一切敵人的大無畏精神
1939年8月,115師特務營等部在魯西梁山的殲滅戰,是有我無敵、刺刀見紅、壓倒一切敵人的大無畏精神的範例。當八路軍115師獲悉駐軍兗州汶上日軍第32師400餘人攜帶新裝備之野炮、重炮,向梁山地區進犯,即以師特務營、騎兵連和獨立旅第1團第3營攻殲該敵。日軍突圍退守梁山西南麓的獨山莊及獨山高地。115師部隊切斷日軍退路,向其猛攻。經7次激烈的肉搏戰,終將敵全殲。
日軍認為平原地區既有利其機械化部隊快速機動,又無八路軍可依託的有利地形,是他們能占上風的地方。然而,八路軍英勇頑強、決戰決勝、壓倒一切敵人的精神使他們在平原也遭到慘敗。1939年4月20日,日軍800餘人向冀中河間縣齊會村進攻,第120師第716團第3營指戰員英勇奮戰。日軍進攻受挫,以炮火襲擊齊會,並向其北面的大朱村發射毒氣彈。師長賀龍及20餘人中毒,但仍堅持指揮,並及時作出阻擊援敵,實施反圍攻作戰的部署,使進攻齊會的日軍完全陷入孤立。當夜,我軍官兵向侵入齊會的日軍實施夾擊。這次戰斗,共斃傷日軍700餘人,對推動華北平原抗日游擊戰爭的開展起了重要作用。
視死如歸,不怕犧牲的英雄壯舉
1941年8月,侵華日軍對晉察冀軍區發動空前規模的「掃盪」。9月25日,2000多名日軍包圍河北省易縣西北部的狼牙山,妄圖消滅在這一地區的八路軍部隊和黨政機關。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第1團第7連奉命掩護指揮機關和群眾轉移,當晚,7連6班奉命堅守山腳的東口到棋盤陀的陣地,掩護我方轉移。他們打退敵人多次猛烈的進攻,斃傷90餘人,完成了掩護任務。為了不讓日軍發現轉移的方向,他們毅然向棋盤陀頂峰撤退,把日軍引向懸崖絕路,子彈、手榴彈打完後,就用石塊砸擊。最後,班長馬寶玉等5人砸爛武器,縱身跳下23丈高的懸崖。
日本侵略軍對我抗日根據地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妄圖把抗日軍民困死。為克服困難,抗日軍民自力更生,開展大生產運動,使陝甘寧邊區和各抗日根據地軍民勝利地度過了抗日戰爭的最困難時期,為戰勝日本帝國主義提供了物質保證。物質困難的克服,最艱苦階段的度過,證明了一條真理,共產黨人的無產階級大無畏精神,永遠是不可戰勝的。
參考資料:http://www.gpcc.com.cn/printpage.asp?BoardID=28&ID=4731
④ 抗日英雄有誰他們的故事和圖片
收復察哈爾的將軍——方振武
戰斗在大後方的抗日將軍——肖勁光
血染抗日戰場的虎將——葉成煥
民族英雄 黨的戰士--馬本齋
為抗日而死的共產黨員--吉鴻昌
英勇抗戰的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
打響武裝抗日第一槍的愛國將軍——馬佔山
捍衛邊疆的抗日愛國將領——傅作義
永垂史冊的愛國將領——張學良 楊虎城
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組建者——馮玉祥
寧死不屈的東北抗聯——八女投江
台兒庄大捷的司令官——李宗仁
以身報國的抗戰名將——張自忠
聲震忻口的抗日將軍——衛立煌
出奇制勝大將風范——粟裕
鐵骨錚錚抗日到底——夏雲傑
甘將熱血沃中華」——趙一曼
鋼鐵戰士——楊靖宇
狼牙山五壯士
⑤ 抗日老照片:日軍防毒面具真實樣子,最後一張是什麼槍
這一張是什麼槍?八路軍、新四軍武器裝備很雜,可以說有什麼用什麼,各種長短槍、輕重機槍。有大神知道這是什麼槍嗎?
最後一張像馬槍
⑥ 八張真實八路軍戰士的彩色老照片,他們個個都是抗日英雄
八路軍是中國共產黨指揮下的抗日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前身之一。八路軍內部對此叫法已成習慣,所以在非正式場合,八路軍這個稱號一直沿用。 下面這組照片主要反映當年八路軍的精神面貌,他們雖然穿戴樸素,裝備簡陋,但個個精神抖擻、鬥志昂揚。 這點與現在的的影視作品區別還是很大的。
三位八路軍戰士的老照片。他們沒有像抗日影視劇里那樣相貌光鮮亮麗、擁有絕世武功。相反照片中的八路軍戰士們穿著樸素,很是簡陋,他們臉龐比較清瘦。可以看出當時的條件很是艱苦!但是他們表情剛毅,目光如劍,鬥志昂揚,精神抖擻!他們視死如歸的眼神,透露著在戰場上奮勇殺敵時必定會將生死置之度外,不顧一切代價都要取得勝利的堅定信念!
一位真實八路軍戰士的老照片。照片中可以看到他手拿裝有刺刀的步槍,肩上掛著手榴彈和子彈盒。整個人處於待戰狀態。他右手插腰,眼神犀利,表情剛毅,像門神一樣威嚴地站在大門前。身上穿著樸素簡陋,衣服上的口袋還有破洞,不像神劇里那樣總是穿蹭光瓦亮的皮夾克。旁邊的門上面寫有特務等字,應該是提前做好的記號,這位八路軍的任務是在蹲點准備抓捕特務。
這張照片拍攝於1940年,是一位八路軍機槍手的老照片。他把自己心愛的這挺機槍擦的蹭光瓦亮,像愛護生命一樣地愛護著它,看樣子是一把ZB-26輕機槍。這位八路軍戰士穿著很樸素,歪戴著軍帽,帽子上有青天白日徽和兩顆紐扣。沒有帶八路軍標志的臂章。照片中可以看到他表情剛毅,鬥志昂揚。在戰場上機槍手是敵人「」重點照顧」的對象。
一位八路軍戰士的老照片。從他滄桑的臉龐,充滿殺氣的眼神來看,他應該是一位歷盡戰火洗禮、身經百戰的老八路!照片中可以看到這位老八路胸前掛著個手榴彈,他表情剛毅、目光如炬。充滿著對抗戰必將取得最終勝利的堅定信念!這種內在氣質是小鮮肉飾演不出來的。
一位八路軍正在站崗的老照片。地點是在延安。照片中的這位八路軍戰士看起來年紀不是很大,他站姿筆直,氣宇軒揚,像一顆松樹般挺拔!當時革命聖地延安的條件很艱苦,他的營養跟不上,所以身材消瘦,臉龐清瘦。但是他那看著遠方的眼神非常堅毅,他執搶的姿勢非常的標准,他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的的認真負責!
一位真實八路軍的老照片。因為當時條件艱苦導致營養跟不上。這位皮膚黝黑的八路軍身材消瘦,臉龐清瘦。但他眼神堅毅,臉帶微笑,充滿鬥志。他穿著麻布衣服,非常樸素。帽子上有青天白日徽章,手臂上有臂章。不過全是自己縫上去的!一看這些標志就知道是我們敬愛的八路軍戰士。
一位正在刻苦練習射擊的八路軍戰士。他拿槍的姿勢非常的標准,練的很專心、認真,除此之外,八路軍戰士還要練習拼刺刀,這也是是八路軍必須學會的一個技能。
一位真實八路軍戰士的老照片。照片中的這位八路軍戰士臉龐清瘦,但眼神堅毅,充滿鬥志。他的穿著非常的簡陋,麻布衣服,衣領上有紅領章,帽子上有青天白日徽章,手臂上有臂章。不過全是自己縫上去的!我們的軍隊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取得最終勝利的。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是堅持持久抗戰的中流砥柱,對最後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發揮了巨大的 歷史 作用。
⑦ 最簡單的抗戰簡筆畫圖片大全 圖片素材匯總
每逢節日或重要事件的紀念日,學校可能會組織大家進行簡筆畫或手抄報的製作,下面是關於抗戰的簡筆畫圖片及繪畫的注意事項整理,一起來參考一下吧!
最簡單的抗戰簡筆畫圖片
畫簡筆畫的注意事項
1、觀察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比較、積累、收集各種物體的形態和特徵,厚積薄發。
2、聯想
要有圖形的概念,將抽象的圖形聯想到具體的實物形象,要把各種具體的事物用抽象的圖形去概括。
3、記憶
多觀察、多聯想、多記憶,注意積累,建議熟練幾種畫法,如:熟記五種樹的畫法,五種正、側面人的造型,熟記各種動物的畫法各三個動態等。
4、歸納
學會歸納,學方法,找規律,舉一反三。
1)任何復雜的形體均可分解為簡單的幾何體。
2)用基本圖形概括、記憶復雜的形體
用圓形概括的物體有:鍾、太陽、蘋果、小雞小鴨、豬、花、熊等,用梯形、三角形概括的物體有:獅子、輪船、雞等。
5、實踐
繪畫沒有捷徑可走,學了方法就要練習,熟能生巧,只要肯下功夫,就能畫出一手好畫。簡筆畫是用大家熟悉的點、線、面等繪畫要素來表現物象,只要你有圖形的概念,注意運用簡化和誇張的造型方法,靈活運用和組合點、線、面,你就能畫好簡筆畫,享受到創作的樂趣。
⑧ 十二張真實中國遠征軍的老照片,向老一輩抗日先烈致敬
中國遠征軍是抗戰時期前慧螞中國入緬對日作戰部隊。1942年3月,根據《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保衛抗戰生命線-滇緬公路,中國遠征軍入緬協防。 本文中的照片選取自一些中國民間學者歷時兩個多月從西方國家檔案館中整理出來的抗戰影像資料。我對選取的這十幾張老照片進行了修復上色處理。
上圖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慧埋的學員們正步穿過軍校的大門。他們即將入緬進行協防作戰。因盧溝橋事變爆發,1937年8月5日,軍校由南京西遷到了成都。
圖為成都的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的學員們在進行訓練時的場景,這些戰士們正在從一座高橋上往下跳。這所軍校是黃埔軍校的延續。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創立於1924年的軍事學校,最興盛時在全國各地都有分校。
上 圖為在一間室內射擊場里,三名中國女戰士正在用三角架上的步槍練習射擊瞄準。她們訓碧做練時非常的專注認真。1940年2月,成都的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本校在江蘇東台第九分校招收60餘名女生,編為第十八期第二總隊女生隊。
上圖右側的中國女士兵的所有親人都被在南京屠城中的日寇殺害了。她身旁的戰友已經幾個月沒有收到在上海的家人的任何音訊了。面對鏡頭時,下定決心和日寇抗戰到底的她們露出了自信樂觀的笑容。
上圖拍攝於1944年12月5日,照片中是一位重裝在身的10歲中國遠征軍士兵,他隸屬於中國駐印軍新6軍。這名中國娃娃兵穿著非常寬大的軍服,脖子掛著一個干糧袋,肩上則掛著兩個大水壺和一個杯子,面對鏡頭時他豎起了右手大拇指,臉上露出了感染人心的微笑。
上圖為在地下防空洞裡面製造槍支的兩名技工,照片中的輕機槍到了裝配的最後階段。兩位熟練的技工在作業台上作最後的檢測,之後槍支會運往前線。成千上萬的槍支供給中國的遠征軍戰士們。凳子上放的竹斗笠和檯面上的油紙傘是工人們在雨季天氣里遮風蔽雨的必須用具,因為工人們需要經常進出地下防空洞。
上圖為站成一排的中國年輕女戰士,她們持槍的姿勢非常的標准,一個個都很有氣勢,真是巾幗不讓須眉。抗日戰爭時期,人不分男女老幼,地不分東西南北,皆有守土抗戰之責。
上圖為一名中國遠征軍士兵正在學習操作一門81毫米迫擊炮。駐印遠征軍的輕火力強,重火力也不弱。遠征軍不僅裝備了迫擊炮、山炮等常規火炮,還裝備了反坦克炮、榴彈炮等硬貨。
上圖為1945年1月30日,中國童子軍利用空汽油桶做漂浮體,搭建一座浮橋。訓練有素的他們趕赴緬甸後,戰時擔任發出空襲警報、照料受傷戰士、募捐、幫助難民等角色,這些小戰士盡自己最大的能力來支援保家抗日。
上圖為第74軍的一名穿著草鞋的童子軍在檢查1門75毫米美式山炮。1945年5月,配備美械之後的第74軍將參加芷江戰役。「芷江會戰」是一場連日寇自己都不得不承認失敗的戰役。這是一場激烈廝殺長達2個月之久的會戰,最終以10萬日軍的慘敗結束了這一場廝殺。
上圖為1944年5月2日,瓊斯中尉在指導中國遠征軍士兵使用反坦克槍。中國遠征軍團一級裝備了M1型57毫米反坦克炮,營一級裝備了37毫米反坦克炮,有的還裝備了巴祖卡火箭和少量的反坦克槍。
上圖為在戰斗間隙,雲南省南部怒江前線駐守的中國遠征軍士兵們正在從飯簍里盛飯。這些戰士們腳上穿的是草鞋,吃的伙食也很差。中國遠征軍當時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抗擊日寇的,真是令人敬佩! 向在戰場上英勇無畏、浴血奮戰的中國遠征軍致敬!
⑨ 慶祝抗戰勝利76周年手抄報好看簡單
對於正處於和平時期的我們,對於正紀念抗戰勝的我們,千萬不恩能夠忘記76年前的那段歷史。銘記歷史,緬懷先烈!下面是我整理的慶祝抗戰勝利76周年 手抄報 好看簡單,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
更多抗戰勝利相關內容推薦↓↓↓
抗戰勝利的內容和資料
經典抗戰勝利的故事
抗戰勝利76周年徵文5篇
抗戰勝利的具體時間及原因
抗戰勝利手抄報
抗戰勝利76周年詩歌【1】
七七盧溝卷大波,關頭最後劍新磨。
休將委曲重相問迅搜,除卻懲膺更有何?
氣作銀虹穿白日,人擐金甲護黃河。
今朝畢見雄獅醒,舉國高揚抗戰歌。
四億人群氣度雄,族於盡孝國於忠。
赴湯蹈火尋常事,撥亂扶危曠代功。
淚血灑湔天日白,肺肝塗染大江紅。
紆籌自古哀兵勝,掃盪妖氛仗烈風。
抗戰勝利差昌念76周年詩歌【2】
健兒豈枉生塵寰,決意殺敵收江山。
飛機坦克爾何物,鋼筋鐵骨壯士顏。
堅甲利兵究何用?萬夫莫開此雄關。
田橫五百共生死,赤血灑在疆場間。
殺賊何須更渡海,數萬倭奴引頸待。
鐵甲夜眼老龍刀,捷音傳來齊喝采。
二十九軍民族光,撻汝倭國軍閥狂。
國仇重重何日忘,誓到東京飲瓊漿。
抗戰勝利76周年詩歌【3】
聲聲慢-沈祖棻
追蹤胡馬,驚夢宵笳,十年誰分平安?
已信猶疑,何時北定中原?
真傳受降消息,做流人連夕狂歡。
相笑語,待巴江春漲,共上歸船。
腸斷吳天東望,早珠灰羅燼,喬木荒寒。
故鬼新塋,無家何用生還!
依然錦城留滯,告收京,家祭都難。
聽奏凱,對燈花銜淚夜闌。
慶祝抗戰勝利76周年手抄報好看簡單相關 文章 :
★ 慶祝抗戰勝利76周年手抄報精美漂亮5張
★ 慶祝抗戰勝利76周年手抄報精美又好看
★ 抗戰勝利手虛困抄報範本及內容
★ 2021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手抄報圖片
★ 慶祝抗戰勝利76周年手抄報模板大全5張
★ 抗戰勝利76周年手抄報內容圖片
★ 簡單抗日戰爭手抄報版面設計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⑩ 畫關於抗日的簡單畫有哪些 圖片
簡單的草圖